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当仁不让于师课堂共33页
合集下载
当仁,不让于师教学课件 (共34张PP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①亦各言.其志也 动__词__,__说__、__谈____ 3.言② ③夫 赵三 括子 自者 少之 时学 言.兵 何法 如,_言.名__兵词__事,__话_____动____词__,__议__论__、__谈__论____
【译文】:(孔子)说:“治理国家要用 礼,他的话不谦让,所以我笑他。难道 冉求所讲的就不是治理国家的事吗?怎 么见得方圆六七十平方里或五六十平方 里,就不是国家呢?难道公西赤所讲的 就不是国家的事吗?在宗庙祭祀,或者 盟会,不是诸侯国又是什么呢?公西华 只能做小相,那谁还能大相呢?”
【评析】
子路的坦率、冉有与 公西华的谦虚、曾皙的洒 脱。孔子的机点评,再次 向我们刻画了一个“平易 近人”的夫子形象。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 ②子路率尔.而对曰
__代__词__,__你__、__你__们______ _形__容__词__词__尾__,__…__…__的__样__子__
2.尔③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_④语__问气__君词__何,__能相__尔当.__,于__心“__远罢__地了__自”_偏 _代__词__,__这__样___
跟着他的人说:“您哀痛过度了!”孔 子说:“真的哀痛过度了吗?不为这个 人哀痛,又为谁哀痛呢?”
【评析】
颜渊因贫病三四十岁就早死了。孔子很伤心,反复念 叨着:“唉!老天要了我的命!”体现了孔子对弟子爱得 深沉!
孔子最推崇的颜渊死了。孔子极其悲痛。跟着他的 人说他太悲痛了。孔子反问:“不为这样的人悲痛,还能 为谁悲痛呢?”显示了孔子对弟子爱的深厚。
选文10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
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译文】:
“公西赤,你怎么样?” (公西赤)回答说:“不是说我能做 什么,只是愿意学习啊。诸侯祭祀的事 情,或者诸侯会盟的事情,我穿上礼服, 戴上礼帽,愿意做一个小司仪。”
①亦各言.其志也 动__词__,__说__、__谈____ 3.言② ③夫 赵三 括子 自者 少之 时学 言.兵 何法 如,_言.名__兵词__事,__话_____动____词__,__议__论__、__谈__论____
【译文】:(孔子)说:“治理国家要用 礼,他的话不谦让,所以我笑他。难道 冉求所讲的就不是治理国家的事吗?怎 么见得方圆六七十平方里或五六十平方 里,就不是国家呢?难道公西赤所讲的 就不是国家的事吗?在宗庙祭祀,或者 盟会,不是诸侯国又是什么呢?公西华 只能做小相,那谁还能大相呢?”
【评析】
子路的坦率、冉有与 公西华的谦虚、曾皙的洒 脱。孔子的机点评,再次 向我们刻画了一个“平易 近人”的夫子形象。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 ②子路率尔.而对曰
__代__词__,__你__、__你__们______ _形__容__词__词__尾__,__…__…__的__样__子__
2.尔③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_④语__问气__君词__何,__能相__尔当.__,于__心“__远罢__地了__自”_偏 _代__词__,__这__样___
跟着他的人说:“您哀痛过度了!”孔 子说:“真的哀痛过度了吗?不为这个 人哀痛,又为谁哀痛呢?”
【评析】
颜渊因贫病三四十岁就早死了。孔子很伤心,反复念 叨着:“唉!老天要了我的命!”体现了孔子对弟子爱得 深沉!
孔子最推崇的颜渊死了。孔子极其悲痛。跟着他的 人说他太悲痛了。孔子反问:“不为这样的人悲痛,还能 为谁悲痛呢?”显示了孔子对弟子爱的深厚。
选文10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
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译文】:
“公西赤,你怎么样?” (公西赤)回答说:“不是说我能做 什么,只是愿意学习啊。诸侯祭祀的事 情,或者诸侯会盟的事情,我穿上礼服, 戴上礼帽,愿意做一个小司仪。”
课当仁不让于师课堂课件

了解学生需求
备课过程中,教师应了解 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难点, 以便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 案。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启发式教学
通过问题引导、案例分析等方式,启 发学生思考,培养其自主学习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互动式教学
情境式教学
创设真实或模拟情境,帮助学生更好 地理解和应用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 力。
利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增 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02
优质课要求教师具备先进的教育 理念、丰富的教学经验、良好的 课堂组织能力和创新的教学方法 。
优质课的重要性
01
02
03
提高教学质量
优质课有助于提高整体教 学质量,培养出更多具备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 才。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优质课要求教师不断更新 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技能 ,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优质课与教育质量的关系
优质课是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
优质课程通常具备科学的教育目标、完善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体系,能够确保教育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优质课有助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优质课程的建设和实施过程,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教师创新精神的培养
1 2
创新教学方法
鼓励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 效果。
创新教学内容
教师需关注学科发展动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保持与时代同步。
3
创新教育技术应用
教师需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将其应用于课堂教 学中,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职业道德的践行
关爱学生
教师应关心、尊重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当仁,不让于师》课件.共35页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当仁,不让于师》课件.
•
6、黄金时代Leabharlann 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35
语文选修《当仁,不让于师》课件

“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 也而有斯疾也”表现了孔子思想的哪一方面? 提示 从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也是一个宿命论者, 即他相信命运之说,但对命运的不公平提出了自己的抗 议,用反复的语句,强烈地表达出了这种感情。在他认 为,像冉耕这样德行优秀的人应该长命百岁,享受健康 的生活,却得了将亡的疾病,即使探望,也只能“自牗 执其手”,这是命运的不公平。从这些语句中我们也可 以看出孔子对学生的挚爱之情,以及对命运不公的控诉 之情。
代词,他们的 语气副词,表祈使语气
3.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名词作动词
①犹天之不可阶 .而升也________________
②闻弦歌 .之声________________
③如会同,端 .章甫________________
④异乎三子者之撰 .________________ ⑤风 .乎舞雩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四位性格各异的弟子中,孔子对 胸怀治国大志的三个弟子子路、冉求和公西华或哂或颔, 不赞一词,而对只谈风月、游玩而不谈国事的曾皙却发出 了由衷的赞叹:“吾与点也!”这似乎与孔子积极入世的 主张格格不入,因而不能不令人费解。 原来,“汲汲于仕进”只是孔子人生追求的表象,实际上,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才是他更高的追求和 最终的理想。即让老有所乐,中有所为,幼有所养,社会 安定,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和境界。而曾皙所描绘的那一 幅优哉游哉、老少同乐的“清明上河图”,正是这样一种 境界的生动形象的写照。
情感和理智是一对合作伙伴,如同一切合作伙伴一样, 它们之间可能发生冲突。有几种不同情况: 其一,两者都弱,冲突也就弱,其表现是平庸。 其二,双方力量对比悬殊,情感强烈而理智薄弱,或理 智发达而情感贫乏。在这两种情形下,冲突都不会严重, 因为一方稳占支配地位。这样的人可能一事无成,也可 能成为杰出的偏才。 其三,两者皆强,因而冲突异常激烈。然而,倘若深邃 的理智终于能驾驭磅礴的情感,从最激烈的冲突中便能 产生最伟大的成就。这就是大天才的情形。
优质课当仁不让于师课堂PPT学习教案

第15页/共31页
选文7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 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 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
戏之耳。”
第16页/共31页
选子文8见南子,
子路不说。 夫子矢之 曰:“予 所否者, 天厌之! 天厌之!”
第9页/共31页
【评析】
运用夸张式的比喻和对比,由衷的赞美 表现孔子无以伦比的才德,及弟子们对孔子的 极端崇拜之情。难能可贵的是他“克己复礼”, 从不凌驾于弟子之上。
第10页/共31页
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及孔 子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 力
第11页/共31页
选文4
子曰:“若圣与仁, 则吾岂敢?抑为之不 厌,诲人不倦,则可 谓云尔已矣。”
【译文】
叔孙武叔诽谤孔子。子贡说:“不要这样吧, 孔子是诽谤不了的,其他人的贤良,象丘陵一 样,还可以超越;孔子却象日月,别人没法超 过。虽然有人要自绝于日月,但对日月又有什 么损伤?只能表明他不自量而已。”
第3页/共31页
【评析】
写子贡面对叔孙武叔 的诋毁,运用比喻、对 比的手法,理直气壮地 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表 现孔子的出类拔萃的才 德以及对孔子无限敬仰
的感情。
第4页/共31页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 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 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 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 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 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 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 乎!”
第5页/共31页
选文2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 贤于子乎?”
第17页/共31页
第18页/共31页
选文7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 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 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
戏之耳。”
第16页/共31页
选子文8见南子,
子路不说。 夫子矢之 曰:“予 所否者, 天厌之! 天厌之!”
第9页/共31页
【评析】
运用夸张式的比喻和对比,由衷的赞美 表现孔子无以伦比的才德,及弟子们对孔子的 极端崇拜之情。难能可贵的是他“克己复礼”, 从不凌驾于弟子之上。
第10页/共31页
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及孔 子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 力
第11页/共31页
选文4
子曰:“若圣与仁, 则吾岂敢?抑为之不 厌,诲人不倦,则可 谓云尔已矣。”
【译文】
叔孙武叔诽谤孔子。子贡说:“不要这样吧, 孔子是诽谤不了的,其他人的贤良,象丘陵一 样,还可以超越;孔子却象日月,别人没法超 过。虽然有人要自绝于日月,但对日月又有什 么损伤?只能表明他不自量而已。”
第3页/共31页
【评析】
写子贡面对叔孙武叔 的诋毁,运用比喻、对 比的手法,理直气壮地 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表 现孔子的出类拔萃的才 德以及对孔子无限敬仰
的感情。
第4页/共31页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 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 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 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 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 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 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 乎!”
第5页/共31页
选文2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 贤于子乎?”
第17页/共31页
第18页/共31页
1语文人教选修先秦诸子课件:第一单元 二当仁不让于师

-10-
二、当仁,不让于师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一起读文
一起思考
1.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 其不知量也!
译文:仲尼的才德如同日月,无从超越。虽然有人要自行断绝与 日月的关系,对日月又有什么损害呢?只能表明他不自量罢了!
点评:面对有些人对孔子的毁谤贬低,子贡通过比喻和对比做了 生动形象的回答。子贡对孔子十分敬重,认为他如同日月,高不可 及。这种评价已经远远超过了一个学生对老师的评价,这是一位智 者对先贤至圣的评价;所流露出的敬重也远远超过了一个学生对老 师的尊敬与爱戴,表现出对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一起读文
一起思考
4.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译文:颜回多么有才德啊!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狭窄的巷子里, 别人受不了这种愁苦,可颜回却不改变他的快乐。颜回多么有才德 啊!
二、当仁,不让于师
-1-
二、当仁,不让于师
一起读文
一起思考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有权受教育,因而也只有贵 族子弟才有当官的资格。孔子创办私学,在教育对象上,主张“有教 无类”,施教不分贫富贵贱,不分种族、地域。孔子很重视对学生的 “因材施教”,他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孔 子在教育教学中既注意保护学生的个性特点,又因势利导,促进他 们的全面发展。
一起读文
一起思考
2.识通假
(1)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 “知”通“智”,聪明、智慧 (2)道.之斯行 “道”通“导”,引导 (3)夫子矢.之曰 “矢”通“誓”,发誓 (4)鼓瑟希. “希”通“稀”,稀疏 (5)莫.春者,春服既成 “莫”同“暮”,晚
二、当仁,不让于师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一起读文
一起思考
1.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 其不知量也!
译文:仲尼的才德如同日月,无从超越。虽然有人要自行断绝与 日月的关系,对日月又有什么损害呢?只能表明他不自量罢了!
点评:面对有些人对孔子的毁谤贬低,子贡通过比喻和对比做了 生动形象的回答。子贡对孔子十分敬重,认为他如同日月,高不可 及。这种评价已经远远超过了一个学生对老师的评价,这是一位智 者对先贤至圣的评价;所流露出的敬重也远远超过了一个学生对老 师的尊敬与爱戴,表现出对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一起读文
一起思考
4.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译文:颜回多么有才德啊!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狭窄的巷子里, 别人受不了这种愁苦,可颜回却不改变他的快乐。颜回多么有才德 啊!
二、当仁,不让于师
-1-
二、当仁,不让于师
一起读文
一起思考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有权受教育,因而也只有贵 族子弟才有当官的资格。孔子创办私学,在教育对象上,主张“有教 无类”,施教不分贫富贵贱,不分种族、地域。孔子很重视对学生的 “因材施教”,他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孔 子在教育教学中既注意保护学生的个性特点,又因势利导,促进他 们的全面发展。
一起读文
一起思考
2.识通假
(1)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 “知”通“智”,聪明、智慧 (2)道.之斯行 “道”通“导”,引导 (3)夫子矢.之曰 “矢”通“誓”,发誓 (4)鼓瑟希. “希”通“稀”,稀疏 (5)莫.春者,春服既成 “莫”同“暮”,晚
当仁不让于师公开课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PPT课件

27/42
链接:
子曰:“饭疏食(粗食),饮水,曲肱而枕(动词)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安贫乐道
28/42
【评析】 颜回是孔子心目中最理想学生,虽生活艰辛,但品行卓越。这里孔子借赞扬颜回机会,再次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安贫乐道”君子形象。
29/42
——孟子
37/42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天下君王至于圣人众矣,当初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二、学习第九则1、这则用了什么手法,来写孔子对弟子评价?表现了孔子怎样情感和态度?(1)重复、对比手法评价了颜回安贫乐道品质。(2)表示了孔子对弟子颜回喜爱和赞美,表现出孔子对“德”重视和推崇。
30/42
2、假如原文改为:“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回也不改其乐。”好不好?为何? 不好。因为原文是一个对比,更能衬托出颜回有才德,也更加好地表示出对颜回赞叹情味。
21/42
那么孔子爱伯牛和颜渊等人,是为何?
斯人也而有斯疾 ——对伯牛德行推许。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对颜渊德行推许。
22/42
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孔子将传道厚望寄予颜渊,亦盼身后有出面行道机会,故孔子于其先卒而发此叹。——钱穆《孔子传》
23/42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
40/42
孔子在郑国与弟子离散,独立于外城东门,有些人说他“累累如丧家之犬”,他不生气,还必定人家说好:“然哉,然哉。”这才叫圣人气象!
42/42
碰到行“仁”事情时候,对老师也无须谦让。
第二课时
链接:
子曰:“饭疏食(粗食),饮水,曲肱而枕(动词)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安贫乐道
28/42
【评析】 颜回是孔子心目中最理想学生,虽生活艰辛,但品行卓越。这里孔子借赞扬颜回机会,再次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安贫乐道”君子形象。
29/42
——孟子
37/42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天下君王至于圣人众矣,当初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二、学习第九则1、这则用了什么手法,来写孔子对弟子评价?表现了孔子怎样情感和态度?(1)重复、对比手法评价了颜回安贫乐道品质。(2)表示了孔子对弟子颜回喜爱和赞美,表现出孔子对“德”重视和推崇。
30/42
2、假如原文改为:“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回也不改其乐。”好不好?为何? 不好。因为原文是一个对比,更能衬托出颜回有才德,也更加好地表示出对颜回赞叹情味。
21/42
那么孔子爱伯牛和颜渊等人,是为何?
斯人也而有斯疾 ——对伯牛德行推许。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对颜渊德行推许。
22/42
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孔子将传道厚望寄予颜渊,亦盼身后有出面行道机会,故孔子于其先卒而发此叹。——钱穆《孔子传》
23/42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
40/42
孔子在郑国与弟子离散,独立于外城东门,有些人说他“累累如丧家之犬”,他不生气,还必定人家说好:“然哉,然哉。”这才叫圣人气象!
42/42
碰到行“仁”事情时候,对老师也无须谦让。
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