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活用做状语

合集下载

名词活用为状语的几种用法

名词活用为状语的几种用法

名词活用为状语的几种用法
1. 哎呀呀,有一种用法是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呀!就像“其一犬坐于前”,这里的“犬”不就是像狗一样的意思嘛,多形象地描述了那个状态呀!
2. 嘿,还有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呢!比如“朝而往,暮而归”,“朝”和“暮”不就是早上和晚上嘛,清晰地说明了时间呀,你说是不是好神奇呢?
3. 哇哦,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也能用名词活用为状语来表示呀!如同“而相如廷叱之”,“廷”就是在朝廷上呀,一下子地点就明确啦!
4. 嘿嘿,还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或依据呢!像“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不就是用船这个工具嘛,多么容易理解呀!
5. 哎哟喂,对人的态度也能这样表示呀!例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兄”不就是像对待兄长一样嘛,这种用法多有意思呀!
6. 哈哈,还有表示动作行为的频率呢!就像“岁赋其二”,“岁”就是每年呀,简洁明了呀!
我觉得名词活用为状语真的是让语言变得超级丰富和有趣呢!它就像是语言世界里的魔法,能让文字瞬间变得生动起来!。

名词活用为状语的例子

名词活用为状语的例子

名词活用为状语的例子
名词活用为状语是指某些名词短语具有形容词的语法功能,并临时用作状语。

以下是名词活用为状语的例子:
1. 坐地而不知天高(柳宗元《辩洋溢派》)。

在这个例子中,“坐地”意为“坐在地上”,活用为状语,表示方式。

2.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韩愈《马说》)。

在这个例子中,“食马者”意为“饲养马的人”,活用为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是由谁发出的。

3. 昼夜勤作息(白居易《长恨歌》)。

在这个例子中,“作息”意为“起居”,活用为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持续时间。

以上是名词活用为状语的几个例子,这种用法在古代汉语中比较常见。

需要注意的是,名词活用为状语时,其语法功能和语义往往与普通名词不同,需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判断。

名词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

①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②学而时习之。(《〈论语〉十则》) ③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促织》
5.表动作行为的频率
这类名词一般由不确指的时间名词如日、月、年、岁 等充当,翻译时可在时间名词前加上“每一……, 每……”,或者时间名词本身的重叠即可。 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伤仲永》) ②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 ③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3.表动作行为的趋向
由方位名词如东、南、西、北、上、下、左、右、 前、后等充当,译为“向(朝、往)……”。
①尘泥渗漉,雨泽下注(《项脊轩志》) ②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 》) ③复前行,欲穷其林。(《桃式。
一般由具有某种功用的事物名称或材料名称的名词充 当;译为“用(按)……”、“乘坐……”。例如:
2、翻译下文划线句,并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虚词。 太古之人,或巢于木,或处于穴。木处而颠,土处 而病也。圣人为屋( 以 )居,冀免( 乎 )二者 ( 之 )患而已矣,初未尝有后世华侈之饰也。(201 4湖南卷《雪屋记》)
在树上居住会跌落,在洞穴里居住会生病。
三、指出下面语段名词作状语的词语,并翻译。
应用学习
一、指出下列成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风餐露宿 草行露宿 抱头鼠窜 风流云散 斗折蛇行 风起云涌 狼吞虎咽 南征北战 耳闻目睹 土崩瓦解 星罗棋布 东奔西走 颐指气使 日积月累 犬牙交错 日理万机 龙腾虎跃 狼奔豕突
二、翻译下列语句,并注意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入嵩山,复遇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 (2010山东卷《申甫传》) (申甫)进入嵩山,又遇到了童年时见过的道人, (向他)请求(学习)那本领,用对待师长的礼节 侍奉他。
时,按时 11、秋水时至 12、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 内,外:对内,对外 13、时矫首而遐观 遐,向远处 14、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目,耳:亲眼,亲耳 臆:凭主观 15、权使其士,虏使其民。 权,用权势,虏,把……作为奴 16、夜篝火,狐鸣呼曰 狐,像狐狸 17、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 犬,像狗一样 18、失期,法当斩。 法,按照法令 19、有狼当道,人立而泣。 人,像人一样 20、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 岁,每年

文言文中名词做动词和名词做状语的区别

文言文中名词做动词和名词做状语的区别

文言文——古汉语名词做状语详解2009-10-23 10:44:44来源: 作者: 【大中小】浏览:5294次评论:0条在现代汉语里,名词作状语只限于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普通名词作状语则比较少。

而在古代汉语里,名词(包括普通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作状语却是常见的现象。

名词作状语有的很富有修辞色彩,了解这种语法现象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文的句意。

(1)普通名词作状语①表示比喻。

例如:A.嫂蛇行匍伏。

B.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C.少时,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

[简析]A句中“蛇行”的意思是“像蛇一样地爬行”,“蛇”是名词作状语,是用普通名词所代表事物的某些特征作比喻修饰动词。

B句中“儿啼”是“像小孩一样地啼哭”。

C句中“犬坐”是狼“像犬一样坐着”。

②表示对人的态度。

例如:A.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B.田单乃起,引还,东乡坐,师事之。

C.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简析]A句的“兄”,名词,在这里作“事”的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可译为我要用招待兄长的方式招待他。

B句的“师”与C句的“客”都与此同。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凭借和方式。

例如:A.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B.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C.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D.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简析]AB句的“箕畚”和“船”分别修饰动词“运”和“载”,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

“箕畚运用渤海之尾”,意思是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船载以入”,意思是用船载运进来。

C句的“目”和“耳”分别修饰动词“见”和“闻”,表示凭借。

“目见耳闻”可译为亲眼看到亲耳听到。

D句的“面”修饰动词“刺”,表示用面对面、直言不讳的方式进谏。

“面刺”可译为当面指责。

④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例如:A.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B.刘备、周瑜水陆并进。

C.赵襄王郊迎甘罗。

[简析]A句的“廷叱”,意思是在朝廷上呵叱。

B句的“水陆并进”,意思是从水路和陆路一齐进军。

中学文言文词类活用详解:名词作状语

中学文言文词类活用详解:名词作状语

中学文言文词类活用详解:名词作状语
一、名词作状语
1、吾日三省吾身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论语〉十则》
2、学而时习之时:名词作状语,按时。

《〈论语〉十则》
3、于是与亮情好日密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隆中对》
4、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隆中对》
外:名词作状语,对外。

内:名词作状语,对内。

5、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小石潭记》
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

蛇:名词作状语,像蛇那样。

6、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7、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小石潭记》
8、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醉翁亭记》
9、山行六七里山:名词作状语,顺着山路。

《醉翁亭记》
10、东临碣石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观沧海》
11、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作状语,当面。

《邹忌讽齐王纳谏》
1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名词作状语,用箕畚。

《愚公移
山》
13、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名词作状语,用船。

《黔之驴》
14、北饮大泽北:名词作状语,到北方去。

《夸父逐日》
15、道渴而死道:名词作状语,在路上。

《夸父逐日》
16、孔子东游东:名词作状语,往东方。

《两小儿辩日》
17、其一犬坐于前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狼》
18、复前行前:名词作状语,向前。

《桃花源记》。

名词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是词类活用中最常见也是最复杂的一种语法现象。

名词作状语,简称名作状。

就是指名词放在动词的前面,对这个动词起着直接修饰或限制的作用。

常见类型1、表比喻名词状语起比喻作用,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可译为“像……那样”。

如: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析:名词“犬”,修饰动词“坐”,比喻“坐”的状态,译为“像狗那样”;练:“项伯乃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2、表态度主语对宾语所持的态度,可译为“像对待……那样”或“当作……一样”。

如: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析:我得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

练:“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3、表工具、方式(依据)。

这类名词状语的译法,只要在名词前加上介词“用”或“按”等即可如:1、“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析:名词“箕畚”修饰动词“运”,作状语,表示“运”所凭借的工具,译为“用箕畚……”2、“失期,法当斩”,其中的“法当斩”可译为“按照法律判斩首之罪”。

4、表动作处所这类名词状语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在(从)……”。

如:“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其中的“廷叱之”可译为“在朝堂上呵斥他”。

5、表动作趋向可译为“向(往)……”。

例如:如:“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中的方位名词前也可加介词“于”,如“南取”可理解为“向南取”。

一.要看谓词与其前面的名词的意义关系。

名词和谓词如果是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就是主谓结构;若是修饰、限制与被修饰、限制的关系,就是名词作状语。

如:“吾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中的“父事丞相”,如果是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意思就是“父亲侍奉丞相”,这显然与原来的句意不同。

应该理解为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像对待父亲一样地侍奉丞相”。

所以,这里的“父”就是名词作状语,而不是主谓结构中的主语。

二.要看能否在名词前加介词或“像......一样”组成介词结构或比况结构。

因为,无论是在现代汉语还是在古代汉语中,介词结构都不能作主语,这是无可置疑的。

劝学词类活用

劝学词类活用

劝学词类活用一、名词活用作动词例句: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句中的“水”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意思是“游水”。

这句话的意思是: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水。

二、名词活用作状语例句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句中的“日”是名词活用作状语,意思是“每天”。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验反省。

例句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句中的“上”“下”是名词活用作状语,意思是“向上”“向下”。

这句话的意思是: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土壤里的水。

三、动词活用作名词例句: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句中的“流”是动词活用作名词,意思是“河流”。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汇聚细小的河流,就没有办法成为江海。

四、形容词活用作名词例句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句中的“善”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意思是“善行”。

这句话的意思是: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和智慧就得到提升。

例句2: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句中的“高”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意思是“高处”。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如登上高处看的范围广。

例句3:其曲中规。

句中的“曲”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意思是“曲度,弧度”。

这句话的意思是:它的弧度就能符合圆规(画出的线)。

五、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例句:故木受绳则直。

句中的“直”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意思是“变直、取直”。

这句话的意思是: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

六、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例句: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句中的“利”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使……走得快”,句中的“利足”意思是“使脚走得快”。

这句话的意思是: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使脚走得快。

七、动词的使动用法例句:輮以为轮。

句中的“輮”是动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使……弯曲”。

这句话是意思是:(用火烤)使它弯曲做成车轮。

八、数词活用作形容词例句:用心一也。

句中的“一”是数词活用作形容词,意思是“专一”。

这句话的意思是:用心专一。

《劝学》这篇课文的词类活用主要就是上述八种情况。

文言文词类活用之名词作状语

文言文词类活用之名词作状语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用丹 谓 下砂视 其语辙 , 登 轼 而 望 之 。
向谓 下杂 然语而 前 陈 者 , 太 守 宴 也 。
在前 谓 面语
上使外将兵
在外 谓 箕 畚边运 于语渤 海 之 尾
用箕畚谓 其 岸 势语 犬 牙 差 互
像狗的牙齿一谓样 语
课堂小结
像… …词作 状语
道:名词作状语,在路上
。课堂小《结夸父逐日》
16、中军置酒饮归客 中军:在中军帐里。《白雪
歌送武判官归京》
17、其一犬坐于前
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
样。 《狼》
18、复前行
前:名词作状语,向前。
《桃花源记》
19、石青糁之
石青:名词作状语,用石青
。 《核舟记》
20、空谷传响
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
的山谷里。《三峡》
初中语文知识点精讲课程
文言文词类活用之名词作状语
情境导入
其 一 (狼) 犬 坐 于 前 。
定主
谓 补语
语语
语 “像狗一样

”,修饰谓
略 主语
名词 语“坐”。

起修饰

或限制
作用
知识讲解
词类活用之名词作状语
在文言文某些特殊的语言环境中,名词 放在动词的前面,它不是动作行为的施事者, 而是对动作行为起着直接的修饰作用,从而 充当了谓语的状语。
。 《醉翁亭记》
10、东临碣石
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观沧海》
11、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名词作状语,当面。
《邹忌讽齐王纳谏》
1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名词作状语,用箕
13、四面竹树环合
环:名词作状语,像环一

名词作状语7情况

名词作状语7情况

名词作状语的七种情形一般地说,在古文中,一个名词的后面紧跟着的是一个动词,构成的不是主谓关系,就应该考虑那其中是否有名词活用作状语的情况了。

例如:有狼当道,人立而啼。

名词作状语有下列七种规律:规律一:名词活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例如:1、荆轲“箕踞而坐”2、“樯橹灰飞烟灭”,3、“土崩瓦解”。

比喻某事物像土崩塌瓦破碎一样彻底崩溃了。

翻译的时候,需要在那个活用的名词前加一“像”字。

规律二;名词活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工具与方式,例如1、函封之。

2、“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在翻译时,要在活用的那个名词前加上一个介词“用”。

规律三:名词活用作状语表动作行为的频率,这一类句中活用的名词均为时间名词。

例如1、“日削月割”(《六国论》)中的“日”“月(译为“一天天”、“一月月”),2、“族庖月更刀(《庖丁解牛》)”中的“月”(译为“每日”)等。

3、乡邻之生日蹙(《捕蛇者说》)”中的“日”(译为“一天比一天”),在翻译时比较灵活,可加介词“每”,也可将那名词重叠后前边加“一”,还可译为“一……比……”等。

规律四:表示动作行为的方位。

这一类名词的特点是均为方位名词,例如:1、进兵北略地2、大江东去(《念奴娇·赤壁怀古》),3、“孔雀东南飞”、翻译时在活用的名词前加上介词“向”“到”或者“对”一类介词。

规律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那活用的名词的特点是均为处所名词,例如1、“卒廷见相如”2、“草行露宿”3、“沛公已去,间至军矣”翻译时加上介词“在”或者“从”。

规律六:表示对人的态度。

例如1、“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2、“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孙膑列传》)翻译时需加上一串文字:“像对待……一样”。

规律七: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情理。

例如1、“义不赂秦(《六国论》)”,2、“义不食周粟”(《史记·伯夷叔齐列传》)翻译时在活用的名词前加上“按”、“照”“按照”这一类介词就可以了。

名词活用作状语

名词活用作状语

名词活用作状语名词用在动词的前面,对动词起限制或修饰作用,在句子里就充当状语了。

名词活用作状语,相当于名词活用作形容词。

也就是说,这个名词具有了形容词的功用,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了。

普通名词活用作状语有三种情况。

1.表示比喻。

拿用作状语的那个名词的状态来描绘它所修饰的那个动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象……一样”、“象……似的”“象……那样地”。

2.表示一种态度。

这是把动词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当作状语用的那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来对待,相当于现代汉语“当作……那样”、“象对待……那样”。

3.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或凭借的工具。

这种用法在翻译时要在名词前加介词。

(如“在”、“从”、“用”等)。

判断一个普通名词是否用作状语的方法:用作状语的名词和用作主语的名词一样,它的位置都在动词的前面。

一般地说,凡在动词前的名词,如果把它当作主语在意义上解释不通时,这个名词就用作状语了。

4.动词前的方位名词,修饰动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5.时间名词“日”、“月”、“年”用在动词前作状语,表示“每一”。

译为:天天,每天;月月,每月;年年,每年。

练习:找出活用作状语的名词和它所修饰的动词,翻译该名词,说明是上述何种用法。

1.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11.日削月割2.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1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3.有狼当道,人立而啼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4.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1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5.东连吴会,西通巴蜀15.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6.骊山北构而西折16.日夜望将军至7.廊腰缦回,檐牙高啄17.道芷阳间行8.蜂房水涡18.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9.辇来于秦19.事不目见耳闻10.缦立远视20.人皆得以隶使之。

常见词类活用

常见词类活用

常见词类活用一常见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做状语现代汉语除时间、处所名词有时可直接做状语外,其他名词做状语时,后面要带上助词“地”,或者前面有介词,构成介宾短语。

但在古汉语中,名词直接做状语的情况却很普遍,直接修饰、限制动词谓语,而且有多方面的修饰作用,可以表示动作、行为,对待人或事物的态度、方式,表示动作、行为的地点,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等。

例如:①朝(在早上)济而夕(到黄昏)设版焉。

(《烛之武退秦师》)②既东(向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向西)封。

(《烛之武退秦师》)③君子博学而日(每天)参省乎己。

(《劝学》)④上(在地上)食埃土,下(在地下)饮黄泉。

(《劝学》)2.使动用法其特点是必带宾语。

该活用名词使这个宾语产生某种动作或发生某种变化,而这种动作的对象或变化的结果,就是那个表使动的名词。

它实际是兼语式的简化,本来兼语式的结构是主+动+兼+动+宾(或无宾),现在则简化为主+动+宾,从而使语言简练。

翻译时应恢复成兼语式。

例如:①徐孺下(使……放下)陈蕃之榻。

(《滕王阁序》)②纵江东父兄怜而王(使……为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3.意动用法其特点是必带宾语。

该活用名词同宾语并不构成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主语把宾语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

强调主语对宾语的主观感受或认识。

翻译时可按这个格式:主+以(或“把”)+宾+为(或“看成”或“当作”)+表意动的名词。

例如:①孔子师(以……为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师说》)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以……为鉴)之。

(《阿房宫赋》)③邑人奇之,稍稍宾客(把……作为宾客)其父。

(《伤仲永》)4.做动词在文言文里,名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临时被用作动词,这种情况比较普遍。

名词用作动词后,原有的名词意义并没有消失,只是增加了和上下文相适应的动词的意义而已。

例如:①假舟楫者,非能水(游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②子孙帝王(称帝称王)万世之业也。

文言文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词类活用所谓活用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

文言文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词类活用所谓活用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
1、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3、闻寡人之耳者 4、无案牍之劳形 5、望峰息心 6、凄神寒骨
七、意动用法 主语对于动词的宾语含有认 为……怎么样 翻译:
以……为…… 认为……是…… 把……当做……
1、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吾妻之美我者 3、渔人甚异之 4、如鸣佩环,心乐之 5、不耻下问 6、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木兰诗》) 3、表动作趋向 状语也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向(往)……” ②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 ③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名词作状语类型 4、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或所采取的方式依据 解释时只要在名词前加上介词“用”或“按”等即可 ①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②学而时习之。(《论语》)
5、表示动作行为的频率 这类状语也由表时间名词充当,解释时在时间名词 加上一个“每”字 ②岁赋其二。(《捕蛇者说》)
6、表动作进行方式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一、名词作状语
1、狐鸣呼曰 2、学而时习之 3、石青糁之 4、空谷传响 5、斗折蛇行 6、其岸势犬牙差互 7、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8、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9、山行六七里 10、东临碣石 11、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1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13、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14、手自笔录 15、其一犬坐于前
16、复前行
二、名词作动词
当名词处于谓语动词的位置,就 可能活用为动词了。
1、鞭数十,驱之别院 2、不能名其一处也 3、策之不以其道 4、有仙则名 5、腰白玉之环 6、一狼洞其中 7、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8、以光先帝遗德 9、名之者谁 10、故自号曰醉翁也

成语中的名词活用作状语

成语中的名词活用作状语

成语中的名词活用作状语成语中名词活用作状语的例子很多,认真收集和学习这类成语对于巩固所学古汉语知识和恰当地使用成语都大有裨益。

一、名词活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示例】星罗棋布狼奔豕突风驰电掣蝇营狗苟蜂拥而至龙飞凤舞席卷天下鬼哭狼嚎鳞次栉比土崩瓦解瓜分天下涣然冰释泪如泉涌狼吞虎咽【分析】以上成语中动词前面的名词都不是作主语,而是作状语,意思是“像什么什么一样”。

二、名词活用作状语,表示实施动作使用的工具【示例】绳捆索绑拳打脚踢口诛笔伐车载斗量舌战群儒管窥蠡测【分析】以上成语中动词前面的名词不是作主语,而是作状语,都是“用什么什么”的意思。

三、名词活用作状语,表示动作或行为发生的处所【示例】道听途说心服口服风餐露宿街谈巷议耳提面命旁敲侧击路不拾遗高屋建瓴【分析】这些成语,动词前面的名词不是作主语,而是作状语,都是“在什么什么地方”的意思。

四、名词活用作状语,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示例】朝思暮想春华秋实朝发夕至昼伏夜出夜不能寐朝秦暮楚【分析】这些成语,动词前面的名词不是作主语,而是作状语,都是“在什么什么时间”的意思。

五、名词活用作状语,表示动作发生的频率【示例】日新月异江河日下日进斗金日积月累日理万机【分析】这些成语,动词前面的名词“日”与“月”都不是作主语,而是作状语,分别是“每日”或“每月”的意思。

六、名词活用作状语,表示动作发生的范围【示例】家喻户晓左顾右盼东张西望【分析】这些成语动词前面的名词都不是作主语,而是作状语,都是表示动作发生的范围。

由以上分析可知:用在动词之前的名词如果不是作主语,那它很有可能就是名词活用作状语了。

名词活用为状语、动词(专题复习)

名词活用为状语、动词(专题复习)
D、名作状,在夜里。
5、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与其他不同的一 项是( C ) A、狼奔豕突 B、草行露宿 C、正本清源 D、规行矩步
6、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与其他不同的一 项是( B ) A、袖手旁观 B、斗折蛇行 C、夏雨雨人 D、春华秋实
7、下列加点字,与“余稍为修葺,使不上 漏”中的“上”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B ( )
练一练,你学会了吗?
1、常以身翼蔽沛公。 (《鸿 1\表比喻。像鸟张着翅膀那 门宴》) 样。 2、人皆得以隶使之。(《五人 2\表对人的态度。像对待奴 墓碑记》) 仆那样。 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3\表动作使用的工具。用箕 畚。 4\表动作使用的工具。乘船。 4、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5、操军破,必北还。(《赤壁5\表方向 。向北方. 之战》) 6、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 6\表方向。向东;向北。 郡。 7、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7\表动作进行的方式。亲眼, (《石钟山记》) 亲耳。
练习: 1、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名词 作状语的两项是( )。 答案: A.人皆得以隶使之 1、BE(A、隶:像对待奴 B.沛公欲王关中 隶一样,C、面:当面,D、 星:像流星一样, 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BE、王:称王; 籍:登记, D、俊才星驰 名作动) E、籍吏民,封府库
注:名词活用作动词或状语的区别: 看名词后是否+动词,有动词就作状语,没 有就作动词
A、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B、妣,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C、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第三、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翻译时可在前加上一 个介词“用”或“拿”,使之变成一个介宾结构。

《报任安书》

《报任安书》
非常:古:不同寻常。 今:特别,很。 13、发愤:古:抒发愤懑。 今:决心努力。 14、下流:古:指负罪受辱的处境。 今:卑下的地位;卑鄙龌龊。 15、口语:古:言论,说话。 今:谈话时使用的语言,与 “书面语”相对。 16、私心:古:自己的心愿。 今:为自己打算的念头。
三、通假字: 1、被箠楚:同“棰”,杖。 2、及以至是:同“已”,已经。 3、其次剔毛发:同“剃”,剃光。 4、见狱吏则头枪地:同“抢”,碰撞。 5、及罪至罔加:同“网”,法网。 6、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同“抵”。 7、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同“佚”。 8、则仆偿前辱之责:同“债”,指下狱受 腐刑。 9、古者富贵而名摩灭:同“磨”。
③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④乃有所不得已也。 ⑤西伯,伯也。魏其,大将也。 4、被动句: 五、固定用法: 1、是以:即“以是”,因此。 2、何如:怎么样。 3、宁得„„邪?:怎么能够„„呢? 4、无乃„„乎?:恐怕„„吧? 5、未尝不:没有不。 6、何以异?:有什么不同?
四、特殊句式: 1、省略句: ⑴省略宾语:①素所自树立使(之)然也。 ②而世又不与(我,把我和) 能死节者比。 ⑵省略介词“于”: ①声闻(于)邻国。 ②刑不上(于)大夫。 ③何至自沉溺(于)缧绁之辱哉! ④不韦迁(于)蜀;韩非囚(于)秦。 ⑤藏之(于)名山,传之(于)其人。
⑶省略主语:①(时人)不得通其道。 ②(吾)故且从俗浮沉。 ⑷省略谓语:①(流行于)通邑大都。 2、倒装句: ⑴状语后置: ⑵宾语前置:①若望仆不相师 (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②安在其不辱也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 3、判断句: ①素所自树立使然也。 ②用之所趋异也。
4、强颜:古:厚颜无耻。 今:勉强装出笑容。 5、南面:古:面向南方。 今:方位词,同“北面”相对。 6、居室:古:官署名,汉代贵族犯罪后拘 留待讯问的地方。 今:居住的地方。 7、尘埃:古:受屈辱的地方。 今:尘土。

名词活用及名词作状语

名词活用及名词作状语
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 秦。
5.表动作行为的频率。这
类状语也由表时间的名词充当,译时可
在时间名词前加上一个“每”字即可。
例如:
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 使学。
②岁赋其二。(《捕蛇者 说》)
6.表对人的态度。这类用法的
名词状语所表示的是主语对宾语所持的态
度,可译为“像对待……那样”或 “当作……一样”。
例如:
①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②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对应训练;
1、贾人夏则资皮,冬则…… 2、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3、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 项王胜
4、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受上赏。
5、而相如廷叱之
1、南征北战 名作状 向南、向北 2、蚕食鲸吞 名作状 像蚕那样、像鲸那样 3、风餐露宿 名作状 在风里、在露天 4、星罗棋布 名作状 像星星、像棋子那样 5、日理万机 名作状 每天 7、不可理喻 名作状 用道理
(二)否定词之后的名词通常活 用为动词。
1、久旱,天不雨。
2、君子不齿。 3、 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 赏不战之士。
(三)能愿动词带名词,其后的名词要活用作 动词。能愿动词也叫助动词,是表示可能、必 要或意愿的词。常见的有:可、能、愿、应、 宜、当、欲、肯、敢等。
1、 狼不敢前。 2、 沛公欲王关中。 3、 左右欲刃相如。
• 上邪( 汉乐府民歌) • 上邪! • 我欲与君相知, • 长命无绝衰。 • 山无棱, • 江水为竭, • 冬雷震震, • 夏雨雪, • 天地合, • 乃敢与君绝!
何为词类活用?
• 某些实词可以在一定的语言环 境中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 词性或用法,也使词的意义发 生一定的变化,具有了它类词 的功能和意义,这种现象叫做 词类活用。

如何区分名词是作状语还是作动词

如何区分名词是作状语还是作动词

下列句中加点的字不是名词作状语的一项是(
A、席卷天下,包举宇内 B、铸以为金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C、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D、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

此题编者也认为其中的“瓮”“绳”为名词作状
语,否则这个题干就是错误的。
二、认为“瓮”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持这种看法的有《高中新教材优秀教
案· 高一语文》(下)(任志鸿主编,南方出
版社2004年版)和《古代汉语词典》(曾林
编,湖北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等书。
我认为,第一种看法认为“瓮”是名词作状语是
不妥当的。
《学生古汉语字典》把“瓮”释为名词作状语,把
“牖”释为“窗户”,是一个名词。而名词作状语的
状语,反之,则为名词作动词。
⑾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⑿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⑾句“舟”前另有主语“余”,
动作“行”由主语“余”发出,故
“舟”作状语。⑿句“舟”前没有
主语,动作“行”由“舟”发出, 故“舟”作主语。
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及用法 1. 左右欲刃相如 2. 一狼洞其中 3. 今王鼓乐于此 4. 沛公欲王关中 5. 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6. 一亩之稼,则粪溉者先芽 7. 道不通,天又大风 8. 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 9. 柱以白碧,砌以青玉 10.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11. 豕人立而啼 12.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13. 其后,秦稍蚕食魏 14.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15.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16.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17. 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 18.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过秦论》一文,其中有云:“然陈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
5、表示情状。 例如:
①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②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③其一于颠覆,理固宜然。
②度已失期,失期,法当斩
7、表趋向。
例如:
①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②内立法度
8、表经常性、持续性。 例如:
名词活用做状语
1、表工具 例如: ①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②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③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2、表示时间。
例如: ①朝济而夕设版焉。
②许之,夜缒而出。
③夜驰之沛公军
3、表处所。 例如: ①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②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③相如廷叱之。
4、表方式、态度。
例如: ①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②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
①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③良庖岁更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