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题库及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一、观察力与判断能力类题目1. 下面哪个物体是生的?A. 椅子B. 花瓶C. 花答案:C2. 下面哪个动物是“飞”的?A. 虫子B. 大象C. 鸟答案:C3. 下面哪个形状是“圆”的?A. 正方形B. 矩形C. 圆形答案:C4. 下面哪个水果是“红色”的?A. 香蕉B. 草莓C. 橙子答案:B5. 下面哪张图片是“夜晚”的?图片选择:(插入两张图片,一张日出,一张星空)答案:星空图片二、操作类题目1. 请将下面的颜色按照从浅到深的顺序排列。
红色、绿色、蓝色、橙色答案:绿色、橙色、红色、蓝色2. 请将下面的水果按照字母顺序排列。
苹果、香蕉、橙子、葡萄答案:橙子、苹果、葡萄、香蕉3. 请将下面的数字从大到小排列。
5、2、8、1、7答案:8、7、5、2、1三、实验类题目1. 实验名称:水果沉浮实验实验材料:苹果、橙子、葡萄、香蕉实验步骤:1) 将苹果、橙子、葡萄、香蕉分别放入水中观察。
2) 观察水果的行为,记录下结果。
实验结论:苹果和橙子会沉入水中,葡萄和香蕉会浮在水面上。
2. 实验名称:颜色混合实验实验材料:红色颜料、蓝色颜料、黄色颜料、透明容器实验步骤:1) 将红色颜料滴入容器A中。
2) 将蓝色颜料滴入容器B中。
3) 将黄色颜料滴入容器C中。
实验结论:当红色颜料和黄色颜料混合时,得到橙色;当蓝色颜料和黄色颜料混合时,得到绿色。
四、问答类题目1. 什么是太阳?答:太阳是位于太阳系中心的恒星,是地球周围的一颗星球,给予地球光和热的来源。
2. 为什么会下雨?答:下雨是由于水蒸气在大气中凝结形成云,当云中的水滴聚集到一定大小时,就会因为重力的作用而下落到地面,形成降水。
3. 为什么夜晚会有星星?答:夜晚能看见星星是因为白天时太阳发出的光被大气层散射,而夜晚没有太阳的光干扰,人们能够看到更多的星星。
五、判断类题目1. 火是冷的。
判断:错误2. 鱼是能飞的动物。
判断:错误3. 鸡能生蛋。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考核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考核试题及答案科学教育在学前儿童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通过科学教育,孩子们能够开拓思维,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等。
为了评估孩子们在科学学习方面的能力,下面给出一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考核试题及答案,供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参考。
一、选择题1. 科学是一种A. 学科B. 职业C. 知识D. 方法答案:D2. 下面哪个不属于自然界中的物质?A. 石头B. 木头C. 金属D. 电视机答案:D3. 下面哪个不是观察事物的方法?A. 闻B. 吃C. 闻D. 摸答案:B4. 地壳是由什么构成的?A. 岩石B. 矿石C. 沙土D. 矿物答案:A5. 寒冷的冰块放在温暖的室内,会发生什么现象?A. 溶化B. 凝固C. 融化D. 蒸发答案:A二、判断题1. 科学只包括化学和物理学两个学科。
答案:错2. 科学问题只能通过实验来解决。
答案:错3. 铁是一种金属。
答案:对4. 放大镜是用来观察远处的物体的。
答案:错5. 科学就是记住一大堆公式和定义。
答案:错三、解答题1. 什么是生物?答案:生物是指能够呼吸、进食、生长、繁殖并对外界环境产生反应的一类物种。
2. 请简单描述下以下实验步骤:用一块干净的细麻布包住一小块土壤,浸泡在水中。
答案:首先,取一块干净的细麻布,并将一小块土壤放在中间。
然后,将麻布包裹住土壤,使其完全被包裹住。
接下来,将包裹好的土壤浸泡在水中,让其充分浸透。
观察水中的变化以及布上是否有水渗出。
3. 找出以下物质中的液体:纸、铅笔、香蕉、橡胶。
答案:纸、铅笔和橡胶都是固体,香蕉是液体。
四、应用题班里的小朋友们正在观察一株植物的生长过程。
请你根据以下信息,给出观察结果。
第一天:植物被种在土壤中。
第三天:植物发出了第一片叶子。
第五天:植物的叶子变绿了。
第七天:植物长出了第一朵花。
观察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逐渐生长,长出了叶子和花朵,叶子也变得绿色。
这些试题不仅考察了学前儿童对科学知识的了解,还注重培养孩子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问题:如何设计科学教育试题? 解答:根据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设计 有趣、有挑战性的科学教育试题。 解答:根据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设计有趣、有挑战性的科学教育试题。
问题:如何评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的效果? 解答:通过观察学前儿童的 反应、行为和表现,评估科学教育试题的效果。 解答:通过观察学前儿童的反应、行为和表现,评估科学教育试题的效果。
问题:如何解答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 解答:根据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特 点,提供简单、易懂的答案。 解答:根据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提供简单、易懂的答案。
问题:如何提高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的趣味性? 解答:结合学前儿童的兴 趣和喜好,设计有趣、有挑战性的科学教育试题。 解答:结合学前儿童的兴趣和喜好,设计有趣、有挑战性的科学教育试题。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01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概述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02 试 题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03 答 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04 试 题 及 答 案 的 应 用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05 试 题 及 答 案 的 注 意
事项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述
定义:学前儿童科学 教育是指针对3-6岁 儿童进行的科学知识、 科学方法、科学态度 和科学精神的教育。
帮助幼儿理解科学概念和原理
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社区科普活动:通过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开展社区科普活动,提高居民的科学素养。 亲子互动:通过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孩子的科学兴趣。
社区教育:通过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为社区提供教育资源,提高居民的科学教育水平。
目标设定:明确试题的目的 和预期效果
难度控制:确保试题难度适中, 符合学前儿童的认知水平
最新电大专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504)

最新电大专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504)A.加涅B.皮亚杰C.布鲁纳D.布鲁姆2.我国常识教育提出的中班有关植物的目标是()。
A.认识常见的蔬菜、水果、花草、树木各二、三种B.认识常见的三、四种蔬菜、水果,一、二种花草、树木C.认识常见的蔬菜、水果、干果、树木、花草和当地的主要农作物各二、三种D.认识常见的蔬菜、水果、干果,比较其异同,并进行分类3.例如在选择“熊猫”作为科学教育内容时,除了使学前儿童获得关于熊猫的主要外形特征、习性和功能等方面的,还可以选择与熊猫有关的环境,包括竹林、气候、人们生活等各方面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是内容选编的()要求。
A.地方性B.启蒙性C.系统性D.环境性4.要求学前儿童按事物的外形特征或量的差异来进行分类发生在()。
A.2~3岁B.3~4岁C.4~5岁D.5~6岁5.“学习使用准确量具进行测量”,是哪一个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A.2~3岁B.3~4岁C.4~5岁D.5~6岁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的选择原则是()。
A.材料的生活性、探索性、可操作性、丰富性、层次性B.材料的实用性、探索性、可操作性、丰富性、层次性C.材料的生活性、实用性、可操作性、丰富性、层次性D.材料的生活性、探索性、可操作性、丰富性、安全性7.幼儿爱向成人提出各种有关自然界的问题,他们问“为什么现在世界上没有恐龙?”,这类问题属于()。
A.简单性问题B.操作性问题C.理论性问题D.直白性问题8.渗透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包括()。
A.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B.集体性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C.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D.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9.在观察前依据所需观察的目标制定观察核对表,调查者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表中的各项目逐条检核,并在符合的条目上做出记号并进行评定的是()。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期末试题及答案四(试卷号2504)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期末试题及答案四(试卷号2504)2024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期末试题及答案四(试卷号:2504)盗传必究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3分,共30分)1.科学的范畴极为广泛,我们把科学定义为:科学是关于()。
A.自然、思维和人类的知识体系B.思维、天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C.思维、自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D.自然、社会和人类的知识体系2.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依据主要有()。
A.心理学依据、科学依据、社会依据B.心理学依据、社会依据、学科依据C.学科依据、心理学依据、行为学依据D.科学依据、社会依据、行为学依据3.例如在选择“熊猫”作为科学教育内容时,除了使学前儿童获得关于熊猫的主要外形特征、习性和功能等方面的知识,还可以选择与熊猫有关的环境,包括竹林、气候、人们生活等各方面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是内容选编的()要求。
A.地方性B.启蒙性C.系统性D.环境性4.把一堆物品放在一起进行分类,黄瓜、萝卜都是蔬菜,苹果、红枣、梨都不是蔬菜,这是()。
A.挑选分类B.二元分类C.感知分类D.多元分类5.以下物品中可以作为学前儿童自然测量工具的是()。
A.绳子B.秤,。
C.直尺D.钟表6.下列材料中属于操作实验类材料的是(‘)。
A.橡皮泥B.昆虫标本C.编制机D.放大镜7.下列各种社会资源中属于物力资源的是()。
A.森林B.学生家长C.教育机构D.博物馆8.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的语言应具有()。
A.活动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B.目的性、井放性、启发性、逻辑性C.形象性、开放性、启发性、逻辑性D.启发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9.幼儿园科学教育蔷F价是一种()系统,可以用来判断科学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是否有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科学教育的质量。
A.督导——反馈B.评价——督导C.反馈——校正D.校正——督导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基本环节的是()。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引言:学前儿童时期是儿童认知和学习发展的关键时期。
科学教育在学前儿童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提供一些适用于学前儿童的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帮助家长和教师更好地促进学前儿童的科学学习。
试题一:颜色混合实验材料:红、黄、蓝三种颜色的食用染料、三个玻璃杯、水、勺子1. 将红、黄、蓝三种颜色的食用染料各滴入一个玻璃杯中。
2. 添加相同量的水。
3. 用勺子搅拌每个杯中的染料和水,观察颜色变化。
试题一的答案:将红、黄、蓝染料在水中混合,颜色会变成其他颜色。
红+黄=橙色;黄+蓝=绿色;蓝+红=紫色。
试题二:动物观察材料:各种动物图片或玩具、纸和铅笔1. 展示不同的动物图片或玩具。
2. 让学前儿童观察每个动物的特征。
3. 让学前儿童用纸和铅笔画出他们观察到的动物。
试题二的答案:学前儿童可以观察并画出不同动物的特征,例如:长颈鹿有长脖子、长腿;大象有长鼻子、大耳朵等。
试题三:浮沉实验材料:不同的物体(例如铜币、橡皮泥、木块)、大盆装满水的容器1. 将不同的物体放入装满水的大盆中。
2. 观察物体的浮沉情况。
3. 让学前儿童解释每个物体的浮沉原因。
试题三的答案: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浮沉与其密度有关,密度大于水的物体会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会浮。
例如,铜币密度大于水,所以沉入水底。
橡皮泥密度小于水,所以浮在水上。
试题四:植物生长实验材料:若干小花盆、花种子、土壤、水、阳光1. 将土壤倒入小花盆中。
2. 把花种子放入土壤中。
3. 给种子浇适量的水。
4. 将花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
5. 每天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
试题四的答案:通过观察这个植物生长实验,孩子们可以了解到种子发芽、植物生长需要土壤、水和阳光等因素的作用。
结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培养孩子们观察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实践探索和观察,孩子们可以在玩耍中学习科学知识。
上述试题能够帮助家长和教师在学前儿童教育中有效地进行科学教育。
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期末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 观察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
2. 集体教学活动:就是教师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课题,决定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并创设相应的环境,提供合适的材料,面向全体学前儿童开展的科学教育活动。
简单的说,是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的集体性的科学教育活动。
3. 技术:①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
②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4. 科学小制作:就是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纸、布、泥或其他自然材料和无毒无害的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简单的玩具或陈列品,使儿童在这种动手动脑的活动中积累简单的科学经验,掌握一些粗浅的科技知识和操作技能。
5. 访谈法:是通过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当面问答,来获取信息的一种评价方式。
6. 分类:亦称“归类”,是根据事物的异同,把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即把一组物体按照特定的标准加以区分,抽取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概括的过程。
7. 内容选编的科学性原则:是指选择的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应从自然界的整体出发,根据客观规律,正确解释学前儿童周围生活中的有关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物。
8. 内容选编的时代性原则:是指要根据时代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选编科学教育内容,使选编的内容跟上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向现代化。
9. 偶发性科学活动:是指学前儿童由外界情景诱发引起,并围绕着偶然发生的科学现象展开的一种科学探索活动,是科学教育中特有的一种活动。
10. 社会资源:指学前儿童所在地区或邻近地区中,可以利用于科学教育内容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环境和社会组织等。
11. 探究性教学:指教师有目的组织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儿童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基础选择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基础选择题及答案一. 单选. (共 25 小题,50 分)1. 在幼儿园里开展的“听声音、猜东西”、“气味真正多”、“小小品尝会”等活动,是有关什么的探索()。
A .人体的结构、功能及保护 B .人的心理活动 C .个体的生命过程 D .感受、体验人体内部主要器官的活动和功能正确答案: A2. 在幼儿园里开展的“听声音、猜东西”、“气味真正多”、“小小品尝会”等活动,是有关什么的探索: A .人的心理活动 B .个体的生命过程 C .感受、体验人体内部主要器官的活动和功能 D .人体的结构、功能及保护正确答案: D3. 下列关于科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科学是一种创造; B .科学回答“做什么”的问题 C .科学是知识和信息资料 D .科学是探索的过程正确答案: B4. 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一个方面,能体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特殊性的是: A .方法方面的目标 B .知识方面的目标 C .情感个性方面的目标 D .技能方面的目标正确答案: B5. 科学游戏旨在: A .重复游戏中所伴随的科学现象 B .探索科学现象之间的关系或解决问题 C .获得新发现,掌握新知识 D .通过游戏体现问题、任务或目的正确答案: A6. 幼儿科学教育的实质是: A .教师的指导 B .获取知识 C .儿童的科学探索活动 D .主动建构初级科学概念正确答案: C7. ()是“人造”的自然,是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具体体现; A .水、阳光、空气等 B .木、石、土等1C .电脑、宇宙飞船、拖拉机、电冰箱等D .鸡、鸭、羊、狗等正确答案: C8. “教师怎么教”和“儿童怎么学”都属于: A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活动 B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 C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 D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评价正确答案: B9. 在儿童学科学的诸要素中,幼儿科学探索活动的具体内容是指: A .探索态度 B .探索对象 C .探索过程 D .探索结果正确答案: B10. 关于非正规性科学活动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 .没有具体的活动目标和计划 B .学习过程中教师的干预较少 C .仍然有具体的目标和计划 D .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学习的形式以个人的探索为主正确答案: C11. 在儿童学科学的诸要素中,幼儿学科学的物质前提是: A .探索态度 B .探索对象 C .探索过程 D .探索结果正确答案: B12. 在儿童学科学的诸要素中,儿童学科学的核心要素是: A .探索态度 B .探索对象 C .探索过程 D .探索结果正确答案: C13. 学前儿童正规性科学活动: A .与其他类型完全不同的活动B .是儿童自己主动的学习活动C .儿童可自主选择学习材料的科学活动D .可自选活动时间正确答案: B14. 下列不属于学前儿童可以进行测量的内容的是2A B C D 正确答案: A.在地图上测量两个城市的距离 .用天平称物体的重量 .用目测感知物体的大小、长短、粗细等 .测量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各个主要阶段15. 有的教师认为,既然科学的内容十分广泛,那么选择什么内容也就无所谓了,而有的教师则认为可以无限制地增加学习内容。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2.系统性原则3.3.科学小制作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6.科学7.学前儿童教育活动8.偶发性科学活动9.观察法10.科学教育11.小实验12.技术13.行为核对14.内容选编的科学性原则15.作品分析法16.时代性要求二、填空题1.科学技术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功能,第一是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是生产力功能。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与编排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三种,(1)是以季节为主线选编内容;(2)是采用单元式选编内容;(3)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前儿童的科学”是不同于成人的科学的,前者是以动作逻辑为基础,后者以________________为基础。
4.学前儿童就是指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用来帮助儿童进行科学学习的各种工具。
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突出体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观点:第一是强调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观;第二是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观;第三是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择科学教育材料的原则包括材料的生活性、材料的探索性、、材料的丰富性层次性等。
7.正式量具测量是指以通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物体进行测量。
8.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是指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确立的、按学前儿童年龄阶段划分的___________________。
9.为了鼓励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家庭成员可以采取以下方式鼓励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1) 关心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父母参与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
10.测量的类型包括观察测量、非正式测量和。
11.教师在指导与实施散步活动时,制定的活动计划,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基础》专科试题库及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基础》专科试题库及答案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基础专科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选出最适合的一个答案。
共120题,每题1分)1 儿童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认识和情绪倾向是(D)A. 探索情绪B. 探索好奇心C. 探索意识D. 探索态度2 探索过程是学前儿童学科学的(C)A.心理前提B.物质前提C.核心要素D.以上都是3学前儿童学科学的动力是(A)A.探索态度B.探索过程C.探索对象D.探索结果4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实质是(B)A.教师的指导B.儿童的科学探索活动C.获取知识D.主动建构5既是一次探索活动的结束,又是新的探索活动的开始的是(D)A.探索态度B.探索过程C.探索对象D.探索结果6科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D)A.获取丰富的科学经验B.培养对科学的好奇心C.培养学科学的方法D.培养儿童真善美的完美个性7对已经获取的初步信息进行加工、获得结论的能力是(C)A.分类的技能 B.概括的技能 C.思考的技能 D.实验的技能8有一个儿童,他认识了猫。
有一次到了动物园以后,凡是看到和猫体型类似的动物他都称为“猫”,由此可见他头脑中的“猫”的概念是(B)A.科学概念B.初级科学概念C.科学经验D.想象中的概念9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他们的科学知识有两个层次,即(B)A.初级经验和高级经验B.科学经验和初级科学概念C.感性的知识和理性的知识D.具体的经验和抽象的经验10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一个方面,能体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特殊性的是(C)A.技能方面的目标B.方法方面的目标C.知识方面的目标D.情感个性方面的目标11有的教师认为,既然科学的内容十分广泛,那么选择什么内容也就无所谓了,而有的教师则认为可以无限制地增加学习内容。
这是没有正确理解(B)A.教育内容的代表性原则B.教育内容的广泛性原则C.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原则D.教育内容的地方性原则1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首要要求是(A)A.科学性和启蒙性B.广泛性和代表性C.地方性和季节性D.时代性和民族性13在幼儿园里开展的“听声音、猜东西”、“气味真正多”、“小小品尝会”等活动,是有关(A)的探索A.人体的结构、功能及保护B.人的心理活动C.个体的生命过程D.感受、体验人体内部主要器官的活动和功能14在选择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时,坚持科学性要求,就是(C )A.教师要给正确的、符合客观事实的科学知识B.反对迷信C.不仅是要给儿童正确的、符合客观事实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反对迷信D.教师一定要用严密的、准确的术语向儿童解释科学15(B)是“人造”的自然,是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具体体A.猪、牛、羊、狗等B.汽车、轮船、宇宙飞船、拖拉机、电冰箱等C.砂、石、土等D.水、阳光、空气等16在认识某些可直接通过观察来达到教育目标的内容时,由于幼儿园的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提供给儿童观察的条件时,则可以(D)A.通过科学实验来进行B.通过种植和饲养来进行C.通过散步和采集来进行D.通过观察图片或借助于电教媒体来进行17教师在选择和编制游戏时,首先要考虑的是(A)A.游戏的科学性B.游戏的趣味性C.游戏的活动性D.游戏的规则18下列属于幼儿园可做的物理小实验的是(C)A.种子发芽实验B.“变色花”实验C.摩擦实验D.蚯蚓翻土实验19科学游戏旨在(D)A.通过游戏体现问题、任务或目的B.获得新发现,掌握新知识C.探索科学现象之间的关系或解决问题D.重复游戏中所伴随的科学现象20 “教师怎么教”和“儿童怎么学”都属于(C)A.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活动B.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评价C.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D.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21下列不属于学前儿童可以进行测量的内容的是(B )A.用目测感知物体的大小、长短、粗细等B.在地图上测量两个城市的距离C.测量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各个主要阶段D.用天平称物体的重量22下列不属于电教媒体的特点的是(D)A.具有形象生动性B.具有时空宽广性C.具有媒体的多样性D.具有直接性23下列观察记录的形式中,不属于天气记录常用的形式的是(A)B.表格式C.插袋式D.转盘式24 “奇妙的口袋”、“听一听谁在叫”这类游戏属于(D )A.活动性游戏B.情景游戏C.排列游戏D.感知游戏25下列关于学前儿童科学实验的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A.需要专门的实验设备和特定的实验室B.科学实验的内容是生活中常见的,在儿童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所能接受的科学现象C.儿童科学实验的设备和条件简单,可就近取材D.实验操作技术简单,要求低26学前儿童正规性科学活动(A)A.是儿童自己主动的学习活动B.与其他类型完全不同的活动C.儿童可自主选择学习材料的科学活动D.可自选活动时间27活动过程中,随机性最强、最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的是(C)A.正规性科学活动B.非正规性科学活动C.偶发性科学活动D.都不是28在下列活动科学活动中,能够最大强度地激发和增强儿童的自信心、独立性和创造性的是(B)A.正规性科学活动B.非正规性科学活动C.偶发性科学活动29在正规性科学活动结束时,设计要充分体现(C)A.封闭性B.自主性C.开放性D.互动性30正规性科学活动、非正规性科学活动和偶发性科学活动的共同之处在于(B)A.都需要教师的直接指导B.都是儿童自己的科学探索活动C.都是儿童主动地选择材料D.都有固定的场所31下列都可供儿童进行科学探索的一组材料是(C)A.锤子、钳子、温度计、尺、纸盒、纸杯、饮料瓶等B.气味瓶、让儿童通过触摸分辨物体的“魔箱”C.各种形状和大小的磁铁、指南针、三棱镜、手电筒、滑轮等D.鸟类标本、昆虫标本,儿童自己收集的树叶、种子、动物骨骼、昆虫世界、无土栽培的植物等3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资源中,不是一种实体,而是需要依赖于一定的载体的一种特殊资源是(D)A.人力资源B.材料资源C.自然资源 D.信息资源33探索过程是学前儿童学科学的(C)A.心理前提B.物质前提C.核心要素D.以上都是34下列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的要素的是(B)A.自然环境B.社会环境C.心理环境35科学知识的来源是(A)A.探究的过程B.前人的经验C.科学家的论断D.自己的思考36关于技术的描述,错误的...是(C)A.技术以改造自然为目的B.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的问题C.技术是对科学的总结D.技术是将理论应用到实践的过程37儿童科学活动过程的最大特点是(A)A.对具体操作活动的依赖性B.有严密的逻辑性C.有较强的程序性D.有明确的目的性38适宜于秋季进行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是观察(A)A.雾和霜B.落叶树C.彩虹D.冰39学前儿童可以直接探索的科学内容是(B)A.太阳的结构B.太阳能发光、发热C.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关系D.太阳黑子40儿童在非正规性科学活动中最主要的学习形式是(A)A.个人探索B.集体教学C.分组学习D.小组讨论41关于自然角的说法,正确的是(A)A.自然角是为儿童提供的非正规性科学活动的场所B.儿童要在教师的统一计划和指导下进行活动C.儿童要分班、分组地轮流进行活动D.自然角中只能进行随机的科学活动,而不能进行长期系统观察4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一般步骤为(B)A.设计评价方案→确定评价目的→实施评价方案→处理评价结果B.确定评价目的→设计评价方案→实施评价方案→处理评价结果C.设计评价方案→实施评价方案→处理评价结果D.确定评价目的→设计评价方案→实施评价方案43儿童在“玩水”活动中,发现积木总是漂在水面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题库及答案注:本学期开设的此课程为考查科目,不再参加课程考试!考查内容包含两部分:学期课程作业、依照考查办法需完成的相应文档或作品,缺一不可!请各位考生届时参照主页上所发布的通知附件:《本学期考查办法》提交相关文档或作品!一、填空题1.科学教育中常采用的观察方法是①、②、③。
2.幼儿劳动的种类包括①、②、③、④。
3.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情感的目标非常广泛。
《纲要》突出了其中两个方面:①、②。
4.幼儿园中的技术操作型活动,主要涉及两种不同的“技术”,一种是①,即幼儿在进行科技小制作中要思考的方法,一种是②,即幼儿在学习使用某种科技产品或工具时要掌握的操作技巧。
5.幼儿科学教育评价的新观念是:①、②、③、④。
6.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包括自上而下的三个层次:①、②、③。
7.例举四种幼儿科学游戏的类型:①、②、③、④。
8.科学发现室的材料选择要考虑的问题是:①、②、③、④。
二、解释名词:1.科学2.观察法3.幼儿自主探究方法4.幼儿的“前科学概念”5.讲述法6.项目活动7.幼儿科学教育评价三、简答题:1.幼儿科学教育有何意义?2.简述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
3.简述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理念。
4.幼儿科学教育有何意义?5.科学发现室对于幼儿学科学有何作用?6.简述在科学教育中教师提问的策略。
7.幼儿科学教育有何意义?8.简述偶发性科学活动的特点及组织领导。
四、论述题:1.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教师如何引导幼儿自主探究?(15分)2.试述观察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要点。
五、教育活动设计:1.认识各类水果(大班)2.认识纸制品(大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答案一、填空题1、科学教育中常采用的观察方法是:对个别物体的观察;比较性观察;长期系统性观察。
2、幼儿劳动的种类包括:园地和自然角的劳动;生活服务胜劳动;协助成人的辅助性劳动;动植物标本的制作。
3、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情感的目标非常广泛。
《纲要》突出了其中两个方面:发展幼儿的好奇心、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幼儿关爱环境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4、幼儿园中的技术操作型活动,主要涉及两种不同的“技术”,一种是设计技术,即幼儿在进行科技小制作中要思考的方法,一种是使用技术,即幼儿在学习使用某种科技产品或工具时要掌握的操作技巧。
5、幼儿科学教育评价的新观念是:①从权威评判到平等对话②从结果评定到过程跟进③从测验评价到实作评价④从常模标准到差异性评价6、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包括自上而下的三个层次:幼儿科学教育总目标、各年龄班教育目标和教育活动目标。
7、例举四种幼儿科学游戏的类型:①、感官游戏②、图片游戏③、语言游戏④、操作游戏⑤、角色游戏⑥、音乐游戏、⑦、情景性游戏⑧、活动性游戏⑨、电脑游戏(任选四种)8、科学发现室的材料选择要考虑的问题是:①新颖有趣②操作方式简便易懂③结构简单且可探索④种类和数量充足二、解释名词:1、科学――是指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正确认识和知识体系,同时也是人们探索世界、获取知识的过程,还是一种世界观、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和态度。
2、观察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和启发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及科学的工具或仪器设备来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及现象,使幼儿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3、幼儿自主探究方法――幼儿科学教育必须成为幼儿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过程。
教师应该支持幼儿亲身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体验科学精神,获得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应:注重幼儿"动手"与"动脑"的结合,创造多种机会让幼儿进行科学探究,在亲身参与科学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感受科学过程,获取事实证据,检验自己的想法和科学理论,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4、幼儿的“前科学概念”――概念是指幼儿对事物或现象的内在、共同、本质特征的概括,是认识事物的高级形式,一般用词语来表示。
在幼儿科学教育中,儿童获得的概念还不是真正严格意义上的科学概念,而只能称为“前科学概念”,即幼儿在感知和经验的表象基础上,对同类事物的外在的、明显的共同特征的概括,是一种概括化的表象。
它既区别于具体的经验,也区别于真正的抽象概念。
5.讲述法――是教师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向幼儿描绘事物的外部特征,解释事物之间、现象之间以及事物与现象之间的依存、因果关系,叙述事物与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原因的一种教学方法。
6、项目活动――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支持下,围绕生活中某个大家感兴趣的“话题”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知识、理解意义、建构认识的过程。
它和综合主题活动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的生成性。
即活动计划和活动目标都不是由教师单方面事先设计好的,而是教师与幼儿共同发展、共同建构、透过形成性的评佑逐步发展起来的。
7、幼儿科学教育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幼儿科学教育的现象及其效果进行观察、记录、测定,分析目标实现程度,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评价是是实现幼儿科学教育目标的有效手段,是实施补救教育和个别教育的依据,是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
三、简答题:1、简述幼儿科学教育的意义。
①幼儿科学教育可以满足幼儿渴望了解周围世界的需要②幼儿科学教育是幼儿思维的“实验室”③幼儿科学教育为幼儿园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更好更全面的知识基础④幼儿科学教育可以促进儿童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发展⑤幼儿科学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⑥幼儿科学教育会给幼儿的一生带来深刻影响⑦幼儿科学教育还有助于发现具有科学潜能的幼儿并促进其早期发展2、简述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
①帮助儿童获得周围世界的科学经验。
②帮助儿童获得探索周围世界和学科学的方法。
③发展幼儿的各种能力。
④激发儿童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及学科学的兴趣;关心爱护自然的情感和态度。
3、简述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理念①、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②、面向全体幼儿,立足幼儿发展③、体现科学本质,突出科学探究④、反映当代科学成果,加强STS教育⑤、广泛开发利用多种课程资源4、简述幼儿科学教育的意义。
①幼儿科学教育可以满足幼儿渴望了解周围世界的需要②幼儿科学教育是幼儿思维的“实验室”③幼儿科学教育为幼儿园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更好更全面的知识基础④幼儿科学教育可以促进儿童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发展⑤幼儿科学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⑥幼儿科学教育会给幼儿的一生带来深刻影响⑦幼儿科学教育还有助于发现具有科学潜能的幼儿并促进其早期发展5、科学发现室对于幼儿学科学有何作用?①科学发现室的空间较大、材料丰富,幼儿有充分的选择余地,能充分满足幼儿的操作需要。
②科学发现室提供的材料不按年龄阶段加以区分,更适于幼儿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保证每个幼儿在自己的水平上进行探索。
④科学发现室能充分展现幼儿科学探究的过程,并使幼儿在过程中得到满足。
6、简述在科学教育中教师提问的策略。
①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
②提问要有意图。
③要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
④要启发儿童的思考。
⑤要及时总结和复述。
⑥教师要注意倾听。
⑦认可儿童的全部答案。
⑧分析错误答案给予及时反馈。
7、简述幼儿科学教育的意义。
①幼儿科学教育可以满足幼儿渴望了解周围世界的需要②幼儿科学教育是幼儿思维的“实验室”③幼儿科学教育为幼儿园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更好更全面的知识基础④幼儿科学教育可以促进儿童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发展⑤幼儿科学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⑥幼儿科学教育会给幼儿的一生带来深刻影响⑦幼儿科学教育还有助于发现具有科学潜能的幼儿并促进其早期发展8、简述偶发性科学活动的特点及组织领导①探索活动常由偶然的情景引起,教师无法事先估计。
②探索的内容广泛,常常是就地取材。
③活动的时间地点不定,随机性强。
④活动的过程多样、多变,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
⑤活动的主体具有强烈的内在探索动机。
组织指导幼儿的偶发性科学活动要做到:①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发现和了解幼儿的科学探索活动②对幼儿的科学探索活动给予热情支持③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适当的引导与指导四、论述题:1.幼儿园科学教育中,教师如何引导幼儿自主探究?①、将教师指导寓于幼儿自主的学习之中②、将科学学习寓于过程性的探究之中③、要形成鼓励幼儿探究的心理氛围④、教师要提供能引发幼儿探究并物化教育目标的材料⑤、教师要支持鼓励幼儿用已有的经验来进行猜想、解释、尝试解决问题⑥、教师提问的策略⑦、帮助幼儿依据事实得出结论并与事先的猜想进行比较形成解释⑧、支持和引导幼儿记录获得的信息2.试述观察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要点。
1、做好观察前的准备工作2、利用观察对象的显著特征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
3、通过启发性问题引导幼儿观察。
4、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的特征(即要使幼儿的各种感官都参与观察活动)。
5、要教给幼儿具体的观察方法6、引导幼儿通过对观察对象的操作、摆弄,将观察和操作相结合,以全面地观察事物并了解观察对象的变化。
要尽可能地让幼儿有自己动手和操作的机会。
7、要鼓励幼儿语言表达观察中的发现(即在观察中要有意识地发展幼儿的语言)。
8、在观察中有意识地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9、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习惯。
10、指导幼儿学习用各种方法记录观察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