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公司接管与收购

合集下载

公司的财物收购和接管方针

公司的财物收购和接管方针

公司的财物收购和接管方针目标公司的财物收购和接管方针旨在确保公司在进行财物收购和接管时能够独立决策,避免法律纠纷,并采取简单的策略。

以下是我们的目标:1. 独立决策:所有决策都应由公司内部独立做出,不受用户协助。

2. 避免法律纠纷:所有收购和接管行为都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法律纠纷的发生。

3. 简单策略:我们应采取简单明了的策略,避免复杂的法律纠葛。

方针1. 独立决策所有的财物收购和接管决策应由公司内部独立做出,不依赖于用户协助。

我们应充分发挥LLM的专业优势,通过独立的判断和决策来推动公司的发展。

2. 遵守法律法规在进行财物收购和接管时,我们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在制定收购和接管策略时,应考虑以下法律方面的因素:- 受到保护的权益:在收购和接管过程中,应尊重相关方的合法权益,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来保护他们的权益。

- 反垄断法规:在收购过程中,应避免违反反垄断法规,确保市场公平竞争。

- 合同和协议:在进行财物收购和接管时,应审慎处理合同和协议,确保合法有效并遵守合同条款。

3. 简单策略我们应采取简单明了的策略来进行财物收购和接管,避免复杂的法律纠葛。

以下是一些简单策略的建议:- 风险评估:在进行财物收购和接管前,应进行风险评估,评估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 合规审查:在进行财物收购和接管时,应进行合规审查,确保所有行为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 法律咨询:如有需要,在进行财物收购和接管时,可以寻求专业的法律咨询,以确保决策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以上是关于公司的财物收购和接管方针的概述,我们将始终遵循这些方针,以确保公司的发展和法律合规性。

《公司兼并与收购》PPT课件

《公司兼并与收购》PPT课件

编辑版ppt
2
1975~1991,到1985年达到高潮,特点是大量公开上 市公司被并购,还出现了负债兼并方式和重组并购方 式。在高潮期间,兼并事件达3000多起,并购涉及金 额3358亿元。兼并范围广泛。
1994~现在,其背景是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大趋势迫 使公司扩大规模和联合行动,以增强国际竞争力;美 国政府对兼并和垄断的限制有所松动;资本市场上融 资的方法、渠道多样化,为并购融资提供支持。
Consolidation:合并统一,特指合并动作或结果状态,
编辑版ppt
4
与Mergers不同的是, Consolidation是指两个公司都被 终止,成立一个新的公司:A+B C
Take over:接管,指取得经营或控制权,并不限于绝对 的产权转移。
Tender offer:公开收购要约或标购。
编辑版ppt
16
第二节 公司并购运作
公司并购的操作程序 1.寻找并确定并购的目标公司
公司并购的成败关键在于并购策略的制定,一般来讲有 以下战略可供选择:
1.1 服务于经营多角化的并购策略 实现经营多角化,有两种渠道:自我扩展和并购外部扩
张 A:中心式多角化策略——风险小收益大,但对进入的新
行业必须有所了解 B:复合式 1.2 服务于重组的并购策略
纵向并购(vertical M&A):纵向并购根据方向不同, 又可分为向前并购与向后并购。此种并购主要集中在 加工业和与此相关的其他产业。纵向并购的优点在于
编辑版ppt
6
能够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节约通用设备、费用等。
混合并购(conglomerate M&A):包括横向并购与 纵向并购,一般包括产品扩张型、地域扩张型、纯粹 混合型。

公司财产收购及接管方案

公司财产收购及接管方案

公司财产收购及接管方案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关于公司财产收购以及接管方案的详细说明。

通过对公司财产收购的整个过程进行规划和管理,可以最大程度地确保交易的顺利进行,并保护所有相关方的利益。

收购准备阶段在开始收购过程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下面是几个关键的步骤:1. 明确目标:明确收购的目标和战略,确定收购背后的动机和期望结果。

明确目标:明确收购的目标和战略,确定收购背后的动机和期望结果。

明确目标:明确收购的目标和战略,确定收购背后的动机和期望结果。

2. 尽职调查: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包括审查财务状况、法律风险、合同条款等方面的内容。

确保获取真实准确的信息,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评估和解决方案的规划。

尽职调查: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包括审查财务状况、法律风险、合同条款等方面的内容。

确保获取真实准确的信息,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评估和解决方案的规划。

尽职调查: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包括审查财务状况、法律风险、合同条款等方面的内容。

确保获取真实准确的信息,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评估和解决方案的规划。

3. 制定计划:根据尽职调查的结果,制定详细的收购计划,包括收购形式、时间安排、合同条款等内容。

制定计划:根据尽职调查的结果,制定详细的收购计划,包括收购形式、时间安排、合同条款等内容。

制定计划:根据尽职调查的结果,制定详细的收购计划,包括收购形式、时间安排、合同条款等内容。

收购执行阶段一旦准备工作完成,可以进入收购的执行阶段。

以下是该阶段的主要步骤:1. 协商并签署合同:与卖方进行详细的谈判,就交易条款、价格、付款方式等方面达成一致,并签署正式的收购合同。

协商并签署合同:与卖方进行详细的谈判,就交易条款、价格、付款方式等方面达成一致,并签署正式的收购合同。

协商并签署合同:与卖方进行详细的谈判,就交易条款、价格、付款方式等方面达成一致,并签署正式的收购合同。

2. 履行法律程序:根据当地法律要求,完成相关的履行手续,例如提交必要的文件和申请,并进行必要的审批程序。

公司金融学之公司兼并与收购培训课件.pptx

公司金融学之公司兼并与收购培训课件.pptx

2.保密和安全。 3.事先在股市上收购。 5.出价文件的准备、发送。
6.出价的第一个结束日及出价延长、修改和终止通知。
7.出价的无条件接受、交付购股对价。
一、公司兼并与收购概述
4、公司并购的法律规定
- 美国有关公司并购方面的法律法规 - 英国有关公司并购方面的法律法规 - 我国有关公司并购方面的法律法规
• 敌意收购。指买方在目标企业管理层对其收购意图尚不知晓或持反对 态度的情况下,对目标企业股东强行进行收购的行为。
一、公司兼并与收购概述
- 按并购中股份的来源可划分为要约收购、市场购买股票和协议 收购
• 要约收购。要约收购又称为公开报价收购,指买方公开向目标企业 全体股东发出收购要约,承诺在一定期限内按要约披露的某一特定 价格收购目标企业一定数量的股份,以求大量获得股票,以股权转 让方式取得或强化目标企业的控制权。
- 贴现现金流量法 贴现现金流量法是通过估计由并购引起的期望增量现金流和贴现 率(或资本成本),计算出并购活动给公司带来的净现值,以此确 定最高可接受的并购价格。运用贴现现金流量模型对目标企业估 价的步骤是: 1.预测自由现金流量。 2.估计贴现率或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3.计算现金流量现值,估计购买价格。 4.贴现现金流量估计的敏感性分析。
1、融资的具体方式
- 现金方式融资 1.现金方式融资的优点
(1)速度快。 (2)没有清算和证券变现风险。
2.现金方式融资的缺点
(1)从目标企业角度考虑,现金融资方式的缺点有:①无法获得合并后 公司的持续股本利息;②在有些国家,如美国,需要立即交纳资本利得 税,而无法延迟纳税。 (2)从买方角度考虑,现金融资方式的缺点有:①再筹资问题;②并购 的现金来源问题。
• 意愿收购。意愿收购又称为自由并购,指一家公司根据自己的意愿,认为 有实力获得目标企业的控制权,在持有目标企业任何比例股份下提出收购。

公司资源收购及接管方案

公司资源收购及接管方案

公司资源收购及接管方案一、背景本方案旨在提供关于公司资源收购及接管的具体方案,以确保资源移交的顺利进行。

公司资源的收购和接管是为了实现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并为公司带来更多的机会和增长。

二、资源收购流程1. 制定收购策略:确定收购的目标资源,并进行可行性研究和风险评估。

制定清晰的收购策略,包括资金预算、目标资源的评估等。

2. 寻找合适的资源:通过市场调研和寻找潜在的卖方,确定适合的资源进行收购。

与潜在卖方进行谈判,达成收购意向。

3. 进行尽职调查:对目标资源进行详细的尽职调查,包括财务状况、法律风险、经营状况等。

确保收购的资源符合公司的要求和预期。

4. 签署合同:在尽职调查合格后,与卖方签署收购合同。

合同应明确资源的交割时间、价格、付款方式和其他相关条款。

5. 完成交割:按照合同的约定,完成资源的交割过程。

确保资源的合法所有权转移,并进行必要的法律手续和文件注册。

三、资源接管流程1. 制定接管计划:在收购完成后,制定资源接管的详细计划,包括接管团队的组建、资产清查、人员安置等。

2. 进行资产清查:对收购的资源进行详细的资产清查,包括现有资产、合同文件、知识产权等。

确保资源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调整管理机构:根据资源的特点和公司的需求,调整管理机构和人员职责,确保资源的正常运营和管理。

4. 梳理业务流程:对接管的资源进行业务流程的梳理和优化,确保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业务的顺利进行。

5. 培训和沟通:为接管团队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确保他们熟悉资源的特点和公司的要求。

与公司内外部相关方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四、风险控制1. 法律风险控制:在资源收购和接管的过程中,确保所有合同和相关文件的法律合规性。

遵守所有相关法律法规,防范法律风险。

2. 财务风险控制:对收购的资源进行财务尽职调查,并制定财务风险控制措施,确保资源的价值和盈利能力。

3. 组织风险控制: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和流程,明确责任和权限,有效控制资源接管过程中的组织风险。

第七章管理层收购的内容

第七章管理层收购的内容

第一节管理层收购概述一、管理层收购的涵义和特征(一)管理层收购的涵义管理层收购即英文的Management Buy-outs,简称“MBO”,中文有时也译成“管理者收购”。

在这里,Management是经理、管理人员的意思,可以统称为“管理层”,Buy-outs是指通过购买一个公司的全部或大部分股份(shares)或资产来获得该公司的控制权。

所以,管理层收购可以定义为: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收购本公司的全部或大部分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权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目标公司的目的并获取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

从管理层收购的定义中可以发现,管理层收购有三个关键点:一是收购主体是目标公司的管理层;二是收购资金的来源于借贷;三是收购的结果是获得目标公司的控制权。

对这些关键点我们将在管理层收购的特征中进一步阐述。

在资本市场相对成熟的西方发达国家,MBO是LBO即"Lmemgd Buy-outs"即“杠杆收购”的一种。

杠杆收购是一种利用高负债融资,购买目标公司的股份,以达到控制、重组该目标公司的目标,并获得预期收益回报的一种收购行为。

通常组织杠杆收购的投资者有以下几类:(1)专业并购公司以及专门从事并购业务的投资基金公司;(2)对并购业务有兴趣的机构投资者;(3)由私人控制的非上市公司或个人;(4)能通过借债融资收购的目标公司内部管理人员。

只有在第四类情况下即只有运用杠杆收购的主体是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公司的管理层决定使公司或公司的子公司由公众公司变为私人公司,LBO才演化成MB0,即管理层收购。

因为收购交易需要大量资金,管理层通常会靠借入资金完成交易。

为使股东愿意出售自己的股票,管理层的报价必须是在当前的市场价格之上加上一定的风险补偿。

因此,管理层必须保证成为私人公司后的盈利比作为公众公司时的更大。

(二)管理层收购与一般企业并购的区别管理层收购是企业管理层人员通过外部融资机构帮助收购其所服务企业的股权,从而完成由单纯的企业管理者到控股股东的转变。

收购与公司控制PPT课件

收购与公司控制PPT课件
纵向收购:收购企业和被收购企业处于产
业链的不同环节
混合收购:收购企业和被收购企业没有任
何竞争和产业关系
四、企业并购一般程序
准备阶段
• 选择收购时机 • 聘请中介机构 • 目标公司调查 • 制定初步收购方案
实施阶段
•与目标公司谈判
•确定收购价格、 支付方式
•签订转让协议
•报批和信息披露
•办理股权交割手续 等相关法律手续
二、企业并购起因
➢ 效率理论
被并购企业的绩效下降主要原因在于其管理层的低效率 。如果能够更换管理层,那么被并购企业的绩效就会上升到 正常水平。企业效率的这种差异在财务数据上表现为公司价 值的低估。并购企业正是看到了这种价值上的升值潜力,采 取措施将经营绩效低的企业收入囊中。
二、企业并购起因
➢ 代理成本理论
第四次并购浪潮 是第三次并购热潮的一个副产品,在形式上表现为大量的利
(70年代中期-80年代) 用杠杆收购形式。诱因是混合化经营的失败。
第五次并购浪潮 主要原因是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以及各国的反垄断
(90年代)
政策的松动。
二、企业并购起因
效率理论 代理成本理论
避税理论 市场清理理论
一体化理论 协同效应
市场比较 法
用一家和目标企业业务,规模, 风险等方面比较相似的企业作 难于找到一家和目标企业 为价值评估的标准,确定目标 相似的企业。 企业市场价值。
现金流量 贴现法
对目标企业的未来各期现金流 和资本成本进行估计,然后用 合理反映企业经营风险的贴现 率进行贴现后的贴现值作为目 标企业的价值评估。
无法准确的估计企业的未 来现金流。
六、企业并购融资方式
内部融资

资本运营讲稿(七)

资本运营讲稿(七)
2 市盈率模型法
资本运营
例如: A公司横向兼并同行业的B公司,假设双方的长期负 债利率水平均为10%,所得税率25%. A和B公司资产负债情 况如下:
资产 A公司 流动资产 1500 长期资产 1000
资产合计 2500
B公司 500 250
750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A公司 B公司
流动负债
500 250
资本收益率(息税前利润/(长期负债+股东权益) 17.5%
净利润增长率
25%
近三年平均利润:
税前
180
税后
135
市盈率
18
B公司
60 10 50 12.5 37.5
12% 13.64%
44 33 12
资本运营
计算目标公司的价值:
(1) 选择最近一年的税后利润(37.5万元);同类上市公 司(A公司)的市盈率为18倍,
资本运营
六年销售利润分别为:
6.48, 7.00, 7.56, 8.16, 8.82, 8.82
资本运营
六年税后利润分别为:
4.86, 5.25, 5.67, 6.12, 6.615, 6.615
资本运营
六年增加固定资本分别为: 第一年:(162-150)17%=2.04 第二年:(174.96-162)17%=2.20 第三年:2.38 第四年:2.57 第五年:2.78 第六年:0
资本运营
5 战略性重组动因 当企业面临变化了的环境而调整战略时,并购 可使企业低成本地迅速进入被并购企业所在的增长 相对较快的行业,并在很大程度上保持被并购企业 的市场份额以及现有的各种资源,从而保证企业持
续不断的盈利能力。
资本运营
二 并购的财务分析

第十六章公司兼并与收购《公司金融》PPT课件

第十六章公司兼并与收购《公司金融》PPT课件

可折旧资产的市场价值高 于账面价值产生折旧避税
为并购融资产生利息 节税效应
将常规收益转为资本利得
特点
免税并购中,目标企业的股东被认为将原有的股权换取等值的新股权, 其中并未实现资本损益,所以公司的资产无需重新估计。
在应税并购中,被并购企业的股东出售了持有的股权并实现了税收损益, 在这种情况下,该企业的资产可能会被重新估计。

混合并购
conglomerate merger
混合型

的 类
现金收购
资产收购

tender offer
股权收购
股份交易并购
按出资方式划分
registered exchange offer
承担债务购并
无偿购并
公司兼并与收购
按是否利用目标 公司的资产划分

购 的
按购并双方是否 友好协商划分


按股份来源划分
非上市公司
①市盈率法。 市盈率=每股价格÷每股税后利润 =公司权益资本价值÷公司税后利润
②净值法。 公司权益资本价值=公司资产价值-公司债务资本价值
③重置成本法。 资产价值 资产重置成本1-已提折旧比率或成新折扣率
公司兼并与收购
16.3 公司并购的价值评估
并购协同效应的价值
协同效应 VAB VA VB
协同效应 VAB VA VB
CFt 收入t 成本t 税负t 资本需求 t
营销利得
收入上升
市场力量
并购协同效 应的来源
成本下降 税收利得
战略收益
经营净损失 举债能力
降低资本成本
剩余资金
公司兼并与收购
16.2 公司并购的动因及效应分析

企业并购培训课件

企业并购培训课件

管理一体化
功能一体化
文化一体化
实证: •惠普与康柏合并 •“雪地”啤酒 与“金种子”集团合并 •奔驰与克莱斯勒合并
六、投资银行为反并购提供的服务
股份回购和寻找白衣骑士 焦土战术 金降落伞、灰色降落伞和锡降落伞 毒丸条款 绿色勒索 帕克门策略 聘用鲨鱼观察者 利用诉讼阻止并购
第四节 杠杆收购
整合难度大,组织、文化冲突 可能断送并购的成果,
实现真正整合后的协同效应所 要求的条件比较高。
伴随不必要的附属繁杂业务,
收购企业往往需做出重大承诺 并承担大量义务。
企业并购中的七大风险Fra bibliotek风险类型简要情况
政治环境风险 并购在相当程度上受制于政治环境。如石油业的并购就与中东局势有关。
法律风险 信息风险
资产价值基础法
资产价值基础法指通过对目标企业的资产进行估价来评估 其价值的方法。确定目标企业资产的价值,关键是选择合适的 资产评估价值标准。目前国际上通行的资产评估价值标准主要 有以下三种:
账面价值
市场价值
清算价值
收益法
收益法就是根据目标企业的收益和市盈率确定其价值 的方法,也可称为市盈率模型。
中国产业面临双重任务:分拆与整合相辅相承(电力、电信、航空、石 化······)。
分拆
整合
• 打破行政垄断格局,引入 市场竞争
• 主辅分离和企业办社会的 剥离
• 共同的目标是:塑造市场 主体,发育市场机制
• 让产业资源和市场份额向优势 企业集中
• 优化资源配置结构 • 造就产业领袖 • 维护产业秩序和效率 • 领导产业升级换代
第七章 企业并购
• 第一节 企业并购概论 • 第二节 企业并购的理论基础 • 第三节 企业并购业务的基本流程 • 第四节 杠杆收购 • 第五节 跨国并购 • 本章小结 • 思考题

全面接管公司控制权协议:收购手段细谈

全面接管公司控制权协议:收购手段细谈

20XX 标准合同模板范本PERSONAL RESUME甲方:XXX乙方:XXX全面接管公司控制权协议:收购手段细谈本合同目录一览第一条:收购概述1.1 收购方对公司控制权的全面接管1.2 收购方对公司的股权收购1.3 收购方对公司资产的收购第二条:收购价格及支付方式2.1 收购价格的确定2.2 支付方式的选择2.3 收购款项的支付时间及方式第三条:收购期限及收购条件3.1 收购期限的确定3.2 收购条件的达成3.3 收购过程中的沟通协调第四条: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4.1 收购后公司董事会的构成4.2 收购后公司管理层的调整4.3 收购后公司决策机制的变化第五条:公司运营管理的变化5.1 收购后公司的经营策略5.2 收购后公司业务范围的调整5.3 收购后公司财务管理的变化第六条:员工安置及福利待遇6.1 收购后公司员工的安置6.2 收购后公司员工的福利待遇6.3 收购后公司员工的培训与发展第七条:合同的生效、终止和解除7.1 合同的生效条件7.2 合同的终止条件7.3 合同解除的程序及后果第八条:违约责任及争议解决8.1 违约行为的界定8.2 违约责任的具体承担8.3 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第九条:合同的变更与补充9.1 合同的变更程序9.2 合同的补充协议签订9.3 合同变更和补充的生效条件第十条:保密条款10.1 保密信息的范围及内容10.2 保密信息的保护期限10.3 违反保密条款的后果第十一条:合同的适用法律及争议解决11.1 合同适用的法律11.2 争议解决的方式及地点11.3 法律适用及争议解决的其他规定第十二条:合同的签署与生效12.1 合同签署的时间和地点12.2 合同签署的主体资格12.3 合同生效的时间和条件第十三条:合同的履行及监督13.1 合同履行的主体及义务13.2 合同履行的监督机制13.3 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沟通协调第十四条:其他条款14.1 与合同相关的其他协议和文件14.2 合同的修订和补充14.3 合同的终止和解除后的事宜第一部分:合同如下:第一条:收购概述1.1 收购方对公司控制权的全面接管1.2 收购方对公司的股权收购收购方将通过购买公司现有股东的股权,或通过增资方式,取得公司的控股权。

全面接管公司控制权合同:收购手段细谈

全面接管公司控制权合同:收购手段细谈

全面接管公司控制权合同:收购手段细谈本合同目录一览第一条:收购概述与目标1.1 收购公司的名称和注册地1.2 收购公司的业务范围和主要资产1.3 收购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第二条:收购方式与价格2.1 收购方将以现金支付收购价款2.2 收购价格的确定依据和计算方式2.3 收购价的调整机制和条件第三条:收购期限与进度3.1 收购协议签署后的交割时间3.2 收购方应承担的公司债务和责任3.3 收购过程中的信息披露和保密义务第四条:收购后的公司管理4.1 收购方对公司的控制权行使方式4.2 收购方对公司管理层的调整和任命4.3 收购方对公司的经营策略和投资决策第五条:收购后的公司治理结构5.1 收购方对公司的董事会成员提名权5.2 收购方对公司的监事会成员提名权5.3 收购方对公司的股东大会代表的提名权第六条:收购后的公司业务发展6.1 收购方对公司的业务发展规划和战略布局6.2 收购方对公司的研发投入和市场拓展6.3 收购方对公司的产业链整合和优化第七条:收购后的公司员工安置7.1 收购方对公司的员工队伍和管理团队的保留和调整7.2 收购方对公司的员工薪酬和福利待遇的保障7.3 收购方对公司的员工培训和发展计划第八条:收购后的公司财务与税务8.1 收购方对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8.2 收购方对公司的税务筹划和合规性要求8.3 收购方对公司的财务报告和审计要求的遵守第九条:收购后的公司法律合规9.1 收购方对公司的法律法规遵守和合规性要求9.2 收购方对公司的合同管理和风险控制9.3 收购方对公司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第十条:收购后的公司信息披露10.1 收购方对公司的信息披露义务和方式10.2 收购方对公司的信息披露的时间和内容要求10.3 收购方对公司的信息披露的监管和合规性要求第十一条:收购后的公司股东权益11.1 收购方对公司的股东权益的保障和维护11.2 收购方对公司的股东大会的召开和决策权11.3 收购方对公司的股东分红政策和利润分配方案第十二条:收购后的公司关联交易12.1 收购方对公司的关联交易的审批和披露要求12.2 收购方对公司的关联交易的价格和条件12.3 收购方对公司的关联交易的合规性和公平性要求第十三条:收购后的公司变更和注销13.1 收购方对公司的变更事项的决策和办理13.2 收购方对公司的注销事项的决策和办理13.3 收购方对公司的变更和注销的合法性和合规性要求第十四条:违约责任与争议解决14.1 收购方和目标公司的违约行为和责任14.2 收购方和目标公司的争议解决方式和程序14.3 收购方和目标公司的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的费用承担第一部分:合同如下:第一条:收购概述与目标1.1 收购公司的名称和注册地本合同所述的收购目标公司为“X公司”,其注册地为“X”。

全面接管公司控制权合同:收购手段细谈

全面接管公司控制权合同:收购手段细谈

全面接管公司控制权合同:收购手段细谈本合同目录一览1. 收购背景与目标1.1 收购公司的基本情况1.2 收购公司的财务状况1.3 收购公司的市场份额2. 收购方式与价格2.1 收购的支付方式2.2 收购价格的确定2.3 收购价格的调整机制3. 收购时间表与步骤3.1 收购的基本时间表3.2 收购的具体步骤3.3 收购过程中的风险管理4. 收购后的公司治理4.1 收购方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4.2 收购方对公司管理层的安排4.3 收购后公司的战略调整5. 收购双方的义务与责任5.1 收购方的义务与责任5.2 被收购方的义务与责任5.3 第三方担保方的义务与责任6. 收购合同的生效与终止6.1 合同的生效条件6.2 合同的终止条件6.3 合同终止后的相关事宜7. 收购合同的争议解决7.1 争议解决的途径7.2 争议解决的时间限制7.3 争议解决的结果执行8. 收购合同的违约责任8.1 违约行为的认定8.2 违约责任的具体承担8.3 违约行为的补救措施9. 收购合同的保密条款9.1 保密信息的范围与内容9.2 保密信息的披露限制9.3 保密信息泄露的责任承担10. 收购合同的适用法律与争议解决10.1 合同适用的法律10.2 法律适用的一致性与优先性10.3 法律适用外的其他争议解决方式11. 收购合同的附件11.1 附件的构成与效力11.2 附件的补充与修改11.3 附件的签署与备案12. 收购合同的签署与生效12.1 合同签署的程序与要求12.2 合同生效的证明文件12.3 合同生效后的通知义务13. 收购合同的履行与监督13.1 合同履行的期限与方式13.2 合同履行的监督与检查13.3 合同履行的调整与变更14. 收购合同的终止与解除14.1 合同终止的条件与程序14.2 合同解除的条件与程序14.3 合同终止与解除后的相关事宜第一部分:合同如下:第一条收购背景与目标1.1 收购公司的基本情况收购方拟收购的目标公司成立于20年,主要从事行业的业务。

全面接管公司控制权合同:收购手段细谈版

全面接管公司控制权合同:收购手段细谈版

20XX 专业合同封面COUNTRACT COVER甲方:XXX乙方:XXX全面接管公司控制权合同:收购手段细谈版本合同目录一览第一条:合同主体及定义1.1 收购方定义1.2 目标公司定义1.3 控制权定义第二条:收购目的和原则2.1 收购目的2.2 收购原则第三条:收购方式及步骤3.1 收购方式3.2 收购步骤第四条:股权转让4.1 股权转让比例4.2 股权转让价格4.3 股权转让支付方式第五条:公司治理结构调整5.1 董事会成员调整5.2 高级管理层调整第六条:财务与经营政策调整6.1 财务政策调整6.2 经营政策调整第七条:员工安置7.1 员工转移7.2 员工薪酬福利第八条:合同的生效与终止8.1 合同生效条件8.2 合同终止条件第九条:违约责任9.1 收购方的违约责任9.2 目标公司的违约责任第十条:争议解决方式10.1 争议解决方式第十一条:合同的修改和补充11.1 合同修改11.2 合同补充第十二条:保密条款12.1 保密内容12.2 保密期限第十三条:合同的适用法律13.1 适用法律第十四条:合同的签署地点和时间14.1 签署地点14.2 签署时间第一部分:合同如下:第一条:合同主体及定义1.1 收购方定义收购方是指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根据本合同的约定,通过购买目标公司的股权,实现对目标公司的控制。

1.2 目标公司定义目标公司是指根据本合同约定,被收购方持有的股权的公司,其工商注册资料中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等基本情况详见本合同附件。

1.3 控制权定义控制权是指收购方通过持有目标公司 majority 的股权,能够对目标公司的经营决策、财务决策和公司管理等方面产生决定性影响。

第二条:收购目的和原则2.1 收购目的收购方的收购目的是为了获得目标公司的控制权,实现对目标公司的经营管理和资产收益。

2.2 收购原则收购原则包括公平、公正、公开,即收购方应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收购,保障被收购方的合法权益。

全面接管公司控制权合同:收购手段细谈版

全面接管公司控制权合同:收购手段细谈版

20XX 专业合同封面COUNTRACT COVER甲方:XXX乙方:XXX全面接管公司控制权合同:收购手段细谈版本合同目录一览1. 收购背景及目标1.1 收购方介绍1.2 被收购方介绍1.3 收购目的和意义2. 收购方式及步骤2.1 收购价格及支付方式2.2 收购时间表2.3 收购过程中的协调与配合3. 股权转让3.1 股权转让比例3.2 股权转让价格3.3 股权转让的审批程序4. 经营管理4.1 收购后的公司治理结构4.2 管理团队留用及调整4.3 业务整合与运营规划5. 财务与资金5.1 收购完成后的财务报表5.2 资金筹措及使用计划5.3 财务监管与风险控制6. 员工安置6.1 员工转移方案6.2 员工薪酬福利调整6.3 员工培训与发展7. 知识产权与保密协议7.1 知识产权归属与使用7.2 保密协议的签订与执行8. 合同的生效与终止8.1 合同生效条件8.2 合同终止条件8.3 合同终止后的相关事宜9. 违约责任与争议解决9.1 违约行为及责任9.2 争议解决方式及程序10. 合同的修改与补充10.1 合同修改的条件10.2 合同补充的内容11. 合同的签署与生效11.1 签署人的资格与代表权11.2 合同签署的时间与地点11.3 合同生效的时间12. 合同的保管与复制12.1 合同正本与副本的管理12.2 合同的复制与分发13. 其他约定事项13.1 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13.2 双方约定的其他条款14. 附件14.1 收购协议及相关文件14.2 股权转让证明文件14.3 其他相关文件第一部分:合同如下:1. 收购背景及目标1.1 收购方介绍收购方是一家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投资公司,专注于高科技、高增长潜力的行业的投资。

收购方拥有丰富的投资经验和资源,旨在通过本次收购,进一步拓展其在国内外市场的业务布局,提升企业竞争力。

1.2 被收购方介绍被收购方是一家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份额的公司,主要从事行业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全面接管公司控制权协议:收购手段细谈1

全面接管公司控制权协议:收购手段细谈1

全面接管公司控制权协议:收购手段细谈本合同目录一览第一条:合同主体及定义1.1 甲方:全面接管公司控制权的买方1.2 乙方:被收购公司的卖方1.3 收购目标:乙方的全部或部分股权,以及公司的控制权第二条:收购方式2.1 甲方将通过现金支付方式购买乙方所持有的股权2.2 股权购买价格及支付方式将在本合同的第三条中详细约定第三条:股权购买价格及支付方式3.1 股权购买价格为人民币【】元整(大写:【】元整)3.2 甲方应在本合同签订后的【】个工作日内,将股权购买价格支付至乙方指定的账户第四条:收购程序4.1 甲方应按照本合同约定的收购方式,向乙方提出收购要约4.2 乙方应在收到收购要约后【】个工作日内,答复甲方是否同意出售股权4.3 如乙方同意出售股权,双方应按照本合同约定的方式进行股权转让第五条:股权转让5.1 双方应在本合同签订后的【】个工作日内,办理股权转让手续5.2 甲方应在股权转让完成后,获得公司的控制权第六条:收购后的经营管理6.1 甲方应全面接管乙方的经营管理权,并负责公司的运营和发展6.2 乙方应在收购完成后,向甲方提供必要的经营管理支持和协助第七条:合同的生效和终止7.1 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7.2 在甲方全面接管公司控制权后,本合同自动终止第八条:违约责任8.1 如任何一方违反本合同的约定,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8.2 违约方应向守约方支付违约金,违约金为本合同第三条约定的股权购买价格的【】%第九条:争议解决9.1 对于因本合同引起的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一切争议,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9.2 若协商无果,任何一方均可向合同签订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十条:保密条款10.1 双方应对本合同的内容和签订过程予以保密,未经对方同意不得向第三方披露第十一条:合同的修改和补充11.1 本合同的修改和补充应由双方协商一致,并以书面形式作出第十二条:适用法律本合同的签订、效力、解释、履行和争议的解决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第十三条:合同的签订地本合同签订地为【】第十四条:合同的签字盖章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全面接管公司控制权合同:收购手段细谈一

全面接管公司控制权合同:收购手段细谈一

20XX 专业合同封面COUNTRACT COVER甲方:XXX乙方:XXX全面接管公司控制权合同:收购手段细谈一本合同目录一览1. 收购背景及目标1.1 收购方介绍1.2 被收购方介绍1.3 收购目的和意义2. 收购方式及步骤2.1 收购价格及支付方式2.2 收购时间表2.3 收购过程中的协调与配合3. 股权转让3.1 股权比例3.2 股权转让价格3.3 股权转让的税务处理4. 公司治理结构调整4.1 董事会成员调整4.2 高级管理人员调整4.3 员工安置5. 财务与资产5.1 财务报表审计5.2 资产评估5.3 负债处理6. 业务整合6.1 业务发展战略6.2 业务整合计划6.3 业务协同效应7. 竞业禁止7.1 竞业禁止条款7.2 竞业禁止期限7.3 违约责任8. 保密协议8.1 保密内容8.2 保密期限8.3 违约责任9. 收购失败的处理9.1 收购失败的原因9.2 收购失败后的责任分配9.3 收购失败的退出机制10. 违约责任10.1 收购方的违约责任10.2 被收购方的违约责任10.3 第三方违约责任11. 争议解决方式11.1 协商解决11.2 调解解决11.3 仲裁解决11.4 法律诉讼12. 合同的生效、变更与终止12.1 合同生效条件12.2 合同变更程序12.3 合同终止条件13. 合同的签署与保管13.1 签署主体13.2 签署时间13.3 合同保管14. 其他条款14.1 适用法律14.2 合同正本与副本14.3 附件第一部分:合同如下:第一条收购背景及目标1.1 收购方介绍收购方是一家在中国注册的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投资管理、企业并购等业务。

收购方具备较强的资金实力和丰富的投资管理经验,致力于通过本次收购,提升被收购方的市场竞争力,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

1.2 被收购方介绍1.3 收购目的和意义本次收购旨在优化被收购方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营销策略,扩大市场份额,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第七讲 公司接管与收购

第七讲 公司接管与收购

三、收购与接管的一般伦理问题
• 1)企业袭击(corporate raid) 企业袭击( 企业袭击 ) • 企业袭击(corporate raid)是一种特 殊的收购行为,在美国八十年代一度流行, 这种敌意收购是以消灭对手为目标的一种 行为,也就是在收购之后,立即把被收购 企业解散或者出售财产。这样,被收购的 公司事实上就消失了。
三、收购与接管的一般伦理问题
• 作为要素收购的一种特殊行为,继而发生 的是目标公司的解体和消失,所以,这种 袭击的危害是多重的,包括市场竞争和企 业运行,从市场竞争角度看,一个运行良 好企业的消失会减弱竞争强度,而一个企 业的解体则会造成失业,给社会造成直接 和间接的压力。
三、收购与接管的一般伦理问题
一、概念
• 接管的目的复杂,手法多样,往往牵扯到 复杂的利益关系,涉及的问题也因此很复 杂。在收购和接管过程中,双方公司的股 东、管理层和职工等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 了复杂的利益关系格局和互动关系。往往 形成了收购与反收购的对抗。在收购中和 收购后的利益关系是各方考量的基本出发 点,这些利益诉求不可能不在收购与反收 购过程中表现出来,也不可能不影响收购 与并购的进程。
第十讲 公司接管与收购
一、概念
• 1、收购与并购 收购与并购 • 收购与并购是指两个或者以上的分立企业 之间通过交易或者交换的方式实现合并的 行为。收购与并购的法律概念复杂,相关 的概念包括合并、兼并等等,其中有些概 念有明确的法律定义,有些是学术界广泛 使用的,很容易混淆。
一、概念
• 目的 • 首先是通过收购和并购来扩大企业的实力 和经营范围,例如掌握销售渠道、控制原 材料来源等;其次是通过收购和并购进入 新的经营领域;第三是通过这些手段达到 控制和消灭竞争对手的目的;第四是通过 收购,管理层取代股东,取得对企业的控 制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收购与接管的一般伦理问题
• 1)企业袭击(corporate raid) 企业袭击( 企业袭击 ) • 企业袭击(corporate raid)是一种特 殊的收购行为,在美国八十年代一度流行, 这种敌意收购是以消灭对手为目标的一种 行为,也就是在收购之后,立即把被收购 企业解散或者出售财产。这样,被收购的 公司事实上就消失了。
二、收购的类型
• 按照收购的方向,可以把企业的收购和并 购分为横向收购和纵向收购。所谓横向收 购,顾名思义,是竞争企业之间的互相收 购和兼并,收购往往导致资源向少数企业 集中。纵向收购,当然是做为上下游企业 之间的收购和并购了。一般而言,纵向收 购往往涉及到原材料供应和专有技术的控 制等目的,也有不少收购是生产企业向销 售领域延伸的收购,其目的在于控制市场 和销售渠道。
二、收购的类型
• 因为要约收购的这些特点,所以,这 种收购往往是在被收购企业的股东和管理 层不知情的情况下开始的,通常也会遇到 被收购企业的股东和管理层的抵抗,所以, 这种收购也被称为恶意收购。 • 至今为止,在我国,要约收购还是比 较少见的收购方式,2006年2月中国石化对 下属子公司的收购是典型的要约收购。但 是是对自己的子公司的要约收购。
三、收购与接管的一般伦理问题
• 2、要约收购的伦理问题 要约收购的伦理问题 • 要约收购所涉及的最主要问题就是控制股东 和非控制股东之间的关系问题。在要约收购完成 之后,控制权从原来的控制股东手中转移到新的 控制股东手中,这样,原来的非控制股东对企业 的熟悉感丧失,对企业的发言权和经营方针的认 可也会受到影响。控制股东可以用比较高的价格 购买原来的控制股东的股份,一旦掌握企业的控 制权,就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迫使非控股股东以较 低的价格让渡股份。这种做法被称为“两极收 购”,这样非控股股东的利益就会受到实质或者 是非实质的影响。
三、收购与接管的一般伦理问题
• 作为要素收购的一种特殊行为,继而发生 的是目标公司的解体和消失,所以,这种 袭击的危害是多重的,包括市场竞争和企 业运行,从市场竞争角度看,一个运行良 好企业的消失会减弱竞争强度,而一个企 业的解体则会造成失业,给社会造成直接 和间接的压力。
三、收购与接管的一般伦理问题
三、收购与接管的一般伦理问题
• 1、收购与接管所涉及的伦理问题 收购与接管所涉及的伦理问题 • 收购和接管涉及到两个企业的多方面利益相关者, 前面已经提到,至少涉及两个企业的股东、管理 层和职工的利益,从外部看,还涉及到竞争者、 用户和政府的关系问题,所以,从法律上,很多 国家,即使是纯粹市场经济的国家如美国,都对 收购和并购有事先或者事后的控制程序,更不用 说有非常完善的法律体系了。 • 从伦理的角度看,企业的收购和接管改变了各个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格局,所以会引起复杂的伦理 问题,就一般的伦理问题而言,收购和接管主要 涉及以下一些基本的问题:
收购企业
被收购企业
设立
收购 偿还债 务
壳公司 筹集资 金
债务人( 债务人(投资 银行) 银行)
二、收购的类型
• 4、反收购 反收购 • 被收购企业的管理层或者股东(通常是管理层) 对收购方的收购行为实施抵抗,称为反收购。反 收购的手段多样,并且在法律和道德的允许的范 围内不断探索出新的手段。通常反收购的动力来 自管理层,虽然股东也对企业充满感情,但是除 非是创业者,一般的企业的股东对于收购关心的 就是价格问题,所以管理层的抵抗在某种程度上 也是提高收购方成本的一种方式,也是股东所需 要的一种抵抗,不过,只要是价格合理,股东没 有道理不卖手中的股份。
二、收购的类型
• 收购的另外一种分类就是按照收购的手段 来区分的,一般把收购分为:协议收购、 要约收购、杠杆收购。相对于收购的对抗, 被称为反收购,也可以看成是收购的一种 特殊形态,或者看成是收购的一种反应
二、收购的类型
• 1、协议收购 协议收购 • 协议收购和要约收购是收购上市公司的两种 基本形式。所谓协议收购是在证券交易所之外, 收购方和被收购企业之间通过谈判订立协议,收 购股票,达到控制被收购企业目的的收购方式。 因为协议收购需要双方的股东展开谈判,并且在 协商一致的情况下,通过协议完成收购,所以, 买卖双方股东有充分的时间协调立场,平衡利益 关系,所以,这种收购又被称为善意收购。
一、概念
• 2、公司的接管 公司的接管 • 公司接管和收购与并购相关但是不同的概念。公 司的收购与并购是站在股东立场上的概念,是对 所有权的取得。而接管是对在经营权的取得,可 以从公司的治理结构的角度上来观察接管问题。 接管可以看成是监管的一种形式,并且这种监管 兼有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管的含义。通常接管是以 收购与并购为前提的,每一个收购和并购都涉及 到接管问题,也就是在收购和并购之后,马上就 面临对管理层的改革问题,即使是没有改变,也 是一个接管。
三、收购与接管的一般伦理问题
• 3)收购与接管对于目标公司股东的影响 收购与接管对于目标公司股东的影响 实际上,一项收购的完成,不仅对目标公司 • 员工和管理层产生影响,也对小股东或者非控制 股东产生影响。收购和并购意味着控制股东的变 换,这样,非控制股东的利益在转移中也可能受 到多方面的影响,例如,非控制股东可能不适应 或者不同意新的控制股东的经营方针和方式。再 例如,非控制股东可能不适应新的控制股东的处 世方式。
一、概念
• 接管的目的复杂,手法多样,往往牵扯到 复杂的利益关系,涉及的问题也因此很复 杂。在收购和接管过程中,双方公司的股 东、管理层和职工等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 了复杂的利益关系格局和互动关系。往往 形成了收购与反收购的对抗。在收购中和 收购后的利益关系是各方考量的基本出发 点,这些利益诉求不可能不在收购与反收 购过程中表现出来,也不可能不影响收购 与并购的进程。
三、收购与接管的一般伦理问题
• 2)收购与接管对于被收购企业的员工和管理层的影响 收购与接管对于被收购企业的员工和管理层的影响 • 相比之下,非国有企业之间的收购与并购是股东之间 的一种交易,虽然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管理 层往往可以参与收购谈判,但是,最终决定权依然是在董 事会和股东手中。而一旦收购发生,被收购企业的管理层 和员工的利益会按照新的股东的利益加以调整,这就难免 影响这部分人的利益,例如,新的董事会选出后,也许会 对管理层做或大或小的调整,一部分人会失去岗位或者失 去原来的权力。另外,根据新的格局,一部分员工会被调 离岗位甚至被辞退,这些问题就会提出所谓的损害的补偿 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在双方股东谈判中被忽视的问题。
二、收购的类型
• 3、杠杆收购(Leverage buy-out LBO) 杠杆收购( 杠杆收购 ) • 杠杆收购是企业资本运作方式的一种特殊形 式,它的实质在于举债收购,即是筹集少量的自 有资金,以被收购企业的资产和将来的收益能力 作抵押,筹集部分资金用于收购的一种并购活动。 • 这种收购特点是运用财务杠杆加大负债比例, 以较少的股本投入(约占10%)融得数倍的资金, 对企业进行收购、重组,并以所收购、重组的企 业未来的利润和现金流偿还负债。
二、收购的类型
• 2、要约收购 要约收购 • 要约收购是通过证券交易所,以全体股东的 股份为目标,通过不断的购入上市公司股票,达 到一定比例后,向上市公司股东发出要约收购通 知书。从而达到控制被收购企业的目的。要约收 购往往在收购的开始阶段采取隐蔽的手段,这主 要隐瞒收购的目的,以达到降低收购成本的目的。 当达到一定的股份比例之后,法律强制收购者公 开收购意图,并且强制收购者履行必要的公开信 息和强制收购的目的。
• 2)绿色敲诈(greenmail) )绿色敲诈( ) • 是一种公司收购的策略,或者更准确地说是 公司投资策略。就是一个投资者向目标公司展开 敌意收购,迫使目标公司向投资者溢价支付回购 股份费用以终止收购行为,这被称为绿色敲诈。 • 文献中把溢价支付的行为也称为绿色敲诈。 这样,实施绿色敲诈的人就被称为绿色敲诈者 (greenmailer greenmail practitioner)。这种情 况的出现是因为敌意公司开始对目标公司展开了 收购行为,目标公司的股东或者管理层为了反收 购或者反接管,就需要通过支付赎金的方式来阻 止对方的敌意收购行为,保住对公司的控制权。
第十讲 公司接管与收购
一、概念
• 1、收购与并购 收购与并购 • 收购与并购是指两个或者以上的分立企业 之间通过交易或者交换的方式实现合并的 行为。收购与并购的法律概念复杂,相关 的概念包括合并、兼并等等,其中有些概 念有明确的法律定义,有些是学术界广泛 使用的,很容易混淆。
一、概念
• 目的 • 首先是通过收购和并购来扩大企业的实力 和经营范围,例如掌握销售渠道、控制原 材料来源等;其次是通过收购和并购进入 新的经营领域;第三是通过这些手段达到 控制和消灭竞争对手的目的;第四是通过 收购,管理层取代股东,取得对企业的控 制权。
三、收购与接管的一般伦理问题
• 这种行为往往发生在目标公司的财产被 低估的情况下。这样,收购和出售就对收 购者是有利可图的行为。例如,一家公司 具有一块儿土地,因为各种原因,这块土 地价值被低估了,这样,在企业袭击者对 目标公司收购后,重新对资产估值,然后 出售,就会获得赢利。所以,企业袭击往 往发生在目标公司经营良好的情况下。这 也是引起广泛争议的一个重要原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收购与接管的一般伦理问题
• 1)收购与接管对于市场竞争的影响 收购与接管对于市场竞争的影响 • 收购并购必然对市场竞争结构产生影响,尤其是横向收购, 导致在一个行业内企业数量减少,企业规模扩大,对竞争 者和竞争格局的影响就是行业内各企业和反垄断当局所关 注的问题。在有严格法律和规制程序的国家,收购双方需 要认真评估通过程序认可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在我国《反 垄断法》提供了相应的法律依据。 • 在这个领域中,伦理是以法律为准则来判定的。但是,我 们通过理论的分析可以知道,两个在市场中占优势地位的 企业之间的兼并合并是可以通过提高市场控制能力来影响 消费者利益的,所以,消费者有权利对此提出置疑。同时 竞争者也可以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提出置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