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过马路”的成因分析与解决对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式过马路”的成因分析与解决对策研究
摘要:近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生产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化加快发展,中国进入了汽车化时代。但由于交通道路管理不善、道路交通系统设置不合理、大部分公民素质低、从众心理强、法不责众心理、教育问题、路权分配不合理、法律不健全等原因,在中国形成了一群人集体过马路,致红绿灯于不顾的问题,被网友戏虐地称为“中国式过马路”。以下笔者将通过一系列数据和一些真实性的事件分析“中国式过马路”的现状和整治结果,得出“中国式过马路”的特点,并通过分析挖掘出“中国式过马路”的深层次原因,最终得出其解决措施。
关键字:中国式过马路现状整治结果特色成因解决对策
引言:“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这一说法源于2012年10月10日遨游哈哈用户“中正平和”发表的笑话。“中国式过马路”有着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它不仅对行人的生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也损害了正常的交通秩序,并且从中折射出了中国交通管理不善以及人民素质较低等一系列问题。据统计,2012年国庆8天长假,全国发生6.8万多起交通事故。尽管与2011年同期相比,数量有了大幅下降,但绝对数量仍够吓人的。所以,探究“中国式过马
路”的深层次原因以及可行的措施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
近两年来对“中国式过马路”的研究也颇多,其中涉及到了“中国式过马路”的成因、解决措施以及中美过马路的比较研究、从“中国式过马路”看社会环境对青少年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中国式过马路治理成果等研究。但是笔者认为对“中国式过马路”成因的探讨还不够全面,所提出的一些措施实施难度较大,以下笔者将通过一些数据论述“中国式过马路”的发展现状、治理结果、特点并更全面地探讨它的成因和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央视2012年10月14日《新闻直播间》节目播出“中国式过马路”:十字路口1小时600人闯红灯”,记者在“文明天下行”的媒体行动推出之后,专门进行了一小时文明观察。在石家庄的一个十字路头,观察采访一小时的时间,发现路口的红绿灯基本上是形同虚设的,闯红灯,在行驶的车流中冒险穿行的路人不在少数......中国式过马路已经成为大部分城市的一个普遍现象,但是也有研究声称其实世界各国都有闯红灯的现象,世界上也有美国式过马路等等,只是这一现象在中国尤为突出,所以被冠以中国式的标签。2012年网络出现“中”式过马路”这一词后,便被风传,也引起了相关的争议和一系列的研究,大多数城市也开始更多地关注“中国式过马路”,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取到了一些成效,但治理这一问题的工程量大,仅靠罚款也不太现实且不会得到根本性的转变,并且投入成本高。
以北京为例:北京把全面治理行人及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作为交通秩序整治的重点,通过纠正、教育、批评和处罚等措施治理“中
国式过马路”现象。北京市公安局2012年12月6日宣布,从即日起至2013年3月份,将会同相关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发起交通、治安、环境三大秩序突出问题集中管理整治专项工作。北京市公安局表示,通过联合整治工作,力争实现城市管理安全有序、市民出行更加顺畅、安全感明显增强、环境秩序满意度明显提升的目标。但是交警也反映治理的工程量大、费时费力、罚款实施起来难度很大。
“中国式过马路”特点
第一,对信号灯视而不见。无论《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得多么细致完善,城市红绿灯似乎永远只能约束机动车而管不住行人。第二、争分夺秒过斑马线。尽管经常被指责工作效率不高,但国人过马路时却从来都是急匆匆的,似乎有十万火急的事情等着做。第三、凑数组团的群体效应。在过马路这个细节上,国人将“人多力量大”和“法不责众”的道理演绎到了极致。摄像头与雷达测速对行人起不到任何作用。甚至还有些人公然在马路中间聊天。
“中国式过马路”成因分析
在中国,很多人都崇尚美国以及西欧发达国家公民的社会公德,认为他们很少存在闯红灯的行为。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之所以称之为“中国式”过马路,其中的原因要复杂的多,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1.行人素质。“红灯停绿灯行”这是我们熟知的交通规则,所以更多的人把“中国式过马路”的原因归结于中国的人口素质偏低,法律、安全意识淡薄不无道理。就文化素质而言,虽然近年来我国国民
受教育水平有明显提高,但是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每个城市里都有一定比例的农民工,这些人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存在对交通法规认识不足的问题。就道德素质而言,我国社会整体道德素质在提高,但是总有一部分人为了自身的利益不顾交通法规锤而走险,给自己、社会和他人带来危害。就法律素质而言,整体来说我国公民法律意识淡薄,很多行人没有摆正心态,对于过马路的行为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把遵守交通规则作为一种义务,导致“中国式过马路”的产生。
2.交通设施欠缺、红绿灯设置不合理,缺乏人性化。首先,行人闯红灯与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备、设置不科学有着直接的关系。如天桥、地下通道、斑马线设置不合理,有的地方很远都没有一个地下通道或者天桥。并且有的地下通道和天桥管理不善,脏、乱、差,随之而来的便是老百姓的怨声载道,宁可闯红灯过马路也不愿意走天桥或地下通道,从而这又成为了催生“中国式过马路”产生的另一原因。其次,红绿灯设计不合理,很多人行道上的红绿灯存在着红灯时间过长绿灯时间过短的状况,往往行人等很长时间才能过马路,可刚到马路中间就变成了红灯,此时行人失去耐心也在情理之中。并且红绿灯设置没有考虑到人流量在增多、道路过宽、人的步伐频率问题,更没有考虑到道路日后的变迁问题,缺乏人性化。此前同济大学课题组曾对中国人的忍耐限度做过调研,得出中国人最长忍耐时间为90秒的结论,也就是说中国人在红灯面前最多坚持等待90秒,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出现闯红灯的倾向。而与国外的相关数据比较,我们发现我国行人忍
耐限则与其有着明显的差异。
中外忍耐限度对比
资料来源:华商报,2012一10一16
如上图所示,德国、英国、美国的忍耐限度分别为60秒、45秒、40秒,与国外相比,中国的行人是耐心有余的,而信号灯的设置不合理才是更多的中国人选择闯红灯的重要原因。
3.行人法治规则意识淡薄,怀有一种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中国工业化进程时间短,几千年农耕社会自由散漫的生活方式导致国人规则意识淡薄。多数国人抱着实用主义的态度去对待规则,对利大于弊的,便去遵守和利用;反之,就无视之,而并不是自觉遵守规则。中国人在过马路时,尽管熟知“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但是总抱有只要几人一起过马路即使闯红灯,车也会给我们让路,即使违规也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
4.对行人要求宽松,法律不完善。面对巨大的人口压力,我国交通管理自然不易。我国城市化进程较快,但公民的素质还没有得到相同比例的提高,交通管理部门对行人的要求也较为宽松。一直以来,我国都没有对行人制定专门的过马路的惩治标谁,也没有针对“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