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TNM分期和大体分型
癌症分期
结直肠癌分期表 1. T、N、M的定义a原发肿瘤(T)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价T0 无原发肿瘤证据Tis 原位癌:局限于上皮内或侵犯黏膜固有层bT1 肿瘤侵犯黏膜下层T2 肿瘤侵犯固有肌层T3 肿瘤穿透固有肌层到达浆膜下层,或侵犯无腹膜覆盖的结直肠旁组织T4a 肿瘤穿透腹膜脏层T4b肿瘤直接侵犯或粘连于其他器官或结构c,d区域淋巴结(N)Nx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价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 有1-3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1a 有1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1b 有2-3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1c 浆膜下、肠系膜、无腹膜覆盖结肠/直肠周围组织内有肿瘤种植(TD, tumor deposit),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2 有4枚以上区域淋巴结转移N2a 4-6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2c 7枚及更多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M)Mx 远处转移无法评价M0 无远处转移M1 有远处转移M1a 远处转移局限于单个器官或部位(如肝,肺,卵巢,非区域淋巴结)M1b 远处转移分布于一个以上的器官/部位或腹膜转移股骨头坏死的Steinberg分期0期:平片、骨扫描与磁共振正常.I期:平片正常,骨扫描或/和磁共振出现异常。
A-轻度股骨头病变范围<15%;B-中度15-30%;C-重度: >30%。
II期:股骨头出现透光和硬化改变。
A 轻度: <15%;B 中度: 15-30%;C 重度: >30%。
III期:软骨下塌陷(新月征),股骨头没有变扁。
A 轻度: <关节面长度15%;B 中度: 关节面长度15-30%;C 重度: >关节面长度30%。
IV期:股骨头变扁。
A 轻度: <15% 关节面或塌陷<2-mm;B 中度: 15-30% 关节面或塌陷2- 4-mm;B 中度: 15-30% 关节面或塌陷2- 4-mm。
V期:关节狭窄或髋臼病变。
A轻度;B中度;C重度。
VI期:严重退行性改变。
[详情]宫颈癌临床分期0期:原位癌,癌只限于宫颈上皮并没有局部侵润。
一文读懂:结肠癌的分期和分期治疗
⼀⽂读懂:结肠癌的分期和分期治疗来源:医世象医世象来源:结肠癌的分期 ①原位癌(0期) 在0期时,肠壁的粘膜上可以发现异常细胞。
这种异常细胞可以长成癌症并转移。
0期我们通常称为原位癌。
② 1期结肠癌 1期结肠癌癌细胞从结肠粘膜向基层转移。
在1期结肠癌形成于结肠粘膜内,并向基层转移。
癌症可能已经转移到结肠壁的基层当中。
③ 2期结肠癌 在2A期,癌细胞已经从基层转移⾄浆膜层; 2B期,癌细胞穿透浆膜层,且并未侵犯临近器官; 2C期,癌细胞穿透浆膜层侵犯临近器官。
④ 3期结肠癌 3A期结肠癌:癌症已经从结肠壁的粘膜层,转移到粘膜下层,并可能侵犯肌层,并且同时转移到1-3个周围淋巴结或更多。
3B期结肠癌:癌症从肌层转移到浆膜层或穿过浆膜层但并未侵及邻近器官;癌症转移到1-3个周围淋巴结或淋巴结周围组织或更多。
3C期结肠癌:癌症穿透浆膜层但并未转移到周围临近器官转移⾄4-6个周围淋巴结或更多。
或者,癌症穿透浆膜层转移到周围临近的器官及以上的周围淋巴结或淋巴结临近组织。
⑤ 4期结肠癌 4A期结肠癌:癌症穿透结肠壁并转移到邻近器官或淋巴结。
癌症转移⾄⼀个⾮结肠周围的器官,⽐如肝脏、肺、卵巢或其他远部淋巴结。
4B期结肠癌:癌症穿透结肠壁并可能转移⾄邻近的器官或淋巴结。
癌症转移⾄⼀个及以上⾮结肠周围的器官或转移⾄腹壁内部。
结直肠癌的T描述了癌症在肠壁5层浸润的程度: TX:主要(原发)肿瘤⽆法评估。
T0:没有发现主要肿瘤的迹象。
Tis:原位癌。
癌细胞只存在于上⽪或固有层中,未浸润粘膜层。
上⽪或固有层是结肠或直肠内壁的顶层。
T1:肿瘤已长⼊粘膜下层(即结肠粘膜或结肠内壁下的组织层),但未浸润固有肌层。
T2:肿瘤已经长⼊了固有肌层,这是⼀层较深、较厚的肌⾁层,收缩后会沿着肠挤压内容物。
T3:肿瘤通过固有肌层⽣长到浆膜下层,浆膜下层是⼤肠某些部位外层下⾯的⼀层薄薄的结缔组织,或⽣长到结肠或直肠周围的组织。
结直肠癌病理诊断规范ppt课件
组织学分级:
结直肠癌的组织学分级建议采用4级分类法,与组织学分型 高、中、低分化和未分化相对应。
32
结直肠癌组织学分级与组织学分型的关系
分级 Grade1 Grade2
组织学分型 高分化腺癌(>95%腺管形成) 中分化腺癌(50%-95%腺管形成)
Grade3 Grade4
低分化腺癌,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 (0-49%腺管形成) 未分化癌
17
取材:粘膜切缘和基底切缘可用墨汁 或碳素墨水标记;建议涂不同的颜料 标记基底及侧切缘,以便在镜下观察 时能够对切缘做出定位,并评价肿瘤 切缘情况。
每间隔2-3mm平行切开标本,如临床 特别标记可适当调整,分成大小适宜 的组织块,应全部取材并按同一方向 包埋。
18
外科手术切除标本
大体检查及记录: 1、描述肠管长度,记录肿瘤的特征,包括大体类型(隆起型,溃疡型,浸润型)、
测KRAS、NRAS、BRAF基因状态和微卫星不稳定检测结果。
40
41
42
谢谢!
43
部位、大小、数目、浸润深度、浸润范围、肿瘤与两侧切缘以及放射状/环周切缘的距 离。 宜采用墨汁标记肿瘤对应的浆膜面及放射状/环周切缘,以准确评估肿瘤浸润深度及距 切缘距离。切缘阳性定义为肿瘤浸润最深处与切缘软组织距离<1mm。如果仅在淋巴 结内见到肿瘤细胞与切缘软组织间距离<1mm,需在病理报告中注明。
35
远处转移(M):
M0 无远处转移
局限于单一器官,无腹膜转移
M2a 转移至两个及以上器官,无腹膜转移
M3a 有腹膜转移
36
37
新辅助治疗后根治切除标本的病理学评估
tnm和分级的关系
tnm和分级的关系TNM是指肿瘤、淋巴结和转移的缩写,是用于描述肿瘤的病理分期系统。
这个系统涉及到许多不同的因素,包括肿瘤的大小、侵袭范围、淋巴结的状况以及有无转移等等。
而分级则是将肿瘤分为不同的等级,以便容易比较它们的严重程度。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TNM和分级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肿瘤的病理分期。
TNM系统将肿瘤分为T、N和M三个部分:T代表原发肿瘤的大小和侵袭范围,N代表淋巴结的受累情况,M代表有无远处转移。
每个部分都有不同的级别,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类。
比如,T级别涉及原发肿瘤的大小和侵袭深度,分为TX、T0、T1、T2、T3、T4等级。
同样地,N级别涉及淋巴结的受累情况,分为NX、N0、N1、N2、N3等级;M级别涉及肿瘤的转移情况,分为MX、M0和M1等级。
通过这些级别的组合,可以得到完整的TNM分期。
然而,单独的TNM分期并不能直接反映肿瘤的严重程度。
为了更好地评估肿瘤的预后和治疗方案,医生们通常还要将肿瘤分为不同的等级。
这就是分级。
分级是根据肿瘤细胞的形态、组织结构和生长方式等因素来判断其恶性程度的过程。
肿瘤的分级通常使用G级(Grade)来表示,分为G1、G2、G3等级。
每个等级都表明了肿瘤的分化程度和恶性程度有多高。
通常来说,G1级别的肿瘤比G3级别的肿瘤更容易治疗,并且预后更好。
那么,TNM和分级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事实上,它们是相互关联的。
在进行肿瘤的分级时,医生们经常使用原发肿瘤T级别和淋巴结受累程度N级别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
比如,一个T1N0M0的肿瘤通常会被分为G1级别,因为它比较小、没有淋巴结受累和远处转移。
相比之下,一个T3或T4级别的大肿瘤通常会被分为G3级别,因为它的恶性程度更高。
在临床实践中,TNM和分级的组合通常被用来帮助医生判断肿瘤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它们对于制定肿瘤治疗方案和评估治疗效果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比如,对于直肠癌的治疗方案制定,医生需要考虑到肿瘤的TNM分期和分级。
结直肠癌直肠MR扫描技术及TNM分期
结直肠癌直肠MR扫描技术及TNM分期结直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西方化,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现位居我国恶性肿瘤第3位,死亡率位居第5位,特别在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城镇居民的重要疾病。
问直肠磁共振检查的目的是什么?答直肠癌治疗的重要进展是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它将肿瘤及其周围包含淋巴组织的直肠系膜完整切除。
传统的直肠癌手术范围包括将直肠周围脂肪组织的切除。
然而其局部复发率可高达40%。
1982年,外科医生Richard John Heald开展了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
多年以来TME已被人们广泛接受,局部复发率从 40%下降到11%。
磁共振成像的目的:是要确定TME手术是否可行以及判断肿瘤是否是晚期,应该对其先进行放、化疗治疗而后再施行TME,即磁共振主要判断肿瘤分期。
直肠解剖直肠长约15cm,上端为乙状结肠,下端为肛管的上缘,直肠与肛管交界处形成一条不整齐的线,称为齿线。
直肠MR扫描技术01检查前肠道准备直肠内粪便和液体均会影响直肠肿瘤的细节观察。
MRI扫描前能灌肠的尽量做灌肠准备,检查前给药抑制肠道蠕动,检查前排便,还可使用开塞露。
【灌肠前】【灌肠后】02线圈选择及扫描范围相控表面线圈,下缘达耻骨联合下方10 cm,上缘达骶骨岬水平,左、右侧缘要覆盖两侧盆壁。
03扫描序列选择及定位直肠癌MRI评估主要包括薄层(层厚3 mm)非抑脂轴位、矢状位和冠状位T2 加权成像(T2 Weighted Imaging, T2WI)以及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
需要强调的是,因为直肠为弯曲的管状结构,轴位T2WI是垂直于肿瘤的轴位,而不是盆腔的横轴位。
尤其对于直肠上段的肿瘤,由于上段直肠接近水平走行,若以盆腔横轴位扫描,则采集的图像近乎肿瘤的矢状位,这将明显高估肿瘤的浸润深度即T分期。
临床实践中,直肠癌MRI扫描可能会意外发现除直肠癌以外的病变,需要进一步诊断和评估,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扫描时扫全盆腔。
什么是结肠癌
什么是结肠癌结肠癌属于恶性肿瘤,原发于结肠黏膜上皮,具有极高的发生和死亡率,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结肠癌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数据显示我国城市的发病率明显要比农村地区高,且男性的发病率比女性高。
加强对结肠癌相关知识的的了解,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让患者获得更好的生存质量。
一、结肠癌的疾病类型1、结肠癌大体分型结肠癌大体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溃疡型结肠癌、隆起型结肠癌和浸润型结肠癌,具体内容如下:(1)溃疡型指的是患者的肿瘤已经形成了溃疡,且深达肠壁的肌层,或者已经贯穿了肠壁肌层,同时继续朝着肠壁周围和深层浸润和生长,这种类型的结肠癌通常发生转移的时间比较早。
(2)隆起型指的是患者的肿瘤主体朝着肠腔部位突出,当肿块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其表面可能会出现溃疡,但通常情况下不会向周围浸润。
(3)浸润型指的是患者的肿瘤朝着肠壁的各层浸润,导致肠壁局部出现了增厚、肠腔狭窄等情况,但是其表面通常不会出现溃疡或者隆起等情况。
2、根据组织学分类根据组织学科量结肠癌分为三类,分别是腺癌、腺鳞癌和未分化癌,具体内容为:(1)腺癌是结肠癌患者中最常见的病例类型,具体由可分为粘液细胞癌、管状细胞癌、印戒细胞癌和乳头状腺癌。
(2)腺鳞癌在结肠癌患者中比较少见,其主要是由鳞细胞癌和腺细胞癌组成。
(3)未分化癌指的是结肠癌患者的癌细胞的分布状态为团状或者片状,且癌细胞的排列没有规则,这类结肠癌患者的预后较差。
3、根据解剖位置分类根据解剖位置可将结肠癌患者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右半结肠癌和左半结肠癌,其中右半结肠癌发生的部位在患者腹部偏右半位置,包括有乙状结肠癌、降结肠癌和约左侧1/3横结肠癌等,而左半结肠癌发生的位置在患者腹部偏左半位置,包括有升结肠癌和约右侧2/3横结肠癌。
4、结肠癌分期根据结肠癌的侵犯程度、局部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远处转移情况进行分期,也就是TNM分期,主要分为下一下几期:(1)0期至Ⅰ期,也就是早期结肠癌,具体指的是患者的肿瘤没有出现淋巴结转移,也没有出现远期转移,肿瘤仅仅局限于黏膜部位。
胃肠癌的TNM分期
M:远处转移状况
Mx:远处转移不能确定;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肠癌各期的划分
0期: TisN0M0, Ⅰ期: T1N0M0、 T2N0M0 Ⅱ期: Ⅱa: T3N0M0 ; Ⅱb: T4N0M0
肠癌分期
例4:
大体标本: (直肠)肿物位于系膜侧,直径约6CM, 菜花状,累及3/4圈肠腔,系 膜可见多粒 直径1-6MM肿大LN.腹腔未见转移灶.
镜下病理: (直肠)低分化腺癌,侵及肠壁全层, 双侧 切缘未见癌转移,送检LN见癌转移, (肿物旁3/8,中间组1/5,根部0/2,)
肠癌分期
例5:
区域淋巴结的定义是 本版修改最大的部分
T:原发肿瘤的浸润范围
Tis:局限于粘膜层而未累及粘膜固有层者称为 原位癌
T1:原发癌浸润至粘膜下。 T2:原发癌浸润至固有肌层。 T3:原发癌穿透固有肌层至浆膜下或进入无腹膜
包裹的结肠旁/直肠旁组织中 T4:癌肿穿透脏层腹膜或直接侵犯其他器官或组
大体标本:(乙状结肠)肿物位于系膜侧,直径约5CM,累及1/2 圈肠腔溃疡状,侵及浆膜,系膜可见多粒直径1-6MM 肿大LN.
镜下病理:(乙状结肠)中分 化腺癌,侵及肠壁全层, 双侧切缘未 见癌转移,送检LN癌转移,(肿物旁3/7,中间组1/5,根 部0/2,腹主动脉旁1/1.)
肠癌分期
例6:
T:肿瘤的浸润深度
Tis:指局限于粘膜层而未累及粘膜固有层者称 为原位癌
T1:浸润至粘膜或粘膜下。 T2:浸润至肌层或浆膜下层。 T3:穿破浆膜层
T4:侵及邻近组织结构或腔内扩展至食管、十二
结直肠癌预后因素综述
结直肠癌预后因素综述结直肠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居恶性肿瘤的第3位[1]。
在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居于恶性肿瘤的第3位,病死率居于恶性肿瘤的第5位[8]。
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 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
50年来,尽管手术方式和辅助治疗手段不断发展, 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后生存率却无太大变化, 患者总体5年生存率在50%一60%,50%的患者术后因局部复发或转移而最终死亡[10-14]。
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术后复发和转移[9]。
治疗比较棘手,为临床研究的热点。
结直肠癌分期系统众多:TNM分期、Dukes分期、MAC分期(改良Astler-Coller分期)、Kirklin分期,Concord Hospital分期、中国分期、日本分期等。
使用最广泛的是TNM分期系统(2010年第七版)[5]。
TNM分期是结直肠癌分期的标准方案, 被世界各国学者接受, 也被全球各地肿瘤登记机构采用, 适于多学科结直肠癌分期的全球性语言[36]。
目前对结直肠癌的治疗仍是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放疗、分子靶向治疗的综合治疗。
目前研究认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如下:1.性别:大多数研究表明[55,63,65,70],性别并不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研究显示,男性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与同期相应女性患者无明显差异,而对预后并无显著影[60]。
另外,相关文献分析男性患者预后较女性差的主要因素是心血管并发症、永久肠造口、急症手术、呼吸系统并发症及吻合口瘘[61]。
2.年龄:目前关于年龄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报道不一致。
有研究显示,年龄不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42,65]。
另有研究显示,年龄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47-49,59,82]。
国内的研究主要倾向于年龄不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65,42]。
但是有报道显示≤40岁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可能更差[66]。
TNM分期--结直肠癌新分期
UICC/AJCC第七版TNM新分期--结直肠原发肿瘤(T)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价T0 无原发肿瘤证据Tis 原位癌:局限于上皮内或侵犯黏膜固有层T1 肿瘤侵犯黏膜下层T2 肿瘤侵犯固有肌层T3 肿瘤穿透固有肌层到达浆膜下层,或侵犯无腹膜覆盖的结直肠旁组织T4a 肿瘤穿透腹膜脏层T4b 肿瘤直接侵犯或粘连于其他器官或结构区域淋巴结(N)Nx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价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 有1-3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1a 有1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1b 有2-3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1c 浆膜下、肠系膜、无腹膜覆盖结肠/直肠周围组织内有肿瘤种植N2 有4枚以上区域淋巴结转移N2a 4-6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2c 7枚及更多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M)Mx 远处转移无法评价M0 无远处转移M1 有远处转移M1a 远处转移局限于单个器官或部位(如肝,肺,卵巢,非区域淋巴结)M1b 远处转移分布于一个以上的器官/部位或腹膜转移结直肠癌解剖分期/预后组别期别T N M Dukes*MAC*0 Tis N0 M0 --ⅠT1 N0 M0 A AT2 N0 M0 A B1ⅡA T3 N0 M0 B B2ⅡB T4a N0 M0 B B2ⅡC T4b N0 M0 B B3ⅢA T1-2 N1/N1c M0 C C1T1 N2a M0 C C1ⅢB T3-4a N1 M0 C C2T2-3 N2a M0 C C1/C2T1-2 N2b M0 C C1ⅢC T4a N2a M0 C C2T3-4a N2b M0 C C2T4b N1-2 M0 C C3ⅣA 任何T 任何N M1a --ⅣB 任何T 任何N M1b - -●Dukes B期包括预后较好(T3N0M0)和预后较差(T4N0M0)两类患者,Dukes C也同样(任何TN1M0和任何TN2M0)。
●MAC是改良Astler-Coller分期。
该分期系统的使用得到了位于美国伊利诺斯州芝加哥的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的授权许可,其原始信息和主要内容来源于由Springer Science and Business Media LLC (SBM)出版社出版的《AJCC癌症分期手册》(AJCC Cancer Staging Manual)(2010年第七版)。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4)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4)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4)前言: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为了提高结直肠癌的诊疗水平,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本《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4)》。
第一章绪论1.1 背景结直肠癌是指发生在结肠、直肠的恶性肿瘤。
其包括结肠腺癌、直肠腺癌、结肠黏液腺癌等类型。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呈上升趋势,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
1.2 目的本规范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中国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流程,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复发率。
第二章诊断2.1 临床表现结直肠癌常见症状包括排便习惯改变,如便秘、腹泻、便血等。
其他临床症状包括腹痛、腹胀、体重下降等。
医生应综合患者症状及体格检查结果进行初步判断。
2.2 病史及辅助检查详细询问患者家族史、个人史,特别是结直肠息肉病、炎症性肠病等相关疾病。
辅助检查包括肠镜检查、血液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CT/MRI等。
2.3 病理学诊断病理学诊断是结直肠癌诊断的金标准。
经过肠镜活检或手术切除后的标本应送病理科进行病理学检查,包括肿瘤类型、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等。
第三章分期与分级3.1 分期根据结直肠癌的TNM分期系统,将肿瘤的大小、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情况进行评估。
根据分期结果,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3.2 分级根据肿瘤的分化程度和组织学类型,对结直肠癌进行分级。
分级的结果对选取合适的治疗方法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第四章治疗4.1 手术治疗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早期结直肠癌可考虑内镜下切除。
晚期结直肠癌常需行前切除术或直肠癌根治术。
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分期结果来确定。
4.2 化学治疗化学治疗在结直肠癌的综合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术前和术后化学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药物选择应根据不同分期、分级以及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4.3 放射治疗对于某些高危结直肠癌患者,放射治疗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直肠癌的检查诊断与治疗
直肠癌
重点难点
掌握 直肠癌的临床表现、诊断、手术治疗
熟悉 直肠癌综合治疗
了解 直肠癌的流行病学和病因
一、结直肠癌流行病学
中国直肠癌流行病学特征
1.直肠癌比结肠癌发病率高,约占60%(美国28%) 2.低位直肠癌占直肠癌的比例高,约60%~70% 3.城市高于农村
二、病理分型
(一)大体分型
八、直肠癌治疗
(三)腹会阴切除(Miles术):不保肛的根治术
1.适应证:肛门外括约肌或肛提肌受累时的首选术式 2.肿瘤和淋巴结整块切除,根治术的金标准 3.缺点:永久造口(终身佩戴人工肛袋)
• 腹会阴切除范围
• 腹乙会状阴结切肠除造标口本
八、直肠癌治疗
(四)低位前切除(Dixon术):保肛的根治术
肛门拉钩辅助下经肛门局 部切除术
乙状结肠造口
八、直肠癌治疗:手术为主
3.根治术 (1)腹会阴切除(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APR;Miles手术) (2)低位前切除(low anterior resection,LAR;Dixon术)
① 结肠经肛拖出吻合(Bacon术) ② 括约肌间切除(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 ③ 结肠肛管吻合(Parks术) (3)肿瘤切除远端封闭,近端造口(Hartmann术)
1. 肿块型:向肠腔壁内生长,分化程度较高,转移较少,预后较好 2. 溃疡型:向深层生长浸润,分化程度较低,转移较多,预后较差 3. 浸润型:沿肠壁浸润,分化程度低,转移多,预后差
• 肿溃块疡型
• 浸润型
二、病理分型
(二)组织学分型
组织学上,根据与正常肠道腺管结构的相似程度,结直肠癌可分为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和未 分化腺癌,分化程度越低,预后越差
结直肠癌TNM分期和大体分型课件
病因
高脂肪、低纤维的饮食习惯,慢性炎症,肠道息肉等都 是结直肠癌的常见病因。
结直肠癌的流行病学
01 发病率
结直肠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 病率逐年上升。
02 地域分布
结直肠癌在西方国家更为常见,但亚洲国家的发 病率也在逐渐上升。
03 年龄与性别分布
结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TNM分期系统
T分期:原发肿瘤浸润深度
Tis
癌细胞局限于上皮内或黏 膜固有层。
T1
肿瘤浸润至黏膜下层。
T2
肿瘤浸润至肌层。
T3
肿瘤浸润至浆膜下层或无 腹膜覆盖的结肠外层。
T4
肿瘤直接浸润至其他器官 或组织,或穿透腹膜脏层。
N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
TNM分期越高,表示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一般来 说,Ⅰ期结直肠癌的预后较好,而Ⅳ期结直肠癌的预后 较差。
大体分型与预后关系
大体分型是指根据结直肠癌病灶的大小、形态、 生长方式等特征进行的分类。大体分型不同,预 后也不同。
隆起型结直肠癌的预后较好,而浸润型结直肠癌 的预后较差。此外,肿瘤的大小、形态、生长速 度等也会影响预后。
分期与随访策略
分期与术后随访频率
分期与随访频率
根据结直肠癌的TNM分期,术后随访频率有所不同。一般来说,Ⅰ期患者术后每3-6个月随访 一次,Ⅱ期和Ⅲ期患者每3个月随访一次,Ⅳ期患者每1-2个月随访一次。
调整随访频率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身体状况、并发症等,医生可能会调整随访频率。对于高危患 者,可能需要增加随访次数,以便及时发现复发或转移。
溃疡型结直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随 着病情发展可出现便血、腹痛等症状。
国际新的TNM分期对分析结直肠癌预后的临床价值
国际新的TNM分期对分析结直肠癌预后的临床价值【摘要】目的:探讨国际新的TNM分期对分析结直肠癌预后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手术治疗结直肠癌375例,按第五版和第六版TNM分期标准分别进行分期,寿命表法分析各期5年生存率。
结果:TNM分期生存率,第五版Ⅰ、Ⅱ、Ⅲ和Ⅳ期分别为79.8%、70.2%、42.8%和9.4%;第六版ⅡA和ⅡB期分别为74.8%和63.7%,ⅢA、ⅢB和ⅢC期分别为47.9%、41.8%和23.1%,各期和各亚期间5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第六版TNM分期更注重肿瘤局部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数目在结直肠癌预后中的同等作用,指导不同亚期的患者进行个体化综合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关键词】TNM分期;结肠癌;直肠癌结直肠癌精细的分期,有利于指导不同亚期的患者进行个体化综合治疗,从而改善预后。
目前我国对结直肠癌病理分期多采用Dukes分期,对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数目不同的患者,预后分析不细化。
本研究采用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和国际抗癌联盟(UICC)颁布的第五版和第六版TNM分期标准,对375例结直肠癌患者分别重新分期,探讨第六版分析结直肠癌预后的临床价值。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1990~2001年在我院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375例,均有完整病例及随访。
男195例,女180例,年龄23~75岁,平均(50.4±11.2)岁。
直肠245例,结肠130例。
手术方法:肠造口99例,腹会阴联合切除106例,直肠前切除98例,哈特曼18例,半结肠切除34例,肠段切除20例。
转移部位:淋巴结154例,肝45例,其他31例。
组织学分类:腺癌288例,黏液腺癌51例,印戒细胞癌12例,其他24例。
细胞分化:低分化99例,中分化103例,高分化173例。
浸润深度:黏膜和黏膜下层65例,肌层101例,浆膜层168例,穿破浆膜层41例。
Dukes分期:A期81例,B期100例,C期95例,D期99例。
结直肠癌质量控制指标(2023年版)
结直肠癌质量控制指标(2023年版)指标一、结直肠癌患者首次治疗前临床TNM分期诊断率(CA-CRC-O1)定义:首次治疗前完成临床TNM分期诊断的结直肠癌患者数占接受首次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结直肠癌患者首次海t前陶末TNM分期继碎≡完成国末FNM分期撕!蟀诩随患询= -------------------------------------------------------------- ×100%硼锻首懒疗雌削礁患者总数意义:治疗前全面评价病情是肿瘤规范化治疗的基础。
说明:1首次治疗指针对肿瘤开展的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治疗,不包括为明确诊断或病情而采取的穿刺、活检、检查等诊疗措施。
下同。
2.分期方法参见《AJCC癌症分期指南(第8版)》。
下同。
指标二、结直肠癌患者首次治疗前临床TNM分期检查评估策略符合率(CA-CRC-02)定义:首次治疗前临床TNM分期检查评估符合策略的结直肠癌患者数占接受首次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结甑SS#首冽的前1球11加分期迪H⅛箫怖合率首端怖IWNM分哪渣谓⅛符询雌⅛S肠癌耨数= ------------------------------------------------------------------------- ×100% 雕版受首端疗储值肠癌患者总数意义:反映病情评估的规范性。
说明:临床TNM分期检查符合基策略:胸部增强CT+腹部增强CT+盆腔增强CT o指标三、结直肠癌患者非手术治疗前病理学诊断率(CA-CRC-03)定义:首次非手术治疗前完成病理学诊断的结直肠癌患者数占接受首次非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维as褫≡⅛m寻术海浦≡筝缅率手梯疗I皖成康!学幽¾墀消肠癌耨数= -------------------------------------------------------------- ×100%硼蝌首次(年术海济维肠点e⅛总数意义:反映结直肠癌治疗规范性。
肿瘤分期大全
肿瘤分期大全肿瘤分期是指对肿瘤进行分级和分期,以确定其发展程度和预后的一种方法。
通过肿瘤分期,医生能够更好地评估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并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肿瘤分期大全,包括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等。
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肿瘤分期。
1. 肺癌分期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常采用TNM分期系统进行分期。
TNM分期包括肿瘤(T)、淋巴结(N)和远处转移(M)三个方面。
T分期包括:T1-4期,表示肿瘤大小和侵犯程度的不同。
N分期包括:N0-3期,表示淋巴结侵犯的程度。
M分期包括:M0或M1,表示是否存在远处转移。
2. 乳腺癌分期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的分期是根据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来确定的。
0期:非侵袭性癌,尚未发生任何肿瘤病变。
I期:早期乳腺癌,肿瘤直径小于2厘米,未累及淋巴结。
II期:乳腺癌较大,直径大于2厘米,或腋窝淋巴结有转移。
III期:晚期乳腺癌,较大肿瘤且侵犯较多淋巴结。
IV期:乳腺癌晚期,已发生远处转移。
3. 结直肠癌分期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采用分期系统能更好地指导治疗和预测预后。
0期:早期结直肠癌,仅累及中、粪便。
I期:肿瘤侵犯肠壁内膜和肌层,未侵犯淋巴结。
II期:肿瘤侵犯肌层和浆膜层,未侵犯淋巴结。
III期:肿瘤侵犯肌层和浆膜层,并侵犯淋巴结。
IV期:晚期结直肠癌,已发生远处转移。
4. 前列腺癌分期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分期能够指导配合治疗和预测预后。
T分期包括:T1-4期,表示前列腺癌的不同侵犯程度。
N分期包括:N0或N1,表示淋巴结是否有转移。
M分期包括:M0或M1,表示有无远处转移。
总结:肿瘤的分期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肿瘤的严重程度,为患者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不同类型的肿瘤采用不同的分期方法,但大多都包括有关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信息。
通过了解肿瘤分期大全,患者和家属能够更好地了解肿瘤分期的重要性,并与医生共同制定最佳的治疗计划,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202X年结直肠癌TNM分期和大体分型
第十八页,共四十页。
治疗(zhìliáo)(Treatment):
(一)术前准备 1.一般准备 2.改善全身情况(包括(bāokuò)人造肛门的心理准
备)
第十九页,共四十页。
3.肠道准备(一般(yībān)术前3~5天开始)
饮食:术前3~5天开始半流,术前2天流质 清洁肠道:石蜡油20ml,每晚1次,术前晚
结直肠癌的发病(fā 因素 bìng)
1、饮食因素(yīn sù):吉林省人民医院肿瘤生 物治疗中心专家表示高动物蛋白﹑高脂肪和 低纤维饮食是结肠癌高发的因素(yīn sù)。人们 发现,在西欧及美国等结肠癌高发区,随着 饮食中脂肪、蛋白质等高胆固醇食物摄入量 的增加,结肠癌的发病人数也相应增加。
术前准备:
.改善(gǎishàn)全身情况
.特殊肠道准备
一般常规手术方法:
.横结肠切除术:适应横结肠癌。
.右半结肠切除术:适应于盲肠、升结肠、
结肠肝曲癌。
.左半结肠切除术:适应降结肠、结肠脾
曲癌。
.乙状结肠切除术:适应乙状结肠癌。
第十二页,共四十页。
左半结肠癌梗阻(gěngzǔ)手术原则:
梗阻近侧造口(横结肠造口),二期根治 一期切除(qiēchú)癌肿, 断端结肠造口, 二期吻合 癌肿不能切除者,姑息性结肠造口
缺点:根治性差、需行人工肛门。
第二十四页,共四十页。
4.拖下式直肠癌切除术(Bacon术为代表(dàibiǎo))
适应于:离肛缘7~10cm内直肠癌。
切除范围:腹部与上述手术基本相同, 会阴
经肛门在齿状线上切断直肠(改良法有别) 乙状结肠自肛门拖出固定, 10~14(7~10)
天后切除多余结肠并修复。
第三十六页,共四十页。
第7版TNM结直肠癌分期
介绍第7版结直肠癌TNM分期系统薛卫成顾晋作者单位:100142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病理科(薛卫成),结直肠肿瘤外科(顾晋)通信作者:薛卫成,E-mail: xuewc2004@[摘要] 简要介绍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和国际抗癌联盟(UICC)第7版TNM分期系统的主要变化,重点阐述结直肠癌的TNM分期变化,提高对新版TNM分期系统的认识。
[关键词]结直肠癌;TNM;分期Introduction of the 7th edition of TNM staging system of colorectal cancerXUE Wei-cheng GU JinDepartment of Pathology & Department of Colorectal Surgery, Peking University school of oncology, Beijing Cancer Hospital & Institute, Beijing 100142Key words: Colorectal cancer; TNM; staging1 第7版肿瘤TNM分期系统的主要变化第6版TNM分期系统于2002出版,至今已8年[1,2]。
最近国际抗癌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against cancer, UICC)和美国癌症联合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合作制定了第7版肿瘤TNM分期,规定从2010年1月开始生效[3,4]。
其中增加了9种肿瘤的TNM分类,这9种肿瘤分别是上消化呼吸道黑色素瘤、食管-胃交界处癌、胃肠道间质瘤、阑尾癌、神经内分泌肿瘤(胃、肠、阑尾、胰腺、肺)、肝内胆管癌、Merkel细胞癌、子宫肉瘤、肾上腺皮质肿瘤。
对6个部位的肿瘤的TNM分期进行了较大修订,这6个部位分别是食管、胃、肺、皮肤、外阴、前列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ac c2=t3n1m0,t3n2m0,t4n1m0,t4n2m0
mac c3=t4n1m0,t4n2m0
溃疡型:癌体向肠壁深层及周围浸润, 早期即见溃疡,中央凹陷,边缘隆起,易出 血。分化低,转移早 2.组织分型 腺癌(高、中、低分化,乳头状) 粘液腺癌:预后较腺癌差 未分化癌:预后最差
病理分期
国内分期 Dukes分期 Ⅰ(肠壁内) A 层 Ⅱ(肠壁外) B Ⅲ(局部淋巴结转移) C Ⅳ(远处转移) D
5、其它因素:缺钼﹑高食物脂肪、低食物 纤维便秘﹑大便量少﹑经常接触石棉﹑肠 腔内厌氧菌数量增多、溃疡性结肠炎也可 能与结肠癌的发生有关。
临床表现
早期:大便习惯和性质改变、腹部隐痛、 腹胀、进行性消瘦、贫血。 晚期:恶液质、腹部包块、进行性慢性 肠梗阻、腹水。
1.左半结肠癌的特点:
Tis 包括肿瘤细胞局限于腺体基底膜 (上皮内) 或黏膜固有层(黏膜内),未穿过黏膜肌层到 达黏膜下层。 T4的直接侵犯包括穿透浆膜侵犯其他肠段, 并得到镜下诊断的证实( 如盲肠癌侵犯乙状 结肠 ) ,或者,位于腹膜后或腹膜下肠管的 肿瘤,穿破肠壁固有基层后直接侵犯其他 的脏器或结构,例如降结肠后壁的肿瘤侵 犯左肾或侧腹壁,或者中下段直肠癌侵犯 前列腺、精囊腺、宫颈或阴道。
早期:大便习惯及性质改变,便秘、腹泻 交替,大便带血 低位肠梗阻症状:腹痛、腹胀、便秘 (全身中毒症状轻,梗阻出现早)
2.右半结肠癌的特点:
乏力、衰弱、贫血、体重下降、发烧。 腹部隐痛、腹泻、脓血便、稀便。 右下腹有时可触到包块。
(全身中毒症状重)
结肠癌病理分型与分期
1.大体分型 肿块型:癌体向肠腔突出生长、菜花, 溃烂出血,分化高,转移晚,多见于右半 结肠 浸润型:癌体环绕肠壁在粘膜下生长, 易环形缩窄致肠梗阻,分化低, 转移早,多见于左半结肠
治疗(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术前准备:
.改善全身情况 .特殊肠道准备来自一般常规手术方法:
.横结肠切除术:适应横结肠癌。 .右半结肠切除术:适应于盲肠、升结肠、 结肠肝曲癌。 .左半结肠切除术:适应降结肠、结肠脾 曲癌。 .乙状结肠切除术:适应乙状结肠癌。
左半结肠癌梗阻手术原则:
梗阻近侧造口(横结肠造口),二期根治 一期切除癌肿, 断端结肠造口, 二期吻合 癌肿不能切除者,姑息性结肠造口
结直肠癌的TNM分期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 范围内为男性第3位、女性第2位高发性恶 性肿瘤,每年新发约120万例,死亡约60万 例,其发病和死亡呈明显上升趋势,且发 病年龄有所提前。
结直肠癌的发病因素
1、饮食因素:吉林省人民医院肿瘤生物治 疗中心专家表示高动物蛋白﹑高脂肪和低 纤维饮食是结肠癌高发的因素。人们发现, 在西欧及美国等结肠癌高发区,随着饮食 中脂肪、蛋白质等高胆固醇食物摄入量的 增加,结肠癌的发病人数也相应增加。 2、遗传因素:有结肠癌家族史的家属, 患结肠癌的危险性比普通人群高2-6倍。几 种基因及遗传病给结肠癌造成很大的危害: 家庭性息肉病、Gardner综合症、Turcot 综合症、神经纤维瘤病、少年息肉病、 Cowden氏病。
3、年龄:结肠癌患者的平均年龄在60-65 岁之间。年龄越大患结肠癌的危害越大。 4、寄生虫病:吉林省人民医院肿瘤生物治 疗中心谭岩教授说,部分晚期血吸虫病亦 并发大肠癌。一般认为结肠粘膜上血吸虫 卵长期沉积,会造成粘膜反复地溃疡、修 复及慢性炎症等病变,出现腺瘤状增生, 在此基础上发生癌变。
远处转移(M)
Mx 远处转移无法评价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M1a 远处转移局限于单个器官或部位(如肝, 肺,卵巢,非区域淋巴结) M1b 远处转移分布于一个以上的器官 /部位 或腹膜转移
dukes’ 分期主要包括
a期 癌灶穿出肌层,无淋巴结转移。
b期 癌灶已穿出深肌层并侵入浆膜层、浆 膜外或直肠周围组织,但无淋巴结转移。 c期 癌灶伴有淋巴结转移。又分为:
2009年UICC、AJCC 结直肠癌TNM分期 (第七版)
原发肿瘤(T)
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价 T0 无原发肿瘤证据 Tis 原位癌:局限于上皮内或侵犯黏膜固 有层 T1 肿瘤侵犯黏膜下层 T2 肿瘤侵犯固有肌层 T3 肿瘤穿透固有肌层到达浆膜下层,或 侵犯 无腹膜覆盖的结直肠旁组织 T4a 肿瘤穿透腹膜脏层 T4b 肿瘤直接侵犯或粘连于其他器官或结 构
c1期 癌灶邻近淋巴结转移(肠旁及系膜淋 巴结);
c2期 癌灶伴有肠系膜动脉结扎处淋巴结转 移。 d期 癌灶伴有远处器官转移,或因局部广 泛浸润或淋巴结广泛转移而切除术后无法 治愈或无法切除者。
Dukes’分期与tnm分期的对应关 系
Dukes’ a=t1nomo, t2nomo
Dukes’ b=t3nomo,t4nomo
晚期转移症状:
尿频、尿痛→侵犯前列腺、膀胱 会阴部疼痛→侵犯骶前神经 肝大、腹水、黄疸、贫血、水肿、
恶液质
诊断与鉴别
诊断: 直肠指诊:70~80%可确诊 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与活检
钡灌肠
其它:B超、CT、膀胱镜、妇检
鉴别: 直肠息肉、痔、肛裂、直肠炎等
治疗(Treatment):
改良 Dukes分期(1984年) A1病变不超过粘膜下
A2浅肌层 A3深肌层 B:浆膜及浆膜外 C:淋巴结转移 c1结肠旁 c2系膜或系膜根部 D:广泛转移
转移途径
直接浸润 淋巴转移:主要途径,由结肠上→结肠 旁→结肠系膜血管→系膜根部 血行转移:发生晚→肝、肺、骨 腹腔内种植
Dukes’ c=任何 tn1m0,任何tn2m。
Dukes’ c2=任何tn3m0 Dukes’ d=任何t任何nm1
修改后的 astler-coller(mac)分期与 tnm分期的对应关系;
mac a=t1nomo mac b=tzn0m0 0,t4nomo mac b3=t4n0m0 mac c1=t2n1m0,t2n2m0
缺点:手术难、损伤大、永久人工肛门。
2.经腹直肠癌切除术(直肠前切除术,Dixon手 术) 适应于:离肛缘5(10)cm以上直肠癌。 切除范围:乙状结肠下部及其系膜、 直肠中上部及其周围脂肪、肠 系膜下动脉(左结肠动脉分叉 以下扎)及其周围淋巴结,肿 瘤近端切除10cm以上,远端3cm。
优点:手术损伤不大、保留正常肛门
(二)常规手术方法(图示)
1.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手术) 适应证:腹膜返折一下(现5cm内 )直肠癌 切除范围:乙状结肠下部及其系膜、 直肠全部、肠系膜下动脉及其 周围淋巴结、肛提肌、坐骨直 肠窝内脂肪组织、肛管及肛管 扩约肌、肛周皮肤5cm。 优点:彻底、根治效果好、治愈率高
除上述几种主要术式,尚有:
1.肿瘤切除后肛门重建、人工肛门扩约肌 替代(疗效未定论)。 2.姑息手术:对广泛浸润、转移又并梗阻 者行乙状结肠造口。 3.局部治疗(电灼、液氮冷冻、激光): 适应于:癌肿<3cm、部位低、病人不 能接受根治术。
(三)其他疗法
化疗(Chemotherapy) 常用药物:5-FU、丝裂霉素、亚叶酸钙、铂类 方法:静脉给药、口服给药、髂内动脉 结扎插管化疗(3~6月一次) 注意:联合用药、查血象、防止副作用 放疗、生物、免疫、基因 预防:NSAIDs
(一)术前准备 1.一般准备 2.改善全身情况(包括人造肛门的心理准备)
3.肠道准备(一般术前3~5天开始)
饮食:术前3~5天开始半流,术前2天流质 清洁肠道:石蜡油20ml,每晚1次,术前晚 服蓖麻油20ml,术前晚及术晨 清洁灌肠。 肠道抗菌药物:甲硝唑0.2, 3/日,氟哌酸 0.1, 3/日, 维生素K4-8mg, 3/日 (维生素K1 10mg 1/日)
右半结肠癌梗阻手术原则:
右半结肠切除后回-结肠吻合。 病情严重,癌肿大而固定,切断末端回肠, 近端与横结肠吻合,远端回肠造口 病情危重,虽肿瘤可切除,只能先行盲肠造 口,二期根治
直
肠
癌
( Rectum cancer)
病理分型、分期与转移途径(基本同结肠 癌)
临床表现
直肠刺激症状(大便习惯改变):便次多、 腹泻便秘交替、里急后重、肛门不适。 癌肿破溃与感染症状(大便性质改变): 粘液便、脓血便、大便带血、便血 肠壁狭窄症状(慢性肠梗阻):腹胀、 大便变细、阵发腹痛。
区域淋巴结(N)
Nx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价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 有1-3枚区域淋巴结转移 N1a 有1枚区域淋巴结转移 N1b 有2-3枚区域淋巴结转移 N1c 浆膜下、肠系膜、无腹膜覆盖结肠/直 肠周围组织内有肿瘤种植( TD, tumor deposit),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2 有4枚以上区域淋巴结转移 N2a 4-6枚区域淋巴结转移 N2b 7枚及更多区域淋巴结转移
缺点:肿瘤下端直肠切除范围有限而根治 性差, 盆腔内吻合技术困难, 手术难
度大、术后有一定并发症。
3.经腹直肠癌切除、人工肛门、远端封闭
手术
(Hartmann手术)
适应于:老年人体弱、不能耐受Miles手术 或急诊不能一期切除吻合。 切除范围:腹部操作与Miles及Dixon术式 相似, 切除肿瘤, 远端封闭, 近端 乙状结肠左下腹造口。 优点:手术操作简易迅速、并发症少。 缺点:根治性差、需行人工肛门。
4.拖下式直肠癌切除术(Bacon术为代表)
适应于:离肛缘7~10cm内直肠癌。 切除范围:腹部与上述手术基本相同, 会阴 经肛门在齿状线上切断直肠(改良法有别) 乙状结肠自肛门拖出固定, 10~14(7~10) 天后切除多余结肠并修复。 优 点 : 保 留 肛 门 。 缺点:根治性差(尤其是改良法)、控制排 便效果不满意。(临床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