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常见使用错误类型(课堂PPT)
合集下载
成语常见使用错误类型 PPT

例:(重复)“忍俊不禁地笑了”、“好像如芒 背”、 “ 津津乐道地说”、“只能让人贻 笑大方”等
(前后矛盾)“见仁见智……达成共识” “夺得银牌……独占鳌头”等
对策:认真观察该成语的前后用语,体会并感悟。
• F、搭配不当,不合语言习惯
1、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 2、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 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 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成语常见错误类型
1、望文生义 2、对象误用 3、谦敬错位 4、褒贬不当, 5、前后重复,自相矛盾 6、语法错误 7、语义轻重不当
成语 常见 误用 形式
A、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许多源自 典故,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经过时代 的推移往往会产生一些引申意义。如果不仔细 辨析,或者不注意成语的引申义,就容易造成望
文生义、表里不一的错误。
例: 不足为训 差强人意 三人成虎 明日黄花 城下之盟 罪不容诛
对策:古意出发,吃透词义,注意引申义
• 1、北大荒虽然天荒地老,但经农垦战士的开发, 已经成为商品粮基地 。 指经历的时间极久。
• 2、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 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 可以火中取栗。
3、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僚必须坚决地打翻 在地,并踩上一只脚。 4、这里有良好的水土条件,又有一个团结向上的 领导班子,因而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5、我们不应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应轻易满 足于自己的成绩。
G、语义轻重不当。 有些成语词义较重,也有些成语词义较轻,这
就要求根据特定的语境选用词义轻重适度的成语, 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镂空的手工艺 品和供玩赏的太湖石等)。
(前后矛盾)“见仁见智……达成共识” “夺得银牌……独占鳌头”等
对策:认真观察该成语的前后用语,体会并感悟。
• F、搭配不当,不合语言习惯
1、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 2、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 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 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成语常见错误类型
1、望文生义 2、对象误用 3、谦敬错位 4、褒贬不当, 5、前后重复,自相矛盾 6、语法错误 7、语义轻重不当
成语 常见 误用 形式
A、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许多源自 典故,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经过时代 的推移往往会产生一些引申意义。如果不仔细 辨析,或者不注意成语的引申义,就容易造成望
文生义、表里不一的错误。
例: 不足为训 差强人意 三人成虎 明日黄花 城下之盟 罪不容诛
对策:古意出发,吃透词义,注意引申义
• 1、北大荒虽然天荒地老,但经农垦战士的开发, 已经成为商品粮基地 。 指经历的时间极久。
• 2、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 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 可以火中取栗。
3、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僚必须坚决地打翻 在地,并踩上一只脚。 4、这里有良好的水土条件,又有一个团结向上的 领导班子,因而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5、我们不应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应轻易满 足于自己的成绩。
G、语义轻重不当。 有些成语词义较重,也有些成语词义较轻,这
就要求根据特定的语境选用词义轻重适度的成语, 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镂空的手工艺 品和供玩赏的太湖石等)。
成语运用中常见的错误ppt课件

例1:这些豆蔻年华的小伙子,也许在没有喝酒前想也 不敢想能干出这些伤天害理的事。
例2: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简析:
1、“豆蔻”本为植物名称,在成语里,“豆蔻”是喻指处女,而 整个语义则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龄”。由此可见,用“豆蔻年 华”来修饰“小伙子”显然是用错了对象,使用有误对象。
2、“巧夺天工”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巧极其精巧, “桂林的山水”和“黄山的松”并非人工所造,
例2:就学生课余时间如何安排的问题,下面我来讲讲我的看法, 请各位家长洗耳恭听。
简析:
1、“抛砖引玉”中的意思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 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一般用在自己身 上 2、“洗耳恭听”是指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 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这是一个讲话时。
改的言论。 5. 差强人意:大概还能让人满意。……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二、对象误用
有一些成语,其适用对象和范围一般 是比较固定的,具有很强的单一性, 如果我们不注意这一点,就会张冠李 戴,弄错它们适用的对象。。
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常见的容易敬谦错位的成语
(二)敬辞 1、高抬贵手:客套话,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 2、不吝赐教:敬辞,用于自己向别人征求意见或请教问题。 3、鼎力相助:敬辞,大力相助(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4、洗耳恭听:洗清耳朵,恭敬地听讲。形容恭敬而认真地听
成语运用十大错误分析课件

总结词
用错对象是指将成语用于不适用的对象或情境,导致语义不恰当。
详细描述
例如,将“目不暇接”错误理解为“眼睛无法看清东西”,而实际上它形容的 是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
04
成语运用正确方式及技能
学习成语的正确途径和方法
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
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可以更好地了解成语的出处和含义,从 而更准确地理解成语的含义。
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类型
以下是成语运用的十大常见错误
1. 望文生义:误解成语的含义,例如将“屡教不改”理解为“多次教育未果”。
2. 褒贬误用:将成语的褒义误用为贬义,或将贬义误用为褒义,例如将“无微不至 ”用于贬义场合。
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类型
01
02
03
3. 语境不合
使用成语与语境不协调, 例如在轻松的场合使用过 于庄重的成语。
实例二:褒贬不分的错误
总结词
褒贬不分是指将成语的褒义或贬义用错,导致情感色 彩与实际不符。
详细描述
例如,将“绞尽脑汁”错误理解为“费尽心机”,而 实际上前者形容用尽所有精力,后者则带有贬义。
实例三:画蛇添足的错误
总结词
画蛇添足是指将成语的意思表达得不够简洁明了,反 而增加了不必要的成分。
详细描述
8. 混淆是非
将错误的成语认为是正确 的,例如将“半斤八两” 理解为“不相上下”。
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类型
9. 褒奖过度
使用褒义过度的成语,例如使用 “完善无缺”来形容一个表现正 常的人。
10. 忽视背景
忽视成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例如在西方文化中使用具有特 定文化内涵的成语。
成语运用错误的影响与避免方法
前后矛盾
总结词
用错对象是指将成语用于不适用的对象或情境,导致语义不恰当。
详细描述
例如,将“目不暇接”错误理解为“眼睛无法看清东西”,而实际上它形容的 是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
04
成语运用正确方式及技能
学习成语的正确途径和方法
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
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可以更好地了解成语的出处和含义,从 而更准确地理解成语的含义。
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类型
以下是成语运用的十大常见错误
1. 望文生义:误解成语的含义,例如将“屡教不改”理解为“多次教育未果”。
2. 褒贬误用:将成语的褒义误用为贬义,或将贬义误用为褒义,例如将“无微不至 ”用于贬义场合。
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类型
01
02
03
3. 语境不合
使用成语与语境不协调, 例如在轻松的场合使用过 于庄重的成语。
实例二:褒贬不分的错误
总结词
褒贬不分是指将成语的褒义或贬义用错,导致情感色 彩与实际不符。
详细描述
例如,将“绞尽脑汁”错误理解为“费尽心机”,而 实际上前者形容用尽所有精力,后者则带有贬义。
实例三:画蛇添足的错误
总结词
画蛇添足是指将成语的意思表达得不够简洁明了,反 而增加了不必要的成分。
详细描述
8. 混淆是非
将错误的成语认为是正确 的,例如将“半斤八两” 理解为“不相上下”。
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类型
9. 褒奖过度
使用褒义过度的成语,例如使用 “完善无缺”来形容一个表现正 常的人。
10. 忽视背景
忽视成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例如在西方文化中使用具有特 定文化内涵的成语。
成语运用错误的影响与避免方法
前后矛盾
总结词
高考成语使用中常见错误类型及改正课件

语体不合
总结词
成语使用的文体与句子风 格不协调。
详细描述
在书面语或口语中,成语 的使用不符合句子应有的 风格和语体。
示例
在正式的商务报告中使用 口语化的成语“三心二意 ”,不符合商务报告的正 式和严谨风格。
05
成语使用习惯错误
使用频率过高
总结词
过度使用成语会使文章显得重复和单 调,影响表达效果。
搭配不当
总结词
指成语中的词语搭配不 恰当。
详细描述
例如,“想入非非”中 的“非非”是重复词, 应改为“非分之想”。
总结词
指成语中的词语搭配不 恰当。
详细描述
例如,“想入非非”中 的“非非”是重复词, 应改为“非分之想”。
成分残缺
总结词
指成语中缺少必要的成分。
详细描述
例如,“三令五申”中缺少宾 语,应改为“三令五申其纪律 ”。
高考成语使用中常 见错误类型及改正 课件
目 录
• 高考成语使用常见错误类型概述 • 成语语义理解错误 • 成语语法错误 • 成语使用语境错误 • 成语使用习惯错误
01
高考成语使用常见错误类 型概述
望文生义
总结词
指对成语的理解仅停留在字面意 思上,而没有理解其真正的含义
。
详细描述
例如,成语“首当其冲”,原意是 “首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但 常被误解为“首先接受任务,或首 先应当先做某事”。
适用范围。
02
成语语义理解错误
近义混淆
总结词
混淆了意思相近的成语,导致使用不当。
详细描述
有些成语在意思上非常接近,但用法和语境有所不同。考生在使用时容易混淆 ,如“美轮美奂”与“富丽堂皇”,两者都形容场面华丽,但前者多用于形容 建筑,后者则可以形容建筑、装饰等多种场景。
成语错误分类总结上课用课件

习惯影响
总结词
由于语言习惯的不同导致对成语的误解或误用。
详细描述
不同地区或群体可能存在不同的语言习惯,这可能导致某些成语在使用时出现偏差,从而产生错误。
粗心大意
总结词
由于疏忽或粗心导致对成语的误用。
详细描述
有时候,人们在写作或说话时可能会 因为疏忽或粗心而用错成语,这种情 况通常是由于缺乏对成语的足够重视 或检查。
04 成语错误分类实例解析
望文生义实例
总结词
指对成语的含义仅凭字面理解,而忽略了其 实际含义。
详细描述
例如,将“首鼠两端”理解为犹豫不决,实际 上该成语形容言行前后不一致。
总结词
指对成语的含义仅凭字面理解,而忽略了其实际 含义。
详细描述
例如,将“首鼠两端”理解为犹豫不决,实际上该 成语形容言行前后不一致。
画蛇添足实例
总结词
指在句子中多余地使用成语, 导致语句冗余或意义混淆。
详细描述
例如,“忍俊不禁”已经包含 了“笑”的意思,后面再接“ 笑了起来”就显得多余。
总结词
指在句子中多余地使用成语, 导致语句冗余或意义混淆。
详细描述
例如,“忍俊不禁”已经包含 了“笑”的意思,后面再接“
笑了起来”就显得多余。
THANKS
02 成语错误原因分析
语义不明
总结词
由于成语的含义模糊或歧义导致 使用错误。
详细描述
有些成语的含义比较抽象或有多 重解释,导致使用者对其理解不 准确或产生歧义,从而在语境中 误用。
文化差异
总结词
由于不同文化背景对成语的理解存在 差异导致使用错误。
详细描述
某些成语来源于特定的文化背景,对 于不熟悉该文化背景的人来说,可能 难以理解其含义,从而在语境中误用。
成语错误分类总结上课用课件

望文生义的成语举例
胸有成竹
原意指画竹子之前,心中要先有竹子 的形象,比喻做事前要有充分的准备 。但是有些人望文生义,误以为是指 肚子里有竹子,导致使用不当。
目不转睛
原意指眼睛紧紧盯着看,没有离开的 意思,形容注意力非常集中。但是有 些人望文生义,误以为是指眼睛无法 转动,导致使用不当。
纠正方法
了解成语的背景和含义
04
4. 首当其冲
原意是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然 而有人将其用来形容第一接受任务或 第一应当先做某事。
纠正方法
1. 准确理解成语含义
01
要准确把握成语的含义,可以通过查阅词典或请教老师、同学
等方法加深对成语的理解。
2. 注意使用场合
02
在使用成语时,要注意场合是否合适,避免使用不当导致误解
。
3. 积累经验
2. 注意成语使用的语境
在选择使用成语时,要考虑其使用的语境是否合适,避免产生歧义。
3. 多读多看
通过阅读和学习,加强对成语的理解和使用能力,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能力。
07
其他类型成语错误总结
近义混淆类成语错误总结
总结词:近义混淆
详细描述:这类成语错误通常产生在成语含义类似或相同的水平或程度非常高,难以超出。使用时如果不注意区分,很容易造成 混淆。
语法错用的成语举例
1. “狼子兽心”
这个成语被错误地理解为“像狼一样凶狠的心”,而实际上它的正 确意思是“比喻凶狠残酷的人”。
2. “美轮美奂”
这个成语被错误地理解为“形容非常美的意思”,而实际上它的正 确意思是“形容房屋高大美观”。
3. “随声附和”
这个成语被错误地理解为“跟着别人的声音搭腔”,而实际上它的正 确意思是“没有自己的主见,别人说什么就跟着说什么”。
成语误用100例PPT课件

54绘声绘色:形容描写生 动逼真。//误用:用于讲故 事、绘画等场合。
成语误用100例
55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 能理解,强调神秘、奥妙。// 混同于“不可理喻”。
56不绝如缕:形容声音细 微悠长或局势危急。//混同 于表示人流不断的“络绎不 绝”。
成语误用100例
57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 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褒义。 //误用:写得不好的文章。
42耿耿于怀:形容心存怨 恨。//误用:形容忠诚,诚 恳。
成语误用100例
43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 事情办好,表贬义或自谦。 //误用:为中性。
44耳提面命:表示长辈的 谆谆教导,褒义。//误用: 用于同辈之间和贬义。
成语误用100例
45耸人听闻:故意夸张使 人震惊。强调主观目的。// 误用:混同强调客观效果的 “骇人听闻”。
50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 做正直的事。褒义。//误用: 危险的言行。
成语误用100例
51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误用:形成与语境义重复。 如“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52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 不能推卸给别人。//误用: 与语境重复,如“责无旁贷 的责任”。
成语误用100例
53参差不齐:长短、高低、 大小、水平等程度上有差别。 //误用:用于时间、品质等。
成语误用100例
39不胫而走:形容消息传 得很快。//误用:混同表示 东西丢失的“不翼而飞”。
40茕茕孑立:孑然一身, 处境孤单,无依无靠。//误用: 用于某时的孤单。
成语误用100例
41身临其境:亲身来到那 地方,常形容描写形象,逼 真。//误用:混同表示设想 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 的“设身处地”。
28侧目而视:不满而又惧 怕地看着。//误用:目光轻 蔑地看。
成语误用100例
55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 能理解,强调神秘、奥妙。// 混同于“不可理喻”。
56不绝如缕:形容声音细 微悠长或局势危急。//混同 于表示人流不断的“络绎不 绝”。
成语误用100例
57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 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褒义。 //误用:写得不好的文章。
42耿耿于怀:形容心存怨 恨。//误用:形容忠诚,诚 恳。
成语误用100例
43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 事情办好,表贬义或自谦。 //误用:为中性。
44耳提面命:表示长辈的 谆谆教导,褒义。//误用: 用于同辈之间和贬义。
成语误用100例
45耸人听闻:故意夸张使 人震惊。强调主观目的。// 误用:混同强调客观效果的 “骇人听闻”。
50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 做正直的事。褒义。//误用: 危险的言行。
成语误用100例
51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误用:形成与语境义重复。 如“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52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 不能推卸给别人。//误用: 与语境重复,如“责无旁贷 的责任”。
成语误用100例
53参差不齐:长短、高低、 大小、水平等程度上有差别。 //误用:用于时间、品质等。
成语误用100例
39不胫而走:形容消息传 得很快。//误用:混同表示 东西丢失的“不翼而飞”。
40茕茕孑立:孑然一身, 处境孤单,无依无靠。//误用: 用于某时的孤单。
成语误用100例
41身临其境:亲身来到那 地方,常形容描写形象,逼 真。//误用:混同表示设想 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 的“设身处地”。
28侧目而视:不满而又惧 怕地看着。//误用:目光轻 蔑地看。
成语常见使用错误类型剖析课件

对象误用的常见类型
描述对象不符
有些成语的含义与字面意思相差很大,不能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例如,“胸有成竹”比 喻心中已有完整的计划或方案,但有些人却误用为形容心中有具体的计划和方案。
使用场合不当
有些成语适用于特定的场合或语境,如果使用不当就会产生对象误用。例如,“美轮美奂 ”形容房屋高大美观,但有些人却将其用于形容美好事物的程度,如“这部电影美轮美奂 ”。
成语使用错误的类型
4. 语体不当
一些成语属于书面语体,不合适在口语中使用。例如,“莘莘学子”是书面用语,不能用来称呼一群 学生。
成语使用错误的类型
5. 生僻冷门
一些成语比较生僻或冷门,使用时需要注意受众的反应。例 如,“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如果在文章中用到这个 成语,需要考虑读者是否能够理解其含义。
对于带有情感色彩的成语,要注意其情感色彩,避免误解。
多阅读、积累词汇
通过阅读、学习来积累词汇,提高对成语的理解能力。
03
褒贬误用
褒贬误用的定义
褒贬误用指的是在运用成语时,由于 对成语的感情色彩把握不当,导致表 达的意思与原意相反,从而引起语言 运用上的错误。
成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 和情感色彩,如果对其褒贬属性理解 不准确,就很容易造成误用。
时态误用的常见类型
过去时态误用
将用于描述过去的成语用 于描述现在或将来,例如 “人财两空”用于描述现 在或将来。
现在时态误用
将用于描述现在的成语用 于描述过去或将来,例如 “心有余悸”用于描述过 去或将来。
将来时态误用
将用于描述将来的成语用 于描述现在或过去,例如 “明日黄花”用于描述现 在或过去。
成语常见使用错误类型剖析 课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常见错误类型
1
• 望文生义, 表里不一 • 错用对象,谦敬错位 • 褒贬不当,轻重失度 • 前后重复,自相矛盾 • 语法错误,不合逻辑
成语 常见 误用 形式
2
望文生义 表里不一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许多源自 典故,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经过时代 的推移往往会产生一些引申意义。如果不仔细 辨析,或者不注意成语的引申义,就容易造成望
B这种首饰的款式新颖、时尚,一经推出, 不少爱美的女士慷慨解囊抢购。
C 当中国女排捧会冠军奖杯时,举国弹 冠相庆,无不佩服陈忠和教练的坚韧和勇气。
语义重复,自相矛盾
虽然成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是准确的,但还 要防止与句中其他词语意义重复或矛盾。 例如:“忍俊不禁地笑了”“好像如芒在 背”“津津乐道地说”“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等 前后矛盾:“见仁见智……达成共识”“夺得银 牌……独占鳌头”等
对策:认真观察该成语的前后用语,体会并感悟。
8
轻重失度 有些成语词义较重,也有些成语词义较轻,这
手段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
“处心积虑”,意即千方百计地盘算,多用作贬义。
“叹为观止”是形容所看到的事物美好到极点,属褒词
贬用。
6
常见的成语: 贬:无所不为、弹冠相庆、趋之若鹜、
倾巢而出、挖空心思、忘乎所以 蠢蠢欲动、守株待兔、附庸风雅 褒:叹为观止、雨后春笋、凤毛麟角
对策:注意感情色彩,辨明褒贬
7
例: 漠不关心 信手拈来 司空见惯 求全责备 望其项背 相提并论 无时无刻 善罢甘休
对策: 注意成语结构属性防止语法错误。
10
不合逻辑(语境) 有些成语在运用中,从意义上看符合句意,似
乎没有错误,但结合上下文的整体意思来看,或从 逻辑推理角度来看,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例:有一个同学跟我说:“想到八个月后就要参 加高考,我就心有余悸。真的还没有准备好呀!”
1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B
A.和煦的春风带来生机盎然的季节,学校社团的招新活
动再次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男女同学纷至沓来,踊跃
报名。
形容连续不断地纷纷到来。
B.机场附近山顶的大量无线发射台严重影响飞行安全,
目前虽有一些已搬下山,但这对实现机场净空不过是九牛
一毛。
指众多数量中的一点点。
文生义、表里不一的错误。
例: 不足为训 差强人意 三人成虎 明日黄花 城下之盟 罪不容诛
对策:古意出发,吃透词义,注意引申义
3
错用对象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 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
例:美轮美奂 豆蔻年华 浩如烟海 罄竹难书 萍水相逢 死灰复燃 破镜重圆 青梅竹马
对策:平时注意成语的使用对象
辨析:“心有余悸”应针对已经过去的事而言, 语境中高考是八个月后的事,用在句中不合逻辑。
11
解题方法: ➢1审视词义(意义 表里) ➢2审视色彩(褒贬 轻重 ) ➢3审视对象(错用 谦敬 矛盾 重复 ) ➢4审视语境(逻辑 ) ➢5审视结构(语法)
12
小结
明白高考成语题的设误类型,才能准 确无误地判断出成语运用的正误。可见, 要做到正确使用成语,这就需要在平时的 学习中多留心、多积累、多归纳,而在高 考来临之际,抓住一些具有特殊性的成语 加强训练,多注意近义成语的选用,多注 意有历史渊源特殊意义的成语及典故,也 就显得更加必要了。
就要求根据特定的语境选用词义轻重适度的成语, 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例:每个考生都要注意休息,否则有个三长两 就会影响考试。 成语:自作自受 自食其果 作茧自缚 玩火自焚
嫉恶如仇 深恶痛绝 丧尽天良 丧心病狂
对策:注意语境事情大小与成语轻重是否合适。
9
语法错误
有些成语由于词性的限制,要注意它的用法 例1: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 例2: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 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例1中“司空见惯”的意思是形容经常看到,不足为奇的事物。后面不 能带宾语。 例2中的“望其项背”多用于否定句或问句中,常与否定词搭配,不符 合其使用习惯。
4
谦敬错位 谦词是向人表示谦卑和自谦的一类词语,敬词
是向人表示尊重和恭敬的一类词语。在成语的使 用中往往会谦语与敬语混用,造成主体与客体的混 用产生错误. 例: 你放心,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今后,你工 作中遇到困难,我一定会鼎力相助。 蓬荜生辉 抛砖引玉 受宠若惊 绵薄之力
对策:注意语境是彼是己 ,选用对应敬词谦 词。
14
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C
A他住在风雨飘摇的土屋里,衣着打扮土得 不能再土。
B国庆期间,通往中华恐龙园的大道上,人 流如潮,接踵而至,形成一道假日旅游的亮丽 风景线。
C大自然这一超级画家用出神入化的笔法, 将深浅浓淡、隐显明暗搭配组合,使极光变花 筒。
D 现在社会上假货泛滥,从假烟、假酒到假 警察、假医生,应有尽有,让人防不胜防。
5
褒贬不当
成语从色彩上分为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从
感情色彩上又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从语体
色彩上分为书面语和口语。在使用中,必须辨明
色彩,否则就会误用。
1: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
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
真可谓处心积虑。
2:沙河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几个村的羊
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其
13
D 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经过他耐心的解释,我心头的疑虑就成了 过眼云烟。
B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 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C某市教委删除了中学生守则中的节俭和谦 虚的内容,对此人们街谈巷议,褒贬不一。
D出版社一直致力把大师的佳作推向公众, 几十年来以2.1亿元自有资金获取了
13.7亿元巨额利润,这种惊人的财富增长速度确实匪夷所
思。
指不是平常人所能想象的。
D.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有这样的经验和体会,在考试前一
定要保持轻松的心态,采用疲劳战术和题海战术只能事倍
功半。
形容费力大,收效小。
16
A 下列各句中熟语使用正确恰当的一项是: A老张今年65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 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1
• 望文生义, 表里不一 • 错用对象,谦敬错位 • 褒贬不当,轻重失度 • 前后重复,自相矛盾 • 语法错误,不合逻辑
成语 常见 误用 形式
2
望文生义 表里不一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许多源自 典故,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经过时代 的推移往往会产生一些引申意义。如果不仔细 辨析,或者不注意成语的引申义,就容易造成望
B这种首饰的款式新颖、时尚,一经推出, 不少爱美的女士慷慨解囊抢购。
C 当中国女排捧会冠军奖杯时,举国弹 冠相庆,无不佩服陈忠和教练的坚韧和勇气。
语义重复,自相矛盾
虽然成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是准确的,但还 要防止与句中其他词语意义重复或矛盾。 例如:“忍俊不禁地笑了”“好像如芒在 背”“津津乐道地说”“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等 前后矛盾:“见仁见智……达成共识”“夺得银 牌……独占鳌头”等
对策:认真观察该成语的前后用语,体会并感悟。
8
轻重失度 有些成语词义较重,也有些成语词义较轻,这
手段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
“处心积虑”,意即千方百计地盘算,多用作贬义。
“叹为观止”是形容所看到的事物美好到极点,属褒词
贬用。
6
常见的成语: 贬:无所不为、弹冠相庆、趋之若鹜、
倾巢而出、挖空心思、忘乎所以 蠢蠢欲动、守株待兔、附庸风雅 褒:叹为观止、雨后春笋、凤毛麟角
对策:注意感情色彩,辨明褒贬
7
例: 漠不关心 信手拈来 司空见惯 求全责备 望其项背 相提并论 无时无刻 善罢甘休
对策: 注意成语结构属性防止语法错误。
10
不合逻辑(语境) 有些成语在运用中,从意义上看符合句意,似
乎没有错误,但结合上下文的整体意思来看,或从 逻辑推理角度来看,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例:有一个同学跟我说:“想到八个月后就要参 加高考,我就心有余悸。真的还没有准备好呀!”
1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B
A.和煦的春风带来生机盎然的季节,学校社团的招新活
动再次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男女同学纷至沓来,踊跃
报名。
形容连续不断地纷纷到来。
B.机场附近山顶的大量无线发射台严重影响飞行安全,
目前虽有一些已搬下山,但这对实现机场净空不过是九牛
一毛。
指众多数量中的一点点。
文生义、表里不一的错误。
例: 不足为训 差强人意 三人成虎 明日黄花 城下之盟 罪不容诛
对策:古意出发,吃透词义,注意引申义
3
错用对象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 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
例:美轮美奂 豆蔻年华 浩如烟海 罄竹难书 萍水相逢 死灰复燃 破镜重圆 青梅竹马
对策:平时注意成语的使用对象
辨析:“心有余悸”应针对已经过去的事而言, 语境中高考是八个月后的事,用在句中不合逻辑。
11
解题方法: ➢1审视词义(意义 表里) ➢2审视色彩(褒贬 轻重 ) ➢3审视对象(错用 谦敬 矛盾 重复 ) ➢4审视语境(逻辑 ) ➢5审视结构(语法)
12
小结
明白高考成语题的设误类型,才能准 确无误地判断出成语运用的正误。可见, 要做到正确使用成语,这就需要在平时的 学习中多留心、多积累、多归纳,而在高 考来临之际,抓住一些具有特殊性的成语 加强训练,多注意近义成语的选用,多注 意有历史渊源特殊意义的成语及典故,也 就显得更加必要了。
就要求根据特定的语境选用词义轻重适度的成语, 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例:每个考生都要注意休息,否则有个三长两 就会影响考试。 成语:自作自受 自食其果 作茧自缚 玩火自焚
嫉恶如仇 深恶痛绝 丧尽天良 丧心病狂
对策:注意语境事情大小与成语轻重是否合适。
9
语法错误
有些成语由于词性的限制,要注意它的用法 例1: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 例2: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 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例1中“司空见惯”的意思是形容经常看到,不足为奇的事物。后面不 能带宾语。 例2中的“望其项背”多用于否定句或问句中,常与否定词搭配,不符 合其使用习惯。
4
谦敬错位 谦词是向人表示谦卑和自谦的一类词语,敬词
是向人表示尊重和恭敬的一类词语。在成语的使 用中往往会谦语与敬语混用,造成主体与客体的混 用产生错误. 例: 你放心,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今后,你工 作中遇到困难,我一定会鼎力相助。 蓬荜生辉 抛砖引玉 受宠若惊 绵薄之力
对策:注意语境是彼是己 ,选用对应敬词谦 词。
14
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C
A他住在风雨飘摇的土屋里,衣着打扮土得 不能再土。
B国庆期间,通往中华恐龙园的大道上,人 流如潮,接踵而至,形成一道假日旅游的亮丽 风景线。
C大自然这一超级画家用出神入化的笔法, 将深浅浓淡、隐显明暗搭配组合,使极光变花 筒。
D 现在社会上假货泛滥,从假烟、假酒到假 警察、假医生,应有尽有,让人防不胜防。
5
褒贬不当
成语从色彩上分为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从
感情色彩上又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从语体
色彩上分为书面语和口语。在使用中,必须辨明
色彩,否则就会误用。
1: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
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
真可谓处心积虑。
2:沙河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几个村的羊
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其
13
D 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经过他耐心的解释,我心头的疑虑就成了 过眼云烟。
B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 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C某市教委删除了中学生守则中的节俭和谦 虚的内容,对此人们街谈巷议,褒贬不一。
D出版社一直致力把大师的佳作推向公众, 几十年来以2.1亿元自有资金获取了
13.7亿元巨额利润,这种惊人的财富增长速度确实匪夷所
思。
指不是平常人所能想象的。
D.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有这样的经验和体会,在考试前一
定要保持轻松的心态,采用疲劳战术和题海战术只能事倍
功半。
形容费力大,收效小。
16
A 下列各句中熟语使用正确恰当的一项是: A老张今年65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 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