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认识感冒

合集下载

中医感冒ppt课件完整版

中医感冒ppt课件完整版

感冒在中医体系中地位
感冒在中医体系中的重要性
感冒是中医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中医辨 证施治的重要实践场所。
感冒与其他疾病的关联
感冒可单独发病,也可引起其他多种疾病,如咳 嗽、哮喘、肺炎等。
现代医学对感冒分类与诊断
现代医学对感冒的分类
现代医学将感冒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其中普通感冒又可分为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
中医感冒ppt课件完 整版
目录
• 感冒概述与中医认识 • 感冒病因病机分析 • 临床表现与辨证施治原则 • 中药治疗策略与方法探讨 • 现代医学视角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感冒概述与中医认识
感冒定义及流行病学特点
感冒定义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 咳嗽、发热等症状。
禀赋不足
先天禀赋不足,正气虚弱, 卫外不固,易感受外邪而 发病。
年龄与性别
老年、儿童、妇女等特定 人群因生理特点不同而易 感外邪引发感冒。
03
临床表现与辨证施治原则
风寒感冒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临床表现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 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 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
辨证要点
以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塞、 流清涕、苔薄白等为主症,结合季 节、气候及患者体质等因素进行辨 证。
辨证要点
以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等为主症,结合季节、 气候及患者体质等因素进行辨证。
虚人感冒特点和处理方法
特点
素体虚弱、易反复感冒、感冒后缠绵难愈,或反复发热、或恶风怕冷、或鼻塞流涕、 或头痛身痛、气短、乏力、舌淡苔白、脉浮无力。
处理方法

常见病症的中医诊断

常见病症的中医诊断

常见病症的中医诊断中医诊断是一种以整体观念为基础的诊疗方法,它注重辨证施治,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以及个体差异进行综合诊断。

在中医诊断中,常见病症的诊断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病症与中医诊断的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来说说感冒这个常见病症。

感冒是由于感冒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出现鼻塞、咳嗽、咳痰、喉咙痛等症状。

中医诊断感冒时,通常会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进行辨证施治。

例如,如果出现鼻塞、流涕的症状,中医会认为是风寒感冒,此时可以采用祛除风寒的中药或针灸治疗;如果出现咽喉痛、咳嗽有痰的症状,中医会认为是风热感冒,此时可以采用清热解毒的中药或针灸治疗。

其次,我们来说说消化不良这个常见病症。

消化不良是指食物在胃肠道消化吸收过程中出现异常,主要表现为胃胀、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

中医诊断消化不良时,通常会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以及脉象进行辨证施治。

例如,如果出现胃胀、腹痛的症状,中医会认为是胃气不和,此时可以采用行气理气的中药或针灸治疗;如果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的症状,中医会认为是胃寒,此时可以采用温中散寒的中药或针灸治疗。

再次,我们来说说失眠这个常见病症。

失眠是指无法入睡、睡眠质量差或早醒的症状。

中医诊断失眠时,通常会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以及舌苔、脉象等进行辨证施治。

例如,如果失眠是由想事多、思绪纷乱引起的,中医会认为是心脾不和,此时可以采用养心安神的中药或针灸治疗;如果失眠是由肝火旺盛引起的,中医会认为是肝火上扰,此时可以采用清肝泄火的中药或针灸治疗。

最后,我们来说说头痛这个常见病症。

头痛是指头部发生的疼痛感。

中医诊断头痛时,通常会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以及舌苔、脉象等进行辨证施治。

例如,如果头痛是由寒邪侵袭引起的,中医会认为是寒邪困于头部,此时可以采用祛除寒邪的中药或针灸治疗;如果头痛是由肝阳上亢引起的,中医会认为是肝阳上扰头部,此时可以采用降肝阳的中药或针灸治疗。

总之,中医诊断常见病症时,会根据具体症状以及舌苔、脉象等进行综合诊断,并采用相应的中药或针灸治疗方法。

中医内科学-感冒-笔记

中医内科学-感冒-笔记

中医内科学-感冒-笔记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邪犯卫表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特征。

本病四季均可发生,尤以春冬两季为多。

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病情类似者,称为时行感冒。

2.感冒的治疗原则感冒的病位在卫表肺系,治疗应因势利导,从表而解,采用解表达邪的治疗原则。

风寒证治以辛温发汗;风热证治以辛凉清解;暑湿杂感者,又当清暑祛湿解表;虚体感冒则当扶正解表。

3.风寒束表、风热犯表、暑湿伤表等证的主症、治法和方药(1)风寒束表证主症: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痛,鼻塞声重,或鼻痒喷嚏,时流清涕,咽痒,咳嗽,咳痰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

代表方: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速记歌诀:寒荆热银暑新加,阴葳气参寒热解(2)风热犯表证主症:身热较著,微恶风,汗泄不畅,头胀痛,面赤,咳嗽,痰黏或黄,咽燥,或咽喉乳蛾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口干欲饮,舌苔薄白微黄,舌边尖红,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

代表方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

(3)暑湿伤表证主症: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或口中黏腻,渴不多饮,胸闷脘痞,泛恶,腹胀,大便或溏,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代表方:新加香薷饮加减。

4.常见证治疗加减变化风寒束表证,若表寒重,头身痛,憎寒发热,无汗者,配麻黄、桂枝以增强发表散寒之功;若表湿较重,肢体酸痛,头重头胀,身热不扬者,加羌活、独活祛风除湿,或用羌活胜湿汤加减。

风热犯表证,若风热上壅,头胀痛较甚,加桑叶、菊花以清利头目;时行感冒热毒较盛,壮热恶寒,头痛身痛,咽喉肿痛,咳嗽气粗,配大青叶、蒲公英、草河车等清热解毒;若风寒外束,入里化热,热为寒遏,烦热恶寒,少汗,咳嗽气急,痰稠,声哑,苔黄白相兼,可用石膏合麻黄内清肺热,外散表寒。

风热之证不可过用辛温,以防助热燥液动血之弊,或引起传变。

中医内科学常见名词解释

中医内科学常见名词解释

中医内科学常见名词解释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感冒(伤风)是感触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等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病。

(虚、实)虚体感冒:体质虚弱、年老或病后未复,抵抗太薄弱,卫外不固,容易感受风邪而发生感冒。

时行感冒:感冒的一种,与有发病迅速,呈流行性,首发症状为,恶寒发热,体温高,全身症状明显而肺系症状不突出等特点。

感受时行病毒,病变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证候相似的感冒咳嗽是由六淫外邪侵袭肺系,或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肺气失于宣降,上逆作声,咳吐痰液,为肺系疾病的主要症候之一。

有声无痰谓之咳,有痰无声谓之嗽,一般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

(分外感、内伤)哮病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或感邪引触,以致痰气搏结,壅阻气道,肺失宣降所致的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

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

(分发作、缓解期)(呷嗽,哮吼)天哮:因禀赋而患哮病喘证是指由于感受外邪,痰浊内蕴,情志失调而致肺气上逆,失于宣降,或久病气虚,肾失摄纳,以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证。

严重者可致喘脱。

(分虚实)上盛下虚:指喘证中痰浊壅盛于上,肾气亏虚于下的肺实肾虚症候。

表现为肺痈是指由于热毒瘀结于肺,以致肺叶生疮,血败肉腐,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

临床以发热,咳嗽,胸痛,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表现。

(四期)肺痨是指由于正气虚弱(内因),感染痨虫(外因),侵蚀肺脏所致的,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

(尸注:强调传染性)肺胀是指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从而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

临床表现见胸部膨满,憋闷如塞,喘息气促,咳嗽,咯痰,脘腹胀满,心悸浮肿或唇甲紫绀等症。

其病情缠绵,时轻时重,经久难愈,严重者可出现神昏、痉厥、出血、喘脱等危重证候。

中医内科学讲稿肺系第一节感冒

中医内科学讲稿肺系第一节感冒

中医内科学讲稿肺系第一节感冒感冒【概说】一、概念: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邪犯卫表所致的外感疾病。

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特征。

(一)病名释义:感——感受, 冒——触冒。

即感受触冒外界风邪而发病。

(二)临床特征: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特征。

(三)发病季节:一般感冒四时皆有,尤以冬春两季为多。

(四)称谓较多:伤风,冒风,冒寒;重伤风,小伤寒,时行感冒。

伤风——感冒中症情较轻,多为感受当令之气者,或称冒风。

其中因感寒所致者又叫冒寒。

重伤风——感冒中症情较重,多为感受非时之邪者。

其中因风寒致病之重者,又称为小伤寒。

(以示不同于六经传变之伤寒。

)时行感冒——感受时行病毒,有较强的传染性,并可引起广泛流行者。

(五)病症特点:*病邪少有传变,*时行感冒或老幼病弱,或原有某些肺系慢性疾患,病邪由表入里,可引起某些合并症或继发病。

二、沿革:(一)《内经》中即已有外感风邪引起感冒的记载。

《素问·太阴阳明》篇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素问·骨空论》说:“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

”《素问·风论》:“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

”指出感冒的致病因素在于风邪,主症以寒热、头痛、身痛为主症。

(二)《伤寒论》认识到感冒有中风、伤寒之别。

将感冒轻症曰伤风,重症称小伤寒,并提出不同的治法:太阳中风——桂枝汤证;太阳伤寒——麻黄汤证。

(三)《诸病源候论》起,又倡“时行之邪”致病之说。

《诸病源候论·时气病诸候》指出:“夫时气病者,此皆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者多相染易”。

并指出“时行病者,是春时应暖而反寒,夏时应热而反冷,秋时应凉而反热,冬时应寒而反温,非其时而有其气。

是以一岁之中,病无长少,率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

”明确说明时行感冒有较强的传染性。

(四)宋元以后,医家提出了“感冒”病名,确立了治疗大法,对虚体感冒补充了扶正达邪的原则。

《中医内科学》要点归纳(1)

《中医内科学》要点归纳(1)

肺系病证1、定义:感冒是感受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病证。

2、沿革:感冒——北宋•杨士赢《仁斋直指方》;伤风——《河涧六书》;清代林佩琴《类证治裁·伤风》提出“时行感冒”病名。

3、病因病机:风邪为主,时行邪毒,卫表不和4、辨证论治:解表达邪为治则①风寒束表——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轻症)或荆防败毒散加减(风寒夹湿)②风热犯表——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③暑湿夹表——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加减④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加减⑤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化裁⑥阳虚感冒——助阳解表——再造散1、定义: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液而言,为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

2、沿革:《景岳全书》首次把咳嗽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诸病源候论咳嗽候》有十咳之称:3、病因病机:外感六淫、外邪干肺。

主脏在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

病机为邪犯于肺,肺气上逆。

病理因素是痰与火。

4、辨证论治:①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嗽散②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③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凉燥用杏苏散)④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⑤痰热郁肺——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⑥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⑦肺阴虚证——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1、定义: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

发时喉中有哮鸣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

2、沿革:①元朱丹溪创“哮喘”病名,阐明病机:哮专主于痰。

②《医学正传》将哮与喘作了明确区分:“喘以气息言,哮以声响言”。

3、病因病机:①外邪侵袭②饮食不当③体虚病后;发作期——主病在肺——邪实为主;缓解期——肺肾脾,与五脏六腑皆有关联——正虚为主;病理因素除痰外,还有气、火、风、瘀等4、辨证论治:发作期——寒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加减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加减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加减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加减喘脱危证——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急救汤合生脉饮加减。

感冒的名词解释中医

感冒的名词解释中医

感冒的名词解释中医1.引言1.1 概述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通常由感冒病毒引起。

它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当一个人接触到感冒病毒,并将其带入身体时,就会出现感冒的症状。

感冒的症状包括流鼻涕、打喷嚏、喉咙痛、咳嗽、发烧和全身不适等。

中医对感冒的解释与西医有所不同。

中医将感冒视为一种外感病邪所致的疾病。

根据中医理论,感冒是由于风寒、风热或风湿等邪气入侵于人体,导致人体的气血运行失常而引发的疾病。

中医认为,在人体的正常状态下,气血应该保持畅通无阻,以确保身体的健康。

然而,当感冒邪气侵入体内时,气血运行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引起感冒的症状。

根据中医的理论,感冒的症状是由于体内的正气与邪气之间的斗争所致。

在感冒过程中,人体会通过流鼻涕、打喷嚏等方式排出邪气,以恢复正常的生理环境。

中医通过诊断患者的舌苔、脉搏等症状来判断感冒的病情,并给予相应的中药治疗来促进身体的康复。

中医对感冒的解释不仅关注病症的表现,还注重整体的身心健康。

中医强调平衡与调和的理念,认为人体的健康取决于阴阳平衡的状态。

因此,中医在治疗感冒时不仅关注症状的缓解,还注重调理身体的整体平衡,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和自愈能力。

综上所述,中医对感冒的解释有别于西医,它将感冒视为一种外邪入侵所致的疾病,强调身体的整体平衡。

中医的解释为我们理解感冒提供了另一种视角,并可以为治疗感冒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

我们应该充分了解中医对感冒的解释,以促进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更好地保护和恢复我们的健康。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所示: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本文的组织框架,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逻辑。

本文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先对感冒进行概述,包括感冒的定义、症状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随后,介绍本文的文章结构,即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的内容。

最后,说明本文的目的,即希望通过对中医对感冒的解释进行探讨,加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认识。

正文部分将以两个主题展开讨论。

中医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中医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中医科常见病诊疗常规中医常规诊疗——感冒感冒是一种由感触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的病证,导致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

这种病证与西医学所称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相似,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咽炎、扁桃体炎、喉炎等也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诊断】1.鼻塞流涕、喷嚏、咽喉症状;2.痒或痛、咳嗽;3.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肢体酸楚;4.四季皆有,以冬春季节为多见;5.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6.注意与温病,尤其是风温早期相鉴别。

辨证论治】1.风寒证症候: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恶寒发热或发热不甚,无汗,周身酸痛,咳嗽痰白质稀,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例方:荆防败毒散。

2.风热证症状:发热或高热,微恶风,鼻塞喷嚏,流稠涕,汗出口干,咽喉痛,咳嗽痰稠,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例方:银翘散。

3.暑湿证症状:发热,汗出热不解,鼻塞流浊涕,头昏重胀痛,身重倦怠,心烦口渴,胸闷欲呕,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例方:新加香薷饮。

4.表寒里热证症状:发热,恶寒,无汗口渴,鼻塞声重,咽喉痛,咳嗽气急,痰黄粘稠,尿赤便秘,舌苔黄白相兼,脉浮数。

治法:解表清里,宣肺疏风。

例方:双解汤。

其他疗法】1.中成药1.1 风寒证可口服午时茶、通宣理肺丸;1.2 风热证可口服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片、桑菊感冒冲剂;1.3 感冒兼见脾胃湿困诸症者可用藿香正气丸;1.4 时行感冒可口服板蓝根冲剂。

2.中药针剂2.1 风热证、暑湿证及表寒里热证均可用双黄连粉针剂3~6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内静滴,每日1次;2.2 发热重者,可用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内静滴,每日1次。

3.外治疗法3.1 大蒜液滴鼻,10%大蒜液每次1滴,每日滴3~5次。

适用于各证型感冒;3.2 拔火罐可取大椎、身柱、大杼、肺俞、风门等穴,每日1次。

中医关于“感冒”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中医关于“感冒”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中医关于“感冒”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以恶风或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咽痛、咽痒、周身酸楚不适等为主症,或伴有胸闷、脘痞、纳呆、便溏等。

2.时行感冒多呈流行性,在同一时期发病人数暴增,且病证相似,常表现为突然起病、恶寒、发热(高热多见)周身酸痛、疲乏无力。

病情一般较普通感冒重。

3.病程一般3~7天,普通感冒不易传变,时行感冒少数可传变入里,变生他病。

4.四季皆可发病,而以冬、春两季为多。

5.血常规检查、呼吸道病毒抗原检测、胸部X线检查等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二、鉴别诊断
1.风温
风温发热急骤,寒战发热甚至高热,汗出后热虽降,但脉数不静,身热旋即复起,咳嗽胸痛,头痛较剧,甚至出现神志昏迷、惊厥、谵妄等传变入里的证候。

感冒发热一般不高或不发热,病势轻,不传变,服解表药后,多能汗出热退,脉静身凉,病程短。

2.鼻渊
鼻渊多流浊涕腥臭,眉额骨处胀痛、压痛明显,一般无恶寒
发热,病程漫长,反复发作,不易痊愈。

感冒多流清涕,无腥臭异味,头痛范围不限于前额或眉骨处,寒热表证明显,急性发作,感冒治愈后鼻涕症状消失。

《中医内科学-感冒》PPT课件

《中医内科学-感冒》PPT课件

概述
❖ 感冒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凡普通感冒〔伤风〕、流行性感冒〔时行感
冒〕及其他上呼吸道感染而表现感冒证候者,皆可 参照本篇内容进行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 感冒的常见病因 外因为六淫、时行病毒侵入人体,但以风邪为
主,可兼寒热暑湿等,与体质不强,或生活起居不当 等有关.
病因病机
❖ 感冒的病机及转化 感冒的病位在肺卫;
辨证论治
❖ 阴虚感冒 主症:身热,微恶风寒,少汗,头昏,心烦,口干,干咳少痰, 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解表. 代表方:加减葳蕤汤化裁. 常用药:玉竹、甘草、大枣、豆豉、薄荷、葱白、 桔梗、白薇.
预防
❖ 生活上应慎起居,适寒温,在冬春之际尤当注意防寒保 暖,盛夏亦不可贪凉露宿,不可久在空调房间居留.
❖ 基本病机为六淫入侵,卫表不和,肺气失宣; ❖ 病理性质属表实证,但有寒热之分; ❖ 病程中且可见寒与热的转化或错杂.
诊查要点
❖ 感冒的诊断要点 1.初起以卫表及鼻咽症状为主,可见恶风或恶寒、鼻 塞、流涕、多嚏、咽痒、咽痛、周身酸楚不适等,或 有发热.由于风邪兼夹病邪的不同,还可见胸闷、恶心、 脘痞、纳呆、便溏、咽干、少痰等症. 2.时行感冒多呈流行性,在同一时期发病人数剧增,且 病证相似,多突然起病,恶寒、发热〔多为高热〕、周 身酸痛、疲乏无力,病情一般较普通感冒为重. 3.病程一般3~7日,普通感冒一般不传变,时行感冒少 数可传变入里,变生他病. 4.四季皆可发病,而以冬、春两季为多.
❖ 注意锻炼,增强体质,以御外邪. ❖ 可服用防治药方.冬春风寒当令季节,可服贯众汤;夏
令署湿当令季节,可服藿佩汤;风热犯表证邪毒盛,流 行广泛,可用贯众、板蓝根、生甘草煎服. ❖ 在感冒流行季节,应尽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防 止交叉感染.

感冒中医知识点总结

感冒中医知识点总结

感冒中医知识点总结一、中医理论对感冒的认识1.《内经》对感冒的认识《内经》是中医理论的经典著作之一,对感冒有着较为系统的认识。

《内经》认为,感冒是由外邪入侵导致人体阳气不固,而致病。

外邪有六种,分别是风、寒、暑、湿、燥、火,其中风邪是最常见的引发感冒的病因。

2.中医病因病机对感冒的认识中医认为,感冒的病因病机主要有外感、内伤两种。

外感是指因天气变化或其他外界因素引起感冒,主要是风寒、风热、风湿等类型;内伤是指因体质虚弱、过劳、情志不畅等内因导致感冒。

中医认为,感冒的病机是“外邪侵袭,正气不固”,即认为感冒是在正气受到侵袭的情况下引起的。

3.中医对感冒的分类中医对感冒的分类有多种方法,可以根据症状的不同进行分类,如风寒感冒、风热感冒;也可以根据感冒的时期进行分类,如初发型感冒、变证型感冒等。

二、中医治疗感冒的方法1.辨证施治中医治疗感冒是以辨证施治为基本原则的,即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舌质、脉象等进行辨证施治。

一般而言,感冒可主要分为外感型和内伤型。

外感型感冒表现为发热、头痛、流清鼻涕、恶寒、鼻塞等;内伤型感冒则表现为大汗后又着凉、身体疲乏、食欲不振、鼻塞等,所以治疗时需根据不同类型进行辨证施治。

2.中药治疗中医治疗感冒主要采用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感冒的原则是根据患者的体质、病由、病情进行选择。

常用的感冒药物有麻黄、桂枝、羌活、辛夷、板蓝根等,这些药物具有解表散寒、发散风寒、清热解毒、宣肺化痰等作用。

3.针灸治疗针灸治疗感冒是中医治疗感冒的一种常用方法,主要是通过调理气血、恢复阳气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以达到治疗感冒的目的。

主要的穴位有大椎、风池、风府、太阳等。

4.饮食调理中医认为,饮食对于感冒的治疗也有很大的影响。

在感冒期间,中医建议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多食用易消化的清淡食物,如粥、糖水等,有助于减轻身体的负担,促进康复。

5.中医养生中医认为,感冒后期需要逐渐调养,避免过度劳累和气候变化对身体的影响,注意保暖保养,以促进康复。

中医治疗感冒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

中医治疗感冒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

中医治疗感冒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一、感冒概述感冒,又称为普通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疾病。

这种疾病通常由多种不同类型的病毒引起,其中最常见的病毒有鼻病毒和冠状病毒。

感冒病毒容易在秋冬季节传播,但实际上全年都可能发生。

感冒的症状多种多样,常包括流感、喉咙痛、咳嗽,以及鼻塞和流鼻涕等。

虽然症状一般而言较为轻微,但它们足以让人感到不适。

这些症状通常会持续一段时间,但大多数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自行清除病毒。

感冒通常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例如当一个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病毒会以微小的飞沫形式释放到空气中,从而传播给其他人。

此外,感冒病毒也可能通过接触受污染的表面传播,当人们接触到这些表面后再触摸口、鼻或眼睛时,病毒可能被传播。

目前,尚无特定的治愈感冒的药物。

感冒通常是一个自限性的疾病,这意味着人体免疫系统通常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清除病毒。

治疗主要集中在缓解症状,例如休息、充足的水分摄入,以及使用非处方的退烧药和止痛药。

盐水漱口和盐水鼻水等方法也可以帮助减轻不适。

预防感冒的最佳方法之一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经常洗手,尤其是在与他人接触后。

此外,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尤其是在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可以帮助减少感染的风险。

在一些地区,人们还可以接种感冒疫苗,虽然这些疫苗不能预防所有类型的感冒病毒,但可以减轻疾病症状的严重程度。

与流感相比,感冒通常症状较轻,但流感可能更为严重,并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特别是对于高风险人群。

因此,在感冒和流感季节,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感冒症状加重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的迹象,建议及时寻求医疗专业人士的帮助和建议。

二、中医对感冒的认识在中医传统医学中,感冒被视为外感邪气入侵人体,导致气血失调,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的疾病。

中医对感冒的认识强调了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气血运行的平衡与调和。

根据中医理论,感冒通常被归类为“风寒感冒”或“风热感冒”。

风寒感冒的中医药治疗方法探析

风寒感冒的中医药治疗方法探析

风寒感冒的中医药治疗方法探析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种类型。

本文将探讨风寒感冒的中医药治疗方法,为读者提供一些宝贵的参考意见。

一、中医理论对风寒感冒的认识中医认为,风寒感冒是由寒邪侵袭人体所致的。

寒邪会导致阳气不足,进而引起了感冒的症状。

所以,中医治疗风寒感冒的关键是驱散寒邪、温阳固表。

二、中药治疗风寒感冒的常用方剂1. 麻黄汤麻黄汤是治疗风寒感冒的经典方剂之一。

它由麻黄、桂枝、杏仁和石膏组成,具有宣肺散寒的作用。

此方剂适用于感冒初起,有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的患者。

2. 桂枝汤加附子此方剂是在麻黄汤的基础上加入附子而得到的。

它具有更强的散寒作用,适用于风寒较重的情况。

患者经常出汗、恶寒明显,并且有肢体酸痛的症状。

3. 温胆汤温胆汤是一种温里解表的方剂,主要用于阳气不足、胆虚导致的风寒感冒。

它由附子、炙甘草、干姜和木通组成,具有温阳散寒的作用。

4. 荆防败毒散荆防败毒散是治疗风寒感冒的常用草药,主要由荆芥、连翘和败酱草组成。

此方剂有助于疏风散寒、解表退热,并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

三、中医药养生方法预防风寒感冒除了中药治疗,中医药还提供了一些附加的养生方法来预防风寒感冒。

1. 保持适当的室内温度冬天的室内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既能避免感冒,又能保护阳气。

2. 注意保暖合理穿着衣物,特别是在寒冷的天气中,要注意保护头部、颈部和胸部,避免受凉。

3. 增强体质通过体育锻炼、饮食调理和良好的作息习惯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减少感冒的概率。

4. 避免过度疲劳过度疲劳会削弱身体的免疫力,容易导致感冒。

适当安排休息和娱乐活动,保持放松的心态。

五、总结中医药治疗风寒感冒的方法丰富多样,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选择合适的方剂。

此外,中医药养生方法的有效实施也能帮助人们预防风寒感冒,并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状况。

无论是治疗还是预防,中医药都在提供着可靠的支持和指导。

一文彻底读懂中医怎么认识感冒!

一文彻底读懂中医怎么认识感冒!

一文彻底读懂中医怎么认识感冒!感冒是一种常见疾病,发病率高。

感冒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主要在冬春季发病。

西医在感冒治疗中并无特效药物,主要是缓解患者症状。

那么,中医是怎样认识感冒的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1什么是感冒感冒为中医病名,最早出现在《仁斋直指方论》。

感冒是人体感受触冒外界邪气所致,主要产生感冒发热、鼻塞流涕、咽喉肿痛、咳嗽咳痰等。

如图1所示。

图1 感冒症状2中医怎样认识感冒从中医角度来讲,患外感时,人会产生发热、咳嗽等症状,属于人体正气出表抗邪的表现。

正气需要从身体中出来,在体表与邪气作战,只有获得胜利疾病才能够得到好转。

一些患者在产生感冒症状后主要想要将疾病压制,不是顺应人体自然抗病机能祛除疾病,致使失表滞表情况。

外感是风寒、风热等邪气产生,以正气抗邪,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

一般情况下,不会考虑正气祛邪,而是将重点放在消灭症状方面,特别是发热,总尝试以不同方式降温。

部分患者在服用中药几小时后并未退烧,出现焦虑情绪,认为中药治疗并无效果,想要服用退烧药。

对此,中医在感冒治疗中并未为了降温而降温,主要是帮助机体祛除病邪,将人体的正常机能恢复,基于此为患者降温。

因此,若采取中医治疗,当患者体温降低时,身体机能也得到不断好转。

使用退烧药属于抑制性治疗模式,将以上两种方式共同使用,一些患者会产生反复发烧情况。

3中西医治疗感冒的差异在中医治疗中,主要采取望闻问切,依据上述诊断的情况实现对病因病机的综合分析,依据患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诊疗方案,其属于宏观调整的治疗方式。

西医将感冒称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其认为各种病毒、细菌均会导致此疾病,需要利用实验室检查将疾病确诊。

在疾病治疗中,主要使用对症治疗、抗病毒药物、抗菌药物等。

如,在患者发热时,使用物理降温、解热镇痛抗炎药,实现对患者对症治疗。

西医治疗感冒主要从微观角度出发。

在中医治疗中,会考虑疾病病因,也分析机体自愈能力,制定更具科学性、合理性的诊疗方案,明确用药注意事项。

中医内科学-感冒

中医内科学-感冒

02
03
风寒感冒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 头项强痛,鼻流清涕,咳 嗽,痰稀白。治疗宜辛温 解表,发散风寒。
风热感冒
发热重,恶寒轻,有汗, 咽红肿痛,咳嗽痰黄稠。 治疗宜辛凉解表,清热解 毒。
暑湿感冒
夏季感冒,身热无汗或少 汗,头晕胀重,肢体酸懒, 脘痞呕恶。治疗宜清暑祛 湿解表。
预防调护
01
02
03
过度劳累会使身体免疫力下降,容易感冒。
一旦感冒,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
就医及时
一旦出现感冒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遵医嘱治疗
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不要随意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高热、呼吸困难等严 重症状,应及时就医。
THANKS
感谢观看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保持充足睡眠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饮食调理
饮食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蔬 菜、水果等。
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的发生
1 2
坚持适当的运动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保持心情愉悦
心情愉悦有助于调节身体内分泌,增强免疫力。
3
避免过度劳累
02
根据感冒的不同症状,选择不同的按摩手法,如推法、揉法、
捏法等。
按摩治疗感冒的效果
03
按摩治疗感冒的效果因人而异,但一般能够缓解感冒症状,如
头痛、发热、咳嗽等。
中药浴足疗法
01
中药浴足治疗感冒的原理
中药浴足通过将中药浸泡在温水中,然后对足部进行泡洗,以达到治疗
感冒的目的。
02
中药浴足治疗感冒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如何认识感冒
从《黄帝内经》时起,中医就开始记载和治疗感冒。

感冒这个词本身也来源于中医典籍,感就是指感受外邪,冒则指感冒时出现的咳嗽、流涕、嗓子疼等症状,就像是在人体内向上冒一样,所以称为感冒。

您看,仅仅两个字,即指明了发病原因,又概括了发病特征,这也就难怪感冒这个词深入人心,以至连西医也不得不沿用至今了。

★感冒的外因感受外邪★
其实,在引发感冒的病因上,中医和西医的许多看法是相似的。

中医所说的感冒也有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的区分,只不过把流行性感冒叫做时行感冒、时行病或瘟疫,中医还认为,无论是普通感冒还是流行性感冒,其外因都是感受外邪,这与西医普通感冒和流感主要都是由病毒引发的观点也是一致的。

普通感冒患者和时行感冒患者所感受到的外邪也是不尽相同的。

中医认为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每一个节气都有自己的寒热变化。

如果寒热变化适度、正常,与当时节气相符,处在这种环境中的人体就不容易得病;但如果寒热变化过度、反常、与当时的节气不符,按照中医的说法就是非其时有其气,这种气候就是邪气,人体感受了这种邪气就很容易得感冒。

如果邪气中夹杂了感染性很强的时行疫毒,就会引起时行感冒,使患者相互传染,造成广泛的流行。

★感冒的内因内有火毒★
与西医不同的是,中医不仅认识到了感冒外因,还看到了人体自身因素在感冒发病过程中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

试想,同一个地区的人们,所处的环境、气候都差不多,可为什么有的人就常年不患感冒,有的人就一年到头感冒不断,这说明感受外邪只是引发感冒的诱因,人体自身的内因才是引发感冒的决定因素。

那么,究竟是什么内因引发了感冒呢?
经常感冒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感冒之前常会出现嗓子疼、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等上火的症状,然后打喷嚏、流鼻涕等感冒症状才出现。

民间也有许多俗语,如内火盛,感冒生、寒包火等,都不约而同地强调了人体内的内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