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经济学
创新经济学复习资料

创新经济学复习资料(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熊彼特对创新的理解是怎样的,熊彼特创新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未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创新包括:引进一种新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产品创新);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工艺创新);开辟一个新的市场(市场创新);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要素来源创新);实行一种新的组织形式(组织创新)主要观点:1.创新是生产过程中内生的。
2.创新是一种“革命性”的变化3.创新同时意味着毁灭4.创新必须能够创造出新的价值5.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定6.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技术、发明和创新的区别。
技术:能用于产品和服务的开发、生产和交付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技巧和手艺;熊彼特认为:只要发明还没有得到实际上的应用,那么经济上就是不起作用的。
无论是科学发明还是技术发明,在发明未能转化为商品之前,发明只是一个新观念、新设想,在它们没有转化为新装置、新产品、新的工艺系统之前,不能创造任何经济价值。
他还认为:“作为企业家职能而要付诸实际的创新,也根本不一定必然是任何一种发明。
”技术创新的成功标准是商业上的而非技术上的处于技术创新过程源头的是发明或发现技术发明:在技术上有较大突破,并创造出与已有产品原型或方法完全不同或有很大改进的新产品原型或新的方法。
技术发明仅指技术活动只考察技术的变动性不考察是否应用和产生经济效益技术创新动力有哪些技术推动:科学家作出不可预见的发现,技术人员应用于开发产品创意,然后工程师设计师把这些创意变成样品进行测试,制造部门设计出有效生产产品的方式。
最后,营销部门把产品推销给客户。
需求拉动:强调技术创新起源于社会的技术需要,需求是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
政府作用:政府干预技术创新过程,最重要的原因是技术知识补课避免地存在一些外部性,这种市场失灵要求政府通过制度、立法形式干预。
文化创意产业价值核心的经济学与案例分析

[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价值核心的经济学与案例分析白 远(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北京100024)[摘 要]文化创意产业被誉为“点石成金”的产业,其理论依据在于文化创意产业体现的是“边际收益递增”规律,创意思想是产品增值的核心。
本文进一步应用波特的产品价值链理论解释了创意思想之所以成为产品增值的核心,并结合理论研究对中外两个著名的文化创意产品“超级女声”和“哈利・波特”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价值核心;经济学分析;案例分析[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80(2009)01-0097-03 20世纪90年代末在发达国家兴起的文化创意产业由于其所具有的低能耗、高效益的产业性质以及我国文明古国的悠久历史背景,也成为我国最受追捧的产业,被国内外学者誉为能“点石成金”的产业。
然而文化创意产业为什么能“点石成金”,其理论依据是什么?本文将首先从文化创意产业的经济学分析入手,从理论上回答创意使文化产品增值的经济学原理,进而通过实际案例研究对此作进一步阐述。
一、边际收益递减与边际收益递增文化创意产业是源于文化元素的创意和创新经过高科技和高艺术的加工形成的具有规模化生产市场潜力的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低能耗、高效益的产业性质,被誉为是“点石成金”的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所具有的这些产业特性已经超出传统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能解释的范畴。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基石之一,是由大卫・李嘉图首先提出的,即生产要素的增加达到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价值和产量将会逐渐递减,甚至没有增长或衰减。
这一定律之所以被广泛接受是由于大家普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资源的有限性和人们欲望的无限性。
边际收益递减揭示了以有形物质的投入为发展基础的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的生产规律,但是对于文化创意产业来说传统经济学的这一定律却失去了它的解释力,因为文化创意产业显示的是边际收益递增规律。
创新的经济学概念

创新的经济学概念1. 简介创新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它对于提高生产力、推动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创新的经济学概念涉及到众多关键概念,如创新定义、创新类型、创新过程、创新驱动因素等。
本文将详细解释这些关键概念,并探讨它们在现实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2. 创新定义创新是指通过引入新产品、新技术、新流程或者开发新市场等方式,改变现有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从而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行为。
换句话说,创新是指将原有的知识和资源重新组合,以创建出具有价值的独特产品或服务。
3. 创新类型3.1 产品创新产品创新是指通过引入全新或改进现有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并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例如,苹果公司推出iPhone系列手机,在移动通信领域进行了革命性的产品创新。
3.2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指通过引入新的科学知识、技术方法或工艺装备等,改进生产过程或产品设计,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例如,3D打印技术的广泛应用是一种技术创新。
3.3 流程创新流程创新是指通过重新设计生产流程、管理流程或供应链等,在保持产品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或提供更好的服务。
例如,亚马逊公司引入了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实现了高效的订单处理和快速配送。
3.4 市场创新市场创新是指通过开拓新市场、改变营销策略、推出新的销售渠道等方式,满足消费者需求并获得市场份额。
例如,小米公司采用在线销售模式和口碑营销策略,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了市场份额。
3.5 组织创新组织创新是指通过改变组织结构、管理方式、企业文化等方面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例如,谷歌公司推行开放式办公环境和员工激励制度,促进了员工之间的合作和创新。
4. 创新过程创新过程是指从创意的产生到最终实施的全过程。
常见的创新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4.1 发现问题在创新过程中,首先需要发现存在的问题或者市场需求。
通过观察、调研和分析等方式,找出可以改进或解决的问题。
4.2 创意生成在发现问题之后,需要进行创意生成。
创意经济有别于传统经济

创意经济有别于传统经济发表时间:2009-05-05T14:53:44.810Z 来源:《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2009年第1期供稿作者:曹丽燕[导读] 创意经济就是以创意为主要驱动力形成的经济形态。
摘要:创意经济就是以创意为主要驱动力形成的经济形态。
创意经济与传统经济模式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本文通过研究创意经济的特征来探讨创意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由此而得出一些发展创意经济的启示。
关键词:创意经济创意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reative Economy And Traditional EconomyCao LiyanAbstract:Creativity is a major forc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eeconomy.Substantial differences can be found between creative economy and traditional economy.The thesis aims at studying the major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and working out some tips to develop creative econonmy.Keywords:Creative economyCreativity【中图分类号】F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1-0015-03“创意经济”是新时代的产物。
所谓新,就新在科学技术进入了新的时代,这个时代是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作为标志的。
半导体、光纤、电子计算机、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其它新技术突破造就了创意经济的基础。
所谓新,就新在科学技术与文化创新的结合,或者科学技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使文化在一定意义上也成为新的生产力。
所谓新,还在于人们产生了大量的新的需求,人们对精神的满足构成了幸福的重要内容。
创意溢出效应的经济学分析

创意溢出效应的经济学分析陈意;黄慧玲【摘要】从目前国家主推的供给侧改革角度看,“创意”在生产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溢出效应能使生产供给呈现出规模报酬递增的重要特征.选取并借鉴卢卡斯的模型,在消费者具有自主选择权的社会福利模型中加入资本这一因素,考虑“创意”对经济发展的溢出效应及特征,进而分析“创意”如何加快技术进步、提高要素生产率、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结果表明:创意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决定创意的因素包括经济个体获取创意的能力或者为获取创意付出的努力以及生产者的分散程度;影响创意的因素主要有人口增长、教育水平、休闲选择和人口迁移等.【期刊名称】《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7页(P32-38)【关键词】创意;技术进步;溢出效应;经济学分析【作者】陈意;黄慧玲【作者单位】厦门理工学院文化产业学院,福建厦门361000;厦门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福建厦门36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24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十七大也明确提出了以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内容的进一步转变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针。
其实质在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即主要通过技术进步和创新,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包括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在内的全面协调。
在知识经济时代,除了传统的生产要素比如劳动、资本、技术等影响经济增长之外,包含丰富文化内涵的创意也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们知道,将“创意”作为一种知识型的生产要素引入生产函数将使生产呈现规模报酬递增的重要特征,为此我们将通过一个包含创意的增长模型进一步探究创意促进经济发展的机制。
为使模型表述得更直观,假设经济中存在唯一的竞争性生产要素劳动力X,忽略了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只生产单一消费品。
创意经济学文献综述

我国创意产业研究进展与问题:基于城市与区域发展的视角王蕊(燕山大学里仁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 2010级)[摘要]:创意产业自20世纪90年代起步发展至今,作为知识经济社会中新的财富创造形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与此同时国内外学者也对创意产业做了大量研究。
本文拟在综述国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重点梳理创意产业与中国城市或区域发展的研究现状,并就其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作出初步探索。
[关键词] 创意产业;创意园区;创意城市;前言(引言)改革开放30年,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国家转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伴随其过程的是“赶超型”城市化快速推进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转型,这二者同时集聚在城市区域,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巨型城市区域。
Hutto(2005)认为,城市转型是二战以后世界范围内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城市的功能和产业结构及相应的其它经济、社会因素所发生的重大甚至根本性变革过程[1]。
当然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城市转型的动力机制、目标取向和转型的结果都有很大的差异性。
创意产业的兴起正是20世纪末城市产业转型的响应。
经济学家Romer(1986)指出新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所以新创意才是推动一国经济成长的原动力[2]。
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CreativeIndustryTaskForce)的成员Davie(1997)提出创意产业理念是一种国家产业政策和战略,创意产业源于世界经济中心城市,又成长与集聚于世界经济中心城市[3]。
20世纪末“创意产业”这个概念通过“伦敦复兴城市的创意计划”以快速传播。
在当今世界,因创意产业而闻名于世的城市主要有伦敦、纽约、东京、巴黎、新加坡、香港等。
创意产业不仅成为这些经济中心城市复兴的原创动力,而且也是欧洲和北美新增就业的最重要来源。
国内创意产业实践与理论研究起源于21世纪初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都市区域,王琪(2011)认为中国创意产业与城市区域发展研究须从知识经济与“全球性、地方性”视野出发,探索中国创意产业、创意产业区、创意城市的成长模式、机制与政府管制策略及创意阶层的培育、成长及其城市发展与规划的相应策略研究。
挖掘资源潜质 发展创意经济

挖掘资源潜质发展创意经济创意经济是人们基于对现有资源本质的清醒认识和理性感悟,通过人的智力、才华及技能的嵌入,深度挖掘资源潜质,并进行有益的变式重组,从而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用的一种经济活动。
世界创意产业之父霍斯金在《2000—2015年期间的全球创意经济》的演讲中说:“21世纪,一个国家只有设法将个体作为具有思想和创造力的人融入其经济体系,才能获得成功。
”他将创意经济的发展上升到一个国家的战略层面,其影响及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了,现以中国死海案例来解读创意经济。
案例:2005年,大英县副县长郑和平到蓬莱镇盐卤厂现场办公,意外发现卤水池卤水如同海水一般,他进一步打听到,卤水取自古盐湖,古盐湖探明盐卤储量达42亿吨,含盐量22%,水质与中东死海近似,且富含钠、钾等40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适宜飘浮和休闲保健,当即想到把它开发成“大英死海”,并将这个想法汇报给县委,县委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放大了他的创见,搞大型景区“中国死海”来带动大英旅游发展。
接下来,寻找到投资人——四川天友集团总裁白燕川,投资10个亿全方位开发死海:建万人露天飘浮浴场;设6000人使用室内浴场;滑水、冲浪;水疗、美容;塑体、保健、按摩;餐饮、酒吧、客房;模特表演;歌舞表演;夏威夷土著风情等,最终带来的结果是公司3年接待游客100万,收入3.2亿,大英经济整体跃进,餐饮新增109家,宾馆新增324家,农家旅馆新增200家……一、创意经济所谓创意经济,就是通过个人创造力、技能与才华来获得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取用,发挥创造财富与就业成效的活动。
大英死海开发的创意体现出决策者的睿智和远见,并通过合作者(白燕川)来完成了终极创意,创造了财富,拉动了就业。
二、创意经济的生成过程大英死海这一经典创意案例自觉不自觉的契合了皮亚杰(瑞典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的发生认识论思想。
他认为新思想、新观点,乃至于新创意的产生,是“图式”、“同化”、“顺应”、“平衡”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的过程。
论创意经济_金元浦

欧洲著名文化经济学家陶斯在编著最新版 的《文化经济学手册》时就指出:
我写这本书的目的是要将文化经济学 过去的范围扩大,将创意产业和相关的版权 法问题包括进来。 创意经济/创意产业的方 法不只是文化政策中的一股时尚潮流(虽然 它当然是), 它包括了许多对文化经济学的 研究而言重要的经济特质。 如今,“创意产 业” 这个词已经被政府和国际组织广泛使 用,涵盖了与文化产业在一起的文化经济学 中艺术和遗产的所有“传统”主题;正如本书 所示, 创意产业中的版权也是其中的一部 分。 輯訛輥
2010 年 在 深 圳 召 开 了 “ 联 合 国 教 科 文 组 织 创 意 城 市 网 络 2010 年 深 圳 国 际 大 会 ”, 大 会 以 “ 新 技 术、新媒体和创意城市合作”为主题,强调了三个 机遇:创意经济的内容转型,增强社区之间的联 系以及成员城市之间更好的互动。 公报认为这次 大会在应对数字环境挑战方面取得了重大跨越, 为网络城市的合作创造了独一无二的宝贵机会, 并肯定了创意产业在未来可持续发展中日益重 要的作用。 在内容转型方面,创意城市网络肯定 了个人、机构和企业的研发在为创意及其他产业 开发创新数字内容方面的重要性,并倡议通过使 用新型互动传媒及开放式技术来促进并鼓励个 人和社区积极地参与创意。 ②
一、创意再次成为全球经济与文化实践推进 的中心
创意经济概论-创意经济概述

第一章㊀创意经济概述1㊀㊀㊀㊀第一章㊀创意经济概述本章要点1.创意经济在不同视角下的含义2.创意经济的特征3.创意经济的形成过程4.案例:把创意做成生意 分众传媒资本和技术主宰一切的时代已经过去,创意时代已经来临.从20世纪末英国政府提出 创意经济 概念开始, 创意经济 呈现出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的势头,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热门关键词.创意经济学之父 约翰 霍金斯在«创意经济 如何点石成金»一书中提出: 创意经济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经济形式 ,全球性的创意经济时代已经到来.创意城市㊁创意乐园㊁创意产品㊁创意家居㊁创意营销等一系列与 创意 有关的名词和事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似乎 创意 一词可以附加于任何事物之上.很多人不禁要问:到底什么是创意经济?本章将从创意经济的起源㊁特征和形成几个方面为大家揭开 创意经济 的神秘面纱.[背景延伸]如果你从业于设计艺术,那么你肯定知道德国柏林和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在那里你可以随时加入形式各异的文化创意活动中;如果你钟情于文学的浪漫气氛,那么你一定听说过英国爱丁堡的鼎鼎大名,在那里的文学酒吧,你可以探秘«海德先生»鲜为人知的创作背景,还可以聆听罗伯特 彭斯动人的爱情诗歌;如果你是音乐发烧友,那么西班牙塞维利亚对你一定有着致命的诱惑力,那里到处有浓郁的西班牙风情的表演.这些城市在2005-2006年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 创意城市联盟 成员,由此引发全球 创意城市 的热潮2㊀创意经济概论图1-1㊀西班牙塞维利亚每年举办的弗拉门戈表演㊀图1-2㊀文艺与艺术之都爱丁堡第一节㊀创意经济的含义创意经济(C r e a t i v eE c o n o m y )是以创意为基本原动力的经济形态和社会组织,具体来说就是指那些凭借个人的创造力㊁技能和天分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观察各国专家学者对创意经济的研究成果,可将创意经济的含义分为两个方向来界定:一是把创意经济等同于创意产业加以分析和解读;另一种是把创意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加以界定.㊀㊀一、产业视角(一)创意产业理论研究历程对创意产业的研究首先要从创意产业产生的背景出发,世界经济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促进了创意产业的产生.美国是创意产业最早萌芽的地方.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产业结构开始从制造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在制造业迅速跨城市㊁跨国家扩散的过程中,产业空心和产业衰退成了无可避免的窘境.最终美国依靠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优化升级打破了桎梏.在这一过程中,创意产业成为整合和带动其他产业迅速发展的主导产业.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逐渐把生产制造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从而专注于进行市场和品牌开发㊁产品营销和服务研究.李景平教授在«创意 创意产业 创意经济»一文中把国外创意产业的萌芽归结于 制造业大企业集团的 企业再造 运动 ,他认为,后工业化时代的发达国家,开始以自发或者政府扶植的形式在中心城第一章㊀创意经济概述3㊀市进行科技园区和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从而促进了一大批以创意生产为主要特色的中小企业的发展, 而创意生产中大企业集团与中小企业的互相竞争的局面进一步激发了创意生产的热潮 .①[背景延伸]创意产业 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英国作为一种国家产业政策和战略明确提出的,是前首相布莱尔为改变英国老工业帝国陈旧落后的面貌而提出的 新英国 构想.1998年英国政府出台了«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其中明确提出了 创意产业 概念:起源于个体创造力㊁技能与才干,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与利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潜力的产业.英国界定的创意产业门类以文化产业为基础,主要涉及广告㊁艺术与古玩㊁工艺㊁设计㊁时尚设计㊁软件设计㊁电影与录像㊁互动休闲软件㊁音乐㊁表演艺术㊁出版㊁电视与广播等13类业态.英国对 创意产业 的定义成为了世界各国对创意产业研究的蓝图,更使世界各国对这个早已存在却未被重视㊁具有强大潜力的产业重视起来.创意产业的先期研究可以追溯到约翰 霍金斯的«创意经济 如何点石成金»一书,他因首次提出创意产业而被誉为 创意产业之父 .霍金斯把创意产业定义为:其产品都在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范围内的经济部门.他认为,知识产权分为四大门类,即专利㊁版权㊁商标和设计,每一类都有自己翔实的法律实体和管理机构,每一类的产生都基于保护不同种类的创意产品的立足点.霍金斯指出,知识产权法的每一种形式都有庞大的工业与之相对应,这四个门类组合成了创造性产业和创造性经济.由此来看,霍金斯对创意产业的定义已经有超越产业局限的含义.霍金斯的定义大大扩展了英国政府对创意产业的原有释义,解答了创意活动中艺术与科学相分离的难题.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 凯夫斯在«创意产业经济学:艺术的商业之道»中,借助产业经济学和合同理论界定了创意产业:书籍㊁杂志印刷业㊁视觉艺术(油画与雕塑)㊁表演艺术㊁有声唱片㊁电影和电视节目等.显然,凯夫斯的定义与霍金斯截然不同,更不同的是,凯夫斯没有惯有地把研究重点放在对创意产业的界定上,而是颇为独到地从创意产业的特点出发,他认为:创意产品具有需求的不确定性,难以预测消费者对创意产品的反应;创意产品需要特别关注自身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创意产品的存续具有持久性和盈利的长期性.至此,对于创意产业的界定上升到了本质的高度.近年来,中国关于创意产业的研究也在不断加深,我国学者厉无畏在其«创意产业导①李景平:«创意 创意产业 创意经济»,载«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9月第8卷第3期,第89页.。
文化创意经济学

文化创意经济学文化创意经济学是一个涵盖了文化和经济的领域,它研究文化和创意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
文化创意经济学的出现源于对文化和经济之间相互关系的探索,以及对文化和创意产业的影响力的认识。
通过研究文化创意经济学,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化和创意产业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对经济增长和创新的贡献。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和范围文化创意产业是指通过人的创造力和智力创造出的特定产品和服务。
它包括广播电视、影视制作、出版、印刷、艺术品设计、建筑设计、广告、新媒体、软件和游戏等领域。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高度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它的核心是创意和文化,其产品和服务通常是基于文化和艺术的,并具有独特的创造性和审美价值。
二、文化创意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文化创意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文化经济学、创新经济学和创意产业学。
文化经济学研究文化作为一种经济资源的特点和作用;创新经济学关注创新对经济增长和发展的贡献;创意产业学则研究创意产业的特点和运作机制。
这些理论构建了文化创意经济学的框架,使我们能够深入理解文化和创意产业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文化创意经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文化创意经济对经济增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文化创意产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它能够创造就业机会,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推动经济多元化。
其次,文化创意经济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通过文化和创意产业,地方可以建立独特的城市品牌,吸引游客和投资。
再次,文化创意经济推动了城市创新和创业。
文化和创意产业的兴起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创新,促进了创业精神的发展,推动城市经济的转型升级。
四、文化创意经济的政策支持和发展策略政府在文化创意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提供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等措施,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对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供良好的创作和创新环境,鼓励创业和创新。
在发展文化创意经济中,应注重以下策略。
创意经济的理论建构

创意经济的理论建构作者:曾军邓婕婷来源:《中国图书评论》2016年第01期创意经济已经从30多年前备受争议的敏感问题转变成现如今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间所经历的激烈的思想碰撞和巨大的文化转型大概只有这个时代的亲历者才能有切身的体会。
《中国文化产业十家论集·金元浦集》中的数十篇文章正是对这段时期创意经济讨论的一次集中性的展示。
创意经济的理论发展经历了从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CulturalIndustry)到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文化产业”(Culturalindustries)再到新世纪之后的“文化创意产业”(CulturalandCreativeIndustries)或“创意产业”(CreativeIndustries)的漫长发展过程。
如何既保持与学术前史的延续性,又突显当前创意经济的新特点,这是金元浦在建构创意经济理论中首先考虑的问题。
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思考有如下几个特点:其一,20世纪三四十年代欧美国家正处于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这是发端于19世纪工业革命的必然结果。
工业革命所形成的以自动化、标准化、大规模生产流水线为特点的生产方式,必然导致生产的高度集中、消费的同质化以及在生产和消费活动中对个人个性的消除;其二,那一阶段出现的文化工业类型———电影、广播、电视、流行歌曲等等———也都具有为少数大公司垄断的行业特点;其三,法兰克福学派所秉承的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立场,使得霍克海默、阿多诺将文化机构所具有的这些工业化生产特点与自律性艺术对审美与思想自由的表达相对立。
所有这些导致批判理论对文化工业持有否定性和批判性的态度。
20世纪80年代之后,从法国开始,欧洲各国开始更多地采用复数的“culturalindustries”的概念,以示与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的区别。
这一转变包含着几层重要的意义:其一,20世纪80年代之后,“第三次浪潮”兴起,欧美国家开始进入后工业社会。
创新经济学2—创新的概念及种类

• (2)工艺创新(process innovation,或 翻译为流程创新、过程创新)。 • 工艺创新是指某项生产技术发生了明显的 变化,它可以包括新设备、新的管理和组 织方法,或者两者都有。 • 工艺创新具有削减成本的特征。
• 3.希克斯(Hicks)分类:资本节约型技术创新、 劳动节约型技术创新和中性技术创新 • 资本节约型技术创新:如果在单位产品中,资本 要素投入比劳动要素投入的下降幅度较大,也就 是使劳动的边际生产能力得到相对提高,这种技 术创新就是资本节约型技术创新。 • 劳动节约型技术创新:如果在单位产品中,劳动 要素投入比资本要素投入的下降幅度较大,也就 是使资本的边际生产能力得到相对提高,这种技 术创新就是劳动节约型技术创新。 • 中性技术创新:如果在单位产品中,劳动要素投 入与资本要素投入的下降幅度相等,也就是使资 本与劳动的边际生产能力同比例提高,这种技术 创新就是中性技术创新。
第二节 创新的类型
• 一、技术创新 • 1.熊彼特的创新的五种形式 • 熊彼特是创新理论的创始人,他在1912年发表的《经济 发展理论》一书中第一次提出创新范畴。他指出,创新是 “生产手段的新组合”,是“生产函数的变动”,并初步 勾勒出创新的范围及类型,初步奠定了创新的理论基础。 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一种“间断、革命和质的变化”过程, 是“对均衡的打破”,因此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并将 生产方式变革提升到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熊彼特指出, 创新包括:(1)引入一种新产品或提供产品的新质量;(2) 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市场;(4)获得一 种原材料或中间产品的新来源;(5)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 织形式等。
• 3. 创新与扩散 • 扩散是指创新通过市场或非市场渠道的传播。没 有扩散,创新将不产生经济影响。 • 文献一般认为创新是使某个创意(idea或 invention)在技术上和商业上可行,能够批量生 产,使之最终能够广泛传播(扩散)。 • 最终创造了经济增长的是扩散,而不是创新。有 些公司或国家有很强的创新能力,但在营销即销 售他们的新产品方面并不是很有成效。 • 创新与扩散并不是简单的线性的关系,而是前后 循环的的过程。
创意定价与创意产业发展——基于经济学原理视角的思辨

基于经济学原理视角 的思辨
杨 江 云
( 黎明职业大学 ,福 建泉州,3 6 2 0 0 0 )
摘要 :为 了使创意能发展成为经济意义和 自身本质属性的创 意产业 ,依据经济学原理 ,运 用经 济学工具,采用经 济学 的实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认为创意这思维活动或思维成果要 转化 为 “ 生产金子 ”的创意产业 ,获取 比其他 产业更高 的利润 ,必须经过创意的初级和高级定价,创意定价就是 从创 意这 “ 圣牛 ”找到最好牛排 。创意初级定 价 是从具有无 限可 能的创意 中筛选可能发展为创意产业 “ 基因”的创意 ,其定价准则是 :创意要能物化 并使 导向 生产 的产 品能规模化生产等三项要件约束 ; 高级定价是在初级定价基 础, 通过定价机制云 :创 意 定价 与创 意产 业发 展— —基 于经 济 学原 理视 角 的思辨
1 3
得 可怜, 单就 动漫创意产 业而言 , “ 日本的 9 0分钟 《 功 夫熊猫 2 》就相 当于我 国 3 0 0 0 0分钟 的动漫 作品带来 的产值 。 而我 国动漫产业 年产量 达 2 2万分钟 , 但 只 占 世界总产值 的 0 . 6 8 %, 日本却 以年产 1 0 万分钟 的产量 ,
第 1 9卷第 1 期 2 0 1 3年 2月
中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 . C E NT . S OU T H U NI V . ( S O CI AL S C I E N CE )
、 , 0 l l 1 9 No . 1 Fe b . 2 01 3
创意定价 与创 意产 业发展
一
夜春风来 , 千树万树梨花开 ” ,一直怒放 到乡镇 ,一
问题 的提 出
随着 国内外政治 、经济形势 的变化与发展 ,我 国 3 0年来 的劳动力红利 出现 了 “ 拐 点” ,简单 、粗放 的 初级增长方式受 到了挑 战,再继续人 为压低生产力资 源要素 ,以牺牲 资源 、劳动者利益和破坏环境为代价 来创造 中国制造 的奇迹不 能再现 了。如果延续我 国制
创意经济概论-主要参考文献

㊀创意经济概论252主要参考文献英 约翰 霍金斯:«创意经济:如何点石成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英 约翰 霍金斯:«创意生态:思考在这里是真正的职业»,京华出版社2011年版.美 理查德 弗罗里达:«创意经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美 理查德 佛罗里达:«创意阶层的崛起»,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美 理查德 E.凯夫斯:«创意产业经济学 艺术的商业之道»,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英 克里斯 比尔顿:«创意与管理:从创意产业到创意管理»,新世界出版社2010年版.英 查尔斯 兰德利:«创意城市:如何打造都市创意生活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美 卢茨厄:«创意产业中的知识产权 数字时代的版权和商标»,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版. 美 沃尔特 艾萨克森:«史蒂夫 乔布斯传»,中信出版社2011年版.美 大卫 柯克帕特里克:«F a c e b o o k效应»,华文出版社2010年版.美 约瑟夫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中国画报出版社2012年版.美 约瑟夫 派恩:«体验经济»,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版.厉无畏:«创意改变中国»,新华出版社2009年版.厉无畏:«创意产业新论»,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版.花建:«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刘汉太:«打开创意经济的魔盒»,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年版.季昆森:«创意与创意经济»,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赖声川:«赖声川的创意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易华:«创意人才和创意产业㊁创意城市发展»,中国物资出版社2011年版.张泉㊁刘牧雨:«北京文化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张京成:«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1年)»,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蒋三庚㊁张杰㊁王晓红:«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蒋三庚㊁王晓红㊁张杰:«创意经济概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㊀主要参考文献253曹军㊁陈鸣㊁朱洪举:«创意城市 文化创造世界»,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萧延高㊁范晓波:«知识产权»,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赵锐:«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版.金元浦:«世界创意经济浪潮正在勃兴»,«决策与信息»2005年4月.厉无畏㊁于雪梅:«关于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发展的思考»,«上海经济研究»2005年8月.厉无畏:«迈向创意城市»,«上海经济»2008年11月.任焕霞:«中国产业集群的发展和研究 访北京大学王缉慈教授»,«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年10月.刘丽㊁何有缘:«创意产业品牌城市的建设 以北京市为例»,«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7年12月.郭立伟㊁何树贵㊁饶宝红:«杭州创意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对五大创意产业园区的调查»,«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12月.辜晓进㊁韦杰:«柏林:一座崇尚创意的城市»,«深圳特区报»2009年10月25日.于雪梅:«柏林与上海文化创意发展比较»,«上海经济»2005年12月.孟虹:«柏林:从 建筑工地 到世界政治文化中心的演变»,«北京规划建设»2010年11月.周雪松:«柏林当代艺术生态(上㊁下)»,«艺术与投资»2011年4月㊁5月.刘友金㊁胡黎明㊁赵瑞霞:«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其耦合演化过程研究»,«中国软科学»2009年1月.王俊㊁汤茂林㊁黄飞飞:«创意产业的兴起及其理论研究探析»,«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年9月.汤培源㊁顾朝林:«创意城市综述»,«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5月.h t t p://w w w.u n e s c o.o r g/n e w/e n/c u l t u r e/t h e m e s/c r e a t i v i t y/c r e a t i v e-i n d u s t r i e sh t t p://w w w.c n c i.g o v.c n/h t t p://w w w.c c i t i m e s.c o m/h t t p://w w w.b j c i.g o v.c n/h t t p://s h c c i.e a s t d a y.c o m/h t t p://w w w.s h e n z h e n d e s i g n.o r g/h t t p://w w w.c r e a t i v e c l a s s.c o m/h t t p://w w w.d m y-b e r l i n.c o m/h t t p://w w w.m50.c o m.c n/㊀创意经济概论254后㊀记一本书结缘一些人,一本书承载一段美好回忆.谨把本书从立项缘起到书稿付梓所承载的一切美好与感谢送给: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领导与同事,朝夕相处以及热心帮助的情谊使得编写团队能够在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创作.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北京市特色专业,专业的发展得到了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本书正是借助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十二五 规划教材建设的契机才得以成行.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欧丽娜女士,是她的热情与高效率工作使得本书的出版周期大大加快,从而得以在今年出版.还要把感谢送给我亲爱的研究生们和家人,他们在书稿编写的过程中给予了我最大限度的支持.书稿由多位作者的智慧与努力汇集而成,具体分工如下:第一章㊀创意经济概述(卜彦芳㊀李燕)第二章㊀创意与创意产品(卜彦芳㊀赵紫薇)第三章㊀创意产品市场(卜彦芳㊀齐越驰)第四章㊀创意产业集群(顾小慈㊀谈笑㊀李宵伊)第五章㊀创意经济与知识产权保护(李琳㊀卜彦芳)第六章㊀创意城市(文昕㊀卜彦芳)第七章㊀创意阶层(李琳璐㊀卜彦芳)第八章㊀创意经济发展指数(金雨希㊀卜彦芳)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的不足和错误敬请各位读者朋友不吝指教,谢谢.卜彦芳2014年11月10日。
创意与文化产业经济学

创意与文化产业经济学文献综述李政辉数理经济学 2012103119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创意产业经济学的产生,以及广告对文化产业的影响,一个创意产品的生产过程。
最后本文对创意经济学进行进一步讨论和面临的挑战以及对创意经济学批判。
关键词:文化创新创意产品广告ABSTRACT:The passage introduce the origin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economy,the influence to the cultural industry economy from advertisement,the productive process of creative products.Finally,The passage give the deep discussion of creative industry economy and the challenge it will face and the critique of creative industry economy.Key words: Culture Innovation Creative products Advertisement一:艺术与商业的结合无论是说艺术的商业化(或者叫产业化),还是商业介入艺术,只是基于不同的立场和分析问题的角度,但提法的不同无法掩盖艺术与市场结合愈发紧密的现实。
也许艺术家会在不同程度上坚持艺术的纯洁性以及艺术商品有别与其他商品的特殊性,但在商人和经济学家看来,这只不过是对一种商品在经济背景下其发展宿命的又一次演绎。
从经济学和商业发展的角度,创意产品即使再特殊也只不过是商品,商业逐利的动机不可能放过可以带来利润的任何领域。
①既然创意产品的生产已经体现了专业化分工,并且其流通需要市场作为媒介,那么创意产业的商业化就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问题的存在只是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做到利润最大化。
创意经济学研究案例

创意经济学研究案例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创意经济学正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门领域。
创意经济学涉及到如何通过创造性的思维和创新的方法来提升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本文将介绍一个创意经济学的研究案例,以展示创意经济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影响。
这个案例发生在一个小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在这个城市中,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和经济状况不佳,传统产业逐渐衰退。
为了振兴经济,当地政府决定利用文化和创意产业的力量来吸引人才和投资。
在启动这个项目的初期,政府组织了一系列的研究和调查,以确定如何最好地利用当地的资源和人才。
他们雇佣了一群创意经济学专家来进行研究,并且制定了一套可行的实施计划。
根据研究结果,专家们发现该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人文资源,但是缺乏专业的文化和创意产业从业人员。
因此,专家们建议政府在园区内设立教育培训机构,以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机会。
政府采纳了这些建议,并在园区内建立了一所文化创意学院。
该学院提供了各种专业课程,涵盖了艺术、设计、表演、媒体等各个领域。
通过培训学院的学生,政府希望培养出一批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意从业人员,并促进当地文化和创意产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政府还鼓励和支持创意企业的发展。
他们提供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补贴,以吸引和扶持创意企业在园区内设立和运营。
政府还积极组织各类创意活动和展览,以提高园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这些政策和措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
园区内的创意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
学院培养出的学生也成为了当地创意产业的重要力量。
通过与其他地区和国家的交流和合作,该城市的文化和创意产业逐渐崭露头角,迅速崛起。
这个案例展示了创意经济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影响。
通过政府的有效引导和支持,创意经济得到了充分发展,并成为了该城市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驱动力量。
这个案例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考,以借鉴和应用类似的方法来推动经济转型和发展。
总结起来,创意经济学研究案例中展示了一个小城市通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来实现经济振兴的成功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意经济学一、名词解释:1.创意产品(p3):是一种源于个人或团队的创意、技能和才干,以脑力劳动为主,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自觉创造出具有象征价值、社会意义和特定文化内涵的产品或服务。
2.长尾理论(p35):只要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需求不旺和日销售不佳的产品所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可以和那些数量不多的热销产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
(p35)3.创意产品需求(p16):指创意产品的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种创意产品的数量。
4.创意产品布局(p236):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创意产业各部门、各环节在地域上的动态组合分布,是创意产业各部门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5.创意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p2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给定的价格变化的百分比所引起的创意产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它表示创意产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6.芝加哥学派(p81-p82):是指以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学者为主的理论流派,其代表人物是斯蒂格勒、德姆塞茨、布罗曾、波斯纳等。
他们反对积极的反托拉斯政策,反对政府更多地介入经济,主张放任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发挥作用,认为市场竞争过程就是市场力量自由发挥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生存检验”的过程。
7.电影发行(p124):指通过购买发行权将电影产品在指定的地区和期限内进行有偿传播活动,或代理许可他人使用该电影版本的贸易活动。
8.前项关联机制(p231):指一个产业通过生产、产值和技术等方面的变化来引起它的前项关联部门在这些方面的变化,或导致新技术的出现、新产业部门的创建等。
二、简答:1.简述创意产品供给的决定因素(p28)1)创意产品相关产品的价格。
当一种创意产品的价格不变,而其他相关产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该创意产品的供给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2)创意产品的生产成本。
在创意产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创意产品的生产成本的上升会减少创意产品生产厂商的利润,从而使创意产品的供给减少;相反,如果创意产品的生产成本下降会增加创意产品生产厂商的利润,从而使得创意产品的供给增加。
3)生产技术。
在一般的情况下,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供给者的利润,供给者会提供更多的产量。
4)创意人才的质量。
创意人才影响创意产品的供给主要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是创意人才的数量,而是创意人才的质量。
一般而言,创意人才的数量越多,创意人才的质量越高,那么创意产品的供给就会增加,相反,创意产品的供给就会减少。
2.政府层面的产业支持促进政策(p272)政府支持扶持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可以概括为引导、扶植和服务三大方面,其具体表现为以下五点:1)将创意产业确定为产业发展升级的主导方向2)树立服务意识,逐步、有条件地放松对某些创意产业的规制,打破进入壁垒与制定合理的准入条件。
3)支持创意产业进行领域内的研究与开发,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4)引导创意企业的规模化发展,扶植大型创意企业,努力打造高效完善的创意产业链。
5)积极支持创意产业的“走出去”战略。
3.简述创意产业的特征(p10-p11)1)三位一体性。
创意产业集文化创意、科技创意和经济效益于一身,是三者相互交融和共同发展的产物。
2)创新性。
创新形式创意产业的本质特征,其主要指的创意产品构思、生产营销过程中,独具特色的创意贯穿其始终。
3)高附加值性。
创意产业集中于传统产业的科技创新环节,处于价值链高端,天生是一种高附加值产业。
4)强产业关联性。
创意产业中的行业主要是三大传统产业中居于价值链高端、具有高新技术和文化内涵的行业之间的相互融合,所以创意产业内的各个行业与同一门类的行业之间都有密切的知识、技术、经验和智力等方面的要素关联。
5)高风险性。
创意产业的高风险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创意产业的高风险性。
其次,创意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国际和国内的双重挑战。
4.简述电影产业链。
(p124)电影产业链包括系统内产业链和系统外产业链。
系统内产业链条包括电影策划、制作、发行、放映并最终获取票房收入等一体化的流程;系统外产业链前端包括电影投融资,后端包括多元化的后电影产品开发——如电影音像制品、电影频道和付费电视频道播放、网络点播等,还有衍生产品的开发——如与电影相关的广告、光碟、游戏、玩具、饰品影视城、主题公园等。
三、论述1.论述创意生产组织的特点(p48-p51)1)需求的不确定性。
创意产品的市场前沿具有不可预知性,很难调查和预测新推出的创意产品是否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也很少能够根据过去的经济发展形势来判断新推出的创意产品是否满足现在的需求。
2)产品原创性。
与传统产业不同,在创意产业中,创作者,特别是艺术家、演员、作家、设计家,非常注重产品的原创性、卓越的艺术表现以及艺术的和谐统一。
一般情况下,艺术家们会遵循自己的原则来进行创作,他们的创意来自内在的想象、情感和热情。
3)技能的多样性。
创意产品的生产要求多种技能。
在协作生产中,各种不同技能的专业人员在一起工作,并把个人品位倾注于产品的质量与形态中。
同时,创意产业从业人员的工作角色也具有多重性。
4)质量的差异性。
创意产品的质量有很大的不同,消费者能否接受也很难预测。
创意产品是见仁见智的典型体现。
创意产品是主观消费的产品,因此很难像传统的物质产品那样用客观的评价标准来评判它的质量。
5)价值的永恒性。
很多创意产品被消费后,虽然它的物质载体会被损耗,但它的文化价值永不磨损。
创意产品一般不会由于消费而贬值或质量下降。
从本质上来看,创意产品的消费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而不是物质上的。
2.创意产品需求的决定因素(p18-p21)1)相关产品的价格。
当一种创意产品的价格保持不变时,而与此创意产品相关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种创意产品本身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
相关产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替代关系,另一种为互补关系。
当一种产品与这种创意产品为替代品时,如果替代品的价格上升,则消费者会更多的选择这种创意产品,消费者对这种创意产品的需求会增加,反之,这种创意产品的需求就会减少;当一种产品与这种创意产品为互补品时,如果互补品的价格上升,则消费者会相应地减少这种创意产品的需求,反之,这种创意产品的需求就会增加。
2)消费者的偏好。
当消费者对某种创意产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该创意产品的需求就会增加,相反,偏好程度减弱,需求就会减少。
3)消费者的收入。
随着消费者总收入的不断提高,他们用于食品等物质性消费品支出比例越来越小,而用于其他消费包括精神文化类产品消费的支出会越来越多。
4)消费者的整体素质。
伴随着人们对教育投入的增加,消费者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也从另一个方面促进了人们对创意产品需求的增长,并且这个作用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大于收入的影响力度。
消费者整体素质的提高与消费创意产品是一个相互推动和促进的过程:消费者综合素质提高了,其对创意产品的欣赏能力也增强了,进而需求就增加了;同时会更多地消费创意产品,又会进一步增加人力资本投资,人们的消费心态更加成熟,欣赏水平更加提高,最终带来创意产品的更高需求。
5)社会多样化程度。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环境多元化、客户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消费者日益注重异质性产品所能给他带来的感觉体验和精神满足。
而影响产品异质性的原因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产品设计、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差异;另一个是广告宣传和其他促销手段的差异。
这些都是创意可以发挥作用的领域,它们给创意产品带来了很大的市场需求。
3.论述创意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
(p222-p224)1)供给因素。
1.人力资源供给状况。
创意人才作为创意产业最核心的产业要素和产业资源,其供给类型和供给程度对创意产业的结构具有较大影响。
2.文化资源供给状况。
创意产业脱胎于文化艺术产业,又超越文化艺术产业,文化艺术产业影响着其他创意产业的发展。
一个地区文化资源的丰富与否,往往影响着一个地区创意产业的发展情况。
3.技术供给状况。
技术的供给情况是影响创意产业结构变化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技术的供给必然会引起创意产业结构的变动。
技术进步改变了创意产业的技术基础,是创意产业结构发展、走向高级化的根本动力。
2)需求因素。
1.消费需求。
创意产业的兴起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人们的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他们的物质需求了得到满足,出于对精神需求的追求而产生的。
需求总量和需求结构的变化会引起相应创意产业部门的扩张或缩小,使得创意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2.投资需求。
投资是产业扩张的重要条件之一,资金在不同产业方向所形成投资配置量的比例就是投资结构。
不同方面的投资是改变已有创意产业结构的直接原因。
一个地区创意产业的结构可能因为私人对某创意产业的投资或者政府采用的投资政策的影响而变化。
3)环境因素。
1.政府的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是政府通过经济杠杆和行政手段对资源在各产业间配置过程的干预。
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调整政策和重点产业部门的选择和扶植政策,它们都会对产业结构产生直接的影响。
2.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通过本国产品的出口刺激本国需求增长和外国产品进口以增加国内供给来影响本国产业结构。
3.国际投资。
随着国际投资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频繁,国际资本以直接或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本国创意产业。
同时,国外的生产方式、生产技术、管理手段的引进也影响着国内创意产业的发展,并影响了国际、国内市场的供应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改变,进而影响创意产业结构的变动。
4.论述创意产品成本的特点(p59-p62)1)知识成本。
知识成本指创意产品中包含的知识产权使用成本,创意产品最起码含有知识产权的一种主要形式(专利、版权、设计和商标);即使是某些作为有形商品(例如时装和艺术)可以获得更大的价值,该产品还是包含有知识产权的成分。
创意产品中包含的知识产权可以使生产厂商自行投资研发的,也可以是购买现成的。
2)资金成本。
对创意产业来说,要把创意转化成产品和服务往往需要密集的资本。
就创意产业而言,来自市场的资金是最具活力的投资。
政府支持往往是创意产业起步阶段重要的资金来源。
公共机构可通过不同性质的资助基金对创意产业进行扶持。
这种资助不仅仅是财务方面的,还具有至少两方面的功能:一是资助基金可作为一种激励机制,借此鼓励投资,发展个别产业或产业集群;二是资助基金可以作为一种奖励机制,奖励那些可以推销以及出售的创新产品或服务。
因此,缓解创意产业融资问题的方法,应当是在私人投资与政府支持之间寻求方案。
3)人才成本。
创意产业是一个高度推崇个体创造性的产业,创意人才在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当创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创意人才和人力资本就具有了重要意义。
从根本上看,目前创意产业的高速发展需要依靠创意人力资本的投入产出和创意阶层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