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外交战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期,印度外长苏杰生出版了其著作《印度的方式:不确定世界下的战略》(The India Way: Strategies for an Uncertain World),引起各方关注。
作为现任外长,在任上就出书谈印度外交战略,这种情形实属罕见。
尽管苏杰生称该书主要根据其过去数年的讲话稿修改而来,但是全书架构却非常系统,完整地阐述了其对世界大势及印度战略的思考。
虽然在不少内容的表述上略显晦涩,但其核心思想却清晰地呈现出来了。
这种文风明显区别于其过去的风格,多少还是基于现实的权衡。
要把握莫迪政府第二任期的外交战略,苏杰生外长的战略思想是必须要了解的。
这位出生于印度外交战略世家的职业外交官,一向以观点鲜明、行事强硬著称。
更重要的是,他是莫迪最为欣赏的外交官。
在莫迪第一任期时,时任印度驻美大使的苏杰生成功地安排莫迪访美(2014年9月)和奥巴马访印(2015年1月),得到莫迪的高度赏识。
就在他即将退休的前两天,时任印度外长苏什马·斯瓦拉杰(Sushma Swaraj)通知他,莫迪总理任命他为外秘(公务员系统的最高职位,类似常务副外长),为此印度外交部不惜让当时的外秘苏嘉塔·辛格(Sujatha Singh)提前退休,一度引发印度媒体热议。
在苏杰生升任外秘后,更是享受了罕见的“超长任期”,直至2018年1月退休。
过去,印度外秘一般任期是两年,但苏杰生却超龄延长一年。
更重要的是,在2019年莫迪第二次赢得大选后,沉寂一年的苏杰生在“火速”加入印度人民党(BJP)后,被任命为印度外长。
这种情况,此前只出现过一次,就是纳特瓦尔·辛格(Natwar Singh)从公务员系统退休后被任命为外长。
由此可见,苏杰生的外交理念与莫迪总理的契合程度。
在《印度的方式》中,苏杰生认为2009年是世界的拐点时刻。
他当时已经开始担任印度驻中国大使,随后又担任印度驻美国大使,加上担任外秘后的历练,让他对近些年的全球变化有了更加前沿的观察。
作者认为,过去数年,世界发生一系列变化。
特别是发达国家开始拒绝全球化,全球民族主义在加强,大国的冒险主义在上升,世界的多边主义被
削弱,由此导致国家间表现出更多的冲突性。
2014年开始,美国变得越来越不确定,中国则更加的“强硬”,欧洲忙于内部事务,日本则表现更加活跃。
在这些变化中,对印度来说,最重要的是中美两国的内政变化及其战略竞争。
2016年特朗普上台,并奉行“美国第一”政策,对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同时他认为,中美战略竞争将陷入长期化,只有随着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才能更清楚地显现出战略竞争的最终结果。
但他却并不认为,世界会走向完全的两极体系,因为还存在大量的第三方势力。
世界排名前二十的经济体中有一半不是西方国家。
中美双方在战略竞争中将会努力争夺第三方的支持,这样反而推动多极世界的加速实现,而中等国家将是中美战略竞争的受益方。
在这样一个可能断裂的世界里,印度该如何推进外交目标呢?苏杰生认为,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印度如何处理好同这两个大国的关系。
对于印度而言,这不是印度第一次面对这样的情形。
他坦言,“我外交生涯的前半部分由两个地缘政治现实主导着:冷战与政治伊斯兰的崛起。
这两股力量共同加速了苏联解体。
我的后半部分外交生涯则见证了,印度如何接受和适应苏联解体导致的政治巨变。
最终,印度从根本上重塑了与美国的关系,但是与此同时要面对东方又一个能影响全球的新强权(中国)崛起”。
世界变得与过去不一样了。
对苏杰生来说,制约印度崛起的真正障碍是自己的外交教条。
因此,印度外交不能墨守成规,必须将成规抛弃,才能开启印度领导型大国的新征程。
显然,他指的是印度战略界过去一直纠缠的
“不结盟”和“战略自主”的概念。
为此,他结合莫迪执政以来的印度外交实践,归结出几条“成功”的经验,包括:(1)讲究现实主义;(2)外交为经济发展服务;(3)交好多个玩家;(4)敢于冒险,拿到高回报;(5)正确理解大势,找准机遇与挑战。
归根结底就是,世界巨变下的印度外交要更加实用主义,要懂得多头交好,要以利益和结果作为印度外交的导向,而不要束缚在抽象的外交原则里。
在《印度的方式》中,作者提出了印度外交的具体战略和方针,那就是交好美国、应对中国、深耕欧洲、安抚俄罗斯、调动日本、整合邻国、影响更广泛的周边、扩大传统的支持者。
其中,中国是印度外交的“麻烦制造者”,需要管理,而其他大国显然都是印度可以凭借的力量。
对于中美的战略竞争,在《印度的方式》一书中并没有明确说印度要选边站队,但是字里行间却透露出印度的战略“选边”。
在作者看来,轻视西方——欧洲和美国——将会导致严重的错误。
过去150年的历史里,最耀眼的经济增长故事全都是有西方国家的参与,日本、中国的崛起都不例外。
因此,与西方建立更有力的伙伴关系,将给印度带来更可观的政治与经济收益。
但是,在印度崛起的过程中,要避免让西方产生“印度威胁论”,推动西方减少对任何单一地理(中国)的过度依赖,使他们认识到印度的崛起是符合整个西方的利益。
现今,美国和日本已经开始有这样的认识,但欧洲国家目前还缺少这样的认识。
另一方面,相比于中国,印度更容易与西方靠拢。
苏杰生认为,中国与西方过去交好的逻辑是为了相互的经济利益,而印度则除了经济利益外还有政治基础。
中国的民族主义里有百年屈辱的叙述,而印度民族主义叙述却从未诉诸反西方情绪基础上的国内动员。
因此,印度在独立后,并没有切断同西方的联系,相反同西方在利益和价值上越来越趋同。
这是印度能够选择“站队”西方的基础。
对于当前的中美战略竞争,苏杰生字里行间也透露出,印度的策略似乎是要让中美关系走上“不归路”。
因为印度对“中美共治”南亚的记忆是异常深刻的。
1998年印度核试验后,中国和美国曾共同对印度施压,克林顿试图在南亚构建一个中美“双头政治”(G2)的安排。
这一情形在2009年奥巴马上任后,又一次呈现出来。
因此,对印度来说,似乎好的策略就是推动中美战略竞争走上“不归路”。
苏杰生认为,中国当年成功地采取了这一分化策略。
他认为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通过积极推动阿富汗战争和越南战争,推动构建一个以美国为主的反苏联阵线,由此来分化美苏,加剧美苏对抗,这样就给中国的改革开放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并获得了大规模的西方投资。
显然,目前印度的战略环境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是颇为相似的。
当然,在具体的对华政策的策略上,印度仍然是要保持着战略模糊的。
印度外交的首要关注还是亚洲区域。
邻国在印度外交中是排在第一位的。
但是就区域层面而言,《印度的方式》一书中提出,创造亚洲的稳定平衡
是印度最重要的目的。
只有亚洲的多极,才能带来世界的多极。
同样重要的是,只有亚洲是多极的,印度在全球中的战略重要性才能得到彰显。
发展深化同日本的战略伙伴,以及构建“印太”,这是印度构建多极亚洲的重要手段。
对印度来说,发展与日本的紧密关系能带来诸多益处。
首先,这将把印度带出南亚区域,战略上走出南亚,印度在东亚将得到日本支持。
作为回报,印度鼓励日本在印度洋存在,这样就使“印太”成为现实。
当然,对印度来说,最直接的好处是日本能加快印度的经济发展。
不过,苏杰生也明白,日本在对华政策上采取骑墙策略,无意在多极化世界中做出明确的站队选择。
在印太战略上,他认为引发多国出台“印太战略”的原因是美国地位的变化和中国的崛起。
对印度来说,印太战略是印度向东行动政策的自然发展,也是印度超越南亚束缚的需要;对日本来说,进入印度洋是其战略设计的一部分;对美国来说,将印度洋和太平洋连接成一个战区,是其新战略态势和部署的需要;对俄罗斯来说,这可能是其重新强调远东的需要。
在构建印度的“印太战略”中,苏杰生认为,除了要将印度洋发展为无缝对接的合作空间,印度还需要更大的地区目标,那就是提升印度在印度洋中的中心性。
换言之,印度要成为印度洋的主宰力量。
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印度就需要综合性的海上战略,包含了经济、政治、安全、战略的全部维度。
在《印度的方式》一书中,作者很坦率地谈到印度的对华外交战略,没有丝毫遮掩印度精英们对中国的那种“不满”情绪。
他在谈到印度外交的三个负担中,都有中国因素存在。
一是1947年的印巴分裂,给了中国在南亚更大的战略空间(隐含的意思是中巴关系是对印度的战略牵制);二是印度的改革开放比中国晚了15年,这15年的能力差距让印度现在同中国的竞争处于非常不利的状况;三是印度应该更早拥有核武器,但现实是比中国迟得太多了。
该书在谈及中印经贸合作时,更是充满着一肚子怨言。
例如,称印度没有发展出规则和标准来管控经济开放,这就使得中国商品“掏空”印度的很多行业,导致印度国内生产制造能力被削弱。
中国没有给印度互惠的经贸待遇,即便是在印度具有优势的制药业和IT服务业方面,也无法扩大向中国出口。
总而言之,苏杰生认为,印度像世界其他国家一样,发现自己必须抵抗所谓的中国“国家资本主义”模式。
当然,他坦言随着中国成为全球性大国,印度也在世界上扮演更大角色。
要相互适应彼此越来越大的影响,要调和二者的利益和战略目标,是件并不容易的事。
印度习惯了将中国看作是其北部邻国,而当中国在印度南部有战略存在,就让印度颇为不适,即便印度在这一地区有自己地理、历史和文化上的优势。
因此,考虑到两国困难的双边关系以及现在复杂的国际背景,要求两国领导层的成熟以及外交上展示出系统性的技巧。
对印度来说,就是在管理好更强大的邻国的同时,还要能确保自己的崛起。
因此,苏杰生提出印度必须做好长期的心理准备,寻求同中国的平衡必须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
总而言之,苏杰生外长的《印度的方式》一书,虽然很隐晦地表明印度的外交战略,但是仍然能发现其真实的战略偏好。
这是一本挑战印度外交传统的著作,也是一部展示世界新形势下印度外交趋向的著作。
当前印度政府推进的印太战略、经济“去中国化”的做法,都无疑可以在其中找到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