醉翁亭记复习课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醉翁亭记》复习课教学设计
主备课人王换梅备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所学过的相关古文文体,背诵课文,能熟练填空;疑难句子及句式的翻译。
过程与方法目标:以练习为主系统梳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虽遭贬谪但随遇而安的旷达情怀
教学重点:
能熟练地背诵课文,翻译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旷达情怀
教学难点:
结合背景,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尝试教学法、练习法、背诵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启示我们学习知识不仅要复习,而且关键是在复习中要有新的体会或发现,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复习《醉翁亭记》这篇课文,也希望每个同学在这一堂复习课上能够有不同于学习时的新的体会或发现。那么下面哪些同学来说一说对于一篇文言文我们在复习时要抓住哪些要点呢?
(点名回答)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适当补充和评价
二、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后,展示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1、文学常识、主题。
2、词语解释和词义辨析:通假字、多义词、其他重点实词。
3、重点句的默写、翻译和理解:主旨句、关键句、名句、特殊句式。
4、拓展迁移,比较、联系实际。
三、复习作者
由作者欧阳修的谥号导出作者,点名提问作者的字、号、朝代、“”之一,。教师再强调出重点。
四、背诵课文
1、教师在学生中巡视,了解学生的背诵情况。以小组为单位检查背诵。
2、考考学生的记忆力,落实默写
(1)其西南诸峰,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琅琊也。
(2) ____________ ,在乎山水之间也。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____________ 。
(4) ________ ,非丝非竹, ________,
________ ,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5)已而夕阳在山, ________ , ____________ 。
(6) ______________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7)醉能同其乐, ___________ ,太守也。
3考考你的理解力,按要求默写
(1)文中描写琅琊山朝暮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美国大唱所谓“人权”,其实__________________ ,目的在于干涉别国内政。(3)文中表现作者将游览之乐融入到宴饮之中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五、疑难字词句的翻译
同桌间结对子互相提问。对学生进行友情提示:文言文句子翻译,尤其是在考试中,尽量要做到,字字有着落,补充所需,调整语序,译完之后,还需仔细,句子流畅,再行搁笔。
六、回顾文章脉络,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一)1、引入:
亭周围的环境:环滁皆山——琅琊——酿泉——有亭翼然
亭的得名:作亭者——名之者——命名之意
2、写景:朝暮之景——四时之景——乐亦无穷
3、写游写宴: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4、写归:太守归、众宾从——游人去,禽鸟乐
三种乐:禽鸟——游人——太守
结尾:道出姓名,揭开谜底
【学生活动】学生在梳理脉络的同时,共同按照此脉络图再一次背诵相关的文字,熟悉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二)我们通过刚才的脉络图,回顾了文章内容。看到了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现在我们要在此基础上来讨论分析作者的政治理想,体会作者旷达的情怀。
1、设疑:文章的主旨句是什么?答案:醉能同其乐
2、分析:本文通过描绘滁洲一带美丽的自然风光,记叙了太守与百姓游山宴饮的乐趣,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和随遇而安的旷达情怀,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被贬的失意心境。
3、拓展:乐是本文的文眼,而“醉”字在文中也多次闪现,醉和乐的关系是什么?
参考: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乐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第二课时
《醉翁亭记》检测巩固
(一)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解释词语
环蔚然翼
然临作名
辄意得
寓
2、翻译下面的语句。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用"//"把文段分成两层,并概括层意
第一层第二层
4.本段描写景物,先写,再
写,最后写
,这样写景的顺序是。
5.在文段中找出两个成
语,
。
6、概括滁州城地理特征的一句
是。
7、作者自号醉翁是因
为
。
(二)阅读第2、3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解释下列词
霏归开暝
芳秀渔蔌
陈酣觥
筹弈苍颜颓然
2.译句
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3.写出第2段(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中描写春夏秋冬景色的语句春夏
秋冬
4.写出第2段(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中描写山间朝暮景色的句子5.第3段(至于负者歌于途······)共写了四层意思,请从文中找出最能概括这四层意思的句子
;;
;。
6、写滁人游山时踊跃而热闹的语句是:
7、最能表现众人在太守面前无拘无束的语句是
8、最能准确而全面地概括文中宴会特点的一项是()
A、酒香菜美
B、奢侈热闹
C、简朴欢乐
D、饮玩兼备
9、第二段描写的主要用意是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阅读“已而夕阳在山······庐陵欧阳修也。”回答下列问题:
1、解释词语
已而翳上下谓
2、翻译下面语句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