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选修课后题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生物学与环境课后习题 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生物学与环境课后习题 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必备知识基础练1.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形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常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曲线最终呈“S”形B.达到K值后种群的增长速率也可能为负值C.种群增长的开始阶段不受自身密度的影响D.相同的种群K值也可能不同2.(广东)下图示某S形增长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与种群数量的关系。

当种群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时,其对应的种群数量是( )A.aB.bC.cD.d3.在一个玻璃容器内,装入一定量的符合小球藻生活条件的营养液后,接种少量的小球藻,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小球藻的个体数量,绘制成曲线。

下列能正确表示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4.(江西南昌模拟)下列与种群数量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的数量变化可能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传染病的流行程度会随种群密度的增大而增大C.在种群数量增长的“S”形曲线中,其增长速率保持不变D.采用每天定时抽样检测的方法,可研究水体中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5.德国小蠊的繁殖力非常强,能传播多种病菌。

下图是在一定条件下德国小蠊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如果使用更大的容器培养德国小蠊,其环境容纳量不一定增大B.德国小蠊种群在0~4 d增长缓慢的原因可能是起始数量较少C.在第20天左右是防治德国小蠊危害的最佳时期D.防治德国小蠊的最根本措施是降低其环境容纳量6.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时,分别在4支试管中进行培养(具体见下表),其他实验条件相同,均获得了“S”形增长曲线。

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A.4支试管内的种群数量达到K值的时间是Ⅳ=Ⅰ>Ⅱ=ⅢB.4支试管内的种群数量在K/2时增长最快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的开始下降7.(广东深圳罗湖区月考)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λ倍,下图表示λ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0~a年,种群数量呈“J”形曲线增长B.b~d年,种群数量一直在增加C.c点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最小D.d~e年,该种群生物数量达到K值8.(重庆垫江第五中学月考)阿根廷的一片林地中生活着灶鸟和粉嘴潜鸭等多种鸟类,对灶鸟种群密度进行调查时发现,种群密度少于15只时,种群数量增加,多于20只时种群数量下降,处于15~20只之间时,种群数量有时增加有时下降。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2.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课后习题(含解析)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2.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课后习题(含解析)

【优化设计】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专题2 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课后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课时演练·促提升1。

含C、H、O、N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可以作为( )A。

异养微生物的氮源、能源B.异养微生物的碳源、能源C.自养微生物的碳源、氮源、能源D。

异养微生物的碳源、氮源、能源解析:含C、H、O、N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一般是蛋白质,因此可给异养微生物提供碳源、氮源、能源。

答案:D2。

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空气、牛奶所采用的灭菌、消毒方法依次是()①化学消毒②灼烧灭菌③干热灭菌④紫外线消毒⑤高压蒸汽灭菌⑥巴氏消毒法A.⑤③②①④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⑥②③④①⑤D.③④②①⑥⑤解析:培养基用高压蒸汽灭菌;培养皿能耐高温,用干热灭菌;接种环可通过灼烧灭菌达到迅速、彻底的灭菌效果;实验操作者的双手可用化学药剂进行消毒,如用酒精擦拭双手;空气可用紫外线消毒;牛奶可采用巴氏消毒法,使营养成分不被破坏.答案: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营养基质的是固体培养基B。

培养基只有两类: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C。

固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水即可制成液体培养基D.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解析:培养基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根据培养基的物理性质不同,可将培养基分成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和半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不加凝固剂。

答案:D4。

三个培养皿中分别加入10 mL不同的培养基,然后接种相同的大肠杆菌样液。

培养36 h后,计算菌落数,结果如表所示。

下列选项错误的是()培养皿培养基成分菌落数Ⅰ琼脂、葡萄糖35Ⅱ琼脂、葡萄糖、生长因子250Ⅲ琼脂、生长因子0A。

该实验采用的是固体培养基B.该实验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C。

Ⅰ和Ⅲ对照,说明大肠杆菌的生长不需要生长因子D。

Ⅱ和Ⅲ对照,说明大肠杆菌的生长需要糖类解析:培养基中均加入了琼脂,故为固体培养基;微生物接种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Ⅰ组和Ⅲ组存在两个变量,不能说明大肠杆菌的生长是否需要生长因子;Ⅱ组和Ⅲ组对照,自变量是葡萄糖的有无,说明大肠杆菌的生长需要糖类。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 课后练习题及章末检测含答案解析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 课后练习题及章末检测含答案解析

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第1节种群的数量特征 (1)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 (7)第3节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14)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检测卷 (21)第1节种群的数量特征题组一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1.某同学拟调查一个面积为100 hm2的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四个调查方案,其中最可行的是()A.计数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B.设置1个1 m2样方,计数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C.随机设置1 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D.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1 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答案】C 【解析】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样方一般以1 m2的正方形为宜。

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2.为估算一包黄豆的数量,将这包黄豆和50粒绿豆混装在大广口瓶中,从瓶中随机取出一勺豆子,统计发现其总数为n,其中绿豆的数量为m。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上述实验模拟了标记重捕法,其中绿豆代表标记后的动物B.将黄豆和绿豆装入瓶中后,应将其摇匀C.可重复取豆求平均值,降低实验误差D.黄豆总数约为50 m/n【答案】D 【解析】上述实验模拟了标记重捕法,其中绿豆代表标记后的动物,A正确。

将黄豆和绿豆装入瓶中后,应将其摇匀,代表被标记动物与未标记动物的均匀混合,B正确。

可重复取豆求平均值,能够降低偶然性造成的实验误差,C正确。

假设黄豆总数为A,则有(A +50)∶50=n∶m,解得A=50(n-m)/m,D错误。

3.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常用样方法,图示中黑点表示统计的个体。

下列各图中有关取样的方法的数量统计错误的是()A B C D【答案】D 【解析】在统计样方中个体数时,对于样方内的个体全部计数在内,而对于位于样方边界的个体,遵循只计一半的原则,而选项D将所有位于边界的个体都计算在内,所以D项统计有误。

人教版生物选修3(课后习题)1.3 基因工程的应用 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选修3(课后习题)1.3 基因工程的应用 Word版含答案

1.3基因工程的应用基础巩固1转基因动物是指( )A.提供基因的动物B.基因组成中转入了外源基因的动物C.能产生白蛋白的动物D.能表达基因遗传信息的动物2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能固氮的水稻新品种,其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意义是( )A.减少氮肥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B.减少氮肥生产量,节约能源C.避免因施用氮肥过多引起的环境污染D.改良土壤的群落结构、海华水”,化引起淡水“赤洋,污染环境。

利用现象”“潮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能固氮的水稻新品种,可减少氮肥施用量,避免水体富营养化,保护环境。

3下列哪项不是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主要应用?( )A.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B.生产某些天然药物C.改良农作物的品质D.作器官移植的供体项为动物基因工程技术的重要应用。

4基因治疗是指( )A.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B.对有基因缺陷的细胞进行修复,从而使其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C.运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有基因缺陷的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后恢复正常D.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把有缺陷的基因切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疗,其基本方法都是把相应的正常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相关细胞中,从而使病人恢复正常。

5科学家运用转基因技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转到大白菜细胞中,培育出抗虫效果很好的优质大白菜,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保护了环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抗虫基因中含有终止密码子B.抗虫基因能在大白菜细胞中正常表达C.转基因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连接酶和载体D.限制酶识别的序列一定是GAATTC于终止密码子存在,子mRN不同的限制酶识别的序A,上。

载体不是酶。

限制酶有多种列大都不相同。

6以下关于抗病转基因植物成功表达抗病毒基因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抵抗所有病毒B.对病毒的抗性具有局限性或特异性C.可以抵抗害虫D.可以稳定遗传,不会变异,毒并不是所有病,也不可以抗虫。

抗病毒基因也会发生变异。

毒7下列不属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取药物的是( )A.从大肠杆菌体内获取白细胞介素B.从酵母菌体内获得干扰素C.利用青霉菌获取青霉素D.从大肠杆菌体内获得胰岛素等如大肠杆菌、酵母菌(胞)中并使,该基因得到高效表达以产生药物,然后通过培养微生物来获得药物的一种技术。

人教版生物选修3(课后习题)4.3 禁止生物武器 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选修3(课后习题)4.3 禁止生物武器 Word版含答案

4.3禁止生物武器基础巩固1生物武器的传播途径包括( )①直接传播②食用传播③生活必需品传播④施用者人体传播D.①②③④C.①②③B.②③A.①②2下列不属于生物武器的特点的是( )B.污染面广A.污染性强D.能破坏建筑物C.难以防治3下列关于《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不发展、不生产生物武器B.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C.不储存生物武器D.可储备少量的生物武器,以备急用4不能作为生物武器的生物是( )B.鼠疫杆菌A.霍乱弧菌C.乳酸菌D.天花病毒器,包括致病菌、病毒、生化毒剂、基因重组的致病菌等。

乳酸菌为一种非致病菌,不可作为生物武器。

5下列不属于生物武器范围的是( )B.致病菌A.寄生虫C.被改变的病毒D.生化毒剂6肉毒杆菌毒素的作用原理是( )A.阻滞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B.阻滞神经元内局部电流的形成C.直接作用于肌肉细胞D.引起肌肉麻痹7下列关于基因武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具有超强的抵抗力、致病性和耐药性等特点B.会使原有的检测、消毒防治等方法失效C.比一般的生物武器具有更大规模的杀伤力D.生物武器的实质是各种基因武器8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上有数以亿计的人口食用转基因农作物及其加工食品,至今尚未发现因食用转基因食物而影响人体健康的实例,反映了转基因食品在安全方面是。

(2)科学家对转基因食品可能带给人类健康和环境方面的风险表示关注和担忧,可能原因是什么?。

(3)转基因食品或转基因生物武器都要应用DNA重组技术,该技术的基本工具是什么?。

(4)生物武器是一种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它与常规武器相比有许多特点:①,②,③。

(5)1998年6月27日,中美两国元首在关于《禁止生物武器公约》议定书的联合声明中,重申在任何情况下、、生物武器。

,物转基因生物的潜在危险是生物入侵、破坏原来的生态平衡、过敏反应、抗生素抗性、疾病流行等,因此人们对它的安全性还存在着怀疑。

)相对安全的(2)转基因生物的潜在危险:如生物入侵、破坏原来的生态平衡、过敏反应、抗生素抗性、疾病流行等(3)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载体(4)传染性强污染面广难以防治(5)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能力提升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侵华日军731部队在中国领土上大量培养引起鼠疫、霍乱、伤寒、炭疽和菌痢等一系列使人致命的传染性病菌,不仅用中国人做活体实验,还制成细菌武器,杀害了几十万中国老百姓,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完整版)【人教版】生物选修三:1.3《基因工程的应用》课后习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版)【人教版】生物选修三:1.3《基因工程的应用》课后习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优化设计】2018-2019 学年高中生物 1.3 基因工程的应用课后课时演练·促提升1.A.黑麦与六倍体普通小麦杂交,杂种通过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得到八倍体小黑麦B.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菌株C.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使其 DNA 发生改变,通过筛选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D.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体自行感染细菌后其 DNA 整合到细菌 DNA 上解析:A 选项八倍体小黑麦的培育利用的是染色体变异。

C 选项利用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D 选项属于基因重组,但是发生在自然条件下,不符合基因工程“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的概念。

答案:B2.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是在细胞水平上进行的B.基因工程都是在生物体外完成的C.基因工程是对蛋白质进行的操作D.基因工程能打破物种间的界限,定向改造生物性状解析:基因工程是 DNA 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

DNA 重组技术是在生物体外完成的,目的基因的表达是在细胞内完成的。

答案:D3.下列高科技成果中,根据基因重组原理进行的是( )①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②我国科学家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③我国科学家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出太空椒A.①B.①②C.①②③D.②③解析:自然界的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间的自由组合都可以发生基因重组;人工的基因重组就是基因工程。

在题目给出的选项中:①袁隆平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的超级水稻,其原理是自然界的基因重组。

②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的抗虫棉,属于通过基因工程进行的基因重组,该方法将目的基因移植到某种生物,整合到该生物的 DNA 分子中,并使目的基因得以表达,其最大优点就是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③是利用宇宙射线,诱发种子发生基因突变,从而培育出太空椒。

(完整版)人教版生物选修1课后题答案

(完整版)人教版生物选修1课后题答案

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本专题围绕传统发酵食品的制作展开,主要操作技术归纳如下。

1.果酒与果醋的制作技术。

2.腐乳的制作技术。

3.泡菜的腌制与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基础知识(一)果酒制作的原理知识要点:1.酵母菌的兼性厌氧生活方式;2.发酵需要的适宜条件;3.传统发酵技术所使用的酵母菌的来源。

(二)果醋制作的原理知识要点:1.酒变醋的原理;2.控制发酵条件的作用;3.制醋所利用的醋酸菌的来源。

二、课题成果评价(一)果酒的制作是否成功发酵后取样,通过嗅味和品尝进行初步鉴定。

此外,还可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并用重铬酸钾检验酒精的存在。

如果实验结果不理想,请学生分析失败原因,然后重新制作。

(二)果醋的制作是否成功首先通过观察菌膜的形成、嗅味和品尝进行初步鉴定,再通过检测和比较醋酸发酵前后的pH作进一步的鉴定。

此外,还可以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酵液中是否有醋酸菌,并统计其数量作进一步鉴定。

三、答案和提示(一)旁栏思考题1.你认为应该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答:应该先冲洗,然后再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2.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提示:需要从发酵制作的过程进行全面的考虑。

例如,榨汁机、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要完全揭开瓶盖等。

3.制葡萄酒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答: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

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

因此需要将温度控制在其最适温度范围内。

而醋酸菌是嗜温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因此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4.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答:醋酸菌是好氧菌,在将酒精变为醋酸时需要氧的参与,因此要适时向发酵液中充气。

(二)[资料]发酵装置的设计讨论题请分析此装置中的充气口、排气口和出料口分别有哪些作用。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必备知识基础练1.研究人员通过对大肠杆菌进行基因改造,可以使其不仅能以传统生物能源技术中使用的蔗糖为原料,还能以广泛存在于植物纤维中的半纤维素为原料,分解产生燃料物质。

若要将这种大肠杆菌分离出来,应将它们接种在()A.不含氮源的培养基上B.含有蛋白胨的固体培养基上C.只含半纤维素而无其他碳源的选择培养基上D.不含营养要素的培养基上,改造后的大肠杆菌“能以广泛存在于植物纤维中的半纤维素为原料,分解产生燃料物质”,因此若要将这种大肠杆菌分离出来,应将它们接种在只含半纤维素而无其他碳源的选择培养基上。

2.用纸片扩散法测定某病原菌对各种抗生素敏感性的实验,是在某病原菌均匀分布的平板上,铺设含有不同种抗生素的纸片后进行培养。

图示为培养的结果,其中抑菌圈是在纸片周围出现的透明区域。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在图示固体培养基上可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病原菌B.未出现抑菌圈可能是病原菌与抗生素接触后发生抗性变异C.形成的抑菌圈较小的原因可能是微生物对药物较敏感D.不同抗生素在平板上的扩散速度不同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A项错误;病原菌发生抗性变异在与抗生素接触之前,B项错误;微生物对药物较敏感形成的抑菌圈应较大,C项错误;纸片所含的药物吸取平板中的水分溶解后,便不断向纸片周围区域扩散,不同抗生素在平板上的扩散速度不同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D项正确。

3.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C O32-,可与环境中的Ca2+反应形成碳酸钙沉淀,这种现象称为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

MICP形成的机制多种多样,通过细菌分解尿素引起碳酸钙沉淀是最常见的方式。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尿素只有被土壤中的细菌分解成氨后,才能被植物利用B.通常用以尿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C.在培养基中加入酚酞指示剂,可以初步鉴定尿素分解菌D.尿素分解菌可以分解碳酸钙质碎石,有效避免土壤板结,只有被土壤中的细菌分解成氨气,氨气再转化为N O3-、N H4+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A项正确;通常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B项错误;在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通过指示剂是否变红可以初步鉴定尿素分解菌,C项错误;尿素分解菌分解尿素可引起碳酸钙沉淀,而不能分解碳酸钙质碎石,D项错误。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修一稳态与调节课后习题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修一稳态与调节课后习题答案

细胞生活的环境问题探讨1.图1所示的是人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等;图2所示的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水环境中。

两者生活环境的相似之处是:都是液体环境。

不同之处是: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P2)换,而草履虫生活在外界环境中,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若将血细胞置于草履虫生活的水环境中,血细胞会出现吸水膨胀直至破裂的现象。

(P2)思考· 讨论1.细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

血细胞直接生活在血浆中,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大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在淋巴液中。

所以说,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P3)2.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一切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入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绝大多数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又可以重新渗入血浆中。

少量的组织液还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淋巴液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人血浆。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P3)3.人体细胞外液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等构成,它们虽然分布在人体不同部位(血浆位于血管内,组织液分布于组织细胞之间,淋巴液分布于淋巴管内),但基本化学成分相同,并且彼此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由此可见,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P3)思考· 讨论1.表中的化学物质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两类。

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如钠、钾、钙、磷、镁、血清铁、氯、碳酸氢盐等),有机物包括糖类(如葡萄糖)、蛋白质(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等)、脂类(如三酰甘油、胆固醇)等。

表中的化学物质也可分为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营养物质包括水、无机盐、蛋白质、葡萄糖、三酰甘油等,代谢废物包括尿素、尿酸、CO2。

提示:学生也可以采取其他的分类方式。

(P4)2.血浆中还含有各种激素、维生素、O2等。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教材答案与提示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教材答案与提示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教材答案与提示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第1节种群的数量特征教材第2页问题探讨1.通过调查东北豹的种群数量,可以了解东北豹的生存状态和濒危程度,从而采取一系列有效的保护措施,如全面禁猎、禁止商业性采伐林木、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等,对于濒危动物的拯救和种群恢复有重要意义。

2.东北豹种群中雌雄个体的比例直接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教材第3页旁栏思考东北豹一年只生一胎,每胎2~3仔,鼠一年可生数胎,每胎产多只小鼠。

繁殖能力强的种群出生率高,种群增长快。

教材第4页思考·讨论1.种群年龄结构的分析(1)A为增长型,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大。

(2)C为衰退型,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小。

(3)B为稳定型,各年龄期个体数目比例相当,种群数量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

2.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也不一定总是保持稳定。

这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完全取决于年龄结构,还会受食物、天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此外,种群数量还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

年龄结构为衰退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般来说会越来越少,但是也不排除由食物充足、缺乏天敌、迁入率提高等而使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

3.24年间我国老龄人口比例增加,少年儿童人口比例减少,这说明我们应该关注我国的老龄化问题。

教材第5页探究·实践1.随机取样不会掺入任何主观因素,可以减少误差,使通过样方统计的结果更接近真实情况。

2.样方的数量太少,其统计结果的误差可能就较大。

一般而言,样方越多,其统计结果越接近真实情况。

但是,样方数量太多,整体取样花费的时间、精力就越多。

从统计学上看,一定数量的样方即可以保证统计结果的真实性。

3.不同小组对同一种群的种群密度的调查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种群密度的调查结果应当允许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如5%以内。

如果超出了正常波动范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结果不一样的原因应当首先考虑取样方法是否存在问题(可根据调查过程中所发现的具体问题进行讨论分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第2章第1节植物细胞工程 课后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第2章第1节植物细胞工程 课后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第1节植物细胞工程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1)2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 (7)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基础达标]题组一细胞的全能性1.下列最容易表达出细胞的全能性的是( )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B.葡萄枝韧皮部细胞C.兔的肝脏细胞D.鼠的神经细胞【答案】B【解析】由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兔的肝脏细胞和鼠的神经细胞都是动物细胞,而葡萄枝韧皮部细胞为植物细胞。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比动物细胞的全能性高,容易表达出全能性。

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

2.下列实例中,能够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是( )A.小鼠腺细胞的自我复制B.克隆羊多莉的获得C.壁虎断尾后重新长出尾部D.胡萝卜韧皮部细胞经植物组织培养产生完整植株【答案】D【解析】小鼠腺细胞的自我复制的结果是细胞数量的增多,不是完整生物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不能体现出细胞的全能性,A错误;克隆羊多莉的诞生说明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是具有全能性的,B错误;壁虎断尾后重新长出尾部属于器官的再生,是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能力,并没有体现细胞的全能性,C错误;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育出植株属于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D正确。

3.下列有关细胞全能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体只有体细胞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套基因B.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只有处于离体状态时才有可能表现出全能性C.植物体内某些体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其原因是所含基因不同D.紫色糯性玉米种子培育成植株,这反映植物种子具有全能性【答案】B【解析】植物体中,体细胞和生殖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套基因,A错误;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只有处于离体状态时才有可能表现出全能性,B正确;植物体内某些体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其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而不是所含基因不同,C错误;紫色糯性玉米种子培育成植株,这属于自然生长过程,不能反映全能性,D错误。

题组二植物组织培养4.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包括( )①培养基的配制②外植体的选取③激素的运用④消毒⑤温度、pH、光照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⑤【答案】A【解析】离体的植物组织和细胞,对营养、环境条件要求相对特殊,需要配制适宜的培养基,①正确;不同植物组织培养的难易程度差别很大,即使是同一种植物材料,因器官来源及其生理状况、材料的年龄、保存时间的长短等不同也会影响实验结果,②正确;植物激素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激素,③正确;植物组织培养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因此要对外植体进行消毒,④正确;植物组织培养需要适宜的温度、pH,还需要适时的光照(脱分化避光,再分化需要光),⑤正确,故A正确。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二生物与环境课后习题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二生物与环境课后习题答案

种群的数量特征问题探讨1.弄清东北豹的数量现状,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P2)2.东北豹种群中雌雄个体的比例影响种群的出生率,从而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

(P2)旁栏思考题东北豹一般每年最多生一胎,通常每胎产仔2~3只,偶尔有产1只或4只的情况。

幼豹2~3岁后性成熟。

而鼠一年可生数胎,每胎产多只鼠,幼鼠当年即可性成熟。

可见东北豹的繁殖能力比鼠弱得多。

一般来说,繁殖能力强的种群出生率高,这是它们的种群数量出现较快增长的内因。

(P3)思考· 讨论1.A属于增长型,C属于衰退型,B属于稳定型。

因为一般来说,幼年和成年个体数越多,老年个体数越少,出生率就越高,死亡率就越低,种群数量增长就越快;反之,种群数量增长就越慢,或者种群数量下降。

(P4)2.不一定。

这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完全决定于年龄结构,还会受到食物、天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此外,种群数量还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

(P4)3.这说明我国少年儿童的人口占比在减少,老龄人口占比在增加。

我们应该关注我国的老龄化问题。

(P4)探究· 实践1.强调随机取样是为了使调查结果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P5)2.样方的多少会影响调查结果。

样方过少会导致误差较大。

(P5)3.提示:鼓励学生针对调查结果提出问题,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P5)练习与应用Ж概念检测1.(1)× (2)√ (3)×(P6)2.D。

(P6)Ж拓展应用1.约386条。

(P6)2.B。

(P6)3.在自然情况下,新生儿的男女性别比例大致为1:1。

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的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有利于维系性别比例均衡,进而有利于维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P6)种群数量的变化问题探讨1.设细菌初始数量为N0,第一次分裂产生的细菌为第一代,数量为N0x2,第n代的数量为N n= N0×2n。

高中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生物第4章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人教版课后练习

高中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生物第4章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人教版课后练习

高中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生物第4章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人教版课后练习第1题【单选题】渔业捕捞中,过度捕捞的危害不包括的是( )A、破坏生态环境B、严重危害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C、污染环境D、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图为生活污水处理的一种装置。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曝气池中的分解者主要是厌氧性细菌B、污泥中的细菌都属于异养生物,主要通过厌氧呼吸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C、污泥中的细菌属于异养生物,主要通过需氧呼吸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D、利用沉淀池的污泥产生沼气和废渣,能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的人均森林面积位居世界前列B、我国的植被中,森林占据了主体C、我国是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D、植物造林有利于改善环境【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森林对大气粉尘污染能起到阻滞和过滤作用,其原因是( )①森林枝叶茂盛,能减少风速②叶面有茸毛,能分泌油脂和黏性物质③能分泌强大抗生素④能吸收各种气体A、①④B、①②C、③④D、②③【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措施中,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最不相符的是( )A、森林的采伐量小于生长量B、人工鱼塘生产者的能量少于消费者的能量C、农田从收获中输出的氮元素多于补充的氮元素D、农田施用的无机肥多于生物固定的氮肥【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难以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机污染物是( )A、人畜粪尿,农药B、脂肪,纤维素C、人畜粪尿,蛋白质D、塑料,农药【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不适当引入外来物种可能会使该物种在当地大量繁殖,导致严重危害,下面哪种情况可能和外来物种的大量繁殖无关( )A、缺乏天敌B、食物丰富C、气候适宜D、对本地物种没有影响【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室内空气指标测定结果中,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细菌、霉菌、相对湿度过低和甲醛。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1.2《腐乳的制作》课后习题(含解析)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1.2《腐乳的制作》课后习题(含解析)

【优化设计】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专题1 课题2 腐乳的制作课后习题新人教版选修1课时演练·促提升1。

下列关于毛霉形态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毛霉属于真菌②它分化为直立菌丝和匍匐菌丝③豆腐坯上的白毛主要是毛霉的直立菌丝④时间过长,白毛变灰或黑是其孢子成熟的表现⑤毛霉属于细菌A。

①②③④⑤B。

②③④⑤C。

①②③④D。

①④⑤⑥解析:从分类上讲,毛霉是典型的真菌,营腐生生活,有分化的直立菌丝和匍匐菌丝.毛霉白毛变灰或黑是其孢子成熟的表现.答案:C2。

下列关于腐乳及腐乳制作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B.含水量大于85%的豆腐利于保持湿度,适宜制作腐乳C.在腐乳的制作过程中,让豆腐长出毛霉不需要严格杀菌D.腐乳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是因为其主要含有多肽、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等小分子解析:腐乳制作的原理是利用微生物所产生的蛋白酶和脂肪酶分解蛋白质和脂肪,产生小分子物质,A、D两项正确。

腐乳制作时适宜用含水量为70%左右的豆腐,含水量过高,容易导致豆腐腐败变质,B项错误。

让豆腐长出毛霉是利用空气中的毛霉孢子,无需消毒灭菌,C项正确。

答案:B3.腐乳因口感好、营养丰富等特点,成为人们喜爱的食品之一。

下列有关腐乳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逐层增加盐的用量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也可以防止杂菌污染B.制作腐乳时,容器要进行灭菌,装豆腐时操作要缓慢以防止豆腐碎裂C。

毛霉菌丝大量繁殖时可形成有害的“硬皮",不能食用D。

不同颜色的腐乳制作过程有很大不同解析:用食盐腌制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在后期制作过程中不会过早酥烂,同时,盐能抑制微生物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A项正确。

装豆腐时操作要迅速小心,以防止微生物污染,B项错误。

毛霉菌丝大量繁殖时形成的“硬皮"对人体无害,可以食用,C项错误。

不同颜色的腐乳都是通过发酵制作成的,制作过程基本相同,只是加入的辅料有所区别,D项错误。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必备知识基础练1.下表为某培养基的配方,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能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的只有大肠杆菌B.该培养基调节合适的pH后就可以接种使用C.该培养基中属于碳源的物质主要是葡萄糖,属于氮源的物质是牛肉膏D.从物理性质看该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不仅仅只有大肠杆菌,A项错误;该培养基调节合适的pH后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才可以接种使用,B项错误;该培养基中属于碳源的物质主要是葡萄糖,属于氮源的物质是牛肉膏,C项正确;从物理性质看该培养基含有琼脂,属于固体培养基,D项错误。

2.下列关于无菌操作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A.液态的牛奶可用巴氏消毒法消毒B.培养基、接种环可用干热灭菌法灭菌C.消毒仅能杀死物体表面的芽孢和孢子D.干热灭菌需将条件控制在121 ℃加热1~2 h,可用巴氏消毒法消毒,可杀死牛奶中的微生物,并且使牛奶的营养成分基本不会被破坏,A项正确;培养基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而接种环用灼烧灭菌法灭菌,B项错误;消毒能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C项错误;干热灭菌要在160~170 ℃的热空气中保持2~3 h,D项错误。

3.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技术的操作,正确的是()A.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灼烧灭菌后应立即挑取菌种B.培养基灭菌后,应将pH调到适于微生物生长的范围C.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培养皿盖放在一边,防止培养基溅到皿盖上D.高压蒸汽灭菌后,通常将实验用具放入60~80 ℃的烘箱中烘干,接种前接种环需经灼烧灭菌,但需等接种环冷却后再挑取菌种,防止菌种被高温杀死,A项错误;配制培养基时,应先调节pH到适于微生物生长的范围,再进行灭菌,B项错误;倒平板时,应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后倒入培养基,不能将培养皿盖完全打开放到一边,C项错误;高压蒸汽灭菌后,通常将实验用具放入60~80 ℃的烘箱中烘干,以除去灭菌时的水分,D项正确。

人教版生物选择性必修三课后题答案

人教版生物选择性必修三课后题答案

人教版生物选择性必修三课后题答案1、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11) [单选题] *A.小脑B.脑干C.神经元(正确答案)D.神经纤维2、“抚红软籽山楂”的种子薄软可食,果实风味独特、酸甜可口,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下列关于该品种山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B.酸甜的物质储存在细胞的液泡中C.种子硬度和果实口感都属于性状D.种子软和果实甜是一对相对性状(正确答案)3、下列属于我国的珍稀两栖动物的是()[单选题]A .蛙娃鱼(正确答案)B .青蛙C 、蟾蜍D .牛蛙4、下列关于小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单选题] *A.小肠是人体消化道中最长的一部分B.小肠壁有皱襞和绒毛C.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D.小肠是管道结构,只能运送食物(正确答案)5、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6、无脊椎动物中,昆虫分布最广泛,活动范围最大,其主要原因是昆虫()[单选题]A.具有翅,能飞行(正确答案)B.身体分节C.体表有外骨骼D.适于陆地生活7、34.(2021·苏州)某同学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选取可萌发的6粒豌豆种子进行如图所示的6组实验操作。

一段时间后,有部分种子开始萌发。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对照组只有①号和④号种子B.②号种子的胚芽可能最先突破种皮开始萌发C.本实验探究了温度、水分两个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D.本实验存在的不足之处是每组只用了一粒豌豆种子(正确答案)8、食物中的淀粉只有被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才能细胞直接被吸收,该小分子是()[单选题] *A.葡萄糖(正确答案)B.氨基酸C.麦芽糖D. 肪酸9、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单选题] *A.神经元(正确答案)B.神经纤维C.神经组织D.神经末梢10、70.(2021·贺州)如图是人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流程图,对此图的解读正确的是()[单选题] *A.精子和卵细胞分别由输精管和卵巢产生B.图中A表示的是卵巢C.图中B表示的是胚泡(正确答案)11、下列动物中,属于鸟类的是()[单选题]A.蝙蝠B.蜻蜓C.蝉D.鹅(正确答案)12、在森林地区,常常会形成独特的“小气候”,降雨量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单选题] *A.植物呼吸旺盛,产生的水较多B.植物的根系能够保持水土,涵养水分C.植物的蒸腾作用使大气湿度增大(正确答案)D.光合作用强,释放的水汽就多13、下列有关呼吸作用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单选题] *A.田间松土能减少杂草与作物的竞争,与呼吸作用无关B.用透气性纱布包扎伤口,可抑制破伤风杆菌(一种厌氧菌)的生存(正确答案)C.风干后的小麦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D.零下低温有利于新鲜水果、蔬菜的保鲜14、分化过程中,因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tRNA、rRNA等核酸会发生改变[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5、植物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气体的阶段都与生物膜有关[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6、下列用眼方式中,属于正确用眼的是()[单选题] *A.经常长时间看电视、玩手机B.喜欢近距离看电视C.喜欢躺在床上看书D.读写姿势端正,眼与书的距离保持33厘米(正确答案)17、观察是科学探究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关于观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单选题]A.观察一般比较直接,所以都不需要很长时间(正确答案)B.观察时要全面、仔细,并做好观察记录C.观察首先要明确观察目的D.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或者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18、鱼是主要的水产品之一,食用鱼主要是为人体补充([单选题]A .蛋白质(正确答案)B . 维生素C .油脂D . 糖19、糖类中的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完全由葡萄糖缩合而成[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0、葡萄糖分子在线粒体内彻底氧化分解,可以产生大量的ATP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1、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斐林试剂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2、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单选题] *A.胎盘(正确答案)B.子宫C.卵巢D.输卵管23、69.(2021·随州)“我是人体内一个长得像小蝌蚪的细胞,我和上亿个同伴竞争,穿过重重阻碍,终于在一个狭窄的管道里与我的搭档相遇并结合成一个新的细胞,我们开始分裂,产生更多的细胞,最终在一个宽敞的房子里住下来,开始发育……”下列关于这段话的分析,正确的是()[单选题] *A.“我”指的是卵细胞B.“我的搭档”指的是受精卵C.“狭窄的管道”指的是母体的输卵管(正确答案)D.“宽敞的房子”指的是母体的卵巢24、28.(2021·通辽)“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形象地描绘了生物圈中绿色植物的繁茂景象。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胚胎工程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必备知识基础练1.下列关于哺乳动物受精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获能后的精子与卵子相遇后,释放多种酶溶解卵细胞膜外的一些结构B.精子触及卵细胞膜时,卵细胞膜会首先发生生理反应C.精子与卵细胞膜相互融合,精子入卵D.雄原核形成的同时,卵子完成减数分裂Ⅱ,会释放出顶体酶等多种水解酶,溶解卵细胞膜外的一些结构;精子与卵细胞膜接触时,透明带会首先发生生理反应,精子入卵后,卵细胞膜再发生生理反应防止多精入卵;精子与卵细胞膜相互融合,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中;雄原核形成的同时,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

2.下列有关哺乳动物受精的叙述,正确的是()A.精子和卵细胞为受精卵提供等量的遗传物质B.产生卵细胞的最终场所是输卵管C.在自然条件下,受精在子宫中完成D.受精卵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卵细胞中含有少量DNA,而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因此卵细胞为受精卵提供的遗传物质多于精子,A项错误;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的过程是不连续的,其中MⅠ期在卵巢进行,MⅡ期在输卵管中进行,因此,产生卵细胞的最终场所是输卵管,B项正确;在自然条件下,哺乳动物的受精在输卵管内完成,C项错误;受精卵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D项错误。

3.下列关于哺乳动物受精和胚胎早期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A.雌性动物排卵后遇精子即完成受精B.胚胎发育至囊胚时即已开始了细胞分化,这是由于基因开始进行选择性表达C.受精卵早期分裂时,胚胎中每个细胞的体积都增加D.哺乳动物的胚胎早期发育过程是:受精卵→卵裂→囊胚→桑葚胚→原肠胚MⅡ期时,才能与获能后的精子完成受精,A项错误;胚胎发育至囊胚时即已开始了细胞分化,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项正确;受精卵早期分裂时,胚胎中细胞的数目不断增加,但胚胎的总体积并不增加,胚胎中单个细胞的体积是减小的,C项错误;哺乳动物胚胎早期发育经历的时期是:受精卵→卵裂→桑葚胚→囊胚→原肠胚,D项错误。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生物选修3(课后习题)4.2 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 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生物选修3(课后习题)4.2 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 Word版含答案

4.2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基础巩固1引发伦理问题的生物技术包括( )①克隆人②设计试管婴儿③基因身份证④转基因生物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④解析引发伦理问题的生物技术包括克隆人、设计试管婴儿和基因身份证,引发平安性争议的是转基因生物。

答案B2下列有关叙述不属于中国政府的态度的是( )A.禁止生殖性克隆人B.不反对治疗性克隆C.禁止设计试管婴儿D.允许利用试管婴儿技术治疗不孕不育问题答案C3下列关于克隆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克隆人是对人类文明的亵渎和犯罪,应严禁一切对人类的克隆试验,克隆人的社会地位无法确定B.由于人的体细胞分裂次数是有限的,克隆人有可能会面临早衰和多病C.克隆技术还不成熟,与社会伦理有严峻冲突,应争辩治疗性克隆而禁止生殖性克隆D.克隆人试验可能会存在流产率高、胎儿畸形率高等问题解析治疗性克隆的争辩是有必要的。

答案A4基因检测的优点在于( )A.及早实行预防措施,适时进行治疗B.给受检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C.利于基因治疗D.可以预知将来解析基因检测的优点是可以在某些遗传病没有发作前进行预防,从而实行合理的措施治疗。

答案A5下列关于生物工程及其平安性评价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输卵管冲取的卵子都需经过人工培育成熟后才能与获能的精子在体外受精B.对于基因检测是否有必要进行的争辩仍在进行C.中国政府对于克隆技术的态度是不反对治疗性克隆,可以有限制地进行生殖性克隆争辩D.由于存在生殖隔离,大田种植转基因抗旱、抗除草剂农作物不存在生物平安性问题答案B6试管婴儿和克隆羊都用到的生物学技术是( )A.体外受精B.核移植C.胚胎移植D.胚胎分割解析试管婴儿用到的生物学技术是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育、胚胎移植,克隆羊用到的生物学技术是核移植、早期胚胎培育、胚胎移植,因此选C项。

答案C7设计试管婴儿利用的技术手段包括( )①体外受精技术②胚胎移植技术③基因诊断技术④克隆技术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设计试管婴儿先在体外进行受精作用,发育到早期胚胎再进行胚胎移植,植入胚胎前进行基因诊断,以排解一些遗传病。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2章细胞工程第1节植物细胞工程一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必备知识基础练1.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体只有体细胞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需的全部基因B.植物体细胞全能性是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理论基础C.高度分化的植物体细胞只有在离体状态下才有可能表现出全能性D.植物体的根、茎、叶、花等器官内的细胞一般都具有全能性,A项错误;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结果是培养出杂种植株,因此植物体细胞的全能性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理论基础,B项正确;植物体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前提条件是植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为离体状态,C项正确;植物体的根、茎、叶、花等器官内的细胞一般都具有全能性,D项正确。

2.某兴趣小组研究了培养基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含量的比值对烟草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得到如下表所示结果。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愈伤组织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核膜、核仁会出现周期性变化B.培养在乙组培养基中的烟草愈伤组织细胞丧失了细胞全能性C.两种激素含量比值的变化会导致愈伤组织细胞出现稳定性差异D.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含量的比值高时有利于愈伤组织分化形成根,能够继续进行有丝分裂,所以愈伤组织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核膜、核仁会出现周期性变化,A项正确;培养在乙组培养基中的烟草愈伤组织虽然不分化,但没有丧失细胞全能性,条件适合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发育为一个完整的新个体,B项错误;据表分析,两种激素含量比值的变化会导致愈伤组织出现不同的分化方向,即细胞出现稳定性差异,C项正确;从题表数据可知,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含量的比值高时有利于愈伤组织分化形成根,D项正确。

3.菊花的组织培养需要严格的无菌操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外植体首先在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上生长,一段时间后转接到诱导生根的培养基上,长出根后再将其转接到诱导生芽的培养基上,进一步形成试管苗B.幼苗要先移植到消过毒的蛭石或者珍珠岩等环境下生活一段时间C.材料的年龄、保存时间的长短等都会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效果D.将菊花茎段插入时应注意方向,不要倒插,再诱导生根,因此是先在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上生长,一段时间后转接到诱导生芽的培养基上,长出芽后再将其转接到诱导生根的培养基上,进一步形成试管苗,A项错误;植物组织培养形成的幼苗光合能力较弱,需先移植到消过毒的蛭石或者珍珠岩等环境下生活一段时间,待其长壮后再移栽到土壤中,B项正确;植物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实验的成功,材料的年龄、保存时间的长短等都会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效果,C项正确;将菊花茎段插入时应注意方向,不要倒插,是为了生长素能够进行极性运输,保证成活率,D项正确。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关注生殖性克隆人(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关注生殖性克隆人(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关注生殖性克隆人必备知识基础练1.下列做法不符合现有伦理道德观念的是()A.基因检测疾病B.为生男孩而设计试管婴儿C.捐献骨髓,治病救人D.人类基因组计划;无偿捐献骨髓,提供干细胞用于救人也是我们国家大力提倡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一项造福于人类的宏伟计划;“设计试管婴儿”这项技术用在设计婴儿性别上,会引起人性别比例失调,并由此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是国家明令禁止的违法行为。

2.在克隆研究方面,中国政府的态度是禁止生殖性克隆人,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主要原因是()A.大多数人对克隆人的研究持否定态度B.克隆人不是正常的个体C.克隆人冲击了现有的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D.克隆人的技术性问题无法得到解决3.下列关于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的说法,错误的是()A.使用病人自己的细胞产生胰岛细胞以治疗糖尿病属于治疗性克隆B.将一个克隆的胚胎植入一个女性子宫发育产出婴儿的过程属于生殖性克隆C.治疗性克隆属于无性生殖,生殖性克隆属于有性生殖D.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技术均需要应用到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供医学研究,解决器官移植供体不足的问题等。

生殖性克隆属于无性生殖。

4.“设计试管婴儿”是在早期胚胎移入母体子宫之前,对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植入前,可以通过诊断筛选出无遗传疾病的胚胎植入母体子宫B.针对女方是血友病患者,而男方正常的夫妇,可以筛选出无遗传疾病的女胎植入母体子宫C.针对男方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而女方正常的夫妇,可以筛选出无遗传疾病的男胎植入母体子宫D.该技术是为了不生出患病孩子,因此无须考虑性别,可以通过设计试管婴儿的性别,生出正常的孩子。

5.英国伦敦大学医学院的医生利用基因诊断和胚胎筛选技术,使一对拥有乳腺癌家族病史的英国夫妇顺利孕育一名排除乳腺癌隐患的婴儿。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这项技术属于“设计试管婴儿”,该技术是“试管婴儿”技术的发展,应大力提倡B.该项技术中涉及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等技术C.为保证胚胎移植成功,可将受精卵在体外培养至囊胚时期D.在进行乳腺癌基因诊断时可运用DNA分子杂交技术设计试管婴儿”技术可用于白血病、贫血等疾病的治疗,但也应防止有人滥用该技术,如将此技术用于设计婴儿性别等,A项错误;根据“设计试管婴儿”的培育过程可知,该技术涉及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等技术,B项正确;为保证胚胎移植成功,可将受精卵在体外培养至囊胚期再移植,C项正确;可运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对乳腺癌进行基因诊断,D项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本专题围绕传统发酵食品的制作展开,主要操作技术归纳如下。

1.果酒与果醋的制作技术。

2.腐乳的制作技术。

3.泡菜的腌制与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基础知识(一)果酒制作的原理知识要点:1.酵母菌的兼性厌氧生活方式;2.发酵需要的适宜条件;3.传统发酵技术所使用的酵母菌的来源。

(二)果醋制作的原理知识要点:1.酒变醋的原理;2.控制发酵条件的作用;3.制醋所利用的醋酸菌的来源。

二、课题成果评价(一)果酒的制作是否成功发酵后取样,通过嗅味和品尝进行初步鉴定。

此外,还可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并用重铬酸钾检验酒精的存在。

如果实验结果不理想,请学生分析失败原因,然后重新制作。

(二)果醋的制作是否成功首先通过观察菌膜的形成、嗅味和品尝进行初步鉴定,再通过检测和比较醋酸发酵前后的pH作进一步的鉴定。

此外,还可以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酵液中是否有醋酸菌,并统计其数量作进一步鉴定。

三、答案和提示(一)旁栏思考题1.你认为应该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答:应该先冲洗,然后再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2.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提示:需要从发酵制作的过程进行全面的考虑。

例如,榨汁机、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要完全揭开瓶盖等。

3.制葡萄酒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答: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

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

因此需要将温度控制在其最适温度范围内。

而醋酸菌是嗜温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因此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4.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答:醋酸菌是好氧菌,在将酒精变为醋酸时需要氧的参与,因此要适时向发酵液中充气。

(二)[资料]发酵装置的设计讨论题请分析此装置中的充气口、排气口和出料口分别有哪些作用。

为什么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结合果酒、果醋的制作原理,你认为应该如何使用这个发酵装置?答:充气口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排气口是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CO2的;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

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其作用类似巴斯德的鹅颈瓶。

使用该装置制酒时,应该关闭充气口;制醋时,应将充气口连接气泵,输入氧气。

(三)练习2.提示:大规模生产时需要进行更为全面周详的考虑,如原料的来源与选择、菌种的培育与选择、发酵的设备、发酵条件的自动化控制,以及如何严格控制杂菌污染;等等。

此外,无论是葡萄酒或葡萄醋,实验时所检测的发酵液,并非商品意义上的产品。

在实际生产中还需沉淀过滤、灭菌装瓶等获得成品酒或醋。

葡萄酒还需在一定设施和条件下(如橡木桶和地窖)进行后续发酵,以获得特定的风味和色泽。

3.提示:需考虑厂房、设备投资、原材料采购、工人人数及工资、产品种类、生产周期、销售渠道、利润等问题。

课题2腐乳的制作一、基础知识知识要点:相关的微生物,如毛霉等在腐乳制作中的作用。

二、课题成果评价(一)是否完成腐乳的制作学生是否完成腐乳的制作依据是:能够合理地选择实验材料与用具;前期发酵后豆腐的表面长有菌丝,后期发酵制作基本没有杂菌的污染。

(二)腐乳质量的评价制作成功的腐乳应该具有以下特点:色泽基本一致、味道鲜美、咸淡适口、无异味、块形整齐、厚薄均匀、质地细腻、无杂质。

(三)能否总结不同条件对腐乳风味和质量的影响。

学生能从盐、酒的用量、发酵的温度、发酵时间的长短,以及香辛料等因素中的某一因素来说明其对腐乳风味或质量的影响。

三、答案和提示(一)旁栏思考题1.你能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释豆腐长白毛是怎么一回事?答:豆腐上生长的白毛是毛霉的白色菌丝。

严格地说是直立菌丝,在豆腐中还有匍匐菌丝。

2.王致和为什么要撒许多盐,将长毛的豆腐腌起来?答:盐能防止杂菌污染,避免豆腐腐败。

3.我们平常吃的豆腐,哪种适合用来做腐乳?答:含水量为70%左右的豆腐适于作腐乳。

用含水量过高的豆腐制腐乳,不易成形。

4.吃腐乳时,你会发现腐乳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

这层“皮”是怎样形成的呢?它对人体有害吗?它的作用是什么?答:“皮”是前期发酵时在豆腐表面上生长的菌丝(匍匐菌丝),它能形成腐乳的“体”,使腐乳成形。

“皮”对人体无害。

(二)练习1.答:越接近瓶口,杂菌污染的可能性越大,因此要随着豆腐层的加高增加盐的用量,在接近瓶口的表面,盐要铺厚一些,以有效防止杂菌污染。

课题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一、基础知识(一)乳酸菌发酵知识要点:1.乳酸菌在自然界的分布;2.乳酸菌发酵的原理。

(二)亚硝酸盐知识要点:1.亚硝酸盐的有关知识;2.我国食品卫生标准规定的亚硝酸盐含量标准;3.亚硝酸盐的危害。

三、课题成果评价(一)泡菜腌制的质量如何可以根据泡菜的色泽和风味进行初步的评定,还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乳酸菌形态,比较不同时期泡菜坛中乳酸菌的含量。

(三)是否进行了及时细致的观察与记录在实验进行过程中,应及时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进行鉴定,比较不同时期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及其对泡菜质量的影响。

三、答案和提示(一)旁栏思考题1.为什么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答:酸奶的制作依靠的是乳酸菌的发酵作用。

抗生素能够杀死或抑制乳酸菌的生长,因此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

2.为什么日常生活中要多吃新鲜蔬菜,不吃存放时间过长、变质的蔬菜?答:有些蔬菜,如小白菜和萝卜等,含有丰富的硝酸盐。

当这些蔬菜放置过久发生变质(发黄、腐烂)或者煮熟后存放太久时,蔬菜中的硝酸盐会被微生物还原成亚硝酸盐,危害人体健康。

3.为什么泡菜坛内有时会长一层白膜?你认为这层白膜是怎么形成的?答:形成白膜是由于产膜酵母的繁殖。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泡菜发酵液营养丰富,其表面氧气含量也很丰富,适合酵母菌繁殖。

(二)练习2.答:果酒的制作主要利用的是酵母菌的酒精发酵,果醋的制作利用的是醋酸菌将酒精转变为醋酸的代谢,腐乳的制作利用的主要是毛霉分泌的蛋白酶等酶类,泡菜的制作利用的是乳酸菌的乳酸发酵。

传统发酵技术都巧妙地利用了天然菌种,都为特定的菌种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最终的发酵产物不是单一的组分,而是成分复杂的混合物。

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本专题围绕微生物技术展开,主要技术归纳如下。

1.培养基的制备。

2.高压蒸汽灭菌和干热灭菌。

3.倒平板操作。

4.平板划线操作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5.应用选择培养基分离某种特定的微生物(课题2和课题3)。

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一.知识要点:(一)培养基1.培养基的用途和种类,指出培养基可分为液体和固体两大类;2.不同的微生物往往需要采用不同的培养基配方;3.尽管培养基的配方各不相同,但是其基本成分都包括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

(二)无菌技术知识要点:1.无菌技术的概念;2.消毒与灭菌的概念及两者的区别;3.常用的消毒与灭菌的方法,接种环灼烧灭菌的方法二.课题成果评价(一)培养基的制作是否合格如果未接种的培养基在恒温箱中保温1~2 d后无菌落生长,说明培养基的制备是成功的,否则需要重新制备。

(二)接种操作是否符合无菌要求如果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的颜色、形状、大小基本一致,并符合大肠杆菌菌落的特点,则说明接种操作是符合要求的;如果培养基上出现了其他菌落,则说明接种过程中,无菌操作还未达到要求,需要分析原因,再次练习。

(三)是否进行了及时细致的观察与记录培养12 h与24 h后的大肠杆菌菌落的大小会有明显不同,及时观察记录的同学会发现这一点,并能观察到其他一些细微的变化。

这一步的要求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与习惯。

三、答案和提示(一)旁栏思考题1.无菌技术除了用来防止实验室的培养物被其他外来微生物污染外,还有什么目的?答:无菌技术还能有效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

2.请你判断以下材料或用具是否需要消毒或灭菌。

如果需要,请选择合适的方法。

(1)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养皿(2)玻棒、试管、烧瓶和吸管(3)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答:(1)、(2)需要灭菌;(3)需要消毒。

(二)倒平板操作的讨论1.培养基灭菌后,需要冷却到50 ℃左右时,才能用来倒平板。

你用什么办法来估计培养基的温度?提示:可以用手触摸盛有培养基的锥形瓶,感觉锥形瓶的温度下降到刚刚不烫手时,就可以进行倒平板了。

2.为什么需要使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答:通过灼烧灭菌,防止瓶口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3.平板冷凝后,为什么要将平板倒置?答:平板冷凝后,皿盖上会凝结水珠,凝固后的培养基表面的湿度也比较高,将平板倒置,既可以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4.在倒平板的过程中,如果不小心将培养基溅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部位,这个平板还能用来培养微生物吗?为什么?答:空气中的微生物可能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培养基上滋生,因此最好不要用这个平板培养微生物。

(三)平板划线操作的讨论1.为什么在操作的第一步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在划线操作结束时,仍然需要灼烧接种环吗?为什么?答:操作的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下一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上次划线的末端,从而通过划线次数的增加,使每次划线时菌种的数目逐渐减少,以便得到菌落。

划线结束后灼烧接种环,能及时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

2.在灼烧接种环之后,为什么要等其冷却后再进行划线?答:以免接种环温度太高,杀死菌种。

3.在作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为什么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答:划线后,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比线条起始处要少,每次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能使细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减少,最终能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

(四)涂布平板操作的讨论涂布平板的所有操作都应在火焰附近进行。

结合平板划线与系列稀释的无菌操作要求,想一想,第2步应如何进行无菌操作?提示:应从操作的各个细节保证“无菌”。

例如,酒精灯与培养皿的距离要合适、吸管头不要接触任何其他物体、吸管要在酒精灯火焰周围;等等。

(五)练习1.提示:可以从微生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的角度来思考。

例如,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水、空气、适宜的温度,食品保存可以通过保持干燥、真空的条件,以及冷藏等方法来阻止微生物的生长。

2.提示:可以从这三种培养技术的原理、操作步骤等方面分别进行总结归纳。

例如,这三种培养技术都需要为培养物提供充足的营养,但无土栽培技术的操作并不需要保证无菌的条件,而其他两种技术都要求严格的无菌条件。

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一.研究思路(一)筛选菌株微生物的选择培养,是指利用培养基的组成使适宜生长的特定微生物得到较快繁殖的技术,也称为微生物的“选择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