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翰林院沈仲仁
论明代江南家具的延长型消费
2021 年 7 月 Jul.2021
DOI:10.14182/ki.j.anu.2021.04.005
——————————————————————————————————————————
*收稿日期:2021-01-08 作者简介:刘森林 (1961-),男,上海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设计、设计史。
第4期
刘森林:论明代江南家具的延长型消费
31
一、问题的发现
近年来学者从髹漆与素漆 (髹漆后未施纹饰)、宫廷等层面对明代家具、明式家具进行的分类探 究,[1]或从消费维度发散,以追溯历史史实为旨归,彰显了家具研究的新路径、新气象、新成果。如 《盛 清家具形制流变研究》 第四章呈现了历史学者的敏感性,不唯材料搜罗齐备,而且厘定细密[2];《晚明文 士的消费文化——以家俱为个案的考察》 一文摆脱了以往通史类家具叙事模式中的窠臼,深入晚明、文 士、家具消费这一“盲区”,以史学者的问题意识为先导,两文在爬梳、阐释史料的基础上提出了有益的 新见解。[3]正所谓初工难精,仅就家具消费的讨论而言,一般既离不开对历史文献的深度解析和互为互证, 也同考古发掘的明器、传世实物和图像相勾联。仅此而言,包括二文在内的诸多论述不乏选样偏差、类 别混淆、蠲芟跳脱词句等疏失,导致方枘圜凿;抑或不谙材质、证据链脱落,鉴于稍显疲弱的互证而导 致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因此,有关明代江南家具消费问题依然云遮雾障。基于此,本文拟围绕明代江南 家具消费主题,藉助出土文物、传世实物、图像和政书方志、文集小说、笔记日记、海外文献等的索隐、 比对、推理和互证,希冀在多重证据比照、多维度和多线索的联系考察中,较为清晰地描述和阐释材料 稀缺、髹漆工艺、制度典章、高昂价格等对家具生产、效率、价值、消费的影响和制约,以及硬木家具 制作和延长型消费的实相及其征状。
江西省上高县历史名人
江西省上高县历史名人唐代钟传 唐末洪洲高安枧桥(上高县田心镇枧桥村)人。
少年经商。
适逢王仙芝领导的农民起义推向江南,众人推其为首领,聚万人在末山的九峰,自称高安镇抚使。
后以州兵镇压义军,先据抚州,继而乘机抢占州县,上报朝廷,诏命封为刺史。
中和二年(882)赶走江西观察使高茂卿,占有洪州。
唐僖宗升其为江西团练使,继授予镇南节度检校太保中书令,后又封为南平王。
他的儿子匡时、匡范分别为袁州、江州刺史,势力雄厚,盘据江西达三十余年。
任涛 上高县锦江镇六口村人。
诗名早著,人多传颂,有“露团沙鹤起,人卧钓船流”佳句。
常侍李骘视察江西得知其才,特免除他的乡里之役。
乡人多有议论,李骘断然说:“江西境内凡为诗得及涛者即与放(免),免役不止一任涛耳。
”咸通年间中进士。
与许棠、喻坦之、剧燕、吴罕、周徭、张蠙、郑谷、李栖远、张乔一起号称“咸通十哲”。
宋 代来源:作者:时间:2012-09-19易延庆字余庆。
千春北乡钦仁团(今上高田心乡)人。
易重之孙,易斌之子。
自幼聪慧,涉猎经史,尤长声律。
先任大名府兵曹参军,后为大理评事、大理寺丞,再改知端州。
罗肱字茂勤。
上高新城典礼(今野市乡水口村)人。
豪迈倜傥。
年方十八,金兵犯境,肱聚集乡勇,保安数郡。
大将岳飞、韩世忠对他非常信任,名将刘琦也请他出谋划策。
绍兴十六年(1146年),刘琦大败金兀术于顺昌,罗肱因功高授命为秉义郎江西兵马都钤辖。
后因岳飞冤死,愤恨至极,弃官归里,屡召不仕。
元 代来源:作者:时间:2012-09-19邹民则号紫山。
上高北里枥头(今南港乡)人。
以荐辟为龙兴路学录。
至元二十七年(1291年),提举姜云于蒙山建正德书院,礼请邹民则讲学。
正德书院的创建,开我国历史上厂矿办教育的先例,而经划之力民则居多。
曾义山 一名法兴。
上高葫芦石曾家(今塔下乡曾家村)人。
善占术。
刘基(伯温)丞高安,法兴将藏书相赠,刘基深得书中要旨,后协助朱无璋建立了明朝。
朱无璋曾向刘基的韬略由谁传授,刘基如实回答。
耆老会与明代莆田八老会成员简介
耆老会与明代莆田八老会成员简介耆老会是中国古代以致仕官员为主要成员组成的老年会社,又叫真率会、尊老会,或根据成员人数称五老会、七老会、八老会、九老会等,又有成员年龄相同的,称同甲会。
见诸记载的最早的耆老会是唐代白居易组织的九老会,为唐代仅见。
宋代耆老会则明显增多,并分布于广大区域,成为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
欧阳光《宋元诗社研究丛稿》统计出宋代耆老会13个。
耆老会本身是一种怡老性质的团体,故会社规约多标榜真率,以高其趣。
但由于其成员均为德高望重的耆宿,或为致仕官员,或为地方领袖,故往往成为地方士大夫交往群体的核心,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
作为一个社会精英群体,它们客观上起到的是士绅身分优势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是官本位社会价值体系的强化,并往往对地方社会秩序产生影响。
另外,随着耆老会的发展,一些在职官员和闲职官员为风气所及也开始组建耆老会,他们固有的政治身分为耆老会加入了新的元素,有时会对当时的政治气候造成较为重要的影响。
江南地区耆老会的发展,一直走在时代的前列。
早在明正统年间,杭州的耆老诗会已趋兴盛。
尽管致仕官员的比重越来越大,诗会主旨却一直停留在单纯的怡老优游阶段。
但诗会至多表示一下感恩朝廷之心。
表面上看,京城雅集的风尚已盛行地方,但中央文学的内在精髓却未能融入地域文学活动之中。
明嘉靖年间是耆老会发展的一个高潮时期。
嘉靖六年(1527)成立的莆田逸老会在当时名气很大,诗会由前兵部侍郎郑岳首倡,远慕北宋耆英会敌事,近援元末壶山文会之例,合右副都御史林茂达、四川按察副使吴希由、贵州按察副使林有年、广东道监察御史林季琼、潮阳知县宋元翰、处士林家绩共七人,举会赋诗于梅峰别业,以登临酬唱为娱。
“尤喜奖掖后进,士夫家食者,劝其著书,为不朽事业,闻者有所激励。
”郑岳撰《逸老会图记》,特意强调诗会的教化作用:“夫老成典刑,风教之助也,然则今日岂徒宴游为邪?”至嘉靖十一年(1532),兵部侍郎林富、大理寺丞李廷梧亦预会,得九人,时称“莆田九老会”。
清代徽商在江西鄱阳县石门镇的活动
作者: 王振忠[1,2]
作者机构: [1]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安徽合肥230039;[2]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上海200433
出版物刊名: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1-7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6期
主题词: 徽商;鄱阳县;石门镇;徽州;会馆;建布;低潮银
摘要:关于明清时代江西的市镇,此前学界对四大名镇(景德镇、河口镇、樟树镇和吴城镇)的研究颇多,但对于省内其他市镇之探讨则相对少见.本文聚焦的佚名抄本,主要反映了徽商在皖赣交界处石门镇的活动,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鄱阳县石门镇与徽州府婺源县的土布贸易及相关纠纷,乾嘉时代江西北部和东北部一带的低潮银问题,以及在当地围绕着兴建徽州会馆而引发的诉讼,等等.因有关石门镇的史料相当罕见,此一文书抄本为我们展示了徽商在侨寓地贸易的诸多侧面,具有较为重要的学术价值.。
广场名人
幸南容(746-819),又名幸显,字惕微,洪城(今江西高安华林山风景名胜区)幸村人。
唐国子监祭酒,桂岩书院创办人。
幸南容生于官宦之家,自幼聪颖,读书过目不忘。
年轻时,才名远播,得到县乡推重和举荐。
唐贞元九年(793)中进士,与柳宗元同榜。
当时名士柳宗元、刘禹锡、李绛等慕其才名,经常与其谈诗论文,交往甚密。
刘恕(1032-1078),字道原,筠州(即今江西高安)人。
生于宋仁宗明元年,卒于神宗元丰年,年47岁。
《资治通鉴》副主编之一。
其父刘涣,精研史学。
刘恕亦以史学擅名。
周德清(1277—1365),元代音韵学家,字日湛,号挺斋,高安市杨圩镇睱塘周村人。
家贫,尝浪游各地。
献艺为生,善音律,兼长百曲。
倡导“欲做乐府,必正言语;欲正言语,必宗中原之音”,著有《中原音韵》,以为词曲之定格,时称“天下之定音”,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论述北曲体制、技巧、韵律的音韵著作,也是现代普通话的祖音。
陈邦瞻(公元1557-1623年),明朝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字德远,江西高安上寨村人。
明朝万历26年,考中进士,任河南右布政史,后巡抚陕西、广东,官至兵部左侍郎。
为官清廉,执法严明,崇尚程朱理学,学识渊博,工诗文,尤精史学,万历32年,编订《宋史纪事本末》、又编《原始纪事本末》,著有《莲华山房集》。
朱轼(1665-1736),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重臣,乾隆帝师。
字若瞻,号可亭,高安市村前镇艮下朱家村人,康熙33年(1694年)进士。
官至太子太保、文华殿大学士,兼吏兵二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勤于政务,奖廉惩贪。
治理浙江海塘,颇著成效。
与怡亲王治畿辅营田水利,蓄泄得宜。
乾隆继位,受命协同总理朝务,赠太傅。
卒谥文端。
世人颂其“束其励行,通经史百家”。
卒后次年归葬故里,乾隆帝御赐“帝师元老”。
著有《朱文端公文集》。
李建华(1912—1946),原名涂秀庚,女,江西高安市城郊涂家庄人。
1931年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报务员。
弟子规 兄道友
《弟子规》学习心得分享尊敬的诸位老师、诸位学长,大家好。
学生今天分享的是《弟子规》『出则弟』篇中『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这两句话的学习心得。
请大家请出经本,打开至4页。
请大家同学生一起将第8段经文读诵一遍。
『出则弟』开始……谢谢大家。
这两句经文在『出则弟』篇的最前面,是承接『入则孝』篇,将孝道扩大,从爱父母到爱兄弟姐妹,然后延伸到爱家族、爱家族以外的人。
『出则弟』,出是走出家门。
悌道就是走出家门与人相处的行为规范。
明确的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悌』?『夫弟,德之序也』,悌是德行的次序,告诉人们心中不要忘记先后次序。
『弟』有顺从,谦逊的意思。
『在家则谓善于事兄,出外则谓善于事长』。
『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
』为什么强调善于事兄、善于事长?因为能做好弟弟的本分,自然能做好哥哥的本分,都是出自于同一颗心,那个我们人人本有的真心、性德。
『出则弟』篇用一个字概括,就是『敬』。
应该从哪里下手?『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把两种身份的行为准则,兄友弟恭,总纲领告诉了我们,从这里下手。
这两句经文的大体意思是说:『作为兄长,应该友爱、呵护弟弟,作为弟弟要懂得尊重兄长;兄弟和睦,这中间包含着孝道。
如果能把财物看得很轻,怎么会与人立仇结怨呢?言语上如果能互相忍让,内心的不平、不服气、愤恨就会自然而然地消除掉』。
『兄道友,弟道恭』,道就是遵循天性、性德而行,在这里就是兄友弟恭。
『兄友弟恭双亲乐,父慈子孝全家安』。
顺着伦常大道而行就吉祥,违背伦常大道而行就凶险。
这就像影子随行,声音有回响一样,毫无差错。
从古至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印证了圣贤教诲的真实不虚。
从前,江西有兄弟二人在朝为官,官至二品,显赫一时。
哥哥乃是翰林院大学士沈仲仁,(伯仲的仲,仁爱的仁)。
弟弟是户部督使沈仲义(道义的义)。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仲仁、仲义兄弟二人转眼到了暮年,便双双告老,同归了故里。
弟兄原出身富门,又为官多年,积存丰厚,本应无财利之争,共度富贵的晚年,可不料归乡不久,父母过世,留下了万贯家业。
刘春霖状元卷
第一场,史论5篇:“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贾谊五饵三表之说,班固讥其疏.然秦穆尝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说亦以戒单于,其说未尝不效论”;“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请于私第见客论”;“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
(第1题藩镇,第2题平戎,第3题举贤,第4题变法,第5题以夷制夷,还真是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最后一题不太吉利,有亡国之兆。
)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1,“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造就人才,振兴实业.国民不能自立,必立学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爱之心,自养之技能,必需之知识,盖东西各国所同,日本则尤注重尚武之精神,此陶铸国民之教育也.讲求政治,法律,理财,外交诸专门,以备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设农,工,商,矿诸学,以期富国利民,此振兴实业之教育也.三者孰为最急策”。
2,“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策”。
3,“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
4,“周礼言农政最详,诸子有农家之学.近时各国研究农务,多以人事转移气候,其要曰土地,曰资本,曰劳力,而能善用此三者,实资智识.方今修明学制,列为专科,冀存要术之遗.试陈教农之策”。
5,“美国禁止华工,久成苛例,今届十年期满,亟宜援引公法,驳正原约,以期保护侨民策”。
(这种题目放在现在考,偶看都够用了)第三场《四书》《五经》首题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次题为:“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
三题为:“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义”。
状元殿试卷刘春霖臣对:臣闻王者不吝改过,故盛世有直言极谏之科;学者义取匡时,故贞士有尽忠竭愚之志。
昔汉文帝除诽谤之法,而后贾山、贾谊争致其忠谠之谟;武帝崇尚儒术,诏举贤良,而后董仲舒、严安、徐乐之徒群集于阙下;宋仁宗复制举诸科,除越职言事之禁,而后苏轼、苏辙对策极言时政阙失。
高翰林轶事
高翰林轶事高翰林轶事高熙喆(1854——1938)字仲王咸,一字亦愚,滕县城关镇人(祖籍浙江会稽)。
清咸丰四年出生于一个破落的仕绅家庭。
5岁丧父,随母艰难度日。
高熙喆8岁进滕县“道一书院”,拜清朝举人黄来麟为师。
在书院就读的十余年间,刻苦攻读经史古文,加上天资聪颖,对文章过目成诵,成为众多学生中的佼佼者。
1883年(光绪九年),高熙喆中二甲进士。
1887年授朝议大夫,翰林院编修,并先后任国史馆协修,甲午科山西正考官,甲午科会试同考官,河南道、贵州湖广两道监察御史,工科给事中(以上为京官——笔者注)。
1904年后,历任甘肃宁夏府知府,直隶宣化.大名知府等职。
在近30年的仕途生涯中,忠实地恪守忠君保民的儒家思想,刚直不阿,直言进谏,致力于除积弊、易风俗,劝学倡俭,鼓励生产。
他的事迹至今仍被家乡人津津乐道……以上文字抄至《枣庄市志》。
而笔者手中存有的太史公资料中云“赐进士出身清授朝议大夫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光绪甲午科正考官甲午科会试同考官贵州湖广道监察御史工科给事中宣化府知府滕县高熙喆”两文相互印证,说明史家的记载是真实的。
据正史记载,高翰林一生中做出过多件轰动朝政和感动乡里百姓的事。
在高熙喆尚未取得功名前,还仅仅是个副贡,这年,他的叔父高文保被奸人杀害。
原来高文保为地方一名小吏,他在一次执行公务时,发现峄县知县朱永康有贪赃枉法行为,便向上峰递上呈子揭露此事,朱县令获悉后派人贿赂高文保,文保不为所动,朱永康为怕事情败露,遂雇凶将高残杀,并栽赃高文保酒后发狂自杀而死。
高熙喆为叔申冤,四处奔走,终不得其果。
此时,高熙喆正值血气方刚之年,决心去京城告状,他与家人田刚携带血衣、状纸日夜兼程赶赴京师都察院,“哭号陈状”,引起都察院重视,几经勘察,真相大白,贪官朱永康被处极刑。
论元明时期的泰和圳上
论元明时期的泰和圳上第一种说法:经多方考证和比对,元、明时由赣入湘几大姓谱载始迁地“鹅颈大坵”,均应系现与吉水县相邻的永丰县龙冈乡龙冈村的小山村——“鹅颈”自然村(即红军第一次反“围剿”龙冈战役的主战场)。
据热心寻根人士实地走访,现在的“鹅颈”小村只有陈、李两姓10多户人家。
据该村老人追忆,古时的鹅颈村有很多其他姓氏族居,元末明初均因战乱陆续外迁,多入湘、鄂、川等地。
据1985年版《永丰县地名志》记载:“鹅颈,在龙冈圩西偏北3公里山坡上。
16户、71人。
立村在鹅形小丘坳部,故名。
”经考证,元末明初,“鹅颈”村隶属于“永丰四十都”。
而,历史上吉水、永丰系一个县,前后多次析出、合并或易名,故增加了考证、寻根难度。
第二种说法:湖北与湖南的许多家谱,在确认江西入鄂、湘始祖时,均将江西省吉州府太和圳与鹅颈大丘圳列为从江西迁鄂、湘二地的祖望之地。
据考,吉州府系现江西省赫赫有名的井冈山旁吉安市。
而太和圳则是现在的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樟塘乡,曾称万合乡。
至于江西省吉安府泰和县十八都鹅颈大丘圳,其实也就是现在的泰和县中龙乡。
一条名叫仙槎河的小河流经小龙、中龙、灌溪、樟塘三镇一乡13个行政村、在樟塘乡境内与仁善河、宁溪河相汇后在江北村注入赣江,而所以所谓“太和圳上”和“十八都鹅颈大丘圳上”实为相距不到30公里远的二个自然村镇,均属泰和县内。
所以即使是说江西省吉州太和圳与鹅颈大丘圳就是一个地方,也错不出几十里。
从鹅颈大丘搬出的家族江西吉水黄氏德阳,丰城五世,谱名保兴,均长子。
原籍丰城芫江,后徙居江西吉安府吉水县鹅劲大丘圳脚,成为吉水黄氏的一派始祖。
娶妻范氏,封贤德夫人,生四子:映壁、咏壁、辕壁、棣壁。
湖南绍邑黄氏始迁祖茂通公,洛公次子,字澄淮,原籍江西吉安太和县鹅颈大丘圳上永镇,镇上黄家出磁器处,上有李萧之祖,下有李劉两村,明建文时任兵部御史之职,后因次子伦授宝庆教谕解组同迁湖南宝郡诸地。
生子九:长曰任,次曰伦,三曰保,四曰明体,五曰均伯,六曰明用,七曰明月,八曰均爵,九曰俊。
2025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宋元明清专题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5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宋元—明清专题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计48分)1.金世宗在位时,施政仁德,政治清明,得到史书与历代名家认可。
朱熹称赞“他能尊行尧舜之道,要做大尧舜也由他”。
又说:“他岂能变夷狄之风,恐只是天资高,偶和仁政耳。
”这反映出( )A. 南宋时民族矛盾的缓和B. 传统华夷观念根深蒂固C. 金统治者照搬汉族政治D. 理学蕴含唯物辩证思想2.北宋时期,散文家的作品常常洋溢强烈的民族意识;南宋时期,从岳飞《五岳祠盟记》到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等,亦是如此。
此外,宋代豪放派、婉约派词人,也具有同样意识。
这主要是由于宋代( )A. 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B. 社会经济的繁荣C. 文学作品的传承发展D. 民族交融的加强3.宋代绘画以精妙著称,画家以多样的笔法表现不同山石的纹理,不同季节的水波等,昆虫花鸟亦毫发毕现;当时还出现大量研究自然万物的谱录,如《梅谱》《橘录》《昆虫草木略》《禽经》等。
这反映出宋代()A. 关注自然科学成为风尚B. 崇文抑武使文人寄情自然C. 经世致用思潮影响广泛D. 格物致知影响文化的氛围4. “八段锦”起源于北宋,每一段都配有歌诀,都与疾病预防、脏腑调理相匹配,每一段都要求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动作柔和、舒展、自然而不用僵力,所谓“锦”者,是誉其似锦之柔和优美,整套动作练习要求做到自然连贯。
“八段锦”的出现()A. 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B. 说明了中国古人对卫生保健的重视C. 证明了古代中医处于世界领先地位D. 有效地避免了大型疫病的广泛传播5.如图为以中国的临安(杭州)、明州(宁波)、泉州、广州为起点的南宋贸易路线,该路线不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
这说明当时()A. 中国海上贸易繁荣B. 政府重视贸易管理C. 全球贸易网络形成D. 南宋外贸处于顺差6.明代史家在论史时,总是将史书和“药案”“医方”“药笼”等医家用语联系起来,如“经尤本草,史即药案也,舍此而欲以救世,无他术也”“六经如医家素难(指《素问》《难经》),而诸史则药案也”“聊仿古所谓经验方者,将以备当世药笼也”。
《人物志》初议
《人物志》初议
刘廷忠
【期刊名称】《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4(000)002
【摘要】《人物志》是曹魏时期刘劭所著的一部人伦鉴赏的专著。
该书主辩人材,以外见之符。
於内藏之嚣,分别流品,研幽摘微,并推演出专门的方法,遂成一学。
本文除对《人物志》作一定的介绍外,略考其学源,同时还对该书的学术价值及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贡献作出一定的分析评价。
【总页数】7页(P40-45,68)
【作者】刘廷忠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2
【相关文献】
1.生地何迁,姓名何缘,太乙何编?——孙悟空形象初议(《西游记》美学问议录》之
四) [J], 杨扬
2.俞慎初教授与《闽台医林人物志》 [J], 丁春
3.修订《中国现代水利人物志》雏议 [J], 季山;王红星
4.修订《中国现代水利人物志》雏议 [J], 季山;王红星
5.创建“人体间隙生理学”初议——兼议“思想是序参量”及“成块思维”的知识创新 [J], 张声闳;陈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三纲五常
汉代的朱买臣,在没有出仕时家中很是贫困, 汉代的朱买臣,在没有出仕时家中很是贫困, 只有靠砍柴维持生计, 只有靠砍柴维持生计,其妻子不愿意跟着他 过如此贫困的生活,就向朱买臣索要休书, 过如此贫困的生活,就向朱买臣索要休书, 朱买臣苦苦挽留妻子, 朱买臣苦苦挽留妻子,并保证到五十岁一定 会富贵,那时候一定报答妻子, 会富贵,那时候一定报答妻子,但其妻子不 终于拿着休书改节去了。 信,终于拿着休书改节去了。此说明中国历 史上的女人同样享有休夫的权利。 史上的女人同样享有休夫的权利。
浅谈“三纲五常” 浅谈“三纲五常”
出处
出处: 论语·为政 为政》 殷因于夏礼 殷因于夏礼, 出处:《论语 为政》“殷因于夏礼,所损益 可知也”何晏集解: 马融曰: 所因, 可知也”何晏集解:“马融曰:‘所因,谓 三纲五常也。’”源于西汉董仲舒的 源于西汉董仲舒的《 三纲五常也。’”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 繁露》一书。 繁露》一书。
三纲指三种人伦从属关系:君为臣纲, 三纲指三种人伦从属关系:君为臣纲,君不 臣投外国,父为子纲,父不正, 正,臣投外国,父为子纲,父不正,子奔他 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 乡,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三纲之 观念亦存于法家, 韩非子》中讲: 观念亦存于法家,《韩非子》中讲:“臣事 子事父,妻事夫。 君,子事父,妻事夫。”
小故事
据说康熙皇帝曾书写好了挂在自己的卧榻旁, 据说康熙皇帝曾书写好了挂在自己的卧榻旁,以警 示后人。江西翰林院沈仲仁,户科给事沈仲义, 示后人。江西翰林院沈仲仁,户科给事沈仲义,为 争家产,俱控蒙南直。于总宪朱批,贴出辕门, 争家产,俱控蒙南直。于总宪朱批,贴出辕门,兄 弟二人一见,痛哭而回。批曰: 鹁鸽呼雏, 弟二人一见,痛哭而回。批曰:“鹁鸽呼雏,乌鸦 反哺,仁也;鹿得草而鸣其群,蜂见花而而聚其众, 反哺,仁也;鹿得草而鸣其群,蜂见花而而聚其众, 义也;羊羔跪乳,马不欺母,礼也; 义也;羊羔跪乳,马不欺母,礼也;蜘蛛纲罗意为 蝼蚁塞穴而避水,智也;鸡非晓而不鸣, 食,蝼蚁塞穴而避水,智也;鸡非晓而不鸣,雁非 社而不至,信也;禽兽尚有五常,人为万物之灵, 社而不至,信也;禽兽尚有五常,人为万物之灵, 祖宗遗产何需争?而伤手足之大情,兄通万卷, 祖宗遗产何需争?而伤手足之大情,兄通万卷,全 无教弟之才,弟掌六科,岂有害兄之理。 无教弟之才,弟掌六科,岂有害兄之理。沈仲仁仁 而不仁,沈仲义义而不义。知过必改,再思可也。 而不仁,沈仲义义而不义。知过必改,再思可也。
江西省余干县社庚乡历朝进士榜
江西省余干县社庚乡,秦至民国称习泰乡(含原邓圳乡),历史悠久,人文鼎盛,自隋开科取士以来,社庚学子勇攀高峰,涌现了许许多多的文人名士,有史料记载的进士就有41名,其中,状元1名,现将其姓名、籍贯摘录于下:一、宋朝余干县社庚乡(习泰乡)进士榜姓名籍贯登进士榜时间章诚社庚乡李梅村太祖建宁三年(962年) 李端社庚乡李梅村太祖雍熙二年(985年) 章可敬社庚乡李梅村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 章可正可敬弟,与兄同榜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 章世白社庚乡李梅村真宗祥符八年(1015年) 章世宣社庚乡李梅村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 章彀社庚乡李梅村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吴岵社庚乡李梅村神宗元丰年(1078--1085年)许谓社庚乡童岭村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 章毅社庚乡李梅村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 吴宗胜社庚乡邓圳村哲宗元佑六年(1091年) 章公弼社庚乡李梅村章彀之孙,字右人,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章汝韬社庚乡李梅村屡试不中神宗元丰八年荐姓名籍贯登进士榜时间何涣社庚乡花圳湾头状元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南宋章国华社庚乡李梅村章家绍熙四年(1193年)章郊社庚乡李梅村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李邕社庚乡李梅村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 章如旦社庚乡李梅村人度宗咸淳七年(1271年)董之オ社庚乡白石村微宗崇宁二年(1103年) 虞景社庚乡李梅村微宗政和二年(1112年) 章絥社庚乡李梅村微宗政和二年(1112年) 吴珩邓墩乡微宗宣和三年(1121年) 章纶社庚乡李梅村高宗绍兴一年(1151年) 章桥社庚乡高宗绍兴廿五年(1151年) 章综社庚乡高宗绍兴廿五年(1155) 章旭社庚乡李梅村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 吴森邓墩乡五采山下村孝宗淳熙二年(11章起宗社庚乡宁宗嘉定元年(1208年) 余鉴社庚乡宁宗嘉定七年(1214年) 许浩社庚乡理宗绍定五年(1232年) 支应酉社庚乡同良坂村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 章申子社庚乡李梅村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章士龄社庚乡度宗咸淳十年(1274年) 章士伯社庚乡士龄弟度宗咸淳十年(1274年)二、元朝余干县社庚乡(习泰乡)进士榜姓名籍贯登进士榜时间章宣中社庚乡李梅村元贞(1295--1296) 章鼎社庚乡李梅村元贞(1298--1296) 章纶字子渔,社庚乡李梅章家至正十二年(1352) 徐爵字宗器,社庚乡留滨塘村永乐十三年(1415) 陈宪字伯庚,字后斋,社庚乡同良坂村人,正德六年(1511)三、明朝余干县社庚乡(习泰乡)进士榜徐爵字宗器,社庚乡留滨塘村人,永乐十三年(1415)进士。
江西书院园林的审美意境及其现代价值
江西书院园林的审美意境及其现代价值饶娜,古新仁(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南昌330045)摘要:江西书院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造园风格不仅秉承了中国园林巧妙师法自然的一面,还承袭了文人雅士借具体有形的物象载体来寄寓自身隐意之志,其园林构思具有崇尚自然的“和谐之美”、寻求静谧的“灵动之美”、勾勒构想的“意境之美”。
时至今日,江西书院园林的设计理念对现代校园的建设规划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江西书院;书院园林;审美意境;现代价值期的行政隶属来看,江西全境的书院达399所”(见表1)[1]。
由于江西自古以来钟灵毓秀,书院的堪舆选址好偏倚名山胜川,如白鹿洞书院栖五老峰而居,象山书院卧应天山以歇,时人谓之“陵高而谷隧,林茂而泉清”。
然大部分书院建设的自然环境选址难于跃至尽善尽美之境,故而往往只能通过人为手段予以镌雕,这便诱发了人们对于园林景观的心理预期。
1.2江西书院选址中的园林要素书院园林作为先人馈赠吾辈之珍贵文化景观遗产,于艺术性而言,为融糅园林设计美学与古今历史文化的表达载体;从实用性角度出发,同时也要满足现实的教学、生活需求。
书院的设计师们一般都会不着痕迹地以裁云剪水的精巧构思来勾勒宛自天开的园林艺术。
察之于史料记载以及现存的江西书院遗址,其在选址时都比较注重对周边自然风景要素的取舍,于此基础之上,将槛内的园林植物、建筑及景观的空间布局等要素珠联璧合,使之在满足传统书院“讲学、藏书、祭祀”3种基本功能的同时,彰显了人文精神的底蕴与传承,从现存的庐山白鹿洞书院、弋阳叠山书院等园林景观中便可窥得端倪。
王阳明曾提到:“道德以为之地,忠信以为之基,仁以为宅,义以为路,礼以为门,廉耻以为垣墙,六经以为户牖,四子以为阶梯,求之于心无假于雕饰也”[2]。
显然,江西书院在选址中不仅考虑严谨理性的工程建构,同时更为兼顾逻辑感性的人文雕琢,力求在此基础之上,使书院建设达到具体物质内化、抽象精神外化、物与我而皆合为一的境界。
杭州孔庙:见证儒学理学化
杭州孔庙:见证儒学理学化
金平;陈进
【期刊名称】《观察与思考》
【年(卷),期】2001(000)009
【摘要】@@ 杭州孔庙是南宋建都杭州兴建的第一座又是唯一留存至今的府学孔庙.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杭州擢升临安府,原州学被皇室征用.绍兴元年(1131年)府学孔庙搬迁至运司河下,凌家桥西,原慧安寺旧址,即今劳动路杭州碑林.
【总页数】2页(P28-29)
【作者】金平;陈进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从韩国儒学史的角度来看茶山道德情感论的意义——兼论朝鲜性理学“理的下向化”问题 [J], 崔英辰
2.儒学心性概念的本体化--周濂溪对于宋明理学的开创之功 [J], 李景林
3.“行道之儒”的登场与清代儒学的制度化——以范仲淹从祀孔庙为中心 [J], 孙光耀
4.“行道之儒”的登场与清代儒学的制度化——以范仲淹从祀孔庙为中心 [J], 孙光耀
5.1999-2009见证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十年历程——“中国电子政务发展优秀应用成果推选暨《信息化建设》杂志创刊十周年庆祝大会”在杭州召开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清代入翰林院童氏十人
清代入翰林院童氏十人朱汝珍《词林辑略·卷16》载,清代共有10位童姓人物入翰林院。
见下图:《词林辑略》·卷16-6001、童凤三(乾隆庚辰,即公元1760年入翰林):(1736~1802),字梧冈、鹤衔,清代浙江绍兴富盛人,廪生。
乾隆二十二年(1757)高宗南巡,因进献诗赋,钦赐举人,授内阁中书。
二十四年在军机处行走,二十五年进士1,改翰林院庶吉士,历任广西、湖南、广东、陕甘、江西、顺天乡试正考官、学政等职,官至吏部左侍郎。
秉持文政40余年,对改革选举制度,剔除积弊多有建树。
嘉庆六年(1801)正月,按试顺德府,以病解任,进京调理,行至真定府卒。
所著《慎独斋吟剩》4卷,集内存诗不多,而抉择甚严,其诗能脱馆阁体之习,又精于律,故无体不工,精研人细,《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有载。
2、童璜(嘉庆乙丑,即公元1805年入翰林):(?—1812),字?珍,元兰亭书院山长童克谨之十四世孙,清绍兴富盛人(一说绍兴山阴宾舍村人)。
青年时曾与鄞县童槐受贽于阮元,有“两浙文章推二童”赞语。
嘉庆六年(1801)拔贡,同年举人,十年进士,授官礼部仪制司主事。
在京时,曾倡修“浙绍乡祠”及“绍兴同乡会馆”,添置器具,安排食宿,绍邑同乡赴京者均得其利。
为学长于《毛诗》、《左传》、《三礼》。
著有《海云书屋诗文集》,《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有载。
道光间,童璜子童光炜、童光荣、童光烈由富盛迁徙至钱清,别为一族。
3、童华(道光戊戌,即公元1838年入翰林):童华生于嘉庆二十三年,卒于光绪十五年,浙江宁波府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中道光十八年进士,曾以礼部尚书入南书房行走,为光绪皇帝老师。
童氏先世为浙江义乌人,南宋始迁于鄞之梅园建岙,明洪武间迁郡城月湖西岸,万历间再迁于醋务桥南,为宋时红莲阁故址。
童华以礼部右侍郎入南书房行走,为光绪皇帝的老师,童宅又被视为“帝师故居”。
父童槐曾任江西、山东按察使,后改任通政司副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翰林院沈仲仁、户科都给事沈仲义兄弟,二人为争祖遗石砚一具,控于蒙南县余总台,朱批贴出辕门,兄弟见之,痛哭而回,自此不复争也。
至今江西传为美谈,对此犹有不知手足之情者。
真不如禽兽之类也。
其批云:
鹁鸽呼雏,乌鸦反哺,仁也;峰见花而聚其众,鹿得草而鸣其群,义也;羊羔跪乳,马不欺母,礼也;蝼蚁塞穴而避水,蜘蛛结网以为食,智也;鸡非晓而不鸣,雁非社而不至,信也。
禽兽尚有五常,人为万物之灵岂无一得?以祖宗遗业之小事而伤兄弟手足之情。
兄通万卷全无教弟之才,弟掌六科岂有伤兄之理?沈仲仁仁而不仁,沈仲义义而不义,有过必改再思可也。
诗云:兄弟同胞一母生,祖宗遗业何须争。
一番相见一番老,能有几时为弟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