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社会学考试必考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环境社会学
1、环境社会学是指在环境与社会关系的基础上研究当代社会的环境问题及其社会影响的学科。
2、环境社会学区别于传统社会学的最大特点在于:
( 1 )把以往社会学排除于研究对象之外的自然的、物理的、化学的环境纳入了研究范围,并把研究种环境与人类社会、人类群体之间的关系作为主要目的。
( 2 )与以往社会学相比,环境社会学的研究领域扩大到了自然界。
环境运动
环境社会学的产生与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密切相关。
环境问题突出,人类生存与发展危机加剧,促使人们的环境意识转变。
社会各界关注环境问题,环境保护运动兴起,各项环保政策出台。
环境运动
1、 1972 年,原联邦德国成立“环境保护——全国自发组织联合会” ,其规模由最初的 30 万成员到 1985 年高达 150 万。
2、 1972 年,新西兰成立首个绿党,旨在保护环境,到 1988 年,有 14 个国家成立绿党。
3、 1970 年,美国成立了环境保护署。
4、1972 年 6 月 5 日,在瑞典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
二、环境社会学的产生
环境社会学最早产生于美国。
二十世纪 70 年代初期,由农村社会学家发起了对环境与社会关系的反思,于是,不同学术背景的社会学家们开始围绕着这一问题展开研究,逐渐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环境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学科发展背景:
第一,环境社会学的产生是对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的反应。
第二,日益活跃的环境运动引起了社会学者的注意,为社会学提供了新的研究对象。
在对环境运动的研究过程中,成长出了环境社会学。
第三,在原有的社会学框架内,一些学者也进行了相关研究,这种研究为环境社会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第四,环境社会学的诞生并非是 60、 70 年代的突然事件,只不过是由潜在到公开、由不被人注意到被人注意这样一个过程的表现。
第五,环境社会学的产生也是二战以后社会学自身发展的产物。
第六,生态学在 20 世纪 60 年代的迅速发展,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环境社会学的产生。
第七,对环境问题认识的逐步深入是环境社会学产生的深层原因。
四、两种类型的环境社会学
(一)环境学的环境社会学
1、在研究主题上,主要研究的是环境与社会的关系,而且相对来说比较强调环境因素对于社会系统的影响;
2、在研究方法或分析框架上,主要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或分析框架;
3、在研究取向上,主要是一种宏观取向,试图发展具有普适性的、关于理解环境与社会关系的一般理论;
4、在与传统社会学的关系上,主要是一种对立和批判的关系;主要代表人物:卡顿、邓拉普
(二)社会学的环境社会学
1.在研究主题上,主要围绕环境问题及其社会影响而开展研究;
2.在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上,主要采用社会科学的一些方法或分析框架;
3.在研究取向上,主要是中观和微观取向,试图发展具有一定解释力的、关于理解环境问题及其社会影响的特殊理论;
4.在与传统社会学的关系上,主要是一种结合和利用的关系;主要代表人物:施耐伯格、汉尼
根。
五、环境社会学的未来发展
1、一般研究领域:( 1 ) 环境研究的伦理标准、概念和方法;( 2 ) 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社会影响;( 3 )全球环境变迁对人类社会的影响;(4)社会过程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5 )环境政策与环境管理; ( 6 )环境意识与环境教育。
2、环境社会学研究的新领域:( 1 ) 社会分层与环境问题;( 2 ) 风险和环境社会运动的研究;( 3 )环境问题中的不平等现象;( 4 )环境保护中的文化多样性问题;( 5 ) 土著民族与开发型文明的“对立”;( 6 )环境问题的国际比较研究。
3、环境社会学的主要任务:分析环境问题的社会过程和社会原因;分析环境问题作为一种新的“社会事实”是如何影响现代社会的;分析现代社会对于环境问题的反映及其效果。
同时,在此基础上加强相关的理论建设,增进环境社会学的学科合法性。
4、环境社会学未来发展的制约:
主要是两方面的制约:
( 1 )环境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还未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这对其自身的学术积累、传承和学科发展是一个制约;
( 2 )在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中,有不少问题仅靠社会学的知识和研究成果已不能满足学科发展的需要,需要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成果。
六、环境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一) 研究方法的理论学说
1、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方法论相结合。
2、系统分析与个案研究相结合。
(二)研究的基本方法
1、结构分析:对社会要素的框架分析,通过该分析来把握它们的整体功能。
2、角色分析:对环境保护和环境问题相关主体的社会行为的具体分析。
通过分析不同社会角色的社会行为,制定环境保护的各种社会规范,鼓励、引导大众参与环境保护。
3、制度分析:通过某一类别的社会群体来认识与环境保护及环境问题相关的社会制度,或通过分析某社会制度来透视人们在环境保护及环境问题中的角色关系。
2、实地研究方法
4、比较分析:对两个以上分析单位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似性的分析。
通过比较分析,取长补短,促进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具体的技术方法
1、调查研究方法
2、实地研究方法
3、文献研究方法
4、统计分析方法
七、我国环境社会学的研究
(一)我国环境社会学研究现状
我国关于环境问题的社会学研究主要是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的。
从中国社会学会在1992 年设立“人口与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开始,环境社会学在我国才逐渐被确认为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
我国环境社会学发展主要表现:
1、从事环境社会学研究的人员越来越多。
2、环境社会学方面的论文和著作越来越多。
3、我国的“人口与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开始发挥作用。
4、多次举办“环境社会学”研讨会。
总的表现:一是中国环境问题的社会学研究相对滞后,二是中国尚未形成环境社会学学科体系。
(二)我国环境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理论意义: 1、完善中国社会学的学科体系;2、丰富中国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 3、有助于推动科学综合整体化研究。
实践意义: 1、是中国环境保护发展的客观要求; 2、将指导人类改造自然环境的社会行为。
(三)中国环境社会学的研究主题
环境问题产生的社会原因及其社会解决途径。
如洪大用的《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环境问题: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社会变迁与环境问题——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社会学阐述》等。
思考题:
1.环境社会学与传统社会学相比有何特点?
2.为什么说对环境问题认识的逐步深入是环境社会学产生的直接原因?
3.迄今为止的环境社会学研究可分为哪两种类型?各有何特点?说出各主要代表人物。
4.环境社会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5.中国环境社会学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环境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其研究对象有:一是环境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是环境问题。
一、环境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卡顿和邓拉普认为,所谓环境社会学是研究社会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问。
哈姆菲力和巴特尔指出,环境社会学不仅要研究一般意义上的环境与社会的关系,还要通过研究环境与社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机制,来探讨人类在利用环境时对人的行为起决定作用的文化价值、信念和态度。
人类豁免主义范式( HEP ):卡顿和邓拉普从研究范式的角度批判传统社会学前提假设,他们认为传统社会学研究范式体现了“人类中心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前提预设,而这种范式忽视了环境的影响。
这一范式可以追溯到涂尔干的社会事实范式。
新生态范式( NEP ) :指导环境社会学乃至社会学研究的新范式。
传统社会学的维护者认为,传统社会学中有过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中有大量关于环境问题的论述,其中马克思关于“代谢断层”的理论被认为环境社会学的理论基础。
环境社会学的不同研究范式:卡顿和邓拉普的新生态范式,加洛潘等人的系统论范式,施耐伯格的政治经济学范式,汉尼根的构建主义范式,整合性研究范式,洪大用的社会转型范式,吕涛的 SAEP 范式和 ESSP 范式。
卡顿和邓拉普将 HEP 范式下传统社会学关于环境与社会的关系研究称为环“境问题的社会学研究”;将在 NEP 范式下关于环境与社会的关系的社会学研究称为“环境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三点质疑:
第一,是否研究环境与社会之间的全部关系?
第二,如何证明环境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尤其是因果关系 ?
第三,环境社会学如何体现社会学的方法论基础?
二、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流域水污染、酸雨、荒漠化、全球变暖、物种减少等等。
以理论渊源为标准,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基于“环境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的环境问题研究;以卡顿、邓拉普、施耐伯格等人开创的传统。
日本的饭岛伸子和我国的洪大用延伸了这个传统。
二者阐述的共同主题是环“境问题产生的社会原因及其社会影响” 。
环境问题作为已存在的社会事实,其产生的原因研究是追寻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组织、社会群体等社会因素与环境之间的因
果关系或相关关系,而关于其社会影响研究则是探讨问题出现后对社会阶层、经济发展、制度变迁、群体冲突等其他社会问题具有什么作用。
二是基于建构主义的环境问题研究。
巴特尔、泰勒、汉泥根等人开创的传统。
建构主义“集中分析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过程,分析如何才能成功的建构环境问题”。
基本观点:从建构主义角度研究环境问题,更加注重人的环境认知、环境态度、环境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
与基于“环境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传统相比,建构主义更加注重于环境问题的主观因素,主要是与人的意识相关的主观和客观因素。
鸟越皓站在生活者的角度思考环境问题。
王俊秀在承认环境变迁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学的想象”来揭示人们如何建构环境正义。
评价:环境问题研究作为社会学的经验研究有其合理之处,但过于宏观,有的研究上升至“人类中心主义”或“生态中心主义”的本体论高度,忽视环境问题的微观研究。
三、环境行为
作为社会学的分支学科,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环境行为。
“环境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如何建立的?人们的环境行为则是连接“环境”与“社会”的关键。
探讨环境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不能离开对人的环境行为的分析,环境行为是两者建立关系的桥梁。
环境问题的根源如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等,不可能直接产生环境问题。
实际上是生存于、活动于这个结构、制度当中的人采取了不同的环境行为,才有了某种相应的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作为一个问题存在,它必然是人的环境行为的一个客观结果。
宏观的“环境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转化为对环境行为的社会意义理解,即人对环境进行某种行为,而这种行为具有某种社会意义,环境社会学的经验研究就是用社会学的方法、理论来理解这种意义。
而相比于现实中各种环境问题,阐述导致环境问题的环
境行为更具有普遍性,也更能体现社会学的综合性和整体性特征。
环境行为与环境问题
研究者对环境行为的解释,要么过宽泛,要么过窄。
广义的理解,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环境行为。
对环境行为的狭义理解:将环境行为理解为个体层面的行为;环境行为是指环境保护行为。
社会学视角下的环境行为:环境行为“主要是指作用于环境并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人类社会行为或各种社会行为主体之间的互动行为。
它既包括行为主体自己的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包括行为主体之间的直接或间接作用后产生行为的环境影响。
”
崔凤、唐国建认为,作为环境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环境行为,应该具备以下四个基本特征:第一,环境行为应该是一种社会行为,不是单独的个人行为;第二,特定的环境行为与特定社会的各种因素相关,如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等。
第三,环境行为是以一定的社会关系形式进行的;第四,环境行为的结果不仅对环境产生影响,而且会影响到其他的社会关系。
环境行为的类型
1、从行为主体的多元态势来看,环境行为的主体是人,人有不同的存在方式、不同的存在形态:个体、组织、群体,最高的形态是类。
根据人的不同存在方式,环境行为可分为三类:
( 1 )个体型环境行为,是指一个独立的个体按照自己的意愿所做出的环境行为。
如乱
扔垃圾等。
( 2 )群体型环境行为,是指由群体各个成员的环境行为相互作用、相互适应而形成的整体表现。
如家庭环境行为。
( 3 )组织型环境行为,是指社会组织为了实现该组织某个特定的共同目标而采取的与环境相关的行为。
如工业、服务业、 NGO 等环境行为。
2、根据行为结果的差异,即环境行为对环境和社会的作用程度的差异,可以将环境行为分为三类:
( 1 )环境影响行为,是指现实中人们做出的对环境具有某种程度影响的行为。
如环境承载力。
( 2 )环境破坏行为,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引起了生态环境退化以及不利于人类自身的地质、地貌变化等状况的行为。
环境破坏有三种:
一是因人类对可再生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破坏了它们的再生能力,导致生态环境退化,从而损害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基础,如过度捕捞、垦殖等;
二是人类大规模开发自然的活动,使地质、地貌发生异常变化乃至产生灾难性后果,如大型水利工程、大规模采掘等;
三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大量向周围环境排放有毒有害物质,致使有毒有害物质在环
境中聚积并超过环境系统的自净能力,造成环境质量破坏或严重的环境污染。
( 3 )环境保护行为,是指人们为了防止自然环境恶化,改善环境使之更好地适合于人类劳动、生活和自然界生物生存而采取的行为。
以行为的实施方式来划分,可将环境行为分为两种:
( 1 ) 生产型环境行为:是指与人们生产活动相关的或者在生产领域中发生的环境行为。
如马克思“代谢断层”理论,施耐伯格等人的“生产跑步机”理论,哈丁的“公地悲剧”理论等。
( 2 ) 生活型环境行为:是指与人们生活活动相关或者在生活领域中发生的环境行为。
一、生态学的解释(新生态学研究范式)
卡顿和邓拉普在邓肯的“生态复合体”和帕克的“社会复合体”概念的基础上,形成分析环境与社会关系的新框架,提出了“环境的三维竞争功能”模型。
通过分析环境对人类的三种功能、三种功能之间的冲突关系以及这些功能与关系的演变情况,解释了当代环境问题的生态根源。
生态复合体:是指人类社会中人口、组织、技术和环境(简称 P、 O、T、 E)四者之间的某种交叉依赖关系。
生态复合体:指构成社会的四大要素:人口、组织、技术和环境 (简称 P、O、T、 E )
四者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交叉依赖关系。
环境社会学的核心问题是研究环境与社会间的相互关系,即必须回答以下两类问题:( 1 )人口、技术以及文化、社会和人格系统等变量是如何影响自然物质环境的?
( 2 ) 自然物质环境由此产生的变化是如何影响人口、技术以及文化、社会和人格系统的?如何影响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环“境的三维竞争功能”模型:环境对于人类社会来说,具有三种功能: 1. 提供生活空间的功能; 2. 提供生存资料的功能; 3. 提供储存和消纳废弃物的功能。
每一种功能的过度使用,都会导致其他功能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该模型通过分析三种功能之间的冲突关系以及这些功能与关系的演变情况,解释了当代环境问题的生态根源。
二、系统论范式
系统论范式是由吉尔伯托• C.加洛潘、巴勃罗•古特曼和埃克托尔•马来塔等人提出的。
系统论试图运用系统论的理论与方法从宏观角度解释环境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加洛潘等人认为,社会—生态系统最好被看做是一套因果轮回和有待提出的问题,而不是看做是
一套子系统,其目的是“能将要研究的变量或过程逐步组织起来,并且指导今后按不同情况将系统分解成有关的子系统。
”
加洛潘认为,环境社会学应当主要研究环境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1、研究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的一系列人类社会活动;
2、研究影响社会系统的一系列自然产生的生态效应。
系统论范式的优势有: 1.不再片面强调技术性的主导作用,而是从宏观层面,以较完整的视野,对社会与环境或者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给予了相当程度的关注; 2.不再一味强调各变量之间的因承关系,虽然各变量之间依然存在联系,不同的变量相互作用会带来完全不同的后果,但研究完全以首先启动的变量为基点,继而探究其相应的继发因素或后果。
其不足:过于注重宏观层面的探讨,忽略了微观层面个体的能动影响。
三、政治经济学范式
施耐伯格在《环境:从剩余到匮乏》一书中关于环境问题的解释模式被称为“政治经济学解释”。
这一理论认为,大多数学者对环境问题的分析都过分强调大量消费造成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却忽略了造成大量消费的社会制度,忽略了当代社会中生产的动力。
并提出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是“生产跑步机” ,是资本主义社会环境问题的根源。
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最大限度地追求经济增长,而在第三世界国家,政府对于促进经济增长的欲望更为强烈,这些是导致环境状况急剧恶化的根源。
根据施耐伯格的观点,社会与环境的辨证关系是以下三个关键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1 ) 社会的经济扩张必然要求增加从环境中开采的原料;( 2 ) 环境开采物的增加不可避免地造成生态问题; ( 3 )这些生态问题为以后的经济扩张设下潜在的限制。
其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是:环境衰退的社会根源是什么?究竟谁应对环境破坏负责?施耐伯格提出了环境与社会关系的三种可能前景:
( 1 )经济综合系统
( 2 )管理综合系统
( 3 )生态综合系统
四、建构主义范式
建构主义认为:解决特定环境问题的关键是利用科学知识、大众传媒、组织工具以及公众行动成功地建构环境问题,使之为其他人群所接受,并进入决策议程,最终转变为政策实践。
成功建构环境问题的必要条件: 1.环境主张的提出必须有科学权威的支持和证实; 2. 存在能够把环境主张和科学连结起来的“科学普及者”;3.把环境问题描绘的新颖且重要,以受到媒体的关注;4.用形象化和视觉化的形式将环境问题生动地展现出来; 5.对环境问题采取积极的行动必须有经济刺激; 6.需要有确保环境问题建构合法性和持续性的制度化支持者。
建构主义并不否认环境问题的客观存在,但它更进一步探讨了以下类型的问题:为什么一些环境问题早就存在,但只是到了特定时候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什么有些环境问题引起了广泛注意,而有些环境问题却是默默无闻?宣称某种环境状况是“问题”的究竟是什么人?他们又是如何使其宣称合法化的?
建构主义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加拿大环境社会学家约翰• 汉尼根。
还有巴特尔、福克斯、安嘎、马卓和李以及风险社会学家贝克。
建构主义研究范式趋向于集中分析环境问题如何被“问题化”的,以及不同社会权力对环境的主张。
建构主义的研究者并不否认环境问题的正式存在,但他们对环境问题是否严重以及如何看待并不关注,他们主要关注环境问题是如何被人们所意识到的,也就是环境问题的建构过程。
李茨克将环境议题分为四类:( 1 )环境知识的社会学,( 2 )社会学地解读自“然” ;( 3 ) 环境“危害”的社会学; ( 4 )环境主义与社会。
汉尼根在《环境社会学》书中对 20C 以来的环境话语进行了分类,主要有田园话语、生态系统话语和环境正义话语三类( P30 )。
汉尼根认为,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要完成三项关键任务:集成环境主张、表达环境主张和竞争环境主张( P31 )。
使环境主张具有吸引力的方法有: ( 1 ) 看上去新颖、重要且易于理解;( 2 )主张提出者使用能够唤起人们想象的口头语言和视觉符号; ( 3 )环境问题可能被一些特别事件推向注意力的中心位置; (4)环境团体要切入并操纵现有的大众关系和感知来扩大他们的吸引力。
环境主张获得合法性的途径有: ( 1 )修辞策略和手段; ( 2 )环境主张的提出者成为合法、权威的信息来源; ( 3 )找出某个构成一项环境问题发展转折点的特定事件,以及它突破界限进入合法化区域的确切时点。
20 世纪主要环境话语类型( P30 )
环境问题建构中的关键任务( P31 )
五、综合性范式(整合性范式)
整合性研究范式是是汉拿•布伦克特、朱莉•盖鲁斯、阿隆•约翰孙等提出来的,希望在环境社会学领域建立一个具有广泛意义的理论框架来进行跨学科的研究,不管它是地理学、生态学,还是经济学、人类学等。
布伦克等人将环境社会学的研究范畴分为三部分:一是生物物理子系统,这是关于自然物质现象方面的;二是宏观社会子系统,有关比较整体化的社会框架;三是微观社会子系统,具体到个体行动者自身所拥有的心理框架。
整合性研究范式的最大特点和最大贡献是将生物物理层面与社会层面放在一起研究,将个体、社会、环境纳入一个“系统”研究。
三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P37 )
六、生活环境主义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