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材料探究28页PPT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二轮基础知识专项之材料的理解与探究及活动策划课件

中考语文二轮基础知识专项之材料的理解与探究及活动策划课件
材料三:手机其实不是我们焦虑爆棚、毁掉青春的罪魁祸首,它只是为你的拖延症提供了一个 暂时躲避的理想出口。你不爱看书、不爱学习关手机什么事?毁掉你的是重度拖延与不自律。
材料四:有一群人,他们懂得将手机里的信息进行挑选、过滤,将有用的信息在大脑里进行分 类储存,并结合自己的想法思考,将碎片化的时间通过手机进行学习和娱乐。这类人往往拥有很强 的自制力。
材料三:手机其实不是我们焦虑爆棚、毁掉青春的罪魁祸首,它只是为你的拖延症提供了一个 暂时躲避的理想出口。你不爱看书、不爱学习关手机什么事?毁掉你的是重度拖延与不自律。
材料四:有一群人,他们懂得将手机里的信息进行挑选、过滤,将有用的信息在大脑里进行分 类储存,并结合自己的想法思考,将碎片化的时间通过手机进行学习和娱乐。这类人往往拥有很强 的自制力。
采访对象:校长 采访问题一:在学校开展此类活动有什么意义? 采访问题二: 学校准备开展哪些相应的活动?
中考链接
中考链接
2.(202X黑龙江龙东地区)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 近年来,国内外校园欺凌现象屡禁不止。因校园欺凌事件身心受到伤害的学生逐年 增多,这一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尤其是广大家长的担忧。202X年6月18日,实 验一中校团委特向全校发出“杜绝校园欺凌,创建和谐校园”的倡议。
①以上材料针对什么问题出现了哪两种不同的观点?请简要概括。
材料针对手机的使用出现了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手机的使用
产生了很多手机病,毁掉了年轻人的青春;一种认为 只要你自律,手机会成为你学习成长的利器。
中考链接
中考链接
2.材料一: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对手机的依赖大大超出预期,在青少年中尤其 如此。“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坐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这一用来调侃 “手机控”的段子,如今却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真实写照。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综合性学习之材料探究考点(共25张PPT)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综合性学习之材料探究考点(共25张PPT)

真题巩固:2020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 【助力城市建设】近日,日照市印发《日照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并 向社会公开征集日照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图标,活动得到广大市民的积极响应。 11. 下面是两件入围作品,请任选其中一件,用简洁的语言对其构图要素和寓意加以说 明,不超过80字。
图标一
图片类
真题再现(2022·广东广州·一模)“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智 慧结晶,下周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将要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进行分享,课 前需要阅读材料完成以下任务。材料二:
请描述材料二图画内容,向同学们介绍谷雨这一节气。 材
谷雨,也正是农忙时节,即 “雨生百谷”的意思,此时田 中秧苗初插、作物新种,降水 明显增加,谷类作物经过雨水 滋润茁壮成长。
(2)①行政层面:进一步强化远程教育建设,优化网络课程评价标准; ②平台层面:增加投入,提升技术支撑能力,强化服务意识,保证平 衡运行;③教师层面:更新教育理念与方法,熟悉网络教学特征与技 术操作;④家长层面:引导家长调整心态,遵循网课和学生认知特征; ⑤学生层面:加强自律性等方面的教育与引导,让学生充分认识网络 教学的重要性。(答对三点即可)
《基础》P132第3题(1)
壬寅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隆重(在随州)举行。
二、真题巩固 1.(2021·湖北荆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任务。
“荆荆”有味 楚楚动人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当天,荆州博物馆开展“馆长带我看荆博”系列特色活 动,三名馆长、副馆长化身讲解员,带领600多名游客感受了荆楚文化的魅力。 上午9时,在荆州博物馆馆长王明钦带领下,由本地市民、外地游客及在荆大学生 组成的游客团集中参观了珍品馆。从《五大夫遂——凤凰山168号汉墓展》到《丹漆神 韵——楚秦汉漆器精品展》,漆木器、陶器、青铜器等200多件(套)文物让大家目不 暇接。在二楼东边展厅中央展出的虎座凤鸟悬鼓,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看。该文物 高1.49米,宽1.45米,双虎为座,双凤为架,凤冠悬挂乐鼓,猛虎作势前扑,翔凤振 翅欲飞,气势恢宏。观众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影。

中考语文综合探究专题复习用PPT共62页

中考语文综合探究专题复习用PPT共62页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Hale Waihona Puke 境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中考语文综合探究专题复习用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探究文章的表达技巧(共26张PPT)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探究文章的表达技巧(共26张PPT)
PART 01
教学目标:1、了解阅读理解技巧 2、基本解题方法的灵活运用 3、增强阅读理解的信心,提
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分析句子所用技巧
教学难点:运用答题技巧方法
1、读材料:读选文、读问题 2、找原话:根据问题题干,找到其 所在选文段落
3、看要求:问题要求 4、答问题:不多、不漏、言之有理
一、某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 二、文章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概括文章主旨 四、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五、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Part:03
巩固练习
提升训练
内容:完成剩余习题、简单讲解核对答案 时间:35分钟
《捡来的手机》
1、本文安排故事的结构主要有两条线索:一是围绕手机展开故 事情节;二是围绕儿子的情绪展开故事情节。请你依据文章思 路填空:(4分) ①故事情节:( 捡到 )手机——讨论如何处置手机——( 归 还 )手机——回顾还手机情景 ②儿子的情绪:惊喜 ——(不屑或想不通)—— 心情很好 —— (不好意思 ) 2、惊讶:把手机交给学校,儿子肯定会受到表扬、但儿子却不 愿意受到表扬,所以我很感到惊讶。
(四)运用排比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 看刘川《我和书的故事》结尾一段:"我和书的故事实 在是太多了,为书而欢乐,为书而哀愁,为书而被处 罚……既总结了全文,又抒发了和书之间的不解之缘。
五:引用 指写文章时,有意引用现成语、 诗句、格言、典故等。
文章中引用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抓住两个关键词: 衬托了某人的品质/突出了某种精神
2、赏析下列句子。(6分) (1)看着时间滴滴答答地走着,怒气像蚂蟥一样往我心里钻, (从修辞角度) (2)我觉得心里冒出了很多冻疮,灼灼地痛,半点胃口也没有。 (从词语角度)
【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材料探究题 课件 (共30张PPT)

中考语文材料探究题 课件 (共30张PPT)

材料一:2009年秋季以来,我国云南、贵 州、四川南部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偏少三至 五成,平均气温比以往偏高1℃以上。进入 2010年,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导致云贵川、 广西、重庆的旱情持续加重。据民政部门 统计,旱情持续5个月来,截至2010年3月 23日,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 受灾人口6130.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 503.4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236.6亿元。
分析:我们一旦知道结果,只要顺藤摸瓜就能探求 原因、得出探究结果。结果是出现五角星图案。原因 是孩子有好奇心没有按常规去切,而好奇心就是人们 常说的创造性思维。于是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创造性思维能获得意料不到的成功。
【注意事项】 1、一则材料概括出重点, 多则材料关注其共性 2、紧扣原材料寻找答案, 不旁及其他无关内容
请你就下面这一类社会现象,谈谈看法。 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楚。 台湾歌星周杰伦一曲《东风破》,风 靡一时,于是,许多从不喜欢民乐的年轻 人找来古曲《东风破》欣赏;北师大教授 于丹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宣讲《论 语》,由此《论语》成为街头巷尾人们的 谈资;大型电视节目“红楼梦中人”选秀 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很多人再读《红楼 梦》,“红学热”再度升温。
一、寓意探究型 二、观点表述型 三、材料比较型
一、寓意探究型
材料以叙述故事为主,要求 由事及理,概括故事中所包含的 道理,表述时应上升到一个哲理 高度。
探究下面的材料,说说你能获得什么启示。
正是青黄不接的初夏,一只饿慌了的老鼠 掉进了一个半满的米缸,在经过最初的警惕之 后,它就一通饱吃,吃完了倒头就睡,不知不 觉中这样丰衣足食地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有时 ,它也想跳出来算了,但一想到这么多这么好 的白米,嘴里便直发痒。直到有一天,它发现 米缸见了底,才发现自己再也不能跳出米缸去 了。结果可想而知:不是被主人乱棒打死,就 是活活饿死在缸中。

部编版语文 中考二轮专题 议论文阅读 课件(共28张ppt)

部编版语文 中考二轮专题  议论文阅读  课件(共28张ppt)
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
躲也没处逃躲呀!
中心论点: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13
论据·概念
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正确的理由和依据。
两种类型:
①事实论据:事实论据包括史实、典型事例、统计数字等。作为事实论据的
材料必须真实、确凿,并且有代表性,所选的事例和观点要统一。
12、《阅读的愉悦》

3、《勤俭与自
5、《空谈不
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9、《生命像东流的一江春水》
11、《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论点·考点 2
区分论点与论题
论题是议论文所要阐述的 主要内容 ,
论点是作者对所阐述的内容所作出 明确判断 的句子。
1.定义不同。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论题是有待于证明的命题,
道怎么去面对失败。
对比论证
4、鼓励不是鲜花,也不是太阳,但它却可以是一滴甘露……
比喻论证
论证·考点 1
论证方法
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
答题格式
运用举例论证,通过列举……(概括事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了……(如果
举例论证
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运用道理论证,通过引用……,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业精于勤,荒于嬉。
19
论证
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与论据间的逻辑关系纽带。
两种类型:
①立论:直接提出并阐明论点的论证方式叫立论。
用这种方式写作的议论文被称为“立论文”。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记叙文阅读——线索(共28张PPT)可修改全文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记叙文阅读——线索(共28张PPT)可修改全文
③“也跟他一样,约客不来,闲敲棋子吗?” ④“可惜没有灯花可落,只能是落灯泡了,哈哈!” ⑤孩子们议论着,( )笑。前排的小胖一激灵:“有了,老师,我写 ‘约’,写你跟我们的约定!” ⑥我一下子想起来,中考他们考了个倒数第一。
⑦“咱们一起卧薪尝胆,若是期末还是倒数第一,我就不教你们了,在家 ‘歇菜’!”
⑤三五日后,土里的火慢慢熄灭了,土也给火烧透了。这时看 上去,火土堆就像一个个硕大的圆形的红薯,外表黑不溜秋,但一 撇开皮,却一片鲜红。抓一把火土在手,你会觉得像是抓着一把红 色的荞面,轻飘飘的,凑近鼻子,还能嗅到炒面的甜香。有的人家 轻轻扒开火土堆一角,把火土灌进一个长长的布袋里做枕头,说可 治失眠,更多的人家用竹箕挑一些回去做花或果树的养料。不小心 掉在乡路上的一点火土,人们也会轻轻捧起,就像对待谷粒,珍贵 得不行。
⑭我在他们的作文评语中斩钉截铁地写:“跟你们的约定是认 真的。”
⑮有一天,课代表也忐忑不安地问我:“老师,这是真的 吗?”“当然是真的!”我爽然答道,“没见人家美国总统还引咎 辞职嘛!”“可总得有倒数第一啊!万一……”课代表无奈地欲言又 止。我却笑着不睬。
“石榴”在文中有着 极为重要的作用, 请简要分析。
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始终贯 穿全文。请分别写出这两条 线索并说明理由。
小试牛刀
燃烧的火土 ⑥当农历打春的响雷,像演出前招人的乐鼓,唤醒乡村的长夜,烧火土 的人,这天会起一个大早,去把属于自家的火土堆摊开,人们用锄头一扒土 堆,火土一触即碎,这时,远远看去,晃桥河两岸,就像摊晒着一地辣椒、 一地高粱或一地荞麦,更像落了一地灿亮的红霞。紧接着,趁着第一场春雨, 烧火土的人在上面播种下青菜、白菜、苤蓝、莴笋、辣子、茄子等一些蔬菜 的种子,然后在上面铺上薄薄一层干松毛。烧过的土提前复苏、复活。小苗 从火土上发力,三天五天后,红土上就一片碧绿了,且小苗的叶叶片片上一 个虫眼也没有。烧火土的人袖手站在一旁,像风中的小苗一样,连连点头。 那时我觉得,春天是从晃桥河岸的火土上形成燎原之势的。“惊蛰过,暖和 和。”像被火土捂热一样,到了惊蛰,满世界便都是春天的领地了。 ⑦这些年,作为县级媒体的一名小记者,我大多时间行走在乡间的大地 上,感到分外踏实,总觉得时刻承接着多少人求之不得的地气。有时,我会 不自觉地把手指伸进黑黑的泥土的体肤里,我感到它的潮湿,深邃和隐忍, 恰如生命的源头,但我同时发现,时下有不少农民,大多靠化肥和农药种 “卫生田”,也就是不往田地里施用一点农肥,致使土壤板结,像再也发不 开的面,庄稼也虫灾频发,防不胜防,在一些人家的苗圃里,我常看到被形 形色色的虫给咬得大洞小眼、不成样子的小苗。听到主人抱怨说打什么药水 也治不了虫害时,我总会忍不住建议他们:“不把土烧一下再育苗?”年轻 人听了我的话一脸迷茫,倒是中老年人听了,他们的眼里会一下子亮起来, 像从土里闪射出的火光。

2017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 马说 (共18张PPT)

2017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 马说 (共18张PPT)

度使董晋和张建封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
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作《马说》,发出 “伯乐不常有”的感叹。
讲授新课
听课文朗读,注意句读
讲授新课
字词梳理
1.通假字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通“饲”,喂
2)才美不外见
通“现” 3)食之不能尽其材 通“才”,才能
讲授新课
字词梳理
动的倡导者,同时,他又是唐宋八 大家之首,其散文尤为著名,有 “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著有 《昌黎先生集》。
讲授新课
文学常识
说——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是一些文人志士对事对物
有感而发,宣泄心中郁闷,托物寓意的一种体裁。
讲授新课
写作背景
韩愈初登仕途时,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重用遭冷 遇,甚至三次登门被守门人挡在门外。尽管如此,他仍然声 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节
第七单元
28.* 马说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伯乐相马
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
1.识记并理解重点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重点)
2.疏通文意,理解文章蕴涵的道理。(重点) 3.掌握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写法。(难点)
讲授新课
走近作者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 唐代文学家。因其祖籍在昌黎,世
称韩昌黎。他与柳宗元同是古文运
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新课
内容探究
4)文中哪句话表明了作者的观点?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思想和写法探究 1)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 不是,作者是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的遭
遇,对埋没人才现状作了揭露。
讲授新课
内容探究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线索及概括中心内容(共28张PPT)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线索及概括中心内容(共28张PPT)
例1:《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以作者对阿长的感情变化为线索: 憎恶、讨厌阿长——敬重、爱戴阿长,把思想感情贯注于文章之 中,其发展变化就构成了文章的线索。
实物 时间 地点
线索
人物 事件 情感
02 概括中心内容
概括中心内容
宗旨:找到文章线索后,把各个阶段的内容做缩句。
具体步骤: 1、找到线索
越简单越好
记叙文阅读理解
搜寻文章线索&概括中心内容
首先,来回顾一下,初中必考记叙文的六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事件 经过
结果
今天课程的所有内容, 全部围绕六要素展开!
事件的情节发展 人物情感的变化
01 线索
散珠与成串的价值区别在哪里? 好的材料要怎样才能成为一篇好的文章?
概念解析
线索——中心内容——思想感情
2、按照线索给文章分段
3、概括每段段意(找中心句、自己概括.....)
4、段意整合
总体要求及常见错误
常见题型
表格式 进程式 两条线索对应式 注意事项:格式一致、词性一致、字数相近
语句摘录法
寻找需概括内容的总起句或者总结句
陈述句 议论抒情句
语句摘录法
人类文明的起源就是从江河开始的。在印度的恒河平原,在埃及的 尼罗河三角洲,在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在中国的黄河、 长江流域……人类历史上最先绽放文明之花的摇篮,几乎全部诞生在举 世闻名的大江大河的身边。
用最简洁的语言在横线上写出这段文字的总说句。
书法有三美。
层意合并法
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 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 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 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 卢沟桥。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探究写法 课件 (共23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探究写法 课件 (共23张PPT)


记得小学班里有个家境很穷的女生,又瘦又黑,像棵细细的老也长不大的 豆芽儿。一次作文课上她灵机一动把雪比喻成了“雪花膏①”,她说:“那天夜 里,我看见天上飘起了雪花膏……”她念的时候同学全笑了,连老师也哧哧笑 了,说她是异想天开。于是老师给我们讲“异想天开”是什么意思。老师讲“异 想天开”时女生趴在水泥桌上(当时课桌是用水泥板搭的)呜呜哭了……不久, 她因贫穷辍了学。 许多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记起了这件事。我猛然发现那个“雪花膏” 的比喻其实多么生动而富有诗意啊! 雪,雪花膏的雪,女孩子的雪。 在我所见过的比喻中,这是最珍贵的一个。 要知道当时穷人家是买不起雪花膏的。美丽的如泣如诉的雪花膏
二 不知从何时起,有个声音问:我们的雪呢? 从前的梦想,有的很快就兑现了。比如棉花,比如雪花膏和课桌……一些虽遥 遥无期,但我们并不苛求,慢慢来,一切都会有的,没有的都会有的…… 是的,我们相信。但另一个事实是:我们曾经有过的,现在却没有了。 比如雪。我们有了无数的雪花膏,比雪花膏还雪花膏的雪花膏,可我们的雪呢? 那“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雪呢? 偶尔碰上一回,可那是怎样的情景啊—— 稀稀落落粉针或沫状的碎屑,仿佛老人凋谢的胡须,给风一击,给地面轻轻一 震,即消殒了。 这哪里是雪?分明是雪的骸,死去的雪。 衰败的迹象即是这时显露的。我留意到了冬日的憔悴、大地的烦躁、空气的郁 闷、没有冰的河床、树的稀少和鸟的惊恐……眯起眼睛,我认出菜叶上的药斑, 阳光中的尘埃和可疑的飞来飞去的阴影…… 从前不是这样子的。 纯洁简美的东西愈来愈少。人类创造着一切也破坏着一切,许多优雅的本色和 古典的秩序被打碎了、颠覆了,包括季节、生态、秩序、规矩、操守……我们狂 妄地征伐却失去了判断,拼命地拥有又背叛着初衷;我们消灭了贫穷还消灭了什 么? 这是个欲望大得惊人的掘金年代。抒情的方式正在消失。只有物的欲望。 我感到了不安,感到了冬天背后那双忧郁的眼睛。那些威胁她的莫名危险…… 我开始了怀念,怀念那些流逝和将要流逝的东西,比如童年、雪、本色,比如村 庄、野地、棉布的经纬、流动的水…… (选自《精神明亮的人》)

2023年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05 材料探究过关(指导课件)

2023年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05  材料探究过关(指导课件)

考题形式
2023年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考题过关
[综合·探究]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3年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考题过关
考题形式
【材料二】 “您好,您在外卖平台购买的图书已送达!”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之下,很多实体 书店开始向线上拓展。北京105家实体书店陆续入驻外卖平台,读者可以享受 最快30分钟的送达服务。在第二十五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形式多样的阅读 活动,让书香如甘泉一般浸润人们的心灵。 【材料三】 今天,阅读的内容和方式不断出新。在纸质书中体验解谜游戏,在数字技术支 持下感受沉浸式阅读,在公共阅读空间邂逅书香……体验、介质、场景等方面 的变化和创新,就是希望阅读能够更便利、更生动,让人们随时随地都能体验 阅读的美好,感受文化的浸润。 1. 探究上述三则材料,概括你从中得出的结论。(不超过30个字)

考题形式
2023年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考题过关
【答案】示例一:广安市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产业。 示例二:广安市多措施发展旅游产业。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的理解与信息概括能力。阅读三则材料,材料一主要交 代了“五一”假期广安游客很多,材料二交代广安12家矿山企业变身为4A级景区 ,材料三主要交代了广安市在发展旅游产业方面的思路。三则材料表述的对象 都是广安市,主要交代了广安市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或是采取多种措施来发展 旅游产业。意思相近即可。
专题5:中考材料探究题
2023年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考题过关
考点解读
材料探究题在中考语文试卷中往往放在“综合性学习”考查这一块,有 的地区在阅读文前考,也有的地区在阅读文后考,分值一般在8-11分。 新课标提出了“探究性学习”,要求考查学生“分析探究”的能力。材料探 究题是近几年中考语文命题的热点题型,一般是命题者给出一段或几段材料 (文字、图片、表格)等,要求考生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 表达出来, 或是针对材料发表自已的看法。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语文复习 材料探究 课件 (共53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语文复习   材料探究 课件 (共53张ppt)

2、根据一则材料提取两(多)条信息。
根据一则材料提取两(多)条信息 方法:先认真阅读材料,分析句间 的关系,看它表达了几层意思,对 它进行分层;然后根据题干要求逐 层概括。
下面是同学们在活动中的一则调查材料: 现在,在青少年当中,很多人没看过龙舟,没听过唢呐, 不认识艾草、菖蒲,对清明节的祭奠也不以为然;然而越 来越多的人热衷于过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 材料反映出一种什么现象?你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 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在某大学“校园青春形象大使”评选活动初 赛现场,选手们表演了昆曲、武术、快板、书画等在 其他选秀活动中难得一见的才艺,博得了评委们的阵 阵掌声。有过其他选秀活动参赛经验的选手朱潇轩告 诉记者:“通常的选秀活动,更多的是关注选手们的 外表。我认为,‘校园青春形象大使’良好的文化底 蕴和综合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 “青春形象大使”必须具备的条件:
②比较类
非法小广告是影响城市形象的一大公害。据记者 调查了解,经有关部门的整治,中心城区的电线杆 、墙壁上的“牛皮癣”有所减少,但各大医院、火 车站等公共场所的厕所墙壁上充斥着开假发票、高 价回收药品,兜售迷魂药、假证、假币等非法小广 告。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1)请给以上材料加一个简短标题。 ①非法小广告是影响城市形象的一大公害 ②警惕“牛皮癣”泛滥的新动向
⑴关注黄河,保护黄 河,还黄河的本来面 目。⑵治理黄河,让 母亲河为人民造福。 ⑶污染生存环境,就 是毁灭人类自己。
都是污染惹的祸
(2)研究下面两则材料,写出探究结果。 材料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皮影戏,由来已久,源远流 长。特别是云梦皮影戏曾在国际上获奖,多次出访国外。但 是,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学习这门民间表演艺术,皮影戏面临 失传的危险。 材料二:善书是湖北汉川独有的民间表演艺术。在汉川,善 书仅因少数民间老艺人口耳相传,手抄笔录而幸存。 探究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