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故人庄》诗句翻译和赏析
友情诗:孟浩然《过故人庄》原文翻译及赏析
![友情诗:孟浩然《过故人庄》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6bd2803eefdc8d376ee32cb.png)
友情诗:孟浩然《过故人庄》原文翻译及赏析没有人能说清楚,友情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那它到底是什么东西呢?你只有付出关爱,付出真诚才能得到的东西;它既是一种感情,也是一种收获。
下面是无忧考网为大家带来的:友情诗:孟浩然《过故人庄》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过故人庄唐代: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注释过:拜访。
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
庄,田庄。
具:准备,置办。
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字面指鸡和黄米饭)。
黍(shǔ):黄米,古代认为是上等的粮食。
邀:邀请。
至:到。
合:环绕。
郭: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内为城,外为郭。
这里指村庄的外墙。
斜(xiá):倾斜。
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应读xiá。
开:打开,开启。
轩:窗户。
面:面对。
场圃:场,打谷场、稻场;圃,菜园。
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
把:拿起。
端起。
话桑麻:闲谈农事。
桑麻:桑树和麻。
这里泛指庄稼。
重阳日:指夏历的九月初九。
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还(huán):返,来。
就菊花:指饮菊花酒,也是赏菊的意思。
就,靠近,指去做某事。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时,对上姓田的朋家做客这件事的描写。
作者心旷神怡,赞叹着美丽的田园风光,创作出这首诗。
赏析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
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全文十分押韵。
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
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
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
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孟浩然《过故人庄》全诗翻译及赏析
![孟浩然《过故人庄》全诗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e93e86bd4d8d15abf234e79.png)
《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注释:(1)过故人庄:选自《孟襄阳集》。
过:造访。
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
(2)过:拜访,探访,看望。
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
(3)具:准备,置办。
(4)鸡黍:指烧鸡和黄米饭。
黍(shǔ):黄米饭。
(5)邀:邀请。
过故人庄(6)至:到。
(7)合:环绕。
(8)郭:这里指村庄的四周。
(9)斜:[xiá]迤逦远去,连绵不绝。
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应读xiá(10)开:打开。
(11)轩:这里指窗户。
(12)面:面对。
(13)场圃:农家的小院。
菜园和打谷场。
(14)把酒:拿起酒杯。
把:拿起。
(15)话:闲聊,谈论。
(16)桑麻:这里泛指庄稼。
(17)重阳日:阴历的九月九重阳节。
(18)还(huán):回到原处或恢复原状;返。
(19)就菊花:指欣赏菊花与饮酒。
就:靠近、赴、来。
这里指欣赏的意思。
菊花:既指菊花又指菊花酒。
指孟浩然的隐逸之情。
译文1:老友备好了黄米饭和烧鸡,邀我做客到他朴实的田家。
村子外边是一圈绿树环抱,郊外是苍翠的小山包平斜。
推开窗户迎面是田地场圃,把酒对饮闲聊着耕作桑麻。
等到九月重阳节的那一天,再一次来喝酒、赏菊花啦!。
过故人庄古诗翻译及赏析
![过故人庄古诗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d8ce8fb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66.png)
过故人庄古诗翻译及赏析《过故人庄》的翻译老友备好了黄米饭和烧鸡,邀我做客到他朴实的田家。
村子外边是一圈绿树环抱,郊外是苍翠的小山包平斜。
推开窗户迎面是田地场圃,把酒对饮闲聊着耕作桑麻。
等到九月重阳节的那一天,再一次来品尝菊花酒好啦!《过故人庄》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写的是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
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主客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诗人6.jpg《过故人庄》的原文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过故人庄》的注释1、过:拜访。
2、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
庄,田庄。
3、具:准备,置办。
4、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字面指鸡和黄米饭)。
5、黍(shǔ):黄米,古代认为是上等的粮食。
6、邀:邀请。
7、至:到。
8、合:环绕。
9、郭: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内为城,外为郭。
这里指村庄的外墙。
10、斜(xiá):倾斜。
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应读xiá。
11、开:打开,开启。
12、轩:窗户。
13、面:面对。
14、场圃:场,打谷场、稻场;圃,菜园。
15、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
把:拿起。
端起。
话桑麻:闲谈农事。
桑麻:桑树和麻。
这里泛指庄稼。
16、重阳日:指夏历的九月初九。
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17、还(huán):返,来。
18、就菊花:指饮菊花酒,也是赏菊的意思。
就,靠近,指去做某事。
《过故人庄》的创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时,对上姓田的朋友家做客这件事的描写。
作者心旷神怡,赞叹着美丽的田园风光,创作出这首诗。
诗人4.jpg《过故人庄》的赏析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
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全文十分押韵。
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
过故人庄 孟浩然 古诗
![过故人庄 孟浩然 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d099852e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17.png)
过故人庄孟浩然古诗孟浩然《过故人庄》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解题】此诗作年不详。
过:访问。
故人:旧友,老朋友。
庄:农庄。
诗中写农家朋友邀请诗人前往作客,既写农村景物,又叙情意亲密,并订重阳再来之约。
方回称此诗“句句自然,无刻画之迹”(《瀛奎律髓》卷二三),很有见地。
全诗写出了农村宁静淳朴的生活,风格淡远,被冒春荣《葚原说诗》称为“逸品”。
此诗是孟浩然田园诗的代表作。
【注释】①具:备办。
鸡黍:泛指待客的菜和饭。
②二句写村庄风景,意谓村周围被绿树包围,城郭斜倚青山在村外。
③二句意谓面对打谷场和菜园子摆开酒菜,把酒劝饮时所谈的都是桑麻生长情况。
筵:一作“轩”,窗户。
圃:菜园。
④二句写旧友约诗人在重阳日再来,对着菊花喝酒。
重阳日:农历九月初九。
古代风俗,这天要登高插茱萸辟邪,并赏菊喝酒。
还来:再来。
就:随。
【评析】唐代五言律诗。
孟浩然作。
这首诗是盛唐山水田园诗的名篇,也是孟浩然田园诗的代表作。
大约写于诗人隐居襄阳期间,但历来无明确系年。
该诗描写优美的田园风光、欢愉的田家留饮情景和宾主间的真淳友情,充溢着朴实的田园生活气息,隐逸田园的喜悦心情。
诗作呈现着清淡平易的格调,与其所描写的田园生活和谐一致,表现了诗人主观心境与客观环境的亲密契合以及形式对内容的高度适应。
从“故人具鸡忝,邀我至田家”始,到“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止,全诗意境浑然天成,语言自然素净。
历代诗评家强调此诗自然冲淡的特色。
元人方回《瀛奎律髓》中说:“此诗句句自然,无刻画之迹。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称:“通体清妙。
末句‘就’字作意而归于自然。
”清人纪昀也有“自然冲淡”的4字评语。
闻一多说:“淡到看不见诗了。
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
”(《唐诗杂论·孟浩然》)《过故人庄》是孟浩然诗风最典型的体现。
【大意】老朋友准备了丰盛的农家饭菜,热情地邀请我去他乡下的家中做客。
孟浩然《过故人庄》的赏析精选7篇
![孟浩然《过故人庄》的赏析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0e71b20f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db.png)
孟浩然《过故人庄》的赏析精选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计划大全、策划方案、报告大全、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plan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insight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孟浩然《过故人庄》的赏析精选7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
古诗《过故人庄》
![古诗《过故人庄》](https://img.taocdn.com/s3/m/d71ded6b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36.png)
六句说明主人已经准备好酒菜,殷勤相待,面对晒谷场和菜圃,边喝酒边谈论农作物生长的 。
03
课文赏析(三)
01
04
02
03
翻译:等到重阳节的时候,我一定还要再来这里欣赏菊花。
相聚总有结束的时候,因此主人借「重阳节」再次相邀,点出主客间的感情深厚。
为何选择「重阳日」的原因:一是田家平日工作繁忙,少有闲暇,必须等到佳节才方便宴会亲友;二是重阳节时菊花盛开,较富诗情,而且在古人的观念里,这天喝了菊花酒,可以延年益寿,这又隐含有「祝福」之意。
课文赏析(四)
尾联「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A
E
D
F
B
C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过故人庄
谢谢观赏
感谢您的欣赏与支持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翻译:来到这里,只见村子旁边围绕着许多绿色的树木;城郭的外面,也有青色的山峦起伏。
四句写农村的景致,抱着悠闲的心情赴约,边走边欣赏田园风光,田庄隐藏在青葱翠绿的树林中,青山由城外斜伸过来,虽只用二句描绘,已能引人「世外桃源」
3
2
1
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颈联「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01
翻译:摆起酒席,面对门前的晒谷场和菜园;端起酒杯一边喝酒,一边聊些和农家生活有关的话题。
老朋友
故人
第一章
《过故人庄》
古诗赏析
2
[唐]孟浩然
3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田园诗:孟浩然《过故人庄》原文翻译及赏析
![田园诗:孟浩然《过故人庄》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2f55decb14e852458fb575a.png)
田园诗:孟浩然《过故人庄》原文翻译及赏析过故人庄唐代: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注释过:拜访。
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
庄,田庄。
具:准备,置办。
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字面指鸡和黄米饭)。
黍(shǔ):黄米,古代认为是上等的粮食。
邀:邀请。
至:到。
合:环绕。
郭: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内为城,外为郭。
这里指村庄的外墙。
斜(xiá):倾斜。
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应读xiá。
开:打开,开启。
轩:窗户。
面:面对。
场圃:场,打谷场、稻场;圃,菜园。
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
把:拿起。
端起。
话桑麻:闲谈农事。
桑麻:桑树和麻。
这里泛指庄稼。
重阳日:指夏历的九月初九。
古人在这个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还(huán):返,来。
就菊花:指饮菊花酒,也是赏菊的意思。
就,靠近,指去做某事。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时,对上姓田的朋家做客这件事的描写。
作者心旷神怡,赞叹着美丽的田园风光,创作出这首诗。
赏析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
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全文十分押韵。
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
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
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
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用语平淡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不过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
一、二句从应邀写起,“故人”说明不是第一次做客。
孟浩然《过故人庄》全诗译文及鉴赏
![孟浩然《过故人庄》全诗译文及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6505c93e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6e.png)
孟浩然《过故人庄》全诗译文及鉴赏《过故人庄》是由孟浩然所创作的,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用语平淡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过故人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过故人庄》唐代: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过故人庄》译文老朋友准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田舍做客。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一脉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共饮美酒,闲谈农务。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我还要来这里观赏菊花。
《过故人庄》注释过:拜访。
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
庄,田庄。
具:准备,置办。
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字面指鸡和黄米饭)。
黍(shǔ):黄米,古代认为是上等的粮食。
邀:邀请。
至:到。
合:环绕。
郭: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内为城,外为郭。
这里指村庄的外墙。
斜(xié):倾斜。
另有古音念xiá。
开:打开,开启。
轩:窗户。
面:面对。
场圃:场,打谷场、稻场;圃,菜园。
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
把:拿起。
端起。
话桑麻:闲谈农事。
桑麻:桑树和麻。
这里泛指庄稼。
重阳日:指夏历的九月初九。
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还(huán):返,来。
就菊花:指饮菊花酒,也是赏菊的意思。
就,靠近,指去做某事。
《过故人庄》赏析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
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全文十分押韵。
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
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
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
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用语平淡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
过故人庄译文及注释
![过故人庄译文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1a0709ff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66.png)
过故人庄译文及注释《过故人庄译文及注释》是一篇古文名篇,由唐代文学家白居易所作。
这篇文章以写景为主,以情感为辅,通过描写故人庄园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对故人的怀念之情。
本文将对《过故人庄译文及注释》进行详细的解读和分析。
一、原文及译文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我的故交准备了鸡黍,请我到他的田舍。
绿树环绕着村庄,青山斜依郭墙外。
打开窗户,面对着田野和果园,品尝着桑麻美酒,畅谈人生。
等到重阳节,我还会来赏菊花的。
二、译文分析《过故人庄》是一篇简洁明了的古文,语言通俗易懂,没有过多的修辞和华丽的词藻。
白居易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色描写,将故人庄园的美景展现在读者面前。
译文中将这些景色进行了准确的翻译,让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意思。
首先,故人庄园的绿树村边合和青山郭外斜,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景画。
这里的绿树和青山,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其次,译文中的“开轩面场圃”,表达了作者和故人在田园中品尝美酒,畅谈人生的场景。
这里的“轩”指的是房屋的门窗,可以让人们欣赏到美景。
最后,译文中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表达了作者对故人庄园的留恋之情。
重阳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赏菊花也是一种传统的文化活动。
通过这句话,作者表达了自己对故人庄园的怀念之情,也表达了对故人的敬意。
三、注释分析1.故人:指作者的故交,是文章的主人公。
2.鸡黍:一种用糯米加鸡肉做成的食品,是农村地区的一种传统美食。
3.田家:指故人的家庭,也可以理解为农家。
4.绿树村边合:形容故人庄园周围的环境,绿树和村庄相互交融,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景画。
5.青山郭外斜:形容故人庄园周围的环境,青山斜依在郭墙外,与村庄和绿树相映成趣。
6.开轩面场圃:指作者和故人在田园中品尝美酒,畅谈人生的场景。
这里的“轩”指的是房屋的门窗,可以让人们欣赏到美景。
场圃指果园和菜园。
过故人庄全文解析 过故人庄古诗意思
![过故人庄全文解析 过故人庄古诗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b10aad80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7d.png)
过故人庄全文解析过故人庄古诗意思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具",准备;"鸡黍",农家待客的丰盛饭菜。
此联意为:老朋友准备了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去乡下他的家中做客。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绿树环抱村庄,青山在城外平斜。
"合",指环绕。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推开窗对着晒谷场和菜园,边饮酒边闲聊耕作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等到重阳节那天,我还要来这里饮酒赏菊花。
一个普通的农庄、一顿寻常的农家菜,诗中对这次相聚似乎只是信口道来,没有任何雕饰,而且这种平易近人的风格却正与诗中朴实的田园生活和谐一致,显得亲切有味,宛如闲话家常一般,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还有一种清新的田园味道。
各诗句之间平衡均匀,共同构或了一个完整的意境,不着痕迹地将清幽秀美的农村风光和淳朴真挚的情感融为一体。
(《唐诗三百首》)。
过故人庄(孟浩然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过故人庄(孟浩然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dad1e6d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85.png)
过故人庄唐代: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标签田园、唐诗三百首、初中古诗、生活、早教古诗100首、友情译文预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注释具:准备,置办。
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字面指鸡和黄米饭)。
黍:黄米,古代认为是上等的粮食。
邀:邀请。
至:到。
合:环绕。
郭: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内为城,外为郭。
这里指村庄的外墙。
斜:倾斜。
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应读xiá。
开:打开,开启。
轩:窗户。
面:面对。
场圃:场,打谷场、稻场;圃,菜园。
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
把:拿起。
端起。
话桑麻:闲谈农事。
桑麻:桑树和麻。
这里泛指庄稼。
重阳日:指夏历的九月初九。
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还:返,来。
就菊花:指饮菊花酒,也是赏菊的意思。
就,靠近,指去做某事。
赏析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
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全文十分押韵。
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
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
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
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用语平淡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
一、二句从应邀写起,“故人”说明不是第一次做客。
三、四句是描写山村风光的名句,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
五、六句写山村生活情趣。
面对场院菜圃,把酒谈论庄稼,亲切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结尾两句以重阳节还来相聚写出友情之深,言有尽而意无穷。
孟浩然过故人庄古诗的原文、翻译译文、注释解释及简短赏析
![孟浩然过故人庄古诗的原文、翻译译文、注释解释及简短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a03ab8c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17.png)
孟浩然过故人庄古诗的原文、翻译译文、注释解释及简短赏析《过故人庄》古诗由唐代诗人孟浩然所著,以下精心整理了《过故人庄》的原文、翻译译文、注释解释、作者简介及简短赏析,供大家参考学习。
【原文】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翻译译文】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要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词语注释解释】1.过:拜访。
2.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
庄,田庄。
3.具:准备,置办。
4.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字面指鸡和黄米饭)。
黍(shǔ):黄米饭,古代认为是上等的粮食。
5.邀:邀请。
6.至:到。
7.合:环绕。
8.郭: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内为城,外为郭。
这里指村庄的外墙。
斜(xiá):倾斜。
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应读xiá。
9.开:打开,开启。
10.轩:窗户。
11.面:面对。
12.场圃:场,打谷场、稻场;圃,菜园。
13.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
把:拿起。
端起。
14.话桑麻:闲谈农事。
15.桑麻:桑树和麻。
这里泛指庄稼。
16.重阳日:指夏历的九月初九。
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17.还(huán):返,来。
18.就菊花:指饮菊花酒,也是赏菊的意思。
19.就:靠近,指去做某事。
【作者简介】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
本名不详(一说名浩),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
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曾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
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隐居鹿门山时,对被友人邀请去田舍做客的描写。
《过故人庄》孟浩然全诗我爱古诗词
![《过故人庄》孟浩然全诗我爱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157d6544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92.png)
《过故人庄》孟浩然全诗《过故人庄》原文:孟浩然〔唐代〕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过故人庄》翻译:老朋友准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田舍做客。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一脉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共饮美酒,闲谈农务。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我还要来这里观赏菊花。
注释⑴过:拜访。
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
庄,田庄。
⑵具:准备,置办。
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字面指鸡和黄米饭)。
黍(shǔ):黄米,古代认为是上等的粮食。
⑶邀:邀请。
至:到。
⑷合:环绕。
⑸郭: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内为城,外为郭。
这里指村庄的外墙。
斜(xiá):倾斜。
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应读xiá。
⑹开:打开,开启。
轩:窗户。
面:面对。
场圃:场,打谷场、稻场;圃,菜园。
⑺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
把:拿起。
端起。
话桑麻:闲谈农事。
桑麻:桑树和麻。
这里泛指庄稼。
⑻重阳日:指夏历的九月初九。
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⑼还(huán):返,来。
就菊花:指饮菊花酒,也是赏菊的意思。
就,靠近,指去做某事。
《过故人庄》赏析: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
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全文十分押韵。
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
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
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
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用语平淡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
一、二句从应邀写起,“故人”说明不是第一次做客。
三、四句是描写山村风光的名句,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
孟浩然《过故人庄》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
![孟浩然《过故人庄》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fb75033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74.png)
过故人庄孟浩然(唐代)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老朋友准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田舍做客。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一脉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共饮美酒,闲谈农务。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我还要来这里观赏菊花。
注释过:拜访。
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
庄,田庄。
具:准备,置办。
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字面指鸡和黄米饭)。
黍(shǔ):黄米,古代认为是上等的粮食。
邀:邀请。
至:到。
合:环绕。
郭: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内为城,外为郭。
这里指村庄的外墙。
斜(xié):倾斜。
另有古音念xiá。
开:打开,开启。
轩:窗户。
面:面对。
场圃:场,打谷场、稻场;圃,菜园。
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
把:拿起。
端起。
话桑麻:闲谈农事。
桑麻:桑树和麻。
这里泛指庄稼。
重阳日:指夏历的九月初九。
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还(huán):返,来。
就菊花:赏菊的意思。
就,靠近,指去做某事。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隐居鹿门山时,对被友人邀请去田舍做客的描写。
作者心旷神怡,赞叹着美丽的田园风光,创作出这首诗。
赏析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
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全文十分押韵。
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
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
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
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用语平淡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
一、二句从应邀写起,“故人”说明不是第一次做客。
三、四句是描写山村风光的名句,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
《过故人庄》译文及赏析
![《过故人庄》译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307207c5a8102d276a22fb5.png)
《过故人庄》译文及赏析导读:《过故人庄》译文及赏析《过故人庄》唐代: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过故人庄》译文老朋友准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田舍做客。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一脉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共饮美酒,闲谈农务。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我还要来这里观赏菊花。
《过故人庄》注释过:拜访。
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
庄,田庄。
具:准备,置办。
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字面指鸡和黄米饭)。
黍(shǔ):黄米,古代认为是上等的粮食。
邀:邀请。
至:到。
合:环绕。
郭: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内为城,外为郭。
这里指村庄的外墙。
斜(xié):倾斜。
另有古音念xiá。
开:打开,开启。
轩:窗户。
面:面对。
场圃:场,打谷场、稻场;圃,菜园。
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
把:拿起。
端起。
话桑麻:闲谈农事。
桑麻:桑树和麻。
这里泛指庄稼。
重阳日:指夏历的九月初九。
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还(huán):返,来。
就菊花:指饮菊花酒,也是赏菊的意思。
就,靠近,指去做某事。
《过故人庄》赏析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
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全文十分押韵。
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
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
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
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用语平淡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
一、二句从应邀写起,“故人”说明不是第一次做客。
三、四句是描写山村风光的名句,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
过故人庄孟浩然古诗田园诗:孟浩然《过故人庄》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7篇)
![过故人庄孟浩然古诗田园诗:孟浩然《过故人庄》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d85b0f59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50.png)
过故人庄孟浩然古诗田园诗:孟浩然《过故人庄》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7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
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以下是细致的小编午夜为大伙儿分享的田园诗:孟浩然《过故人庄》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7篇),欢迎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扩展阅读:孟浩然和王维的小故事篇一王维与孟浩然都是唐代知名的诗人,但王维官运亨通,直作到尚书右丞,相当于副部长,而孟浩然却终生仕途不通,被称为“布衣诗人”。
造成孟浩然官运不通的重要原因,乃是王维嫉才妒能,抑制了他的仕进之路。
孟浩然是湖北襄阳人,青年时讲节义,隐居在鹿门山,一心作诗,当他40岁出山时,已是名满天下,开始游历京师,希望在仕途上谋得发展。
当时,王维的诗名也很响,又作着尚书右丞的*,孟浩然便去拜访他,希望得到他的引荐。
但是,他却找错了对象,王维嫉妒他的才能,生怕皇帝一见孟浩然会疏远自己,因此,虽表面上大捧孟浩然,实际上都抑制他的仕进之路。
有一次,孟浩然正在王维处谈诗论道,唐玄宗李隆基忽然来了,王维以孟浩然是布衣不能面圣,于是令孟躲在床底下。
当时唐玄宗尚未为杨贵妃所迷,正励精图治,与王维谈了一些政治事务之后,看到桌上有诗笺,便随手拿起来看。
这诗正是孟浩然所写的《岁暮归南山》,诗云:北阙休上书,南山归赦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人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唐玄宗看了“不才明主弃”这一句不大高兴,悻悻然对王维说:“这人岂有此理,他自己不来找我,怎么可以说我弃他呢!”据说,王维听到这话后,并不替孟浩然辩解,更谈不上替孟引见了。
在床底下躲着的孟浩然,此时的心情是可以想见的。
如果王维在这个时候利用机会替他的朋友吹嘘一下,孟浩然平步青云的可能性相当大,然而王维却不肯为,于是,孟浩然自知找错了人,自己与仕途无缘了。
田园诗:孟浩然《过故人庄》原文翻译及赏析
![田园诗:孟浩然《过故人庄》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a11dae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29.png)
【导语】⽥园诗,古代汉族诗歌之⼀。
源于南北朝的谢灵运和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清丽洗练,多⽤⽩描⼿法。
下⾯是为⼤家带来的:⽥园诗:孟浩然《过故⼈庄》原⽂翻译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过故⼈庄唐代:孟浩然故⼈具鸡⿉,邀我⾄⽥家。
绿树村边合,青⼭郭外斜。
开轩⾯场圃,把酒话桑⿇。
待到重阳⽇,还来就菊花。
译⽂⽼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峦在城外横卧。
推开窗户⾯对⾕场菜园,⼿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观赏菊花。
注释过:拜访。
故⼈庄:⽼朋友的⽥庄。
庄,⽥庄。
具:准备,置办。
鸡⿉: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字⾯指鸡和黄⽶饭)。
⿉(shǔ):黄⽶,古代认为是上等的粮⾷。
邀:邀请。
⾄:到。
合:环绕。
郭: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内为城,外为郭。
这⾥指村庄的外墙。
斜(xiá):倾斜。
因古诗需与上⼀句押韵,所以应读xiá。
开:打开,开启。
轩:窗户。
⾯:⾯对。
场圃:场,打⾕场、稻场;圃,菜园。
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
把:拿起。
端起。
话桑⿇:闲谈农事。
桑⿇:桑树和⿇。
这⾥泛指庄稼。
重阳⽇:指夏历的九⽉初九。
古⼈在这⼀天有登⾼、饮菊花酒的习俗。
还(huán):返,来。
就菊花:指饮菊花酒,也是赏菊的意思。
就,靠近,指去做某事。
创作背景 这⾸诗是作者孟浩然隐居⿅门⼭时,对上姓⽥的朋家做客这件事的描写。
作者⼼旷神怡,赞叹着美丽的⽥园风光,创作出这⾸诗。
赏析 这是⼀⾸⽥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活情景,也写⽼朋友的情谊。
通过写⽥园⽣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活的向往。
全⽂⼗分押韵。
诗由“邀”到“⾄”到“望”⼜到“约”⼀径写去,⾃然流畅。
语⾔朴实⽆华,意境清新隽永。
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
其写⽥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家⽣活简朴亲切。
孟浩然《过故人庄》原文及赏析
![孟浩然《过故人庄》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914e477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34.png)
孟浩然《过故人庄》原文及赏析《过故人庄》这首诗是作者隐居鹿门山时,对被友人邀请去田舍做客的描写。
作者心旷神怡,赞叹着美丽的田园风光,创作出这首诗。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孟浩然《过故人庄》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过故人庄唐代: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老朋友准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田舍做客。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一脉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共饮美酒,闲谈农务。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我还要来这里观赏菊花。
注释过:拜访。
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
庄,田庄。
具:准备,置办。
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字面指鸡和黄米饭)。
黍(shǔ):黄米,古代认为是上等的粮食。
邀:邀请。
至:到。
合:环绕。
郭: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内为城,外为郭。
这里指村庄的外墙。
斜(xié):倾斜。
另有古音念xiá。
开:打开,开启。
轩:窗户。
面:面对。
场圃:场,打谷场、稻场;圃,菜园。
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
把:拿起。
端起。
话桑麻:闲谈农事。
桑麻:桑树和麻。
这里泛指庄稼。
重阳日:指夏历的九月初九。
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还(huán):返,来。
就菊花:指饮菊花酒,也是赏菊的意思。
就,靠近,指去做某事。
赏析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
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全文十分押韵。
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
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
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
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用语平淡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
2023年过故人庄原文翻译及赏析(汇编5篇)整理
![2023年过故人庄原文翻译及赏析(汇编5篇)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a15252ee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3a.png)
2023年过故人庄原文翻译及赏析(汇编5篇)整理过故人庄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老朋友预备丰富的饭菜,邀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
翠绿的树林围围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状况。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欣赏菊花。
解释⑴过:访问。
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
庄,田庄。
⑴具:预备,置办。
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富饭食(字面指鸡和黄米饭)。
黍(shǔ):黄米,古代认为是上等的粮食。
⑴邀:邀请。
至:到。
⑴合:环绕。
⑴郭: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内为城,外为郭。
这里指村庄的外墙。
斜(xiá):倾斜。
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应读xiá。
⑴开:打开,开启。
轩:窗户。
面:面对。
场圃:场,打谷场、稻场;圃,菜园。
⑴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
把:拿起。
端起。
话桑麻:闲谈农事。
桑麻:桑树和麻。
这里泛指庄稼。
⑴重阳日:指夏历的九月初九。
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⑴还(huán):返,来。
就菊花:指饮菊花酒,也是赏菊的意思。
就,靠近,指去做某事。
赏析“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这一开头好像就象是日记本上的一则记事。
故人“邀”而我“至”,文字上毫无渲染,招之即来,简洁而任凭。
这正是不用客套的至交之间所可能有的形式。
而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
正是这种不讲虚礼和排场的款待,朋友的心扉才往往更能为对方放开。
这个开头,不甚着力,安静而自然,但对于将要绽开的生活内容来说,却是极好的导入,显示了气氛特征,又有待下文进一步丰富、进展。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走进村里,顾盼之间竟是这样一种清爽愉悦的感受。
这两句上句漫收近境,绿树环绕,显得自成一统,别有天地;下句轻宕笔锋,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则又让村庄不显得孤独,并展现了一片开阔的远景。
这个村庄座落平畴而又遥接青山,使人感到清淡幽静而绝不冷奥孤僻。
孟浩然《过故人庄》古诗鉴赏《过故人庄》古诗赏析
![孟浩然《过故人庄》古诗鉴赏《过故人庄》古诗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2e2f355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a2.png)
孟浩然《过故人庄》古诗鉴赏《过故人庄》古诗赏析《过故人庄》由孟浩然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过故人庄》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五言律诗,写的是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过故人庄》作者: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过故人庄》【注解】(1)过:拜访,探访,看望。
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
(2)具:准备,置办。
(3)鸡黍:指烧鸡和黄米饭。
黍(shǔ):黄米饭。
(4)邀:邀请。
(5)至:到。
(6)合:环绕。
(7)郭:指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泛指城外。
这里指村庄的四周。
(8)斜:迤逦远去,连绵不绝。
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应读第二声的xia(9) 开:打开。
(10)轩:有窗户的长廊或小屋。
这里指窗户。
(11)面:面对。
(12)场圃:农家的小院。
菜园和打谷场。
(13)把酒:拿起酒杯。
把:端着,拿起。
(14)话:闲聊,谈论。
(15)桑麻:指桑树和麻,这里泛指庄稼。
(16)重阳日:夏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17)还:回到原处或恢复原状;返。
(18)就菊花:指欣赏菊花与饮酒。
就:靠近、赴、来。
这里指欣赏的意思。
菊花:既指菊花又指菊花酒。
指孟浩然的隐逸之情。
《过故人庄》【注评】故人具鸡黍,故人:老朋友,旧相识。
具:置办,准备。
鸡黍:肉鸡及黍米,代指田家的家常菜。
邀我至田家。
邀:约请。
至:来到。
田家:故人之家。
○交代此行的缘起。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合:合拢,指环村皆绿树。
郭:本义指外城,城、郭合成词时,城指内城墙,郭指外城墙,也可以泛指城墙;引申后,凡四周及外部皆称郭,此处郭指村郭──村庄的四面。
斜:迤逦远去。
○描写故人庄的近景及远景。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开:打开。
轩有窗的长廊或小室,面:面对,看到。
场:打谷场;圃:菜园;场圃作为一个词既可指场与圃.也可专指其一,复词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故人庄》诗句翻译和赏析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首诗是孟浩然诗歌的代表作, 也是盛唐田园诗的名篇。
它是孟浩然四十岁 往长安谋仕不遇之后,由“谋仕行义”的诗人转向躬耕归隐之际时所作。
《过故人庄》完整地写了诗人访问老友农庄的经过:先说应邀赴约;次写农 庄风光;再次写田园情趣;最后相约后期。
这里的“过”,非“经过”之义,而是 过访、探望之意。
首联:应邀赴约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这是说, 老朋友杀鸡做饭, 备好了丰盛的饭食, 邀请我到他的田庄里去做客。
这里把主客双方的神情和心境,都自然地流露了出来:一边是殷勤的款待,一边 是欣然地赴邀。
这两句诗表面意思很简单:应邀赴约。
那么深一层的含意是什么呢?的确, 乍看文面,平淡无奇,细瞧字里行间,却匿隐着一个自古以来的著名典故:“具 鸡黍”。
这是征引《论语》上的故事。
其《微子篇》载云—— 荷丈人 “止子路宿, 杀鸡为黍而食之。
” 这是怎么一回事?这是说,有一天,孔子门徒子路,曾向一位荷(diào 吊)丈 人(拿着竹制农具的老人)探问孔子行踪, 丈人留宿子路, 并杀鸡煮黍盛情款待他。
第二天,子路见了孔子,告诉他这件事。
孔子说:“这可是一位高人隐士呵,要 子路返回去解释一下。
但等子路再去时,丈人已不在,只好对其子说:“不仕无 义”,孔子是为义而谋仕。
即使已知“道之不行”,也要谋仕(基本精神)。
这是《论语》“子路问津”故事的大意。
诗人在诗中引入这个典实,用意何在?我想其用意,至少有两点:①说明自 己也像孔子那样,也是“为行义而谋仕”的;②说明自己的老朋友,是一位可敬 的归耕的隐者。
这里,表明主客双方对人生的态度是有差别的,但在实质上却是 相通的。
怎么既相异又相通呢?读完全诗即可领悟。
且看——
1/6
颔联:农庄风光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这里的合,联接,围拢。
郭,外城。
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道,内者叫“城”, 外者,称“郭”。
这两句是说,农庄坐落在郊野的绿树成荫的环抱里;庄旁的一 抹青山,郁郁苍苍地斜向城郭之外。
这是一个什么去处?不正是一个高人归耕隐 居的“福地”吗? 诗人把自己所见到的农庄环境, 用了这样优美的笔墨画出了如此僻静幽雅而 又生气盎然的大好风光,这是由于:一方面为表现主人隐居的环境;一方面也寄 托自己对田园风光的欣羡之情;并暗含着自己也将走上归隐道路的意向。
这在下 边诗句中就更加明显了。
颈联:田园情趣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这里是写诗人同主人在庄里饮酒叙谈的热烈情景:在主人家里打开窗子(即 “开轩”),面对着谷物和园圃,摆上酒菜,开怀畅饮,呷美酒,谈农事,其乐 无穷。
在这看来平平淡淡的两句诗里, 诗人巧妙地化用了阮籍和陶潜诗歌中的两句 诗意—— 上句之开轩,来自阮籍八十二首大型组诗《咏怀诗》第十九首的“开轩临四 野, 登高望所思”的语意。
这原来是阮籍咏叹一个安贫乐道儒生欣羡隐遁生活的。
孟浩然沿用了阮诗的原意,表示自己也愿意从仕途转向隐遁之道。
下句之话桑麻,是化用陶潜《归园田居》组诗之第二首的“相见无杂言,但 道桑麻长”的诗意。
原来是陶潜为歌咏田园邻里间只关心农事, 不涉世俗杂事而 说的话。
此处孟浩然用了它,是为了赞赏主人隐居生活的高尚意趣;同时,也表 明自己对陶潜归耕生活的向往。
可见,在这一联中,连用了两个古人的诗意,是 很具用心的。
这不仅写了主客间的融洽气氛,赞扬了老友的高尚情操,而且,更 重要的是以行动表明了诗人自己也在以阮、陶为榜样,有意断绝尘想而高蹈了。
诗的尾联,写了这次造访的结束,也说明了诗人思想转变过程的最后完成。
尾联:约定后期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先说说就菊花的意思。
注者对此,歧说较多。
有的说,“就”,亲近、凑近 了;又说,“伴随”;又有说“趁着”等。
“菊花”,也有二说,一说“指重阳节 之赏菊佳节”;一说“在重阳节饮菊花酒”;又一说“重阳再来, 就看菊花喝酒”。
我认为, 以第三说为妥。
因为古代虽有以菊花酿酒的习俗, 此处不一定坐实为“菊 花酒”,而在菊花盛开的重阳佳节,饮一饮一般醴酒,也是古人之俗风。
正因如 此,诗人在此同主人约定——
2/6
等到那秋高气爽的重阳佳节的到来, 趁着菊花盛开的大好时光, 再来农庄同 大家痛饮一番。
这两句诗, 不仅仅以“约定日后重游”来结束全诗, 而且明白地表示了诗人 躬耕归隐的决心, 将最后完成由“谋仕行义”到“绝尘隐遁”的转变, 具体揭示 了主客之间的“相异又相通”的进程。
这首诗有两点值得注意: 第一、在思想上,它主要歌颂隐逸生活和田园恬适的情趣。
它通过赞美真挚 友情和田园风光, 抒发了诗人从仕途追求失败后而欣然转向归隐的情怀, 隐隐地 流露了一点怀才不遇的情绪与感慨。
虽然不甚深刻, 但也正反映了盛唐时代风貌 的一个侧面,有一定的认识价值。
第二、在艺术上,这首诗很有特色。
这个特色可概括为如下几句话—— 浅 而深,淡而浓,简朴而亲切,专以情深意醇、思真词实感人。
乍看这首平实的五言律诗, 似乎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诗之技巧, 但是它说明了 若干做一首好诗的道理。
比如我们只要按一定格律做诗, 就可以达到很多意料之 外的效果: 它虽然技巧老到,却无造作之态; 它虽然讲究了声律对仗,但收到自然和顺之效; 它虽然用典不少(至少八句四典),却是显得明白活泼; 它虽然写法朴实(信口道出、平实章法),但给人以含义深沉之感; 它虽然造语平淡(明白如话),可是诗味十分醇厚。
正如清人黄生在《唐诗摘钞》中所说: 全诗俱以信口道出, 笔尖几不着墨。
浅之至而深, 淡之至而浓, 老之至而媚, 火候至此,并烹炼之炽俱化矣。
3/6
4/6
5/6
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