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一课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教案 冀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教案《中国境内早期人类》

七年级历史教案《中国境内早期人类》

七年级历史教案《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一、教案概述•学科:历史•年级:七年级•单元:中国古代史•主题:中国境内早期人类•时长:1课时二、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起源和演化过程;2.掌握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点;3.理解早期人类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1.早期人类的起源和分布;2.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工具;3.早期人类的文化特点;4.早期人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引入话题:你知道中国境内早期人类是指什么吗?•提问学生:你知道早期人类是如何生活的吗?步骤二:认识早期人类(15分钟)•展示世界地图,标出早期人类分布的主要地区;•介绍早期人类的起源和分布,引导学生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

步骤三:了解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工具(20分钟)•分组让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早期人类生活方式和工具的内容;•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工具。

步骤四:探究早期人类的文化特点(25分钟)•分组让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早期人类文化特点的内容;•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早期人类的文化特点。

步骤五:分析早期人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1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早期人类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设计问题,促使学生讨论早期人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步骤六:复习巩固(10分钟)•进行小组游戏,巩固学生对早期人类的理解;•教师总结,对本课重点知识进行复习。

五、教学评估1.学生的小组报告内容是否准确清晰;2.学生对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工具和文化特点有没有理解;3.学生参与讨论的主动性和思维深度。

六、扩展延伸1.了解世界上其他地区的早期人类发展情况;2.探究早期人类的艺术创作;3.调查当地的早期人类遗址,并写一份考察报告。

七、教学资源1.教材:《中国古代史教材》;2.PowerPoint演示文稿;3.世界地图。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起源、生活方式和文化特点,让学生明确早期人类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4-2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教案

24-2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教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教案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教学目标】①知道我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时空观念)②了解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基本概况,知道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③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家国情怀)【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北京人、山顶洞人等古人类活动。

教学难点:北京人的特征。

【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你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美丽传说?关于人类的起源,古今中外都有很多传说,中国神话说女娲用水和黄泥创造了人;西方基督教说上帝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男人亚当和第一个女人夏娃。

果真如此吗? 如果不是,那么人类究竟是由什么进化而来的呢?答案提示:古猿教师指导: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提出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古猿经过漫长岁月的劳动、演变、进化发展成现代人。

那么在远古时期,我国境内又有哪些早期人类呢?今天让我们走进本课,一起来了解我国早期远古人类的活动。

环节二:整体感知1、先导阅读:阅读教材子目录,找出我国境内的主要古人类遗址并根据教材信息进行分类。

教师指导: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

而智人又可以分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

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

环节三:新课教学(一)目标导学一: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1、教师指导:【唯物史观】观看视频小组讨论,古猿在走向人类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中哪一个是区分人和动物的重要标志?答案提示:劳动→四肢分化→直立行走→双手解放→制造工具;会制造并使用工具是区分人和动物的重要标志。

教师指导:恩格斯在他所写的《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阐明了“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科学论断,从而有力地说明了人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

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教学设计

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教学设计

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教材主要介绍了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历史,包括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

这些早期人类在人类进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后世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对这些早期人类的生活状况、生产方式、文化特点等方面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历史学科,对于中国古代历史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学过一些关于中国古代人类的知识,如元谋人、北京人等,但他们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有的可能已经遗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回忆和巩固已学知识,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深入掌握本课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生活状况、生产方式、文化特点等,掌握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早期人类的历史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生活状况、生产方式、文化特点等。

2.教学难点: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早期人类的历史地位及其在人类进化史上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早期人类的生活状况和生产方式。

4.图片展示:运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早期人类的生活场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实用的课件,辅助教学。

2.教学资源:收集与早期人类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境内早期人类7冀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境内早期人类7冀教版

今天,周口店附近的地形和北京人居住的时候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差 别……不过从前的河水不会很深的,因为它的来源不远……如果把观察发掘 所得到的种种资料综合起来,那么远在数十万年前的周口店就会在我们面前 展现这样一幅图景:河流或湖泊的岸边,长满了各种水草,并有一株一株的 柳树点缀其间,肥胖的水牛常来这里洗澡。偶尔还可以看到大象到河边来喝 水。皮肤厚韧的犀牛有时安详地在湿地里走来走去,可能是由于它的性情凶 暴,有许多兽类看到它就远避了。在辽阔的平原上,遍地生着杂草,其中容 易见到的是百合、鹿蹄草、蔷薇、藜和蒿。平原上还有成群的高大的野马往 返奔驰或互相追赶着。西北方的高山区密布着浓厚的森林,有常绿的油松和 柏树,落叶的桦树和椴树、栎树、榆树,以及好多种野生的干、鲜果树。在 离龙骨山不远的地方,还有很多长着味甘可食的小球形肉果的朴树和开小紫 花的紫荆。据古植物学家和古脊椎动物学家的研究,认为北京人在周口店居 住期间,气候和今日无大差异。森林里鸟儿在歌唱,猕猴在树上跳来跳去, 但这种平静的气氛,不时被虎、豹之类的猛兽为了追赶喜欢跳跃的羚羊或善 跑的斑鹿所冲破。
顶部之上,因此称为“山 顶洞”人。
山顶洞人居住的洞穴
山顶洞人头骨 (模型)
1933年,在裴文中主持下,在龙骨山山顶洞穴内发现距今约18000 年前的人类化石。它们大约代表着10个人的遗骸,其中有三个完整的成 年男女的头盖骨,这些原始人类被称作为“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的面貌和现代人已经没 有多大的区别了。
北京人还用石器把树枝砍削成木棒。北京人使用
这些简陋的工具去猎取动物,从事采集,获得食物。
制作和使用石器
北京人制作、使用的石器
砍砸器
刮削器
尖状器
北京人能够制造和使用石器。他们从河滩上捡来鹅卵石,从 山上捡回石块,经过打制,做成粗糙的石器。这种制作粗糙的打制石器 被称为“旧石器”。

冀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课祖国境内的早期人类word教案(1)

冀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课祖国境内的早期人类word教案(1)

第1课祖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本课主要是通过传说故事导入,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对照课本知识独立解决问题。

并通过收集的文本和图片资料,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勾勒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生活情景。

并会进行对比。

自始自终围绕“会不会制造工具是动物和人类的区别”,“劳动创造人”展开。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北京人古人类遗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北京人、山顶洞人。

(二)教学难点本课的难点是所讲内容距今久远,只有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断并结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才能理解和掌握本课的基本内容。

●教学方法识图分析法、讨论归纳法、联系对比法、阅读讲解法。

●教学媒体(一)教具准备投影仪、多媒体电脑。

(二)素材准备“女娲造人”、“亚当、夏娃”、北京人生活相象图、“山顶洞人生活想象图”、“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的图片;“北京人与原始人”及“北京人”视频。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结构与过程(课堂导入)设置情景问题导入:我们伟大祖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

按照古代的传统说法,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现在,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年”。

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里,有许多动人的有意义的故事。

其中有许多是有文字记载的。

至于五千年以前远古时期的情况,没有文字记载,但是也流传了一些神话和传说。

譬如,我们人类的祖先,究竟是从哪里来的?那么同学们,有谁知道:“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造人的故事”?学生讲述,老师总结并补充《圣经》中关于上帝造人的故事。

(展示“女娲造人”和“亚当、夏娃”的图片)神话毕竟只是神话,现在谁也不会相信真有这样的事。

初二《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历史教案

初二《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历史教案

初二《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历史教案初二《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历史教案歌曲《大中国》中唱到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

长江和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长江和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在这里诞生了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和北京人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初二《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历史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七年级历史教案《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1教学目标:1、识记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人、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距今年代以及氏族生活的特点等。

2、通过探究山顶洞人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等问题,体验独立思考和归纳比较的过程。

3、认识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是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和难点:北京人基本概况;所讲内容距今久远,只有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故事激趣,导入新课,解读学习目标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知识模块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自主阅读课本P2内容,完成第1题。

1.简述元谋人的生活状况。

(1)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2)生活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3)生活状况:会制作工具和知道用火。

(4)历史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古人类。

知识模块二北京人的发现自主阅读课本P3内容,完成第2题。

2.简述北京人的生活状况。

(1)生活年代:距今约70~20万年。

(2)生活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3)使用天然火。

(4)靠狩猎、采集为生。

知识模块三北京人的特征自主阅读课本P4~5内容,完成第3~4题。

3.简述北京人的特征。

(1)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脊较粗、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2)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

(3)生活状况:使用打制石器,过群体生活,会使用天然火并保存火种,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上的里程碑。

七年级历史教案《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2【课程标准】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课件冀教版

(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课件冀教版

重点
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难点(nádiǎn)
对一些概念和结论的理
解,
如人和动物的
本质区别。
第五页,共28页。
中国(zhōnɡ ɡuó)早期
第六页,共28页。
看一看:我国早期人类主要的 文化遗址有哪些?它们说明 (shuōmíng)了什么?它们在地理 分布上有哪些特点?
提示: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说明了我国是人类(rénlèi)文明的发源地 之一,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rénlèi)遗 址最多的国家。主要分布于大河流域。
生产 观 社会 活动 念 组织
采集、 原始 狩猎 人群
采集、 原始
狩猎
人群
山顶 洞人
约1.8 万年
和现代 人基本 相同
开始掌握磨光 采集、懂 和钻孔技术: 狩猎、得 骨针,出现磨 渔猎 爱
氏族
制石器

第二十一页,共28页。
课堂(kètáng) 巩固
基础知识
延伸
(yánshēn) 探究
能力 (nénglì)拓 展
导入新课 上帝(Shàngdì)造人(亚 当夏娃)
女娲(nǚ wā) 造人
第一页,共28页。
第1课
祖国境内的原始(yuánshǐ) 人类
元谋人 北京(běi jīnɡ)人 山顶洞人
第二页,共28页。
课程标准
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 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yuánshǐ)人类 的知文识化与遗能址力。(nénglì)

人 (běi

类 jīnɡ)人 人工取火、打制石器为

山顶洞人 主,已经掌握了磨制技

(Shāndǐn 术
gdòngrén)

初中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教案(共3课)(2022秋)

初中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教案(共3课)(2022秋)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和“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思考、探究“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及阅读、识图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北京人、山顶洞人、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劳动创造了人【教学过程】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情景导入]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人类是万物的主宰,是地球的主人,有人类才有人类社会的历史。

那么最早的人是怎么来的?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呢?学生积极踊跃的讲述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

(西方上帝造人传说、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盘古开天辟地等等。

)师:关于人类起源,无论西方的上帝造人还是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都是神话传说,并不真实可靠,那么人类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

[自主预习](一)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问:元谋人作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已有多少年的历史?并要求识图《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指出:元谋人生活的地区。

生答:170万年,云南省的元谋县(长江流域)。

师归纳: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它的发现揭开了祖国大地历史的新篇章,使我国成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世界文明古国。

问:请同学们据《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指出,除元谋人外,我国境内还有哪些远古人类遗址?生识图回答:北京人、山顶洞人遗址。

问:北京人、山顶洞人又具有多少年的历史,生活在什么地区呢?(开展竞赛活动:迅速阅读看谁回答的即快又准)生迅速回答:北京人/70万──20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山顶洞人/3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师归纳:除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外,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遗址从南到北,分布很广。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 北京人》教案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 北京人》教案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北京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北京人的发现地点、生活年代、体质特征、生产生活状况等基本史实。

- 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认识劳动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图片、阅读文献等资料,培养学生获取历史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 体会劳动创造人类的道理,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北京人的体质特征和生产生活状况。

- 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2. 教学难点- 理解劳动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角色扮演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3 分钟)展示一段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或传说,如女娲造人,然后提问学生:“人类究竟是如何起源的?”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从而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30 分钟)1. 北京人的发现(7 分钟)- 展示北京人遗址的图片和地理位置图,介绍北京人发现的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 讲述北京人发现的过程,包括时间、发现者等。

- 强调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之一。

2. 北京人的体质特征(7 分钟)- 展示北京人的复原头像和骨骼化石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北京人的外貌特征,如头部、四肢、身高等。

- 教师总结北京人的体质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头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嘴部前伸,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

3. 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10 分钟)- 展示北京人使用的石器、用火遗迹等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北京人的生产工具和生活方式。

- 教师讲解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使用打制石器,称为“旧石器”;会采集和狩猎;已经学会使用火,并且能够保存火种,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等。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之教案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之教案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掌握他们的生活特点和文化特征。

2. 培养学生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考古学、人类学等知识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概述2. 元谋人、北京人的生活特点3. 早期人类的生产活动4. 早期人类的文化创造5. 早期人类的社会组织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及其生活特点、文化特征。

2. 教学难点:早期人类的生产活动、文化创造和社会组织。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元谋人、北京人的生活特点和文化特征。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早期人类的生产活动、文化创造和社会组织。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早期人类的生活环境、生存挑战和文化发展。

4. 参观法: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考古遗址等,增强直观感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元谋人、北京人的生活特点和文化特征。

3. 案例分析:分析早期人类的生产活动、文化创造和社会组织。

4. 讨论环节:引导学生探讨早期人类的生活环境、生存挑战和文化发展。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对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的了解程度,以及他们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方面的能力。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究,选择一位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代表,如元谋人、北京人等,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文化特征,并进行展示。

2.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早期人类的生活场景,如狩猎、采集等,增强学生对早期人类生活的理解。

3. 举办知识竞赛,测试学生对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的了解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中国历史教材相关章节。

2. 参考书籍:关于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考古学、人类学研究成果。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课件 冀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课件 冀教版

13
元谋人陈列馆
1989年9月,元谋县建起了元谋人陈列馆,馆藏文物千余件,展厅内陈列分 “人类的起源”、“元谋古猿”、“元谋史前文化”三部分。
K12教育资料
14
一般我们认为云南的元 谋人是目前我们已知的 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
K12教育资料
15
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西南 约50公里,房山区周口店村旁 的龙骨山上。1987年周口店北 京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贝壳等做成装饰物来美化自己。
K12教育资料
40
K12教育资料
41
“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 ,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 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韩非子》
山顶洞人已学会人工取火
K12教育资料
42
K12教育资料
43
山顶洞人生活想象画
山顶洞人通过改进工具和提高劳动技能可以获得更多的食物。他们已 经能够人工取火,还能用兽皮缝制衣服,可以抵御北方寒冷的冬天。
③火:北京人只能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 山顶洞人的活动范围扩大了。
K12教育资料
11
元谋人牙齿化石
我国境内很早就有人类活动。中国地质科学院在云南省元谋县附近发现
了早期人类的牙齿化石,还发掘出少量粗糙的石器。据科学测定,这些化石
年代为距今约170万年,这些原始人类被称为“元谋人”。
K12教育资料
12
元谋人制造和使用的石器
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最本质的区别
K12教育资料
斯芬达克斯谜语
什么东西早上是四条腿
到了中午是两条腿
当太阳落山时又变为三条腿
K12教育资料
1
大家知道最早的 人类是怎么产生 的吗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历史教案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历史教案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历史教案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历史教案1教学目标:1、识记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人、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距今年代以及氏族生活的特点等。

2、通过探究山顶洞人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等问题,体验独立思考和归纳比较的过程。

3、认识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是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和难点:北京人基本概况;所讲内容距今久远,只有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故事激趣,导入新课,解读学习目标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歌曲《大中国》中唱到“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

长江和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长江和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在这里诞生了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和北京人,你想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吗?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知识模块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自主阅读课本P2内容,完成第1题。

1.简述元谋人的生活状况。

(1)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2)生活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3)生活状况:会制作工具和知道用火。

(4)历史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古人类。

知识模块二北京人的发现自主阅读课本P3内容,完成第2题。

2.简述北京人的生活状况。

(1)生活年代:距今约70~20万年。

(2)生活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3)使用天然火。

(4)靠狩猎、采集为生。

知识模块三北京人的特征自主阅读课本P4~5内容,完成第3~4题。

3.简述北京人的特征。

(1)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脊较粗、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2)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

(3)生活状况:使用打制石器,过群体生活,会使用天然火并保存火种,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上的里程碑。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历史教案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2、过程与方法利用视频、图片、文字资料等各种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案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案设计

第一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课标: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课本和史料图片,能概括北京人的特征、生活环境2.利用考古发掘的化石、遗迹,认识到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依据。

3.通过北京人遗址中的考古发掘,认同北京人遗址在同时期遗址中的重要地位,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教学过程导入设置问题:人类是从哪里来?达尔文用生物进化理论彻底否定了神学家宣扬的“上帝造人说”,从自然科学的角度,阐述了生物进化的规律和特点,用科学的视角告诉人们人类的起源。

利用多媒体出示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思考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谁?他们又是怎样生活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1.我国最早的人类是什么人?他们生活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学生根据课本回答)2.阅读课本,结合化石图片,回答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又是怎样的呢?(学生读书、讨论、交流)3.讲述元谋人的发现过程,探究什么是化石?怎样形成的?思考对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设计意图:能认识到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依据。

据考古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在元谋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发现了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的炭屑和两小块烧骨,表明元谋人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使用火了。

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教师过渡:同学们,刚才我们对古人类的产生有了初步认识。

那么,早期的人类是怎样生活的呢?下面我们看能否从本课的第二目——“北京人的发现”中找到答案。

二、展示北京人遗址并讲解考古发掘过程在我们接触到的古人类文化的遗址中,北京人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

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48千米的周口店龙骨山上。

最早是在1921年发现的,正式发掘工作从1927年开始。

1929年周口店的发掘工作由我国青年学者裴文中独立主持,发现了第一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三、请同学们阅读“北京人的特征”一目中的内容,把全班学生分成三大组,每组讨论一个问题。

(2)北京人的生活方式和组织形式有什么特点?这是由什么决定的?(3)北京人已学会使用天然火,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什么意义?发挥想象力,想想北京人是怎样取得天然火的。

初中历史冀教版七年级上教案

初中历史冀教版七年级上教案

初中历史冀教版七年级上教案第一单元中华文明 __(1—4课)[知识与能力]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正确认识人类历史 __;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 我国的原始人类[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 __动力相互关系。

[课时]5课时[课型]新授课、活动课、讲评课[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第1课祖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人类历史 __;(2)掌握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猿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情况、距今年代,氏族生活的特点。

(3)培养学生的读图和识图能力、比较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总结出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的代表,读懂图表、文字材料并从中总结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

(2)正确认识人类历史 __。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我国最早的人类、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和生产状况难点:远古居民的生存方式[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板书设计: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元谋猿人:最早、170万年二、北京人:时间:70---20万年生活方式:群居生活发展水平:用天然火三、山顶洞人:时间:1.8万年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进步发展水平:人工取火 [授课过程]第2课原始的农耕社会[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 __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 —— 北京人》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 —— 北京人》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识记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生活的时代和地点,把握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其所用工具的基本特征以及他们获取生活资料的主要方式。

(2)学生能够理解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理解火的使用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重大意义。

(3)学生通过对比大猩猩、北京人和现代人头骨的变化,培养观察能力;通过比较、分析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的生活,培养独立思考和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展示图片、地图等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理解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学生了解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激发对祖国悠久历史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2)认识到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北京人的特征,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2.教学难点如何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断,并结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了解中国境内的远古人类生产生活状况。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设问:人类是如何起源的?你听说过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明确:学生可能会回答上帝造人说、女娲造人等神话。

2.教师讲述:这些美丽的神话,随着科学的发展,已被证明是不真实的。

根据目前的科学研究,我们的祖先很可能是由古猿进化而来。

3.教师引导:那么,远古时期的人类是怎样生活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探寻远古人类的奥秘。

(二)新课教学1.望远镜概览——时空中的远古人类(1)史前人类在哪里展示《古人类分布略图》,教师设问:看图思考,古人类主要生活在哪些区域?明确:古人类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欧洲。

展示《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教师设问:结合地图,思考中国境内的远古人类分布有何特点?明确:中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数量众多,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预习指导:
1.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距今年代、发现地点、体形特征、生产生活工具和社会组织各是怎样的?
2.思考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的生活有哪些进步?
一.自学目标
1.了解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距今年代、发现地区和生活情况。

2.会观察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头部特征,找到他们和现代人的区别。

3.会描述“北京人一天的生活”情况。

4.会归纳山顶洞人比北京人的生产生活有哪些进步。

二.自学重点、难点
重点:北京人、山顶洞人
难点: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三.教法与学法
教法:导学、探究
学法:阅读、观察、比较、讨论、探究
四.自学指导
【导入新课】:
学生阅读课文导入框导入新课。

问: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四个国家?(生答)中国是四打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

在那遥远的古代,祖国境内有哪些远古居民呢?请大家快速的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告诉我们祖国境内有哪些远古居民?(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4分钟)
【出示目标】:学生阅读或教师提示。

(2分钟)
【自学指导】:
导学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什么人?距今约多少年?发现在什么地方?学生阅读课文第一目后回答。

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3分钟)
导学2: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多少年的什么地方?体形特征、社会组织、生产生活情况如何?学生阅读第二目后回答。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前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他们使用打制石器,会使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

请大家看课本第2页的古猿头像、北京人头部复原像、现代人头像,观察比较一下,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并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引导学生观察北京人的前额、眉脊骨、颧骨、吻部、下颌,得出北京人前额低平、后倾,眉脊骨高突,吻部前伸,没有明显的下额,很象古猿的结论。

引导学生看北京人的生活环境,如青山、树林、湖水、草地,看他们的长相、举止、衣着及采野果、挖块茎根的劳动行为,观察他们手中的石器、怀抱中的小孩,联系课文中北京人用火追逐野兽的场面,让几个同学互相补充,图文结合,描述北京人原始、忙碌、充实的一天。

火的使用是人类征服自然的里程碑,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试问大家北京
人的火种是从哪里来的?引导学生从雷电使森林着火、制造工具时偶然摩擦起火、某些易燃品自燃等方面回答。

(7分钟)
导学3:另一种远古人类——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多少年的什么地方?他们的体形特征、社会组织、生产生活情况如何?学生阅读第三目后回答。

请问大家看《山顶洞人的生活》一图,结合课文,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山顶洞人的生活
比北京人的生活有哪些进步?引导学生从磨制石器、人工取火、使用骨针、缝制简单的衣服、掌握钻孔技术、穿项链、懂得爱美、扩大活动范围等方面回答。

请大家讨论什么叫氏族,什么是血缘,并考虑一下氏族与原始人群相比,那种组织的凝聚力更强一些?氏族是按照一定的血缘关系组成的社会组织,他们居住在一起,使用共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5分钟)
【小结】:略(3分钟)
五.当堂练习:(15分钟)
〖单项选择〗:
1、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生活在:()
A、距今170万年 B、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前 C、距今18000年 D、20000年前
2、下列远古居民中,最早开始懂得使用火的是:()
A、山顶洞人
B、北京人
C、元谋人
D、蓝田人
3、下列远古人类遗址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的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4、()是世界上发现远古居民遗址最多的国家。

A、美国
B、中国
C、日本
D、法国
5、()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A、使用工具
B、使用火
C、保存火种
D、制造工具〖填空题〗:
1、生活在距今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他们保留了某些猿的特征。

他们已经会使用,还会保存。

2、的使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3、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年,他们已经懂得掌握和
技术,还会取火。

4、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由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填表〗你知道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有何不同吗,填填下面的表格,试试你的能力。

代表文化距今
时间体质
形态
工具
制造
生产
活动


社会
组织
北京人
山顶洞人
六.课后小结: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