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臭氧污染及前体物污染特征分析研究
工业城市臭氧来源、污染特征与变化趋势分析——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部分工业城市为例

工业城市臭氧来源、污染特征与变化趋势分析——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部分工业城市为例佚名【摘要】高浓度臭氧已成为我国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1].臭氧的生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是气象过程和光化学过程耦合的结果,本文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部分工业城市为例,分析了工业城市中臭氧的来源、污染特征与变化趋势,以期为工业城市臭氧污染防治提供理论借鉴.【期刊名称】《江西化工》【年(卷),期】2018(000)006【总页数】2页(P13-14)【关键词】臭氧;来源;污染特征与变化趋势【正文语种】中文1 引言光化学污染是散发到环境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和氮氧化物(NOx)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而引起的大气污染,臭氧(O3)是其中最重要的反应产物和特征物[2]。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工业污染日益显著,以高浓度臭氧为主要特征的光化学污染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工业城市主要的大气污染问题之一。
目前国内相关文献主要研究特定区域的臭氧污染规律,而鲜见对国内工业城市臭氧污染规律的归纳总结。
为此,本文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部分工业城市为例,分析了工业城市中臭氧的来源、污染特征与变化趋势,以期为工业城市臭氧污染防治提供理论借鉴。
2 臭氧来源VOCs作为对流层臭氧光化学反应的重要前体物已引起广泛关注,其与氮氧化物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等污染物,能够导致工业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恶化。
Geng等(2007;2008;2009)研究了上海地区臭氧的形成机理,发现上海地区臭氧生成处于VOCs控制区,蔡长杰等(2010)研究了上海中心城区夏季大气中VOCs的主要成分,发现烷烃浓度最高,芳香烃次之,烯烃最少,VOCs主要来源分别是交通工具尾气排放、燃料挥发、溶剂使用、工业生产和生物质/生物燃料燃烧和海洋源[4]。
罗蕊等(2006)利用OZIPR 模式模拟研究一次污染物对深圳市臭氧生成的影响,发现深圳市O3污染也属于VOC敏感型[3]。
郫都区大气污染现状及环境质量评估

郫都区大气污染现状及环境质量评估摘要空气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属性共同决定了其整体性质。
在没有人类干预和生态系统稳定的条件下,我们很难维持良好的空气环境。
郫都区位于成都市的西北部,也是四川省西部的核心区域。
过去几年中,由于轻工和重工业的飞速发展,空气质量遭受了巨大冲击。
尽管郫都区的环保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空气状况,但考虑到空气质量的多样性和污染原因的复杂性,对其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在对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后,我们对郫都区的空气环境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详细分析了主要的污染物种类和其浓度。
在郫都区的空气质量中,PM2.5、PM10、SO2、CO、O3等均为核心的污染物。
基于此,我们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构建了一个数学模型,并据此得出了一系列的研究结论。
关键词大气污染大气污染因子大气环境质量评价1 绪论1.1 研究目的及意义大气污染指的是人类在进行某些生产性活动的时候,所排放出来的污染物,或是在自然环境下,一些自然过程所排放出来的污染物。
在大气环境中,污染物在一定时间内,会出现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的现象。
按照空气污染的形态,我们可以把空气污染分成:悬浮微粒污染物,气体污染物;从产生的途径来看,主要有:一次污染和二次污染两种。
一次污染物也称为一次污染物,是指从污染源直接排放出来的,二次污染物是指在一次污染物之后再发生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其毒性比一次污染物更大。
染源的性质、污染物的性质、表面性质以及天气状况等都会对空气污染的程度和程度产生影响。
如果污染物的含量较高,则会造成较严重的污染,从而给人类和环境带来更多的危险。
空气中污染物的总排放量、污染源的排放高度、气象条件和地形条件等都会对空气中污染物的含量产生影响。
污染物一到了空气中,就会被冲淡并散布开来。
气流强度越大,空气中的污染浓度就会越高,空气中的污染浓度就会越高,空气中的污染浓度就会越低。
当温室气体出现逆温层时,污染物也会积累,极易造成空气污染。
中国臭氧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02
中国臭氧污染时空分布特征
臭氧污染的形成机制
光化学反应
地理环境
在阳光照射下,挥发性有机物( VOCs)和氮氧化物(NOx)会发生 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O3)。
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也会影响臭氧 的分布。
气象条件
气象条件对臭氧的生成和分布有重要 影响,如温度、湿度、风向和风速等 。
臭氧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
交通源控制
02
发展公共交通,鼓励使用清洁能源车辆,限制高排放车辆进入
市区,合理规划交通线路,减少交通拥堵和排放。
生活源控制
03
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减少生活垃圾
和污水排放。
提高环境意识的措施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公益活动等多 种方式,普及环保知识, 提高公众对臭氧污染的认 识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倡导低碳生活
鼓励公众减少能源消耗, 降低污染物排放,如减少开车、少用一次性塑料制 品等。
推动企业环保责任
鼓励企业承担环保社会责 任,提高环保意识和投入 ,推动绿色发展。
05
研究展望与结论
研究展望
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
未来研究应加强环境科学、气象学、地理信息科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 ,以提供更全面、深入的研究成果。
污染有重要影响。
面源排放
农业活动、城市垃圾处理等面源 排放也对臭氧污染产生影响。
空间分布
不同地区的排放源数量和类型不 同,因此,排放源的空间分布对 臭氧污染的分布和程度有重要影
响。
大气成分的影响
氮氧化物(NOx)
氮氧化物与臭氧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是臭氧污染的主要前 体物之一。
挥发性有机物(VOCs)
研究结论与不足之处
宜都市环境空气中臭氧污染特性分析

宜都市环境空气中臭氧污染特性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空气问题越发严重,其中的污染物类型和结构也在同步变化。
近年来,尤其是夏秋季,臭氧正逐渐取代PM2.5在空气污染物中的地位,成为了引人关注的新型污染物,,弄清臭氧的污染特征,找到对应的防范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宜都市为例,根据最近几年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对宜都市的臭氧污染特性进行综合分析,以找到影响宜都市臭氧变化的显著因素,为区域臭氧污染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标签:宜都;环境监测;臭氧污染根据近几年国内外对臭氧污染特性的研究和分析,影响臭氧产生的因素主要有温度[1]、光照、降水、风力风向等气象条件[2],以及VOCs [3]、氮氧化物[4]等生成臭氧的前体物。
臭氧污染受臭氧前体物排放及其复杂的相互转化关系控制,导致臭氧污染问题在治理过程中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反复性。
根据宜都市2个省控点位的监测数据和现有条件,本文对2017年至2018年宜都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监测数据进行数学统计,主要研究臭氧与环境空气质量其他“六参数”的相关性和变化情况。
同时结合气象监测数据,对臭氧随天气状况和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本文引用技术参数主要参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 663-2012、《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本文各参数浓度单位除特殊说明外均引用以上技术规范浓度单位(除一氧化碳为毫克每立方米外,其余均为微克每立方米)。
一、宜都市臭氧变化及数据统计情况如图1所示,宜都市臭氧整体变化在2017年和2018年均近似驼峰型,且每年的6月至10月臭氧浓度都比较高。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及《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的相关技术指标,臭氧浓度超标限值为160微克/立方米,结合统计的监测数据,可以得到2017年臭氧主要在9月、10月和11月出现超标情况,2018年主要在3-4月和6-11月出现超标情况,2017至2018年臭氧共超标48天,且超标天数主要集中在2018年6月和8,且2018年6月臭氧连续超标14天。
成都污染调查报告

成都污染调查报告成都污染调查报告一、引言成都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成都市的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揭示其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大气污染成都市的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尤其是在冬季,煤烟、工业废气等排放物的增加导致空气质量下降。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成都市的PM2.5浓度超过了国家标准的限制值。
这不仅对居民的健康造成了威胁,还影响了城市形象和旅游业的发展。
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应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严格控制废气排放。
同时,推广清洁能源,减少燃煤和汽车尾气的排放,加强大气污染治理。
三、水污染成都市的水污染问题主要集中在河流和湖泊。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化肥等污染物的排放导致水质恶化。
一些河流已经成为了“黑臭水体”,严重影响了水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为了解决水污染问题,政府应加大对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力度,提高水处理的效率和水质的净化程度。
同时,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推广有机农业和科学施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
四、土壤污染成都市的土壤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工业废弃物的不当处理、农药和化肥的过量使用等都导致了土壤的污染。
这不仅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还对人体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
为了解决土壤污染问题,政府应加强对土壤的监测和评估,制定相应的土壤修复计划。
同时,加强对工业废弃物的处置和管理,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五、噪音污染成都市的噪音污染问题主要来源于交通、工地和商业区。
车辆喇叭声、机械设备噪音以及商业广告音量过大等都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困扰,甚至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解决噪音污染问题,政府应加强对施工现场、交通路段和商业区的噪音监管,制定相应的噪音控制标准。
同时,鼓励使用低噪音设备和技术,提高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噪音减排水平。
六、结语成都市的污染问题不容忽视,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解决。
《四川省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实施方案(2018—2020年)》主要内容有哪些?

《四川省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实施方案(2018—2020年)》主要内容有哪些?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形成臭氧(O3)污染的重要前体物,对细颗粒物(PM2.5)二次生成具有重要影响,对大气环境影响日益突出。
为加快推进全省挥发性有机物综合防治,根据原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印发的《“十三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和《四川省蓝天保卫行动方案(2017—2020年)》,四川省环境保护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交通运输厅、省质监局、省能源局七部门于2018年5月24日联合印发《四川省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实施方案(2018—2020年)》主要目标:到2020年,全面完成重点城市以及重点行业的VOCs污染整治,基本建成VOCs监测、监控、预警和应急体系,VOCs污染防治长效管理机制有效运行。
推进VOCs与氮氧化物(NO x)协同减排,VOCs排放总量下降8%,重点工程减排VOCs达到8.59万吨,持续改善全省环境空气质量。
主要措施:(1)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推进“散乱污”企业综合治理、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实施工业企业错峰生产。
(2)加快实施工业源VOCs污染防治,全面实施石化行业VOCs达标排放、加快推进化工行业VOCs综合治理、加大工业涂装VOCs治理力度(汽车制造、家具制造、工程机械制造、钢结构制造、卷材制造、船舶制造等行业)、深入推进包装印刷行业VOCs综合治理、加强制鞋行业VOCs综合治理、因地制宜推进其他工业行业VOCs综合治理。
(3)深入推进交通源VOCs综合整治,推进机动车VOCs综合治理、全面加强油品储运销油气回收治理。
(4)有序开展城市生活源和农业源VOCs污染防治,推进建筑装饰行业VOCs综合治理、汽修行业VOCs治理、开展干洗行业VOCs 治理、餐饮服务业油烟排放控制、积极推进农业源VOCs排放防治、加强其他生活源VOCs排放防治。
(5)建立健全VOCs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监测监控体系、实施排污许可制度、加强统计与调查、加强监督执法、完善经济政策。
宜宾市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和对策研究

宜宾市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和对策研究宜宾市位于四川省南部,是一个以工业和农业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城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气污染已成为宜宾市面临的一大环境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宜宾市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和对策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宜宾市大气污染的现状出发,探讨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技术和对策,以期为宜宾市的大气环境改善提供参考。
一、宜宾市大气污染现状宜宾市大气污染主要表现为大气颗粒物和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过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对人体健康和城市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根据宜宾市环保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宜宾市的污染物排放量在过去十年中呈上升趋势,城市空气质量不容乐观。
尤其在冬季取暖期间,大气污染更为严重,PM2.5和PM10浓度居高不下,已经成为宜宾市空气质量最主要两大指标。
可见,宜宾市大气污染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环境难题。
二、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影响因素1. 工业排放:宜宾市以化工产业为主,工业企业废气直接排放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排放已经成为宜宾市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
2. 交通尾气: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交通尾气也成为宜宾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机动车的燃烧排放产生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对城市空气质量产生显著影响。
3. 生活燃烧:生活燃烧是大气污染的另一重要来源。
城市居民生活和商业活动所产生的废气、烟尘等污染物也对宜宾市空气质量产生一定影响。
4. 地理环境:宜宾市地处山区,地形复杂,气象条件不稳定,容易形成“大气污染云”,加剧了大气污染问题。
宜宾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排放、交通尾气、生活燃烧以及地理环境。
这些因素共同造成了宜宾市大气污染严重的现状。
1. 加强排放管控:对工业企业的废气排放进行严格管控,推行“超低排放”技术,对高污染行业逐步淘汰和整治,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和责任。
2. 推行清洁能源: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入力度,推动宜宾市向清洁能源转型,减少对传统煤炭的依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我国臭氧污染形势分析及成因初探

环 境 科 学 研 究
2021 年 7 月
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Vol.34ꎬNo.7
Julyꎬ2021
我国臭氧污染形势分析及成因初探
姜 华1 ꎬ 常宏咪1ꎬ2
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ꎬ 北京 100012
2.北京化工大学环境工程系ꎬ 北京 100029源自第7期1 57 7
姜 华等:我国臭氧污染形势分析及成因初探
大气层中超过 90% 的 O 3 位于平流层内ꎬ其余不
所示. 由表 1 可见ꎬ从 O 3 年评价浓度( 日最大 8 h 平
具有一定的背景值ꎬ约在 80 ~ 100 μg∕m 之间. 近地
看ꎬO 3 污染呈缓慢上升态势. 在 O 3 年评价浓度方面ꎬ
地区和长三角为全国 NO x 和 VOCs 排放强度较大的区域. 近地表大气 O3 形成机理复杂ꎬO3 浓度与前体物 VOCs 和 NO x 均呈复
杂的非线性响应关系. 气候变化和气象因素对 O3 污染影响显著ꎬO3 及其前体物在区域和城市之间存在相互输送影响. 研究显
示ꎬ我国臭氧污染形势严峻ꎬ未来针对臭氧污染防控应加强对多时空尺度下不同区域臭氧污染的形成机理与主导因素的研究.
到 10%的 O 3 位于对流层内. 对流层近地面 O 3 往往
3
面 O 3 浓度过高时ꎬ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影
响. 高浓度 O 3 暴露会对人体呼吸道、心血管和免疫
系统等造成影响ꎬ导致哮喘、呼吸道感染、中风和心律
失常等疾病 [1 ̄3] . 近地面大气中高浓度臭氧会影响植
物生长ꎬ导致农作物减产
States. From the time point of viewꎬ O3 pollution mainly occurs in summer and around in Chinaꎬ and the peak O3 concentration generally
臭氧的前体污染物

臭氧(O₃)又称为超氧,是氧气(O₂)的同素异形体,在常温下,它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淡蓝色气体。
臭氧污染,也称之光化学污染,是最近人们开始关注的污染问题,那么臭氧污染的原因是什么?
臭氧污染,也称之光化学污染。
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等一次污染物,在强烈的阳光紫外线照射下,吸收太阳光的能量,使原有的化学链遭到破坏,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过氧乙酰硝酸酯(PAN)等二次污染物。
参与光化学反应过程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称之为光化学烟雾。
臭氧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
人们在监测这些污染物时,臭氧浓度也是最主要的指标。
臭氧是典型的二次污染,臭氧污染的控制主要是控制其前体物。
臭氧的前体物主要是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而这两种污染物主要来源是燃煤、机动车尾气、石油化工等排放出的污染物。
有研究表明,每年近地面层的臭氧污染中,只有23%来自于大自然本身的臭氧层输送,而有高达48%是来自于NO x 等污染物的光化学反应,剩下的则来自于区域外的远距离传输。
可以说,城区中臭氧浓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机动车尾气的排放量。
臭氧污染危害堪比PM2.5,环境专家表示,臭氧能够对人体产生较大危害:臭氧会损害肺功能、刺激呼吸道,引起气
道反应和气道炎症增加、哮喘加重等。
高浓度持续性的臭氧污染可能导致人流泪(wateringeyes)、眼睛疼、头痛等症状出现,更严重的会影响到呼吸道、心血管系统,尤其对心脏本身不好的人群,有比较严重的影响。
因此,臭氧污染治理也是当前继续解决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
内江城区臭氧时间分布特征及其前体物相关性分析

内江城区臭氧时间分布特征及其前体物相关性分析宋丽 商丹 方小妮(内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四川 内江 641100)摘要:本文以2018年内江城区的四个国控空气自动站监测数据作为依据,分别从日、月、季节对臭氧浓度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同时分析了臭氧浓度与其前体物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的相关性,为内江市臭氧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臭氧;分布特征;前体物臭氧作为重要的温室气体,同样也是导致城市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之一,因此,臭氧污染对城市空气质量也有着较大程度的影响,尤其是近地层臭氧,带来的危害更大[1]。
近地层臭氧主要是具备光化学反应活性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之间发生反应的产物。
在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中,排放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经过光化学反应后都可以产生臭氧[2]。
近年来,随着大气污染防治成效的显现,颗粒物浓度逐年下降,臭氧污染问题也进一步凸显,2018年内江城区臭氧作为首要污染物的占比已超过细颗粒物,成为影响空气质量持续提升的关键因素[3]。
本文对内江城区臭氧浓度变化特征以及臭氧与前体物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一、采用数据及评价标准本文中采用2018年内江城区四个国控空气自动站(市监测站、东兴区政府、内江二中、内江日报社)的小时监测数据、日监测数据。
根据内江市环境空气功能区 划,内江城区为二类区,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 633-2012)、《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 663-2013)及《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进行统计评价。
臭氧日最大8小时均值及其百分位浓度标准限值均为160ug/m 3。
二、内江城区臭氧浓度时间变化特征1季节变化特征2018年内江城区臭氧浓度季节差异明显,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的变化特征,夏季(最高)臭氧浓度比冬季(最低)高66.0%。
春季臭氧污染较上年有所加重,春夏季浓度均超过国家二级标准。
大气环境污染特征分析精品资料

1.1研究区概况
德阳市地处四川盆地西北边缘,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为龙门山脉中段,中部为成都平原东北部,东南部为盆中丘陵,距省会成都58公里。地处东经103°45′-105°15′北纬30°31′-31°42′之间。属中纬度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季风气候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较少,夏无酷暑,冬少严寒。年平均气温16.6~17.9℃,极端最高气温36.5℃,极端最低气温-4.5℃。年降水量882.0~1024.1mm,年日照时数891.8~1218.7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81%,平均湿度月最高85%,平均湿度月最小75%。长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年平均风速1.6m/s。
大气环境污染特征分析
摘要:利用城区4个大气监测点的监测数据,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对德阳城区的空气质量进行评价,德阳市的主要污染特征为颗粒物和臭氧交替污染,夏季臭氧污染较为突出,冬季PM2.5污染较为突出。对比近三年的总体变化特征,颗粒物污染的突出性略有下降,臭氧污染的突出性略有上升。PM2.5/PM10的比值范围在0.26-0.82之间,比值范围较宽,颗粒物来源包括北方沙尘南下和自身工业生产排放等多种因素。
1.2实验数据及点位使用数据
为德阳市东山公园、西小区、检察院、耐火材料厂4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监测值。监测设备全部为点式设备,PM10、PM2.5监测使用β射线法颗粒物监测仪,PM2.5采样系统中配置动态湿度控制系统(DHS),量程为0~10mg/m3,最低检出限为1μg/m3。
2结果与讨论
2.1首要污染物变化特征
2014年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对SO2、NO2、PM10、CO、O3、PM2.5六个项目开展监测,使用空气质量指数(AQI)替代原有的空气污染指数(API)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以4个监测点的平均值计算德阳市区各污染物的空气质量分指数(IAQI),从各项污染物的IAQI中选择最大值确定为AQI,当AQI大于50时将IAQI最大的污染物确定为首要污染物。德阳市的主要污染特征为颗粒物和臭氧交替污染。每年冬季PM2.5污染较为突出,冬季首要污染物为PM2.5的比例较高。结合德阳市的气候和地理位置进行分析。德阳市处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的东北边缘。夏季降水充沛,对空气中的颗粒物有清洗作用,气温较高,空气对流较强,化石燃料的燃烧废气、汽车尾气等污染源产生的颗粒物不易累积,日照时间增长,在强烈的阳光紫外线照射下,污染源排入大气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等一次污染物发生复杂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等二次污染物。对比近三年的总体变化特征,颗粒物污染的突出性略有下降,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2014年共182天,2015年138天,2016年132天,下降较明显。PM10为2014年共44天,2015年61天,2016年64天。臭氧污染的突出性明显上升,臭氧为首要污染物2014年共56天,2015年100天,2016年108天。NO2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明显下降,2014年共9天,2015年1天,2016年0天,SO2和CO未出现为首要污染物。
成都平原城市群夏季臭氧污染天气形势与潜在源分析

成都平原城市群夏季臭氧污染天气形势与潜在源分析成都平原城市群夏季臭氧污染天气形势与潜在源分析一、引言臭氧污染是我国大气环境中一个严重的问题,尤其在夏季,城市群中常常出现高浓度的臭氧污染。
成都平原城市群作为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和人口聚集地,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臭氧污染问题。
本文旨在分析成都平原城市群夏季臭氧污染的天气形势和潜在源,为进一步控制臭氧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二、夏季臭氧污染天气形势在成都平原城市群,夏季是臭氧污染的高发季节。
一方面,夏季日照充足,温度较高,这些都是臭氧生成的有利条件。
另一方面,夏季水汽含量相对较高,极端气候事件如高温天和持续干旱等,也为臭氧生成提供了条件。
在天气形势上,成都平原城市群夏季实行季风气候,西南季风的影响使得湿度较大。
此外,成都平原还常受到由青藏高原上空的干燥西北气流带来的干冷空气影响。
这种湿度和干冷交替的气流特点使得成都平原夏季臭氧污染形势复杂多变。
三、夏季臭氧污染潜在源分析1. 汽车尾气排放: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是臭氧的前体物质。
成都平原城市群交通拥堵严重,汽车尾气排放量大,是夏季臭氧污染的主要源之一。
2.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中的燃煤、燃气和石化等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以及工业废气排放中的颗粒物等物质,都可能促进臭氧的生成。
3. 生物质燃烧:农业园区和农村地区夏季常常进行秸秆焚烧等农作物垃圾处理方式,废气中的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都可能对臭氧污染造成负面影响。
4. 自然排放:植物和生物之间的化学反应也是臭氧生成的重要源之一。
成都平原城市群拥有丰富的植被资源,其中树木和花草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较高,植物间的化学反应也会促使臭氧的生成。
四、臭氧污染的风险与防控措施夏季臭氧污染不仅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也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带来危害。
为了减轻臭氧污染对成都平原城市群的影响,应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交通管理,推进公共交通和非机动车发展,控制汽车尾气排放。
川南城市群空气污染特征及气象影响因素分析

第36卷第1期 2021年2月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Vol. 36 No. 1Feb. 2021文章编号:2096-1618(2021 )01~0101~09川南城市群空气污染特征及气象影响因素分析雷雨、张小玲、杨凯晴\青泉2,康平1(1.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225;2.四川省气象 台/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72)摘要:随着川南地区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能源消耗量和机动车拥有量的不断增加,对空气质量的改善带来了较 大困难。
以四川盆地川南城市群为研究区域,利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资料和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 2015-2018年川南城市群6种污染物(PM1()、PM2.5、S02、N02、03、C0)的年、月、日变化特征以及其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并对主要污染物PM2.5和03在不同污染等级下的气象要素区间进行讨论。
得出以下结论:2015-2018年来川南城市群PM2_5、PM,。
浓度冬季>春季>秋季>夏季,日变化为“双峰双谷”型;03月变化为“倒U”型,日变化为“单峰”型;S02、1«)2和(:0浓度冬季高于夏季,302和1^02日变化为“双峰双谷”型,C0为“单峰”型。
颗粒物污染日数呈下降趋势,其中泸州和内江PM2.5浓度均降低36.7%,PM1(I浓度分别降低32%和29. 8%,而臭氧浓度和臭氧超标日数均具有升高趋势,其中自贡〇3-8h浓度第90百分数上升幅度最大,可达28.7%。
综合气象因子分析显示:静小风、高湿、低温、无降水等气象条件对PM2.5的扩散和清除十分不利,容易导致川南地区形成重污染天气过程;而静小风、高温、低湿有利于〇3的生成和累积。
关键词:空气污染;特征分析;气象因子;相关性中图分类号:X513 文献标志码:Ad o i:10. 16836/ki.jcuit.2021.01.016〇引言由于能源消耗、工业污染排放和机动车保有量不 断增加,城市的空气污染形势愈发严峻^ ,冬季以可 吸入颗粒物(P M1())、细颗粒物(P M2.5)为主的区域性 空气污染问题和夏季近地面高浓度臭氧(〇3)造成的 光化学污染问题日益加剧[3_5]。
四川省近年来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污染特征分析

四川省近年来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污染特征分析张巍;蒋燕;罗彬;饶芝菡【摘要】采用2013 ~2017年四川省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按照国家最新标准及技术规范分析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污染特征.结果表明:四川省城市空气质量总体逐年好转,优良天数率在80%左右波动上升;PM1o和SO2浓度高于全国平均下降率;PM2.5浓度与全国平均下降率持平;NO2浓度在2017年开始反弹明显;细颗粒物二次转化问题突出,PM2.5/PM10比例在62%左右;NO2/SO2逐年上升,大气氧化性逐年增强;21个城市O3第90百分位浓度平均升幅为10.7%,O3造成的污染天数逐年上升.大气污染形势的变化表明加大对VOCs和NOx的协同减排刻不容缓.【期刊名称】《四川环境》【年(卷),期】2018(037)005【总页数】5页(P131-135)【关键词】四川省;空气质量;污染特征【作者】张巍;蒋燕;罗彬;饶芝菡【作者单位】四川省环境监测总站,成都610091;四川省环境监测总站,成都610091;四川省环境监测总站,成都610091;四川省环境监测总站,成都6100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11 前言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大气污染态势严峻,O3和PM2.5为代表的二次污染问题突出。
我国目前大气污染呈现局地和区域污染相结合、多种污染物相互耦合的复合型大气污染特征[1]。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四川省重点城市主要污染物浓度均呈明显下降趋势,空气质量逐渐转好,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问题仍然突出,污染防治工作任重道远,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建立精准化的大气环境治理体系势在必行。
有研究表明2010年以后,四川省PM2.5污染呈波动降低的趋势,主要得益于城市环境管理的加强、工业污染的整治、机动车污染的控制等[2]。
但2015年四川省O3污染问题开始凸显,同时颗粒物超标状况仍然严重[3]。
本研究采用2013~2017年污染物监测数据,对四川省空气质量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并分析近年来逐渐突出的环境问题,为更加科学的进行大气污染治理,实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提供理论基础。
浅谈臭氧的危害及控制

浅谈臭氧的危害及控制吴柯岑(四川省成都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四川 成都 611130)摘要:如今,城市空气污染日益严重。
在平流层中充当“保护伞”的臭氧,在对流层中竟也变成了污染物之一。
臭氧因其强氧化性,能与有机体发生反应,并造成破坏。
这导致臭氧会损害人体的呼吸系统、肺部和神经系统,甚至导致胎儿畸形。
高浓度的臭氧会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导致农作物减产,森林衰退。
因此,政府必须采取措施减少臭氧及其前体物的排放,包括控制机动车数量,和燃料燃烧废气中污染物的排放,加强区域联合控制及推动低碳城市建设。
关键词:臭氧;危害;防治措施一.空气污染物之一——臭氧现如今,城市的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人们对于“雾霾”、“ pM2.5”这些词毫不陌生,而知道“臭氧”也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的人相对就少很多。
有时明明晴空万里,但空气污染指数仍然居高不下,臭氧含量超标就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当中,“臭氧”是一种能保护人类的有益气体。
臭氧(O3)是天然大气中重要微量组分,平均含量为0.01×10-6(体积分数),大部分集中在10 ̄30km的大气平流层,对流层中臭氧仅占大气柱总量的10%左右。
臭氧在平流层吸收太阳发出的紫外辐射,不仅阻止了大量对人类和地球生态系统造成伤害的短波辐射,保护地球上的生命体。
而在对流层中,臭氧含量过高会对人体,植物,建筑带来危害。
比如上世纪中叶,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臭氧就是光化学烟雾中的最主要污染物之一。
对流层臭氧的源包括天然源和人为源。
其中人为源排放的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对流层臭氧生成的主要前体物。
大气中臭氧的形成起源于NO2的光解,NO、 NO2 和臭氧之间的反应不会造成臭氧的净增加或损失,三者处于平衡状态。
当大气中有VOCs存在时,OH或NO3自由基引发VOCs的氧化反应生成烷基R・、过氧烷基RO2・和HO2・自由基,使NO向NO2转变,最终光解成臭氧。
《2024年成都市中心城区大气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与区域扩散预测》范文

《成都市中心城区大气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与区域扩散预测》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气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当前环境保护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
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其中心城区的空气质量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本文旨在分析成都市中心城区大气重金属污染的特征,并预测其区域扩散情况,为制定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成都市中心城区大气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一)污染现状通过对成都市中心城区多个监测点的数据收集与分析,发现大气中重金属元素如铅(Pb)、汞(Hg)、铬(Cr)等存在超标现象。
其中,交通干道附近的污染程度尤为严重,这主要与机动车尾气排放、工业生产及生活垃圾焚烧等有关。
(二)污染来源成都市中心城区大气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交通源、工业源、生活源及自然源等。
其中,交通源和工业源是主要污染源,它们直接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重金属颗粒物。
(三)时空分布特征重金属污染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交通干线两侧及工业区附近的污染较为严重。
在时间分布上,冬季由于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污染程度相对较高。
三、区域扩散预测(一)预测方法本文采用空气质量模型(AQM)对成都市中心城区大气重金属的区域扩散进行预测。
该模型综合考虑了气象条件、地形地貌、污染源分布等因素,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重金属的扩散情况。
(二)预测结果根据AQM模型的预测结果,成都市中心城区的大气重金属在风力作用下,会向周边区域扩散。
其中,西南方向和东南方向的扩散较为明显,对周边城市的环境质量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四、防治措施建议针对成都市中心城区大气重金属污染的特征及区域扩散情况,提出以下防治措施建议:1. 强化源头控制:严格控制工业排放和生活垃圾焚烧等污染源的排放标准,减少重金属的进入大气中的量。
2. 交通管理:优化交通布局,减少交通拥堵,降低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的污染。
3. 区域联防联控: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共同应对区域性大气重金属污染问题。
臭氧前体物分析

臭氧前体物分析全球热脱附技术领跑者从样品前处理到分析结果整体方案臭氧前体物在线分析系统——来自热脱附技术领跑者经得起考验的监测方案珀金埃尔默与美国国家环保局(US EPA)联合开发了可用于野外无需液氮且自动监测 C2-C12 碳氢化合物的分析仪和整套分析方案。
珀金埃尔默这套系统成功运行了很多年,现在仪器已升级至最新技术——Clarus500GC 和TurboMatrix热脱附。
全球重要性在美国,1970 年的清洁空气法赋予了环保署(EPA)维持空气清洁和保障公众健康的责任。
1990年,在传统的六项环境空气监测指标基础上加入了挥发性有机物(VOC)的监测。
挥发性有机物(VOC)、羰基类化合物(carbonyls)以及氮氧化物(NOx)是地面臭氧生成的前体物,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地区,它们都以低至 ppb 级别的浓度存在于环境空气中。
在美国这些项目的测试是通过光化合物评估监测站(PAMS)来实施的。
全球范围内也有一些其他类似机构进行这样的工作。
例如,欧洲现在就在遵循联合国欧洲经济局有关控制 VOCs 排放的协议。
臭氧前体物监测最主要的目标化合物列于表格 1 中。
表1. 2000年臭氧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目标化合物关键特点z 采用电子制冷,无需液氮或干冰冷却系统,可方便远程操作;z 同步监测中每小时获得一个数据;z 独特的中心切割技术,采用 Dean’s swithch 压力切换阀允许双柱同时分析,增大产出及色谱分辨率;z 完全无需操作人员照看;z 整套系统可经由网络、LAN或拨号调制解调器进行远程控制,数据可自动归档。
连续在线监测连续在线监测系统的要求包括:z 连续的无需人员照看的操作; z 以最少的闲置时间,最高时间分辨率进行等时间间隔数据采集(每小时 1 个分析数据,每天 24个分析结果);z 能够捕集样品中宽范围挥发性物质;z 无需液氮冷却;z 分析物能通过聚焦装置快速转移至 GC 进行高分辨色谱分析;z 自动进行校准;z 采用氢火焰检测器(FID)检测限低至 ppb 浓度级别;z 稳定的保留时间;z 定量结果准确,精密度高;珀金埃尔默臭氧前体物分析系统满足所有上述要求。
德阳市2023年6—9月VOCs源分布与臭氧形成

德阳市2023年6—9月VOCs源分布与臭氧形成
王春艳;吴加禄;关垚;高韦韦
【期刊名称】《环境影响评价》
【年(卷),期】2024(46)3
【摘要】对德阳市2023年6—9月臭氧及其前体物质NO_(2)、VOCs的气象条件和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6—9月德阳VOCs平均浓度为39.52 ppbv。
臭氧浓度的日时间序列变化呈单峰型分布,在16∶00—18∶00时达到峰值。
此次臭氧重污染基本伴有高温、低湿、低风速等气象条件。
采用正矩阵分解(PMF)受体模型进行VOCs源解析。
移动源、固定燃烧源和工艺过程源是VOCs的主要来源,对VOCs 的贡献率分别为21.00%、17.40%和14.96%。
臭氧生成潜势(OFP)值表明,主要活性物质为OVOCs和烯烃,以丙醛和乙烯为代表。
【总页数】8页(P89-96)
【作者】王春艳;吴加禄;关垚;高韦韦
【作者单位】四川省德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823
【相关文献】
1.卫星观测资料改进活性VOCs源排放及其对臭氧模拟影响
2.山东省溶剂使用源VOCs排放组分及臭氧生成潜势研究
3.VOC_(s)排放源谱和控制技术评价及臭氧污染防治研究
4.成都大运会期间德阳市臭氧和VOCs污染特征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四川省近十年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治理成效分析

四川省近十年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治理成效分析文章根据2004-2013年四川省24个地级城市例行的空气监测数据,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采用污染负荷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了四川省2004-2013年近10年以来的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以及环境治理的成效。
结果表明,从年际变化看,二氧化硫浓度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二氧化氮浓度持续升高,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先降后升,同时结果也表明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尤其是二氧化硫方面,但是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和二氧化氮人有上升趋势,还需要进一步调整措施用于改善空气状况。
标签:四川省;大气污染;变化趋势;治理成效前言环境空气污染是当前我国面临的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据世界银行估计,中国有6亿人生活在二氧化硫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的环境中,而生活在总悬浮颗粒物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的环境中的人数达到了10亿。
环境空气污染是衡量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宜居程度的重要指标,受到了城市居民的普遍关注。
四川省地处中国的西南部,位于长江上游,中国大陆地势三大阶梯中的第一级和第二级,即处于第一级青藏高原和第二级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带,高低悬殊,西高东低的特点特别明显。
西部为高原、山地,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东部为盆地、丘陵,海拔多在500~2000米之间。
全省可分为四川盆地、川西高山高原区、川西北丘状高原山地区、川西南山地区、米仓山大巴山中山区五大部分。
四川地貌复杂,山地是其主要特色,具有山地、丘陵、平原和高原四种地貌类型。
2013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6260.77亿元,位列第八位,西部第一位,在西部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按可比价格计算四川省GDP比2012年增长10%,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3个百分点。
尽管四川省的空气质量总体上保持良好,但是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发展,现在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日益突出,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威胁,大气环境质量保护迫在眉睫。
西昌市臭氧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西昌市臭氧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张硕;潘亚群【摘要】根据西昌市环境空气自动站监测数据,分析了西昌市O3现状、时空变化特征和污染日特征,探讨了O3与其前体物及气象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西昌市O3浓度春夏季高、秋冬季低,伴有明显的春、夏季双峰.O3日变化为最低值出现在早晨8~9点,峰值出现在14至17时,夜间浓度缓慢下降,污染日峰值持续时间延长,出现夜间高值,最高值达为165 μg/m3.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生活区的市政府、州政府浓度最高,其次是郊区的青龙寺,位于商业区的长安点位O3浓度相对最低.O3与其前体物NOx、NO2及NO小时浓度呈负相关性.O3与气压、相对湿度呈负相关,与气温、风速呈正相关.【期刊名称】《四川环境》【年(卷),期】2018(037)005【总页数】8页(P143-150)【关键词】西昌市;臭氧;污染特征;成因分析【作者】张硕;潘亚群【作者单位】凉山州环境监测中心站,四川西昌615000;凉山州环境监测中心站,四川西昌61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23;X8311 前言臭氧(O3) 作为大气化学组成的重要物质之一,可吸收太阳光中大部分的紫外线,保护地球表面生物,不受过量紫外线的伤害,对维持地球的生态环境有着无法替代的功能。
但近地面高浓度O3由于化学活性较高、氧化性较强,是光化学烟雾的关键成分[1-2],已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的稳定[3~5]。
近10年,中国O3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近地面高浓度O3已成为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重要污染气体。
近年来,西昌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总体稳中趋好, PM2.5浓度呈持续下降趋势,但臭O3超标问题日益凸显,影响全年空气优良率的提升。
据统计,自2013年环境空气质量采用新标准评价以来,西昌市O3污染天数稍有下降,2015 ~2017年O3污染天数分别为 160d、 128d和123d。
本文利用西昌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位数据,探讨了O3的时空变化特征、典型污染日特征及与前体物、气象因子的关系,以期强化未来西昌市臭氧污染防治,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 流 区
温 江 区
新 都 区
新 津 县
罗 江 区
什 邡 市
市 区
甘 孜 县
市 区
武 胜 县
井 研 县
沐 川 县
沙 湾 区
市 区
市 区
丹 棱 县
市 区
青 神 县
仁 寿 县
市 区
市 区
市 区
芦 山 县
市 区
珙 县
江 安 县
南 溪 区
屏 山 县
市 区
叙 州 区
长 宁 县
市 区
荣 县
市 区
超标 数量
标城 市数
四川省臭氧污染及前体物污染特征 分析研究
2019年8月 成都
内容提纲
一、四川省臭氧污染特征现状 二、省环科院超站及臭氧研究实践
三、挥发性有机物观测分析
内容提纲
一、四川省臭氧污染特征现状 二、四川省环科院超站及臭氧研究实践
三、挥发性有机物观测分析
四川省臭氧处于全国高值区之一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a) SOAP and (b) satellite-derived PM 2.5 mass concentrations (dust and sea-salt removed) in China, 2013
主城
市 市 市 市 市 市 市 市 市 市 市 市 市 市 市 市 市 州 市 市 市 市 市 市 市 市 市 市 市 市 市 市 市 市 市 市 市 市 市 市 市 市 市 市 总体 区超 区县
区县
崇 州 市
大 邑 县
都 江 堰 市
金 堂 县
彭 州 市
郫 都 区
蒲 江 县
青 白 江 区
邛 崃 市
市 区
Rongrong Wu and Shaodong Xie,2018
• 四川盆地区域的臭氧污染问题、颗粒 物污染问题并存。
• 处于高发污染区域之一
全省臭氧污染持续加重
SO2、颗粒物浓度逐年下降
臭氧浓度逐年上升
占比 %
首要污染物贡献占比
60 PM2.5 PM10 O3
50
40
30
20
10
0 2016
2017
量
超标 数量
2016年 1 1
11111111111
1
11111
1
1
11111
1111
1
31
2017年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1
1
1
1111
1
23
2018年 1
11111111111111
1
11
1
111
11
1 1 26
9 22 7 16 2 24
O3总体超标行政区减少,主城区超标出现次数减少明显,区县超标数量增加
德 阳 市
什 邡 市
德 阳 市
中 江 县
德 阳 市
市 区
甘 孜 州
稻 城 县
甘 孜 州
九 龙 县
广 安 市
前 锋 区
广 安 市
岳 池 县
广 安 市
华 蓥 市
广 安 市
邻 水 县
广 安 市
武 胜 县
广 安 市
市 区
广 元 市
旺 苍 县
广 元 市
青 川 县
广 元 市
苍 溪 县
广 元 市
剑 阁 县Hale Waihona Puke 广 元 市昭 化 区
乐 山 市
峨 边 彝 族
乐 山 市
夹 江 县
乐 山 市
犍 为 县
乐 山 市
井 研 县
乐 山 市
金 口 河 区
乐 山 市
马 边 彝 族
乐 山 市
峨 眉 山 市
乐 山 市
沐 川 县
乐 山 市
五 通 桥 区
乐 山 市
沙 湾 区
乐 山 市
市 区
凉 山 州
德 昌 县
泸 州 市
古 蔺 县
泸 州 市
合 江 县
四川省城市群划分
• 成都、德阳、绵阳、 资阳、眉山、乐山、 遂宁、雅安 成都平原 城市群
• 泸州、宜宾、自 贡、内江
川南城市 群
• 南充、广安、达 州、广元、巴中
川东北城 市群
攀西城市 群等
• 攀枝花、凉山州、 阿坝州、甘孜州
四川省空气污染集中在盆地区域(2018年)
a) SO2
b) NO2 d) PM10
2018
臭氧作为首要污染物天数占比逐年增加
空气质量优良率逐年上升
➢ 从2015-2018年,四川省颗粒 物和二氧化硫浓度逐年下 降,NO2自2018年开始下 降。
➢ PM10、PM2.5、SO2分别较 2015年下降17.7%、18.7%、 31.1%,NO2略有上升 (1.7%)。
➢ 但O3逐年上升,2018年较 2015年上升10.1%。
c) O3
污染集中于成都平原城市群、川南 和川东北城市群。
2018年川南城市群污染突出,高于 成都平原城市群。
全省臭氧年评价超标城市主要为: 成都、自贡、眉山(以国控站点评 e) PM2.5价)
分监测站点年评价O3 90th浓度,部分站点浓度较高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 成都郫都区:215微克/立方米 • 乐山沙湾区:287微克/立方米
市 区
南 充 市
阆 中 市
南 充 市
南 部 县
南 充 市
蓬 安 县
南 充 市
西 充 县
南 充 市
仪 陇 县
南 充 市
营 山 县
南 充 市
市 区
城市向农村转移??
PM2.5年评价行政区超标情况
城市 区县
阿 坝 州
茂 县
阿 坝 州
汶 川 县
巴 中 市
恩 阳 区
巴 中 市
通 江 县
巴 中 市
市 区
成 都 市
双 流 区
成 都 市
都 江 堰 市
成 都 市
简 阳 市
成 都 市
郫 都 区
成 都 市
大 邑 县
成 都 市
金 堂 县
成 都 市
温 江 区
成 都 市
• 眉山主城区:192微克/立方米 • 甘孜县:192微克/立方米
• 成都郫都区 194微克/立方米 • 成都新都区 192微克/立方米
总体处于轻度污染,浓度较高的站点主要处于区县或郊区
2016年-2018年:O3主城区超标数量减少,区县超标数量增加
臭氧年评价行政区超标情况
成成成成成成成成成成成成成成德德德甘广广乐乐乐乐泸眉眉眉眉南内遂雅雅宜宜宜宜宜宜宜资自自 城市 都 都 都 都 都 都 都 都 都 都 都 都 都 都 阳 阳 阳 孜 安 安 山 山 山 山 州 山 山 山 山 充 江 宁 安 安 宾 宾 宾 宾 宾 宾 宾 阳 贡 贡
泸 州 市
泸 县
泸 州 市
纳 溪 区
泸 州 市
叙 永 县
泸 州 市
市 区
眉 山 市
丹 棱 县
眉 山 市
洪 雅 县
眉 山 市
彭 山 区
眉 山 市
青 神 县
眉 山 市
仁 寿 县
眉 山 市
市 区
绵 阳 市
安 州 区
绵 阳 市
北 川 羌 族
绵 阳 市
江 油 市
绵 阳 市
三 台 县
绵 阳 市
盐 亭 县
绵 阳 市
蒲 江 县
成 都 市
青 白 江 区
成 都 市
邛 崃 市
成 都 市
新 都 区
成 都 市
新 津 县
成 都 市
彭 州 市
成 都 市
崇 州 市
成 都 市
市 区
达 州 市
大 竹 县
达 州 市
万 源 市
达 州 市
开 江 县
达 州 市
渠 县
达 州 市
市 区
德 阳 市
广 汉 市
德 阳 市
罗 江 区
德 阳 市
绵 竹 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