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偏执型人格障碍案例解析
人格障碍法律纠纷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甲,男,35岁,患有偏执型人格障碍,长期对邻居乙产生敌意。
乙,男,40岁,居住在甲的隔壁。
近年来,甲与乙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多次发生争吵。
某日,甲因琐事与乙发生争执,甲情绪激动,手持菜刀追砍乙。
乙无奈之下,拿起身边的铁棍进行自卫。
在争执过程中,乙将甲击伤,甲被紧急送往医院治疗。
经鉴定,甲的伤势构成轻伤二级。
二、案件争议焦点1. 甲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2. 乙的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三、案件审理过程1. 审理阶段(1)一审阶段一审法院审理认为,甲患有偏执型人格障碍,长期对乙产生敌意,在争执过程中,甲持刀追砍乙,其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
乙在争执过程中,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将甲击伤,其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依法不负刑事责任。
(2)二审阶段甲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
二审法院审理认为,一审法院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遂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2. 执行阶段甲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
在缓刑期间,甲遵守法律法规,积极参加社区矫正,表现良好。
四、案例分析1. 甲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之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甲患有偏执型人格障碍,在争执过程中,持刀追砍乙,其行为具有明显的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性质。
因此,甲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2. 乙的行为构成正当防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之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乙在争执过程中,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将甲击伤,其行为符合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
五、案件启示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人格障碍的认识,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2. 建立健全社区调解机制,及时化解邻里矛盾,避免矛盾升级。
3.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引导公民依法维权。
偏执型人格障碍案例
偏执型人格障碍一B 某,男,30 岁,11 岁时父亲病逝,全家生活由母亲支撑,家境清贫;B 懂事较早,常替母分忧,颇具独立性,任何生活琐事均能自己料理,不愿给母亲添麻烦;性情较固执,虽有错误,却不易接受批评,不愿透露心事,与人交往,总怕受人藐视,对有财有势者退避三舍,不与往来;18 岁考上大学,成绩中等,与同学关系尚过得去,无一知心朋友:在校学习期间,有位同学在政治运动中受到审查,组织上向 B 了解情况,B 对此心情紧张,认为自己会被牵连进去,终日,惶惶,对同学更加疏远,别人三两交谈或多看他一眼,便起疑心,认为别人在议论自已;假日亦不外出,怕别人怀疑或跟踪;听到同学谈某人交代问题时则认为是暗示自己也应该主动交代,因而常表白自己没有问题:大学毕业分到一国防工厂任技术员,因工厂均有士兵守卫,会客制度严格,B 渐渐显得心情紧张,联系到大学时曾被调查的历史,自认受牵连,觉得分到此厂工作,也是有意将他置于监视之下:平时谨小慎微,很少与同事接触,下班回家后从不外出:一次工作赶任务,休息不足,偏执观念严重,觉得上下班时有人跟踪,经常将帽沿拉得低低的,以躲开',跟踪;遇到穿军服的人便认为是跟踪者;对亲友来信或寄出的信总要查看一下邮戳,问一下对方是何时收信的,如收信迟,则认为来往信件被拆检过:工作中总认为别人会搞鬼或故意贬低他的成绩,常加以防范,对别人请教他的问题亦认为是有意考察他而不愿讲:在家中显得很固执,要按自己的意见办,曾把跟踪,'事告诉家人,对家人的安慰和开导极不高兴,甚至骂人,家人认为其精神异常,欲带B去精神科就诊,遭其拒绝;B 虽有上述症状,但工作完成得较好,后被评为先进生产者, 为解决夫妻分居调动了工作,在新单位觉得工作顺心,得到重用,偏执观念明显减少,与他人关系尚好,但仍是处处小心谨慎,防范别人摘鬼;经20 年追踪观察,未见情感淡漠意志减退幻觉和妄想等根据偏执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该病例符合此诊断。
偏执型人格障碍案例分析
引言概述:偏执型人格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其特征为长期持久的不合理的怀疑、猜疑和偏见,导致个体与周围人和环境产生冲突和隔阂。
本文通过对一名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进行案例分析,探讨其症状表现、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期增进对该障碍的理解和有效干预。
正文内容:一、症状表现:1.偏执性思维模式:疑心重、多疑:患者对他人的意图和动机产生不合理的猜测和负面解读;坚持己见、固执:患者对自己的观点坚持不懈,不愿接受他人的异议;敏感易怒:患者对于他人的批评或指责极度敏感,并过度反应。
2.社交障碍:疏离感:患者与他人保持距离,避免亲密关系和互信;冷漠行为:患者缺乏对他人的兴趣和同情心,表现出冷漠和冷淡的态度;避免争吵:患者为避免争执和冲突,倾向于回避社交场合。
3.关注细节和perfectionism:强调完美:患者追求完美主义,对细节要求极高,容易陷入琐碎的事务中;过度关注细节:患者对细节过度关注,经常批评别人的不完美。
二、病因分析:1.遗传因素:偏执型人格障碍可能与遗传基因有关,家族病史是发展该疾病的重要因素。
2.环境因素:不良的童年经历如缺乏父母关爱、家庭暴力或女童性侵等,也与偏执型人格障碍发生有关。
3.心理因素:个体内心深处的焦虑、不安、自卑等情绪可能促进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发展。
三、诊断和评估:1.临床观察:医生通过与患者面对面的交流观察其言行举止,了解其症状以及生活和工作中的困扰。
2.量表评估:使用偏执人格障碍相关的评估工具如PDQ4+、SCIDII等评估患者的症状和疾病程度。
3.家庭史和个人史的了解:通过与患者及其家人沟通,了解其个人和家庭背景,以增进对疾病起因的理解。
四、治疗方法:1.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治疗和支持性治疗等心理治疗方法,有助于帮助患者认识到其扭曲的思维模式,并培养积极健康的行为模式。
2.药物治疗:药物如抗焦虑药、抗抑郁药和抗精神病药等,可以减轻患者症状的严重性,改善其情绪和心理状态。
人格方面问题行为的案例
人格方面问题行为的案例
人格方面问题行为的案例有很多,以下是一个关于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案例:
王先生是一个中年男性,他在过去的一年中经历了严重的情绪波动和人际交往困难。
他常常感到自己被周围的人所忽视和排斥,对别人的言行过度敏感,经常怀疑别人在背后议论他或对他不怀好意。
他经常与人争吵,甚至发生肢体冲突,导致人际关系越来越差。
他也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感到怀疑,常常感到自己一事无成,失去了自信心。
通过进一步评估和诊断,医生认为王先生患有偏执型人格障碍。
这种障碍表现为持续的猜疑、敏感、敌对、易怒等症状,并会影响个体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
王先生的行为给他的家人和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因此需要进行积极的治疗和干预。
针对王先生的情况,医生制定了一系列治疗方案,包括认知行为疗法、药物治疗等。
在认知行为疗法中,医生帮助王先生认识并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例如通过认知重构技术来改变他的负性思维模式。
在药物治疗中,医生为王先生开了一些抗抑郁药物来改善他的情绪症状。
经过几个月的治疗,王先生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他的情绪稳定下来,人际关系也有所改善。
以上案例仅供参考,具体情况因人而异。
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有类似情况,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偏执狂精神病案例
偏执狂精神病案例偏执狂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常常表现出对周围环境的过度怀疑和不信任,以及对自己的过分自负和自大。
今天我们将介绍一个偏执狂患者的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精神疾病。
患者李先生,45岁,已婚,有两个孩子。
李先生在工作中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但在家庭生活中却有着严重的偏执狂症状。
他经常怀疑妻子和孩子背后有人在暗中操纵,认为自己是被人陷害的受害者。
他经常检查家中的门窗是否关闭,怀疑家人会对他进行暗中的监视和跟踪。
在工作中,他对员工的工作态度也非常苛刻,经常怀疑员工有意要损害他的利益。
在日常生活中,李先生的偏执狂症状也表现得非常明显。
他经常洗手,认为自己会被细菌感染,因此要反复清洗身体和家居用品。
他还有着强烈的洁癖,对家中的卫生环境要求非常严格,经常要求家人进行反复清洁。
在饮食方面,他也有着严格的控制,只吃自己亲自洗净的食材,经常怀疑外面的食物会被人故意污染。
李先生的偏执狂症状严重影响了他的家庭和社交生活。
他的妻子和孩子经常因为他的怀疑和控制而感到疲惫和压力。
他的朋友和同事也渐渐疏远了他,因为他的言行举止让人感到不安和压抑。
针对李先生的偏执狂症状,他的家人和朋友已经多次劝说他去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但他始终拒绝接受。
他认为自己并没有任何问题,一切都是他周围环境对他的陷害和误解。
他对任何形式的帮助都持怀疑态度,甚至认为心理医生和医院都是为了陷害他而存在的。
偏执狂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常常无法意识到自己的病情,因此很难接受治疗。
但对于像李先生这样的患者来说,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专业的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患者可以逐渐减轻偏执狂症状,恢复正常的社交和家庭生活。
同时,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和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他们的关爱和鼓励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地走出偏执狂的阴影。
总之,偏执狂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常常表现出对周围环境的过度怀疑和不信任。
通过专业的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患者可以逐渐减轻偏执狂症状,恢复正常的社交和家庭生活。
偏执性精神病案例
偏执性精神病案例患者简介:患者张某,男,30岁,因家人发现其行为异常,情绪不稳定,对周围人产生怀疑和敌意,于某年某月入院治疗。
患者自述近期情绪波动大,对周围人产生疑虑,认为自己受到了陷害和迫害,拒绝接受家人和医护人员的帮助。
病史回顾:患者既往体健,无长期慢性疾病史,无过敏史,无手术史,无输血史,无外伤史。
患者自述曾在某年某月某地遭受过一次人际关系冲突,导致其产生强烈的不信任感和敌意情绪,之后情绪波动明显,对周围人产生了疑虑和怀疑,认为自己受到了陷害和迫害。
临床表现:患者情绪不稳定,容易激动,对周围人产生疑虑和敌意,拒绝接受家人和医护人员的帮助,甚至对家人和医护人员产生攻击性行为。
患者自述认为自己受到了陷害和迫害,对周围环境产生不信任感,行为举止异常,言语紧张,思维内容固执,拒绝改变自己的想法。
诊断与治疗:经过临床精神科医生的详细询问和评估,患者被诊断为偏执性精神病。
治疗方案为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通过药物控制患者的情绪波动,减轻其对周围环境的敌意和疑虑,同时进行心理治疗,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认知,改变其固执的思维方式,增强对周围人和环境的信任感。
预后与护理:患者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情绪逐渐稳定,对周围人和环境的敌意和疑虑逐渐减轻,开始接受家人和医护人员的帮助和关心。
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控制,预后良好,但仍需长期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以防止病情复发。
结语:偏执性精神病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常常表现出对周围人和环境的极度不信任和敌意,对治疗和护理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针对此类患者,需要医护人员的耐心和细心护理,同时进行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以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希望通过本案例的介绍,能够增加对偏执性精神病的了解,提高对此类患者的关爱和护理水平。
偏执型人格障碍案例
偏执型人格障碍案例偏执型人格障碍是一种常见的人格障碍,患者常常表现出对他人的怀疑、敌意和偏执的特征。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案例来介绍偏执型人格障碍的症状、影响以及治疗方法。
小明,30岁,是一名企业职员。
他的同事描述他为一个十分固执的人,对待工作和生活中的事情总是持怀疑态度。
他经常认为同事们在背后议论他,企图陷害他。
在工作中,他总是过分强调细节,对同事提出的建议总是持怀疑态度,认为他们是出于不良动机。
他对自己的观点固执己见,不愿意接受别人的看法。
在生活中,他总是认为周围的人对他不友善,经常因此产生冲突和矛盾。
这个案例中的小明就是一个典型的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
他的行为表现出对他人的过度怀疑和敌意,对待事情过分强调细节,且固执己见。
这些特征影响了他的工作和人际关系,使他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感到不适。
偏执型人格障碍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
在工作中,他们常常因为对同事的怀疑和敌意而导致与同事产生矛盾,影响了工作效率和团队合作。
在生活中,他们的过分怀疑和敌意也会导致与家人、朋友产生矛盾,使他们的社交圈子变得狭窄。
针对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需要接受专业的治疗。
心理治疗是治疗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主要方法之一。
通过心理治疗,患者可以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偏执思维,学会放下对他人的过度怀疑和敌意,改善与他人的关系。
药物治疗也可以作为辅助手段,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除了专业治疗外,患者的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也是十分重要的。
他们可以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在日常生活中给予理解和支持,帮助患者逐渐摆脱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困扰。
总的来说,偏执型人格障碍是一种常见的人格障碍,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患者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治疗,并得到家人和朋友的支持。
只有这样,患者才能逐渐摆脱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困扰,重新融入正常的社交和工作中。
偏执型人格障碍案例分析------12
偏执型人格障碍案例分析------12一、案例介绍有一位刚升入高中读书的男生,18岁。
前半学期由于同学间尚互不认识,由老师指定他暂任班长。
半学期后由于与同学关系不和,被撤换班长之职。
于是,该生就疑心是某同学在老师那里搞他的鬼,嫉妒他的才干,认为自己受到了排挤和压制,对班长撤换一事耿耿于怀,愤愤不平,认为同学与老师这样对他不公平,指责他们,埋怨他们,后常与同学、老师为此发生冲突,有时还状告校长和家长那里,并要求恢复他的班长之职,否则扬言要上告、要伺机报复。
大家都耐心细致地劝他,他总是不等人家把话说完,就急于申辩,始终把大家对他的好言相劝理解为是恶意、敌意。
这样无理取闹,与同学、老师的关系日益恶化,到高中毕业时,仍无根本性的变化,他不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加以改正。
经诊断为偏执型人格障碍。
二、案例分析偏执型人格障碍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想彻底矫治好几乎是不太可能,任何形式的疗法都是收效甚微的。
其原因是患者与心理医生不肯好好配合,患者总认为自己根本没有患病,医生是在胡说,因此,总是用不信任的眼光看医生,怀疑医生、拒绝与医生合作,使得医生无法介入治疗。
可见,对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治疗不宜拖迟,应该抓住患病初期的有效调节。
调节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条。
(1)要自觉地创造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
父母、教师对青少年患者不要轻易地责备、侮辱、彼此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关心、互相尊重、互相帮助。
要经常进行沟通和交往,减少或避免不良刺激。
一旦争吵起来,周围人要尽快散开,不要去凑热闹,更不要去争辩,但大家可以齐声有力批评,使其收敛。
而患者此时也要尽量警告自己不要吵架。
使自己尽快离开,以免闹个不休。
如果患者能自觉地把自己长期置身于这样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中,那么,其异常的人格就会逐渐得到好转,甚至可以有较大的改善。
因为,在这种良好的人际环境中,患者通过良好的沟通与交往,容易理解他人,信任他人,减少敏感多疑。
(2)学会自我暗示调节法来逐渐消除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异常人格特征。
偏执型人格障碍案例与诊治
精力充沛 VS
颓废迟滞
完美无憾 VS
悲观绝望
自我观念明确, 生活缺乏目标, 追求方向肯 时感彷徨迷失 定
成功的感情生 孤独寂寞,无法 活,奠定事 与人亲密相处 业基础
热爱家庭,栽 自我放纵,不顾
培后进
未来
随心所欲,安 悔恨旧事,徒呼
享天年
负负 22
二、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一)影响人格发展的生物遗传因素 (二)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三)家庭环境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 (四)学校环境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 (五)自我调控因素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来询者背景] 在交谈中了解到,来询者是个内向性格,从小就是在挫折中长大的。
父亲是个很老实的知识分子,母亲是工人。平时母亲对父亲总是吵闹不 休,一家之主的父亲没有家庭地位。来询者的童年正值“文革”期间, 作为知识分子的父亲更没有社会地位,直至今日家庭经济收入仍偏低, 这些都是母亲数落父亲的内容。母亲对来询者也动辄打骂、训斥责备, 说他和爸爸一样是个呆子。他在学龄前就胆小、害怕,常常被别人欺侮。 上学后认识到这是社会和周围的人对自己家庭较低的评价的结果。别人 说父亲窝囊,母亲是个母老虎。在这种社会与家庭环境中,来询者形成 自卑、压抑的性格。
常见人格缺陷的特征及矫正方法
(一)自卑 德国心理学家皮特·劳斯特提出了一些有价
值的建议: 1.越担惊受怕就越遭灾祸。因此,一定要懂
得积极态度所带来的力量要坚信希望和乐观能引 导你走向胜利。
2.即使处境困难也要寻找积极因素。这样, 你就不会放弃争取微小胜利的努力。你越乐观, 你克服困难的勇气就越会倍增。
特点方面的人格特征;
性格是表现在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
气质
1、气质的定义 气质是指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人的心理活动典型
偏执型人格,九牛拉不回偏执型人格障碍案例诊治如何与有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人交往
偏执型人格,九牛拉不回偏执型人格障碍案例诊治如何与有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人交往偏执型人格,九牛拉不回偏执型(paroid)人格障碍,其主要特点是敏感多疑,容易与人产生对立。
这种人格实际并不少见,但其发生率很难调查,据国外报道,男性多于女性。
主要表现是对别人有一种普遍的、无法理解的多疑倾向,认为别人总是在贬低或威胁自己,对自己不公平、不信任或不忠实,因而自己也不相信别人,而且容易因为觉得自己吃了亏而激怒。
因为多疑,所以不易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自己的家人在内。
偏执性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又叫妄想型人格,指以极其顽固地固执己见为典型特征的一类变态人格,表现为对自己的过分关心,自我评价过高,常把挫折的原因归咎于他人或推诱客观。
为1980年《诊断统计手册》( DSM-Ⅲ )人格障碍12种类型之一。
概述据调查资料表明,具有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人数占心理障碍总人数的5.8%,由于这种人少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偏执行为持否认态度,实际情况可能要超过这个比例。
当他意识到自己的这一问题时,自己也是很难改变。
自己经常难以自拔,陷入难言的痛苦中。
当向外界求助时,别人的指导难以维持太久,继而又陷入从前的状态。
自己也经常以多种方式疏通自己让自己走出困境但是很难。
特点偏执型人格其行为特点常常表现为:极度的感觉过敏,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思想行为固执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狭隘;爱嫉妒,对别人获得成就或荣誉感到紧张不安,怒火中烧,不是寻衅争吵,就是在背后说风凉话,或公开抱怨和指责别人: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惯于把失败和责任归咎于他人,在工作和学习上往往言过其实;同时又很自卑,总是过多过高地要求别人,但从来不轻易信任别人的动机和愿望,认为别人存心不良;不能正确、客观地分析形势,有问题易从个人感情出发,主观片面性大;如果建立家庭,常怀疑自己的配偶不忠等等。
持这种人格的人在家不能和睦,在外不能与朋友、同事相处融洽,别人只好对他敬而远之。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案例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案例
小王,男性,25岁,单身。
既往无明显病史,家族无精神疾
病史。
最近2个月来,他开始出现幻觉、妄想和行为异常等症状。
小王开始认为自己受到了一种神秘而强大的力量的影响,这个力量开始逼迫他采取某些行动。
例如,他相信,只有在一天中的特定时间点行走在特定的路线上才能抵御邪恶的力量。
他还会对电视、报纸和互联网上的信息产生过度的关注,并开始寻找证据证明他的幻觉和妄想是真实的。
小王的情绪非常不稳定,时而激动、时而沮丧,经常会出现自闭、兴奋或冷漠的情况。
他逐渐变得越来越孤独,不会与家人、朋友和同事联系。
经过专家确诊,小王被诊断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开始接受药物和心理治疗。
在治疗后,小王的症状得到明显缓解,他的情绪稳定了,开始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
他现在正在定期接受治疗,并希望快速康复并回到正常生活中。
偏执型人格障碍案例
偏执型人格障碍案例偏执型人格障碍(Paranoid Personality Disorder, PPD)是一种常见的人格障碍,其特点是持续的、广泛的怀疑和不信任他人的意图,但并不表现为明显的妄想或幻觉。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案例,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心理问题。
小明,30岁,是一名公司职员。
他的同事都觉得他很难相处,因为他总是对别人持怀疑态度,经常怀疑别人对他的意图。
比如,他总是认为同事故意不告诉他工作安排,或者故意隐瞒重要信息。
他对同事的言行举止总是过分解读,认为别人在暗中阴谋对付他。
他对同事的态度也很冷漠,很少主动和别人交流,总是怀疑别人的动机。
而且,一旦有人触犯了他的底线,他就会变得极其敌对和报复心理。
在生活中,小明总是保持警惕,认为周围的人都在阴谋中。
他不相信别人,也不愿意与别人合作。
他总是独来独往,不愿意和别人建立亲密关系。
在工作中,他很难与同事合作,因为他总是怀疑别人的动机,不愿意相信别人。
这导致他在团队中的地位很低,同事们也很少与他交往,觉得和他相处很吃力。
在家庭中,小明对家人也是持怀疑态度。
他总是认为家人有意隐瞒他的信息,或者在他背后说他的坏话。
他对家人的态度也很冷淡,不愿意与家人交流,也不愿意接受家人的帮助。
这导致他与家人的关系很紧张,家人也很难与他沟通。
小明的偏执型人格障碍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困扰。
他总是活在恐惧和怀疑中,无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他的工作和生活都受到了影响,也给他自己带来了很多痛苦。
因此,他急需接受心理治疗,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建立对他人的信任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偏执型人格障碍的特点和影响。
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往往无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总是活在恐惧和怀疑中,给自己和周围的人都带来了很多困扰。
因此,及早发现并接受心理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以便帮助患者重新建立对他人的信任,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变态心理学案例报告 偏执型人格障碍
变态心理学案例报告班级:11级应用心理姓名:学号:一例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案例报告案例:某男,已婚,系同一条街的街坊,约50岁,离异。
个人成长史:自小与四个兄弟姐妹(其中一个姐姐在16岁时因病死亡)由母亲抚养长大。
母亲脾气较怪,稍有不满,就会发脾气责怪打她的子女。
其父亲与母亲感情不和,年轻时,常年与其母亲分居,且不抚养子女,将工资用来养活一个寡妇及其孩子。
后来得知父亲养活了别人,找父亲说理,被父亲关在小黑屋,不给吃喝,险些丧命,后被看不下去的邻居搭救。
案例描述:后来结婚成家后,心重,敏感多疑,每每看见妻子与异性接触,就怀疑妻子与别的诸多男人有不正当关系,甚至害怕“狗男女”要一起害自己,时常会打骂妻子。
他悄悄跟踪妻子,并反复盘问,多次要求妻子不可以与异性接触。
后妻子与其离婚,并带走孩子。
他不轻易相信任何人,看见邻居家的孩子在向自己家门口扔树叶,便怀疑小孩是受邻居唆使要谋害自己,并为此与邻居大骂。
有时在看见小狗便溺,也破口大骂,指责狗的主人居心叵测,多次险些与狗主人打架。
常与别人激烈争执与自身毫无关系的事,与别人意见相左时,总是高高在上的说教,仿佛自己是伟人、智者。
夸耀自己的字体(事实上不怎么样),认为自己很有才华,很有本事,感到社会对自己不公。
与别人(父母、妻子、孩子等)争吵后,挑剔别人的种种错误,从不认为自己有错。
对本案例的身心状况评估:不知情的外人看来与常人无异,思维逻辑、智力等正常;社会功能部分受损,能挣到工资过活,但是无法与人保持持久友好、正常关系;具有与一般人相异的情感表现,如:情绪不稳定、易激惹;自幼的经历使得他人格方面有缺陷,不完善。
性格敏感、多疑、不信任人。
CCMD-3偏执型人格障碍诊断标准(1)其症状标准:广泛、稳定、长期的与常人偏离,认知、情感、人际关系异常偏离。
①心胸十分狭窄,对遭遇过度敏感,多疑;②感觉被迫害,且对侮辱和伤害不能宽容,长期耿耿于怀;③病理性嫉妒,过分怀疑恋人有新欢或伴侣不忠,但不是妄想;④过分自我中心,过于自负,一直将错推给别人,坚持认为自己从没有犯过任何错误,自己永远都正确;⑤易激动,过分警惕,抱有敌意;⑥脱离实际的好争辩;符合偏执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偏执型人格障碍案例分析
偏执型人格障碍来访者基本情况:来访者为某师范院校外语系三年级学生。
因与同寝室五名同学关系紧张,要求休学,家长和老师都不同意,致使近两个月以来,夜不能寐、经常失眠、上课精力不集中,成绩下降。
认为自己的事情不能自己作主,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不如死了好。
来访者生活背景分析:来访者因自己身材矮小,相貌平常,内心具有自卑感,希望自己成为英俊的大个子。
但他不允许他人因身材看不起自己,要为矮个子正名。
因此,他收集过世界上矮小身材的伟人事迹,说明矮子聪明。
例如,拿破仑身高只有168cm,鲁迅只有158cm,并声称大个子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自恃聪明,固执已见,很难接受别人的意见。
原来很崇拜父亲,热爱母亲,相信母亲。
一次老师来家访,反映他在学校打坏玻璃,要求赔偿之事,其母将此事告诉其父,他为此受到父亲惩罚。
于是对母亲产生报复心理。
一次他告诉父亲,自己亲眼看见母亲与一位乡政府干部的不轨行为,由此导致父母离婚,家庭父母离婚给家庭带来悲哀,他由不信任母亲、父亲,到不信任老师和同学,认为世界上没有可以相信的人,只能相信自己。
例如,他悔恨自己听了老师的话,入了师范院校而从事自己不喜爱的工作。
他嫉妒同寝室其他五人经常在一起说笑及相互帮助,又怀疑他们专门孤立自己。
一天,天气很冷,他回寝室吃药、喝水。
药已入口,却发现自己暖壶中没有水,一看其他五个壶,都装着满满的开水。
他认为他们组成了小集团,为了报复他们,他将五个暖壶的斑疙瘩都打掉了。
对于写了求爱信后被拒,他扬言长得漂亮的人是绣花枕头,外表好看,内是草包,犹如说大个子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一样。
偏执型人格其行为特点常常表现为:极度的感觉过敏,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思想行为固执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狭隘;爱嫉妒,对别人获得成就或荣誉感到紧张不安,妒火中烧,不是寻衅争吵,就是在背后说风凉话,或公开抱怨和指责别人;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惯于把失败和责任归咎于他人,在工作和学习上往往言过其实;同时又很自卑,总是过多过高地要求别人,但从来不信任别人的动机和愿望,认为别人存心不良;不能正确、客观地分析形势,有问题易从个人感情出发,主观片面性大;如果建立家庭,常怀疑自己的配偶不忠等等。
偏执型人格障碍案例
偏执型人格障碍案例
偏执型人格障碍是一种常见的人格障碍,其特点是对他人持怀疑态度、对自己
的能力和价值持过分看重的态度。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介绍偏执型人格障碍的症状、影响以及治疗方法。
小明,30岁,是一名企业职员。
他的工作表现一直很出色,但是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却一直不和睦。
小明总是怀疑同事们对他的评价,认为他们在背后议论自己。
他经常检查同事们的行为举止,试图找出他们对自己不利的证据。
即使同事们对他表示友好,他也会觉得他们是在虚伪地对待自己。
由于这种偏执的态度,小明的工作和生活都受到了影响。
偏执型人格障碍的症状主要包括,对他人的持怀疑态度,认为别人对自己有敌意;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持过分看重的态度,自负;对他人的行为和意图进行过度解读,容易将中立或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难以宽容和原谅他人,对待他人往往过于苛刻。
这些症状会影响患者的人际关系和工作表现,甚至会导致社交和情绪问题。
针对偏执型人格障碍,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可以
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偏执态度,并学会如何理性地对待他人的行为和意图。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治疗方法,患者可以逐渐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减少对他人的怀疑和敌意。
药物治疗则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问题,提高情绪稳定性。
总之,偏执型人格障碍是一种常见的人格障碍,会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不
利影响。
通过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患者可以逐渐改善自己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增加对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了解,促进相关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偏执型人格障碍案例
偏执型人格障碍案例偏执型人格障碍是一种常见的人格障碍,患者常常表现出对他人的怀疑、敌意和偏执的态度。
本文将介绍一个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案例,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心理健康问题。
小明,一名32岁的男性,是一家大型公司的员工。
他在工作中表现出了极大的偏执情绪,经常怀疑同事们对他的意图和行为。
他认为同事们故意排挤他,阻挠他的工作,甚至在背后捣鬼。
他经常将自己的工作成绩和待遇与他人进行比较,一旦发现有人比他得到更多的认可或奖励,他就会陷入沮丧和愤怒之中。
他对领导和同事的言行举止都进行过度的解读和猜测,导致他在工作中经常感到焦虑和不安。
除了工作上的偏执情绪,小明在日常生活中也表现出类似的特征。
他对家人和朋友的言行举止也持怀疑态度,经常认为他们对自己有意图,或者在背后议论自己。
他对他人的信任度极低,很少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害怕被他人利用或伤害。
小明的偏执型人格障碍严重影响了他的人际关系和工作表现。
他的同事对他的猜疑和敌意感到厌烦,导致他在团队中的地位逐渐下降。
他的家人和朋友也对他的猜疑和不信任感到无奈,逐渐疏远了与他的交往。
对于这样的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需要进行专业的心理评估和干预。
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安全、信任的治疗环境,让患者能够敞开心扉,表达内心的矛盾和困惑。
其次,需要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偏执情绪是一种心理问题,而非他人的阴谋和陷害。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治疗手段,帮助患者改变其对他人的过度解读和猜测,建立更健康、积极的人际关系模式。
此外,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也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能够为患者的康复之路提供有力的支持。
总之,偏执型人格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对患者的人际关系和工作表现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需要进行专业的心理评估和干预,帮助患者建立更健康的人际关系模式,重建信任和安全感,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能。
(完整版)偏执型人格障碍案例解析
(完整版)偏执型人格障碍案例解析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主人公:安嘉和(冯远征饰)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定义: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始于成年早期是一种具有病理性的固执信念,易走极端的人格障碍。
临床表现:过敏多疑、固执己见、极易记恨诊断要点:1、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2、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并至少有下列3项:①对挫折和遭遇过度敏感②对侮辱和伤害不能宽容,长期耿耿于怀③多疑,容易将别人的中性或友好行为误解为敌意或轻视④明显超过实际情况所需的好斗对个人权利执意追求⑤易有病理性嫉妒,过分怀疑恋人有新欢或伴侣不忠,但不是妄想⑥过分自负和自我中心的倾向,总感觉受压制、被迫害,甚至上告、上访,不达目的不肯罢休⑦具有将其周围或外界事件解释为“阴谋”等的非现实性优势观念,因此过分警惕和抱有敌意。
医院外科专家安嘉和是众人眼中一等一的好男人,他的事业一帆风顺,然而他却具有家庭暴力倾向。
梅湘南是他的第二任妻子,由于她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引起丈夫的疑心。
家庭暴力的阴影开始在二人之间滋长。
排除标准:人格特征的异常偏离并非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的表现或后果。
故事中我们知道主人公是成年人,有较好的工作,在每次打妻子之后都能坦诚认错,有自知力,可以排除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
部分情节分析及对应:情节1、被绑架的妻子梅湘南被救出来后,安嘉和对妻子的匪徒独处的时间内做了什么深表怀疑,回到家后的他控制不住自己而动手打了妻子。
从中,我们可知主人公非常多疑、敏感,缺乏起码的安全感。
因为怀疑妻子与他人有染,所以认为自己收到了极大的伤害。
但是他又缺乏正确处理事情的能力,只能诉诸暴力。
妻子的过去,使他一直无法忘怀和加以宽容,这次的事件激发了他的情绪,这种异于常人的情感流露让妻子无法忍受。
情节2、同事来看望安嘉和,但是他却对妻子和同事说话深表不满,认为他们既然不认识何以会说话,在他心目中,妻子不应该和不认识的异性讲话,她只能跟自己说。
从中,我们可知安嘉和只是把妻子视为他个人的物品,别人不许碰,过分强调对妻子的占有权,有病理性嫉妒和强烈的支配欲。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案例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案例分析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症状分析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案例:李某,男,22岁,未婚,汉族,中专毕业,粮食局职员。
1984年7月父病故又加失恋,开始失眠,呆滞,郁郁不乐。
说“我活不了多少天了,我有罪,领导认为是我让单位的其他人犯了错误。
”拒绝就医。
听到火车鸣响就害怕,说“了不得,天下在乱了。
”不出门,独处一隅,喃喃自语自笑。
于8月送入某市精神病院,诊断为“抑郁症”,给予阿咪替林、冬眠灵等治疗,19天后家属要求出院,返家途中突然凝视前方,旋即返身惊恐而逃,说“前面有一道白光太厉害了”而其两位兄长均未见到。
听见鸟鸣狗叫也恐慌,在家休息数月,至1985年元月去上班,尚能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对人说他耳边常听到一些说话声,内容则说不出。
至1985年5月份,见到公安人员就恐惧,口称“我有罪”,回家后即问家人:“公安局的人和你们谈过话吗?为什么我想的事别人都知道?”不时侧耳倾听“地球的隆隆响声”。
一次,听到汽车声就惶恐地说:“社会大乱了”;看见小汽车则恐惧地问家人:“那是不是来逮捕我的?”某晚仰卧于床,忽然说:“怎么我在屋里能看见天?”既往体健,无重大躯体疾病可告。
精神检查:病人意识清晰,定向力良好,接触合作,言谈切题,记忆智能无障碍,唯孤僻离群,独卧于床,不与病友交往,生活被动懒散,时而恐惧紧张,时而激愤,时而自语自笑,有时凝神倾听,若有所闻。
一次某病友打开水龙头听到流水声的同时,病人称他脑子里听到一个陌生的声音:“李某(病人名)得了这病没本事,无能”,还有一次病人突然对电风扇下跪,口称“我有罪,该死。
”问其故,说刚才他听到电风扇嗡嗡声的同时,电风扇里还有一男声在责骂他是“叛徒”,“内奸”,故请罪下跪求饶。
某次在床上侧耳听,说是耳边听到他母亲、哥哥及其他人在谈论他,母亲的声音说:“他不争气,得了这个病,”哥哥的声音说:“他该好好治病,好了再工作。
”还有一次看见两命子在飞翔,就说他父母有大灾大难。
有时病人说自己“是个已死的人,虽然还会走路说话,实际上已不存在”,感到自己脑子里想的事并未跟别人说,但别人都知道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主人公:安嘉和(冯远征饰)
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
定义: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始于成年早期是一种具有病理性的固执信念,易走极端的人格障碍。
临床表现:过敏多疑、固执己见、极易记恨
诊断要点:
1、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2、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并至少有下列3项:
①对挫折和遭遇过度敏感
②对侮辱和伤害不能宽容,长期耿耿于怀
③多疑,容易将别人的中性或友好行为误解为敌意或轻视
④明显超过实际情况所需的好斗对个人权利执意追求
⑤易有病理性嫉妒,过分怀疑恋人有新欢或伴侣不忠,但不是妄想
⑥过分自负和自我中心的倾向,总感觉受压制、被迫害,甚至上告、上访,不达目的不肯
罢休
⑦具有将其周围或外界事件解释为“阴谋”等的非现实性优势观念,因此过分警惕和抱有敌
意。
医院外科专家安嘉和是众人眼中一等一的好男人,他的事业一帆风顺,然而他却具有家庭暴力倾向。
梅湘南是他的第二任妻子,由于她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引起丈夫的疑心。
家庭暴力的阴影开始在二人之间滋长。
排除标准:人格特征的异常偏离并非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的表现或后果。
故事中我们知道主人公是成年人,有较好的工作,在每次打妻子之后都能坦诚认错,有自知力,可以排除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
部分情节分析及对应:
情节1、被绑架的妻子梅湘南被救出来后,安嘉和对妻子的匪徒独处的时间内做了什么深表
怀疑,回到家后的他控制不住自己而动手打了妻子。
从中,我们可知主人公非常多疑、敏感,缺乏起码的安全感。
因为怀疑妻子与他人有染,所以认为自己收到了极大的伤害。
但是他又缺乏正确处理事情的能力,只能诉诸暴力。
妻子的过去,使他一直无法忘怀和加以宽容,这次的事件激发了他的情绪,这种异于常人的情感流露让妻子无法忍受。
情节2、同事来看望安嘉和,但是他却对妻子和同事说话深表不满,认为他们既然不认识何
以会说话,在他心目中,妻子不应该和不认识的异性讲话,她只能跟自己说。
从中,我们可知安嘉和只是把妻子视为他个人的物品,别人不许碰,过分强调对妻子的占有权,有病理性嫉妒和强烈的支配欲。
妻子与同事说话的行为伤害了自己,他的比较浓重的外归因把一切责任推到别人的身上,强烈的自我中心情节使他从不反省自己。
他很留意妻子会跟什么人联系,过分警惕妻子的行为,这一切的一切可以表述他的症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