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与能知识点总结复习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和能

5.1温度、温标

1、热现象:与温度有关的现象叫做热现象。

2、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3、温度计:要准确地判断或测量温度就要使用的专用测量工具。

4、温标:要测量物体的温度,首先需要确立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叫做温标。

(1)摄氏温标:单位:摄氏度,符号℃,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中间100等分,每一等分表示 1℃。

(a )如摄氏温度用t 表示:t=25℃

(b )摄氏度的符号为℃,如34℃

(c )读法:37℃,读作37摄氏度;–4.7℃读作:负4.7摄氏度或零下4.7摄氏度。

(2)热力学温标:在国际单位之中,采用热力学温标(又称开氏温标)。单位:开尔文,符号:K 。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273K 。热力学温度T 与摄氏温度t 的换算关系:T=(t+273)K 。0K 是自然界的低温极限,只能无限接近永远达不到。

(3)华氏温标: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32℉,水的沸点为212℉,中间

180等分,每一等分表示1℉。华氏温度F 与摄氏温度t 的换算关系:F=5

9t+32 5、温度计

(1)常用温度及:构造:温度计由内径细而均匀的玻璃外壳、玻璃泡、液面、刻度等几部分组成。原理: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常用温度计内的液体有水银、酒精、煤油等。

6、正确使用温度计

(1)先观察它的测量范围、最小刻度、零刻度的位置。

实验温度计的范围为-20℃-110℃,最小刻度为1℃。

体温温度计的范围为35℃-42℃,最小刻度为0.1℃。

(2)估计待测物的温度,选用合适的温度计。

(3)温度及的玻璃泡要与待测物充分接触(但不能接触容器底与容器侧面)。

(4)待液面稳定后,才能读书。(读数时温度及不能离开待测物)。

(5)读数时视线与液面相平。

7、体温计

(1)、构造特点:

(a)玻璃泡上方有一个做得非常细小的弯管(缩口),它可以使水银柱上升通过弯管,但不能自动退回玻璃泡,因此,可以明确地显示人体温度,所以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b)体温计玻璃泡容积与细管的容积之比远比普通温度计大得多。所以体温计的精准度高。

(2)、刻度范围:35℃-42℃。

(3)、最小刻度:0.1℃。

8、分子动理论

1010 m(A:埃)。

分子的直径1A=

1、一切物体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典型事例:扩散:物体分子从浓度较大的地方向浓度较小的地方迁移的现象。(扩散可发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激烈。

3、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5.2热量,比热容

1、热传递: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

2、热传递的条件:不同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

3、热传递的方式:热传导、对流、热辐射。

4、热传递的结果:直到温度相同为止。

方式一:热传导:热从物体温度较高部分,沿着物体传到温度较低部分的传递方式。

(1)、传导的特点:在传导中,物体本身并不移动。

(2)、不同物质导热本领不同。

(3)、热的良导体:善于传热的物体。例如:金属(依次为银、铜、铝、铁……)

(4)、热的不良导体:不善于传热的物体。例如:石棉、瓷、木头、竹子、水、空气……

方式二:对流: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来传递热的方式。

(1)、对流的特点:只能在气体或液体中进行,靠空气或液体的流动来传热。(2)、对流产生的条件:热的液体或气体要有可能上升,冷的液体或气体要有可能下降。

方式三:热辐射:高温物体直接向外发射热的现象。

辐射的特点:不需要任何媒介物,可以在真空中进行。

二、热量(Q)

1、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能量的多少。

2、热量的单位:焦耳(J)。例如:一根火柴完全燃烧放热大约1400J;一千克水每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3、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4、比热容的计算公式:C=Q/mΔt(Q表示吸收或放出热量,C表示比热容,m表示物体的质量,Δt表示物体升高或降低的温度)

5、比热容的单位J/(kg℃),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例如C水=4.2×103J/(kg℃)。物理意义:一千克水温度一摄氏度吸收的热量为4.2×103J

6、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体的比热容不同,通过测定比热容,可以用来鉴别物质。比热容只跟物质有关,不随温度、质量吸收热量的改变而改变。

7、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较大。

8、热量的计算公式:物体吸收(放出)的热量跟物质的比热容、物体的质量、升高(或降低)的温度有关:Q=CmΔt(Δt=t高温-t低温)

5.3内能

1、热运动:把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

2、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速度越快。

3、分子动能:分子因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

4、分子势能: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与斥力,当物体被拉伸或压缩时都要用力。

由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具有的势能。

5、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6、内能的单位(J)

7、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内能就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就减小。内能跟物体的体积、状态有关。

8、如何改变物体的内能

(1)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小。(2)热传递:吸热升温,物体内能增加;放热降温,物体内能减小。

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

物体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增大(减小)。

物体存在状态改变(熔化、汽化、升华)──内能增大。

总结: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它们的差异是:做功是内能与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而热传递是物体间能量的转移。

9、内能与机械能不同:机械能是宏观的,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内能是微观的,它的大小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快慢及分子作用有关。

10、☆热传递中的“热”是指:热量;热现象中的“热”是指:温度;摩擦生热中的“热”是指:内能(热能)。

5.4物态变化

1、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固体中的粒子靠得很近,有规则地紧挨在一起,所以固态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3、液体中的粒子靠得较近,在一定限度内,粒子能成群地运动,所以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但占有一定的体积。

4、气体中的粒子靠得很远,各个粒子能自由地运动,所以气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和体积。

5、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现象。

6、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物质熔化要吸热。

7、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物质凝固要放热。

8、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固体。

9、熔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

10、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