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统计数据准确性影响因素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经济统计数据准确性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统计数据,是一种真实、可靠、及时、全面和系统的数据。然而目前我国经济统计数据不准确的现象还相当严重,我们必须在建立科学方法的基础上强调其精确度。因而找出经济统计数据不准确的原因,即研究其影响因素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定性分析与数理统计法、回归分析法及方差分析等方法,首先说明经济统计数据的内涵,其次指出经济统计数据准确性的定义、评估的理论依据和如何评估经济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最后归纳分析影响我国经济统计数据准确性的因素,从而在实际应用中提高经济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更好的指导实践。

关键词:经济统计数据;准确性;影响因素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及其质量已经

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统计是一种认识社会的实践活动和调研方法,是随着社会实践活动需要而产生的。同时统计是国家实行宏观决策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中,及时、准确和全面的统计数据对正确分析国民经济运行态势、保障社会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无论国家的经济决策还是企业管理决策都离不开统计数据,它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决策的正误。当然,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统计数据,是一种真实、可靠、及时、全面和系统的数据。但是目前统计数据不准确的现象还相当严重,我们必须在建立科学方法的基础上经常强调其精确度。因而找出统计数据不准确的原因,即研究其影响因素显得尤为重要。

二、经济统计数据的内涵

统计是研究数据的科学因而了解统计数据的概念及其

类型显得尤为重要,统计数据不是指单个数字,而是由多个数据构成的数据集,只有通过对同一事物进行观察和实验得到大量的统计数据,才能利用统计的方法探索其内在的必然规律性,由此确保统计的数据的准确性。

统计数据的分类:第一,按数据的来源分类分为原始数据和二手数据。第二,按时间状况分类:1、横截面数据。是在相同地点或相似地点上收集的数据,所描述的现象是在某一时刻的变化情况。例如2004年我国各直辖市的GDP。2、时间序列数据。是在不同时间上收集的数据所描述的现象所描述的是随时间而变化的情况。3、面板数据。是指一组个体连续观察多期所得到的数据,是时间数据和截面数据的混合。第三,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第四,按照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可以为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1、观测数据是通过调查或观测

而收集到的数据而没有人为的控制。2、实验数据是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例如在实验对象中对一种新的农作物品种的试验等。

统计数据的特征:(1)统计数据的“二合一”性。完整的统计数据包含2个部分,一个是统计数据的概念又称指标名称。另一个是统计数据的数值又称指标数值。即指标和指标值的统一体,二者不可分割,缺一不可。(2)统计数据具有历史性。统计数据虽历史的发展,时间的推移,以往的数据不会失去存在的意义,可以继续用于统计分析和预测。(3)统计数据具有大量性。统计数据的纵向历史性和横向广泛性造成统计数据大量性。(4)统计数据具有广泛性。统计数据所记录的对象可能涉及到各行各业的各种事物,而且随着统计学的发展,统计的范围。(5)统计数据具有多维性和层次性。对于单个统计数据,一个指标名可由多个基本元素构成。即指标各具有结构上的多维性。对于多个统计数据,指标之间具有结构层次性。(6)统计数据具有变化性和不规范性。统计数据必然具有变化性和不规范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对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能力的不断深入,统计数据的核算单位或核算口径必然会发生变化,导致统计数据具有变化性和不规范性。

三、经济统计数据准确性的认识和评估

(一)统计数据准确性的定义和理论依据

怎样定义的统计数据才是准确的,当然不可能绝对的精确,但要在合理的范围内,能够反映事物发展的趋势即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与大数定律有着某种联系。当然在不同的环境、场合下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也是相对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成立在另一种情况下却不准确。即统计数据的准确性随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在具体情形下定义统计数据的标准显得尤为重要。对于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我们不可能全部搞准,应抓重点统计数据,确保其准确性。例如涉及国计民生、社会经济运行的统计数据一定要尽量准确。同时又不能仅仅追求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也要考虑到统计调查数据的经济性和时效性,从而把握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的大数原则和中心极限定理为

理论依据,在统计估算的过程中要科学的选取样本,采样相应的估算方法进行估算,进行周密的分析和研究,从而使统计数据的误差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二)统计数据准确性的评估标准和分析方法

对于统计数据准确性的评估主要是为了确保统计数据

的精确度较高和统计数据的变化趋势符合逻辑和实际情况。以便及时改正错误,对数据进行修正。

1.定性分析法

采取定性分析的方法验证和评估统计数据的变化趋势

和规律。即观察是否符合客观情况下的发展规律,也可以和

相关的统计数据进行对比。例如可以进行纵向对比即和上年或前几年的同期的统计数据进行对比。或进行横向的对比即和类似的单位所统计的数据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比较分析。检验是否符合客观情况的变化趋势和发展规律。

2.定量分析法

采取定量分析的方法建立统计数据的评估指标,对统计数据准确性进行定量分析。即统计数据的误差必须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所建立的评估指标必须统计数据的指标含义明确,计算简单,资料较易获得。同时所建立的统计指标应具有现实意义。要求可以在各个不同部门、行业和地区之间的统计数据作横向比较,也可以在不同时期的统计数据进行纵向比较。

(三)如何评估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如何评估统

计数据准确性即对所获得的统计数据进行验证、分析和评价。通过评估统计数据得到数据误差,再对误差进行调整分析得到更加准确的统计数据。

1.对统计数据进行基础性评估

主要是对统计工作的规范性、统计基础的可靠性、统计报表的准确性和统计数据的合法性进行评估。具体包括:①统计过程的规范性评估。即对统计数据的搜集和整理的各个过程和环节进行评估。②统计的原始数据的可靠性评估。即主要看所记录的原始数据是否规范和健全。③统计报表的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