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的移情及其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下大学生文化移情能力培育策略研究
2021年38期总第582期ENGLISH ON CAMPUS【摘要】文化移情能力是跨文化交际中的核心部分之一。
在跨文化交际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应当关注学生文化移情能力的培育和提升,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形成,进而将其更好地运用到跨文化交际实践中去。
通过阐述文化移情的基本内涵,分析跨文化交际中培育学生文化移情能力的必要性,继而从明确学习目标、尊重文化差异,提升文化敏感度以及把握适度的原则等层面对跨文化交际下培育和提升学生文化移情能力的具体策略展开探讨,以期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移情能力【作者简介】赵鑫荣(1995.09.04-),女,汉族,山西人,山西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
跨文化交际在国际文化交流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跨文化交际工作的顺利推进是建立在文化移情的基点之上。
文化移情可以让来自不同国家的国际友人能够打破区域文化的局限性,积极学习并接受其他国家文化,在尊重他国的语言、信仰、思维特征的基础上,营造温馨的交流环境,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下加强国家间、民族间的沟通交流之目的。
新时代下,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国际化人才的重要特征之一,文化移情能力是顺利完成跨文化交际的关键因素。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高度重视培育学生的文化移情能力,引导学生遵循正确的原则跨越文化差异,求同存异,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一、文化移情的基本内涵文化移情泛指个体从意识形态入手,把自身的情感移动至另一个客观物象上,用自己的思维去感受客观物象的情感变化,带有典型的感情移位特征。
文化移情出现在诸多领域的研究过程中,在心理学领域,诸多专家学者把其称为感情移入,其定义出现了两种解读模式:第一种,是心理学的常见术语,指人类在进行交际时,交际双方或者多方彼此学习影响的过程;第二种,是诸多专家学者普遍认同的,即移情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进行跨文化交际时,需要参与者能够主动打破区域文化的局限性,了解对方国度、区域、民主的文化特征,接受这些文化,主动学习,不搞歧视,克服心理障碍,融入彼此的文化氛围中,不断提升应变能力,提升整体文化素养,正确对待区域文化差异,为跨文化交际工作的顺利推进夯实基础。
浅析跨文化交际视域下的文化移情能力及其培养措施
2020年第6期(总第160期)2020 No. 6(Total No. 160)北京臧市摩麹曇报JOURNAL OF BELJING CITY UMVERSITY浅析跨文化交际视域下的文化移情能力及其培养措施付本静(皖西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六安237102)摘 要:跨文化交际是世界文化交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移情则是在跨文化背景下实现有效交流与沟通的必要条件。
文化移情能够使生长于不同文化土壤中的交流者摆脱本民族文化中的固化思想,冲破语言、习 俗、宗教、思维模式等多方面的障碍,消除对民族、地域、国家的歧视,实现轻松、有效、合理的交流,从而构建起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合作与共赢的桥梁。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移情;中西文化;文化差异;民族优越感中图分类号:G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 4513 ( 2020) -06 - 080 - 05引言“移情” 一词来源于德语,即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事物在情感上的共鸣。
日本语言学家库诺最早把“移情”引入语言学研究,并提出“文化移情”的概念。
在跨文化交际背景下,文化之间的交流并不仅仅是语言层面的交流,而是文化价值观层面的契合,既要做到外在层面上的“入乡随俗”,又要做到内在层面上的“将心比心”,即英语中常见的谚语“Letyourself put on someone else 9s shoes and learn aboutone 9s posture from another persons shoes o一、跨文化交际视域下文化移情的内涵 与重要意义(一)文化移情的内涵文化移情(Cultural empathy )是跨文化交 际中的一种交流与沟通方式,即跨文化交际中 主体自觉地进行文化立场转换,有意识地摆脱自身文化的框架,置身于对方的文化模式之中,能够使交流者如实地了解与领悟目的语国家的文化。
简单地说,就是引起跨文化交际主客体在思想情感上的共鸣。
跨文化敏感度提高的关键
跨文化敏感度提高的关键——移情摘要:本文首先着重讨论移情能力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意义,是跨文化敏感度提高的关键。
对多位权威学者对移情能力的定义进行汇总,从而挖掘出移情能力的深层涵义,使大家对移情能力有一个具体深入的了解。
最后,培养移情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跨文化敏感度;移情;跨文化交际跨文化敏感度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跨文化交流的前提条件。
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背景的人由于文化取向、价值观念、宗教信仰、伦理规范、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个性特征,使他们在信息的沟通交流、思维方式等众多方面表现出差异。
不能感知和调解这些因文化不同而表现出的差异,容易在跨文化交际中引发矛盾、误解、摩擦和偏见,也就不能顺利实现沟通的目的。
因此,移情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充分的显现出来。
移情能力是情感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摆脱民族中心主义的束缚,不以本民族的价值观念看待和评判其他文化,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德国美学家、心理学家利普斯认为,移情是确立“对象就是自己”的事实。
他举例说,要能够欣赏作为艺术品的花瓶,欣赏者必须在某种意义上想象自己是花瓶,然后再感受和体验它。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认为,要理解拿破仑并不一定要成为拿破仑,我们可以通过拿破仑的时代背景、历史环境,站在拿破仑的立场、地位去理解他。
布鲁诺认为,移情是实现主客体的一致性,它建立在感情和认知的基础上。
在跨文化交流中,移情是有意识地超越本民族文化定势的心理束缚,站在另一种文化模式中进行思维的心理倾向,从而淡化或减少长期积淀的民族文化的影响,保证跨文化交流的顺利实现。
我们认为,移情首先要承认文化的多元性和平等性。
全世界有着数之不尽的文化形式,不只有本民族的单一文化形式。
而世界各国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产生、历史以及发展过程,在生活、艺术的方方面面中以不同的形式、外延表现出来,因此,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个性特征。
同时,世界各国文化是平等的,他们有着不同的文化取向、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思维模式、伦理规范,但却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不能以本民族文化唯吾独尊,而将别的文化贬得一文不值,或者对某一文化盲目崇拜。
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价值与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价值与培养文化移情的价值与培养的能力,它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谓文化移情,是指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发生的沟通障碍,比如母亲向孩子诉说母爱、妻子向丈夫倾吐夫情、兄妹向兄弟诉说兄妹之情等等,而不被对方接受,由此产生了许多的误解和冲突。
这时,就需要“文化移情”。
当双方都怀有美好愿望,把握住了正确的信息,且各自站在客观立场上思考问题,那么双方之间就容易产生一种默契和情感认同,从而有利于消除彼此间的分歧和误解,有利于促进相互理解,使人们互相沟通顺畅,取得相互谅解与尊重。
人类有一种共同的语言,在这种语言交流过程中,没有主观,只有客观,文化背景的差异并不能成为文化移情的障碍。
但这并不代表文化移情不存在。
文化移情的价值往往体现在它可以弥补由文化差异所造成的沟通的鸿沟,实现人们相互之间的认知、情感的和谐融合。
在英国社会中,母亲向孩子诉说母爱,妻子向丈夫诉说夫情,兄妹向兄弟诉说兄妹之情,还有一些特殊群体如聋哑人士、艾滋病患者、同性恋者等,他们之间也会出现因文化差异导致的误解,甚至发生矛盾冲突。
如果在这个时候,人们之间能够理解对方的行为,并且具备文化移情的能力,那么这种误解就会大大减少。
这就意味着人类共有的一种智慧正在发挥作用,将传统文化中宝贵的智慧传递给人们,使人们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不仅如此,文化移情还可以降低人们的防御心理,促进相互理解。
当今世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地球村已经形成。
然而这种紧张关系也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挑战,面对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无论你身处何方,想要保持友谊或者进行贸易活动,首先都要搞好彼此之间的关系。
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化移情的作用就凸显出来。
例如: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到一家饭店去就餐,饭店服务员把客人介绍给厨师后,准备烹饪几样菜品,客人很高兴,指定其中一种菜肴为主菜,而将另外几样菜做成配菜。
事后,客人把自己的这种做法告诉了厨师,希望按照原样烹饪。
浅谈中职生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
3
加强中西文化交流与合作
通过交流与合作,让学生接触到不同文化背景 下的观点和思想,增强对不同文化的包容和理 解。
建立完善的培养机制与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培养机制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机制,为学生提供 全面系统的文化移情能力培养计划和方案。
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
通过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及时了解和掌握 学生文化移情能力培养的情况和效果,为后
05
中职生文化移情能力培养 的展望与建议
拓展多元化的教育模式
增加实践课程
通过实践课程,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和工作环 境,增强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利用网络平台
利用网络平台上的多元文化资源,让学生接触到不同文化背景下 的知识和信息,提高对不同文化的敏感度和认知能力。
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实践案例四:志愿者服务与文化传播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志愿者服务与文化传播是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重要 途径。
通过参与志愿者服务和文化传播活动,学生可以接触到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和事物,了解他们的价值观、习俗和 行为方式。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敏感性, 提高他们的文化移情能力。同时,志愿者服务和文化传 播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价值观。
家庭文化氛围不浓
一些家庭对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良好的文化氛围,影响了中职生对文 化的认识和移情能力的培养。
家长教育观念不当
部分家长过于注重孩子的技能学习,忽视了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没有为孩子 提供足够的文化学习资源和支持。
原因分析:学校因素
学校课程设置不完善
一些中职学校缺乏完善的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导致学生无法 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影响了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
跨 文 化 交 际 能 力 英 语 教 学
领域 , 照库诺 的说 法 , 谓 移情 就 是 说话 人 与 其所 描 写 按 所
一
、
的 事 件 或 状 态 的 参 与 人 或 物 的 关 系 的 密 切 程 度 。何 自然
(9 1首 次 在 国 内学术 界 提 出 了移 情 的概 念 , 为 语 言 19 ) 认
引 言
映 象负 荷 和 主体 情思 成 为 主体 体 验 的情 感 表现 。移情 从
心 理 学 的 角 度 看 是 指 通 过 对 情 感 的 知 觉 而 自身 产 生 与 他 人 的 情 感 相 接 近 的 情 感 体 验 , 相 当 于 情 感 的 共 鸣 。日本 这
语 言学 家库 诺 ( n ) 早 把 移情 的概念 移 植 到 了语 言学 Ku o 最
际 的 复 合 型 人 才 文 化 移 情 能 力 是 跨 文 化 交 际 能 力 系 统 中最 为重要 的 因素 , 接 影 响到 跨 文 化 交 际 的质 量 、 果 直 效 和 进 程 。 因此 . 英 语 教 学 中 , 师 不 仅 仅 要 传 授 语 言 知 在 教
“ 情 ” 先 是 西 方美 学 中 的 概念 . 指 主体 在 主 观 移 首 是 意 识 中 将 主 体 的 精 神 情 感 赋 予 客 观 物 象 ,使 客 观 外 物 的
识 , 必 须 传 授 文 化 知 识 . 导 学 生认 识 中 西 文 化 模 式 的 还 引
差 异 性 和 共 同 性 ,利 用 多种 途 径 培 养 学 生 的 跨 文 化 交 际
意 识 . 助 他 们 自 觉 地 进 行 文 化 移 情 , 得 跨 文 化 交 际 的 帮 获 成 功 . 而取 得 最佳 的 英语 学 习效果 。 从 关键 词 : 化移 教育 学 院 外语 系 , 苏 南 京 江 江 20 1 ) 1 0 3
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摘要: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文化移情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已经成为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的质量、效果和进程的关键因素,笔者认为,文化移情通俗地说,就是交际主体自觉地转换文化立场,在交际中有意识地超越本土文化的俗套和框框,摆脱原来自身文化的约束,置身于另一种文化模式中,如实地感受、领悟和理解另一种文化,跨文化交际过程实质上就是文化移情的过程,跨文化交际能力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文化移情能力,它是文化沟通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摘要: 外语教学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跨文化交际的复合型人才。
文化移情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因素,直接影响到跨文化交际的质量、效果和进程。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传授语言知识,还必须传授文化知识,引导学生认识中西文化模式的差异性和共同性,利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帮助他们自觉地进行文化移情,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从而取得最佳的英语学习效果。
关键词: 文化移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教学一、引言21世纪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
经济的多元化和国际化,正在促进不同文化的冲突和融合。
跨文化交流成了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自从1972年Hymes提出交际能力观以来,跨文化交际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门课题。
当前,国内外语界已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许多著名学者都在这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如胡文仲、邓炎昌、刘润清、高一虹等,他们有效地解决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文化教学要教什么,以及如何教的问题,并强调教学中的文化对比,注重学习者学习过程中文化差异概念的构建及实际交际能力。
国内外学术界对于文化移情能力(cultural empathy competence)的高度关注,是跨文化交际学从表层研究进入到深层研究的转折点和重要标志。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文化移情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已经成为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的质量、效果和进程的关键因素。
跨文化交际中移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移情能力的培养作者:余桂霞来源:《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34期[摘要] 语言与文化二者相互依存,大学英语教师应将语言教学与文化认知教学统一起来。
文化移情能力是有效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关键所在,它直接影响到跨文化交际的质量、效果和进程。
在教学实践中培养文化移情能力,对于跨文化交际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文化移情能力跨文化交际培养途径现代化的进程加速了精神和物质产品的流通,将各个民族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人们生活在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社会环境里。
然而,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
而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文化移情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已经成为直接影响到跨文化交际的质量、效果和进程的关键因素。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文化移情,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也就成为英语教师和学习者必须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一、文化移情的概念移情首先是西方美学中的概念,是指主体在主观意识中将主体的精神情感赋予客观物象,使客观外物的映象负荷和主体情思成为主体体验的情感表现。
后来,这一概念被应用于心理学中,称作感情移入,它有两种含义:作为心理学的一般用语,指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彼此的感情相互作用;也有人认为,移情就是把自己置身于另一个人的位置上的能力。
受到美学、心理学中移情说的启示,日本语言学家库诺(Kuno)于1987年首先把移情用于语言学研究中,按照库诺的说法,所谓移情就是说话人与其所描写的事件或状态的参与人或物的关系的密切程度。
Webster字典中移情被定义为“分享他人情感或思想的能力”。
何自然教授在1991年于《外语教学与研究》发表的“言语交际中的语用移情”一文中,首次在国内学术界提出了“移情”的概念,认为语言习得者应该理解、感受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并设身处在对方的文化背景中进行语言的学习和运用。
顾嘉祖(2000:220)认为:“对移情的界定应该分为两个方面:知觉技能和交际技能。
跨文化交际之培养移情能力
阻碍文化移情能力的因素
• • • • 1.顽固地以自我为中心 2.以偏概全的倾向 3.对于性别、种族和文化的偏见 4.防御行为 不感兴趣 优越感 教条主义、独断 • 5.缺乏动机
如何提高移情能力
1.注意其他交际者的情感表达
2.交际者要充分地表达彼此的立场和观点 3.熟悉交际者所处文化的价值观念和习俗
如何培养交际能力怎么培养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移情能力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英语论文跨文化交际论文跨文化交际案例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跨文化商务交际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之 培养文化移情能力
We should not judge another person until we have walked two moons in his maccasins. 不要在不了解别人的时候轻易下判断。 ---native American proverb 美国谚语
移情能力: 能够从他人的视角看待问题。
Samovar & Porter(2001)认为文化移情涉及两 个层面: 1.感情层面--情感认同 首先要肯定自己的积极情感,并且要能以积极的 方式驾驭自己的情感,以避免对他人采取偏见和 刻板化的态度。 2.认知层面--认知适应 包括解读和区分自身与他人的思维方式、批判思 维、逻辑、意图以及修辞的可能性。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移情能力及其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移情能力及其培养作者:刘俊琦来源:《理论导刊》2012年第01期摘要:文化移情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文化移情能力直接影响到跨文化交际的质量、效果和进程。
充分认识文化移情能力的价值,有意识地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文化移情能力,对于推动跨文化交际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文化移情能力;培养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2)01-0096-02跨文化交际学专家L.Harms认为,世界范围内的交际经历了五个阶段:语言的产生;文字的使用;印刷术的发明;近百年交通工具的进步和通讯手段的迅速发展;跨文化交际。
近几十年来的交际是以跨文化为特征的,这是人类交际的第五个阶段。
在他看来,“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与语言的产生可以相提并论。
”[1]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指的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
”[1]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困难与障碍是由于一些干扰因素的存在。
本文从解读文化移情的概念入手,探讨文化移情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以及如何培养文化移情能力以取得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一、文化移情及其释义英文中的“empathy”(移情)来源于德语“Einfühlung” (设想),首先运用于十九世纪后期的德国美学领域,后来被德国心理学家利普斯(Theodore Lipps)发展到人际交流领域。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移情首次作为一个学术理念被引介到中国,之后被运用到美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并掀起了一阵从心理学视角评析文学作品的波澜。
近年来随着英语教育的深入和对语言本质认识的变迁,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教育逐渐引起了英语教育界的重视,而文化移情能力则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核心。
由于移情这一概念从美学领域跨越到其它诸如认知心理学和跨文化交际等众多领域,从不同视角探究它的内涵,其意义多样复杂。
浅谈中职生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
浅谈中职生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中职生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是指培养学生具备跨文化沟通和交流能力的能力,即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适应和融入不同的文化环境。
这是一个全面的能力,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培养来进行。
首先是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学生需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了解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对当地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学校可以通过讲座、培训等形式向学生介绍不同文化,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文化展览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文化多样性。
此外,可以邀请外籍教师或文化专家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通过与他们的交流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和习俗。
其次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多种跨文化交流技巧,包括语言表达能力、非语言交流能力、文化礼仪等。
学校可以开设相关课程,教授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技巧和策略,如如何正确使用语言和非语言方式表达自己、如何尊重和接纳他人的观点和文化背景等。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与外国人进行交流的活动,如国际学生交流会、外国教师座谈会等,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锻炼自己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再次是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尊重他人差异的意识。
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文化,还需要学生能够适应并融入不同文化环境中。
学校可以开展交流项目,组织学生去国外学习和交流,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文化,学习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同时,学校还应加强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让他们形成尊重和接纳他人差异的意识。
最后是培养学生的文化鉴别能力和文化自信心。
学生需要学会分辨不同文化中的价值观、行为规范、思维方式等差异,通过比较和反思来增进对自己文化的理解。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教授学生文化鉴别的方法和技巧,如观察和思考,学习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等。
同时,学校还应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让学生对自己的文化有正确的认知和评价。
总之,中职生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全面的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系统化和多元化的培养,学生才能够具备这一重要能力,适应并参与到日益复杂的多元文化社会中。
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价值与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价值与培养一、概述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文化移情,即能够站在他文化的角度,理解、感知并尊重其差异,是有效沟通的关键。
这种能力不仅有助于减少误解和冲突,还能促进不同文化间的深度理解和融合。
本文旨在探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价值,以及如何培养和提升这一能力,从而帮助个体在多元文化环境中更好地适应和融入。
通过深入分析文化移情能力的内涵、影响因素及培养方法,本文旨在为提升跨文化交际的质量和效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1. 跨文化交际与文化移情能力的定义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跨文化交际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跨文化交际,简而言之,指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流过程中,如何有效理解、接纳并适应彼此文化差异的能力。
这种能力不仅包括语言层面的交流,更涉及到非语言行为、价值观、信仰、习俗等多个层面的理解和互动。
而文化移情能力,则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项重要技能。
它指的是个体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能够主动置身于对方的文化背景中,以对方的文化视角来观察、理解和感受事物,进而做出恰当反应的能力。
这种能力不仅要求个体具备跨文化的知识,更要求他们具备开放、包容的心态,以及灵活适应不同文化环境的能力。
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价值不言而喻。
它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对方的文化,减少误解和冲突,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共处。
培养和提高文化移情能力,对于提高个体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表现,以及推动全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都具有重要意义。
2. 文化移情能力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文化移情能力是理解和尊重文化差异的基础。
在交流过程中,由于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差异,人们往往会产生误解和冲突。
具备文化移情能力的人能够站在对方文化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对方的行为和言语背后的深层次含义,从而避免误解,增进理解。
论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与语用移情能力的培养论文
论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与语用移情能力的培养论文【关键词】语用失误语用移情跨文化交际【论文摘要】语用失误有语言语用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两种表现形式。
注重语言本身,而忽略了不同语言文化差异是造成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要成功消除语用失误所造成的障碍.必须了解目的语语言文化,调整自己的思维定势,做到语用移情。
文章分析了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种类和原因,并且对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语用能力和语用移情的习惯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看法和建议。
一、引言对于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国内许多知名学者如何自然,何兆熊以及其他许多学者都做了很多研究,并且发表了许多相关文章,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这些研究有的侧重广告翻译、社会用语、旅游英语等不同交际领域的语用失误,如郝钦海(2000),张新红(2000),陆建平(20O1),赵湘(2006)等;有些侧重研究称呼语、褒奖行为等具体的言语行为中的语用失误,如李悦娥(1998),刘小珊(0o1)等。
然而他们的研究对于语用失误的原因分析过多,而对于如何解决语用失误的办法研究不够。
本文结合非本族语者使用英语的实际情况,分析了语用失误的种类及其根源,并指出培养语用移情能力是解决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重要途径,同时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语用移情能力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
二、语用失误1983年Thomas在他的论文“Pragmaitcfailureincrossculturaleommunicali’中提出了“语用失误”的概念,引起了国内众多学者的注意和兴趣。
Thomas认为所谓语用失误是指人们在言语交际中没有达到完满交际效果的差错。
“语用失误”这一概念的提出为跨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我们可以说,某人说了一句不符合语法规则的话,并称其为“语法错误”,因为语法是规定好了的规则(至少是为了语言教学的目的已经规定好了的)。
可是,我们却不能说某句话的语用之力是“错误的”。
我们只能说这句话没有达到说话人想要达到的目的。
大学外语教学中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研究
大学外语教学中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外语教学中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通过分析该能力的涵义和重要性,以及目前在大学外语教学中存在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提出了一些提高文化移情能力的策略。
本文还结合案例分析展示了这些策略的实际应用效果。
研究发现,培养文化移情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文化适应能力。
作者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探讨,有望帮助大学外语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移情能力,促进其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文化移情能力、大学外语教学、跨文化交流、文化差异、培养策略、案例分析、研究发现、未来研究、结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外语教学中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一直是外语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国际交流的增多,学习者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必须不仅仅掌握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更要具备文化移情能力。
文化移情能力是指学习者能够理解并适应目标语言国家的文化,并且能够表达对这种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在大学外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移情能力,使他们具备更广泛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目前大学外语教学中往往忽视了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更多地侧重于语法知识和词汇量的训练,导致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出现理解偏差和沟通障碍的问题。
研究如何有效地培养大学生在外语学习中的文化移情能力成为当前外语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外语教学中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问题,分析现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提高大学外语教学的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意义在大学外语教学中,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学生需要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而文化移情能力正是实现跨文化交流的关键之一。
通过培养文化移情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和事物,从而增进他们的跨文化理解和包容性,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论跨文化交际教学中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
论跨文化交际教学中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1.系统性原则虽然每种文化都各成系统,但至今为止,在外语教学中关于如何学习跨文化还没有定论。
教师们通常遇到什么文化现象就浅尝辄止地说明一下,给人的感觉就是话题不定,随意性很强,缺乏系统性。
这也是困扰大多数外语教师的问题。
细川认为“在教授日本事情的时候,教师对所教知识在大脑中必须要有一个整体规划,比如这部分对学习者来说将来会起到多大作用,为了扩大所起的作用,接下来要讲哪部分必须要想好”[3]20。
如果不这样的话,也许课堂气氛会很活跃,也很有意思,但是关于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也许什么都学不到。
那么在外语课堂中教师到底需讲授什么样的知识以及如何讲授,这就涉及到教学大纲的问题了。
在制定教学大纲时,要参考外语专业的社会、事情、概况等课本及相关的大纲,明确对待跨文化的原则、内容、方法、手段及学生的学习目标等。
只有这样,才能使系统性的文化讲授成为可能。
2.适度性原则课堂中所导入的文化知识必须要适时适度,本着紧密为传授语言知识服务的原则,不可喧宾夺主。
因此在外语教学中需要导入的文化必须要与外语知识学习或交际能力培养相关联。
如果理解成文学、艺术、音乐、历史、地理、哲学等,那就大错而特错了。
这样大量的导入,不但超出了大纲的范围,而且也与教学目的和目标背道而驰。
文化的导入目的应该是外语学习的补充,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语言知识和交际能力的掌握。
另外,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理解和吸收能力随时对内容进行调整,太难或太易的内容都是不适合的。
还应合理地把握时间的分配,注意既不能影响教学的进度,又能达到文化导入的目的。
3.主流性原则文化的种类丰富多彩,多种多样,既包括高尚的,也包括低俗的部分。
应该导入的内容也五花八门。
既包括政治、经济等,也包括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风俗、习惯、礼仪等等。
通常会有很多人认为“讲什么都行”,对于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在“什么都行”中选择出“什么(即所教授内容)”[4]95。
因此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挑选,尽可能的选取那些能为课堂知识服务的主流文化。
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
和交际技能。 移情不仅指觉察和认识他人的情感 、 情绪状 !
应, 两方面都不 可偏废 ” 。移情是指 交际者有 意识 地超越 . ! 本 族语言 文化 固有模式 的束缚 ,将 自己置身于客 体文化 中进行思 维的心理倾 向。 因此 , 于那些在本 土文化氛 围 对
浓厚 的环境 中成长 的交 际者来说 . 要成功做 到文化移情 . 必须尽 可能 地摆脱 主体文 化对 自己思 维方式 的影 响 . 而
技 干 术部 学 学 院 院
二
o
— —
o
生
关键 词 : 文化 移 情 ; 向 和 原 则 ; 文 化 交 际 ; 化 移 情 能 力 的 培 养 方 跨 文
中 图分 类 号 : 0 4 Z 4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2 5 4 (0 0 0 — 1 5 0 17 — 6 6 2 1 ) 2 0 2 — 2
体 双 方 都 离 开 自 己 的 固有 文 化 而 朝 着 中 间 方 向进 行 的 双 向 的 文 化 移 情 。 者 认 为 , 向 的文 化 移 情 使 跨 文 化 交 际 笔 单
“ 移情 ” e ah ) (mpty 最初 作为美 学概念 , 次出现 于德 首 国的罗勃特 ・ 肖尔 在 17 年发表 的文章 《 费 83 视觉形 成感 》 中。最早把移情 概念从美学领 域移植 到语 言学领域 的是 E本 的语言学 家库 诺 。 t 现在 的移情 概念 , 已经进一 步扩大 到了认知心理学 和跨文化交 际学等多种 领域 。 跨 文化交 际中的文化移情 . 指在跨文化交 际 中, 是 交
准则 , 自我就是对 象 ; 言之 , 换 自我 和对象 的对 立 消失
了 , 者说 , 或 自我 和 对 象 的 对 立 并 不 曾存 在 ” 许 多 跨 文 化 。
《来华留学生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研究》
《来华留学生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研究》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日益频繁,来华留学生数量逐年增加。
这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留学生不仅带来了多元的学术观点和思想,也为我国的教育、文化、经济等各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然而,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来华留学生在适应中国的学习、生活和文化环境时可能会遇到各种挑战。
因此,培养其文化移情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研究来华留学生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以期为提高其跨文化适应能力和推动国际教育交流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来华留学生的文化移情能力的重要性文化移情能力是指个体能够理解、接纳和尊重不同文化的能力,对于来华留学生而言,具备这种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中国的学习、生活和文化环境,促进其与中国学生和教师的交流与合作。
此外,培养文化移情能力还有助于来华留学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本国文化,同时学习和借鉴中国优秀文化,实现跨文化交流与融合。
三、来华留学生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途径1. 语言教学与文化导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掌握语言有助于理解和感受不同的文化。
因此,在来华留学生的教育中,应注重汉语教学与中华文化的导入,帮助他们了解中国的历史、社会、风俗习惯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等,引导留学生体验中国文化的魅力。
2. 跨文化交流活动组织丰富的跨文化交流活动,如文化讲座、座谈会、联谊活动等,让来华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和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通过这些活动,留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等,提高其跨文化交流能力。
3. 实践锻炼鼓励来华留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体验中国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
此外,还可以安排留学生参与企业实习、游学等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了解中国的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4. 心理辅导与支持针对来华留学生在适应新环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如文化冲突、孤独感等,应提供心理辅导与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交际任务型教学活动的设计2 《儿子与情人》中扭曲的爱3 增译法在商务英语汉译中的应用4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字幕翻译5 电影英文片名汉译的原则6 从关联理论看英文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减译7 废墟之鹰——《永别了武器》中亨利形象之分析8 A Study on the Role of Parents i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Learning9 The Application of Role-play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10 《雾都孤儿》中的善与恶11 译员主体性在歌曲《我有个梦》歌词翻译中的体现12 “eye”的认知分析13 从文化角度看英语习语的翻译14 对《老人与海》中主人公的性格分析15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French Higher Education16 The Comparison of Western and Eastern Privacy Concepts17 论《黑夜中的旅人》中主人公的信仰冲突与融合18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
原创Q 175 567 12 4819 维多利亚时期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艺术特征20 从《篡夺》中看辛西娅奥兹克作品中的反偶像崇拜精神21 《呼啸山庄》和《远离尘嚣》中女主人公的女性意识的对比22 浅析《呼啸山庄》希斯克利夫人物形象及其悲剧意义23 《分期付款》中英语长句的分译策略24 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的逃离与守望25 功能对等理论视域下的商标名称汉译26 试探吸血鬼文化的起源27 英语环境公示语翻译中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28 参与式教学法与初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29 英语习语的来源与特点30 商务合同英语的语言特征31 解读《嘉莉妹妹》中几位男性对嘉莉妹妹的人生影响32 浅议模糊语在商务英语中的运用33 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角度分析外贸函电中否定信息的传递34 《永别了,武器》的意象分析35 《日用家当》中的黑人文化意象分析36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Anne of Green Gabl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eptional Aesthetics37 英语中显性和隐性的性别歧视38 论奥斯卡王尔德童话中的唯美主义39 论图片和卡片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合理应用40 删译在中英诗歌翻译中的应用41 The Differences of Beauty Standard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4243 从传统节日庆祝方式的角度比较中英文化差异44 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45 法律英语翻译中的动态对等理论分析46 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委婉表达47 相同之爱,不同诠释——从美剧《吉尔莫女孩》看东西方母女关系之异同48 Exploration of Dickens’ Humanitarianism in Great Expectations49 从日常交际礼貌用语失误看中西方文化差异50 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的反战情绪51 《动物农庄》的极权主义的研究52 解读托尼•莫瑞森《最蓝的眼睛》中的成长主题53 论“成长的烦恼”中的美国家庭文化54 从人文主义角度解读《失乐园》中撒旦的形象55 世纪以来英汉委婉语的语义变迁56 从文化差异视角看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57 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58 从《印度之行》看福斯特的人文主义思想观59 马丁伊登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及其悲剧60 A Probe into Charles Dickens’ Family Values Reflected in A Christmas Carol61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Red” in Chinese and English62 BBC对华态度变化趋势:扫视年BBC有关中国的若干重要报道63 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的区别64 从民族特性看中美高等教育差异65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66 浅析《睡谷传奇》中的浪漫主义67 论《小妇人》中女性人物塑造的两重性68 浅析焦虑对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的影响69 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析托尼•莫里森的《宠儿》70 谈呼啸山庄的复仇主题71 从《成长的烦恼》和《家有儿女》的对比看中西方家庭价值观的差异72 通过电视广告看中美思维模式差异73 A Southern Elegy—a Fem inist Study on Faulkner’s A Rose for Emily74 浅析张培基的散文翻译风格75 中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比较76 解读《女勇士》中“乡村医生”里的鬼77 《呼啸山庄》中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复仇动机分析78 汉语中英源外来词翻译研究79 从文学伦理阐释《榆树下的欲望》母杀子的悲剧80 论身势语的跨文化交际应用81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友谊观对比82 析《远大前程》主人公匹普的性格成长历程83 A Brief Study of Chinglish in C-E Translation84 华裔美国文学中的幽灵叙事探析85 视角转换理论在英文电影字幕中汉译的应用86 从会话含义理论看《家有儿女》87 从《红字》和《荆棘鸟》看宗教禁欲主义下的爱情88 《名利场》和《嘉莉妹妹》女主角形象对比89 从“他者”到“自我”的转变——从女性主义角度看《卖花女》90 从文化角度浅议电影名翻译技巧91 英汉委婉语的文化对比研究——以“死亡”委婉语为例92 论美国黑人英语:语言变体的视角93 从托妮莫里森透析世纪黑人民族意识演变94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The Merchant of Ven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hakespeare’s Times95 A Study on the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in the Sino-American Joint-Venture Enterprise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hangan & Ford Motor Company96 The Poet’s Identity in Keats’s Six Odes97 从《道连格雷的画像》谈唯美主义艺术观98 文化图式理论视角下汉英动植物联想意义比较99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 )100 《荆棘鸟》中的三位女性形象——追寻荆棘的女人101 论色彩在《红字》中的运用与艺术效果102 《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中的归化和异化分析103 从顺应论角度看英汉称谓语的翻译104 《红楼梦》汉译英对话翻译过程中人物个性的保留105 Gothic Romanc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Medieval Romance--A Case Study of The Castle of Otranto106 A Study of Mark Twain’s Rhetorical Devices: Irony and Humor in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107 英汉谚语互译中的归化与异化策略分析108 美国宪法形成的历史和原因之研究109 英语广告语中双关语的运用及翻译110 浅谈《永别了,武器》中的感伤主义111 论中美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交际因素112 论功能对等理论在中式菜名中的运用113 功能对等视角下记者招待会古诗词翻译策略研究114 逆成构词的分类及其认知机制和规律115116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两位男主人公117 英汉关于“愤怒”隐喻的分析118 目的论视角下公益广告的翻译119 由中国的圣诞节“热”来看中美文化的冲突及融合120 从荣格的原型理论看《蝇王》中杰克的形象121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122 英语商务合同的文体特点及其汉译123 英汉谚语特征对比分析124 目的论指导下《页岩》英译汉中的词类转译现象125 浅析隐藏在“面纱”之后的伯莎梅森170 A Brief Study on the Language Features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ntracts 171 英语课堂中的口语纠错策略172 从奥巴马演讲的不同译文看语域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173 中美家庭教育文化对比及其根源分析174 会议交替传译中习语的翻译175 艾米莉•狄金森死亡诗歌中的性别歧义及其原因探析176 浅析卡夫卡小说中的荒诞意识177 Translating News Concerning China in Global Times: Approaches and Strategies 178 《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夏洛克性格分析179 论小说与电影《最后的大亨》的叙事特征180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圣经人物原型分析181 海明威《雨中猫》的文体分析18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scar Wilde and Dorian Gray183 An Eco-analysis of The Yearling184 语篇分析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185 汉英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翻译186187 通过语境与潜台词解析情景喜剧的幽默——以《老友记》为例188 《还乡》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189 从功能派翻译理论中目的论的角度谈广告翻译190 论影视字幕翻译的特点及应注意的方面——以美剧绝望主妇为题材191 怪,或不怪--《小镇畸人》中的主要人物解读192 美国梦的幻灭——追问盖茨比命运的悲剧性根源193 从《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看马克﹒吐温的幽默讽刺艺术194 跨文化交际中的移情及其能力的培养195 An Interpretation of Death in Jack London's Short Stories196 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的反战情绪197 A Summary of Symbols of The Scarlet Letter198 科技英语中名物化的功能199 从归化与异化角度浅析《毛泽东选集》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200 试析《旅游巴士》中的犹太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