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罪犯个案报
人格障碍法律纠纷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甲,男,35岁,患有偏执型人格障碍,长期对邻居乙产生敌意。
乙,男,40岁,居住在甲的隔壁。
近年来,甲与乙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多次发生争吵。
某日,甲因琐事与乙发生争执,甲情绪激动,手持菜刀追砍乙。
乙无奈之下,拿起身边的铁棍进行自卫。
在争执过程中,乙将甲击伤,甲被紧急送往医院治疗。
经鉴定,甲的伤势构成轻伤二级。
二、案件争议焦点1. 甲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2. 乙的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三、案件审理过程1. 审理阶段(1)一审阶段一审法院审理认为,甲患有偏执型人格障碍,长期对乙产生敌意,在争执过程中,甲持刀追砍乙,其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
乙在争执过程中,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将甲击伤,其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依法不负刑事责任。
(2)二审阶段甲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
二审法院审理认为,一审法院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遂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2. 执行阶段甲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
在缓刑期间,甲遵守法律法规,积极参加社区矫正,表现良好。
四、案例分析1. 甲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之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甲患有偏执型人格障碍,在争执过程中,持刀追砍乙,其行为具有明显的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性质。
因此,甲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2. 乙的行为构成正当防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之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乙在争执过程中,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将甲击伤,其行为符合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
五、案件启示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人格障碍的认识,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2. 建立健全社区调解机制,及时化解邻里矛盾,避免矛盾升级。
3.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引导公民依法维权。
一例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认知治疗案例报告
度 。因与其他 服 刑 人员 发生 严 重 冲 突,
护 自己的尊严及在管 教所 的地位 。来访 者在谈到所 里 的生 活 时显 得 比较激 动 , 认 为干警在处理他与别 人发生 的冲突 时
中的作用 ,以期对此类 案例 的治疗有 所
启发。 1个 案 情 况 来 访 者 ,男 ,2 0岁 ,初 中 受 教 育 程
总是针对他 、过度惩 罚他 ,质疑 干警 的
治疗 的心理 障碍之 一。美 国精 神 障碍 临
床 诊 断 手册 ( S —I 将 反 社 会 型 人 D M V)
2 1第 一 阶段—— 评 估 诊 断 阶 段 .
( 1~ 第 3次 )
格障碍界定 为 一种 起 自 1 5岁 以前 的忽
视 或 侵 犯 他 人 权 利 的 普 遍 行 为 模 式 ,包
自 己只 是 在 反 击 ,为 的 是 保 护 自 己 ,维
行为并非发生在精神分 裂症 和躁狂发 作 的病程 中… 。国 内对反社会 型人格 障碍
的研 究 较 少 ,尤 其 缺 乏 临 床 案 例 报 告 。
的权利 和义 务 ,并向来访 者声 明咨询 的
本文结 合一 例 反社 会型 人 格 障碍个 案 ,
续 时 间 长 。 20 0 6年 l 0月 ,来 访 者 在 管
本阶段 的三次会谈 主要 采用来 访者 中心技 术 ,通过耐心 的倾 听和适 当的开 放 性提 问 ,引 导 来 访 者 叙 述 从 小 的 经
反社会人格真实案例
反社会人格真实案例反社会人格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患者常常表现出对社会道德规范的漠视、对他人的冷漠和缺乏内疚感。
今天,我们将介绍一个真实的反社会人格案例,通过这个案例来深入了解这一心理疾病的特征和影响。
小明,一名25岁的年轻人,从小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行为。
他在学校经常欺负同学,对老师不尊重,甚至伤害过一些同学。
他的家人和老师曾多次试图规劝他改正,但小明总是表现出对他人感受的漠视和冷漠态度。
他的父母曾多次接到学校的投诉电话,对小明的行为感到焦虑和无奈。
在社会交往中,小明也表现出一些异常的行为。
他经常撒谎,欺骗他人,不顾他人感受地追求自己的利益。
他对他人的痛苦和困难毫不在意,甚至有时还会从他人的痛苦中得到满足感。
他在工作和生活中也经常出现冲动、暴力行为,对他人造成伤害。
小明的家人和朋友对他的行为感到困惑和恐惧。
在多次的心理咨询和治疗中,小明被确诊为反社会人格障碍。
他的心理医生对他进行了长期的心理治疗和药物干预,但效果并不明显。
小明的案例让人们深刻地认识到了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严重性和复杂性。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患者往往对治疗和规劝表现出抗拒和不配合。
他们常常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正常的,拒绝接受任何形式的帮助。
这给家人、朋友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伤害。
对于这类患者,需要进行长期的心理治疗和药物干预,同时也需要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通过小明的案例,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反社会人格障碍对个体和社会的危害。
我们需要加强对这一心理疾病的认识和关注,提高对患者的治疗和帮助。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才能更好地帮助这些患者走出心理困境,重新融入社会,实现心理健康和幸福生活。
反社会人格真实案例告诉我们,心理健康是每个人都应该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我们应该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共同营造一个和平、健康的社会环境。
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那些心理困境的人,让他们重拾信心,重新融入社会,实现心理健康和幸福生活。
著名的反社会人格案例
著名的反社会人格案例著名的反社会人格案例反社会人格障碍是一种心理疾病,其特征包括冷漠无情、缺乏同情心和道德感,以及对他人的权益和社会规则的无视。
下面是一些著名的反社会人格案例,展示了这种心理障碍的不同表现形式。
1. 泰德·邦迪(Ted Bundy)泰德·邦迪是美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连环杀手之一。
他在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期,先是引诱年轻女性,然后残忍地杀害她们。
邦迪表现出极度的漠视和无情,他对自己的犯罪行为毫不后悔,反而抱怨被捕后失去了“自由”。
2. 约翰·维恩·贝尔(John Wayne Gacy)约翰·维恩·贝尔是美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连环杀手之一。
他在1970年代中期在伊利诺伊州谋杀了至少33名男孩和青少年。
贝尔隐藏在他人眼中友善和乐于助人的外表下,实际上是一个完全没有同情心的人。
他将受害者带回家中,虐待并杀害他们,然后将尸体埋在房子的地下室。
3. 杰夫里·达默(Jeffrey Dahmer)杰夫里·达默是美国历史上最知名的连环杀手之一。
他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期间,杀害了17名男性。
达默对受害者进行了野蛮的性虐待、谋杀和解剖,然后将尸体部分保存起来。
他的行为表现出了一种极端的反社会人格,对他人的生命毫不在乎。
4. 亨利·李卡尔波(Henry Lee Lucas)和奥托·托罗(Ottis Toole)亨利·李卡尔波和奥托·托罗是一对伙伴,他们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期间共同犯下了数十宗谋杀案。
他们的犯罪手段残忍,对受害者没有任何的同情心。
两人都被诊断出患有反社会人格障碍,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并不感到内疚或后悔。
这些案例展示了反社会人格障碍对个体和社会造成的巨大伤害。
这种心理障碍的存在提醒我们,需要加强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和早期干预,以防止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
高职院校学生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个案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个案分析作者:贾萍来源:《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4年第05期作者简介:贾萍(1991—),女,硕士,助教,研究方向:青少年心理咨询与治疗。
[摘要]大学阶段是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但由于各种原因,某些大学生出现了明显的人格缺陷甚至发展成人格障碍。
反社会型人格不仅影响个体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身心健康,甚至会对校园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影响。
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的关注,能够科学、全面认识人格发展阶段和不同人格障碍类型,从而对有人格缺陷或人格障碍的学生做到早关注、早预防、早发现和早干预。
文章通过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大学生个案分析,梳理其表现,探究产生原因,进行反思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4) 05-0061-04人格是一个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独特行为模式、思想和情感,是个体在一定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社会交往而逐渐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综合。
人格健全是一个人适应社会环境的基础。
人格障碍是指明显偏离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为方式,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作为人格障碍的一种,不仅影响和制约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也是校园安全和社会稳定和谐的隐患。
一、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概述(一)反社会行为定义反社会行为被定义为一种漠视、违背他人权利或利益的普遍行为模式,具有反社会行为特征的个体相较于普通人有较高的犯罪发生率和较高的社会危害性。
反社会人格的个体所具有的普遍特征包括:冷酷、冲动、高攻击性、易激惹、无羞耻感等。
其中冷酷无情特征为其最主要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缺乏内疚感和同情心等。
通过对明显的反社会行为和人格特征加以区分,后者表现为冷酷无情和无同情心,无视他人的权利和感受或富于攻击性。
(二)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现状我国青少年的犯罪率有着逐渐攀升的趋势,20世纪50年代起,青少年犯罪占刑事犯罪的比例为20%-30%,到了20世纪80年代已上升为70%-80%,90年代后这一比例有所下降,但其形势仍较为严峻。
反社会人格真实案例
反社会人格真实案例反社会人格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常常表现出对社会规范和他人权利的严重漠视,甚至违法犯罪。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个真实的反社会人格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心理问题。
小明,今年28岁,从小就表现出与人格障碍相关的行为特征。
他在学校时常常欺负同学,喜欢捉弄别人,对老师的规定和纪律毫不在意。
在家庭中,他也经常与父母争吵,不愿意遵守家规,经常逃学和外出夜不归宿。
长大后,小明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愈发严重。
在工作中,小明常常与同事发生冲突,不愿意服从领导的管理,经常迟到早退,工作不负责任。
他对他人的感受漠不关心,经常以自己的利益为重,对他人的权利和需求毫不在意。
在人际交往中,他也表现出极大的自私和利己主义,经常利用他人,对他人的困难和痛苦不闻不问。
在社会生活中,小明的行为更是令人震惊。
他多次因为违法犯罪被警方逮捕,包括盗窃、故意伤害等行为。
他对他人的生命和财产毫不尊重,对法律和社会规范更是置若罔闻。
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小明接受了一段时间的心理治疗,但效果并不明显,他对改变自己的行为毫无意愿。
这个案例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严重性。
患有这一心理问题的人往往表现出极端的自私和利己主义,对他人的权利和需求毫不在意,甚至会进行违法犯罪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也给患者本人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困扰。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治疗和预防工作。
对于患有这一心理问题的人,需要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引导他们寻求适当的帮助。
同时,社会也需要加强对这类人群的关注和监管,避免其对社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通过这个真实案例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反社会人格障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我们能够共同努力,为预防和治疗这一心理问题做出更多的努力,让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反社会人格真实案例
反社会人格真实案例反社会人格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其特征表现为无视他人权益、缺乏同理心、对社会规范和法律法规无视等。
下面将介绍一个真实的反社会人格案例。
某市发生了一起持刀抢劫案件。
犯罪嫌疑人李某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没有固定职业,经常游手好闲。
警方在调查中发现,此案件是李某反复斟酌多日后精心策划的。
据李某的供述,他发现当地某银行网点每天下午四点左右有现金配送。
于是,他决定趁机实施抢劫。
李某事先预谋了逃跑路线,并购买了一把冷兵器作为武器。
在作案当天,他冷静地等待现金送货车抵达,并趁送钱的人员不备时,突然出现并使用武器威胁,成功抢劫了数万元现金。
警方通过对案发地周围监控视频的回放和现场勘查,锁定了嫌疑人李某。
经过一段时间的搜捕,警方最终在李某朋友家中将其抓获。
李某案件经过审讯时,他毫不后悔地承认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他表示自己并不在意他人的利益和感受,只想通过抢劫来获取金钱满足自己的欲望。
在与他人接触时,他总是表现出冷漠和轻蔑,对别人的困境从不同情。
这种冷酷无情的行为让李某的家人和朋友都感到震惊。
在经济方面,李某从不努力工作,他相信通过非法手段获取金钱是最快捷的方式。
尽管他曾有一些合法工作机会,但他总是消极应对或者表现出不配合的态度,最终使得这些机会消失殆尽。
李某案件的审判过程中,法院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
在案件调查过程中,心理专家评估了李某的心理状态,确认他具有反社会人格特征。
这种特征使得李某对于别人的感受和社会规范产生了严重的偏差,导致他可以无视他人权益和法律调整。
这个真实案例展现了一个反社会人格的典型特点,包括冷漠无情、利己主义、不遵守法律规范等。
这样的人在社会中对他人构成了威胁,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反社会人格的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处理此类案件。
一例严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案例分析与诊断
一例严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案例分析与诊断案例分析:严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简介:李,男性,28岁,大学毕业,自称是一名自由职业者。
他的家庭背景相对较好,父母都是成功的商人。
李从小就展现出对权力和控制的渴望,学习成绩优秀,但对他人的感受缺乏关怀。
他的行为逐渐变得令人担忧,严重影响了他的个人生活和职业发展。
行为特征:1.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李对他人的痛苦和困境漠不关心。
他不愿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常常将责任推给他人。
2.喜欢欺骗和操纵他人:李善于欺骗和操纵他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
他也常常忽视他人的感受和权利。
3.冷血和冷漠:李以自己为中心,经常表现出冷漠的态度。
他对他人的痛苦和失望不在乎。
4.追求刺激和冒险:李寻求刺激和冒险的行为比较频繁,比如非法活动、赌博等。
他追求的是自己获得激动和满足的感觉。
5.没有内疚感:李从不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内疚,他不知道什么是道义和道德。
诊断:根据美国精神医学协会发布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的诊断标准,我认为李患有严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诊断标准:1.认为上述行为至少发生在18岁之前,且对成人的责任感和尊重不适当。
2.至少有三个或更多的以下特征:a.反社会行为的持续不稳定型:非法活动、欺诈、杂草、缺乏长期计划等;b.受限的情感:缺乏同情心、冷酷、冷漠等;c.出现防护发育迟缓期人格特征:权力渴望、权力滥用、自大、傲慢等;d.追求刺激和冒险:以危险的方式寻求刺激;e.显示出持续的无奉献、非责任感和无道德行为:缺乏责任感,频繁操纵他人获得利益。
治疗建议:治疗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过程相对复杂,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合作,包括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生、社工等。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治疗方法:1.个体心理治疗: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李认识到他的行为导致了问题,并帮助他学习其他适应性的行为和应对策略。
2.社交技能训练:帮助李学习与他人建立积极和健康的关系,提高他对他人感受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
青少年心理辅导: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案例表现
青少年心理辅导: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案例表现(一)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案例表现张某,男,19岁,待业青年,家庭成员无精神病史;从小受到溺爱,性格固执、顽皮,喜欢恶作剧;上学后,经常打架闹事,欺负小同学,辱骂老师;小学三年级时,在放学的男女同学队伍中公然把生殖器露在外面;小学毕业经补考升入初中,初一因三门功课不及格而留级;后因表现太差,被勒令退学;在家不服家长管教,顶撞、吵闹,以至和父母对打;14岁时被儿童医院诊断为多动症,药物治疗不佳;被送进工读学校就读,经常借故离校,一两个月不返校,直至被捆绑押送回校;多次盗窃公共财物,曾被收审,释放后,一度剪去长发,表示洗心革面,重新做人;17岁进工厂,常常旷工,招引一些朋友在家中吃喝玩乐,多次聚赌,结交不三不四的女青年;18岁时与人寻衅闹事,纠集同伙用棍棒和皮带毒打他人;骑车撞了人,反诬陷对方,拳打脚踢;因毒打他人致伤被公安机关收容审查。
患者临床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自述从小任性,受家人溺爱;上学后贪玩,上课坐不住,爱说话,成绩下降,学校不要他上学了;因和父母吵架,左邻右舍对讨厌他,名声坏了;不承认干了坏事,对打人情节避重就轻;否认与父母对打,说一生气就控制不住自己,事情过去了就后悔了;想到家庭很温暖,过去胡闹是不懂事,自己年龄还小,没干过坏事,边哭边叹息:“人生真难啊!”“没有人了解我,连父母也不了解我!”“现在后悔得很。
”检查刚一结束,便与其他病人谈笑,显得无忧无虑,满不在乎。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也称精神病态或社会病态、悖德性人格障碍等。
在人格障碍的各种类型中,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所最为重视的,它引起违法犯罪的问题最多。
患者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为主要特点,情绪具有爆发性,行为具有冲动性,对社会、对他人冷酷和仇视,缺乏好感和同情心,缺乏责任心和羞愧悔改之心,目无法纪,不能从挫折和惩罚中吸取教训,与大多数人不同的是焦虑感和罪恶感缺乏。
(二)青少年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诊断特征对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心理学家克莱克利在他的《正常的假面具》一书中作过描述。
人格障碍案例修改稿
人格障碍案例案例一:候某,男,l8岁,未婚,待业,初中文化.患者的外祖母、母亲在青年、壮年时期因精神刺激曾出现一过性精神失常.父母性格暴躁,经常打骂孩子,有时又过份袒护溺爱.其大哥和二哥一贯好斗殴,大哥于十九岁时精神失常,二十一岁服毒自杀.候与其大哥关系密切,经常在一起玩耍.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候在母孕期间,其母因家务纠纷两次服毒自杀,经抢救脱险,侯出生后发育良好,好动.八岁入学,聪明伶俐,学习成绩中上.但在课堂上不注意听讲,不停地做小动作。
安静时又睡觉,有时不交作业.考入初中后,第一学期成绩较好。
第二学期七门功课全不及格,甚至不参加考试.l983年ll月。
因不服教师批评,在课堂上与英语教师扭打.一个月后不愿再上学。
经校方同意患者辍学.平时性格暴躁,胆大,从小爱打架。
喜欢结交调皮学生,爱好拳术。
后被招为集体工。
工作责任心差,并多次因违法行为受拘审或劳教.l986年1月7日。
从劳教所脱逃。
1月31日无故殴打李某,后又约七、八人持刀械斗,将李的腰部、左腕及臀部砍伤。
2月23日晚,伙同他人砍伤文某头部;5月7日晚伙同他人无故打伤丁某、冯某二人。
1986年7月13日,因流氓罪被收审。
收审后,利用种种手段殴打他人,强令同监犯人互相殴打。
同时,强占监舍内的水壶,克扣他人饭食和衣物、任意侮辱他人人格。
如小便时强迫他人为他提尿桶盖子,擦屁股,强迫他人看他的生殖器,用缝衣针扎别人的屁股等等.据其父反映.候与大哥关系密切.1979年,其大哥因精神病服毒身亡.1981年患者(时年十二岁)在课堂上突然和教师打架,l983年7月某日,患者看电影中途回家。
次日下午三时许被人发现昏迷不醒,经送医院抢救脱险。
2天后恢复出院,事后询问时,说是路途遇见了死去的哥哥,要他备置衣物,服药自杀,跟他走.于是遵嘱照办,直到出院时才清醒过来。
同年秋、冬,又两次自杀。
但获救。
l984年夏,将自行车从桥上摔下,后只身跳下,行为动机是与车子比试谁耐摔些。
一例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认知治疗案例报告
#心理治疗与咨询#一例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认知治疗案例报告林晖芸¹刘兴华¹邱晓雯¹=关键词>人格障碍;反社会型;认知治疗;个案报告中图分类号:R74910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6729(2008)006-0461-04反社会型人格障碍(antisoc i a l per-sona lity disorde r,APD)是公认的最难治疗的心理障碍之一。
美国精神障碍临床诊断手册(D S M-IV)将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界定为一种起自15岁以前的忽视或侵犯他人权利的普遍行为模式,包括/说谎、偷窃、斗殴、逃学、反抗权威0和/不寻常的过早或攻击性性行为,酗酒和使用违法药物等0,且这些行为并非发生在精神分裂症和躁狂发作的病程中[1]。
国内对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研究较少,尤其缺乏临床案例报告。
本文结合一例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个案,探讨认知技术在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治疗中的作用,以期对此类案例的治疗有所启发。
1个案情况来访者,男,20岁,初中受教育程度。
因与其他服刑人员发生严重冲突,并且不听干警劝阻殴打他人致重伤,被送入集训队(类似于服刑人员受处罚时关禁闭的场所)。
入集训队以来情绪极不稳定,易激惹,常因一句话与人发生冲突,进而严重殴打他人,出手狠,持续时间长。
2006年10月,来访者在管教所安排下接受个体心理辅导。
接受辅导前,来访者曾被安定医院诊断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在初次会谈中,来访者坦言来访并非自愿,无主动求助的愿望和改变的需要。
但尚能够配合治疗师,使谈话得以继续。
其面部表情冷淡,语调低沉,与治疗师目光接触少,身体略显紧张僵硬,情绪反应基本正常。
2治疗过程及要点个案自2006年10月至2007年1月,进行了4个阶段,共13次心理治疗。
211第一阶段)))评估诊断阶段(第1~3次)21111建立信任关系,搜集信息在第一次会谈初期,治疗师首先向来访者解释了心理咨询的宗旨,即在充分尊重来访者意愿的前提下,给来访者提供一个可以信任的倾诉空间,帮助来访者在辅导过程中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个人成长。
反社会人格真实案例
反社会人格真实案例反社会人格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其患者往往表现出对社会规范和他人权益的极端漠视和侵犯。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真实的反社会人格案例,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这一心理问题的关注和重视。
案例一,杰克。
杰克是一个30岁的男性,他在成长过程中就表现出极端的暴力倾向和对他人的冷漠。
在青少年时期,他经常欺负同学,对动物进行虐待,还曾多次因为打架被学校开除。
成年后,他涉嫌多起暴力犯罪案件,包括抢劫、伤人甚至杀人。
在接受心理评估时,杰克被确诊为反社会人格障碍,他对自己的行为并不感到内疚,甚至觉得自己是在为自己谋利。
案例二,莉莉。
莉莉是一个25岁的女性,她在外表上看起来文静温柔,但实际上她有着极端的反社会人格。
她经常利用自己的魅力和说服能力,欺骗他人获取金钱和资源,甚至不惜伤害他人。
她曾多次被警方逮捕,但每次都能够巧舌如簧地逃脱处罚。
在心理咨询中,莉莉展现出了对他人感情的冷漠和对权威的极端反抗,这些表现都是反社会人格的典型特征。
案例三,迈克。
迈克是一个40岁的男性,他在工作和家庭中都表现出了反社会人格的特征。
在工作中,他经常欺骗同事和上司,搞乱工作秩序,甚至故意陷害他人。
在家庭中,他对配偶和子女进行精神和身体上的虐待,对他人的感受毫不在意。
在接受心理治疗时,迈克表现出了对自己行为的正当化和对治疗的抵制,这使得治疗师很难与他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和信任。
以上案例只是反社会人格患者中的冰山一角,他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往往给周围的人带来极大的伤害和困扰。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重视这一心理问题,提高对反社会人格的认识和了解。
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为这些患者提供更好的帮助和支持,让他们能够重新融入社会,过上健康、积极的生活。
有反社会性人格倾向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
有反社会性人格倾向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一.个案基本情况姓名:小S 性别:男年龄:16岁行为特点:学习成绩差,在班里最后一名。
上课从不举手发言,作业不交,还常常撒谎,平时话不多,容易发怒。
二、个案家庭背景。
5岁时父母离异,残疾的父亲带着他。
父亲没有固定的工作,吃低保。
母亲因嫌贫爱富,离异后再也没去看过小孩。
他缺少母爱,得不到正常的家庭温暖,性格孤僻。
二.教师观察我刚开始接班就发现小S与其他同学不一样,沉默寡言的他,经常不完成作业,厌学。
各任科老师纷纷来告状,讨作业。
问其原因不是沉默,就是撒谎。
很难进入到他的内心世界。
与同学关系,与老师关系,与家长关系都非常紧张。
他只关心自己,没有怜悯和同情之心;为了个人利益,他可以不顾应有的责任和集体的荣誉,不管是否伤害别人;一旦出了问题,他首先是推卸自己的责任,进行自我辩护,竭力诿过于他人,因此同学们都逐渐与他疏远,由于从小失去母爱,爸爸对他百依百顺,但他对残疾的父亲并没有多少感激之情。
为了帮助他,得知小S爱画画,于是,我让班里一位很有天赋的小王教他画画,每天放学都到小王家学画。
有一天放学两人走到半路上,小S要去厕所,让小王等他帮他看着自行车。
小王就跟他开个玩笑,说车子丢了,结果被小S暴打一顿,身上、脖子上都是伤痕,胳膊骨折。
其实,小王及家人平时对小S都非常好,经常留他在家吃饭,并给予他一些物质上的帮助。
可小S却对这些麻木不仁,对他人给予的关心和善意无动于衷。
反而以怨报德。
这件事后,他爸爸批评了他几句,他竟摔门而出,一直在外游荡了几天才回家。
从小S的所作所为来看,他患有典型的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所谓反社会性人格是一种偏离社会规范,内心体验及外在行为均与社会规范背道而驰,不能正常地进行社会交往的人格。
这种不健全的人格还表现为缺乏正常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长此以往,他选择对自己有利,但却有错误的行为作为自己的参照体系,无法控制自己的冲动,也无法得到别人的了解,最后只好用反社会行为来引起人们的注意,形成反社会人格。
学前特殊儿童反社会案例
学前特殊儿童反社会案例
刘xx,女孩,4周岁,据父母讲孩子诊断为自闭症,我们姑且称之为有自闭倾向。
她见到老师、小朋友不打招呼,即使在家长提醒后问好或说再见也并不看老师。
该幼儿喜欢玩某样东西,就会反复操作,持续3、4个小时也不厌烦(可能时间允许的话还要长)。
喜欢爬到窗台上看风景(我害怕极了)。
每逢幼儿园离园时间,乘老师不小心出了教室门就往外跑。
喜欢玩蹦蹦床、飞机,跳多长时间都不累,在飞机上成站立姿势任由飞机旋转,一点也不晕,怀疑前庭迟钝。
喜欢吃的东西,别的东西被人拿走不在乎,吃的东西不行。
脾气有点儿躁,有时会莫名其妙的对着镜子发脾气。
但她对音乐歌曲敏感,喜欢唱《想唱就唱》。
学歌曲时,常常是班里的孩子还在学唱,她已经先学会了。
她记住的东西,即使是20种不同的蔬菜名称,也会按照原来的顺序背给你听。
这个姑娘是比较特殊的,我首次接触,感觉很棘手。
我上网查询,没有什么有效方法;咨询专家,专家告诉我要有长久的耐心。
没有办法,我就只能观察。
我发现有个别幼儿去骚扰她,抱一下推一下的,她居然正眼看着他们跟他们说些简单的话。
我就没有制止,发动一些孩子跟她玩。
后来的情况很好的,时间不长她就能和4、5个小女孩玩了,而且成了经常性的玩伴。
我给她表演唱歌的机会,她也能做的大有进步。
但是又过了一段时间,出现反复了。
几个小伙伴失去了对她的新鲜感,而她的进步相对于别人又太慢。
她开始回到原来那种独来独往的状态中去了。
但她喜欢户外活动,我延长活动时间,多提供
给她与伙伴交流的机会,以后的情况有所好转。
理解人格障碍一个案例报告
理解人格障碍一个案例报告人格障碍,是指个体在性格和行为模式上存在长期、刚性和普遍的异常,导致其与他人相处困难,影响个人社交和生活功能。
本文将通过一个案例报告,探讨人格障碍的理解和应对。
案例描述:张先生,30岁,毕业于一所知名大学,从事IT行业。
他平时反应平淡,冷漠,处理事物缺乏耐心和情感。
他很难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经常因为不合适的人际交往而陷入冲突。
他对他人缺乏理解和同情心,常常表现自私和不关心他人的感受。
他的情绪波动大,经常出现易怒和焦虑的情绪。
理解人格障碍:张先生的表现特点与反社会人格障碍有关。
反社会人格障碍者常常表现为冷漠、无情、自私和缺乏责任感。
他们往往违反社会规范和法律,无视他人的权益和感受。
反社会人格障碍是一种严重的人格障碍类型,表现出的行为可能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严重伤害。
应对策略:对于个体如张先生这样的人格障碍患者,综合治疗和干预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对策略:1.认知行为疗法:针对个体的错误认知和行为模式,帮助他们克服消极思维和行为,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社交技巧。
2.药物治疗:一些药物可以用于改善个体的情绪和控制冲动。
对于反社会人格障碍,药物治疗可能会有限,但可以用于控制焦虑和抑郁症状。
3.社交技巧训练:通过训练,帮助个体学会适应社会和人际交往的技巧,提高他们与他人的互动能力和理解他人的能力。
4.支持性治疗: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帮助个体建立安全的治疗环境,减轻其焦虑和恶心感。
5.家庭治疗:人格障碍常常与个体的家庭环境和童年经历有关。
适当的家庭治疗有助于改善家庭关系和增强个体治疗的效果。
结语:人格障碍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疾病,对个体和社会都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通过案例报告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格障碍的表现和应对策略。
综合治疗和干预是帮助人格障碍患者重建健康人际关系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希望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努力,为人格障碍患者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案例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案例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患者常常表现出冷漠、无情和对社会规则的蔑视。
本文将通过一个真实案例来探讨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特征、症状以及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小明,22岁,大学生。
从小就表现出对他人的冷漠和无情,经常欺负同学,对老师和家长也毫不尊敬。
在校期间,小明多次因为打架、偷窃等行为受到学校的处罚。
在社交方面,他几乎没有朋友,也不愿意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家人对他的行为感到十分困扰,但小明似乎对此毫不在意,甚至有些得意。
小明的案例充分展现了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特征。
首先,患者常常表现出对他人的冷漠和无情。
他们缺乏对他人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对他人的感受漠不关心。
其次,他们对社会规则和法律毫不尊重,经常违法乱纪,甚至有些人会以此为乐。
再者,患者通常缺乏责任感和自制力,他们往往不愿意承担自己的行为后果,也不愿意接受任何形式的约束和规范。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对社会和个人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在社会层面,患者的行为常常给他人带来不良影响,他们可能会犯罪、欺诈、甚至危害社会安全。
在家庭和个人层面,患者的冷漠和无情会使他们难以建立亲密关系,也容易导致孤独和疏远。
此外,他们的行为也可能给家人带来心理和经济上的负担。
针对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早期的干预和治疗非常重要。
首先,患者需要接受心理评估,以便及早发现和诊断疾病。
其次,患者需要接受心理治疗,帮助他们建立对他人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学会控制自己的冲动和行为。
最后,社会也需要加强对患者的监管和帮助,以防止其行为对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
总之,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患者常常表现出冷漠、无情和对社会规则的蔑视。
通过上述案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一疾病的特征、症状以及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希望社会和家庭能够更多地关注这部分人群,及早发现和干预,以减少其对社会的不良影响。
论青少年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犯罪与防治
论青少年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犯罪与防治
李瑞
【期刊名称】《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6(008)003
【摘要】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犯罪行为的产生涉及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只有采取标本兼治,综合预防的对策.才能有效地改变青少年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犯罪的发生和蔓延。
【总页数】2页(P66-67)
【作者】李瑞
【作者单位】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矫正教育系,湖南长沙4101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3.5
【相关文献】
1.青少年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形成与干预对策 [J], 吴伟强
2.青少年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及其预防和矫治 [J], 周水钦
3.犯罪学视野下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理论初探 [J], 荣月
4.试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类型、犯罪特点以及预防措施 [J], 陈晓辉
5.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的犯罪分析 [J], 戚巍;陈学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例服刑人员严重心理问题的个案报告
一例服刑人员严重心理问题的个案报告
罗薇
【期刊名称】《社会心理科学》
【年(卷),期】2011(026)009
【摘要】在押服刑人员王某,因在评选省级劳动积极分子时出现情绪激动,言行过激,不服从管理,严重影响监管改造工作的正常进行。
心理咨询师经过收集王某的基本资料,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测验,并与管教干警商定阶段性咨询目标,咨询师主要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王某调整认知观念,从而消除王.某的不良情绪和言行,使其能正常进行服刑改造,咨询效果明显。
【总页数】6页(P112-116,128)
【作者】罗薇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26.7
【相关文献】
1.一例服刑人员严重心理问题的个案报告 [J], 张海生
2.对一例严重心理问题的个案报告 [J], 霍平
3.一例服刑人员以抑郁为主的严重心理问题个案报告 [J], 王海宏
4.一名服刑人员严重心理问题的个案报告 [J], 淡婷婷
5.一例服刑人员以抑郁为主的严重心理问题个案报告 [J], 王海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罪犯个案报告姓名:王霞单位:广西柳城监狱教育科已发表:《广西监狱》2011年第5期【摘要】在监狱服刑人员中,人格障碍所占比例较高,咨询矫治存在相当的难度,实践中做成功的个案相当少。
本文通过案例说明方式,介绍了以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为主要症状的诊断与鉴别方法及咨询目标的制定,着重介绍了求助者中心疗法和认知领悟疗法的原理、具体方法和过程,并对咨询效果进行了评估。
关键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求助者中心疗法认知领悟疗法一、资料收集罪犯卢某,29岁,未婚,小学文化,家住农村,排行老大,下有两个弟弟,家庭经济情况较好。
该犯从小至咨询前都有一些明显的扭曲心理和极端行为:一是偷盗。
七、八岁就经常去偷别人的红薯、玉米、鸡、鸭等,连家里的钱都偷了十来万;二是打架。
小时经常打架,若打不过对方,会找几个朋友再去打,直到对方服输才罢手。
即使是转学,一到新学校就找人打架;三是报复。
因为做坏事而受到父母的打骂,对告密或告状者怀恨在心并想法报复。
假如报复不了,会感到很难受。
比如偷了几个红薯被打,就会在晚上把人家种的红薯全都糟蹋了。
若是偷鸡、鸭被告状,会找机会把那家的鸡、鸭等只要是活的全部毒死……一次打了一名同学,同学的母亲登门告状,自己被父亲狠狠地抽了一顿,罚跪了一个下午,结果第二天就又把那个同学打了,后面又连续打了几次,打得那个同学转了学;四是逃学。
经常旷课,不上学,加上骂老师、打架、偷东西,坏得出了名,被学校开除4次,家人在3年内给他找了5所学校;五是失学。
11岁被开除后再未找到接收学校,开始鬼混;六是犯罪年龄低。
15岁伙同他人抢劫被判8个月,刑释后16岁又伙同他人抢劫被判14年;七是顽固不化。
服刑期间经常违反监规纪律,经常打架闹事,多次受到警告、记过、禁闭行政处分,因破坏生产经营罪加刑1年6个月,成了全监有名的顽危犯。
找谈话的警官不下几十个,其好像什么道理都懂,但怎么教育都改不了,干了坏事又死不承认。
其父为此伤透了心,已经三年没有联系,也打算不要这个儿子。
观察和了解:该犯性格外向,头脑清晰,自我中心,面容消瘦、憔悴,说话时皱眉眨眼,歪头扭脖,小腿抖动,流露出一副满不在乎的神态。
谈到实施犯罪的过程描述得非常具体,行为完全由冲动的欲望驱使,为达到个人目的不择手段、不顾后果。
缺乏正常的人际感情,屡教不改,无家族精神病史。
心理测验结果①SAS:标准分67分;②SDS:标准分70分;③SCL-90:敌对3.33,人际关系敏感2.1,焦虑2.8,抑郁2.3。
2011年1月10日,因情绪极度不稳定建立咨询关系。
二、评估与诊断(一)据临床资料分析:卢某目前精神状态为情绪不稳定、焦虑、自控能力差、易激惹;生理状态为躯体异常感觉,有肝病、睡眠障碍;社会功能状态为与同犯交往较少,能参加正常的改造教育活动,但劳动效率较低;心理状态评估是总体心理健康状态偏差。
主要病因:一是罪恶感的缺失,自我控制能力较弱等心理因素;二是从小缺乏父母在生活和情感上的照顾和爱护,以打骂体罚代替沟通教育,其父亲常带人在家里赌博等家庭因素;三是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过早涉足社会,结交不良朋友,缺乏法律常识,难以形成健康的人生观,经常做违法乱纪的事情等环境因素。
(二)诊断依据:卢某主动求医,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且无逻辑思维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卢某紧张、焦虑、注意力不集中,胡思乱想,睡眠障碍等心理问题持续时间较长,对生活已经出现了影响,社会功能有所下降,已经不属于一般心理问题的范畴;卢某的内心受到较强烈的现实刺激,内心冲突具有现实意义,具有道德色彩,且没有器质性病变作基础,所以考虑不属于神经症范畴。
(三)诊断标准:1、参照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该犯已经符合下列6项:(1)严重和长期不负责任,无视社会常规、准则、义务等,如不能维持长久的学习,经常旷课;有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且这些行为已经构成拘捕的理由(不管拘捕与否);(2)行动无计划或有冲动性;(3)不能维持与他人的长久的关系;(4)很容易责怪他人,或对其与社会相冲突的行为进行无理辩解;(5)易激惹,并有暴力行为,反复斗殴或攻击别人;(6)危害别人时缺少内疚感,不能从经验,特别是在受到惩罚的经验中获益。
2、在18岁前有品行障碍的证据,该犯已经符合下列7项:(1)反复违反家规或校规;(2)反复偷窃;(3)经常逃学;(4)至少有2次未向家人说明外出过夜;(5)反复挑起或参与斗殴;(6)被学校开除过,或因行为不轨而至少停学一次;(7)被拘留或被公安机关管教过。
诊断: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三、确立目标,制定方案。
(一)确立目标。
经双方共同商定,确定如下咨询目标: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1、改变不良情绪,改善睡眠情况。
2、帮助分析冲突情境,找出核心的错误认知,提高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努力增强自控能力。
3、唤起内心的正性情感反应,培养共情能力,帮助其找到自身内部的情感支持资源,确立积极的生活目标。
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改变其错误认知,重建正确的认知模式,促进卢某心理健康和发展。
同时,明确双方责任与义务、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
(二)制定方案。
按照求助者中心疗法、认知领悟疗法的原理,逐步完善咨询过程。
1、求助者中心疗法:又称“以人为中心疗法”,是人本主义心理疗法的主要代表。
这一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人们是完全可以依赖的,他们有很大潜能理解自己并解决自己的问题,无需咨询师进行直接干预;如果他们处在一种特别的治疗关系中,就能够通过自我引导而成长。
2、认知领悟疗法:是通过解释使求治者改变认识、得到领悟而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失,从而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咨询中要用符合病人生活经验的解释使病人理解、认识并相信他的症状和病态行为的幼稚性、荒谬性和不符合成年人逻辑的特点,这样可使求助者达到真正的领悟,从而使症状消失。
四、咨询过程(1)诊断评估阶段(第1——3次)①建立有效的咨询关系,以患者为中心,以倾听,共情为主,积极关注。
本着尊重、热情、真诚的态度使卢某感到被理解、被接纳,初步获得了了卢某的信任,打下会谈的基础。
本阶段的三次会谈主要采用求助者中心技术,通过耐心的倾听和适当的开放性提问,引导卢某叙述从小的经历,与家人亲友的关系,监狱的生活以及伴随的内心感受。
了解到卢某从小就学坏,最后因受不了体罚而离家走上社会并犯罪,与父母长期关系淡漠。
在叙述犯案过程时,卢某表情平静,不回避,他认为案是自己犯的,敢作敢当。
从谈话中可以看出卢某对金钱有强烈的欲望和盲目崇拜的心理,且想法、行为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基本的同情心和共情能力。
对于监狱中常与人发生冲突的事实,卢某并不否认。
但他认为那不是自己的错,是他人在故意挑衅,自己只是在反击,维护自己的尊严及地位。
②评估诊断,咨询策略分析。
本阶段会谈发现,卢某由于从小缺少父母关爱,常年混迹于不良同伴中,逐渐形成了敏感、猜忌且自尊心极强等人格特质,对金钱、尊严及男子汉气概等概念具有严重的认知歪曲,并据此形成了一套极端、偏执的维护个人尊严地位,追求舒适生活的思维逻辑和行事方式。
经常指责他人,具有较高的易激惹性和攻击性。
针对上述特点,拟采用认知咨询技术。
与卢某一同探寻行为背后的潜在需要、错误认知以及想法的众多可能性,启发卢某思考,并帮助他看到自身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带来的困扰与破坏,找到一种新的、更加合理有效的思维方式代替原有的歪曲认知模式。
此阶段获得了卢某的充分信任,卢某把自己的成长经历经历和内心感觉和盘托出,使其内心中压抑等不良情绪得到发泄,使其内心平静下来,开始理性面对自己的问题。
关于睡眠障碍问题,教其学会晚上做自我催眠,每周逐步提前半时候开始做,恢复正常睡眠。
(2)正式咨询阶段(第4——9次)进一步寻找卢某心理问题发生的认识根源,改变不良认知。
该犯思维清晰,领悟力较强,咨询师直接对其讲解了趋利避害原则、黄金法则、设身处地原则,卢某能够理解并接受这些理论对自己问题的解释。
①进行对话,围绕与父母及亲友之间关系的展开讨论,让卢某自然地流露真实情感,释放压抑,唤起积极情绪,寻找内在良性资源,确立积极的生活目标。
通过谈话发现,该犯对父母虽有怨恨,但依然渴望家庭的温暖。
在第五次咨询后,卢父来监区接见,咨询师向卢父详细介绍了该犯最近的想法,让家人感受到他的变化,重新建立亲情关系,增加改造信心,及时强化卢犯的积极情感体验,令其进一步体会亲人对他的关爱和期望。
通过几次的倾诉和引导,卢犯的积极情感越来越强烈,与家人的关系有了极大的改善,通过书信、电话等方式,恢复了与亲人之间的关系。
②认知领悟过程,每次探讨一个问题。
探寻卢某问题的核心错误认知,并尝试加以矫正。
与卢某探讨其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对其冲动、暴力、冷酷、无责任感、对抗权威的性格产生影响的因素。
卢某对自己心理症状成因有了理性的认识之后,焦虑情绪有所缓解。
咨询中,咨询师通过分析具体冲突情境,采用认知技术,帮助卢某辨别事件的真实情况和主观想法。
通过“成本与效益”分析对其使用暴力手段的后果进行了探讨,让卢某逐渐认识到暴力的应对方式并不是唯一的解决办法,并在咨询师的带动下开始尝试运用新的思考模式和行为方式来应对人际冲突。
(3)咨询巩固阶段(第10——11次)巩固咨询效果,帮助卢某学会用理性思维方式思维,使其在认知、思维、情绪、行为等方面重建新的反应模式,拥有较现实的、较理性的、较宽容的人生哲学。
咨询师让卢某请仔细看一下,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卢某回答是一个骷髅。
当咨询师说,你再仔细看看,还能发现什么?卢某说,哦,看出来了,里面好像有两个人,一男一女,在一起高兴地喝酒。
经过开导,卢某承认,以前自己太极端了,现在明白了多一个角度去理解、看待问题,凡事都有两面性的道理。
卢某自述通过看《人性的弱点》、《生命的重建》两本书及写心得等家庭作业的实践反思后,收获很大,心理感觉轻松了许多,觉得生活还是很有希望的,已经正常参加学习、劳动一周了,进一步帮助卢某用理性方式进行思维的习惯。
在咨询过程中,感觉到卢某内心的正面认知与负面认知之间在激烈地冲突和对抗。
这种内心冲突令该犯感到痛苦,甚至想要逃避。
他一方面意识到自身想法、行为上的偏执和极端,另一方面又以客观环境等为理由固守某种错误的信念和暴力行为。
在此期间,卢某的冲突行为出现了一定反复。
针对上述情况,本阶段主要是围绕卢某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的新问题和新的冲突行为进行讨论,从而促使该犯继续努力改善自身思考模式和行为方式中的偏差,合理应对人际冲突,达到巩固咨询效果的目的。
(4)咨询结束阶段(第12次)在本次会谈中.咨询师和卢某一同回顾了整个咨询过程,并一同分享了求助者在这一过程中的内心感受以及体验到的变化。
在此阶段,卢某表现得比较真诚,对咨询师所作的工作予以肯定并表示感谢,还主动承诺要以积极、平和的态度面对今后的生活,保证在服刑期间不会再受到行政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