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详细过程
冀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冀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制作简易风车风车是一种利用风力驱动的装置,它可以转动,并且可以转动的速度与风的速度有关。
本次实验我们将制作一个简易风车,通过观察风车在不同风速下的转动情况,了解风力的力量以及对物体的影响。
材料准备:1. 彩纸或纸板:选择不易弯曲的材质,如厚纸板,颜色任意2. 塑料杯:透明塑料杯或饮料瓶,无需太大3. 铅笔或木棍:长度约20厘米4. 别针或图钉:用于固定风车叶片5. 剪刀:用于切割彩纸或纸板6. 胶带或胶水:用于固定风车叶片和杯子7. 风速测量工具:如风力发电机或卡片实验步骤:1. 准备风车叶片:a. 利用剪刀将彩纸或纸板剪成一个正方形,边长约15厘米左右;b. 将正方形对角线方向剪一刀,将一角对折到相对的角上,形成一个四边形;c. 从四边形两个相邻的边上分别剪一刀,但不要剪断,保留一些距离;d. 将剪刀切口处的角张开,固定成风车的叶片;e. 可根据个人的喜好,使用不同颜色的彩纸来制作风车叶片。
2. 准备风车支架:a. 取一个塑料杯,将其底部用剪刀或刀片剪成一个小孔;b. 将铅笔或木棍插入塑料杯底部的小孔中,确保稳定;c. 使用胶带或胶水将塑料杯固定在铅笔或木棍的顶端。
3. 固定风车叶片:a. 将制作好的风车叶片放在平整的桌面上;b. 在风车叶片的中心位置插入一个别针或图钉;c. 将别针或图钉顶端插入铅笔或木棍的顶端。
4. 完成风车制作:a. 检查风车叶片是否能够自由转动,调整叶片角度,确保叶片受到风的推动时能够旋转;b. 固定风车叶片和杯子的连接处,以防在风力较大时叶片脱落;c. 将风车放置在通风处,准备开始观察实验现象。
5. 进行观察:a. 使用风速测量工具对风速进行测量,记录每次实验时的风速;b. 在不同的风速下观察风车叶片的转动情况,观察转动的速度和方向;c. 记录实验结果,可以使用文字描述,也可以绘制图表进行表示。
实验原理解释:风是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它具有一定的力量。
冀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报告总结归纳
4.改变阻力点的位置,重复第二步,做三次实验
5.收拾桌面,整理实验器材,把实验器材放回原处
观察到得现象或测量结果:
1.当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省力
2.当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费力
3.当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既不省力,
3.测出两个钩码加滑轮重量,为1.1N
4.按要求组装动滑轮,向上拉动线绳,滑轮随重物一起上升,用测力计向上拉动,提起重物加滑轮0.55N的力
5.按要求组装滑轮组,向下拉动线绳可将重物提起,用测力计向下拉,提起重物加滑轮用了0.55N的力
6.收拾桌面,整理实验器材,把实验器材放回原处
观察到的现象或结果
【实验器材】有盖的大口玻璃瓶、水、砖块、锤子
我的猜想:砖块的棱角可能磨圆
【我这样做】1、用锤子把砖敲成碎砖块,挑出棱角分明的砖块。2、把挑出的碎砖块放入盛有水的大口玻璃瓶里,把瓶口拧紧3、用力摇晃瓶子,大约过五分钟后进行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4.整理实验台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结果】在水的冲刷和碎砖块的相互碰撞、摩擦过程中,碎砖块棱角消失,变得光滑起来。
本次实验的得与失:将玻璃放入冷水中时要小心,不要被破碎的玻璃伤着。
实验名称:沙洲形成实验。
实验材料:喷壶、沙土、大小不同的石子、2个托盘、报纸、有关沙洲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我的猜想:沙洲是由泥沙构成的。
我这样做:1在实验桌上铺上2张报纸,在报纸上放上两个托盘。2在被垫起一定角度的托盘中用沙土和小石子的混合物制作一个带有丘陵的自然景观。
实验名称:模拟化石形成的实验
实验器材:沙子、熟石膏、纸盒、生物材料、一个碗、肥皂水。
我的猜想:化石可能是动物的遗体等,形成要经过很长时间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3 轮子的妙用|冀教版 (共48张PPT)
巧用“轮子”
怎样把电动机的力 传到远处?
怎样把电动机的速 度降下来?
把圆轮的外缘部分做成小齿状,这个圆轮就成了齿轮。
巧用“轮子”
我们用“轮子”改造的简单机械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
优点:或者省力、或者 省距离,可以提高工作 效率。
缺点:制作复杂、 笨重。
研究吊车上的“轮子”
吊车上使用了几种“轮子”?它们有什么作用?
的力(N)
重物的力(N) 方向
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但是不能省力。
研究吊车上的“轮子”
组装一个动滑轮实验装置,用它提升重物。测量用了 多大的力,记录并分析数据,看看动滑轮有什么作用。
动滑轮作用实验记录表
直接提升重物 用动滑轮提升 用力 我们的发现
的力(N)
重物的力(N) 方向
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研究另一种“轮子”
研究计划 记录: 1.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时,大齿轮向 右 转 5 圈,小齿轮向
左 转 10 圈,可以 提高 小齿轮的工作速度。 2.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时,小齿轮向 右 转 10 圈,大齿轮向
左 转 5 圈;可以 降低 大齿轮的工作速度。
研究另一种“轮子”
研究的结论: 我们认为,齿轮传动可以有 改变速度和方向 的作用。
怎样使杠杆保持平衡
使用杠杆尺研究怎样使杠杆保持平衡。看看谁的方法 多,谁找的规律更合理?
实验步骤 1.确定杠杆尺一侧的一个点为阻力点,挂一
定数量的钩码。 2.在另一侧确定动力点的位置,看看在不同
位置上需要挂多少钩码才能使杠杆尺保持 平衡,将实验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3.改变阻力点的位置,重复第二步。
支点
研究计划 研究题目:齿轮的作用 我们的猜想:齿轮是一种传动的机械。使用时常要用不同大小的齿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科学是一门探索自然规律的学科,它以观察、实验和理论为基础,帮助我们了解世界的奥秘。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课程为孩子们展示了多种有趣的实验和科学知识,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关科学实验和知识的内容,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科学。
一、实验一:测水温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水温的变化,了解温度的概念。
实验步骤:1. 准备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
2. 使用温度计分别测量两杯水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3. 将温度计放入冷水中,观察温度计上的温度变化。
4. 将温度计放入热水中,观察温度计上的温度变化。
实验结果:冷水的温度较低,热水的温度较高。
二、实验二:探究光的传播实验目的:观察光的传播方式,了解光的基本特性。
实验步骤:1. 打开一个小孔的盒子的盖子。
2. 进入黑暗的房间,将盒子的孔对准一束光线,并观察光线的传播情况。
3. 将盒子的孔对准其他方向的光线,观察光线的传播情况。
实验结果:光线会沿直线传播,遇到物体会被阻挡。
三、科学知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的轴线旋转,一天自转一周。
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年公转一周。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我们的日夜和季节交替产生了影响。
四、科学知识:水的三态变化水的三态变化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
当水温度低于0摄氏度时,水会凝固成为固态水,也就是冰;当水温度在0至100摄氏度之间时,水处于液态;当水温度达到100摄氏度以上时,水会沸腾成为气态水蒸气。
五、科学知识: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植物萌发、生长和开花。
植物通过吸收阳光、土壤中的养分以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来生长,同时释放出氧气。
六、科学知识:材料的性质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质。
例如,木头是可燃物质,金属是导电材料,塑料是可以变形的。
了解材料的性质有助于我们选择和使用材料。
通过上述实验和科学知识的探索,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科学的原理和规律。
同时,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课程还包括许多有趣的实验和活动,可以进一步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探究杠杆省力的秘密(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题:1、怎样抬高讲台实验器材:带有刻度的木尺、若干同样的铁圈、火柴盒、牙签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结论:在阻力不变的情况下,离支点越近就越省力。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探究斜面能省力(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题:2、斜坡的启示实验器材:平板测力计、小车、光滑的长木板、长方形木块(可用长方形仪器盒代替)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结论:使用斜面可以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就越省力。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探究轮轴的作用(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题:3、拧螺丝钉的学问实验器材:两个钩码、组装轮轴的部件、铁架台、平板测力计、两根粗棉线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结论:使用轮轴能省力,在轴一定的情况下,轮越大越省力。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探究滑轮的作用(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题:4、国旗怎样升上去实验器材:组装滑轮的部件、一个钩码、铁架台、平板测力计、两根粗棉线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结论: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方向;使用动滑轮不能改变方向,但能省力,使用滑轮组既能改变方向,又能省力。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探究链条传动的特点(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题:5、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实验器材:两个大小不同的齿轮(可用胶带把瓦楞纸条固定在圆盖上自制)、链条圈(瓦楞纸条圈)、记号笔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结论:链条传动特点是齿轮转动的方向相同,速度不同,大齿轮转动的速度比小齿轮慢。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探究齿轮传动的特点(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题:6、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实验器材:齿轮组及支架(也可用胶带把瓦楞纸条固定在圆盖上自制两个大小不同的齿轮)、记号笔、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结论:齿轮传动特点是齿轮转动的方向相反,速度不同,大齿轮转动的速度比小齿轮慢。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实验报告1实验名称:研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提出问题: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条件?猜想假设:种子的萌发可能需要水。
实验材料:大豆种子、培养皿、布、烧杯、筷子、细线、土、纸盒、水等实验过程:1、在两个瓶中分别放入同样的卫生纸或棉花,并在每个瓶中放入5—6粒菜豆的种子。
2、保持1号内的种子干燥,经常向2号瓶中洒一些水,使纸或棉花始终保持潮湿状态,但不要让种子浸没在水里。
3、将两个瓶子同时放在相同的室温中,并保持光照的情况相同。
4、记录种子在第一天、第三天、第五天、第七天的萌发的情况。
实验现象:1号瓶中的种子没有萌发,2号瓶中的种子逐渐萌发。
实验结论:种子在干燥的环境中不会萌发,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
实验报告2实验名称:渗水比赛提出问题:哪种土壤的渗水能力强?哪种土壤的渗水能力弱?猜想假设:沙质土的渗水能力最好,黏质土的渗水能力最差。
实验材料:沙质土、黏质土、壤土、烧杯、水、渗水比赛演示器实验过程:1、向三个瓶中分别装进同样多的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并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
2、、过一段时间,对三个烧杯渗出的水进行比较。
实验现象:沙质土渗出的水最多,黏质土渗出的水最少实验结论: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实验报告3实验名称:豆苗在哪种土中长得好提出问题:豆苗在哪种土中长得好?猜想假设:豆苗在壤土中长得好实验材料:沙质土、黏质土、壤土、花盆、3株绿豆苗实验过程:把三株绿豆苗分别栽在盛有沙质土、黏质土、壤土的三个花盆里,水分、光照、温度、空气等条件都相同,看哪个花盆里的豆苗长得好。
实验现象、:豆苗在壤土里长得好。
结论:实验报告4实验名称:研究植物的生长条件提出问题: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猜想假设:植物生长需要有充足的光照、空气和适宜的温度、水。
实验材料:黑色纸袋、线绳、8株生长情况相似的绿豆苗、水。
实验过程:1、将绿豆苗分成1、2两组,1组绿豆苗用黑色的纸袋套住,而2组绿豆苗不用黑色纸袋套住,放在有阳光的地方,两组绿豆苗同时浇适宜的水,一周后,观察植物生长情况并记录。
冀教版下册五年级科学实验.doc
1把重物抬起来实验目的:用木棍和长绳制作简单机械把重物抬起來。
实验材料:木棍、长绳、重物、小车、铁架台(带铁棍)实验过程:1、用木棍和长绳制作简单机械。
2、在木棍一端挂上重物。
3、手拉另一端把重物抬至IJ小车上。
实验现象:使用木棍和长绳筹可以把重物抬起來。
实验结论:使用简单机械更简单力便。
2杠杆的平衡实验目的:研究使用杠杆平衡的规律实验材料:铁架台、杠杆尺、钩码实验过程;1、先调节杠杆尺平衡。
2、确定杠杆尺的一端为阻力点,挂一定数量的钩码。
3、在另一端确定动力点的位置,看挂多少钩码才能是杠杆平衡,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下农中。
4改变阻力点的位登重复第2步。
5、整理实验材料。
实验结论(规律):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X钩码个数二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X钩码个数3轮轴实验目的:研究轮轴的作用实验材料:轮轴、钩码、测力计、细绳、实验过程:1、检查测力计是否在零刻度。
2、用测力计测出一个钩码重力。
3、组装轮轴。
4、在轴挂1个钩码,在轮挂测力计,测出此时钩码匝力。
5、改变钩码数最,重复彳步。
6、整理实验材料。
实验结论:轮轴冇省力作用。
4滑轮的作用实验目的:研究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
实验材料:小滑轮2个、滑轮组1个、铁架台(带铁棍)、钩码、细线绳、测力计、实验过程:一)研究定滑轮1、组装定滑轮,如图。
2、用测力计测出一个钩码重力。
3、取出1个钩码挂在细绳-端,另一端用测力汁测量并记录在下表中。
4、改变钩码数量巫复第2步并记录。
实验现象:二)研究动滑轮1、组装动滑轮,如图。
2、用测力计测出一个钩码重力。
3、在动滑轮下方挂1个钩码,用测力汁勾住细绳测量并记录在下表中。
4、改变钩码数量巫复第2步并记录。
实验现象:三)研究滑轮组1、组装滑轮组,如上图。
2、用测力计测出一个钩码重力。
3、在动滑轮下方挂1个钩码,用测力计勾住细绳测屋并记录在下表屮。
4、改变钩码数屋重复第2步并记录。
5、整理实验材料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方向,但不省力。
(完整word版)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杠杆实验实验目的 :研究如何使杠杆保持均衡。
实验资料 :杠杆尺钩码实验步骤:1.确立杠杆尺一侧的一个点为阻力点,挂必定数目的钩码。
2.一侧确立动力点的地点,看看在不一样地点上需要挂多少钩码才能使杠杆保持均衡,将实验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3.改变阻力点的地点 ,重复第二步。
实验记录:阻力点动力点阻力点到支点的距动力点到支点钩码(个)钩码(个)离(格)的距离(格)方法 1 4 1 4 1方法 2 4 1 2 2方法 3 4 1 1 4方法 4 4 2 4 2方法 5 4 2 2 4方法 6 4 2 1 8实验结论: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钩码数= 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钩码数滑轮实验1.定滑轮实验:实验资料:支架滑轮绳钩码测力计记录表实验过程:1.组装定滑轮装置。
2.用测力计垂直提起一个钩码,读出、记录拉力的读数。
3.经过定滑轮用测力计提起一个钩码,记录拉力的读数。
实验记录:用测力计垂直(向上)提起一个钩码用的力是0.5 牛,经过定滑轮用测力计(向下)提起一个钩码用的力是0.5 牛。
实验结论:定滑轮不可以省力,但能改变使劲方向。
2.动滑轮实验实验资料:支架滑轮绳钩码测力计记录表实验过程:1.组装动滑轮装置。
2.用测力计垂直提起一个钩码,读出、记录拉力的读数。
3.经过动滑轮用测力计提起一个钩码,记录拉力的读数。
实验记录:用测力计垂直(向上)提起一个钩码用的力是0.5 牛,经过动滑轮用测力计(向上)提起一个钩码用的力是0.3 牛。
实验结论:动滑轮能省力,但不可以改变使劲方向。
3.滑轮组实验实验资料:支架滑轮绳钩码测力计记录表实验过程:1.组装滑轮组装置。
2.用测力计垂直提起一个钩码,读出、记录拉力的读数。
3.经过滑轮组用测力计提起一个钩码,记录拉力的读数。
实验记录:用测力计垂直(向上)提起一个钩码用的力是0.5 牛,经过滑轮组用测力计(向下)提起一个钩码用的力是0.3 牛。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实验
1.怎样才能省力实验名称:拔图钉实验目的:证明使用简单机械能提高工作效率。
实验器材:图钉、一些工具(如:磁铁、小木板等)实验步骤:1.教师提出问题:你能用几种办法拔出钉在木板上图钉?2.引导学生设计拔图钉的方法(方法要多)。
3.学生依据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拔图钉实验,并记录时间4.引导学生不用任何工具拔图钉,并记录时间。
5.引导学生比较使用工具和不使用工具的不同。
实验结论:使用简单机械能提高工作效率。
注意事项:实验时,要求学生不能猛然用力撬图钉,防止图钉飞起刺伤眼睛。
2.撬棍的学问实验名称:杠杆平衡实验实验目的:探究杠杆尺平衡的原理实验器材:杠杆尺实验盒、钩码、镊子实验步骤:1.组装杠杆尺,并把杠杆尺调成平衡状态。
2.确定杠杆尺一侧的点为阻力点,挂一定数量的钩码。
3.在另一侧确定动力点的位置,看看在不同位置上需要挂多少钩码才能使杠杆尺保持平衡,并记录结果。
4.改变阻力点的位置,重复第二步,做三次实验,并记录。
5.整理物品并放回原处。
实验结论:当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乘钩码数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乘钩码数时,杠杆尺平衡。
注意事项:1、注意不要把钩码乱丢乱放,不要砸伤自己或同学们。
2、在使用钩码时,不要直接用手拿,要用镊子夹。
3.轮子的妙用实验名称:研究吊车上的“轮子”—定滑轮的作用实验目的:研究定滑轮的作用实验器材:定滑轮实验盒、钩码、镊子、测力计操作步骤:1.在教师的引导下组装定滑轮。
2.先用测力计勾起一个钩码,并记录读数。
3.将钩码挂在定滑轮上,用测力计通过定滑轮将钩码拉起,并记录读数。
4. 整理物品并放回原处。
实验结论: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但不省力。
3.轮子的妙用实验名称:研究吊车上的“轮子”—动滑轮的作用实验目的:研究动滑轮的作用实验器材:动滑轮实验盒、钩码、镊子、测力计操作步骤:1.教师引导学生组装动滑轮。
2.先用测力计勾起一个钩码,并记录读数。
3.将钩码挂在动滑轮上,用测力计通过动滑轮将钩码拉起,并记录读数。
冀教版五年级实验操作规程
冀教版五年级实验操作规程实验1:测量水温一、实验名称:测量水温二、实验器材:两支温度计、400ml烧杯、100ml锥形瓶、热水(80摄氏度左右)、冷水、铁架台、纸板(带两个能两个小孔插入温度计的小孔)、滴管。
三、实验步骤:1.向烧杯中加入280ml热水(80摄氏度左右);2.向锥形瓶中加入80ml冷水;3.将锥形瓶放入烧杯中,用纸板盖住杯口;4.将两只温度计通过小孔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5.观察两个容器中水的初始温度和每间隔1分钟的温度变化。
6.实验完毕,整理好仪器和实验桌。
四、实验结论:冷水的温度逐渐上升,热水的温度逐渐下降,直到他们的温度相同为止。
热是从热水传向冷水的。
五、注意事项:1.向烧杯中正确加入热水方法;2.要正确使用温度计、滴管。
3.会读温度计刻度。
4.废水处理。
实验2 杠杆平衡实验一、实验名称:杠杆平衡二、实验器材:杠杆尺(含支架)一个(铁架台),钩码盒一套,细线三、实验步骤:1.调节杠杆两端的调节旋钮,使横梁平衡。
2.确定杠杆尺一侧的一点为阻力点,挂一顶数量的钩码。
3.在另一侧确定动力点的位置,看看在不同位置上需要挂多少钩码才能使杠杆尺保持平衡,将实验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四、实验结论:杠杆尺平衡的规律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五、注意事项:1.调节按钮,观察横梁平衡。
2.挂钩码,观察横梁平衡。
实验3 定滑轮实验一、实验名称:定滑轮实验二、实验仪器:盒底、立杆、杠杆尺、固定块、螺丝、滑轮、测力计、重物(钩码)。
三、实验步骤:1.组装好定滑轮。
2.用测力计直接提升重物用的力是()N。
3.用测力计通过定滑轮拉重物用的力是()N。
4.观察用力方向和省力的情况。
四、实验结论:定滑轮的作用是:能改变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
五、注意事项:1.检查测力计是否完好。
2.实验完毕,整理好仪器和实验桌。
实验4 风的形成一、实验名称:风的形成二、实验仪器:试验箱(可自制)蜡烛蚊香火柴毛巾。
新版冀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新版冀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Unit 1 知水真知水(总计三课时)课时1:水的作用•主题:探究水的作用和重要性•教学目标:–了解水的作用和重要性–能够描述水在不同场景下的作用•教学准备:–学生教材与教师教材–课件、投影仪–PPT幻灯片(包含图片和相关内容)•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描绘干旱场景的图片,引发学生关于水的重要性的思考。
2.激发兴趣:播放一个有关水的短视频,引发学生对水的作用的兴趣。
3.知识讲解:通过PPT幻灯片,详细解释水在植物生长、生物体内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4.实验活动:安排一次小组活动,让学生观察一小片草地经过浇水后会变得绿色,进一步理解水的作用。
5.总结回顾:以小组为单位,学生交流并总结水的作用和重要性,并展示给全班。
•作业布置:–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并回答课后习题。
课时2:水的三态•主题:探究水的三态及相互转化•教学目标:–了解水的三态及相互转化–能够描述水在不同状态之间的转化过程•教学准备:–学生教材与教师教材–课件、投影仪–实验器材:水、玻璃杯、冰块、火•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水都有哪些状态?”,引导学生思考水的三态。
2.实验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水的三态实验”,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
3.知识讲解:通过PPT幻灯片,详细介绍水的三态及其相互转化的原理。
4.拓展学习:播放一个有关实际应用的短视频,如水的汽化过程在热水器中的应用。
5.总结回顾:学生回答几个与水的三态相关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布置:–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并回答课后习题。
课时3:水的净化•主题:了解水的净化与节约•教学目标:–了解饮用水和环境用水的净化方法–能够描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及几种节约用水的方法•教学准备:–学生教材与教师教材–课件、投影仪–实验器材:水、杂质模型(例如黏土、纸屑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几张图片,引发学生对当前环境中水的净化和节约问题的思考。
2.知识讲解:通过PPT幻灯片,详细介绍饮用水和环境用水的净化方法,并简述几种节约用水的方法。
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课题:《探索光的传播》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特点,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的传播实验设计与操作。
教学难点:1.光的传播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激光笔、透明塑料板、白纸、直尺、铅笔。
2.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激光笔,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激光笔有什么特点吗?”3.教师提问:“你们想不想知道光是如何传播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光的传播。
”二、探究光的传播1.教师出示透明塑料板,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透明塑料板有什么特点吗?”3.教师将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到透明塑料板上,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5.教师将白纸放在透明塑料板后面,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三、实验探究1.教师发放实验材料,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用激光笔照射透明塑料板,观察光的传播现象。
2.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3.实验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分享实验结果。
4.教师提问:“你们在实验中发现了什么现象?”四、巩固知识1.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1.教师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3.教师提问:“你们还能想到哪些关于光的传播的现象?”5.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观察生活中的光的传播现象,下节课分享。
六、课后反思1.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教学评价:1.学生对光的传播特点的理解程度。
2.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提升。
3.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提高。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的传播实验设计与操作。
在教学重点1的环节,可以这样设计对话:教师:“同学们,我们刚才通过实验发现,光在透明塑料板和白纸上都是沿直线传播的。
那么你们认为,光在其他均匀介质中,比如水中,也会沿直线传播吗?”学生A:“我觉得会,因为光在空气和塑料板中都是直的。
冀教版五年级下实验
1、模拟冷热变化对岩石的作用。
实验目的:探究冷热变化对岩石有破坏作用实验材料:玻璃、酒精灯、试管夹、护目镜、一盆冷水。
实验步骤:1、取一块玻璃,仔细观察玻璃的表面,并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2、用试管夹夹住玻璃,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3、加热一段时间后,把玻璃迅速放在冷水中。
4、重复以上过程3次,瞧瞧会发生什么现象。
注意事项:将玻璃完整、快速的放入冷水中,小心不要被破碎的玻璃伤着。
实验结果:玻璃出现裂缝,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玻璃破裂开。
实验结论:冷热变化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2、模拟结冰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实验目的:探究结冰对岩石有破坏作用实验材料:气球、纸盒、熟石膏、水、小木棒。
实验步骤:1、用水填充一个小气球,直到像乒乓球一样大,扎紧后,把它放在纸盒中。
2、往纸盒里倒一些糊状的熟石膏(熟石膏与水的混合物),用小木棒把充满水气球推到熟石膏下1厘米处,取出木棒。
3、放置一段时间,待熟石膏变时,从盒中取出,观察熟石膏的变化。
4、把熟石膏模型放置在冰箱的冷冻室,24小时后取出,仔细观察其变化。
5、待冷冻的熟石膏恢复到室温时,瞧瞧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注意事项:充水的气球推入石膏下面时不易过深。
实验结果:熟石膏出现裂缝。
实验结论:结冰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3、模拟风吹就是蘑菇石形成的主要原因。
实验目的:验证风吹就是蘑菇石形成的主要原因实验材料:托盘、玉米面、不规则石块。
实验步骤:1、在托盘内铺一层约1厘米厚的粗糙玉米面,用手拍平拍实。
2、将不规则石块摆放在玉米面上方。
3、用嘴对着玉米面轻轻吹气。
4、重复以上过程3次,瞧瞧会发生什么现象。
注意事项: 吹气均匀、注意不要眯眼。
实验结果:没压石块部分的玉米面被“风”吹走了,压石块部分的玉米面没被吹走。
关于蘑菇石的形成,我的解释就是:沙漠中的岩石松软程度不同,当有风吹向岩石时,松软的部分被吹走了,坚硬的部分被留下了,于就是就形成了形态各异的蘑菇石。
4、模拟水流就是沙洲的形成的主要原因实验目的:验证水流就是沙洲形成主要原因实验材料:喷壶、沙土、名种大小的石子、2个托盘、报纸实验步骤:1、把报纸平铺在桌面上。
冀教版四__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冀教版四_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2.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原理;3.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
实验材料:1.酸性溶液:柠檬汁;2.碱性溶液:苏打水;3.中性溶液:自来水;4.酸性指示剂:红色石蕊试剂;5.碱性指示剂:甲基橙试剂;6.中性指示剂:蓝色石蕊试剂;7.酸性物质:醋;8.碱性物质:洗衣粉溶液;9.中性物质:清水。
实验步骤:1.将酸性溶液、碱性溶液和中性溶液分别倒入三个试管中,并加上适量的酸性、碱性和中性指示剂。
2.将酸性物质、碱性物质和中性物质分别加入三个试管中,并观察颜色变化。
3.记录观察到的颜色变化,并解释原理。
实验结果:1.酸性溶液加入酸性物质后,颜色变化较小;2.碱性溶液加入碱性物质后,颜色变化较大;3.中性溶液加入中性物质后,颜色变化适中。
实验分析与讨论:本实验主要是通过观察颜色的变化来判断物质的性质,其中指示剂起到了关键作用。
酸性指示剂和碱性指示剂都可以根据溶液的酸碱度发生颜色变化,从而帮助我们判断溶液的性质。
实验结果显示,当酸性溶液加入酸性物质时,颜色变化较小;碱性溶液加入碱性物质时,颜色变化较大;中性溶液加入中性物质时,颜色变化适中。
这说明在化学反应中,酸性溶液和酸性物质相接触时,反应较为轻微;而碱性溶液和碱性物质相接触时,反应较为明显;中性溶液和中性物质相接触时,反应适中。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酸性溶液和酸性物质相接触时,反应较轻微;2.碱性溶液和碱性物质相接触时,反应较明显;3.中性溶液和中性物质相接触时,反应适中。
实验意义:本实验使我们对酸碱性和中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接触到许多酸性和碱性物质,了解它们的性质和反应规律,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和安全。
同时,本实验也培养了我们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了我们的科学素养。
无。
冀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冀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斜面、小车、计时器、测量尺我的猜想:小车会在斜面上滑动,斜面的角度越大,小车滑动的速度越快我这样做:1.将斜面固定在桌子上,用测量尺测量斜面的高度和长度2.将小车放在斜面上,记录小车滑动的时间和滑动的距离3.改变斜面的角度,重复第二步的实验,做三次实验4.收拾桌面,整理实验器材,把实验器材放回原处观察到的现象或结果:1.斜面角度越大,小车滑动的速度越快2.小车滑动的距离和时间成正比我的得与失:注意斜面的安全,小心操作小车,不要让小车掉落。
3用喷壶向丘陵部分喷水,观察水流的方向和流速。
4再加入更多的水,观察沙土的变化。
5将有关沙洲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给观察者,解释沙洲的形成原理。
6整理实验台。
观察到的现象或结果:水流会带走沙土,形成沙洲。
沙洲的形成是由于水流的冲刷和沉积作用。
本次实验的得与失:注意控制喷水的力度,避免水流过大造成桌面上的淤泥。
实验名称:模拟降雨实验实验器材:喷壶、托盘我的猜想:不同降雨量和倾斜角度会对托盘中的沙洲堆积产生影响。
我这样做:1、用喷壶模拟下雨,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改变“降雨量”的大小,再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3、改变托盘的倾斜角度再次进行试验,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4、整理实验台。
观察到的现象或测量结果:沙洲是由上游被水带来的泥沙、石子等堆积而成的。
本次实验的得与失:托盘中的堆积物的数量及抬起的高度应该注意。
实验名称:卵石磨圆实验实验器材:有盖的大口玻璃瓶、水、砖块、锤子我的猜想:砖块的棱角可能会被磨圆。
我这样做:1、用锤子把砖敲成碎砖块,挑出棱角分明的砖块。
2、把挑出的碎砖块放入盛有水的大口玻璃瓶里,把瓶口拧紧。
3、用力摇晃瓶子,大约过五分钟后进行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4、整理实验台。
观察到的现象或测量结果:在水的冲刷和碎砖块的相互碰撞、摩擦过程中,碎砖块的棱角消失,变得光滑起来。
本次实验的得与失:用锤子敲砖块时注意安全。
实验名称:钟乳石形成实验实验器材:曲别针、玻璃罐、面纱、碟子、苏打、蒸馏水等我的猜想:钟乳石可能会被盐酸溶解。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探究杠杆省力的秘密(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课题:1、怎样抬高讲台
实验器材:带有刻度的木尺、若干同样的铁圈、火柴盒、牙签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名称:自然力量对山脉影响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研究自然力量对山脉影响
实验器材:玻璃、酒精灯、试管夹、护目镜、冷水,气球、纸盒、熟石膏、水、小木棒,
我这样做:1 取一块玻璃,仔细观察玻璃的表面,并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2 用试管夹夹住玻璃,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3 加热一段时间后,把玻璃迅速放在冷水中,
4 重复以上过程 3 次
观察到的现象或测量结果:温度变化、流水、生物是造成岩石破碎、山脉变化的原因。
实验名称:金属特点的实验
实验目的:研究金属的特点
【实验器材】铁、铜、铝、小刀、导线、电池、小闸刀、酒精灯、放大镜、砂纸玻璃杯子、锤子、木条、陶瓷。
我这样做:
1、把铁、铜、铝分别放在火上烧,观察是否易燃
2、用锤子砸、用小刀刻,研究铁、铜、铝的硬度。
3、把铁、铜、铝放入盛有热水的水槽中,过一会儿用手触摸,感觉热不热。
本次实验的得与失:用手触摸金属时,小心烫手。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一、怎样使杠杆平衡材料:钩码、杠杆尺、支架步骤:1、确定杠杆尺一侧的一个点为阻力点,挂一定数量的钩码。
2、在另一侧确定动力点的位置,看在不同的位置上需要挂多少钩码,才能使杠杆尺平衡。
做好记录。
3、改变阻力点的位置,重复第二步.结论:杠杆尺平衡的规律是: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X钩码数=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X钩码数二、设计实验证明斜面有省力的作用器材:弹簧测力计,斜面(尽量光滑),带挂钩的小木块.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拉起小木块,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2、把小木块放在斜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小木块演斜面向上运动,当小木块匀速直线运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3、重复上述操作3次,取平均值,进行比较.结论:斜面有省力的作用.三、蘑菇石的形成实验目的:验证风吹是蘑菇石形成的主要原因。
材料:托盘、玉米面、不规则石块步骤:1、在托盘内铺一层约一厘米厚的玉米面,用手拍平拍实。
2、将不规则石块摆放在玉米面上面。
3、用嘴对这玉米面轻轻吹气.结果:没压石块部分的玉米面被“风"吹走了,压石块部分的玉米面没被“风”吹走了。
蘑菇石的形成:沙漠中的岩石松软程度不同,当有风吹向岩石时,松软的部分被吹走了,坚硬的部分被留了下来,于是就形成了各种形态的蘑菇石。
四、沙洲的形成材料:喷壶、沙土、各种大小的石子、2个托盘过程:1、用沙土和石子在一个托盘里制作一个带有丘陵的自然景观。
2、用喷壶在景观上喷水。
现象:景观发生了改变,形成了“沙洲”.结论:沙洲是在水的冲刷和搬运中形成的。
五、鹅卵石的形成材料:带盖的玻璃瓶、碎砖块、沙、水过程:1、观察碎砖快的棱角,摸一摸棱角的锐利程度.2、将3-5块小碎砖块放入瓶中,并加入适量的沙和水,拧紧瓶盖,用力摇动瓶子。
3、摇动一会儿,观察碎砖块的形状。
现象:碎砖块的棱角变小或消失了,变圆了.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可以知道,高山上的岩石由于风化作用崩落下来,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受到水的冲刷和相互磨擦、碰撞,形成了卵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1、怎样使杠杆保持平衡一、实验目的:杠杆尺实验二、实验要求:说明杠杆三点,验证杠杆作用。
三、实验器材:铁架台、杠杆尺、钩码。
(或简单机械实验盒)。
四、操作步骤: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照下图组装。
3、分别改变力点到支点,重点到支点的距离,实验什么情况省力?什么情况费力?什么情况不省力也不费力。
4、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5、把实验结果填入表中。
注意:A、认真调整杠杆尺平衡。
B、实验时不要用测力计进行杠杆尺实验,应改用钩码进行,这样可获得比较准确的结果。
结论: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X钩码数=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X钩码数2、天平的使用一、实验题目:怎样使用天平二、实验要求:怎样使用天平三、实验器材:天平四、操作步骤:1、取出天平放在桌面上,在盘中各放上一张大小相同的纸,旋转调节螺丝使指针指向0位。
2、在左侧盘中纸上放上所要称的物体。
3、用镊子夹出砝码放右侧盘的纸上。
4、增减砝码的数量,直至天平平衡。
(还可以使用游码调节)5、计算砝码及游码总量并记录。
6、依次取下天平盘中的砝码和物体。
整理好天平。
将天平和砝码放回盒中。
3、定滑轮实验。
一、实验题目:定滑轮实验。
二、实验要求:验证定滑轮作用。
三、实验器材:铁架台、定滑轮、钩码、线绳。
(或简单机械实验盒)。
四、操作步骤: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将铁架台、定滑轮、钩码、线绳按下图组装好实验装置。
3、手拽线绳,通过定滑轮提起重物,研究定滑轮能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4、用钩码代替手拽绳的拉力。
试试通过定滑轮,用多大力才能提起重物?研究定滑轮省不省力。
5、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结论: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方向注意:做定滑轮能不能省力的实验时,要用钩码,最好不用弹簧称。
4、动滑轮实验。
一、实验题目:动滑轮实验。
二、实验要求:验证动滑轮作用。
三、实验器材:铁架台、动滑轮、线绳、弹簧称、重物。
(或简单机械实验盒)。
四、操作步骤: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用弹簧称称出重物的重量,记录在纸上。
3、将铁架台、动滑轮、线绳、弹簧称、重物按下图要求组装好。
4、用手通过动滑轮提起重物,研究有没有改变用力方向的作用。
5、通过弹簧称、动滑轮提起重物,研究省力还是费力,根据是什么。
6、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结论: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5、滑轮组实验一、实验题目:滑轮组实验。
二、实验要求:验证滑轮组作用。
三、实验器材:铁架台、动滑轮、定滑轮、线绳、弹簧称、重物。
(或简单机械实验盒)。
四、操作步骤: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用弹簧称直接称出重物重量。
4、用手通过滑轮组将重物提起,研究能不能改变用力方向,根据是什么。
5、通过弹簧称、滑轮组将重物提起,研究能不能省力,根据是什么。
6、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结论:滑轮组既能改变用力方向,又能省力注意:A、可设法减少滑轮组的阻力。
B、测力时,弹簧称可垂直向下,斜向一方,也可向侧面水平拉出,上列各个方向,都不会影响测试结果。
C、实验时,弹簧秤应倒用,即挂钩在上,提环在下。
6、轮轴实验一、实验题目:轮轴实验。
二、实验要求:验证轮轴作用。
三、实验器材:铁架台、轮轴、短线、长线、钩码、弹簧称。
(或简单机械实验盒)。
四、操作步骤: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用弹簧称测出重物重量。
3、照下图组装。
4、实验时可用钩码,也可用弹簧称,测得省力情况。
5、将轮换成大轮,再按上述要求进行实验。
6、通过比较两次测定,认识到轴不变,轮越大越省力。
7、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A、可设法减小轮轴阻力。
B、若用弹簧秤测力,应倒用。
即钩在上,环在下,竖直向下拉动。
C、没有弹簧称时可改用钩码来测力。
7、齿轮实验一、实验题目:齿轮的作用二、实验要求:齿轮的作用三、实验器材:厚纸板、图钉、剪刀、木板等。
四、操作步骤:1、制作齿轮。
用厚纸板制作大小两个齿轮,大齿轮20齿,小齿轮10齿。
2、将两个齿轮用图钉通过中心孔固定在木板上,让两个齿轮的齿相互咬合。
3、转动大齿轮看小齿轮有什么现象发生。
4、转动小齿轮看大齿轮有什么现象发生。
5、把现象记录下来。
记录:1、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时,大齿轮向()转()圈,小齿轮向()转()圈,可以()小齿轮的工作速度。
2、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时,小齿轮向()转()圈,大齿轮向()转()圈,可以()大齿轮的工作速度。
3、齿轮传动可以有()的作用。
8、研究斜面的作用一、实验题目:斜面实验。
二、实验要求:验证斜面作用。
三、实验器材:圆木(长10厘米)、铁丝、测力计、长木板(长50厘米)、方木块。
四、操作步骤: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照下图组装。
3、用铁丝做轴,使圆木能绕轴转动。
4、通过测力计将圆木提起,用多少力,记录在纸上。
5、在桌面立一木块,从桌面到木块斜搭一块光滑的木板。
通过测力计沿斜面上拉,用多少力。
6、分析比较,使用斜面省力。
7、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结论: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9、帮助植物繁殖一、实验题目:帮助植物繁殖。
二、实验要求:帮助植物繁殖。
三、实验器材:植物枝条(月季枝条、柳枝、杨枝)、小刀、小木箱或花盆、土、喷壶。
四、操作步骤:1、将土放在木箱或花盆中,在土中挖一个洞,深度为插条长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2、选取有2-3个芽的月季(或柳、杨)枝条,用刀在节下削平,不要剥掉茎上的刺。
3、将削平的枝条插入挖好的洞中。
4、用手指轻轻按实插条的基部,用细孔喷壶喷洒足够的水,使土保持湿润。
10、模拟化石的形成一、实验题目:模拟化石的形成二、实验要求:模拟化石的形成三、实验器材:沙子、熟石膏(或黏土或水泥)、纸盒、生物材料(贝壳、核桃、鱼骨等)、一个碗、肥皂水。
四、操作步骤:1、将沙子、熟石膏(或黏土或水泥)和水,在碗里混合,搅拌成糊状。
2、向纸盒中倒入一半石膏混合物(将剩余的石膏混合物封好,防止变硬),将涂抹过肥皂水的生物材料部分压入纸盒内的石膏混合物国。
3、晾至微干时,再涂上一层肥皂水,并将剩余的石膏混合物全部倒入盒中,将生物材料全部掩埋。
4、待石膏混合物全部干燥后,去掉外面的纸盒,敲开石膏混合物,看看自己的“化石”做得怎么样。
11、自然力量对山脉的影响(一)一、实验题目:温度对玻璃的影响二、实验要求:温度对玻璃的影响三、实验器材:玻璃、酒精灯、试管夹、护目镜、冷水。
四、操作步骤:1、取一块玻璃,仔细观察玻璃的表面,并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2、用试管夹夹住玻璃,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3、加热一段时间后,把玻璃迅速放在冷水中。
4、重复以上过程3次,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
注意:将玻璃放入冷水中时要小心,不要被破碎的玻璃伤着。
12、自然力量对山脉的影响(二)一、实验题目:冰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二、实验要求:冰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三、实验器材:气球、纸盒、熟石膏、水、小木棒。
四、操作步骤:1、用水填充一个小气球,直到像乒乓球一样大,扎紧后,把它放在纸盒中。
2、往纸盒中倒入一些糊状的熟石膏(熟石膏与水的混合物),用小木棒把充满水的气球推到熟石膏1下面厘米处,取出木棒。
3、放置一段时间,待熟石膏变硬时,从盒中取出,观察熟石膏的变化。
4、把熟石膏模型放置在冰箱的冷冻室,24小时后取出,仔细观察其变化。
5、待冷冻的熟石膏恢复到室温时,看看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13、沙洲的形成一、实验题目:沙洲的形成二、实验要求:沙洲的形成三、实验器材:喷壶、沙土、各种大小的石子、2个托盘、报纸。
四、操作步骤:1、先用土壤制作一个带有丘陵的自然景观。
2、用喷壶模拟“下雨”,看看有什么现象发生。
14、卵石的形成一、实验题目:验证磨圆作用实验。
二、实验要求:了解水流冲击及相互碰撞对岩石的磨圆作用。
三、实验器材:粉笔、广口瓶、水。
四、操作步骤: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取白色粉笔三、四根,掰成约长10毫米的许多粉笔头。
3、将粉笔头放入广口瓶中,装上水,盖好。
4、用力摇动,磨圆后捞出观察。
5、研究为什么被磨圆了。
6、想一想自然界的岩石碎块变圆的原因是什么。
7、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瓶中只灌1/3的水。
15、自制钟乳石一、实验题目:自制钟乳石二、实验要求:自制钟乳石三、实验器材:曲别针、线绳、两只烧杯或玻璃瓶、一个碟子、苏打晶体、水。
四、操作步骤:1、分别向两只烧杯中注入半杯水。
然后逐渐倒入尽可能多的苏打晶体,直至溶液不能再溶解晶体为止。
2、将线绳打一个结,并将线绳放在溶液中浸泡。
然后把线绳两端分别浸在两个烧杯中,把碟子放在两只烧杯中间,用曲别针把线绳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上。
3、坚持观察4天,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
16、开采一个“矿”一、实验题目:开采一个“矿”二、实验要求:开采一个“矿”三、实验器材:几种矿物、天平、信封、熟石膏混合物、锤子、棉布、泡沫塑料杯。
四、操作步骤:1、设想自己小组是一个矿业公司,将要去开采金属矿产,给自己的矿业公司起个名字。
2、选取2-3种不同的矿物,各取一小块,分别称量其质量,并将矿物名称和质量记录在纸条上。
将纸条放进一个信封,并在信封上写下本组矿业公司的名字,交给老师。
3、在泡沫塑料杯里倒入一层熟石膏混合物,加入一种矿物,再加一层熟石膏混合物,在熟石膏混合物上再放另一种矿物,做成“矿石体”。
4、把“矿石体”放置24小时使它坚固。
并从杯中取出。
在“矿石体”上写下本组矿业公司的名字,与其他小组的“矿石体”放在一起。
5、取出其他“矿业公司”的“矿石体”,想办法把“矿物”开采出来,并称量其质量。
17、煤的分离实验一、实验题目:煤的分离实验二、实验要求:煤的分离实验三、实验器材:酒精灯、试管、带玻璃管的试管塞、棉花、煤。
四、操作步骤:1、在试管内装入一定量的纯净煤,在试管口放点棉花,用带玻璃管的试管塞将试管口塞住。
2、在酒精灯上加热试管,直到试管里的煤发红。
3、把点燃的火柴放在玻璃管口处,观察发生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