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
濮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濮阳市2016年信息化推进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濮政办〔2016〕34号

濮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濮阳市2016年信息化推进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濮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濮阳市2016年信息化推进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濮政办〔2016〕34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工业园区、示范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濮阳市2016年信息化推进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16年4月26日濮阳市2016年信息化推进工作实施方案为认真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2016年信息化推进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豫政办〔2016〕20号)的要求,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拓展网络经济空间,进一步提升我市信息化发展整体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提升网络经济水平为总目标,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加快重点行业智能化改造,培育发展新技术、新业态和新型生产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进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科学发展。
二、重点任务(一)加强基础研究,推进统筹协调一是编制发布《濮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
全面评估我市“十二五”信息化规划的实施情况,深入分析“十三五”时期信息化发展环境和形势,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依托网络经济和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的重大战略契机,编制、发布我市“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科学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我市信息化发展工作。
二是开展信息化发展水平研究。
学习研究省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衡量和评估全市及各县(区)信息化发展水平,找出信息化发展的优势和不足,指导有效开展工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中国两化融合大会在京召开

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中国两化融合大会在京召开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招标》
【年(卷),期】2016(000)035
【摘要】2016年8月26日,2016中国两化融合大会在北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怀进鹏出席会议并讲话。
怀进鹏强调,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强国的主线。
当前,制造业在国家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推动制造业和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在中国未来的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
【总页数】1页(P47-4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4
【相关文献】
1.必须走以两化融合为重要内涵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年中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 [J], 桂清
2.推动煤炭工业两化融合促进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信息化分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 [J],
3.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中国企业互联网大会召开 [J], 刘伟
4.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在京召开 [J],
5.2016机械工业两化融合推进大会在京召开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培训习题参考答案200题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培训习题(200题)一、单选题(100题)1、GB/T23020-2013中,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可分为(D)从低到高四个阶段。
A.基础建设、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B.起步建设、综合集成、单项应用、创新突破C.基础建设、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全产业链集成D.起步建设、单项覆盖、集成提升、创新突破2、当前,我国大中型企业的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处于(D)。
A.单项覆盖阶段B.集成提升阶段C.从集成提升向创新突破过渡的阶段D.从单项覆盖向集成提升过渡的阶段3、以下那像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输入々)。
A.企业发展战略B.企业对于战略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求C.与企业战略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对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要求D.两化融合目标4、(A )是两化融合的需求的提出者和工作贯彻落实者。
A.企业各个职能和层次的全员B.最高管理者C.管理者代表D.企业各个职能和层次的主管领导5、基础资源的(D )是技术获取的重要环节。
A.电子化B.规范化C.信息化D.数字化和标准化6、(D )正逐渐成为信息化和互联网时代支撑企业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性基础资源。
A.人力资源B.技术资源C. 土地资源D.信息资源7、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方案的制定应以(A)为向导。
A.业务优化和管理变革B.技术先进性C.相关职能和层次的利益诉求D.企业决策层的管理思想8、企业两化融合涉及到的职能和层次为(C )。
A.管理部门、决策层B.业务部门、基层员工C.企业所有的职能和层次D.信息化部门、管理层9、企业制定两化融合目标的直接依据是(D )。
A.两化融合方针B.企业发展战略C.企业对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求D.企业对于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需求10、(D)是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符合性和有效性的一种直接且有效的手段。
A.评价B.诊断C.维护D.考核11、企业应确立涵盖企业、业务流程、部门、岗位的两化融合考核指标和考核制度。
2016年度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

2016年度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一、概述2016年,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两化融合向深度发展。
企业积极响应,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工业领域的深度融合,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创新业务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发展总览2016年,中国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为75.75,同比增长4.22%。
基础环境指数为85.44,同比增长10.06%;工业应用指数为66.8,同比增长0.76%;应用效益指数为83.97,同比增长0.72%。
可以看出,我国两化融合水平稳步提升,顶层设计逐步加强,大企业双创热潮涌现,智能制造务实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模式创新不断,发展成效不断显现。
三、区域发展情况从区域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各地区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均有所提升。
东部地区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中部地区紧随其后,西部地区加快追赶步伐。
各地区在两化融合发展过程中,注重结合本地产业特色和优势,因地制宜地推进两化融合工作。
四、行业发展趋势在各行业中,制造业的两化融合发展最为成熟。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智能制造技术,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
同时,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模式也不断创新,如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等新模式逐渐普及。
未来,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广泛应用,制造业的两化融合将进入更深层次。
五、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尽管我国两化融合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如技术标准不统一、信息孤岛现象依然存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突出等。
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推动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数据规范,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提高企业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六、总结与展望2016年是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重要一年。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企业积极参与下,两化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
未来,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应用推广,两化融合将进一步向深度发展。
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一、评估指标体系为科学衡量全国各地“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准确把握“两化”融合发展规律、正确引导各地方政府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基于系统性、可比性、可测度、可扩展的原则,制定了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基本指标体系(见表1)。
该评估指标体系共包括三类23个指标。
第一类是基础环境,共8个指标,涵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移动电话和互联网应用普及、“两化”融合政策环境建设、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工业企业信息化环境建设等方面;第二类是工业应用,共8个指标,涵盖工业企业重要信息系统应用、电子商务应用、生产装备信息技术应用以及工业园区信息化应用等方面;第三类是应用效益,共7个指标,涵盖工业生产效益和水平、创新能力、节能减排水平以及信息产业发展水平等方面。
表1 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基本指标体系23①上表中所有调查数据均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调查行业应为当地总产值排名前4位的重点工业行业,调查企业应为上述每个行业中产值排名前10位的企业和10家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参考《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中小企业的选取由各地自行确定)。
②装备数控化率是指数控装备占生产装备的比例。
4二、指标测算方法根据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基本指标体系,采用无量纲化处理和综合评分法,计算出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指数。
计算方法如下:(一)指标无量纲化为了消除各指标单位不同的问题,首先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计算出无量纲化后的相对值。
各评估指标原始值记为ni X (n=年份,i=指标),无量纲化后值记为ni Z 。
为了避免某年数据变化过大造成无量纲化值突变,消除数值突变对评估效果的影响,这里采用取对数的方式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
考虑到综合计算结果能满足各地自己时间维度上的纵向比较需求,需设定指标基期。
选择2010年作为基期,将2010年的全国各省数据的中间值记为(2010)n i Z ==50。
全国31地区两化融合现状研究

化融 合 ” 评估模 型 , 是一 个动 态 的综合 评估 模 型 , 既要关 注 “ 两化融 合 ” 的建设 情 况 , 即投 入 情况 , 也 需要 关 注 “ 两 化融 合 ” 这 一工 程对 社会 的影 响程 度 , 也 即融 合 的产 出 与 效果 , 通 过对 这 一 过 程 的考 察 , 来 指 导 未 来 的
党 的十七届 五 中全会 进 一步 提 出 了“ 推动 信息 化和 工业 化深 度融 合 , 加 快经 济社 会 各领 域 信 息化 ” 的更 高要求 。如 今 , 两化 融合 也成 为各 省 市发 展 的重 点 , 被 纳 入 区域发 展 战 略 和规 划 中。 区域 两 化融 合 的现 有
水平是推进两化融 合 的基 础 , 区域两 化融合 水平 的评价 具有重 要 的现实 意义。龚 炳铮 ( 2 0 人从 融合 的广度 与深 度两 个 角 度对 “ 两化融合” 评估 进行 指 标体 系建 立 , 但 是其 难 以获 取评 估 指
标 数据 , 且 易受 主 观 因素 的影响 , 未 能 明确 定义 受 控 目标 ( 行 业 或产 业 ) 的范 围_ 1 J 。黄 秀 清 、 戴俊( 2 0 1 0 ) 等
收稿 日期 : 2 0 1 2— 0 9— 2 6 ; 修 回 日期 : 2 0 1 2—1 0—1 1 .
作者 简介 : 倪萍 ( 1 9 8 7 一 ) , 女, 江 西 萍 乡人 , 硕士研究生 , 从 事 统 计 学 研 究
5 2
重庆工商大 学学报(自然科 学版)
第3 0卷
人 基 于对 “ 两化 融合 ” 的 理解 , 结 合 我 国实 际情 况 , 从 融 合 的信 息化 环 境 、 融合 的应 用 和创 新 、 融合 的 影 响与
2016年安徽省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数据地图

安徽省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数据地图(2016摘要版)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2016年11月指导组组 长:牛弩韬执行组长:王厚亮副 组 长:潘 峰 蒋晨捷 杨广琦 谭昱国编委会主 任:匡润生副 主 任:姜晓宇 韩 燕 张 毅编写组组 长:张 毅副 组 长:程光宏主要编写人:程光宏 魏明星 刘 昆 张 福 刘 丹 王 洋 前 言根据工信部和安徽省经信委《关于全面开展企业两化融合评估诊断和对标引导工作的通知》,结合工信部《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GB/T 23020-2013),截至2016年8月15日,通过安徽省两化融合综合支撑服务平台(),全省共有1616家规上企业完成两化融合评估诊断工作。
结合全国近7万家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情况,编制安徽省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数据地图(2016摘要版)。
目 录第一章 全省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现状 1一、全省企业两化融合向中等水平稳步迈进 1(一)全国企业两化融合发展现状 1(二)2016年全省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情况 2(三)影响企业两化融合水平提高的重要结构性因素 3(四)不同性质企业两化融合水平分布情况 3二、企业两化融合整体向集成提升阶段迈进 4(一)超过50%的企业处于两化融合2.0向3.0跃进阶段 5(二)小微企业是实现两化融合1.0向2.0突破的关键主体 5(三)国有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是实现两化融合 从2.0向3.0阶段跃进的主力军 6三、安徽省企业两化融合水平在全国范围内的比较 7(一)样本情况介绍 7(二)我省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在全国的位次 7四、安徽省企业两化融合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8(一)超过20%的企业两化融合仍处于1.0阶段 8(二)较低的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两化融合水平制约了 我省企业两化融合向高阶跃进的步伐 8(三)区域间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不均衡 9第二章 各省辖市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分析 10一、各省辖市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总体情况 101(一)各省辖市企业两化融合发展均分 11(二)各省辖市企业两化融合竞争力水平 11(三)各省辖市企业两化融合经济和社会效益 12二、各省辖市企业两化融合成熟度分析 12(一)企业两化融合成熟度类型 12(二)各省辖市两化融合成熟度类型分析 13第三章 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提升路径选择 17一、突破供应链集成关键环节,改进供给能力并提升绩效增长 17二、深化财务精细管理,提升资金利用率和产出效益 17三、支撑能源精细化管理,促进企业绿色发展 18四、开展信息化平台建设,提升研发创新能力 18第四章 企业两化融合发展趋势与展望 19一、我国两化融合发展趋势与展望 19(一)两化融合将实现中等水平的全面跨越 19(二)两化融合向“综合集成”发展的进程提速 20(三)两化融合绩效产出将进入集中显现期 21二、安徽省两化融合发展趋势与展望 22(一)企业两化融合加速迈入3.0阶段 22(二)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两化融合发展不断提速 22(三)企业两化融合驱动经济发展的动能进一步凸显 23附录1 部分重点行业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概况 24一、机械行业 24二、食品行业 24三、轻工行业 25四、电子行业 25五、建材行业 25附录2 国家企业两化融合评估体系简介 26一、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框架 262(一)六个视角 26(二)四个阶段 27二、企业两化融合评估分类 28(一)生产类型分类 28(二)行业分类 29三、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0(一)核心导向是帮助企业获取和提升信息化环境下的可持续市场竞争能力 30(二)突出不同生产类型企业的两化融合发展特征和要素 30(三)将产品质量全过程稳定和全面提升的要求贯彻落实到两化融合每一个环节 30(四)不片面追求所应用信息技术的先进性,而是注重技术与业务 及管理的适宜性和协调发展 30(五)遵循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30(六)注重加强关联设计和分析,有效提炼企业两化融合发展路径 31四、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指标 31(一)基础建设评估指标 31(二)单项应用评估指标 32(三)综合集成评估指标 37(四)协同与创新评估指标 40(五)竞争力与经济社会效益评估指标 41附录3 2016年安徽省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样本情况 42一、行业分布情况 42二、规模分布情况 42三、区域分布情况 43附录4 安徽省两化融合综合支撑服务平台简介 443第一章 全省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现状本章节基于全省1616家参评样本企业两化融合问卷调查表,通过相关数据抓取、统计和计算,分别从企业整体层面,以及企业规模、性质和区域差别等维度,分析全省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及进程,探索企业两化融合绩效产出发展规律,全面描绘我省企业两化融合发展现状全景图。
中国区域两化融合评估报告

中国区域两化融合评估报告一、引言中国区域两化融合是指将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信息技术在传统行业中的应用和发展。
它是推动中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本报告对中国区域两化融合的现状进行评估,旨在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二、中国区域两化融合现状1.政策支持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区域两化融合发展,并将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例如,《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的指导思想,为区域两化融合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方向。
2.网络基础设施中国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网络覆盖范围广泛,带宽和速度也有较大提升。
这为区域两化融合提供了良好的网络环境。
3.传统产业信息化中国传统产业普遍对信息化程度较低,生产管理和技术创新方式仍然滞后。
虽然有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在生产流程中应用信息技术,但整体上仍有提升空间。
4.创新能力中国的创新能力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认可,尤其是在信息技术领域。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制造和移动支付市场,拥有庞大的创新人才和丰富的技术资源。
三、优势和挑战1.优势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全球领先的电子产业基地,可以为区域两化融合提供丰富的实践场景和经验。
同时,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也是中国区域两化融合的优势所在。
2.挑战四、推动中国区域两化融合的对策和建议1.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区域两化融合的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提供资金和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扶持措施。
2.推动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新技术的应用和创新成果的转化,提高中国的创新能力。
3.加强人才培养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区域两化融合的人才储备和技术水平。
4.加强信息安全建设加强对信息安全的保护和管理,提高网络安全和数据隐私保护的能力,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信息安全体系。
五、结论1.《中国制造2025》2.《国家信息化规划纲要(2024-2024年)》3.《国家大数据战略纲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新疆行动方案的通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新疆行动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04.26•【字号】新政发〔2016〕60号•【施行日期】2016.04.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新疆行动方案的通知新政发〔2016〕60号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州、市人民政府,各行政公署,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中国制造2025新疆行动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6年4月26日中国制造2025新疆行动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努力扩大我区制造业规模,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深刻认识加快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发展基础和重要支柱。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新疆制造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规模实力不断增强,建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产业体系,并在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轻工和食品、纺织和服装、生物药品等制造领域具备一定竞争实力,有力推动了新型工业化进程,为促进优势资源转换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区制造业仍然存在着总体规模小、发展水平低、配套能力弱、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制造业带动、转换和辐射力强的作用远未充分发挥出来。
当前,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特别是以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制造为标志的两化融合创新将制造业带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为新疆制造业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绿色制造,培育制造新兴业态,已成为我区制造业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后发赶超的新动力。
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主动对接国家制造业发展战略,推动新疆制造业创新转型、提质增效,打牢实体经济之根基,努力实现新疆资源向新疆产业的转变,不断夯实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物质基础。
两化融合:迎接新起点展望新机遇

两化融合:迎接新起点展望新机遇作者:王建伟来源:《中国电子报》2017年第41期回顾过去,两化融合工作逐渐积聚起更多的社会资源,广大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越来越强,信息化条件下的企业竞争能力不断增强,信息技术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持续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展望未来,创新工作思路,形成发展台力,开辟一条务实有效、融合创新的两化融合发展之路,推动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助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
融合发展成效显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两化融合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正步入深化应用、变革创新、引领转型的新阶段,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模式新业态、增强企业创新活力等方面的作用逐步增强。
一是两化融合政策体系日臻完善,两化融台协同工作机制正在形成。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中国制造2025》、《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等系列文件,两化融合内涵思路不断丰富和创新。
目前,我国已制定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形成了国家、地方政府、企业等多层次的两化融合评估协同工作体系等,覆盖国家、行业、地区的两化融合协同工作机制正在形成。
二是两化融合水平不断提升,对传统产业提升作用显著。
2016年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为50.7,突破中值线(50),我国两化融合发展已属中上等水平。
《中国两化融合发展数据地图(2016)》显示,2012~2016年间,我国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意识不断增强,我国两化融合水平稳步提升,年均增长率3.0%,各年增长率均在3%左右。
2016年较2015年增长了2.2%,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从不同规模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来看,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和企业规模呈正相关关系,随着企业规模扩大,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差距逐渐缩小。
我国推进“两化融合”发展的效果、评价及相关建议

世界电信\2016年第4期我国推进摘要:针对2005-2015年31个省份的相关统计数据,以“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五大目标为因变量,以“两化融合”领域的要素投入为自变量,通过控制区域和年份指示变量,开展一系列面板回归分析。
在分析的基础上,为中国31个省份落实《中国制造2025》、继续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提出了相关建议:进一步加大固定资产、特别是信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加大地方财政科技支出,以提高工业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要进一步加强高校教育,增加工业和信息产业就业人员,以提高工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工业增加值能耗;要进一步提高互联网普及率和移动电话普及率,同时也要更加重视“环境污染”问题,发展环境友好型工业。
关键词:两化融合;新型工业化;智能制造■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成微1“两化融合”提出的背景及意义“两化融合”,即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
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并逐渐渗透到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引起传统工业的巨大变革。
信息化不仅成为工业企业生产管理的高效手段,更进一步渗透到工业的设计、研发、制造、销售、物流等各个环节,并催生工业电子、工业软件、工业信息服务业等新产业发展,成为新型工业化建设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两化融合的理念,即“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党的“十八大”再次重申,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从两化融合到“两化深度融合”,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高度重视和精准定位。
全国两化融合指数正式发布2015年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为72.68

全国两化融合指数正式发布2015年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为72.68作者:来源:《中国电子报》2016年第58期8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2015年度中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依据2015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两化融合领域基础数据及8000多家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数据,利用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对全国以及各省份2015年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估分析。
两化融合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为72.68,基础环境指数为75.38,工业应用指数为66.04,应用效益指数为83.25,从评估结果看,2015年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与2014年相比增长了6.54。
其中,基础环境指数为75.38,增长了3.67;工业应用指数为66.04,增长了6.34;应用效益指数为83.25,增长了9.82。
2011~2015年我国两化融合总指数及各项分指数每年均有不同幅度增长,总指数增长幅度呈先降后增态势,两化融合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如表1、图1所示。
从各省数据来看,2015年多数省份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广东、湖北、云南、山东、浙江的发展总指数增长最快,天津、贵州、黑龙江、四川、甘肃、安徽、河北、北京、福建的发展总指数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如图2所示。
在基础环境方面,重庆、内蒙古、河北、贵州、甘肃增长最快。
在工业应用方面,广东、云南、湖北、浙江、天津增长最快。
在应用效益方面,西藏、安徽、河北、广西、山东增长最快。
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呈六大特点根据2011年~2015年连续五年的监测评估,2015年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呈现六大特点:一是全国两化融合进入快速发展期。
2012年~2015年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分别为59.07、61.95、66.14、72.68,2013年~2015年指数增长量分别是6.34、2.88、4.19、6.54,增长率分别是4.88%、6.76%、9.89%,2013年~2015年增长速度呈逐年加快态势。
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计算公式

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计算公式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两化融合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
为了评估不同地区或行业的两化融合发展水平,需要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和计算公式。
本文将探讨一种计算两化融合发展水平的指数计算公式,并分析其应用场景和意义。
为了全面衡量两化融合的发展水平,我们可以构建一个综合指数来评估。
该指数可以由多个子指标组成,包括科技创新能力、数字化水平、产业融合程度等方面。
假设这些子指标的权重为w1、w2、w3...wn,对应的子指标取值为x1、x2、x3...xn,那么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HDI)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HDI = w1*x1 + w2*x2 + w3*x3 + ... + wn*xn其中,w1、w2、w3...wn为权重系数,反映了各个子指标对整体指数的重要程度;x1、x2、x3...xn为各个子指标的取值,反映了各个子指标的水平。
三、应用场景和意义1. 区域发展评估:通过计算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可以对不同地区的两化融合水平进行比较和评估。
这有助于发现发展滞后的地区,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 产业创新评价:两化融合是推动产业创新的重要动力,通过计算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可以评估不同行业或企业的两化融合水平,为企业战略调整和技术创新提供参考。
3. 政策效果评估:政府在推动两化融合发展过程中会出台一系列的支持政策,通过计算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可以评估这些政策的实施效果,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优化政策措施。
四、指数计算的考量因素1. 权重的确定:不同的子指标对整体指数的贡献度是不同的,需要通过权重系数来反映。
权重的确定可以通过专家评估、主观赋值和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需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2. 数据的获取和处理:指数计算需要依赖可靠的数据支持,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收集和处理机制。
数据的来源可以包括统计局、科研机构、企业调研等,同时需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国内外两化融合的现状、经验与趋势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以下简称“两化融合”)是走有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有效途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自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两化融合以来,已有近4年的时间。
分析两化融合发展现状,总结两化融合实践经验,对两化融合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有利于各级两化融合主管部门加快推进两化融合,促进当地区域经济发展。
1、两化融合的发展现状1.1国外现状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许多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信息化战略计划,如法国的信息社会行动计划、德国的21世纪信息社会计划等。
随着这些计划的实施,信息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各个工业门类中去,对这些国家的工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技术融合方面,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数控技术、现场总线技术、敏捷制造技术等技术已经成熟,并在产品设计与生产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使设计与生产过程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可视化。
在产品融合方面,越来越多的工业产品都含有电子信息技术成分。
例如,在航天器(如卫星、宇宙飞船、火箭)、飞机、汽车、船舶中,都装备了电子仪器仪表;在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视等家电产品中,许多都采用了电子信息技术,实现了从传统家电到智能家电的转变;普通机床通过增加数控系统,就成为了数控机床,价值得到很大的提升。
在业务融合方面,企业资源规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 )、供应链管理(SCM )、商业智能(BI)、产品数据管理(PDM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 )、资产管理系统(EAM )、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管理软件在工业企业得到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减低了管理成本。
中国两化融合十年回顾与展望

中国两化融合十年回顾与展望持续深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简称“两化融合”)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长期战略部署,是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必由之路。
近十年来,经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大量的实践探索,我国对两化融合的认识不断深化,政策环境日臻完善,发展路径日渐清晰,在理论、方法和工具等方面不断创新与突破。
在两化融合引领下,信息技术与产业正全面融合渗透,推动企业战略转型、组织变革、技术创新、生产方式和服务模式转变,使企业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绩效产出等产生显著变化。
在取得瞩目成绩的同时,我国两化融合发展仍然面临问题与瓶颈,通过全面深入回顾我国两化融合近十年的发展脉络,盘点我国两化融合取得的成绩与不足,有助于社会各界厘清思路,形成共识,在新时代两化融合新目标、新内容、新要求的指引下,进一步推动我国制造业向高端发展。
一我国两化融合发展背景与十年历程(一)发展背景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群体性突破及其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正在加速重构世界经济版图,全球经济正处于转换发展理念、调整失衡结构、重构竞争优势的关键节点,人类社会已进入工业经济转向数字经济的变轨发展期。
国际社会围绕抢占新一轮产业革命制高点的竞争愈演愈烈,各国都在结合自身优势加强战略总体布局和理论方法创新。
无论是德国工业4.0还是美国工业互联网,均聚焦信息技术驱动下的智能化变革,引导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跃升,并不断加强对高端产业的再调整、再布局。
发展中国家则致力于抓住从工业化向信息化变轨发展的重大机遇,努力实现“换道超车”。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逐渐步入新常态,亟须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产业能力,围绕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目标,加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新旧动能的接续转换,转向新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模式。
与西方发达国家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梯度发展格局不同,我国是在工业化没有完成的基础上开始推进信息化的,由此提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战略,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2015-2016中国制造业及两化融合十大热点-李培根

造工艺。《中国制造2025》高度重视提升基础的原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
及元器、特种先进制造工艺和产业技术,实施强基工程。
增材制造技术
复合材料技术
新兴技术促进制造业不断创新材料和制造工艺
Top8 工业机器人应用升温 人机协作成为趋势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CRIA)最 新统计数据显示:
茅台酒APP 包含行内新闻、行业知识等相关知识以及完善 的企业会员与产品平台,更有SNS分享、在线 预约、周边搜索、一键拨号、地图导航等实用 功能。 海尔U+APP 为用户提供家电定制、生产、配送、安装的全 流程可视化体验,来整合全球制造资源,将用 户需求和制造资源聚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大规
功能强化与客户之间的黏度,以拓展市场赢
工控系统是保证制造企业设备正常运
防范措施
行的“大脑”。然而,企业在实现设备联 网和闭环数据采集的同时,也将信息网络
1. 重点开展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分布式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 2. 针对缺少工业控制系统安全仿真验证手段、高端工
中巨大的信息安全隐患带入了工控网络,
制造强国“三步走”战 略 提出了九大战略任务、 五项重点工程和若干重 大政策举措。
2015年5月,国务院 正式发布《中国制 造2025》,全面推 进制造强国战略。 《中国制造2025》 强调创新驱动、质 量为先、绿色发展、 结构优化和人才为 本,旨在提升中国 制造业的创新能力,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实现中国制造业由 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导企业全面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组织变革 两化融合 管理体系 业务转型
战略调整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09.10•【字号】鄂政发〔2016〕47号•【施行日期】2016.09.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现将《湖北省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16年9月10日湖北省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十三五”时期,是湖北发挥优势、实现工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是转换产业发展动能、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
为实现省委提出的“率先、进位、升级、奠基”目标,加快推动湖北由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的转变,根据《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纲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工业发展回顾(一)取得的显著成绩。
1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一是工业规模持续扩大。
2015年,全省工业总产值达4.53万亿元,是2010年的2.15倍,工业增加值达1.29万亿元,与“十一五”末比净增6700亿元,工业总量从全国第11位提升到第7位。
工业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38.4%提高到2015年的43%。
二是经济效益平稳增长。
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4.25万亿元,同2010年相比增长104%;实现利润2233亿元,同2010年相比增长84.6%;全员劳动生产率约14.8万元/人,是2010年的1.6倍;工业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从2010年的3.2%提高至2015年的3.7%,提前一年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
2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通过深入推进“两计划一工程”,加快四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支柱产业发展壮大、加快十大重点领域创新突破,全省主动适应新常态,加大转型力度,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一是支柱产业实力增强。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两化深度融合创新推进2016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两化深度融合创新推进2016专项行动
实施方案》
佚名
【期刊名称】《设备监理》
【年(卷),期】2016(0)3
【摘要】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两化深度融合创新推进2016专项行动实施
方案》。
该专项行动主要目标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在重点区域开始全面推广普及,在引领企业管理组织变革、培育新型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初步显现;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步伐不断加快,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双创”平台普及率要达到50%。
【总页数】1页(P4-4)
【关键词】信息化;创新;工业;骨干企业;管理体系;管理组织;重点行业;互联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9.243
【相关文献】
1.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的通知工信部信[2013]317号 [J],
2.工信部印发《两化深度融合创新推进2016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J], ;
3.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的通知 [J],
4.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推动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印发《推动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实施
方案》 [J], 白静
5.工信部印发《两化深度融合创新推进2016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全国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
企业名单
一、长沙市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三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长沙市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威胜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红太阳新能源科技公司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金龙国际铜业有限公司湖南尔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澳优乳业(中国)有限公司宁乡银太纺织有限公司
湖南星港家居发展有限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泰格林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海利高新技术产业集团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长沙远大住宅工业集团公司湖南梦洁家纺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稀土新能源材料责任公司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广汽三菱汽车有限公司
博世汽车部件(长沙)有限公司长沙众泰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远大空调有限公司
长沙新振升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达尚科技有限公司
金杯电工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永清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湖南经阁投资控股集团公司湖南锦峰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湖南湘江涂料集团有限公司恒天九五重工有限公司
湖南杉杉能源科技股份公司湖南赛瑞新材料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南方电气设备公司湖南鑫烨钢结构彩板有限公司绿之韵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湖南精量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康源制药有限公司
湖南航天磁电有限责任公司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长高高压开关集团公司中航飞机起落架有限责任公司湖南亚太实业有限公司
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派意特服饰有限公司
湖南东方时装有限公司
湖南华纳大药厂有限公司
湖南春光九汇现代中药公司湖南安邦制药有限公司
湖南长重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湖南互力达涂料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省永和磷肥厂
中电科技集团第四十八研究所介面光电(湖南)有限公司湖南怡清源茶业有限公司
湖南新亚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湖南源科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康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多喜爱家纺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凯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曙光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湖南派意特服饰有限公司
湖南交泰建材有限公司
湖南星邦重工有限公司
长沙华恒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湖南优蜜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科瑞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湘晖农业技术开发公司湖南华曙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长沙韶光半导体有限公司
长沙开元仪器股份有限公司长城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华诺星空电子技术公司
长沙恒佳铝业有限公司
湖南九九矿安装备有限公司
湖南金德意油脂能源有限公司湖南浏阳南方水泥有限公司
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顶立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圣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省忘不了服饰有限公司
长沙韶光铬版有限公司
二、株洲市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公司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公司中车长江车辆公司株洲分公司湖南中车时代电动汽车公司
株洲北汽汽车系统科技公司
株洲联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唐人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株洲醴陵旗滨玻璃有限公司湖南千金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华联瓷业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宏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湖南旭日陶瓷有限公司
株洲飞鹿高新材料技术公司炎陵县神农瓷业有限责任公司株洲市好棒美食品有限公司炎陵县长兴水泥厂
株洲江钨博大硬面材料公司株洲广源硬质材料有限公司株洲美特优硬质合金有限公司
三、湘潭市
泰富重工制造有限公司
湖南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湘电集团有限公司
梨树全创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桑顿新能源有限公司
湖南胖哥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湘潭市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小龙王食品有限公司
湖南崇德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湘潭东信棉业有限公司
湘潭宏大真空技术股份公司湖南富兴飞鸽药业有限公司湖南五洲通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南超宇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兴业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华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韶山毛家食品有限公司
湖南东信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一格制药有限公司
伟鸿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江麓机电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新曦电子有限公司
湖南唐臣粮油实业有限公司湘潭市特种线缆有限公司
湖南沃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四、衡阳市
衡阳华菱钢管有限公司
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衡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公司衡阳恒飞电缆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湘窖酒业有限公司
湖南东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五、邵阳市
湖南省湘中制药有限公司
城步新鼎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省武冈市华鹏食品公司
邵阳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立得皮革有限公司
武冈市永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坤乾食品有限公司
湖南玉新药业有限公司
六、岳阳市
中石化公司长岭分公司
中石化集团巴陵石化分公司
益海嘉里(岳阳)粮油有限公司道道全粮油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中南黄金冶炼有限公司
湖南山润油茶科技发展公司
湖南九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岳阳市神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博发铜业有限公司
湖南比德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
湖南宏讯光电线缆有限公司
湖南音品电子有限公司
湖南嘉盛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湖南英思特晶体电波有限公司岳阳东方雨虹防水技术公司
湖南宏耀工业有限公司
汨罗市金丰铜材有限公司
湖南银联湘北铜业有限公司
湖南士达纺织厂有限公司
汨罗市长青铜业有限公司
七、常德市
湖南盈成油脂工业有限公司
湖南金健米业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中泰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中材常德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常德威迪电气有限责任公司常德市长胜开关制造有限公司湖南津味绿康食品有限公司金健米业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广源麻业有限公司
湖南神州庄园葡萄酒业公司湖南德海通信设备制造公司湖南华富高科有限公司
八、张家界市
张家界远大住宅工业有限公司张家界永兴玻璃有限公司
张家界经天光电设备有限公司张家界灵洁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湖南中菱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张家界兴友电子有限公司
张家界金鲵生物工程股份公司张家界久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张家界福安家木业有限公司
九、益阳市
益阳科力远电池有限责任公司
纳爱斯益阳有限公司
益阳益华水产品有限公司
安化县圣德锰业有限公司
克明面业股份有限公司
南县汇华纺织有限公司
龙建达(益阳)电阻有限公司益阳茶厂有限公司
益阳冠隆誉黑茶发展有限公司湖南久扬茶业有限公司
益阳龙源纺织有限公司
湖南莎丽袜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益阳海螺水泥有限公司湖南金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旭荣制衣有限公司
顺祥食品有限公司
湖南拓普竹麻产业开发公司湖南鑫达纺织有限公司
十、郴州市
台达电子(郴州)有限公司
湖南炬神电子有限公司
湖南格兰博智能科技公司郴州市金贵银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华信稀贵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省桂阳银星有色冶炼公司湖南宇腾有色金属股份公司
湖南祥云精细化工制造公司
湖南金磊南方水泥有限公司
郴州伟晟电子有限公司
湘能华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金旺铋业股份有限公司
华润三九(郴州)制药有限公司湖南裕湘食品有限公司
湖南格瑞普新能源有限公司
郴州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
郴州华录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郴州市海利微电子科技公司
十一、永州市
湖南长丰猎豹汽车有限公司
江华坤昊实业有限公司
十二、怀化市
湖南辰州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怀化大自然化工有限公司
新晃老蔡食品有限公司
怀化建南机器厂有限公司
沅陵辰州磁电高科有限公司湖南湘鹤集团电缆科技公司湖南补天药业有限公司
怀化市双阳林化有限公司
湖南恒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安圣电池有限公司
怀化市洪江恒昌锗业科技公司
十三、娄底市
冷水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锡矿山闪星锑业有限责任公司娄底市中兴液压件有限公司湖南创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娄底市玖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涟源市白云旋窑水泥有限公司
十四、湘西州
湖南新中合光电科技股份公司湖南东方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花垣县浩宇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花垣县兴银锰业有限责任公司泸溪县金瑞冶化有限责任公司泸溪县碧能矿业有限公司
泸溪县鑫兴冶化有限公司
泸溪县兴业冶化有限公司
古丈春风合民族食品开发公司湖南金马铝业有限责任公司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
永顺县兴成建材有限公司
永顺县猛洞河万源水泥公司泸溪县经达化工有限公司
湖南亨泰来矿产新材料公司泸溪县金源粉体材料责任公司湖南金昊铝业有限公司
湖南三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永顺县大洋化肥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