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青山不老(1)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语文《青山不老》PPT课件1
“青山不老”表面上是说青 翠的高山永远不会老,实际上是 暗示老人的精神永远流传。以 “青山不老”为题寓意深刻,发 人深省。
•
1.戏曲脸谱的审美之所以受到各门传 统艺术 的影响 ,是因 为戏曲 艺术综 合了多 门类传 统艺术 ,受到 各门传 统艺术 美学思 想的影 响。
•
2.民间美术作品中的脸谱,与戏曲舞 台上的 脸谱大 多是相 同的, 而有时 不尽相 同的脸 谱图案 ,都是 自由发 挥和再 创造的 结果。
有一位81岁的老人,他 从65岁开始创造了一个青山 不老的奇迹。今天就让我们 走进课文,去认识这位平凡 而又伟大的英雄吧!
1 青山不老
9
*词语理解
肆虐:任意残杀或迫害。 盘踞:非法占据。 归宿:人或事物最终的着落。 劲挺:坚强有力地挺立着。 淤泥:沉积的泥沙。 荡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我会读
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 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 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 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 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 层的梯。老人说:“这树下的淤泥有 两米厚,都是好土啊!”
“如臂如股”“劲挺”“树却勇敢 地顶住了它的凶猛”体会到树的勇敢与 坚强;“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 好土啊!”我们可以感受到老人对植树 造林的坚守与奉献。
脱险 肆虐 山沟 盘踞
创造 奇迹 绿洲 价值
试着用以上一个或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词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课文讲述了一位山野老农, 将毕生的精力用于植树造林工 作,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山 沟创造了一片绿洲,以此来实 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子孙 后代。
*这位老人创造了 怎样的奇迹?
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 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 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 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 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青山不老ppt课件
• 白头种松桂, • 早晚见成林。
一位头发花白的 老人日复一日地 种树,功夫不负 有心人,终于种 出了一片树林。
你能用一个词来形 容这幅山林图吗?
树木茂密、 生机勃勃、 绿树成荫……
作者介绍
梁衡, 1946年生,著名学者、 新闻理论家、作家。山西霍 州人。著名的新闻理论家、 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 其代表作品:《没有新闻的 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 《新闻原理的思考》。
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这
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
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 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过去,
这里风吹沙起,能一尘暴常年不断,突出环境指恶劣。
条件
从哪些方面 进行描写
关键词句
山沟的大环境 地理环境 大风肆虐,“怪物”盘踞。
两个“全”字让人感受到了树木郁 郁葱葱,绿意盎然。
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 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 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山洪 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 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
树:茁壮、顽强、勇敢。
合作探究
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奇迹的?
放肆侵扰,任意妄为
①“青山”表面上指老人创造的奇迹,实际上
象征着老人的高贵品质、执着精神像青山一样充满
生机。
②“不老”则是说老人虽然会离开人世,但他
种下的这片青山以及他崇高的精神会世世代代流传
下去,永远“不老”。
精神永存
思考: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
“青山”指苍翠的高山,“不老”指永 远不会老。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面上 说青翠的高山永远不会老,实际上是暗指老 人种树的精神与世共存。以“青山不老”为 题,直接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一位头发花白的 老人日复一日地 种树,功夫不负 有心人,终于种 出了一片树林。
你能用一个词来形 容这幅山林图吗?
树木茂密、 生机勃勃、 绿树成荫……
作者介绍
梁衡, 1946年生,著名学者、 新闻理论家、作家。山西霍 州人。著名的新闻理论家、 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 其代表作品:《没有新闻的 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 《新闻原理的思考》。
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这
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
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 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过去,
这里风吹沙起,能一尘暴常年不断,突出环境指恶劣。
条件
从哪些方面 进行描写
关键词句
山沟的大环境 地理环境 大风肆虐,“怪物”盘踞。
两个“全”字让人感受到了树木郁 郁葱葱,绿意盎然。
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 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 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山洪 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 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
树:茁壮、顽强、勇敢。
合作探究
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奇迹的?
放肆侵扰,任意妄为
①“青山”表面上指老人创造的奇迹,实际上
象征着老人的高贵品质、执着精神像青山一样充满
生机。
②“不老”则是说老人虽然会离开人世,但他
种下的这片青山以及他崇高的精神会世世代代流传
下去,永远“不老”。
精神永存
思考: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
“青山”指苍翠的高山,“不老”指永 远不会老。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面上 说青翠的高山永远不会老,实际上是暗指老 人种树的精神与世共存。以“青山不老”为 题,直接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16《青山不老》PPT课件
2.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
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 土。
黄土提供了绿树成长所需的 养料,而绿树的根则牵绊着黄土, 使之不至于流失。这正如老农与 青山。这片青山养育了老农,而 老农用自己一生的努力,创造了 这片绿色的奇迹,作为对青山的 回报。
3.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 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 月同辉了。 “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指的是 这片绿洲,事实上还包含着开辟山林、 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 老人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 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 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
课文主要讲了:
《青山不老》讲述的是一位老 人将毕生精力用于植树造林工 作,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 值,同时造福子孙后代。
• • • • • •
肆虐: 任意残杀或迫害。 盘踞: 非法占据。 归宿: 人或事物的最终的着落。 劲挺: 坚强有力地挺立着。 淤泥: 沉积的泥沙。 荡漾: (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大家一起来读一 读。 1.山沟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大环境)
2.老人年老、瘦小。 (小环境) 3.生活条件艰苦。 (小环境) 4.同伴、老伴相继逝世。 (小环境)
县志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 使倒行,或 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知识链接
晋西北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 ,属于沙尘暴高发区,素有“一 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风三 尺土,风起土满天”的说法。右 玉县老城12米高的城墙如今已被 黄沙埋没,人可以沿坡直接上到 城墙;五寨县许多村庄,由于风 沙侵害,每一二十年就被迫搬迁 一次。
"老”
这个字的意思大家都知道吧, 谁来说说看
《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的:“七十 曰老,言须发变白”,告诉了我们“老” 的本义。 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位81岁的老 人,他从65岁开始创造了一个青山不老 的奇迹。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青山不老》PPT课件
要点点拨:
1.山沟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 2.老人年老、瘦小。 3.生活条件艰苦。 4.同伴、老伴相继逝世。
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大家一起来读 一读,体会老人植树的艰辛和精神的可 贵。
交流: 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 老的”?
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 这片绿洲,用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 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 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 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 长而变老的。
学习目标:
1.字词正音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3.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4.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 5.作者为什么说“青山不老的”?
字词正音:
• 治理 • 归宿 • 荡漾 • 领悟 • 风雨同舟 zhì sù yànɡ
பைடு நூலகம்wù
zhōu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青山不老》讲述的是一 位老人将毕生精力用于植树造 林工作,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 生价值,同时造福子孙后代。
青山不老
大环境—险恶 创造奇迹
老人——青山 是不会老的 小环境—艰苦
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老农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请从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加以说明)
原来——狂风肆虐、沙尘暴 盘踞的山沟
现在——绿意荡漾的青山
老农创造的奇迹:
1.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 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 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 波光。 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漫山 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 微泛绿波的画面,喻示着老人投身山 林、为改造山沟所做的巨大贡献。
老农创造的奇迹:
2. 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 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 不起的奇迹。 3.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 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 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 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 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
16青山不老_优秀课件_人教版_六年级上_PPT
肆虐: 任意残杀或迫害。 盘踞: 非法占据。 劲挺: 坚强有力地挺立着。 荡漾: (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风雨同舟:比喻共同度过困难。
•
讲述的是一位山野老农将毕生 的精力用于植树造林的工作,以此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造福子 孙后代。
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请从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加以说明)
1、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 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 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1.以最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掌握重点 词语。 2.课文主要写件什么事? 3.老农创造了怎样的奇迹?(文中找) 4.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了 这样的奇迹的? 5.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 • • • •
土炕 kàng 粼粼 lí n 肆虐nüè 盘踞 jù 擎 qí ng 坠zhuì 铁锹 qiāo 治理 风雨同舟 三番五次 归宿sù 如臂如股gǔ 劲挺jì ng 淤泥yū 荡漾 日月同辉 领悟
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 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 阵、叶间微泛绿波的画面,喻示 着老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 做的巨大贡献。
• 2、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 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 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一亩约667平方米,普通教室一般50平方米,你能想象老人种了 多大面积的树林吗?
这位老人,在齐腰深的大雪中护 林,汗水和冰茬使棉裤变成“铠甲”, 红肿的大腿跪出血水 。 这位老人,在文革时为了帮助一 棵被压弯的小树遭看守多次毒打。 这位老人,在劳模表彰会上,却 憋得满脸通红,只说出18个字:“我 叫马永顺,护林1200立方米,一个人 顶6个!” 这位老人,在临终前还在哼着那 首由他自己创作的“植树”号子: “行动起来呀,嘿哟嘿哟;植树造林 啊,嘿哟嘿哟。绿化祖国呀,嘿哟嘿 哟;造福子孙啊,嘿哟嘿哟……”
青山不老课件(1)
• • • • 1、山沟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 2、老人年老、瘦小。 3、生活条件艰苦。 4、同伴、老伴相继逝世。
• 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大家一起来读一读,体 会老人植树的艰辛和精神的可贵。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青山不 老”的含义?
难点理解
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这样的 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 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 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 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 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 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
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奇迹是 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创造的?(老 人在种树造林的过程中遇到了哪 些困难?)
要点点拨
• • • • 1、山沟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 2、老人年老、瘦小。 3、生活条件艰苦。 4、同伴、老伴相继逝世。
• 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大家一起来读一 读,体会老人植树的艰辛和精神的可贵。
方法:抓关键词、 联系实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 肆虐 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 盘踞 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
县志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 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沙尘暴
要点点拨
被黄沙逐渐吞没的村庄
沙尘满天的城市
读读记记
淤泥 归宿 荡漾 土炕 盘踞 肆虐 劲挺 领悟 归宿 风雨同舟 三番五次
字词正音
yū sù yàng
kàng jù
nuè
• 淤泥 • 归宿 • 荡漾 • 土炕 • 盘踞 • 肆虐
•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阅读要求:
自主探究:
默读课文,思考:这位老人创造 了怎样的奇迹?用“——”划出。 找好后再读读句子,写上体会。
• 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大家一起来读一读,体 会老人植树的艰辛和精神的可贵。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青山不 老”的含义?
难点理解
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这样的 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 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 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 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 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 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
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奇迹是 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创造的?(老 人在种树造林的过程中遇到了哪 些困难?)
要点点拨
• • • • 1、山沟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 2、老人年老、瘦小。 3、生活条件艰苦。 4、同伴、老伴相继逝世。
• 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大家一起来读一 读,体会老人植树的艰辛和精神的可贵。
方法:抓关键词、 联系实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 肆虐 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 盘踞 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
县志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 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沙尘暴
要点点拨
被黄沙逐渐吞没的村庄
沙尘满天的城市
读读记记
淤泥 归宿 荡漾 土炕 盘踞 肆虐 劲挺 领悟 归宿 风雨同舟 三番五次
字词正音
yū sù yàng
kàng jù
nuè
• 淤泥 • 归宿 • 荡漾 • 土炕 • 盘踞 • 肆虐
•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阅读要求:
自主探究:
默读课文,思考:这位老人创造 了怎样的奇迹?用“——”划出。 找好后再读读句子,写上体会。
16《青山不老》课件-PPT课件
2. 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 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 奇迹。 3.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 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 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 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 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
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 创造了这样的奇迹的?
• 治理 • 归宿 • 荡漾 • 领悟 • 风雨同舟
zhì sù yànɡ wù zhōu
• • • • • •
任意残杀或迫害。 肆虐: 非法占据。 盘踞: 人或事物的最终பைடு நூலகம்着落。 归宿: 劲jì ng挺: 坚强有力地挺立着。 沉积的泥沙。 淤泥: (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荡漾:
阅读提示:
默读课文,思考: •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 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 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 联系课文,想一想: • 作者为什么说“青山不老的”?
按课文内容填空:
这位晋西北的老人,已经种了 年树,绿化了 , 造了____,3700亩林网,这是____。 老人觉得____,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_ ___,他是真的与____。这位普通老人让我 领悟到:____。
按课文内容填空:
这位晋西北的老人,已经种了15年树,绿化了 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 多么了不起的奇迹。老人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 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的 与山川同在、与日月同辉了。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 悟到:青山不会老。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青山不老》讲述的是一位老 人将毕生精力用于植树造林工 作,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 值,同时造福子孙后代。
老农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请从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加以说明)
青山不老课件(共36张PPT)
(fēng yǔ tóng zhōu) 比喻共同渡过困难。
风 雨 同 舟 例: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将风雨同舟。
2
0
2 3
(guī sù) 人或事物最终的着落。文中指青山是老人生命的终结地。
六 年
归 宿 例:植树造林就是他生命的归宿。
级
语 文
坚强有力地挺立着。文中指在山洼、山腰里的杨树、柳树挺立
字词 词语释义
2
0
任意残杀或迫害;起破坏作用。文中指西伯利亚大风经常吹刮,
2 3
(sì nüè) 给当地造成很大的破坏和损失。
六 年
肆 虐 例:洪水肆虐,淹没了大量的农田。
级
语
非法占据;霸占(地方)。文中指中国的晋西北经常受到干旱、
文
上
(pán jù) 霜冻、沙尘暴的迫害。
册
盘 踞 例:解放战争时期,许多土匪都盘踞在山上。
2
1 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
0
2
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3
六
第一部分 (第1自然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了老人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所做出的贡献。
年
级
语
2 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
文 上
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过去,这里风吹沙
册
起,能一直埋到城头。当地县志记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
二三丈而坠。”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
创造了这块绿洲。
段解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6 青山不老|人教新课标(共18张PPT)
教学目标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积累精彩语言;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字词积累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治理
归宿
荡漾
领悟
肆虐
奇迹
沙尘暴
晋西北
山川共存
日月同辉 风雨同舟 三番五次 绿风荡漾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252021/8/25Wednesday, August 25,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252021/8/252021/8/258/25/2021 5:26:30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252021/8/252021/8/25Aug-2125-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252021/8/252021/8/25Wednesday, August 25, 2021
课堂总结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命创造了 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升华,而且将随着青 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这位普通的老 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同学们,这位老人15年如一日地植树造林,造福后代,他的精神 永垂不朽,学到这里,相信大家又很多的话想对这位老爷爷说吧,赶 快拿起笔写写吧!
部编六年级上人教《16 青山不老》朱小平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免费下载
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 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 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
觉得种树是命运的 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 命的归宿。
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 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 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 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 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 迹。
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 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 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 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
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 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 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
拓展阅读《种树老人》
作业:
1、 摘抄或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2、 推荐阅读《倾听鸟语》。 3、 搜集资料,制作一份关于保 护环境的手抄报。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尤溪县东城中心小学 朱小平
土炕 盘踞 肆虐 淤泥 风雨同舟 如臂如股
默读课文,思考:
1. 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用“——”划出有关句子。
2.这一奇迹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创 造的?用“~~~~”划出有关 句子。找好后再读读句子,写上 体会。
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1
青山不老课件(共19张PPT)
青山不老
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 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青山不老
学习任务三
默读课文,思考:这样的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 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从这些数字中, 你体会到了什么?
青山不老
学习任务一
默读课文,说说你随作者初到此处看到 了什么?这条山沟原来是什么样的?
青山不老
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 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 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 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一切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 过去,这里风吹沙起,能一直埋到城头。当地县志记载: “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对面的这个手端 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
青山不老
学习任务二
默读课文,用横线勾画相关语句,说说 这是一片怎样的绿洲。
青山不老
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 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 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 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保老持人水说土:,“意这义树重根大。下的淤泥 也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是的,保住了这些黄土, 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青山不老
学习任务四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为什么以“青山 不老”为题,你从这位老人身上体会到了什 么品质?
青山不老
有感情地朗读第 5自然段,体会 “守”的深刻含义。
青山不老
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 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 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 层层的树形成一树层守层着土的地梯,,老老人人守说着:山林“。这树根下的淤泥 也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是的,保住了这些黄土, 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9青山不老部编版共16张PPT
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5 在屋里说完话,老人陪我们到沟里去看树。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jìng)挺⑦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山洪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老人说:“这树下的淤泥⑧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句解:黄土提供了绿树成长所需的养料,而绿树的根则扎紧、牵绊着黄土,使之不至于流失。这正如老农与青山是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的。这片青山养育了老农,而老农用自己一生的努力,创造了这片绿色的奇迹,作为对青山的回报。】
感悟心语 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以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这价值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们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写法练笔
写作特点:列数字。 仿写思路: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本课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描绘了老人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所作的巨大贡献。我的练笔:查找相关资料,用列数字的方法说明你的一项发现吧。
③思考:怎样理解“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这句话?这句话中老人表面上是选择了吃苦种树,实际上是选择了改造家园、造福子孙的伟大精神。
④风雨同舟:比喻共同度过困难。造句:能与曾经风雨同舟的老战友重逢,爷爷显得十分激动。⑤三番五次:屡次,一次又一次。造句:你三番五次地破坏公物,不能再轻易放过你了。⑥归宿:人或事物最终的着落。造句:大海是溪流、江河的归宿。
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写“我”的感悟:青山是不会老的。
⑦思考:学完全文,说说种树老人具有怎样的思想性格。种树老人具有坚毅、持之以恒的精神,无私的品格,豁达、开朗的胸怀,早已把生命注入到植树造林事业中的崇高的思想境界。
感悟心语 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以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这价值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们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写法练笔
写作特点:列数字。 仿写思路: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本课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描绘了老人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所作的巨大贡献。我的练笔:查找相关资料,用列数字的方法说明你的一项发现吧。
③思考:怎样理解“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这句话?这句话中老人表面上是选择了吃苦种树,实际上是选择了改造家园、造福子孙的伟大精神。
④风雨同舟:比喻共同度过困难。造句:能与曾经风雨同舟的老战友重逢,爷爷显得十分激动。⑤三番五次:屡次,一次又一次。造句:你三番五次地破坏公物,不能再轻易放过你了。⑥归宿:人或事物最终的着落。造句:大海是溪流、江河的归宿。
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写“我”的感悟:青山是不会老的。
⑦思考:学完全文,说说种树老人具有怎样的思想性格。种树老人具有坚毅、持之以恒的精神,无私的品格,豁达、开朗的胸怀,早已把生命注入到植树造林事业中的崇高的思想境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片绿色的奇迹,作为对青山
的回报。
2021
37
2、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 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面临享福与吃苦的抉择,老
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开辟山沟、
改造山林的艰苦之路,因为他知
道这条山沟需要他不断地种树绿
化,因此他愿意将自己的一生都
奉献给这山沟,将自己的生命都
奉献给这青山。
2021
38
3、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 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2021
23
2021
24
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一排三间
房,就剩下老者一人。老人每天早晨抓把柴煮
饭,带上干粮扛上铁锹进沟上山;晚上回来,
吃过饭,抽袋烟睡觉。65岁那年,他组织了七
位老汉开始治理这条沟,现在已有五人离世。
பைடு நூலகம்
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一天他栽
树回来时,发现她已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
2021
18
老农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请从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加以说明)
2021
1
2
19
3
方法:通过想象画面
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
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
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
粼粼的波光。
2021
20
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 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 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 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 闪着粼粼的波光。
2021
35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 “青山不老”的含义?
2021
36
1、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 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黄土提供了绿树成长所需
的养料,而绿树的根则扎紧、
牵绊着黄土,使之不至于流
失。这正如老农与青山是息
息相关、不可分离的。这片
青山养育了老农,而老农用
自己一生的努力,创造了这
2021
14
肆虐 盘踞 淤泥 归宿 奇迹 价值 治理 荡漾
风雨同舟 三番五次 不紧不慢
2021
15
• 肆虐: 任意残杀或迫害。
• 盘踞: 非法占据。
• 归宿: 人或事物的最终的着落。
• 劲挺: 坚强有力地挺立着。
• 淤泥: 沉积的泥沙。
• 荡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 风雨同舟: 比喻共同度过困难。
2021
33
要点点拨
• 1、山沟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 • 2、老人年老、瘦小。 • 3、生活条件艰苦。 • 4、同伴、老伴相继逝世。
• 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大家一起来读一 读,体会老人植树的艰辛和精神的可贵。
2021
34
大环境: 大风、干旱、霜冻、沙尘暴 小环境: 81岁、就剩一人、五人离世、老伴去世
青山是不会老的!
2021
40
按课文内容填空:
这位晋西北的老人,已经种了 年树,绿化了 , 造了____,3700亩林网,这是____。 老人觉得____,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_ ___,他是真的与____。这位普通老人让我 领悟到:____。
2021
41
按课文内容填空:
这位晋西北的老人,已经种了15年树,绿化了8条 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 么了不起的奇迹。老人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他 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的与 山川同在、与日月同辉了。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 到:青山不会老。
16*青山不老
2021
1
阅读要求:
2021
2
背景资料
山西,素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
到冬,无风三尺土,风起土满天。”之
说。山西地处沙漠化扩展前沿,是沙尘 暴高发区。山西的右玉县老城12米高的
城墙如今已被黄沙埋没,人可以沿坡直
接上到城墙;五寨县许多村庄由于风沙
侵害,每一二十年被迫搬迁一次,风沙
已成为当地人最大的敌人。由于气候恶
劣,植被稀少,从西伯利亚来的强劲季 风,还会吹向河北、北京、天津等地, 形
成强烈的沙尘暴。
2021
3
沙尘暴
2021
4
沙尘满天的城市
2021
5
2021
6
2021
7
2021
8
2021
9
2021
10
2021
11
2021
12
2021
13
• 治理 zhì • 归宿 sù • 荡漾 yàng • 领悟 wù • 风雨同舟zhōu
他已经81岁,知道终有一天自已也会爬不起来。
他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地从城里回来,接他去
享清福,他不走。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
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山沟自然环境恶劣险峻,衬托改造山林
的艰难困苦。
2021
25
方法:抓关键词
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
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
奇迹。
2021
16
课中自学:
1.默读课文,思考:这位老人创造了 怎样的奇迹?用“——”划出。
2.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 造的?用“~~~~”划出。找好后再 读读句子,写上体会。
3.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老的?
2021
17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青山不老》讲述的是一位老人将 毕生精力用于植树造林工作,以此 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造福 子孙后代。
2021
42
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漫山
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微
泛绿波的画面,喻示着老人投身山林、
为改造山沟所做的巨大贡献。
2021
21
原来——狂风肆虐、沙尘暴盘踞的山沟
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
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
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2021。
22
县志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 使倒行,或 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2021
26
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
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 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 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202形1 成一层层的梯。 27
现在——绿意荡漾的青山
2021
28
2021
29
2021
30
2021
31
2021
32
四人小组分工合作,结合课 文内容分析:老人在种树造林的 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另一种东西”,表面上
指的是这片绿洲,事实上还包
含着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
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老人用
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
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
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
青山永垂不朽。
2021
39
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 片绿洲,以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 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 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 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 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们领悟到:青山 是不会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