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翅目昆虫 ppt课件

合集下载

鳞翅目昆虫PPT课件

鳞翅目昆虫PPT课件
仓库害虫:如麦蛾、谷蛾、螟蛾等科的一些种类。 食皮毛:如幕谷蛾Tineola bisselliella Hummel等。
.
33
(3)肉食性
寄生:蝉寄蛾Epipompinia oncotympana Y ang 寄 生在斑衣蜡蝉身上。 捕食:如小灰蝶Tarada sp.捕食竹疥虫。
(4)食真菌
一些幼虫取食真菌,如谷蛾、织蛾、尺蛾、夜蛾 和蝴蝶的一些种类。
(1)植食性 大多数食叶。如林业上著名的大害虫松毛虫, 农业上的粘虫、三化螟、玉米螟、棉铃虫等。 一些食叶幼虫(主要是小蛾类)以缀叶、卷叶、 潜叶、筑巢、负囊等方式取食。一部分种类取 食花、果、种子、根、茎、树干等,如卷蛾、 螟蛾、麦蛾等。
.
31
.
32
(2)腐食性
食枯枝落叶:如祝蛾科Lecithoceridae、谷蛾、螟 蛾、麦蛾的一些种类。
.
38
三、经济价值
(一)有害方面
1、农林害虫 危害农林作物、粮食、药材、干果、皮
毛等储存物品。
.
39
斜纹夜蛾
.
40
斜纹夜蛾对烟草的取食
.
41
森林害虫——松毛虫
.
42
椰子木蛾成虫多将卵产于寄主羽状叶片的 背面,幼虫沿叶脉取食叶片,老熟幼虫混合虫 粪构筑丝状虫道,纵卷受害叶片直接树上化蛹 至成虫羽化,导致叶片干枯,整株或成片寄主 植物枯死。
幼虫尸体与真菌子座的
复合体。冬虫夏草菌和
蛹虫草菌现已成为虫草
菌研究中的“模式物 种”。
A. 冬虫夏草产地 B~E 冬虫.夏草菌和蛹虫草菌的子实体48
黄刺蛾 (茧蛹入药)可治小儿惊厥、癫痫、 口角溃疡等病。
高梁条螟 幼虫入药治便血、痔疮等。 金凤蝶幼虫(茴香虫) 以酒醉死, 焙干研成

普通昆虫学 昆虫分类学 鳞翅目--蛾类PPT课件

普通昆虫学  昆虫分类学  鳞翅目--蛾类PPT课件
●多数种类为农林重要害虫,我国常见的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苹小食心虫Grapholitha inOPinata Heinrich 等危害多种果树的果实。
2021/3/24
授课:XXX
9
4.刺蛾科Eucleidae
●中型蛾子,密生厚鳞毛,雌蛾触角丝状,雄蛾双栉状。口 退化。翅较宽,前后翅的中室内有M的主干存在。前翅R3、 R4共柄,M2靠近M3,后翅臀脉3条,Sc+R1与Rs分离,仅在 基部与R略相合。
2021/3/24
yraloidea
●幼虫体长10 ~35 mm ,仅具 原生刚毛,较短,具环行单行 双序或3 序的趾钩,或具1 对 横带趾钩,前胸气门前侧毛2 根。幼虫常生活在隐蔽场所, 钻蛀茎秆或果实、种子或卷叶 危害。我国常见种类有稻种卷 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亚洲玉米螟O. furnacalis Guenee 等。
2021/3/24
授课:XXX
16
6.尺蛾科Geometroidea
●前后翅缺少Cu2脉,前翅R5、 R4与R3、R2 共柄,M2位于M1 与M3之间。后翅Sc+R1基部急 剧弯曲,并于Rs靠近或愈合, 造成一小室,在中室外远离 Rs。臀脉1条。
2021/3/24
授课:XXX
17
6.尺蛾科Geometroidea
●幼虫体细长,通常除3 对胸
足外,只在第6 节、第10 腹
节各有腹足1 对,行动时,身
体弯成一环,一曲一伸,似以
尺量物,所以称“尺蠖” 或
“步曲”。许多种类是森林,街
道树木及果树的重要害虫,可
造成树木成片落叶。本科为鳞

鳞翅目PPT课件

鳞翅目PPT课件

农药的大量使用对鳞翅目昆虫的生存构成 威胁,破坏其食物链和生态系统平衡。
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策略
建立自然保护区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和 恢复鳞翅目昆虫的栖息地,为
其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加强法规监管
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限制对 鳞翅目昆虫栖息地的破坏和污 染,加强外来物种的管理。
生态农业和生物防治
推广生态农业和生物防治技术 ,减少农药使用,降低对鳞翅 目昆虫的伤害。
VS
艺术中的表现
鳞翅目昆虫经常出现在文学、绘画和雕塑 等艺术作品中,为作品增添了美感和寓意 。
保护与利用鳞翅目昆虫资源
保护措施
由于鳞翅目昆虫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生物 多样性,因此需要采取保护措施,如建立自 然保护区、开展科学研究等。
利用资源
鳞翅目昆虫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可以被用 于生物防治、药品和化妆品等领域,合理利 用这些资源有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
地理分布与生态环境
地理分布
鳞翅目昆虫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从 热带到温带都有分布。
生态环境
鳞翅目昆虫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有不 同的适应和分布,如森林、草原、沙 漠等。
形态特征与生活习性
形态特征
鳞翅目昆虫的显著特征是它们翅膀上覆盖着鳞片,颜色丰富多彩。此外,它们 的触角通常较长,呈丝状或羽毛状。
生活习性
科学研究与教育普及
加强鳞翅目昆虫的基础和应用研 究,提高公众对其保护重要性的
认识,培养人们的保护意识。
在科学研究和教育中的价值
生态平衡
鳞翅目昆虫在生态系统中扮 演重要角色,是许多动物的 食物来源,对维持生态平衡 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多样性
进化与遗传研究
鳞翅目昆虫种类繁多,是生 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科学研究具有很高的价值。

毛毛虫完整版教学PPT课件

毛毛虫完整版教学PPT课件

毛毛虫定义及特点定义特点身体细长,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分节,每节有一对足;体表覆盖着细小的鳞片及丛生的刚毛,故名“毛毛虫”。

毛毛虫生活习性活动习性食性毛毛虫多栖息在植物上,以爬行为主要活动方式。

部分种类在夜间活动,白天则隐藏在植物叶片下或土壤中。

生长过程毛毛虫分类与分布分类分布口器用于摄食,包括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和舌。

复眼由多个小眼组成,用于感知光线和图像。

触角具有触觉和嗅觉功能,用于感知周围环境。

前胸中胸后胸030201腹部结构与功能腹节消化器官生殖器官生命周期阶段划分01020304卵期幼虫期蛹期成虫期交配过程雄虫和雌虫通过释放信息素来吸引对方,进行交配。

交配完成后,雌虫开始产卵。

繁殖方式毛毛虫通过卵生方式进行繁殖。

雌虫在交配后产卵,卵经过一段时间后孵化成幼虫。

产卵与孵化雌虫将卵产在植物叶片上或其他适合的地方。

卵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孵化成幼虫。

繁殖方式及过程描述幼虫、成虫形态变化幼虫形态成虫形态食物链中位置分析初级消费者食物链连接者对环境影响因素探讨植物保护适度数量的毛毛虫有助于控制某些植物过度生长,维护生态平衡。

生态指示毛毛虫数量的变化可反映生态环境的变化,如污染、气候变化等。

与其他生物关系阐述寄生关系01天敌关系02竞争关系03生物防治利用毛毛虫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减少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农业科研研究毛毛虫生活习性及与农作物关系,为农业科研提供实验材料。

土壤改良毛毛虫尸体及排泄物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

药用价值生物医学研究临床试验生态平衡中作用和意义食物链重要环节促进植物繁衍维持生态平衡1 2 3制作毛毛虫宣传册和海报举办毛毛虫知识讲座利用媒体进行宣传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认识水平制定合理开发利用政策,促进可持续发展建立毛毛虫资源保护区推广生态旅游鼓励科研与产业结合开展科学研究,挖掘更多潜在价值深入研究毛毛虫的生物学特性挖掘毛毛虫的生态价值探索毛毛虫的潜在经济价值。

可爱的蚕宝宝课件

可爱的蚕宝宝课件

xx年xx月xx日
可爱的蚕宝宝课件
contents
目录
蚕宝宝的基本信息蚕宝宝的生长过程蚕宝宝的食物和饲养蚕宝宝的教学和科普蚕宝宝的保护和繁育蚕宝宝课件总结与展望
01
蚕宝宝的基本信息
蚕宝宝是一种鳞翅目昆虫,通常称为蚕蛾科昆虫。
它们是世界各地普遍养殖的纺织原料昆虫,幼虫阶段通常被用于制作丝绸和丝织品。
特殊教育
可以针对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通过蚕宝宝的观察和实验,帮助他们提高生物学和生态学的认知能力。
传播科学知识
01
通过蚕宝宝的科普教育,可以让公众了解蚕宝宝的生长过程、生命周期和饲养方法等科学知识,增加科学素养。
蚕宝宝在科普教育中的作用
培养兴趣爱好
02
蚕宝宝可爱的外表和生长变化过程可以激发人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爱好,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营养丰富的蔬菜
如胡萝卜、黄瓜等也可以作为蚕宝宝的辅食,但要注意保持蔬菜的新鲜度和清洁度。
蚕宝宝的食物种类和喂养方法
01
桑叶
蚕宝宝最喜欢的食物是桑叶,需要提供新鲜的桑叶供其食用。
02
嫩树叶
除了桑叶,也可以提供一些嫩树叶供蚕宝宝食用,但要注意树叶是否含有对蚕宝宝有害的毒素。
蚕宝宝适宜的生活温度为20-30度之间,需要保持其生活环境的恒温和通风。如何提高蚕宝宝的产量和质量
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
优化饲养环境
提高饲料质量
引进先进技术
加强科学管理
提供营养均衡、充足的饲料,选用优质的桑叶。
引进现代化的饲养技术和设备,提高饲养效率。
加强蚕宝宝的饲养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蚕宝宝的健康和产量质量。
06
蚕宝宝课件总结与展望

昆虫学课件第五章 昆虫分类-鳞翅目

昆虫学课件第五章 昆虫分类-鳞翅目

(1)体中至大形,体多色暗,粗壮,胸部鳞毛发达。 (2)触角丝状,少数种类的雄性触角羽状。 (3)前翅多方形或三角形。多具横线和色斑。 幼虫色暗或鲜艳,粗壮,有的披发达刚毛,腹足 5对、4对或3对,趾钩横带式。 代表:烟青虫、甘蓝夜蛾、斜纹夜蛾、小地老虎 、黄地老虎等。
地老虎
4、灯蛾科
(1)体形与夜蛾相似,但体色多鲜艳,通常为红色 或黄色,且多具条纹或斑点。 (2)触角丝状或羽毛状。 幼虫:体上具毛瘤,生有浓密的长毛簇,毛的 长短比较一致(与毒蛾幼虫不同),趾钩双序环 式。 代表:红缘灯蛾、人纹污灯蛾、美国白蛾。
蝶类 纤弱,窄扁 球杆状,锤状
贴接式(翅抱)
直立于体背面 白天,黄昏(弄 蝶)
1、麦蛾科 Gelechiidae
(1)体小形,色暗淡。 (2)触角第一节上具梳状毛;下唇须向上弯曲,伸过 头顶,末端尖细,呈象鼻状。 (3)前翅披针形,端部尖锐;后翅顶角尖突,后缘倾 斜或凹入,菜刀状,具长缘毛。 幼虫:白色或红色,趾钩环式或二横带式,双序 。潜叶的种类腹足和胸足退化。卷叶、潜叶或钻蛀为 害。 代表:甘薯麦蛾、烟草潜叶蛾、烟草蛀茎蛾等。
二、生物学特性
1、完全变态,蛹为被蛹。 2、幼虫多为植食性,如地老虎、烟青虫等。 3、成虫一般不为害,取食花蜜或不取食,但吸果夜 蛾类,喙尖,刺破果皮吸取汁液,对果实造成危 害。 4、成虫多具趋光性、趋化性(如对糖醋液有趋性) ,有的具远距离迁飞习性(东方粘虫、小地老虎 等)。
三、经济意义
1、农林害虫。 2、资源昆虫。 3、文化昆虫。
5、尺蛾科 Geometridae
(1)体纤细,鳞片细腻。 (2)触角丝状、羽毛状。 (3)前翅三角形,宽大,后翅圆,静止时四翅 常平展于身体两侧。少数雌虫无翅。 幼虫:体细长,体色多变,腹足2对。拟态似 树枝。代表:大造桥虫、枣尺蠖、国槐尺蠖。

《鳞翅目昆虫好》课件

《鳞翅目昆虫好》课件
发展生态农业,保护生物多样性,创造有利于有益昆虫栖息和繁殖 的环境。
法律法规与政策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监督与评估
制定有关鳞翅目昆虫防治与保护的法 律法规,规范相关行为,保障防治工 作的有效实施。
加强对鳞翅目昆虫防治与保护工作的 监督与评估,确保各项措施的有效实 施,并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
政策引导与支持
化学防治
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虫, 需注意选择低毒、高效、 低残留的农药,以减少对 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益虫利用与保护
保护天敌昆虫
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如寄生蜂、寄生蝇等,以控制害虫的种群 数量。
人工繁殖与释放
通过人工繁殖有益昆虫,并在适宜的时期将其释放到环境中,以增 加有益昆虫的种群数量。
生态农业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 积极参与鳞翅目昆虫的防治与保护工 作,提高公众意识。
05
鳞翅目昆虫研究展望
基因编辑与遗传改良
基因编辑技术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系统,对鳞翅目昆虫的基因进行精确编辑,以改良其性状和抗性 。
遗传资源库建立
建立鳞翅目昆虫的遗传资源库,收集、保存和利用各种基因资源,为遗传改良提供基础。
蛹期
蛹期是鳞翅目昆虫从幼虫转变 为成虫的重要阶段,此时昆虫 进行着重要的生理变化。
成虫期
成虫期是鳞翅目昆虫繁殖的阶 段,此时的昆虫具有飞翔和交
配的能力。
繁殖与发育
01
02
03
04
繁殖方式
鳞翅目昆虫通常通过交配繁殖 ,雌虫产卵,卵孵化后进入幼
虫期。
卵的孵化
卵的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 度条件,孵化时间因种类而异

《动物世界之蝴蝶》课件

《动物世界之蝴蝶》课件

蝴蝶在文学和艺术中的表现
文学作品
蝴蝶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都有出现,如诗歌、 小说和故事,它们经常被用来传达关于生命 、美丽和转变的主题。
艺术作品
艺术家们也经常以蝴蝶为灵感,创作出各种 形式的艺术作品,如绘画、雕塑和摄影等。
蝴蝶与人类文化的关系
要点一
传统习俗
在某些文化中,蝴蝶被用作婚礼或葬礼的装饰,或者作为 护身符或吉祥物,寄托着人们的祝福和期望。
蝴蝶与植物的相互关系
植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给蝴蝶
植物不仅为蝴蝶提供了食物来源,还为蝴蝶提供了栖息和繁殖的场所。
蝴蝶帮助植物进行传粉
蝴蝶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会帮助植物进行传粉,促进植物的繁殖。
蝴蝶在植物授粉中的作用
蝴蝶是重要的授粉媒介
蝴蝶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会接触到花粉,并将其带到其他花朵上,帮助植物完成授粉 过程。
蝴蝶的种类与分布
种类
全球已知蝴蝶种类超过18000种,中 国有1200多种。
分布
蝴蝶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从热带雨 林到高山草甸,从沙漠到海洋岛屿。
蝴蝶的生活习性
01
02
03
食性
幼虫主要以植物叶片、嫩 芽、花蕾等为食,成虫吸 食花蜜、果汁等甜饮料。
繁殖
蝴蝶交配后雌蝶产卵,多 数将卵产在寄主植物叶片 背面上,孵化出的幼虫会 形成蛹,最终羽化成蝶。
外来物种入侵
外来物种入侵可能对本地 蝴蝶种群造成威胁,影响 蝴蝶的生存和繁衍。
保护蝴蝶的措施和方法
建立自然保护区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蝴蝶的天然栖息地,防止环境破坏。
加强环境治理
改善水源质量,减少污染,提高环境质量,为蝴蝶提供良好的生存条 件。
科学研究与监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蛹越冬,一般选在背阳的一面。翌春4月 初开始陆续羽化,边吸食花蜜边产卵,以 晴暖的中午活动最盛。卵散产,多产于叶 背,平均每雌产卵120粒左右。发育历期 (越冬蛹除外)5—16天;成虫寿命5天左右。 菜青虫发育的最适温度20一25℃,相对湿 度76%左右,与甘蓝类作物发育所需温湿 度接近,因此,在北方春(4—6月)、秋 (8—10月)两茬甘蓝大面积栽培期间,菜 青虫的发生亦形成春、秋两个高峰。夏季 由于高温干燥及甘蓝类栽培面积的大量减 少,菜青虫的发生也呈现一个低潮。已知 天敌在70种以上。主要的寄生性天敌,卵 期有广赤眼蜂。
为蛹和成虫期的生命活动积贮营养。
昆虫激素
昆虫激素 昆虫体内的某些细胞或腺体所 分泌的而不排泄到体外的生理活性物质, 有脑激素、保幼激素及蜕皮激素等种类。
脑激素 昆虫脑内神经分泌细胞所分泌 的一种激素。能调节控制幼虫前胸腺分 泌蜕皮激素。
保幼激素 昆虫在发育过程中由咽侧体所分 泌的—种激素。在幼虫期,能抑制成虫特征 的出现,使幼虫蜕皮后仍保持幼虫状态;
等类型,虹吸式口器,幼虫有咀嚼式口器。 3.胸部——成虫有两对翅,翅和身体其他部分
覆盖着鳞片 4.腹部—-有的细长,有的粗短。 5.发育—完全变态
目特征(成虫)
1、体小至大型、被鳞片。
2、口器幼虫为咀嚼式成虫 为虹吸式口器、下唇须发 达;触角丝状、栉齿、羽 毛、球杆状等。
3、鳞翅、由各色鳞片组成。
孵化前蚕卵颜色逐渐变成紫黑色。
即将孵化的卵呈现紫黑色。
刚穿破蚕卵的蚕宝宝。
蚕宝宝的头已微微探出蚕卵外。
已爬出蚕卵的蚕宝宝。
刚孵化出来的幼虫非常小,头 部和身体都是黑黑的颜色,身 体有分节,全身都长毛,叫做 蚁蚕。
蚁蚕很小,必须吃切碎的桑叶, 吃桑叶后身体就慢慢变成白色 了。
形态结构 幼虫由头、胸、腹3部分构成。头部很 小,有咀嚼式口器,胸部有3对胸足;能把住桑叶。 腹部有4对腹足和1对尾足,腹部后端尾角;两侧 有气门。
蜕皮激素 昆虫前胸腺所分泌的一种激 素。主要起蜕皮作用;
昆虫的体内的各种激素,是相互协调、共同 控制昆虫的生长、蜕皮和变态。
保幼激素的应用:
1.用保幼激素喷洒桑叶来喂养四眠后期 的蚕,延长幼虫期,达到提高产量的目 的。
2。保幼激素喷洒害虫的成虫和卵上,达 到防治的目的。
鳞翅目的主要特征
1.身体——中型或大型 2.头部——复眼大,触角具棒状、丝状、羽状
菜粉蝶生活史
完全变态 卵
幼虫
蛹 成虫
雌菜粉蝶交尾之后,约过两天后产卵,每次只产一 粒卵,边飞边产,少则只产20粒,多则可产500粒。 卵期2-11天。幼虫大多在清晨孵化,出壳时,幼虫 在卵内用大颚在卵尖端稍下处咬破卵壳外出。幼虫 杂食性,初孵幼虫,把卵壳吃掉,再转食十字花科 植物食菜叶。身体为青绿色,幼虫人们叫它菜青虫, 又名青虫、菜虫。成虫白天活动,以晴天中午活动 最盛,寿命2—5周。产卵对十字花科蔬菜有很强趋 性,尤以厚叶类的甘蓝和花椰菜着卵量大,夏季多 产于叶片背面,冬季多产在叶片正面;以蛹越冬。
菜 粉 蝶
菜粉蝶的成虫是白色、中型的蝴蝶。全身覆盖着 鳞片和毛。头部有一对棒状的触角,复眼呈淡绿 色。依靠触角和复眼,可以找到花和花蜜。在头 部下方,有一个能够卷曲和伸长的虹吸式口器, 适于吸食花蜜。
鳞翅目昆虫的口器
菜粉蝶
胸部有两对翅。翅展长42--54mm。翅面和脉纹白 色。前翅顶角中部有2个黑色斑纹,雄蝶的黑斑不 明显,后翅前缘有1黑斑。与前翅黑斑呈直线排列。 翅基部和前翅前缘色暗,雌蝶又明显深于雄蝶。
雌虫前翅前缘和基部大部分为黑色,顶角有1 个大三角形黑斑,中室外侧有2个黑色圆斑, 前后并列。后翅基部灰黑色,前缘有1个黑斑, 翅展开时与前翅后方的黑斑相连接
休息时,翅一 般直立于身体 的背面,如果 用手触摸一下 菜粉蝶的翅, 会有白色粉末 沾在手上,放 在显微镜下观 察,可以看到 这些粉末都是 些小鳞片。, 这种叫鳞翅。
栉齿 狭小 或呈屋脊 特殊的连接 较蝶 活动
状状ຫໍສະໝຸດ 器肥大蝶蛾


枯叶蛾和毒蛾幼虫
舟蛾科
天蛾和蚕蛾幼虫
萝卜上的 菜粉蝶蛹
菜粉蝶幼虫
风蝶科 成虫体大型,颜色鲜艳,后翅外缘 波纹状,后翅后缘常有一尾状突起。翅的底色为 黄或绿色而有黑斑纹,或黑底色而有蓝、绿、红 色斑,也有棒状触角和虹吸式口器,幼虫前胸背 中央有一能翻出的分泌腺呈“Y”。幼虫危害果 树和林木。
风蝶
蛱蝶科的蛱蝶
中型或大型的蝴蝶,前翅和后翅的边缘一般都 有缺刻,颜色鲜艳,翅的底色呈棕色。飞行迅 速,站立时四翅常不停地扇动。前足退化很小, 几乎无用。有棒状触角和虹吸式口器。
蚕丝的作用
• 能够促进睡眠 。 • 具有良好的御寒能力和恒温性。 • 具有防螨、抗菌、抗过敏及亲肤的天性 。 • 具有排湿性能 。 • 蚕丝可以做成服装、化妆品、保健品,
还可以用家纺产品上 。
蚕丝被
蚕丝被胆
服装
生长繁殖
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 成虫等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 育阶段。卵是胚胎发生、发育形成幼虫的阶段, 幼虫是摄取食物营养的生长阶段,蛹是从幼虫 向成虫过渡的变态阶段,成虫是交配产卵繁殖 后代的生殖阶段。整个世代只幼虫期摄食,并
蜕皮中的蚕宝宝。
完成蜕皮的蚕宝宝恢 复模样,并且长大了一些。
蚕宝宝蜕下的旧皮。
蚕经过四眠之后,体内的绢 丝腺已充分发育,这时绢丝 腺里充满透明的胶质的液体, 胶质的液体一接触空气,很 快凝结成蚕丝。
体色变黄且呈透明状、皮肤 紧绷的时候开始吐丝。
蚕宝宝以八字形吐丝,已 略具雏形的蚕茧。
蚕吐丝毕,体躯缩小略呈纺锤形,静止 不动,这时称潜蛹(预蛹)。
成形的蚕茧。
蚕吐丝毕,体躯缩小略呈纺锤形,静止 不动,这时称潜蛹(预蛹)。
吐平面丝的蛹
结成茧的蛹
蚕茧是椭圆形的,每一个蚕 茧大小小不完全相同,约在 三到四公分之间。
羽化后的成虫,吐出碱 性肠液,以湿润和松解 头端茧层,并用胸足拨 开茧丝,从茧内钻出。
翅初柔软褶叠,随蛾体干燥而展开。全身被覆白 色鳞片,头部两侧有1对羽毛状触角,口器已退 化,不能吃食物。胸部有前后两对翅。飞行能力 大大退化,生殖器官非常发达,一头雌蛾约产卵 400~700粒,其中绝大多数在羽化当日产下,至 第3日结束。成虫不摄食,交配产卵后约经10日 左右自然死亡。
蛾 蝶 区别如下:
丝、栉齿 或羽毛状
蛾 翅平铺于体上 类
夜间
触角类型
休息状态 蝶 类
活动时间
球杆状 翅竖于体上
白天
4、蝶类与蛾类区别
翅型 休息时翅 前后两翅的 腹部 习性
触角

联络
蝶 锤状,阔大 四翅竖立 一般都无连 瘦长 白天
棍棒
于背
接器
活动

蛾 丝状,大都 四翅平展 一般都具有 粗短,夜晚
身体和翅面上密被鳞片、鳞粉或鳞毛
鳞翅目的鳞片、鳞毛和鳞粉
寄主:甘蓝、白菜等十字花 科蔬菜。 分布:全国各地;世界各国。
成虫在晴朗无风的中午活动 最盛,它寻找蜜源植物 ,雌雄交配,在大白菜、萝卜、 油菜等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的 背面产卵。经过几天后,卵 孵化成幼虫,幼虫深绿色, 叫菜青虫,它是危害蔬菜的 重要害虫,可以将叶片吃成 网状,甚至仅剩叶脉,是蔬 菜园艺栽培上的一大害虫。
蚕宝宝的身体构造图
蚕两侧黑色的小点叫气孔
吃食中的蚕宝宝。
蚕只吃桑叶吗?
蚕宝宝也吃其它的植物,例如 莴苣叶、榆树叶、生菜叶、榨 树叶、生兰叶等二十多种,只 是它吃桑叶的时间较多,长期 遗传下来,就特别爱吃桑叶了。
桑树叶
榆树叶
莴苣叶
生菜叶
榨树叶
蜕皮
其体壁的表皮要发生多次脱换,这种现象 称蜕皮,是蚕体内咽侧体分泌的保幼激素 与前胸腺分泌的蜕皮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蜕皮前,幼虫停止食桑,吐丝于蚕座上, 用腹足和尾足固定蚕体,静止不动,称眠。
鳞翅 目
鳞翅目为昆虫纲中仅次于鞘翅目的第二大目, 目前已知约14万种以上,其中蝶类约占10%, 其余都是蛾类。我国 已知约7500种,其中 蝶类1300多种。
绝大多数种类的幼虫危害各类栽培植物,体 形较大者常食尽叶片或钻蛀枝干。体形较小 者往往卷叶、缀叶、结鞘、吐丝结网或钻入 植物组织取食为害。如稻螟虫、棉红铃虫、 黏虫、松毛虫等。成虫多以花蜜等作为补充 营养,或口器退化不再取食,一般不造成直 接危害。少数种类是有经济价值的益虫,如 家蚕等,常见的鳞翅目 昆虫有菜粉蝶、凤 蝶、狭蝶、家蚕
眼蝶科:翅上有眼状斑纹或圆斑纹,前足 退 化。幼虫主要特点头比前胸大,头部有两个角状 突起.
眼 蝶
云 斑 粉 蝶
蚕 又称家蚕,简称蚕,以桑叶为
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桑 蚕起源于中国,由古代栖息于桑树的 原始蚕驯化而来
蚕卵长得很小,一元硬币大小的 面积内,约有四、五百个卵,刚 生下来的蚕卵是淡黄色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