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故人庄》诗句翻译和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故人庄》诗句翻译和赏析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首诗是孟浩然诗歌的代表作, 也是盛唐田园诗的名篇。

它是孟浩然四十岁 往长安谋仕不遇之后,由“谋仕行义”的诗人转向躬耕归隐之际时所作。

《过故人庄》完整地写了诗人访问老友农庄的经过:先说应邀赴约;次写农 庄风光;再次写田园情趣;最后相约后期。

这里的“过”,非“经过”之义,而是 过访、探望之意。

首联:应邀赴约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这是说, 老朋友杀鸡做饭, 备好了丰盛的饭食, 邀请我到他的田庄里去做客。

这里把主客双方的神情和心境,都自然地流露了出来:一边是殷勤的款待,一边 是欣然地赴邀。

这两句诗表面意思很简单:应邀赴约。

那么深一层的含意是什么呢?的确, 乍看文面,平淡无奇,细瞧字里行间,却匿隐着一个自古以来的著名典故:“具 鸡黍”。

这是征引《论语》上的故事。

其《微子篇》载云—— 荷丈人 “止子路宿, 杀鸡为黍而食之。

” 这是怎么一回事?这是说,有一天,孔子门徒子路,曾向一位荷(diào 吊)丈 人(拿着竹制农具的老人)探问孔子行踪, 丈人留宿子路, 并杀鸡煮黍盛情款待他。

第二天,子路见了孔子,告诉他这件事。

孔子说:“这可是一位高人隐士呵,要 子路返回去解释一下。

但等子路再去时,丈人已不在,只好对其子说:“不仕无 义”,孔子是为义而谋仕。

即使已知“道之不行”,也要谋仕(基本精神)。

这是《论语》“子路问津”故事的大意。

诗人在诗中引入这个典实,用意何在?我想其用意,至少有两点:①说明自 己也像孔子那样,也是“为行义而谋仕”的;②说明自己的老朋友,是一位可敬 的归耕的隐者。

这里,表明主客双方对人生的态度是有差别的,但在实质上却是 相通的。

怎么既相异又相通呢?读完全诗即可领悟。

且看——
1/6


颔联:农庄风光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这里的合,联接,围拢。

郭,外城。

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道,内者叫“城”, 外者,称“郭”。

这两句是说,农庄坐落在郊野的绿树成荫的环抱里;庄旁的一 抹青山,郁郁苍苍地斜向城郭之外。

这是一个什么去处?不正是一个高人归耕隐 居的“福地”吗? 诗人把自己所见到的农庄环境, 用了这样优美的笔墨画出了如此僻静幽雅而 又生气盎然的大好风光,这是由于:一方面为表现主人隐居的环境;一方面也寄 托自己对田园风光的欣羡之情;并暗含着自己也将走上归隐道路的意向。

这在下 边诗句中就更加明显了。

颈联:田园情趣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这里是写诗人同主人在庄里饮酒叙谈的热烈情景:在主人家里打开窗子(即 “开轩”),面对着谷物和园圃,摆上酒菜,开怀畅饮,呷美酒,谈农事,其乐 无穷。

在这看来平平淡淡的两句诗里, 诗人巧妙地化用了阮籍和陶潜诗歌中的两句 诗意—— 上句之开轩,来自阮籍八十二首大型组诗《咏怀诗》第十九首的“开轩临四 野, 登高望所思”的语意。

这原来是阮籍咏叹一个安贫乐道儒生欣羡隐遁生活的。

孟浩然沿用了阮诗的原意,表示自己也愿意从仕途转向隐遁之道。

下句之话桑麻,是化用陶潜《归园田居》组诗之第二首的“相见无杂言,但 道桑麻长”的诗意。

原来是陶潜为歌咏田园邻里间只关心农事, 不涉世俗杂事而 说的话。

此处孟浩然用了它,是为了赞赏主人隐居生活的高尚意趣;同时,也表 明自己对陶潜归耕生活的向往。

可见,在这一联中,连用了两个古人的诗意,是 很具用心的。

这不仅写了主客间的融洽气氛,赞扬了老友的高尚情操,而且,更 重要的是以行动表明了诗人自己也在以阮、陶为榜样,有意断绝尘想而高蹈了。

诗的尾联,写了这次造访的结束,也说明了诗人思想转变过程的最后完成。

尾联:约定后期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先说说就菊花的意思。

注者对此,歧说较多。

有的说,“就”,亲近、凑近 了;又说,“伴随”;又有说“趁着”等。

“菊花”,也有二说,一说“指重阳节 之赏菊佳节”;一说“在重阳节饮菊花酒”;又一说“重阳再来, 就看菊花喝酒”。

我认为, 以第三说为妥。

因为古代虽有以菊花酿酒的习俗, 此处不一定坐实为“菊 花酒”,而在菊花盛开的重阳佳节,饮一饮一般醴酒,也是古人之俗风。

正因如 此,诗人在此同主人约定——
2/6


等到那秋高气爽的重阳佳节的到来, 趁着菊花盛开的大好时光, 再来农庄同 大家痛饮一番。

这两句诗, 不仅仅以“约定日后重游”来结束全诗, 而且明白地表示了诗人 躬耕归隐的决心, 将最后完成由“谋仕行义”到“绝尘隐遁”的转变, 具体揭示 了主客之间的“相异又相通”的进程。

这首诗有两点值得注意: 第一、在思想上,它主要歌颂隐逸生活和田园恬适的情趣。

它通过赞美真挚 友情和田园风光, 抒发了诗人从仕途追求失败后而欣然转向归隐的情怀, 隐隐地 流露了一点怀才不遇的情绪与感慨。

虽然不甚深刻, 但也正反映了盛唐时代风貌 的一个侧面,有一定的认识价值。

第二、在艺术上,这首诗很有特色。

这个特色可概括为如下几句话—— 浅 而深,淡而浓,简朴而亲切,专以情深意醇、思真词实感人。

乍看这首平实的五言律诗, 似乎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诗之技巧, 但是它说明了 若干做一首好诗的道理。

比如我们只要按一定格律做诗, 就可以达到很多意料之 外的效果: 它虽然技巧老到,却无造作之态; 它虽然讲究了声律对仗,但收到自然和顺之效; 它虽然用典不少(至少八句四典),却是显得明白活泼; 它虽然写法朴实(信口道出、平实章法),但给人以含义深沉之感; 它虽然造语平淡(明白如话),可是诗味十分醇厚。

正如清人黄生在《唐诗摘钞》中所说: 全诗俱以信口道出, 笔尖几不着墨。

浅之至而深, 淡之至而浓, 老之至而媚, 火候至此,并烹炼之炽俱化矣。


3/6


4/6


5/6


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