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课程教案

合集下载

《测量学》课程教案

《测量学》课程教案

《测量学》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测量学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3. 学时安排:总学时数为48学时,其中理论学时32学时,实践学时16学时。

4. 先修课程:无5. 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测量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能够运用测量学知识进行工程测量和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测量学基础1.1 测量学概述1.2 测量学的基本原理1.3 测量学的基本方法2. 第二章测量仪器的使用与维护2.1 测量仪器的基本知识2.2 常用测量仪器及其使用方法2.3 测量仪器的维护与保养3. 第三章角度测量与水平角测量3.1 角度测量概述3.2 水平角测量方法3.3 角度测量误差及其处理4. 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测量4.1 距离测量概述4.2 钢尺测量方法4.3 光电测距仪及其使用5. 第五章测量数据的处理与平差5.1 测量数据处理概述5.2 测量平差原理5.3 测量平差方法及应用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实验演示、学生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板书、实验设备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测量学原理和方法。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作业、实验报告等,占总评的30%。

2. 期中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考核学生对测量学基本知识的掌握,占总评的30%。

3.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占总评的4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测量学教材。

2. 实验设备:具备完整的测量实验设备,如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等。

3.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课件。

4.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的测量学资源共享,如学术论文、案例分析等。

5. 辅导资料:提供测量学相关书籍、期刊、论文等辅导资料。

六、第六章地形图与地形测量6.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6.2 地形测量的方法与步骤6.3 数字地形图的应用七、第七章建筑施工测量7.1 建筑施工测量概述7.2 建筑施工测量的方法与步骤7.3 建筑施工测量实例分析八、第八章控制测量与测网布设8.1 控制测量概述8.2 控制点的选择与布设8.3 控制测量成果的整理与评价九、第九章地理信息系统与测量学9.1 地理信息系统概述9.2 测量学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9.3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与处理十、第十章现代测量技术及其发展10.1 现代测量技术概述10.2 卫星定位技术及其应用10.3 遥感技术在测量学中的应用10.4 测量学未来的发展趋势六、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讨论、实地考察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测量学实验》课程教案

《测量学实验》课程教案

《测量学实验》课程教案1.1 背景介绍1.1.1 测量学实验是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城市规划等专业的一门重要实践课程。

1.1.2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测量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现代测量技术。

1.1.3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1.2 教学方法1.2.1 采用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教师讲解指导为辅。

1.2.2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提高教学效果。

1.2.3 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1.3 教学内容安排1.3.1 实验一:测量原理及基本操作1.3.2 实验二:角度测量与距离测量1.3.3 实验三:地形图测绘1.3.4 实验四:建筑施工测量1.3.5 实验五:GPS测量技术二、知识点讲解2.1 测量学基本概念2.1.1 测量:通过测量仪器和工具,对地球表面及相关物体的大小、形状、位置等进行测定。

2.1.2 测量学:研究测量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学科。

2.1.3 测量误差: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2.2 测量仪器的使用2.2.1 水准仪:用于测定高程差的仪器。

2.2.2 经纬仪:用于测定角度的仪器。

2.2.3 激光测距仪:用于测定距离的仪器。

2.3 测量方法与技巧2.3.1 角度测量:利用经纬仪测定角度的方法。

2.3.2 距离测量:利用测距仪、卷尺等测定距离的方法。

2.3.3 地形图测绘:利用测量仪器和绘图软件,绘制地形图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3.1 实验一:测量原理及基本操作3.1.1 了解测量学的基本概念,掌握测量学的基本原理。

3.1.2 学习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熟练操作测量仪器。

3.1.3 掌握测量数据的记录和处理方法。

3.2 实验二:角度测量与距离测量3.2.1 学习角度测量方法,掌握经纬仪的使用。

3.2.2 学习距离测量方法,掌握测距仪的使用。

3.2.3 了解测量误差的概念,学会计算和处理测量误差。

测量学》课程教案

测量学》课程教案

《测量学》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熟悉各种测量仪器的构造、使用和维护;(3)学会测量数据的处理和误差分析;(4)能够运用测量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演示和实习操作,培养学生对测量学的兴趣和动手能力;(2)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测量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小组讨论和报告,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爱环境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测量学概述1.1 测量学的定义、目的和任务1.2 测量学的发展历程1.3 测量学的基本概念1.4 测量学的主要内容第二章:测量仪器的构造与使用2.1 水准仪2.2 经纬仪2.3 激光测距仪2.4 全站仪2.5 测量仪器的维护与管理第三章:测量基本方法3.1 角度测量3.2 距离测量3.3 高程测量3.4 坐标测量第四章:测量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4.1 测量数据的整理与计算4.2 测量误差的概念与分类4.3 误差传播定律4.4 测量误差的估算与控制第五章:测量在工程中的应用5.1 工程测量概述5.2 地形图的绘制5.3 施工控制网的建立5.4 建筑物的施工测量5.5 工程测量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课堂讲解:通过PPT、图片、视频等教学媒体,生动形象地展示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实验演示:安排测量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测量过程,加深对测量学知识的理解;3. 实习操作:组织学生到工地或实验室进行实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4.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工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测量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5. 小组讨论与报告:分组进行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实习报告等,占总评的40%;2. 考试成绩:包括笔试和实际操作考试,占总评的60%。

《测量学》课程教案

《测量学》课程教案

《测量学》教案授课学期:2007年上学期教学班级:建筑学041、2班教师姓名:刘龙海二00七年上学期《测量学》课程教案课程编号:B03003课程名称:测量学/surveying课程总学时/学分:40/2.5 (其中理论32学时,实验8学时)适用专业:建筑学一、课程地位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般测量仪器和工具的使用技术,掌握工程测量基本工作的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基本原理、程序、方法,并能正确阅读和使用地形图。

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于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无畏精神,团结互助、遵守纪律的良好作风,爱护仪器、关心群众的优秀品质。

二、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选用教材:[1] 华南理工大学主编,《建筑工程测量》第三版,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2] 湖南工业大学主编,《测量学实验实习指导书》,2007年主要参考书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3[2] 郝延锦主编,《建筑工程测量》,科学出版社,2002[3] 合肥工大,重庆建筑大学等合编,《测量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4] 杨德麟、高飞主编,《建筑测量学》,测绘出版社出版;[5] 潘正风等编,《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6] 各种相关的《测量规范》和《地形图图式》三、课时分配序号授课内容提要学时1 绪论 22 水准测量 53 角度测量 54 距离测量 25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26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27 小地区控制测量 28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49 地形图的应用 210 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211 房屋建筑变形测量和竣工总平面图绘制 212 机动复习 2 合计32四、考核方式与成绩核定办法1. 考核方式:开卷考试2. 成绩核定办法:总分=70%×考试成绩+30%×平时成绩五、授课方案本章学时 2 课堂讲授 2 实验0 观看教学片0教学内容(1)测量学的概念,建筑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2)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地面点位的确定方法;(3)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4)测量的基本工作,测量的基本原则,测量工作的基本要求,常用的测量元素和单位。

《测量学》课程教案

《测量学》课程教案

《测量学》课程教案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测量学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学分:具体学分课程总学时:具体学时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测量学的基本概念、任务和作用。

掌握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测量工作的基本原理。

熟悉测量误差的来源和处理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使用常规测量仪器进行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等工作。

具备处理测量数据和绘制地形图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课程内容1、测量学的基本知识测量学的定义、任务和作用。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面点位的确定。

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2、水准测量水准测量的原理。

水准仪的构造和使用。

水准测量的外业施测和内业计算。

3、角度测量角度测量的原理。

经纬仪的构造和使用。

水平角和竖直角的观测和计算。

4、距离测量钢尺量距的方法和精度。

视距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电磁波测距的原理和应用。

5、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测量误差的来源和分类。

衡量测量精度的指标。

误差传播定律及其应用。

6、控制测量控制测量的概念和作用。

导线测量的布设形式和外业观测。

三角测量和 GPS 测量的基本原理。

7、地形图的测绘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地物和地貌的表示方法。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方法。

8、地形图的应用地形图在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中的应用。

地形图的面积量算和土石方计算。

四、课程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讲解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课程的基础知识。

2、实验教学安排学生进行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等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课程设计布置地形图测绘的课程设计任务,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案例分析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分析测量工作在工程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

5、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测量中的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测量学》课程教案

《测量学》课程教案

《测量学》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培养学生掌握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测量数据的处理能力。

3. 使学生能够应用于实际工程测量,提高工程质量。

二、教学内容:1. 测量学基本概念:测量、测量的性质、测量工作、测量学分支等。

2. 测量仪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GNSS接收机等。

3. 测量方法:角度测量、距离测量、高程测量、平面控制测量、立体控制测量等。

4. 测量数据处理:观测数据的整理、平差原理、误差理论、测量成果的评定等。

5. 工程测量实例:地形图测绘、施工放样、建筑基线测量、工程质量控制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演示:展示测量仪器实物,演示测量操作过程。

3. 实践:安排现场实习,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实际测量能力。

4. 讨论:组织学生对实际工程测量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环境:1. 教室:配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等教学设备。

2. 实验室:配备各种测量仪器,如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

3. 实习基地:具备实际工程测量条件的场地。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参与讨论的程度等。

2. 实习报告:评估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操作技能、数据处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测量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包括16理论课时和16实践课时。

2. 授课方式:理论课时在教室进行,实践课时在实验室和实习基地进行。

3. 授课顺序:先讲解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仪器和使用方法,接着进行测量方法和数据处理的讲解,通过实习环节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测量学原理》等权威教材。

2. 课件:制作涵盖教学内容的PPT课件。

3. 实习指导书:提供详细的实习操作指导和数据处理方法。

4. 测量仪器:为学生提供各类测量仪器,如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

大学测量课程教案模板

大学测量课程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测量学授课班级:XX级XX班授课教师:XX教学时间:XX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现代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进行测量工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内容:一、绪论1. 测量学的定义和作用2. 测量学的分类和发展3. 测量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二、水准测量1. 水准测量的原理和设备2. 水准测量的误差分析和改正3. 水准测量的计算和成果整理三、角度测量1. 角度测量的原理和设备2. 角度测量的误差分析和改正3. 角度测量的计算和成果整理四、距离测量1. 距离测量的原理和设备2. 距离测量的误差分析和改正3. 距离测量的计算和成果整理五、坐标测量1. 坐标测量的原理和设备2. 坐标测量的误差分析和改正3. 坐标测量的计算和成果整理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讲授新课1. 讲解水准测量的原理、设备、误差分析和改正方法。

2. 讲解角度测量的原理、设备、误差分析和改正方法。

3. 讲解距离测量的原理、设备、误差分析和改正方法。

4. 讲解坐标测量的原理、设备、误差分析和改正方法。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测量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进行误差分析和改正方法的练习。

四、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测量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心得体会。

五、总结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出疑问和收获。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技能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

测量学课程教案

测量学课程教案

测量学课程教案测量学课程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理解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常见的测量工具和仪器;
3、学会使用测量数据进行空间分析;
4、提高对测量误差的认识和评估能力;
5、能够运用测量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
1、测量学的基本概念
2、常见的测量工具和仪器
3、测量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4、测量误差的分析和评估
5、空间分析的方法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
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使学生了解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常见的测量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

3、项目实践:通过小组项目实践,使学生学会运用测量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资源
1、教材:《测量学基础》
2、软件:AutoCAD、ArcGIS等
3、实验设备:全站仪、水准仪、GPS等
4、网络资源:测量学相关网站、论文、期刊等
五、教学计划
第一周: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和历史发展第二周:常见的测量工具和仪器第三周:测量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第四周:测量误差的分析和评估第五周:空间分析的方法和应用第六周:综合实践:小组项目实践第七周:总结与复习
六、教学评估
1、平时作业:20%
2、实验报告:30%
3、项目实践:30%
4、期末考试:20%
七、教学反思
1、回顾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2、分析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3、评估教学资源是否充足;
4、反思教学评估是否公正。

测量学基础课程设计

测量学基础课程设计

测量学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测量学的基本概念,掌握长度、面积、体积等基本测量单位及换算方法;2. 学会使用常见测量工具(如直尺、卷尺、量角器等)进行准确测量,并了解其使用范围及注意事项;3. 掌握测量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学会分析测量误差及其产生原因。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测量工具进行实际测量的能力,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和速度;2. 培养学生整理、分析测量数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测量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注重团队合作,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2. 培养学生对测量学产生兴趣,认识到测量学在日常生活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事实,遵循科学规律,勇于探索,勤于实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测量学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测量知识和技能,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年级,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和动手操作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测量学基本概念:长度、面积、体积测量单位及换算;2. 常见测量工具的使用与维护:直尺、卷尺、量角器、测距仪等;3. 测量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数据收集、处理及误差分析;4. 实际测量操作:平面图形的测量、简单立体图形的测量、距离测量;5. 测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房屋面积测量、土地面积测量等。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测量学基本概念,长度、面积、体积测量单位及换算;第二课时:常见测量工具的认识及使用方法;第三课时:测量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误差分析;第四课时:平面图形的测量方法及实际操作;第五课时:简单立体图形的测量方法及实际操作;第六课时:距离测量方法及实际操作;第七课时:测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分析与讨论。

测量学的课程设计

测量学的课程设计

测量学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如长度、面积、体积的测量方法;2. 使学生了解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如尺子、量角器、测高仪等;3. 让学生理解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误差分析。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测量工具进行实际测量的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测量数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进行测量数据整理、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测量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测量问题的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际操作中的细节,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习惯;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学会在团队中共同完成测量任务,尊重和信任同伴。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年级的特点,注重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测量学基本概念:长度、面积、体积的定义及测量方法;教材章节:第一章 测量学基础2. 测量工具的使用:尺子、量角器、测高仪等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教材章节:第二章 测量工具与仪器3. 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误差分析;教材章节:第三章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4. 实际测量操作:分组进行实际测量活动,如测量物体长度、面积等;教材章节:第四章 实际测量操作5. 测量数据的整理、分析和处理;教材章节:第五章 测量数据整理与分析6. 应用测量数据解决问题:结合实际案例,运用测量数据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材章节:第六章 测量在实际中的应用7. 测量学在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教材章节:第七章 测量学的应用与发展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将教学内容分为8个课时,每个课时涵盖以上列举的内容,确保学生掌握测量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测量学》课程教案

《测量学》课程教案

《测量学》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熟悉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3)学会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4)能够运用测量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讲授、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测量学理论素养;(2)利用实验、实习等途径,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培养学生解决测量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测量学的兴趣和热情;(2)树立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测量学基本概念(1)测量的定义、作用和分类;(2)测量学的基本要素:长度、角度、高程、坐标等。

2. 测量仪器的使用与维护(1)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GNSS接收机等基本测量仪器的结构及功能;(2)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3)测量仪器的维护保养方法。

3. 测量方法及其应用(1)角度测量、距离测量、高程测量等基本方法;(2)地形图测绘、建筑施工测量、道路工程测量等应用实例。

4. 测量数据处理与分析(1)误差理论及测量数据的精度评定;(2)测量数据的平差及求解;(3)测量数据的整理与表达。

5. 测量在工程中的应用(1)地形图的应用:地形分析、规划设计等;(2)施工测量的应用:建筑物的定位、控制网建立等;(3)道路工程测量的应用:道路设计、施工控制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课堂讲授,系统地传授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操作,熟悉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测量方法;3. 实习: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培养学生解决测量问题的能力;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测量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3. 实习报告:评价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测量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测量学》课程教案

测量学》课程教案

《测量学》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测量学的基本技能。

2. 培养学生运用测量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测量学实验的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测量学基本概念1. 测量学的定义、作用和分类2. 测量学的坐标系统、基准和计量单位3. 测量学的基本要素:测点、测线、测面、测体第二章:测量学基本原理1. 测量学的基本原理:相似原理、连续原理、累积原理2. 测量学的基本方法: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组合测量3. 测量学的基本误差及其处理方法第三章:测量学仪器与工具1. 概述测量仪器与工具的分类、性能和选用原则2. 常用测量仪器与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3. 测量仪器的维护保养第四章:测量学数据处理1. 概述测量数据的分类、采集和处理方法2. 测量数据的预处理:粗差剔除、数据平滑、数据变换3. 测量数据的分析:精度评定、误差传播、最小二乘法第五章:测量学实验操作1. 测量实验的基本流程:实验准备、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实验报告2. 常用测量实验操作:水平角测量、垂直角测量、距离测量、面积测量3. 测量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三、教学方法1. 采用课堂讲授、实验操作、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2. 使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等辅助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测量学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3. 注重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占总评的40%。

2. 考试成绩:包括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验操作考试,占总评的6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测量学教程》2. 实验设备: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距离测量仪等。

3. 教学课件:测量学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及实验操作。

六、第六章:测量学在城市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1. 概述测量学在城市规划与管理中的重要性2. 城市规划中的测量学应用:控制网建立、地形图绘制、土地测量3. 城市管理中的测量学应用:建筑物的定位与测量、道路与桥梁的测量、工程测量七、第七章:测量学在地质工程中的应用1. 概述测量学在地质工程中的重要性2. 地质工程中的测量学应用:地形测量、地质勘探、岩土工程测量3. 测量学在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中的应用八、第八章:测量学在建筑与土木工程中的应用1. 概述测量学在建筑与土木工程中的重要性2. 建筑与土木工程中的测量学应用:建筑物的定位与测量、结构物的尺寸测量、隧道与桥梁的测量3. 测量学在工程质量控制与验收中的应用九、第九章:现代测量学技术及其发展1. 概述现代测量学技术的发展趋势2. 遥感测量学: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地面遥感3. 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采集、数据管理、空间分析4. 测量学与物联网、大数据、等领域的融合发展十、第十章:测量学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1. 概述测量学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2. 地球科学中的测量学应用:地质测量、地形测量、地球物理测量3. 生命科学中的测量学应用:生物测量、医学测量、生理测量4. 测量学在其他学科领域的应用:物理学、化学、物理学等十一、教学方法与评价(同第五章)十二、教学资源与评价(同第五章)重点解析一、教学目标:理解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测量学的基本技能,并能够运用测量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测量学基础教案

测量学基础教案

测量学基础教案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具备使用常规测量仪器进行测量和数据处理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际工程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一)测量学概述1、测量学的定义、任务和作用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置的科学。

其主要任务包括测定和测设,即对地面点的位置进行测量和放样。

在工程建设、国土资源管理、城市规划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地面点位的确定介绍大地水准面、参考椭球面等概念。

讲解地理坐标、平面直角坐标和高程系统。

(二)测量仪器及其使用1、水准仪水准仪的构造和原理。

水准仪的使用方法,包括安置、粗平、瞄准、精平、读数等步骤。

水准测量的外业施测和内业数据处理。

2、经纬仪经纬仪的构造和原理。

经纬仪的使用方法,包括对中、整平、瞄准、读数等操作。

角度测量的方法和计算。

(三)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1、钢尺量距钢尺的检定和使用方法。

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和精密方法。

量距的误差来源和注意事项。

2、视距测量视距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视距测量的精度和适用范围。

3、直线定向标准方向的种类,如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和坐标纵轴方向。

方位角和象限角的概念及计算。

(四)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1、测量误差的来源和分类误差的来源包括仪器误差、观测误差和外界条件影响。

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粗差。

2、衡量测量精度的指标中误差、相对误差和极限误差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如何根据精度指标评估测量成果的质量。

(五)小地区控制测量1、控制测量的概念和作用介绍控制网的布设形式和等级。

控制测量在测量工作中的重要性。

2、导线测量导线的布设形式和外业观测。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包括坐标计算和精度评定。

(六)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1、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地形图的比例尺、分幅与编号。

地物和地貌在地形图上的表示方法。

2、地形图的测绘测绘地形图的方法和步骤,包括碎部测量和绘图。

全站仪和 GPS 在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

《测量学》课程教案

《测量学》课程教案

《测量学》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性质《测量学》是工科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研究地球表面上点的空间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的测量理论和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工程实践打下基础。

2. 课程目标(1)掌握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熟悉测量仪器的结构、使用和维护;(3)了解测量误差的基本理论和处理方法;(4)具备基本的测量设计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测量学基本概念(1)测量的定义和分类;(2)测量学的分支和应用。

2. 测量仪器的原理与使用(1)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基本原理;(2)仪器的使用和维护方法。

3. 测量误差及其处理(1)误差的概念和分类;(2)误差传播定律和误差合成;(3)粗大误差的检测和剔除;(4)测量数据的精度评价。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采用讲授、讨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2)案例分析,结合实际工程应用进行讲解;(3)学生实验操作,增强实践能力。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2)实地测量实习;(3)测量软件操作练习。

四、教学安排1. 课时分配(1)第一章:2课时;(2)第二章:3课时;(3)第三章:4课时;(4)第四章:3课时;(5)第五章:2课时。

2. 教学进度(1)第一章:第1-2周;(2)第二章:第3-5周;(3)第三章:第6-8周;(4)第四章:第9-11周;(5)第五章:第12-13周。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3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 实验成绩:30%(包括实验报告、实际操作能力等);3. 期末考试:40%(包括理论知识、案例分析等)。

六、教学评价1. 课程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反馈等方式收集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和建议,以便对后续教学进行改进。

2. 定期检查学生的实验报告和作业,了解学生对测量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

3. 期末考试结束后,对试卷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为下一届教学提供参考。

测量学教案

测量学教案

测量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测量学中的常用测量方法和仪器;3.能够进行简单的测量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测量学基础知识1.测量学的定义和分类;2.测量误差的概念和分类;3.测量单位和量纲;4.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

2. 常用测量方法和仪器1.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2.量程和精度的概念;3.常用测量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如卡尺、游标卡尺、外观检查仪等。

3. 测量实验1.测量实验的设计和实施;2.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3.实验结果的评价和总结。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让学生了解测量学的基础知识;2.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测量学中的常用测量方法和仪器,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3.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四、教学过程1. 测量学基础知识1.1 测量学的定义和分类测量学是研究测量方法、测量仪器和测量误差的科学。

根据测量对象的不同,测量学可以分为物理测量学、化学测量学、生物测量学等。

1.2 测量误差的概念和分类测量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根据误差的来源和性质,测量误差可以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1.3 测量单位和量纲测量单位是指用来表示物理量大小的标准单位,如长度的单位是米,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量纲是指物理量的种类和数量级,如长度的量纲是L,质量的量纲是M。

1.4 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平均值、标准差、误差分析等。

其中,平均值是指多次测量结果的平均数,标准差是指多次测量结果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异,误差分析是指对测量误差进行分析和评价。

2. 常用测量方法和仪器2.1 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指直接测量物理量的大小,如用卡尺测量长度。

间接测量法是指通过其他物理量的测量结果来计算所要测量的物理量的大小,如用万用表测量电阻。

测量学教案

测量学教案

测量学教案活动目标:1.感受并体验远近的含义,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

2.自学用工具测量远近,时能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3.初步感知同样的距离,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同,测得的次数也不同以及同样的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

活动重难点:1.重点:按照正确的步骤用工具测量2.难点:(1)理解不同的距离,用同一种工具测量,测量的次数越多越远,测量的次数越少越近(2)同样的距离,采用的工具相同,测量的次数也相同,越短的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太少活动准备:铅笔,表格、路线图每人一份、水彩笔盖、短水彩笔、没削过得铅笔。

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师:今天,动物学校必须举办一场盛大的运动会,小兔、小熊、小猫都报名者出席了比赛。

你们看看,小动物们马上就要从自己家里启程至学校回去了,究竟就是哪个小动物可以最先抵达体育馆呢?二、学习用工具测量的方法比较路线的远近。

1.(鼓励幼儿观测路线图)恳请幼儿观测比较,哪个小动物回去体育馆的路最近?哪个小动物回去体育馆的路最北?你就是怎么晓得的?这种方法精确吗?2.师:用眼睛看的方法叫做目测法,但是目测法比一定准确,我们还能用什么方法来判断路线的远近呢?(请幼儿讲讲自己的想法,如工具:尺子、棍子、绳子、积木等)老师今天也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种测量工具,你们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工具?(水彩笔盖)3.师:你们真的这样工具能够测量小动物家至学校的距离么?(能够)那咱们就先量一量小猫家至学校必须几个水彩笔砌,你可以量吗?(可以),恳请你去试试看。

在幼儿尝试过程中教授测量方法,,边演示边引导幼儿一起讲述测量的正确步骤(找起点,沿着线,接着量)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小猫家到学校量了5个水彩笔盖)4.师:恳请你们也量一量小猫家至学校用了几个水彩笔砌。

并将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恳请你再量量其他两个小动物家至学校用了几个水彩笔砌,把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测量学课程教案

测量学课程教案

测量学课程教案一、课程概述测量学是地理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地质勘探等许多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测量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实地测量和数据采集,并能够使用现代测量仪器和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二、课程目标1、掌握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掌握各种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

3、学会使用现代测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4、能够进行实地测量和数据采集。

5、能够将测量结果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三、课程内容1、测量学基础知识:包括测量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概念和单位等。

2、测量仪器:介绍各种测量仪器,如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GPS 等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

3、测量技术:介绍各种测量技术,如三角测量、导线测量、水准测量、GPS测量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数据处理和分析:介绍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如误差分析、数据平滑、地形图绘制等。

5、实地测量和数据采集:通过案例分析,介绍如何进行实地测量和数据采集,并介绍相关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6、测量结果的应用:介绍如何将测量结果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如土地规划、建筑设计、道路建设等。

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演示和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测量知识和技能。

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各种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

3、项目实践:通过小组项目实践,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提高其实践能力。

4、自主学习:通过推荐相关书籍、网站等资源,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提升。

五、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根据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平时表现进行评估。

2、期中考试:通过笔试或机考的形式,测试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3、期末考试:通过笔试或机考的形式,测试学生对整个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

4、项目实践报告:根据小组项目实践的完成情况和报告质量,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控制测量学练习题控制测量学是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主要研究地球表面和地球形状的测量方法,以及这些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应用。

《测量学实验》课程教案

《测量学实验》课程教案

《测量学实验》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测量学实验》是测绘工程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测量学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测量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具备地形图的绘制和工程测量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测量学的基本原理,掌握测量学的基本方法。

2. 学会使用测量仪器,并能进行正确的测量操作。

3. 掌握地形图的绘制方法,具备简单的工程测量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测量学基本原理1.1 测量学概述1.2 测量学的基准和坐标系统1.3 测量学的基本元素第二章:测量仪器的使用与维护2.1 水准仪的使用与维护2.2 经纬仪的使用与维护2.3 全站仪的使用与维护第三章:测量方法与操作3.1 角度测量3.2 距离测量3.3 高程测量第四章:地形图的绘制4.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4.2 地形图的绘制方法4.3 地形图的数字化第五章:工程测量5.1 工程测量的基本方法5.2 工程测量的案例分析5.3 工程测量数据的处理四、教学方法1.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方法,以及测量操作流程。

2. 案例教学:通过地形图的绘制和工程测量案例的分析,使学生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3. 讨论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和实验操作技能。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正确性和数据处理能力。

3. 课程论文:评估学生对测量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六、实验一:水准仪的使用与校准6.1 实验目的理解水准测量的原理。

学会使用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

掌握水准仪的基本操作和校准方法。

6.2 实验内容水准仪的构造及其功能介绍。

水准尺的使用和读数方法。

水准仪的校准步骤和注意事项。

进行简单的水准测量,记录数据并计算高差。

6.3 实验步骤1. 讲解水准仪的构造和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学》课程教案《测量学》教案授课学期:2007年上学期教学班级:建筑学041、2班教师姓名:刘龙海二00七年上学期《测量学》课程教案课程编号:B03003课程名称:测量学/surveying课程总学时/学分:40/2.5 (其中理论32学时,实验8学时)适用专业:建筑学一、课程地位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般测量仪器和工具的使用技术,掌握工程测量基本工作的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基本原理、程序、方法,并能正确阅读和使用地形图。

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于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无畏精神,团结互助、遵守纪律的良好作风,爱护仪器、关心群众的优秀品质。

二、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选用教材:[1] 华南理工大学主编,《建筑工程测量》第三版,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2] 湖南工业大学主编,《测量学实验实习指导书》,2007年主要参考书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3[2] 郝延锦主编,《建筑工程测量》,科学出版社,2002[3] 合肥工大,重庆建筑大学等合编,《测量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4] 杨德麟、高飞主编,《建筑测量学》,测绘出版社出版;[5] 潘正风等编,《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6] 各种相关的《测量规范》和《地形图图式》序号授课内容提要学时1 绪论 22 水准测量 53 角度测量 54 距离测量 25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26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27 小地区控制测量 28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49 地形图的应用 210 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211 房屋建筑变形测量和竣工总平面图绘制 212 机动复习 2 合计32四、考核方式与成绩核定办法1. 考核方式:开卷考试2. 成绩核定办法:总分=70%×考试成绩+30%×平时成绩五、授课方案本章学 2 课堂讲 2 实0 观看教0教学内容 (1)测量学的概念,建筑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 (2)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地面点位的确定方法; 教学要求(1)了解测量学的概念,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用水平面代替大地水准面的限度。

(2)掌握确定地面点位的方法,测量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确定地面点位的方法;测量常用坐标和高程系统 (2)难点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

教学策略 以讲授法为主。

作为一门新课程,首先要向学生们讲授测量学的发展史、概念,具有正确应用地形图和有关测量资料的能力和进行一般工程施工测设教学预习教材P.1-10习题与作业1.测量学的概念?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是什么?2.何谓铅垂线?何谓大地水准面?它们在测量中的作用是什么?3.如何确定点的位置?4.测量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何不同?5.何谓水平面?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对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分别有何影响?6.何谓绝对高程?何谓相对高程?何谓高差?已知HA=36.735m,HB=48.386m,求hAB。

7.测量的基本工作是什么?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章次第二章水准测量本章学 5 课堂讲 5 实 4 参观/0章次第二章 水准测量教学内容 (1)水准测量的原理;(2)DS3水准仪的构造及使用;(3)水准测量的施测方法及成果整理; (4)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5)水准测量误差及注意事项;(6)自动安平水准仪、精密水准仪和教学要求(1)了解水准测量的等级,水准测量路线的布设,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水准测量误差及注意事项,自动安平水准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水准测量的原理、外业实施、数据处理方法难点:水准测量的成果整理,水准仪的教学策略 1、演示法 注意通过图形来讲解水准测量的几个概念及原理;在讲授水准仪使用时,边操作演示边阐明操作要点。

教学预习教材P. 11-31 习题2-5、7、10章次第三章 本章学 5 课堂讲 2 实4 参观/0教学内容1、角度测量原理2、经纬仪的等级、有关参数,经纬仪的构造; 3、DJ6型光学经纬仪读数装置和操作使用4、水平角和竖直角测量方法5、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教学要求 1、了解光学经纬仪的构造、使用、检验与校正方法。

2、熟练掌握水平角、竖直角测量原理和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DJ 6级光学经纬仪的使用,水平角、竖直角测量方法难点: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 教学策略 1、演示法 结合仪器,先介绍经纬仪的构造及各部件的名称及用途,重点介绍J6、J2经纬仪的读数规律。

在介绍经纬仪的安置时,边操教学预习教材P.34-63 习题与作业3-1、2、3、4、5、6、7、8、11、13章次第四章 本章学 2 课堂讲 2 习0 参观/0教学内容 1、钢尺量距2、钢尺量距误差及注意事项3、视距测量4、电磁波测距5、直线定向教学要求1、掌握钢尺量距、视距测量的原理和实施方法。

2、了解电磁波测距原理,掌握红外光电测距仪的使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钢尺量距 难点:电磁波测距仪的工作原理,全站仪的使用教学策略以讲授法为主。

讲解钢尺量距时,将精密量距和普通量距进行比较;讲授电磁波测距时,注意常数的设置。

在讲授直线定向时,要注意讲清方位角的概教学预习 教材P.65-80章次第四章 习题P64:1、2、3、4、5、6章次第五章 测量误差 本章学 2 课堂讲 2 习0 参观/0 教学内容(1)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分类及特性; (2)衡量测量精度的标准; (3)合理地处理含有误差的观测成果,求出最可靠值; 教学要求了解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及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 算术平均值、观测值中误差、算术平均值中误差及相对中误差的计算;章次第五章 测量误差教学策略教学预习 教材P.82-101 习题5-2、7、8、9、10章次第六章 地形本章学 2 课堂讲 2 实0 参观/0 教学内容1、地形图的比例尺2、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3、地形图图外注记4、地形图图示5、地籍图基本知识 教学要求了解大比例尺地形图和地籍图的基本知识。

章次第六章 地形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地物、地貌的表示方法 难点: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教学策略结合地形图进行实物讲解,能起到直观、形象的作用,使学生把一些枯燥的概念形象化地记忆住。

教学预习教材P.103-113 习题 P113:1、3、4、5、6章次第七章 本章学 2 课堂讲 2 习0 参观/0 教学内容 1、控制测量概述 2、导线测量3、小三角测量4、交会定点5、三、四等水准测量6、三角高程测量章次第七章 教学要求1、掌握导线测量,四等水准测量的实施,成果计算方法2、了解小三角测量,三角高程测量的原理、实施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导线测量,四等水准测量 难点:小三角测量内业计算教学策略教学预习 教材P.114-144 习题7-4, 5, 6, 10,11章次第八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本章学 4 课堂讲 4 习0 参观/0章次第八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教学内容1、测图前的准备工作2、碎部点平面位置的测绘方法 3、经纬仪测绘法4、平板仪测图5、地形图绘制教学要求 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方法,了解全站仪数字化测图,了解摄影测量基本原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经纬仪测绘法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摄影测量立体像对难点:地形图绘制、立体像对的判教学策略 教学预习 教材P.147-164 习题8-2, 7, 9, 11,13章次第九章 本章学 2 课堂讲 2 实0 参观/0教学内容1、地形图阅读2、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3、按设计路线绘制纵断面图4、(增加)古建筑物等高线图的判读教学要求 了解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及在建筑规划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地形图阅读及地形图在建筑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难点:无教学策略教学预习 教材P.166-175 习题P175:3、4、7章次第十章 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本章学 4 课堂讲 4 实0 参观/0教学内容 (1)测设基本工作(2)施工场地控制测量(3)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4)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教学要求1、了解施工测量的目的和内容、施工测量的特点、原则等;2、熟悉施工测量前的准备工作;3、掌握施工平面控制网建立的几种形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建筑方格网的建立;建筑基线的测设方法;民用建筑物的定位。

难点:建筑方格网的建立;建筑基线的测设方法;复杂民用建筑物施工测量。

教学策略教学预习教材P.177-214章次第十章 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习题10-6,10-7,10-8,10-9,10-10 11-3 12-1章次第十四章 房屋建筑变形测量和本章学 6 课堂讲 4 实 2 参观/0 教学内容 1、房屋建筑变形测量概述 2、建筑物垂直位移测量 3、建筑物水平位移测量 4、建筑物倾斜观测 5、挠度和裂缝观测 教学要求了解变形测量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建筑物变形观测 难点:无章次第十四章 房屋建筑变形测量和教学策略教学预习 教材P.225-234 习题P211:2、3、5、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