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三步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合集下载

四则混合运算-西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四则混合运算-西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四则混合运算 - 西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使用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符号。

2.能正确阅读和解决包含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问题。

3.借助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学重点1.熟练掌握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符号的使用。

2.能够理解和解决混合运算问题。

教学难点1.将混合运算题目记录下来,并正确解决。

2.通过反复实践,能够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解法以提高计算速度。

教学程序1.引入教师通过出示包含加减乘除符号的小数四则运算题目,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引发对混合运算的兴趣。

2.基础讲解教师针对四则运算中的加减乘除符号的定义和使用方法进行讲解。

引导学生通过实例练习对于这些符号的加减乘除运算在数学中的实际意义和运用。

3.混合运算讲解教师对混合运算的特点进行讲解。

运用例题进行分析和练习,深化学生对混合运算的理解。

4.实例演练教师通过试卷、小练习等方式进行演练,让学生独立完成包含混合运算符号的问题,并适时进行课堂讲解。

5.考核讲解教师对于四则混合运算的考核方式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强化逻辑思考能力和计算速度。

6.复习与总结教师引导学生针对本节课所学进行复习和总结,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混合计算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教学方法1.案例演示法:突出混合运算实际运用场景,针对实际问题进行讲解,提高学生的实际掌握能力。

2.群体讨论法:通过单项测试、小组测试等方式,培养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合作的能力。

3.案例练习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筋骨清晰、形式多样的例题进行演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4.竞赛评价法:通过竞赛、评价的形式,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评价1.及时反馈学生解题情况和进步。

2.定期安排小考测试和模拟考试,对学生进行考核。

3.对学生进行集体轮流讲解给出的混合运算题目,提高学生对于混合运算题的掌握程度。

总结本节课以四则混合运算为例,引导学生掌握基本运算符号的使用方法,并通过讲解和实例演练的方式深入剖析了混合运算中的重难点。

【优选】四年级下数学导学案-四则混合运算-西师大版(2014秋)

【优选】四年级下数学导学案-四则混合运算-西师大版(2014秋)

四年级下册数学1、出示题目70×(750-715÷65)2、组织全班交流,并总结计算的方法。

3、组织学生讨论:例二与例一有什么不同之处?有小括号,应怎样算?1、看题目,独立思考计算方法。

2、与全班同学交流算法。

3、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

在含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小括号里面又有加或减,又有乘或除的混合运算,要先乘除再加减。

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巩固练习、拓展知识2页课堂活动1、出示1题,组织练习。

2、引导读懂题意,进行练习。

3、把混合运算拆成几个一步计算。

1、独立标出顺序,并计算,交流结果。

2、理解题意,自己思考,交流。

3、独立书写,交流看法。

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总结作业布置作业: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5×58-(73+89)回答提问,全班总结。

独立完成作业,注意书写规范。

进一步巩固计算方法板书设计不含括号或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200-80÷4×7 70×(750-715÷65)=200-20×7 =70×(750-11)=200-140 =70×739=60 =5330先乘除,再加减先算括号里面的,里面的也要先乘除,后加减注:本课时可以用两节课完成,把例2和课堂活动放到第二课时,这样处理更显合理。

也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新知识,理解新知识。

5、引导学生独立尝试计算。

6、及时练习:630×[840÷(240-212)]7、评讲练习,让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

5、独立练习。

6、交流结果。

说出运算顺序。

7、练习,说顺序和结果。

计算的顺序。

巩固练习、拓展知识7页课堂活动1、引导完成1题。

2、和学生一起游戏,在游戏中学知识。

3、出示题目,学生思考完成,交流结果。

1、独立计算,交流结果。

2、了解游戏办法,分组进行游戏。

3、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

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教案-四年级数学下册(西师大版)

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教案-四年级数学下册(西师大版)

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单元目标:1.认识中括号理解中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技能,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3.感受四则混合运算在问题解决中的应用,体会四则混合运算的价值。

第1课时没有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学习目标:1. 结合以往知识经验,能利用运算顺序正确进行没有括号的三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2. 感受两步混合运算和三步混合运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没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

3.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知识的迁移并进行良好运用。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掌握没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学习难点:正确计算没有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课前准备:课件,展台导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

想一想这几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然后计算在草稿本上。

25-15 +18 27÷9×6 100-15×6 200÷8+10反馈时,先说出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看计算是否正确。

小结: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继续研究四则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四则混合运算。

齐读。

二、学习探究活动一:1.学习例1,不带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1)情境导入元宵节快到了,同学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做大红灯笼,在做灯笼的过程中,遇到了这样的数学问题,你们能帮他们解决吗?出示例1的情境图,将图中的对话框改为“一共要做200个灯笼”,“每天做20个,照这样计算,7天后还剩多少个?”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要求还剩多少个,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200-20×7这道题的数量关系是什么?(一共做的个数-7天做的个数=还剩的个数)(2)改变信息,理解题意将上题的对话框改成教科书上例1的对话框,题目为:一共要做200个灯笼,4天做了80个,照这样计算,7天后还剩多少个?观察题目,这道题与上题比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每天做20个”变成“4天做了80个”。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1三步四则混合运算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1三步四则混合运算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1三步四则混合运算西师大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得学生掌握三步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和技巧,能够熟练地进行口算和解题,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三步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

2.能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口算和解题。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已掌握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具体的题目中。

教学准备1.教师需要准备相应的课件,以支持课堂讲解。

2.教师还需准备一些口算和解题的练习题,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练习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导入新知识通过示范一些简单的口算和解题,来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概念讲解1.三步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

三步四则混合运算就是一种将加减乘除结合起来进行的混合运算,它通常是由一个式子组成的,需要根据记号和算式的优先级依次进行计算。

2.运算法则。

在进行三步四则混合运算时,需要按照以下顺序进行计算:先乘除,后加减。

在进行乘除运算时,需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在进行加减运算时,也需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讲解案例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来讲解三步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和技巧,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

综合练习练习分为两个部分:1.口算训练:询问学生口算的答案,通过这个方式来帮助学生训练口算能力,并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解题练习:通过几道练习题来检查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巧,以及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作业布置通过几道练习题,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和练习,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巧。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三步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和技巧,通过案例和练习,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相关知识,同时能够提高其数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适时与学生互动,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通过练习和作业的方式,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巧。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四则混合运算(一)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四则混合运算(一)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四则混合运算(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

2. 培养学生运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2. 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3. 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

2.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小明去超市买水果,苹果每千克5元,香蕉每千克3元,小明买了2千克苹果和1千克香蕉,一共花了多少钱?2. 探究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10分钟)(1)引导学生观察导入中的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运算顺序。

(2)让学生尝试用四则运算解决导入中的问题,并讨论运算顺序。

(3)教师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先乘除,后加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3. 操练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1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互相交流答案,讨论解题方法。

(3)教师点评学生的解题过程,强调运算顺序和注意事项。

4. 解决实际问题(1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2)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教师点评。

5. 总结与拓展(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本第1页练习题1、2、3。

2. 课后找一些实际问题,尝试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并记录解题过程。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探究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运算方法。

西南大学出版社官网教案

西南大学出版社官网教案

一、课程背景本课程为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课程,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编写。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确定位置、三角形、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知识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理解小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作用,能正确进行三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2. 培养学生感受两步混合运算和三步混合运算的区别,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 使学生掌握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能够灵活运用。

4. 培养学生确定位置的能力,能够根据描述确定物体的位置。

5. 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基本特征,掌握三角形的分类和性质。

6. 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7.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等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8. 使学生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本特征,掌握它们的性质。

9. 培养学生进行简单统计的能力,能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

10. 通过总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四则混合运算: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理解小括号的作用。

2. 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理解乘除法的关系,掌握乘除法运算律。

3. 确定位置:根据描述确定物体的位置。

4. 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基本特征,掌握三角形的分类和性质。

5.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6.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本特征,掌握它们的性质。

7.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8. 统计:进行简单统计,收集、整理、分析数据。

9. 总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教学策略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总结。

2.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3. 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西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西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混合运算(教案)西师大版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

2.能够完成有括号,无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1.2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和解题能力。

2.培养学生注意细节的能力,避免因疏忽而出错。

1.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态度,增强学生克服难题的信心。

2. 教学内容2.1 知识内容1.四则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

2.有括号,无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2.2 教学重点1.四则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

2.有括号,无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2.3 教学难点1.有括号,无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3. 教学步骤3.1 导入环节教师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四则混合运算。

3.2 感性认识指导学生使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超市购物、打折等,对四则混合运算做简单的感性认识,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3.3 认识有括号和无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有括号和无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并讲解它们的特点。

3.4 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师通过实例演示教学,让学生掌握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在示范计算过程中,要提示学生注意细节,如括号内外的数学符号的变化。

3.5 无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师再通过实例演示教学,让学生学习无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引导学生注意无括号运算的特点,完成计算需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进行。

3.6 師生互动补充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有括号和无括号四则混合运算的特点以及处理方法,并带领学生共同解答习题,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3.7 巩固与评估教师设计相关的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和作业中反复练习,直至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则和技巧。

4. 教学评价4.1 教学效果评价学生能够掌握有括号和无括号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和技巧;学生能够熟练处理有括号和无括号混合运算的计算;4.2 教学方法评价教师采用情境模拟和实例演示教学的方法,对学生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混合运算(教案)西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混合运算(教案)西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混合运算(教案)西师大版我是一名四年级数学教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四则混合运算。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六单元“四则混合运算”的章节。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法则及计算方法,并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掌握运算技巧。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而教学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运算顺序的规律,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运算法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四则混合运算,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PPT、练习本、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情景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小明买了一支铅笔花了5元,又买了一块橡皮花了3元,请问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2. 讲解与演示:我利用黑板和粉笔,结合PPT,向学生讲解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并通过例题进行演示和解释。

3. 随堂练习:我在讲解后,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现场进行计算和解答,以巩固所学内容。

4. 小组讨论: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互相学习和交流。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以及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

我会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和清晰的符号,将运算顺序和法则展示给学生,方便他们记忆和理解。

七、作业设计作业设计主要包括一些相关的四则混合运算题目,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和练习。

例如:1. 小明买了一支铅笔花了5元,又买了一块橡皮花了3元,请问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2. 小华有20个苹果,他给了小明6个,又给了小红8个,请问小华还剩下几个苹果?答案:1. 8元2. 6个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我会进行课后反思,思考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数学西南师大四年级下册-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课件

数学西南师大四年级下册-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课件
①48÷6=8(元) ②8×4=32(元) ③50-32=18(元)
竞赛题(七):
认真思考,将分步计算式列成综合算式,并用递等式进行运算,不作答, 此题为抽签指定答题,抽中者在黑板上答题,答对给20分,答错则扣掉 20分,并由未抽中一方举手答题,加分扣分同前。
①48÷6=8(元) ②8×4=32(元) ③50-32=18(元)
综合算式: 50-48÷6×4
=50-8×4 =50-32 =18(元)
答:应该找回18元。
竞赛题(八):
说一说每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此题为抽签指定答题, 两队轮流抽签,答对给10分,答错则扣掉10分。
76+42×2÷14 100-62+540÷察,找出递等式计算中的错误,此题为抢答题,答对 得10分,答错扣掉10分,违规抢答或者答错,答题权归对方。
竞赛题(十):
比较下面三种算法,哪种算法书写不当?哪种算法更简洁?此题为抢答题,全部答对得 10分,有错误则扣掉10分,违规抢答或者答错,由对方对方补答,加分扣分同前。
一盒(6支)钢笔48元,一瓶墨水4元,买1支钢笔和3瓶墨水 一共需要多少元?
48÷6+4×3 =48÷6+12
=8+12 =20(元)
12+4×2-3 =8+12-3 =20-3 =17
50-15÷5×2 =35÷5×2 =7×2
=14
错误之处:把第一步的 计算结果写在了前面。
改正: 12+4×2-3 =12+8-3 =20-3 =17
错误之处:运算顺序错误,应 该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最后 算减法。
改正: 50-15÷5×2 =50-3×2 =50-6 =44
共同点:同一道题中都只有(加减 )法或者只有( 乘除)法, 都是按照( 从左往右 )的顺序进行计算。

数学西南师大四年级下册-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数学西南师大四年级下册-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数学西南师大四年级下册四则混合运算教案教案:数学西南师大四年级下册四则混合运算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因此,我深入研究了教材,并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涉及到教材的第五章,主要内容包括四则混合运算。

具体内容包括加减乘除的运算规则,以及四则运算的顺序。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则,并能够熟练运用这些规则进行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则,包括运算顺序和运算方法。

而教学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规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则,我准备了PPT和计算器等教具,以及练习题和学习卡片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了解到四则混合运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我使用PPT和计算器等教具,详细讲解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则,并通过例题进行演示。

3. 练习:我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和学习卡片进行随堂练习,以巩固他们对四则混合运算规则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列出了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则,并加以解释和示例。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 设计自己的四则混合运算题目,并解答。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则掌握得比较好,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加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同时,我还想拓展延伸一下,让学生了解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在购物、计算工资等方面。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重点关注的。

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编排是非常关键的,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目标和难点的确定,以及相应的教具和学具准备,都是我在备课过程中需要精心设计的。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2总复习 四则运算和运算律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2总复习 四则运算和运算律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2总复习四则运算和运算律 | 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四则运算的定义和运算顺序。

2. 熟练运用四则运算和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内容1. 四则运算的定义和运算顺序-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定义。

- 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

2. 四则运算的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 减法的性质。

-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 除法的性质。

3. 四则运算的应用- 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分配等。

- 混合运算,包括有括号的运算。

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

2. 案例教学: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四则运算和运算律。

3. 互动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通过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出四则运算和运算律的概念。

2. 讲解(15分钟)- 详细讲解四则运算的定义、运算顺序和运算律。

- 通过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四则运算和运算律的应用。

3. 练习(10分钟)- 让学生进行四则运算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

4. 总结(5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四则运算和运算律。

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评估其对四则运算和运算律的掌握程度。

3. 小测验:定期进行小测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和辅导。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探索四则运算和运算律的更多应用,如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学游戏等。

2. 组织学生进行数学竞赛,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竞争力。

教学资源1. 教材: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混合运算》说课教学课件复习指导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混合运算》说课教学课件复习指导

174+205÷5=
729÷9-26×3=
451+804÷6×12= 300-225÷5+145=
一艘汽艇每分钟行驶640米,是帆船速度 的4倍,帆船15分钟能行驶多少米?
640÷4×15 =160×15 =2400(米)
买两个羽毛球和6根跳绳,共要多少钱?
36×2+13×6 =72+78 =150(元)
04 学以致用
四年级
一、判断快车 1、320与280的差除它们的和,列综合算式是(320+280)÷(320-28 2、18×5+(36-12)去掉括号后,结果不变。 3、所有四则混合运顺序都是先乘除,后加减。 4、780+20÷5加上括号变成(780+20)÷ 5时,运算顺序发生了改变
04 学以致用
方法一: 147 - 27 = 120(个)
方法二: (147 - 27)÷(
18 + 12 = 30(个)
= 120 ÷ 30
120 ÷ 30 = 4(小时)
= 4(小时)
答:师徒合作还要4小时才能完成。
03 练习解析
四年级
练习4、某市2019年暖房工程计划为1200户居民住宅做保暖,2 户。照这样的速度,还要多少天才能完成任务?
方法二: 27 ÷ ( 5 – 4 )
27 ÷ 1 = 27(人)
= 27 ÷ 1
27 × 4 = 108(块)
= 27(人)
27 × 4 =108(块)
答:有27个小朋友,有108块饼干。
03 练习解析
四年级
练习3、一盒糖平均分给几个小朋友,如果每人分6颗,那么剩 每人分8颗,那么正好分完。一共有几个小朋友?这盒糖共有多少

数学西南师大四年级下册-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数学西南师大四年级下册-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四则混合运算第3课时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科书第4页例3。

教学目标:1、结合问题情境探索并理解含有两个小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感受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学习混合运算的价值。

2、掌握含两个小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含两个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3、在探索运算顺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含有两个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掌握并能正确计算含有两个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课件出示三个计算题:60-80÷16×3 15×40-360÷12 247-(17+180÷6)请同学们先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然后再计算。

(预计2分钟)预设:第1小题的运算顺序是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减法;第2小题的运算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除法,最后减法;第3小题的运算顺序是先算除法再算加法,最后算减法。

师:同学们说一说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呢?嗯,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的顺序:在三步四则混合运算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括号里面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那么就要先算括号里的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二、讲授新知师:现在我们接着学习四则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同学们从这幅图和题干中能得出哪些数学信息呢?预设:我们从图中可以知道徒弟每时做12个零件,师傅每时做18个零件,现在两人共做147个零件,师傅先做了27个,要求师徒合作,还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任务?师:要求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求出什么?预设:我们要先算出师傅做27个零件后剩下的零件个数,然后再算出师徒两人每时共做的零件个数。

师:经过刚刚的分析和审题,同学们能试一试怎样列出综合算式吗?我们可以列出这样一个综合算式:(147-27)➗(12+18)师:那请问在这里为什么要加两个小括号呢?预设:因为我们要先求出师傅做了27个后,剩下的零件个数,所以就用147-27求出剩下还要做的零件个数,然后算出师傅和徒弟每时共做的个数,所以有12+18,所以列出算式就是这样了。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四则混合运算(一)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四则混合运算(一)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四则混合运算(一)教材版本:西师大版年级:四年级授课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2. 培养学生运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算习惯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2. 运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和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2. 运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练习题或练习册。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四则运算知识。

2. 提问:在进行四则运算时,我们需要遵循什么顺序呢?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讲解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a. 先乘除,后加减。

b. 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c. 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

2. 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点评。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2. 提问: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时,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五、课后作业(5分钟)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

在练习环节,通过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课后作业环节,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别辅导,提高教学效果。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在练习环节,通过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四则运算和运算律-西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四则运算和运算律-西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四则运算和运算律-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四则运算和运算律的概念,并能熟练运用。

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四则运算的概念和运算顺序。

2. 运算律的概念和运用。

3. 四则运算和运算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四则运算的概念和运算顺序,运算律的概念和运用。

2. 教学难点:四则运算和运算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四则运算和运算律的概念,以及运算顺序。

2. 演示法:通过实例演示四则运算和运算律的应用。

3. 练习法: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回顾四则运算的概念,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 讲解四则运算和运算律的概念:讲解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概念,以及运算顺序。

讲解运算律的概念,包括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等。

3. 演示四则运算和运算律的应用:通过实例演示四则运算和运算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4. 布置练习题: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分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6.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四则运算和运算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7.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后练习题的正确率。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

3. 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四则运算和运算律的能力。

4. 学生对四则运算和运算律的理解程度。

5. 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表现。

通过以上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四则运算和运算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这个细节是教学难点,也是学生能否真正理解和掌握四则运算和运算律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三步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知识点:乘除法混合运算
第1~3页,例1、试一试,课堂活动1,练习一1,2,6。

◆教学提示
本课时是在四年级(上)两步计算(没有括号或只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学习三步计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现实意义,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

理解四则混合运算与一步计算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培养计算能力和运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
感受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四则混合运算的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
混合运算方法实质的理解,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练习本;草稿本。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多媒体出示:
87+23-38 125÷5×4
师:请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这两道题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为新课学习奠定基础。

2.多媒体出示课本第1页例1情境图。

师:四年级的手工兴趣小组同学,都在忙着做灯笼,从情境图中,大家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汇报:一共要做200个;4天做了80个,7天后还剩多少个没有做?
师:怎么理解“照这样计算”呢?
学生交流讨论,明确“照这样计算”就是按照每天做多少个的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的交流,让学生学会分析题目的隐含信息,养成解决复杂问题前进行仔细阅读分析的习惯。

(二)探究新知:
1.师:问题让我们求出7天后还剩多少个没有做?要想求还剩多少个?需要用到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呢?
明确数量关系:一共的-做好的=还剩的[板书]
师:从刚才找出的已知信息中我们知道了数量关系中的哪些内容?哪些数量不能直接知道呢?
两人交流讨论:建立知识联系200个就是“一共的”。

“做好的”和“还剩的”是不能直接指导的数量。

师小结:“还剩的”是我们要求得的结果,如果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把“做好的”想办法求出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有条理的进行分析思考,利用旧知识解决新知识,在交流讨论中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2.解决问题
(1)小组讨论:
根据已知条件,如何求出“做好的”灯笼数?
(2)汇报交流:
要想求出“做好的”就是求出7天已经做好多少个,题目已知4天做80个,那么就要先求出每天做多少,7天做好多少个就解决了。

(3)独立尝试列式表达
①同桌交流,统一结论。

②验证:列式是否表达出用“一共的-做好的=还剩的”?
3.尝试计算,说明运算顺序 学生板书,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将本节课的难点进行梳理,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理解计算的本质。

(三)巩固新知:
教材第1页,试一试。

让学生先说出运算顺序,再独立尝试计算结果后,进行集体订正。

(四)达标反馈
习题:
1.说运算顺序
①76+42×2÷14 ②15×40-360÷12
2.计算下面各题
①150-30×2 ②300+240÷6÷5 ③100×4-900÷15
④275-15+20×3
答案:
1.①先算乘法,再算除法,最后算加法;②先算乘法和除法,再算减法。

2.①90;②308;③340;④320。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体现了一种“反思”思想,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深化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

讲出还不懂的问题,可以发现教学活动中的不足之处,为今后改进学习方法找到依据。

(六)布置作业
第1课时:
1.狮子今年28岁,大象今年的岁数比狮子的3倍小25岁,大象比狮子大多少岁?
2.按照下面的流程图的顺序进行计算,并把结果填入表格中。

开始→从A 栏中选取一个未选过的数→乘6→加8→除以4→把结果填入B 栏中→B 栏 是否填满→
3. 60-80÷16×12 280-280÷14+44 100-62+540÷18 10+(120-96) 答案:1.31岁;2.11,32,212,80;3. 0;304;68;124。

板书设计
是(停止) 否(回到开始继续)
在解答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学习时,部分学生会出现了理解上的障碍,不能很好地弄清楚问题的解决需要什么条件,以往的学习经验不能再机械地套用在例1的解题方法上。

因此,本节课教学先让学生在师生交流的状态下,梳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合作探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清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本课设计力求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讨论中加强简单与复杂的混合练习,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接下来的几节课中,老师要注意对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

◆教学资料包
资料链接
中国数学家——祖冲之
祖冲之(公元429-500年)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河北省涞源县人。

他从小就阅读了许多天文、数学方面的书籍,勤奋好学,刻苦实践,终于使他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

秦汉以前,人们以"径一周三"做为圆周率,这就是"古率"。

后来发现古率误差太大,圆周率应是"圆径一而周三有余",不过究竟余多少,意见不一.直到三国时期,刘徽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割圆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来逼近圆周长。

刘徽计算到圆内接96边形,求得π=3.14,并指出,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所求得的π值越精确。

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

并得出了π分数形式的近似值,取为约率,取为密率,其中取六位小数是3.141929,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内最接近π值的分数。

祖冲之究竟用什么方法得出这一结果,现在无从考查。

若设想他按刘徽的"割圆术"方法去求的话,就要计算到圆内接16,384边形,这需要化费多少时间和付出多么巨大的劳动啊!由此可见他在治学上的顽强毅力和聪敏才智是令人钦佩的。

祖冲之计算得出的密率,外国数学家获得同样结果,已是一千多年以后的事了。

为了纪念祖冲之的杰出贡献,有些外国数学史家建议把π=叫做"祖率"。

祖冲之博览当时的名家经典,坚持实事求是,他从亲自测量计算的大量资料中对比分析,发现过去历法的严重误差,并勇于改进,在他三十三岁时编制成功了《大明历》,开辟了历法史的新纪元。

祖冲之还与他的儿子祖暅(也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一起,用巧妙的方法解决了球体体积的计算。

他们当时采用的一条原理是:"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

"意即,位于两平行平面之间的两个立体,被任一平行于这两平面的平面所截,如果两个截面的面积恒相等,则这两个立体的体积相等。

这一原理,在西文被称为卡瓦列利原理,但这是在祖氏以后一千多年才由卡氏发现的。

为了纪念祖氏父子发现这一原理的重大贡献,大家也称这原理为"祖暅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