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养猪场的科学用水管理

合集下载

猪场水质管理制度

猪场水质管理制度

猪场水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障猪场水质,确保养猪生产的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提高猪场养殖效益,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猪场生产经营活动。

二、水源管理(一)选址1.猪场选址应尽量远离市区和污染源,确保水源的清洁和安全。

2.应避免水源受到农药、化肥和化工原料的污染。

(二)水源保护1.水源周围应设立禁止污染区,并设置围栏或标识。

2.禁止在水源周围进行排泄、垃圾堆放等活动,严禁乱倾倒化学品和废弃物。

(三)水源监测1.猪场应定期对水源进行水质监测和分析,确保水质符合标准。

2.及时消除水源中的污染物质,确保饮水安全。

三、饮水管理(一)水质要求1.猪场饮水应符合《地面水质标准》(GB3838-2002)的要求。

2.水质符合标准的水源可直接引入猪场饮用,否则应进行水处理。

(二)水处理设施1.猪场应建立和维护水处理设施,确保饮水质量符合标准。

2.配备过滤、消毒等设备,定期检查设备工作情况。

(三)饮水设施1.保证饮水设施的清洁和完好,防止杂物、异物污染饮水。

2.设立多处饮水点,保证猪只充足饮水。

四、废水处理(一)废水排放1.猪场废水排放应符合国家环保要求,不得乱排、喷洒。

2.排放废水应与相关部门协商,按规定进行排放,不得直排污水。

(二)废水处理设施1.建立废水处理设施,对废水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

2.配备沉淀池、生化池等处理设备,确保废水的处理效果。

(三)废水监测1.定期对废水进行监测和分析,记录处理情况。

2.及时调整废水处理设施,确保废水处理效果达标。

五、水质监测(一)监测频次1.定期对猪场的水质进行监测和分析,确保饮水和废水达标排放。

2.要求对水源、饮水和废水进行监测,确保猪场的水质安全。

(二)监测内容1.监测项目包括水质各项指标和污染物质的检测。

2.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解决。

(三)监测记录1.建立水质监测记录,对监测数据进行保存和归档。

2.监测记录在猪场建档备查,有关部门有权查阅。

规模化养猪场排水与污水处理措施探讨

规模化养猪场排水与污水处理措施探讨

规模化养猪场排水与污水处理措施探讨随着养猪业的发展,规模化养猪场的排水和污水处理问题也愈发凸显。

合理的排水和有效的污水处理措施不仅能保护环境,还能提高养猪场的经济效益。

本文将探讨规模化养猪场排水与污水处理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养猪场排水问题1.排水量大:规模化养猪场日复一日地产生大量的排水,包括清洗猪圈、排泄物处理后的废水等。

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如果随意排放,将对周边的水源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

2.水质问题:养猪场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肥料和药物残留,如果直接排入河流或地下水,将严重影响水质,并可能加剧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此外,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也可能导致藻类爆发,进一步破坏水生态系统。

二、污水处理措施1.预处理工艺:在废水进入处理系统之前,可以采取一些预处理工艺,如网格分离、沉淀或过滤等,将大颗粒和杂质去除,以减轻后续处理的负荷。

2.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地降解有机物,并将氮、磷等营养物质转化为生物膜或沉淀物。

常见的生物处理技术包括活性污泥法、固定化生物膜法和SBR(顺序批处理)等。

根据废水的特点和规模化养猪场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生物处理技术。

3.深度处理技术:生物处理后的废水可能还含有一定的污染物,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深度处理。

可以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如吸附、高级氧化、活性炭吸附等,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进一步去除。

4.循环利用:经过处理的废水可以进行循环利用,如用于灌溉农田、洗涤设备等。

此外,废水中的沉积物也可以经过处理后作为有机肥料使用,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5.监控与管理:规模化养猪场应加强对废水排放的监控与管理,定期对废水进行监测和化验,确保废水排放符合环保标准。

同时,建立完善的废水处理档案和相应的管理制度,提高养猪场的环境管理水平。

三、技术改进与应用1.生物膜反应器:生物膜反应器是一种低成本、高效能的污水处理技术。

通过在反应器中培养生物膜,可以加快有机物降解速度,减少处理时间和设备占地面积。

猪场水质管理制度范文

猪场水质管理制度范文

猪场水质管理制度范文一、总则为了保障猪场生产的水质安全,维护生态环境,提高养猪效益,保障猪肉质量和食品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猪场建立水质管理制度。

二、管理责任1. 猪场负责人是猪场水质管理的最高责任人,负责猪场水质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猪场设立专门的水质管理部门或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水质监测和管理。

3. 各部门、各岗位人员要加强水质管理宣传教育,提高水质管理意识,严格按照相关管理制度和规范要求开展工作。

三、水源保护1. 猪场选址应远离水源地,避免水源污染风险。

2. 猪场周边应做好绿化工作,防止水源受到农药、化肥、粪便等来源的污染。

3. 定期检查水源水质,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4. 加强对猪场附近水域的管理,禁止私自倾倒有害物质。

四、供水系统管理1. 猪场应定期对自身饮水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供水质量卫生安全。

2. 饮水设施应定期清洁和消毒,保持饮水通畅。

3. 饮水设施应设置过滤器过滤水质。

4. 定期检测饮水器的水质,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五、水质监测1. 猪场应定期委托有资质的机构对水源水质进行监测。

2. 猪场应定期对饮水系统进行水质检测,确保饮水质量符合卫生标准。

3. 对猪场产生的废水进行监测分析,确保排放的废水符合环保要求。

4. 对饮水系统、水质监测结果进行记录保存,定期检查水质管理情况。

六、废水处理1. 猪场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废水处理系统,确保废水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2. 废水处理设施应定期清理和维护,确保正常运行。

3. 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应及时清理处理,避免二次污染。

4. 猪场应建立废水排放台账,记录废水排放情况以及处理结果。

七、水质应急管理1. 猪场应建立水质应急预案,做好水质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工作。

2. 对于水质监测结果异常的情况,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做好污染源的追溯和处置工作。

3. 对于因人为原因导致的水质污染,猪场应及时整改,并对责任人进行追究。

规模上养猪厂生产经营管理

规模上养猪厂生产经营管理

规模上养猪厂生产经营管理一、简介规模上养猪厂是指猪的养殖生产规模较大的养猪场,通常拥有一定数量的猪只,并且遵循一定的生产经营管理规范。

本文将介绍规模上养猪厂的生产经营管理要点和注意事项。

二、管理要点1. 养殖环境管理•猪舍卫生:定期清理猪舍,保持通风透气。

•温度控制:保持适宜的温度,避免猪只受到过热或过冷的影响。

•光照管理:保证猪舍内有充足的自然光线或人工光源。

2. 饲料管理•饲料配方: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体重制定合适的饲料配方。

•定时投喂:保证饲料的定时供应,合理控制饲料的种类和用量。

•饮水管理:保证猪只充足的饮水,保持水质清洁。

3. 疾病防控•疫苗接种:按照兽医的建议,定期对猪只进行疫苗接种。

•疾病监测:定期对猪只进行健康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隔离管理:新引进的猪只要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疾病传播。

4. 生产计划管理•生产计划制定: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包括繁殖、生长和出栏计划。

•成本控制:合理控制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人员管理:合理配置人员,明确分工,提高工作效率。

三、注意事项•定期进行猪只体检,及时发现疾病,采取措施防控。

•避免过度密集养殖,保证猪只有充足的空间活动。

•合理使用抗生素和药物,避免滥用导致抗药性产生。

四、结语规模上养猪场的生产经营管理对于猪只的健康和养殖效益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可以提高养殖效率,降低损失,实现稳定可持续的经营。

希望本文提供的管理要点和注意事项可以帮助规模上养猪场提升管理水平,取得更好的经营效果。

规模化猪场饮水管理与质量控制

规模化猪场饮水管理与质量控制

规模化猪场饮水管理与质量控制雷胜辉1游丕荣2( 1.上海市松江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201611;2.上海爱森肉食品有限公司,上海201408)水在养猪生产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猪只饮水不足或缺水,轻则导致猪群烦躁不安,采食减少或停止,重则导致泌尿道感染发病率增加,降低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严重的还会导致猪只死亡。

通常而言,一个万头猪场平均每天的耗水量在100吨左右,是饲料消耗量的十几倍。

水的管理和质量控制是养猪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不幸的是此项工作往往被忽视,因为许多场用的是自来水,其质量控制自然是水厂的事情,且价格便宜,目前一吨水的价格还不及一千克乳猪料的价格。

对于一些因使用自来水不便而不得不使用地下水或山泉水的养殖场,则水的质量控制就显得十分重要。

那么规模化猪场在饮水以及水质量控制方面要做哪些工作呢?本文拟从数量管理和质量管理两方面来简要分析,共同行参考。

水的数量管理:确保猪只持续充足的饮水和尽量减少浪费是日常管理的重点。

猪的饮水量与猪的体重、日龄、猪场生产水平、环境温度、饮水温度、供水方式、饲料种类、饲料营养成分含量、饲喂方式及猪的活动量等诸多因素有关。

分析规模养殖场造成饮水不足或缺乏的主要原因,笔者归纳起来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饮水器的类型、安装位置和数量与猪只或猪群的要求不相适应;二是水管内水的压力不够或管道太长、太细而导致水流速度不能满足需要。

三是饮水器损坏或堵塞、管道有渗漏等而又没有被及时发现并维修清洁,导致饮水不能充足供给。

所以,要确保充足供水,减少饮水量费,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饮水设备,例如小猪饮水器可选择碗式饮水器,中大猪可选择鸭嘴式或乳头式饮水器。

其次是饮水器的安装位置和数量应与猪只类型和群体数量相适应,同时考虑节水要求,需要注意的是流速过快对增加猪的饮水量并无多大作用,反而容易造成水的浪费。

第三是对饮水设施设备的维护管理,建议对设施设备要坚持每天巡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对饮水器应做好日常清洗、检查、维护等工作并做好记录。

猪场用水管理制度

猪场用水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规范猪场用水管理,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保障猪场生产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猪场内各类生产活动中使用的水资源管理,包括生产用水、生活用水等。

三、管理目标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

2. 加强用水节约意识,促进猪场可持续发展。

3. 加强水质监测,确保用水安全卫生。

四、责任部门猪场领导部门负责制定水资源管理政策、监督管理和水资源节约工作的执行情况。

水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具体的水资源监测、管理和节约工作。

五、用水管理措施1. 生产用水(1)合理规划用水数量,根据猪舍规模和生产需求确定每只猪的用水量。

(2)建立用水记录制度,每天记录用水量和用水时间,及时查漏补缺。

(3)增加循环利用设备,如收集雨水、净化猪舍废水等,减少用水浪费。

2. 生活用水(1)制定生活用水计划,根据猪场人员数量和生活需求确定生活用水量。

(2)引入节水设备,如低流量水龙头、节水马桶等,减少生活用水的浪费。

(3)加强员工水资源管理意识培训,提高员工节水意识和行为。

六、水质监测1. 定期对猪场用水进行水质监测,包括水源水质、管道水质、猪舍用水等,确保用水安全卫生。

2. 如发现用水污染或异味,及时疏通清洁管道、更换过滤设备等,保证用水质量。

1. 每月对猪场用水管理进行考核评估,评选出优秀节水单位和优秀节水个人。

2. 对存在严重浪费用水现象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并追究责任。

八、管理制度宣传通过猪场内宣传栏、会议通知等形式,向员工、居民宣传猪场用水管理制度,提高节水意识。

九、违规处罚对违反猪场用水管理制度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罚,包括警告、罚款、记过等。

十、附则本管理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猪场领导有权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猪场消毒 猪场的饮水消毒 - 养猪技术

猪场消毒 猪场的饮水消毒 - 养猪技术

猪场消毒猪场的饮水消毒-养猪技术猪场消毒是猪场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给养猪场消毒是最基本的事情。

通过消毒,可以将病原体消灭在猪场外,防患于未然。

猪场的饮水也很重要,是猪场消毒的关键,下面就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怎样给:猪场消毒猪场的饮水消毒。

1、规模化养猪场的水源规模化养猪场的水源主要来自地表水、地下水和自来水。

其中自来水最安全,但由于成本较高故极少使用.使用较多的是地下水和地表水。

地下水多为利用深井抽取的地层深部的水;地表水主要为水库、湖泊、河流和池塘水。

为获取足够量的用水,猪场均应建立独立的供水系统,使用抽水机和供水设备将水输入场内,再用水塔或通过压力罐的方式向供水管中供水。

使用地下水的一些猪场,由于对地下水源的保护力度不够,猪场自身产生的污水或其他污染物渗入地下水层污染地下水源的情况也经常发生。

目前,最严重的问题是在大量猪场其饮用水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均超出了国家标准,因此,无论养猪场的水源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均必须经消毒灭菌后才可使用,同时还要注意科学用水。

在实际工作中,通常以检验水中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总数来间接判断饮用水受污染的程度,一般要求每毫升鸡只饮用水中细菌总个数不超过1000个,大肠杆菌个数不超过10个,若超过安全限量,有必要对饮水进行针对性消毒。

饮水硬度指标通常是通过测定水中钙、镁等矿物元素含量来衡量,水硬度大易在饮水管道形成污垢,如果水中含有90ppm以上的钙镁,或者含有0. 05ppm以上的锰、0.3ppm以上的钙和0. 5ppm以上的镁,有必要选取除垢剂或某种酸化剂溶解水线及其配件中的矿物质沉积物。

2、化学消毒法饮用水的化学消毒,就是使用饮用水消毒剂对水进行消毒。

理想的饮用水消毒剂应具有无毒、无刺激性、可迅速溶于水中并释放出杀菌成分,对水中的病原性微生物杀灭力强,杀菌谱广,不会与水中的有机物或无机物发生化学反应和产生有害有毒物质,便于保存和运输,使用方便等优点。

目前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包括氯制剂、碘制剂、二氧化氯等。

规模化养猪场的环境控制

规模化养猪场的环境控制

由于畜舍常年温暖潮湿,高密度饲养为某些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不仅影响了养殖场本身的效益。

也在一定程度上危害了人们的健康。

因此,根据猪的生物学特性,为猪群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和繁育环境显得至关重要。

一、营养环境控制1、配制氮基酸平衡日粮。

实行阶段饲养根据动物不同生长阶段,制定合理的饲料配方。

随着畜禽体重的增加,维持需要减少,脂肪组织液积增加,这样所需日粮的营养浓度逐步降低。

将猪日粮中的蛋白质含量每降低1%,氮的排出量则减少8.4%。

如将粗蛋白含量从18%降到15%,即可将氮的排出量降低25%。

而粪便污染的恶臭主要由蛋白质腐败所产生。

因此,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合理地配制饲料,不但可以节省蛋白质资源,也可从根本上改善猪舍环境。

2、合理利用饲料添加剂当动物肠道内大肠杆菌等有害菌活动增强时,会导致蛋白质转化为氨、胺和其他有害物质,而合理利用饲料添加剂,如酸化剂、酶制剂、益生素等,可减少氨和其他腐败物的过多生成,降低肠内容物、粪便中氨的含量,使肠道内容物中的粪臭素等含量减少。

从而减少粪便的臭气。

另外,在饲料中添加粪链球菌、双歧杆菌等,均能减少动物的氨气排放量,净化猪舍内空气,降低粪尿中氮的含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猪舍内部环境的控制1、湿度猪舍内的湿度过高会影响猪的新陈代谢,是引起肠炎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还可诱发肌肉、关节方面的疾病。

猪的适宜湿度范围为65%-85%。

试验表明,温度在14℃-23℃、相对湿度在50%-80%的环境下,适合猪只生长。

为防止湿度过高,减少猪舍内水汽的来源,应少用或不用大量水洗猪圈设置通风设备,经常开启门窗,降低舍内湿度。

2、温度温度在环境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肉猪在17℃-30℃时生长最快,料肉比最低;怀孕母猪为22℃-25℃;而仔猪则为28℃,1周龄以内的仔猪更高,为30℃。

因此,猪对温度的高低非常敏感。

同时寒冷仔猪黄、自痢和传染性胃肠炎等腹泻性疾病的主要诱因。

而当气温高于35℃,个别猪可能发生中暑,妊娠母猪可能引起流产,公猪性欲下降,精液品质不良。

规模化养猪场中给排水设计

规模化养猪场中给排水设计

规模化养猪场中给排水设计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云浮 527400摘要:随着我国目前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猪场正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在规模化养猪场给排水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了解猪场的规模、生产工艺、猪舍建筑类型和设备配套等内容,明确工作重点和目标需求去进行方案设计,满足所有用水排水需求。

关键词:规模化养猪场;给排水工程;设计与施工2018年,养猪业经历非洲猪瘟严峻考验,部分地区产能下降50%;非洲猪瘟加快了中国养猪业发展速度,让原来需要八年十年的转型升级,缩短到两到三年完成。

养猪行业向前发展,一定是不断淘汰落后的生产方式,低效率的生产模式,规模化、集约化为新的养殖方向。

给排水系统也要与时俱进,在做好传统给排水设计安装的基础上,还要不断探索新的方式和方法,以满足建筑学科的发展。

在新的形势下,规模化养猪场,防疫要求更高,生产效率更高效,给排水工程是很关键的一环,对设计要求更高。

在传统的养猪场室内排水的设计安装的基础上,对未来的发展提出方向性思考,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给排水类型分类(1)生活及配套附属给排水:满足场内员工生活用水需求,产生的污废水排出室外,包括:冲洗便器的生活污水和盥洗、洗涤废水。

在条件具备的场,把生活废水经过处理后作为中水,用来冲洗厕所、浇洒绿地等。

(2)场内生产区给排水。

满足场内生产用水需求;产生的污废水包括:生产过程中人员产生的污废水、冲洗猪用水、猪只养殖产生的污水。

生产废水污染比较高,根据当地要求选择回田利用或者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环保标准后排放。

(3)场内排水排污:主要是排除降落到大屋面建筑和场地上的雨水、雪水,建筑物周边设置散水,排至排水沟,再排入室外排水系统。

二、规模化养猪场给排水系统设计要点分析为了提高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设计人员应最大程度地掌握实际情况,做好猪场给排水管道设计过程中的数据采集工作,为后续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水源规模化养猪场一般选择建在偏远的山区,距离村庄远,具有良好的生物屏障,同时满足环保要求;水源一般为地下水,猪场应根据猪场规模大小、水井的出水流量及深水泵的可靠性来决定水井是否采用两口井,即一用一备;水井单口井出水流量能满足场区的用水流量;水井水泵需选用合理扬程和流量,以此实现节能。

简述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各阶段科学养殖技术优化措施

简述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各阶段科学养殖技术优化措施

规模化猪场保育猪的养殖大幅度提升了养殖的经济效益,但其生长发育快,易感病,需采取合理的营养管理措施,才能保证其健康快速成长。

根据保育猪的生理特征,论述了其在消化道功能、免疫功能和温度调节等方面的特征,本文简述了大型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中应注意的问题。

加强舍内温度、加强营养供给、加强日常观察、加强猪群疾病控制、优化养殖环境,分析了发展规模化保育猪养殖技术的意义。

采用科学的养殖方法,可显著提高保育猪的生长、繁殖及品质。

一、保育猪的基本特征根据仔猪的生长发育情况,将其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断奶前的泌乳期,此时仔猪以哺乳为主,约5周;第二阶段,断奶后这个阶段是泌乳早期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阶段发育不完善,对外界条件(尤其是饮食、生存环境等)的变化极为敏感,如不及时干预,极易导致生长发育受阻。

第三阶段为生长与育肥阶段,此阶段是生长速度最快的阶段。

现将保育猪的基本特征介绍如下:1、胃肠功能还不完善由于其生长受限,消化功能较差,部分食物消化功能较差,致使其胃肠功能及质量无法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且其产酸功能较弱,抵御外界病原体入侵的能力较弱。

新生保育猪在断奶后,因其体内乳酸菌数量减少而引起的胃酸分泌减少,从而使其正常的消化能力受到很大的影响。

8周龄之后,泌乳保育猪的乳糖酶活性会逐步降低,此时主要食用纯粮,这段时间有可能导致猪胰蛋白酶、淀粉酶等活性降低,导致断奶后出现腹泻症状。

因此,保育猪的肠胃消化系统的发育不完善,还需要在饲养过程中加以高效管理,时刻关注保育猪的状态,避免出现肠胃方面疾病问题。

2、体温调节机理尚需深入研究保育猪没有完善的神经系统,所以对外界的变化十分敏感,在外界变化的时候也会做出一些应对措施,例如,在冬季来临的时候温度降低免疫力就会降低,从而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生病。

但因其毛少,需较多热量,易受外界刺激。

因此,在保育猪的养殖技术应用与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通过有效的控制措施和针对性的保育猪相关问题防范技术,开展针对性工作,从而降低保育猪的生病率。

规模化养猪的环境污染与科学治理

规模化养猪的环境污染与科学治理

猪场粪便 中的氮直接或被氧化成硝酸盐后 ,通过径 流、 下渗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 。 中含有的有机污染 其
物流入水域消耗水 中大量溶解氧 , 可造成富营养化 , 而使水体变黑发臭。 1 病原二次污染 粪便及废水 中含有大量 的病 . 2 毒、 细菌等致病微生物 , 多病原微生物能在粪便及 很 废水 中存活较长时间。 随意丢弃未处理的粪便、 废水 将 可能引起养殖场 的畜禽 以及周边环境 的二次 污 染, 造成疫病传播与扩散 。同时 , 不经过处理 的畜粪
在配制饲料时要综合考虑动物的生产性能、环境污 染和资源利用情况 , 采用“ 理想蛋 白质模型” 平衡饲 料中的各种营养成分 , 以有效地提高饲料转化率 , 减
少粪便中氮的排出。如在饲料 中加入植酸酶可 以提 高畜禽对磷的利用率 , 减少粪便 中磷 的含量。同时 , 在配制饲料时,微量元素添加剂应选择生物效价高
、 ,
随着 社 会 的 日益 发 展 和 人 民 生 活 水 平 的 不 断提
筛 水力 筛 和 挤 压 式 分 离 机 等 采 用 挤 压 式 分离 机 可
以 连 续运 行 效 率 较 高

高 规 模 化 集 约 化 养 猪 场 数量 将 日趋 上 升 畜 牧 业
, 、 ,

通 过 固液 分 离 方 法 分 离 出 的
总 第 14期 4
猪场废水悬浮物质浓度很高, 浮物质是 C D 悬 O
的主要来源之一, 过高的悬浮物质将会影响后续生
化处理 的效果, 所以在养猪场废水进入生化处理之


维普资讯
农 业 装 备 技 术
前 需 进 行 固液 分离 处 理


固液 分 离 机 有 振 动 筛 回 转

养猪场的各项规章制度

养猪场的各项规章制度

养猪场的各项规章制度养猪场作为一个特殊的农业生产单位,为确保生产秩序和动物健康,需要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养猪场的各项规章制度。

一、猪舍管理规定1. 猪舍环境维护为保证猪只的生长和健康,猪舍应保持良好的通风、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并定期进行卫生清理。

2. 猪舍容量限制根据猪只的品种和数量,猪舍容量应合理规划,确保每只猪只都能获得适当的空间和活动区域。

二、饲养管理规定1. 饲料供应猪养殖场应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确保猪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2. 饮水管理猪只需要充足的清洁饮用水,养猪场应保持饮水设施畅通,并定期清洗消毒。

3. 疫病防控养猪场应建立健全的疫病监测制度,及时发现和控制疾病传播,保障猪只的健康。

三、安全管理规定1. 人员安全养猪场工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安全培训并穿戴合适的防护设备,以降低工作风险。

2. 设备安全养猪场使用的设备必须经过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工作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

四、环境污染治理规定1. 污水处理养猪场应建立污水处理设施,确保废水排放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2. 粪便处理猪场应定期清理猪舍内的粪便,并按时进行处理,防止臭味和病菌的传播。

五、养殖技术规定1. 种猪选育养猪场应选择优良种猪进行繁殖,提高猪群质量和养殖效益。

2. 幼猪管理幼猪的饲养和管理要细致入微,确保其健康成长。

养猪场的各项规章制度对于提高生产效益、保证猪只健康至关重要。

每个养猪场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以期达到良好的生产和管理效果。

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措施,养猪场可以更好地保障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为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规模化养猪场沼液的利用现状与对策

规模化养猪场沼液的利用现状与对策

35 , 中 , 模 养 殖 的 比 重 将 达 到 6 % 以 上 。 目前 , .% 其 规 5 一 些大 、 中型 规模 化养 猪 场 建 有 沼气 工 程 , 气 工 程 所 产生 的沼 沼 液 的出 路 , 当前 生 产 上 亟 待解 决 的问 题 。 是 1 规 模 化 养猪 场 沼 液 的 利用 现 状 为 了多 产 气 , 模 化 养 猪 场 在 沼气 池 中 添 加 了一 定 数 量 规 的粪便 ( 即使 养 殖 场 采 用 干 清 粪 方 法 处 理 粪 便 ) 。沼 气 发 酵 后 的沼 液 中含 总 N37~ 2 / , 1 4 3mgL 氨氮 2 5~ 8 g L 总 P 3 2 0m / ,
1 2 直接 排 放 .
这种方式 目前 占绝 大多数 , 这将严重污染水环境 , 极易造 成水体 的富 营养 化。因为 即使 采 用干 清粪 方 式清 理粪 便 , 20 0 9年全 国规模化养猪 场生猪 出栏 2 2亿头 , 2 2m / . 按 . 头 计算 , 国规模化养猪场将共排 放污水 4 8 全 .4亿 m 。
厌氧发酵后的沼液经过好 氧处理 以达到降低 C D的 目 O
收 稿 日期 :0 0—0 2 21 7— 6
源, 保护了农村水环境 , 缓解 了农 业水资源危机 。 目前 , 国内
只有极个别的养猪场建有污水贮存池和配套 的耕地消纳其产
生 的污 水 。
基金项 目: 江苏 省南通 市农 村环 境污 染防 治科技 服务 平 台 ( 号 : 编
的, 反硝化脱氮降低 N的含量后 , 达标 ( B 89 - 20 《 G 156 0 1 畜禽 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排放 , ) 这种处理方式 目前 只有极 个 别的规模化养猪场采用。绝大多数企业不能达标排放 的主要 原因是 高昂的建设 和运 行成本 。而且这是 一种 “ 以能消 能、

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

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

今H畜牧兽医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李红艳,王喜明(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大新庄动物防疫站063304)摘要:本文从保育猪养殖技术分析出发,探讨了保育猪疾病防控技术,加强保育猪喂养饲料管理技术。

通过合理化的技术规范制定,提高保育猪的良性晶种存活概率,进而达成猪仔健康成长,提高成猪育肥效果,以期为有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分析随着国内规模化养殖的兴起,保育猪的养殖技术决定了成猪的价值价格。

猪舍的合理搭建,卫生的优质化管理,从疾病端保证保育猪的成活率。

同时,通过保育猪的食用饲料质量管理,饮用水源水质管理,提高保育猪的成猪品质。

因此,保育猪的养殖技术,是规模化猪场重大核心技术。

1疾病防控技术1.1合理规划猪舍,加强卫生管理保育猪断奶养殖期间,需要有效地规划猪舍的布局。

墙壁、门窗等设施需要及时进行检修维护。

同时,要有效地检修供水供电设备,保证猪舍的供水供电状况。

彻底清扫死角,消毒猪舍环境,维护猪舍通风系统正常运行。

保证猪舍的整洁卫生,可以有效地防止保育猪疾病发生。

保育猪对于舍内温度有较为敏感的硬性需求,温度应维持在28t~30t,确保猪仔在适宜的环境中快速成长。

猪仔进入猪舍期间,完善的卫生清洁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地保证猪仔的成活几率。

1.2定期防疫接种,平衡药物保健保育猪在养殖过程中,要合理地制定防疫接种时间,保证接种的及时有效性。

合理地规范猪仔防疫接种流程,通过流程快速有效地进行工作落地。

根据现有猪瘟疾病类型,严格进行接种防疫防范工作,提高猪仔前期抗风险能力。

同时,在接种种类上,不要盲目地扩大接种种类,避免猪仔出现过敏反应,导致猪仔前期死亡。

在接种期间,及时准备肾上腺素等辅助类药物,有效防范猪仔接种后出现过敏过激反应叫在保育期间,发现病猪、异常猪等特殊情况,应及时隔离进行观察。

单独进行治疗和有效应对,避免疾病交叉感染传播。

1.3加强猪舍消毒,病猪分离管理保育猪期间,猪仔免疫力低下。

规模化养猪场的科学用水管理

规模化养猪场的科学用水管理

规模化养猪场的科学用水管理王永强1, 吕阳育2,谢红兵1,魏刚才1(1.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新乡453003;2.河南省济源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济源 454600)摘要:在规模化养猪场中,只有持续不断地供给清洁卫生的水,才能满足养猪生产的需要。

若猪场供水被污染或供水方法不当,都将直接影响猪场全群猪只的健康状况。

加强规模化养猪场的安全供水和科学用水管理,保障猪只的安全饮水,是实现无公害绿色猪肉生产的首要任务。

本文介绍了猪场用水的来源、用途、水的质量安全标准和猪场用水质量控制及科学用水管理措施,对实际生产起到指导作用。

关键词:规模化养猪场;水;管理Abstract:,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upply clean and sanitation water continuously for the need of sows production in the large-scale piggery. If water was polluted or supplied improperly, all pigs in the large-scale piggery will directly influence. To strengthen using water safely and scientific water management, guarantee water safe, is to realize pollution-free green pork production.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water sources, usage, safety standards of the water quality and water quality control and scientific water management measures for practical production lamilloy.Keywords: large-scale pig, water; management水是生命之源,是畜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物机体有70 %左右由水组成。

规模化养猪场管理重点是做好哪几项工作

规模化养猪场管理重点是做好哪几项工作

规模化养猪场管理重点是做好哪几项工作规模化养猪场管理是养猪场经营者需要重点关注的事项之一。

在规模化养猪场中,为了确保猪群的健康和生产效益,有几项关键工作需要做好。

本文将介绍规模化养猪场管理的重点工作,帮助经营者更好地管理和运营养猪场。

1. 动物饲养管理动物饲养管理是规模化养猪场的基础工作。

以下是几个必须注意的关键点:•饲料供给:需要根据猪群的不同生长阶段提供合适的饲料。

合理的饲料配方可以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健康状况。

同时需要注意饲料的质量和清洁程度,确保饲料无霉变和污染。

•饮水管理:提供清洁的饮水是保证猪群健康的重要因素。

水源和饮水设施应保持清洁,并定期更换水源和清理饮水设施。

•温度调控:猪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差,需要在不同季节和气候条件下合理调节温度。

合理的温度可以提高猪的舒适度和生产效益。

•病害防控: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做好常见猪病的防治工作,保持猪群的免疫力。

定期巡查猪群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和报告。

2. 猪舍环境管理猪舍环境管理是另一个重要的工作方面,以下是几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管理点:•猪舍卫生:保持猪舍的清洁和干燥是减少疾病传播的关键。

猪舍需要定期清理、消毒,并及时清理猪群的粪便和废料。

•通风管理:良好的通风系统可以提供新鲜的空气,并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猪舍的通风系统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并满足猪群的需求。

•猪舍温度:合理的温度可以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健康状况。

需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猪群调整温度,避免过冷或过热对猪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猪舍布局:合理的猪舍布局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猪群的生产效益。

猪舍的设计应考虑通风、饲料供给、疾病防控等因素,以减少劳动强度和猪群管理的难度。

3. 猪群生产管理猪群生产管理涉及到繁殖、断奶、生长和出栏等各个环节。

以下是几个关键的管理工作:•合理的繁殖管理:为了实现猪群的生产和繁殖目标,需要控制好配种、妊娠和分娩等环节。

合理的繁殖管理可以提高繁殖性能和母猪的生产效率。

农场用水管理制度

农场用水管理制度

农场用水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环境,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制定本制度。

二、用水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农场内所有用水活动,包括灌溉、生产用水等。

三、水资源管理原则1、节约用水。

农场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利用水资源,尽量减少浪费。

2、合理调配。

农场应当根据不同用水需求合理分配水资源。

3、科技支撑。

农场应当通过科技手段提高用水管理水平,提高用水效率。

四、水资源评估农场应当对水资源进行评估,包括水源、水质、水量等情况,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用水计划。

五、用水计划1、根据农作物特点和生长期制定灌溉计划,包括灌水时间、水量等。

2、生产用水计划,根据生产需要确定用水量,确保生产活动正常进行。

3、定期检查用水设备,确保用水设备完好,提高用水利用率。

六、用水监测农场应当定期对用水情况进行监测,包括水质、水量等指标。

七、用水节约措施1、安装水表,监测用水量,及时发现用水异常情况。

2、安装节水设备,如滴灌系统,减少浪费,提高用水效率。

3、制定用水管制措施,对用水过量的部门进行限制。

八、应急处理1、发生用水紧缺时,应当采取紧急措施,如调整用水计划,节约用水等。

2、发生用水污染时,应当及时清理,恢复水质。

九、管理责任1、农场应当设立专门的用水管理部门,负责用水管理工作。

2、各部门应当配合用水管理部门,共同做好用水管理工作。

十、处罚条例1、对违反用水管理制度的单位或个人,将给予相应处罚,包括警告、罚款等。

2、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违法行为,将追究相应责任。

十一、不作为、渎职行为对于未按照规定履行用水管理职责、不作为、渎职等行为,将给予相应处罚,直至追究责任。

十二、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补充规定,另行制定。

以上为农场用水管理制度,希望全体员工认真遵守,共同保护水资源,推动农场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环境参数及环境管理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环境参数及环境管理
4.哺乳仔猪 1: 10~1250~7550~10014~18
5.培育仔猪 1:1050~7550~10014~18
6.育肥猪 1:12~1550~7530~508~12 注:窗地比是以猪舍门窗等透光构件的有效 透光面积为 1,与舍内地面积之比;辅佐照明是 指自然光照猪舍设置人工照明以备夜晚照明用。 人工照明一般用于无窗猪舍。
2)采光角(开角)指窗上、下沿分别至猪 舍跨度中央一点的连线的夹角。
7 猪舍空气要求
7.1 猪舍空气中的氨(NH3)、硫化氢(H2S)、 二氧化碳(CO2)、细菌总数和粉尘含量不得超过 表 4 的规定。
表 4 猪舍空气卫生要求 猪群类别氨 mg/立方米硫化氢 mg/立方米二 氧化碳%二氧化碳万个/立方米粉尘 mg/立方米 1.种公猪 26100.2≤6≤1.5 2.成年母猪 26100.2≤10≤1.5 3.哺乳母猪 15100.2≤5≤1.5 4.哺乳仔猪 15100.2≤5≤1.5 5.培育仔猪 26100.2≤5≤1.5 6.育肥猪 26100.2≤5≤1.5 7.2 为保持猪舍空气卫生状况良好,必须进 行合理通风,改善饲养管理,采用合理的清粪工
哺乳仔猪 0.350.450.600.150.40
培育仔猪 0.350.450.600.200.60
育肥猪 0.350.450.650.301.00
注:表中风速指猪所在位置猪体高度的夏季 适宜值和冬季最大值.在最热月份平均温度≤ 28℃的地区,猪舍夏季风速可酌情加大,但不宜 超过 2m/s,哺乳仔猪不得超过 1m/s。
有效状况:已实施发布部门:国家质量技术 监督局
代号:GB/T17824-1999————————— ———————————————————— ————————————————————1 范围

规模化养猪场环境保护处理技术

规模化养猪场环境保护处理技术

规模化养猪场环境保护的处理技术有效地控制畜禽养殖产生的废水、废渣和恶臭对环境的污染,推动畜禽养殖业污染物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与合理利用,寻求先进实用、可靠、易行,同时,又能够相对节省处理成本,使得粪污达标排放。

成为政府有关部门,畜牧业生产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不懈追求的目标。

一、规模化猪场的环境保护成为关注的焦点2003年3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标志着畜禽养殖业污染物的控制,将进入了一个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的时代。

表明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将解决集约化、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区,根据养殖规模、分阶段逐步控制,鼓励种养结合和生态养殖,逐步实现养猪业的合理布局,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

同时,加强现有规模化养殖场、区,已经存在的严重污染问题,做到有计划、分步骤、按照法制化建设的要求,加强综合治理。

随着我国畜牧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规模化猪场的数量逐年增加。

据初步测算:一个万头规模化养猪场,常年存栏量约为6000头,每天排放粪尿量约29吨,全年约为10585吨(1)。

全国生猪、家禽年产便总量高达5.8亿t,粪水年排放总量高达60亿t。

在北京和上海市采用工程化技术措施处理的粪、水量,仅占排放量的3%和4%,存在着大量粪污对周围环境的严重污染问题。

许多猪场臭气熏天、蚊蝇成群,地下水的硝酸盐严重超标,既存在着污染环境,同时,也存在着自身污染问题。

进行污染物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与合理利用,必须进入到法制化管理的重要阶段。

二、规模化猪场环境保护的技术内容新近制定并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严格地界定了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区的适用规模,水冲式、干清粪工艺最高允许排水量,污染物最高允许日均排放浓度等指标。

三、规模化养猪场粪污达标排放处理的工艺技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畜禽养殖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处理的技术方案:1、污染物的减量问题:鉴于我国劳动力多,水资源缺乏的现实,提倡兴建的工厂化养猪场,改用人工清粪为主,水冲为辅的清粪方式,是从污染源头抓起,减少污染程度的有力措施。

规模化猪场的环境控制措施

规模化猪场的环境控制措施
生 产 专业 化及 生产 过程 机 械化 等 特 点 。 在 这样 集 约化 、 大 规
湿性 方 面 均 十 分 理 想 , 但导热性强 , 易 增温 和 降 温 , 对 猪 不
利。 黏 土在 透 气透 水 性 、 毛 细 管作 用 、 吸湿性 、 导 热性 方 面 性
质与 沙 土相 反。 砂 壤 土兼 具 沙 土和 黏 土 的优 点 , 是理 想 的建
场 土壤嘲 。
1 . 2 合理 布局
场 内圈 舍 应根 据 风 向 、 地形 、 朝向、 生产 工 艺 流程 、 防 疫 卫生 及 环境 保 护等 要 求 因地 制 宜 , 力 求 紧凑 合理 , 确定 各个 建 筑物 的位 置 。 各猪 舍 间按 设 计要 求 系统 安 排 . 便 于猪 群 周
1 猪 场 选 址 与 布 局
猪 场 内总体 来 说 应划 分 为生 活 区 、 管理区 、 生 产 区和 隔 离区 , 这 4个 区 应 合 理 布局 、 严格区分。 隔 离 区应 设 计 在 产 区 的下 风 向 , 各区之间应间隔一定距离 , 最 好 用 绿 化 带 隔 开, 形 成 相对 独 立 的建 筑群 , 从 生活 区 和隔 离 区都 必须 经 过
家 庭 副业 走 向规 模 化 、 产 业化 、 专业 化 的现 代 化 养 殖方 式 , 这 些都 对 防止 重 大疫 病发 生 、 提 升猪 肉 质量 安 全水 平 、 满 足
商品猪 3 ~ 4 mV 头 考虑 。 水 电方面 也 是 重点 考 虑 的 , 水源 要 求水 质 良好 、 水 量 充
动 物科 学
现 代农 业科 技
2 0 1 3年 第 5期
规 模 化 猪 场 的环 境 控 制 措 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可在猪舍内设置单独的饮水投药供水系统,便于对猪群进行饮水投药来防 治疾病。研究发现,通过饮水给药的效果大大优于饲料给药,不仅因为饮水给药作用较快、吸收良 好、药物生物利用率高,更重要的是方便快捷、应激小,适用于猪只因病程长或应激导致采食量降 低或不食而只能饮水的情况。但要注意的是:饮水投药只能选择水溶性好的药物,另外要注意投药 剂量不可过大,时间不可过长,以防药物中毒或动物产生耐药性。此法因其突出的优点已经逐渐被 广大猪场业主及兽医人员重视和采纳,此项用水量占到养猪场供水总量的约5%,并且用量仍在逐渐 增加。
另外,地表水和地下水中含有许多矿物质元素,如铁、硫、氯和镁等。这些矿物质能与钙、镁、
钠等形成复合物,构成水中的总可溶物质,当水中总可溶物超过59/L时,会引起猪腹泻,影响其生 产性能。
4规模化养猪场安全用水的质量控制
为使规模化养猪场饮用水的水质符合卫生要求,保证饮用安全,须对饮用水进行净化与消毒处 理。水的净化处理方法有沉淀、过滤、消毒及其他特殊的净化处理等。沉淀和过滤的目的主要足改 善水质的物理性状,除去悬浮物质及部分病原体。可以根据水源水质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净化 措施。一般来讲,浑浊的地面水需要沉淀、过滤和消毒;较清洁的地下水只需经消毒处理即可;如
2规模化养猪场供水的主要用途和用量
2.1饮用水 水是猪体内生理、生化过程的基本介质,是一切细胞和组织的必需构成成分。猪体内的水分来
源有三:一是饮用水;二是饲料中所含水分; 三是代谢水。饮用水是猪只体内水分的最主要来源, 充分及时地给猪补充饮水,是保证猪体健康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因此要求饮水水质良好,无污染, 并符合饮水水质标准和卫生要求,同时要保证饮水的持续供应和温度适宜,才能促进猪的正常快速 生长。猪在冬季的饮水量一般为干饲料的2~3倍,春秋季为4倍,夏季为5倍。不同猪只对饮用水 的需要量不同(表1),特别是哺乳母猪和仔猪更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否则不仅会影响母猪的乳汁分泌, 也会影响仔猪的生长。
在实际生产中,多数猪场的水源地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使用地表水做水源的猪场更 为严重,还有的是在取水和供水过程中自身造成了污染。使用地下水的一些猪场,由于对地下水源 的保护力度不够,猪场自身产生的污水或其它污染物渗入地下水层污染地F水源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目前,最严重的问题是在多数猪场其饮用水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都超出了国家标准,且这些猪场 在用水管理上也存在着诸多不足,因此,无论养猪场的水源是地表水还是地F水,都必须经消毒灭 菌后方可使用,同时还要注意科学用水。
254
受到特殊有害物质的污染,则需采取相应的净化措施。
』越碍、
筮峦丛全垦垡厶王援擅羞毽撞盔婴过金墅卫
4.1沉淀
地面水中常含有泥沙等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因而使水的浑浊度较大。当水流速度减慢或停止时, 水中较大的悬浮物质可因重力作用而逐渐下沉,从而使水得到初步澄清。但悬浮在水中的微小胶体 粒子多带有负电荷,胶体粒子彼此之间互相排斥,不能凝集成比较大的颗粒,故可长期悬浮而不沉 淀。这时,必须加入一定的混凝剂,如明矾能与水中的重碳酸盐生成带正电荷的胶状物。其与水中 原有的带负电荷的胶体粒子互相吸引,凝集形成较大的絮状物而沉淀。这种絮状物表面积和吸附力 均较大,可吸附一些不带电荷的悬浮微粒及病原体共同沉降。因而使水的物理性状大大改善,减少 病原微生物。
报,2003(6):620.623. [9】侯晓礁,王海良,王秀敏.黄芪多糖粉对妊娠后期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J】.饲料研究,2009(6):36.37. 【lO】刘自逵,陈小军,屠迪,等.复方黄芪多糖注射液对仔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
35(5):515.517.
规模化养猪场的科学用水管理
表1猪群每天需水量标准(kg)
252
2.2冲洗、消毒用水和降温用水
』蝴,1L 笈盔厘全国猹厶王攫揸筮毽这垄亟过金墅■
冲洗、消毒用水和降温用水一般占到养猪场供水总量的65%左右。冲洗用水是规模化养猪场用 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清理淤积在圈栏和粪道中的大量猪只粪便,每天都要使用大量的冲洗用水; 对圈舍还要定期进行冲洗消毒,需大量用水;在炎热的夏季,在猪舍内还要使用湿帘等用水设备进 行舍内的降温控制,有的猪场则采用的是喷雾(喷淋)降温系统,另外还需要用水对猪的体表进行 清洗和消毒等。以上这些用水均应该注意保证水的质量安全,同时还要注意科学合理地用水,否则 不仅会对猪只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而且可能造成极大的水浪费,降低养猪的经济效益。
3规模化养猪场供水的安全标准
目前许多猪场只重视水的供应量而忽视水的质量,在取水和供水过程中缺乏有效的防护和消毒, 使得介水性疾病,特别是腹泻性疾病较难控制,,据了解,目前农村和城郊养猪用水主要来自未经处理 的蓄积雨水和污染而未处理的地下水,这样的饮水如果用于规模化养猪必定会危害猪只的健康,甚 至危害管理人员的健康。因此在规模化养猪场中对饮用水进行定期检测和持续消毒应该予以高度重 视。
王永强1,吕阳育2,谢红兵1,魏刚才1
(1.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新乡45 3003; 2.河南省济源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济源454600)
摘要:在规模化养猪场中,只有持续不断地供给清洁卫生的水,才能满足养猪生产的需要。若猪场供水被污染或供水 方法不当,都将直接影响猪场全群猪只的健康状况。加强规模化养猪场的安全供水和科学用水管理,保障猪只的安 全饮水,是实现无公害绿色猪肉生产的首要任务。本文介绍了猪场用水的来源、用途、水的质量安全标准、猪场用 水质量控制及科学用水管理措施,对实际生产起到指导作用。 关键词:规模化养猪场;水;管理
水是生命之源,是畜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物机体70%左右由水组成。水也是动物不可缺少、 无可替换的营养物质,饲料的消化与吸收,营养的运输、代谢和粪尿的排出,生长繁殖,泌乳等过 程,都必须有水的参与。猪体内水分占55%~75%,1.5 kg的初生仔猪的体内水分含量多达体重的82%, 仔猪体内70%是水,随着体重的不断增加,猪体内含水量逐渐下降,直到体重达90岖时,猪体内水 分含量仍占体重的53%。水除具有重要的营养和代谢功能以外,也是进行规模化猪场卫生环境控制 所不可缺少的物质,如冲洗用水、消毒用水、降温用水和保健用水等。由此可见安全供水和科学用 水对养猪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年产万头肥猪的养猪场用水量按照存栏猪4000"--5000头计算,每日用水量约计在100t左右, 其中饮用水约为30t,占总供水量的30%。年约计消耗水量为36500t,其中饮用水在10000~"12000t 之间。用水量的变化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猪场所处的地理环境,气温、湿度等猪舍小气候环境, 水的质量和水的温度等也会影响用水量。此外,猪群年龄结构的变化,饲料类型与饲喂方式的不同。 猪群的健康与否(例如腹泻、发烧可增加饮用水的量)等也都会对用水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规范养殖场用水的安全标准,我国政府近年来也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畜禽饮用水的标准。中华 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绿色农业动物卫生准则(NY/T473.2001)》中规定畜禽饮用水水质应符合 我国正式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的要求,以及在《无公害食品富禽饮用水水 质(NY5027)》中也对畜禽饮用水的质量有明确规定,除对饮用水中的各项理化指标及其检测方法 作出了具体规定外,对饮用水中微生物的标准分别是:细菌总数<100个/ml;总大肠杆菌群<3个/L。 猪场饲用水标准参见表2.
4。3消毒
为了防止传染病的介水传播,确保规模化猪用水的安全,用水需经过消毒处理。常用的消毒法 有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法。物理消毒法包括煮沸消毒、紫外线消毒、超声波消毒等,在养猪业中由于 多采用集中供水,并且由于生产中用水量较大,这类技术无法用于猪场供水消毒。因此,在猪场更多地 采用化学法对水进行消毒,即使用消毒剂对水进行消毒。目前常用的饮用水消毒剂主要有氯制剂、 碘制剂和二氧化氯。理想的饮用水消毒剂要求无毒、无刺激性,可迅速溶于水中并释放出杀菌成分, 对水中的病原性微生物杀灭力强,杀菌谱广,不会与水中的有机物或无机物发生化学反应和产生有 害有毒物质,价廉易得,便于保存和运输,使用方便。
【3】刘自逵,陈小军,屠迪,等.复方黄芪多糖注射液对仔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 35(5):515.517.
【4】刘自逵,尧国民,伍冶,等.复方黄苠多糖注射液对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湖南畜牧兽医,2008(6):5-8. 【5】单虎.初乳对新生仔猪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阴.畜牧兽医学报,1998(3):254.260. [6】单虎,邹思湘.初乳免疫物质向新生仔猪血液转移的研究【J】.中国兽医学报,1998(I):32.35. 【7】刘自逢,屠迪,罗柏荣,等.围产期中药保健对分娩及产后恢复的影响.养猪,2010,1 1 1(4):23.24. 【8】梁明振,卢克焕,刘芳,等.饲粮锌、硒和维生素E水平对经产母猪繁殖性能及相关参数的影响【J】.中国兽医学
4.2过滤
过滤是使水通过过滤物而使饮用水得到净化。过滤净化水的原理,一是阻隔作用,水中悬浮物 粒子大于滤料的孔隙者,不能通过滤层而被阻留。另一种是沉淀和吸附作用,水中比砂粒间隙还小 的物体如细菌、胶体粒子等,虽不能被滤层阻隔,但当其通过滤层时即可沉淀在滤料表面上,滤料 表面可因某些非致病性细菌的生长而形成胶质的生物膜。此膜具有吸附力,可吸附水中的微小粒子 和病原体,通过过滤可除去80%以上的细菌及约99%的悬浮物,血吸虫尾蚴及阿米巴包囊等。
地表和地下水中,硝酸盐可以转化为亚硝酸盐,而后者是有毒的。硝酸盐转化生成亚硝酸盐后才产
生毒性。水中亚硝酸盐浓度在100 mg/kg以下是安全的,但当水中亚硝酸盐浓度高于100 mg/kg时,
能将血红蛋白转化为高铁血红蛋白。血液中高铁血红蛋白不能给组织转运充足的氧,如果血液中高
铁血红蛋白含量过高,就有可能导致猪只的死亡。
1规模化养猪场的水源
规模化养猪场的水源主要来自地表水、地下水和自来水。其中自来水最安全卫生,但由于成本
2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