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教材解读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毫米的认识 ...................................................... - 2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四边形.............................................................. - 6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有余数的除法................................................... - 7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 9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秒的认识........................................................ - 12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分数的初步认识............................................. - 13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可能性............................................................ - 14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毫米的认识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量”的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设计这三个方面对本节课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从知识方面来讲有厘米的认识做基础,从经验方面来讲,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
这时,水到渠成的学习“毫米的认识”,能让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的总体特点:1、内容结构: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可能性。
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综合与实践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一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2、整体体例:一、时、分、秒(3课时)秒的认识…………………………………………………………………………………1课时时间的计算………………………………………………………………………………1课时练习一……………………………………………………………………………………1课时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5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1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加、减法的估算…………………………………………………………………………1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三、测量(6课时)毫米、分米的认识………………………………………………………………………2课时千米的认识………………………………………………………………………………2课时吨的认识…………………………………………………………………………………2课时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6课时)加法……………………………………………………………………………………2课时减法……………………………………………………………………………………3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五、倍的认识(3课时)倍的认识…………………………………………………………………………………1课时解决问题…………………………………………………………………………………2课时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1课时)口算乘法………………………………………………………………………………1课时笔算乘法………………………………………………………………………………8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数字编码…………………………………………………………………………………1课时七、长方形和正方形(3课时)四边形……………………………………………………………………………………1课时周长………………………………………………………………………………………1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课时八、分数的初步认识(4课时)分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分数的简单计算…………………………………………………………………………1课时分数的简单应用…………………………………………………………………………1课时九、数学广角—集合(1课时)十、总复习(4课时)3、做一做,单元练习的基本特点:教材注意在习题中安排提出数学问题的要求和训练(练习三第13题、练习八第8题、练习二十三第2、3、5题等)。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会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会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理解“倍”的概念及含义。
说策略
一、教学设计建议
1.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在教学量与计量时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中宁七小何敏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分析的是人教课标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内容。我将从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学策略三大方面来解读本册教材。说的不到的地方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说目标
一、学段目标(1—3年级)
知识技能
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了解估算,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1.能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应用其含义解决问题。
中宁七小 胡 娟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比较熟悉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的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02课时两位减两位数》(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02课时两位减两位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两位数减两位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2课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计算,并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习题,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和掌握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法和减法,对于两位数的认识也已经有所了解。
但是,学生在进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时,可能会出现计算错误和混淆的情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计算准确性,以及对于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索和交流,学生能够培养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正确进行计算,并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为主,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习题,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和掌握计算方法。
同时,我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和教学软件,来进行讲解和演示,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引发学生对于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讲解:通过一个生动的例题,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已知的整数减法知识,来解决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问题。
3.练习:通过一些有趣的习题,让学生进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实际问题解决: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步骤。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下册教材介绍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下册教材分析(出示课件1)大家晚上好!接下来我代表三年级备课组作教材分析,我将会在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这两块作出简要分析:一、教材内容(出示课件2、3)各单元对比来看,上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测量、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长方形和正方形、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集合总复习十个单元的教学内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下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与方向(一)、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复式统计表、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年月日(制作活动日历)、小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搭配(二)、(设计校园)、总复习九个单元的教学内容。
其中实验版教材中的“解决问题”单元在本册教材中融入各个单元之中,没有形成独立单元;“制作活动年历”和“我们的校园”作为综合与实践活动出现,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是下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接下来我将根据上下册内容分为四个部分:1、在关于计量知识的教学上册教材有两个单元的内容(出示课件4)分别是第一单元时分秒和第三单元测量。
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长度单位毫米、分米以及千米、质量单位吨。
下册安排了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有年月日。
上册这些内容的教学(出示课件5、6)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和质量以及时间长短的意识;下册教材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出示课件7),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是时、分、秒的提高版。
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2.在数与数的计算方面上册教材安排了有四个单元的知识,(出示课件 8)分别是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六单元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知识、第五单元的倍的认识和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教材分析韩蕾一、教材的基本结构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
每个单元包孕导语、课例、白话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大部分。
1·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和学习重点。
2·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篇,略读课文2篇。
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32篇。
3·白话交际·习作:独立成一个栏目,并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
4·回顾·拓展:由3个栏目组成,其中有2个固定栏目:“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另有“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趣味语文”穿插放置,其中“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各两次,“趣味语文”一次。
与中低年级实验教材分歧的是:①从本册起,将原先每组之后的“语文园地”,分作“白话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两个板块,“白话交际·习作”是单列出来。
②“我的发现”变为“交流平台”③教材不用第一人称来写;④课文中没有了“泡泡”。
大修订版教材的放置是:“积累·运用”包孕:读读·背背、阅读、白话交际(实践活动)、习作等。
精读课文有提示语(预习)二、教材的写特点(一)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有的专题是从思想内容的角度提出的,注重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如,月是故乡明,生活的启示,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有的专题是从人物的角度提出的,如,走近毛泽东;还有的专题是从文体的角度提出的,如,学习说明性文章,引导学生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学习一些基本的说明的方式。
(二)加强整合的写目的更加明确本册在写中进一步加强整合。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2.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整合。
本册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放置有“连接语”,有时在略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之间也有“连接语”。
人教版三上教材数学
人教版三上教材数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也就是人教版三上教材,包含了各种数学知识,如加减乘除、长度单位、测量单位、认识时间、认识图形等。
具体来说,人教版三上教材数学主要内容有:
1. 长度单位:包括认识厘米和米,掌握测量长度的基本技能,以及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 角的初步认识: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画角,会用直尺画角。
3. 观察物体: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了解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4. 乘法:包括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计算乘法。
5. 认识时间:让学生初步了解时间的概念,认识时钟,学会看时间。
6. 加法和减法:包括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
法(二),这些内容是数学中的基础运算。
7. 统计:让学生初步了解统计的概念,学会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方法,并能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
此外,还有一些数学实践活动,如掷一掷、周长是多少等,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总之,人教版三上教材数学的内容比较丰富,可以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并为后续的学习做好准备。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材分析
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教学内容1.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几分之一分数、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2.分数的简单计算3.分数的简单应用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能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通过操作活动,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能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3.感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发展数感;体会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三、编排特点1.合理确定认识分数的起点,逐步加深对分数的认识分数意义的理解是多维度的。
在分数概念的多个含义中,“部分-整体”概念处于基础地位。
因此,教材编排既考虑到分数概念的发展基础,又兼顾学生建构概念的认识特点,在本单元第一次认识分数时,借助几何直观和操作,从“一个物体作整体”到“多个物体作整体”,循序渐进地加深对分数所表达的“部分-整体”关系的认识。
而且所有内容的安排全部围绕这一基本含义展开,无论是比较大小还是简单的分数计算,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加深对分数含义的认识。
2.加强用分数解决问题的教学增加了第3小节“分数的简单应用”。
安排了“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获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的教学内容(例1),加深了学生对分数含义的理解;接着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的问题(例2),让学生利用刚刚掌握的“分数的含义”结合已有的整数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不仅沟通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加深了对分数的理解。
3.结合生活经验,借助直观和操作认识分数分数概念具有双重性,既有“数的特征”,也有“形的特征”。
只有从两个方面认识分数,才能很好地理解并掌握它的本质意义。
教材借助不同的实物模型(月饼、苹果等)、面积模型(长方形、正方形、圆等)等,数形结合,帮助学生认识分数形的特征。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1】一、知识结构图二、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确定从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一)教学重点:1、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千米;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万以内数加减进位算、退位算3、指导学生准确地进行连续进位的一位数乘法计算。
4、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5、认识一个图形周长的含义,会计算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
6、了解平均分的含义,分数的含义和产生的过程,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用几分之一表示简单图形的一部分。
7、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不同。
(二)教学难点:1、万以内笔算中的进位与退位。
2、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能估计物体的长度。
3、多位数乘一位数,某一位上的乘积加上进上来的数又要进位。
4、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几分之一”的表象。
5、认识一个图形周长的含义,会计算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
6、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规律。
三、解读教材,深研教材,改进教法,使学生在各方面得到长足发展。
(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2、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3、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口算得数是千以内数的两、三位数加减法。
4、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法、除法、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知道乘法、除法、有余数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地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
5、初步认识和理解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6、有条理地总结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7、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推理、、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和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单元整体教材分析
(一)课标解读1.核心素养使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能进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数感、量感)、运算能力、数据观念、推理能力、模型意识。
2.学段目标《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能进行较复杂的整数四则运算”,“形成数感、运算能力和初步的推理意识”。
(二)教材分析1.本单元在小学数学的地位和作用: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能够正确地口算100以内加减法、会笔算两三位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好这部分知识,将为以后学习多位数乘法、笔算除法打基础。
2.内容编排:本单元先出口算乘法,内容包含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相应的估算。
先出口算,是由于同学在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连续学习用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比较简洁接受。
同时,笔算乘法也要用到整十数乘一位数。
因此在教学笔算乘法是需要有口算的基础。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它是多位数乘法的基础。
教材在帮忙同学懂得笔算算理的基础上,实行各个突破的方法来克服笔算乘法的难点。
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支配:(1)通过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引出笔算竖式,帮忙同学懂得笔算的算理。
(2)突破笔算乘法的难点。
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进位问题。
二是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问题。
在进位中,先出不连续进位的,再出连续进位的,两种情形都以两位数乘一位数为主。
本单元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主要表达在两方面:一是创设了一些问题情境,让同学提出乘法运算问题,使同学体会到乘法运算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包蕴在许多现实情境中的一个个问题。
二是将乘法运算置于现实情境中,增加练习的趣味,同时让同学体会数学学问与现实生活的亲热联系。
3.纵向联系:人教版教材“整数乘法”的内容编排分为四个阶段(如下表)。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单元是学生学习的第二阶段,既是笔算乘法的开始,它以表内乘法、一位数乘两位数为基础,又为一位数乘多位数、两位数乘三位数甚至三位数乘三位数作铺垫,在整数乘法学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减)》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板块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1。 (1)435-322=113。 (2)你想怎样计算?竖式怎么写?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竖式: (3)应该从哪一位减起呢?你会算吗?(学生试着计算,同时指名板演 ) (4)集体订正,教师概括说明:列竖式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时,要把相 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学习例2。 (1)根据问题列出算式:435-86,我们也列竖式计算。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八、教学反思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阅历学识和生活阅历为根基,供给学生熟谙的概括情 景,以辅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 生活的紧密联系。 3、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 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板块三、课堂练习 新课讲授完以后,出示练习题。 1.竖式计算。 565-32= 398-272= 485-181= 936-614= 2.连一连。 398-132 345-115 235-111 366-122
244
266 230 124
3.某商场搞促销活动,水壶原价为268元,现价为205元;微波炉 原价为478元,现价为370元,这两种商品现价比原价各便宜了多 少钱?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口算和笔算三位数减三位数。
教学难点
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算法的多样化。
五、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 要方式”。本节课我先让学生调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解决一个新的 计算问题,经历探索过程,体会方法与步骤。然后在回顾、交流等学习 活动中自己总结算法,形成算理。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探索中体验—— 反思中提炼——迁移中应用”,给学生留出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空间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解读ppt课件
.
教 学 建 议
.
※ 两位数加两位数
• 体现算法多样化 • 增加思路图
• 提示:怎样才能 改成已学过的口 算呢?
解决策略 的多样化
鼓励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教学建议
解决策略的 多样化
加强动手操作、 激发学习欲望
教 学 建 议
.
重视培养 应用意识
• 将实际问题转化 为数学问题
• 发现规律
重视培养应 用意识
数与代数
数学
统计与概率 广角
数字 编码
新教材体现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无论是 内容的选择还是 呈现方式都很好的体现了以学 生为本的理念。它不仅结合了数学自身的特点, 更强调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其基本 的模式是:问题情境----探究新知----建立模型 ----解释应用与拓展。
.
教学建议 评价建议
标
识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初步的测
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情感态度
价值观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 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 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 难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 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 有密切联系。
1.能口算两位数加、减两 位数,会笔算三位数的加 、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 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 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 二、三位数,并会进三位 数,并会进行估算。
程
本技能。
总
●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 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取 信息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
目 标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 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 志,建立自信心。 ●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 价值 ●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 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 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解决问题”人教版三年级(上)解读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同观摩了两节课,都是人教课标版三年上,第四单元的内容。
我们的目的也旨在就这一册教材关于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两种课型研究,同时也只是抛砖引玉,想与在坐一线的各位实践者共同探讨、交流一下,关于新课标教材中,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应用题)教学到底应该怎么教。
希望大家积极思考、群策群立,将你在实践中真正遇到的问题,也取得的经验在这里与大家共享,让我们在交流共享中不断取得共进的效果。
首先我们要正确区分现实情境(来源于生活的实际问题)在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中的不同作用。
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把计算与解决问题分割开来,纯粹为了计算而教,使计算教学与现实生活明显脱节。
而在如今的课改推进中,教师们往往设计了内容丰富的情景吸引学生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又没有较好地把握情景与教学之间的合理关系,导致计算课与解决问题的课分不清楚。
那么,计算课要不要情景,怎样用情景,需要理性思考。
“解决问题”又该如何与之区分呢?首先我们读一下新课标里的一段内容:
《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第20页中指出: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应避免繁杂的
运算,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避免对应用题进行机械的程式化训练。
这段内容对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应用题)教学进行了精辟的界定。
用四个字概括,那就是——“算用结合”。
今天我们就立足于教材、教参,本着用好教材才能用活教材的原则,实实在在的展示了两节“常态课”、“平实课”,也是为大家提供一个研究的素材,在此感谢矿工街小学的两位教师辛苦的劳动,感谢学校领导的精心筹备。
下面给大家这两种课型的基本模式(粗线条):
计算教学:
新课展开(情境创设)——主题图(看读、读图、理解图意)——提出问题——列式计算(解决问题)——明算理、会算法、懂优化(重点)——总结方法(法则)——练习设计(围绕算理设计,尊重教材)——解决问题(巩固提升算法的应用、不宜过多)提示:实际问题背景下,获得计算的方法,懂得运算的道理,培养学生数感、提高计算能力。
解决问题:
新课展开(情境创设、复习引入)——主题图(看读、读图、理解图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选择解决策略——应用已有算法解决问题、用算法、懂优化(重点)——解答问题——练习设计、解决问题(联系生活,尊重教材、树立应用意识)
提示:在已有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两种课型要把握的基本原则:
联系生活,以“用”引“算”
联系生活,以“算”激“用”。
联系生活,以“用”促“算”
真正做到“算用结合”。
使学生思维活跃,学习主动性提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
下面对两种课型具体说明一下:
计算教学:
计算题教学的三点意见:1、抓好算理;2、讲清方法;3、适当的笔头、口头训练。
我们都知道,计算是由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一部分,如果没有解决问题的需要,也就没有计算的必要,所以在计算教学中必须与解决问题相接合,在具体的情境中展开计算教学,那么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如何做到算用的结合?
在计算教学中,把计算教学局限计算本身,把计算作为专门的技能来学习,只强调训练学生程式化的叙述“算理”,注重模仿和记忆算法,重视单纯的技能训练,通过各种计算形式来提高学生计算技能和熟练程度,这在新课程理念下是行不通的。
这样的计算教学显然忽视了计算的现实背景,削弱了计算与实际问题的联系。
为了充分体现计算与应用的密切联系,在计算教学时,我们有时从具体的问题情境
引入,在学生理解了算理之后,马上就去解决大量实际问题,在这里看似应用意识得到了培养,但另一方面也发现,学生的计算错误率却很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很差。
鱼和熊掌两者不能兼得,那么作为算和用的结合也是如此,我们在一节课中不可能既重视问题的解决又落实了计算的技能,两者总会所偏重。
因而笔者认为,教师在计算教学中要以计算方法、算理等技能为主。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当在计算教学时,当学生学会思考算法,明确算理之后,不必马上去解决问题,还要侧重加强在计算方法,技能技巧上的练习。
在学生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之后,应该根据计算技能形成的规律,及时组织练习,再根据学生的实际体验,适时缩短中间过程,进行归类和变式练习,再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计算教学要做到以下几点:
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要过多追求花样的翻新,亦不要太多的关注形式的求异,要求使双基(增加基本思想、基本经验)教学落到实处,平实中见新奇
1、情境创设与复习铺垫的有效结合.
2、算理直观与算法抽象的有效结合.
3、算法多样化与算法最优化的有效结合.
4、学生探究与适时引导的有机结合.
5、计算教学与问题解决的有效结合.
用所学的计算解决问题.这样,使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的丰富的数学信息,体会计算的价值和应用,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
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解决问题”浅释
从实质上说,“解决问题”教学的目标与“应用题”教学是相同的,都是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但是,在编排上“解决问题”教学与原“应用题”有着很大的不同。
以前的“应用题”是独立于其他知识单独编排的,与其他知识的结合不够紧密,另外,教师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在“应用题”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形成了固定的格式,这对于学生掌握解题技巧确实很有帮助。
但是当学生掌握了这种解题模式,就不去分析数量关系了,使得解应用题变成了机械的训练,也就失去了“应用题”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应用意识等的作用。
“解决问题”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这里让学生学会分析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方法是不变的初衷。
解决问题要做到以下几点:
1、问题情境生活化;
2、问题解决活动化;
3、解决策略多样化;
4、学习方式开放化;
我们的追求就是:“扎实、朴实、真实”的有效课堂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