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十大著名历史典故

合集下载

十个历史典故

十个历史典故

十个历史典故典故一:屈原投江(约150字)在中国历史中,有许多具有深远影响的典故。

其中一个重要的典故是关于屈原投江的故事。

屈原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位伟大诗人和政治家。

由于政治挫折和国家动荡,他深感失望和绝望,最终选择跳入江中以示抗议。

这个典故不仅揭示了个人情感的悲痛,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屈原的壮烈行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成为中国文化中一种表达爱国情怀和坚守信仰的象征。

典故二:巫山不是云(约150字)"巫山不是云"这个典故源自中国古代的诗词。

它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观——巫山,但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常常误解事物的本质。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应该避免以貌取人、以表面现象判断事物,而要用真实的眼光去看待世界。

它提醒着我们,人们的诚实和真实才是最有价值的,外表的虚华无法掩盖内在的实质。

这个典故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它教导我们要真实地对待自己和他人。

典故三:穷则独善其身(约150字)"穷则独善其身"是一条关于生活态度的典故。

它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庄子》一书。

这个典故强调了在困境中如何保持自我、坚守自己的原则。

它告诉我们,无论处于何种境遇,我们都应该保持自尊和自重,用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境况。

它提醒着我们,无论达到了什么高度,都应该保持谦逊和宽容,以及对每个人的尊重。

典故四:刻舟求剑(约150字)刻舟求剑是一个让人深思的典故。

它源自中国战国时期的故事。

一位人物划船过河,将剑掉入水中,他根据刻船的位置来找剑,而忽视了剑已经漂入水中的事实。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不能固守成见,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不要被固有的观念束缚。

它警示我们在面对问题时应该保持灵活的思维,不固守一种方法,而要不断探索新的解决方案。

典故五:黄粱一梦(约150字)黄粱一梦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典故,它告诉我们不能迷失在幻想中。

在这个故事中,主人公沉醉于一个美梦中,以为自己找到了完美的人生,但当他醒来时,发现一切都是虚幻的。

10个历史典故故事简短

10个历史典故故事简短

10个历史典故故事简短1. 鼠目寸光:故事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

楚国大将冯妄带领军队准备攻打宋国。

冯妄利用间谍搜集了宋国的情报,得知宋国宝马可生长宝石。

于是,他匆忙进攻宋国,占领了宋国的首都。

然而,冯妄只顾稀珍的马匹,完全没有意识到宋国的军队已经撤离至别处。

他陷入了鼠目寸光的局面,最终被反击的宋军击败。

2. 怀瑾握瑜:故事发生在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即将灭亡的时候。

西罗马帝国最后的皇帝罗姆路叶奥古斯都三世听说了东罗马帝国的将军奥多亚塔斯勇猛无敌。

于是他派使者前往东罗马帝国请求援助,希望能借助奥多亚塔斯的武力恢复西罗马的辉煌。

然而,奥多亚塔斯看透了西罗马的衰落,识破了他们的阴谋,并拒绝了援助请求,最终保存了东罗马的实力。

3. 锦上添花:故事发生在明代万历年间。

有一位富商邀请朋友来参加他的晚宴,但是因为这位富商太爱炫耀,晚宴上的菜肴装点得极其豪华。

而其中一道菜叫做“锦上添花”,是一道非常普通的素菜。

在客人们惊叹于富商的奢华之时,一个贫穷的书生附和道:“锦上添花,穷人就不得吃饭了。

”这个故事后来成为形容事物已经很好了,再添加一点已显得多余的典故。

4. 杯弓蛇影: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的中国。

一位官员经常被盗贼骚扰,于是他安排了一支警卫队保护自己。

有一天,官员看见园子里有长满葡萄藤的光亮弯曲的树枝,他以为是一条隐藏在葡萄藤下的蛇,于是他急忙喊来了警卫队。

然而,在靠近树枝的地方,只发现了一个杯子和一根绳子而已。

这个故事形容人们因为过于敏感或多疑,而看到一些不存在的事物。

5. 虎头蛇尾:故事发生在中国明代,有一位才华出众的诗人,写了一首开头极为出色的长诗。

然而,随着诗歌深入,他的文章平淡无奇,无法与开头相媲美。

这个故事意指一个开始有着很高期望的事物,但最终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6. 纸上谈兵:故事发生在中国战国时期。

一位重要的军事家和一位名将之间发生争论,争论的内容是如何取胜。

名将以纸做成兵器,并以纸模拟战争形势和战术,展示自己的策略。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历史典故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历史典故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历史典故中国古代历史典故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和琢磨,沉淀下来的智慧和教训。

这些典故以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引领着人们,在日常生活、教育和文学艺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中国古代十大著名历史典故:1. 黄粱一梦《黄粱一梦》是指一个人失去了一切,只是在一个梦里享受美好生活。

这个典故出自《列子·黄粱》。

这个典故通常用于形容虚妄和不切实际的幻想,警示人们要理性对待现实,不要迷失于虚构的美好。

2. 三顾茅庐《三顾茅庐》是指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的典故,出自《三国演义》。

刘备苦心寻找人才,最终在茅庐中找到了智勇过人的诸葛亮。

这个典故被用来形容经过多次尝试和努力,终于达到目标的坚持不懈。

3. 横扫千军《横扫千军》是指一个人或一军队勇往直前,战胜众多强敌的典故。

这个典故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率领大军,奋勇杀敌,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这个典故被用来形容战胜强敌的英勇气概。

4. 杞人忧天《杞人忧天》是指一个人过分焦虑和担心,对无关紧要的事情感到极度担忧的典故。

这个典故出自《庄子·秋水》。

故事讲述了一个杞国人担心天空将塌下来,而杞国没有天空支撑的担心。

这个典故常被用来形容无事生非的思维。

5. 纸上谈兵《纸上谈兵》是指一个人只在纸面上讨论战争和战术,而没有实际经验和实践的典故。

这个典故常用于批评那些理论缺乏实践的人,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6. 守株待兔《守株待兔》是指不思努力、固步自封,只等待机会主动来临的典故。

这个典故出自《庄子·应帝王篇》。

故事讲述了一个农夫不思努力,只守着株上的兔子,最终因为等待而失去了机会。

这个典故被用来形容对待机会的消极态度。

7. 背水一战《背水一战》是指处境万分危险,只能通过拼死一战来求生存的典故。

这个典故出自《史记·平准书》。

故事讲述了汉朝将领汉阳侯参用计策抵挡了强敌,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个典故被用来形容在绝境中坚持战斗的决心和勇气。

中国的十大历史典故

中国的十大历史典故

中国的十大历史典故中国的十大历史典故(集锦8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典故吧,典故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

你知道经典的典故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国的十大历史典故,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国的十大历史典故11.高山流水”典故最早见于《列子·汤问》。

在人们的用典实践中,这一典故逐渐发展出七十余个典形和乐曲高妙、相知可贵、知音难觅、痛失知音、闲适情趣等典义,还存在典故反用现象。

《高山流水》,汉族古琴曲,属于中国十大古曲之一。

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

”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弹,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2.《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

它是中国汉族古代一首大型琴曲,中国音乐史上非常著名的古琴曲,著名十大古琴曲之一。

《广陵散》的来历:据《晋书》记载,此曲乃嵇康游玩洛西时,为一古人所赠。

而《太平广记》里更有一则神鬼传奇,说的是嵇康好琴,有一次,嵇康夜宿月华亭,夜不能寝,起坐抚琴,琴声优雅,打动一幽灵,那幽灵遂传《广陵散》于嵇康,更与嵇康约定:此曲不得教人。

公元263年,嵇康为司马昭所害。

临死前,嵇康俱不伤感,唯叹惋:"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

3.《平沙落雁》此曲描写了雁群降落前在空中盘旋顾盼的情景。

据说明朝饱受内忧外患困扰,天下有识之士无不忧心忡忡,此曲“借鸿鸪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也”,以示儒家倡导的“贫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

从此来看,此曲曲中之音和曲外之意,包涵了对怀才不遇而欲取功名者的励志,和对因言获罪而退隐山林者的慰藉。

4.《梅花三弄》的历史典故是东晋大将桓伊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调》之事。

《晋书·列传五十一》和《世说新语·任诞第二十三》里都曾记载了这段典故。

历史有名的典故

历史有名的典故

历史有名的典故1.炎黄子孙大约四千多年前,轩辕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后黄帝打败炎帝族,成为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

后人将黄帝誉为华夏族的祖先,因为黄帝和炎帝是近亲,二族又整合在一起,所以中华民族又称为炎黄子孙。

2.周公吐哺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因其封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

他曾两次辅佐武王伐纣,武王崩,又佐成王摄政,制礼乐,天下大治。

据说他“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周公也成为礼贤下士、求才若渴的典范。

3.管鲍之交指春秋时期,齐国齐桓公的两位贤臣管仲和鲍叔牙的朋友之情。

鲍叔牙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公子小白成为齐桓公后,公子纠死,管仲被囚禁了起来。

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了管仲。

后管仲在齐国为相掌政,鲍叔牙甘居管仲之下,情谊不减。

后来,管仲助齐桓公成为霸主。

管仲曾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也。

”4.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曾多次通婚。

晋献公曾将女儿嫁给秦穆公。

后献公妃子骊姬为乱,迫害献公之子申生、重耳。

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流亡到秦国时,秦穆公将自己的女儿文嬴并同宗四女嫁给了重耳。

公元前636年,穆公帮助公子重耳回国做了国君,成就了“秦晋之好”。

5.楚王问鼎《左传》记载,春秋时期,楚庄王曾率兵北伐至洛水,向周王朝炫耀武力,周定王派王孙满前去犒劳楚军,而楚庄王向王孙满询问周朝传国之宝九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回答说:在德不在鼎。

鼎是古代国家权力的象征,楚庄公问鼎之轻重,有取代周室之意,“问鼎中原”源于此。

6.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春秋五霸指春秋时期五次诸侯会盟的盟主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一说指齐桓公、晋襄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战国七雄指战国时期的七个最强的诸侯国齐、楚、燕、韩、赵、魏、秦。

7.合纵连横自秦孝公起,强大的秦国便有了统一天下的雄心,在纵横家苏秦的游说主张下,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结成联盟,“合纵”抗秦,秦谋士张仪则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用“连横”瓦解联盟,为秦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古代经典历史典故10则

古代经典历史典故10则

古代经典历史典故10则历史典故传达了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之魅力,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历史典故,快来看看吧!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晋灵公生性残暴,时常借故杀人。

一天,厨师送上来熊掌炖得不透,他就残忍地当场把厨师处死。

正好,尸体被赵盾、士季两位正直的大臣看见。

他们了解情况后,非常气愤,决定进宫去劝谏晋灵公。

士季先去朝见,晋灵公从他的神色中看出是为自己杀厨师这件事而来的,便假装没有看见他。

直到士季往前走了三次,来到屋檐下,晋灵公才瞟了他一眼,轻描谈写他说我已经知道自己所犯的错误了,今后一定改正。

士季听他这样说,也就用温和的态度道:谁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能改正,那就最好了。

如果您能接受大臣正确的劝谏,就是一个好的国君。

但是,晋灵公并非是真正认识自己的过错,行为残暴依然故我。

相国赵盾屡次劝谏,他不仅不听,反而十分讨厌,竞派刺客去暗杀赵盾。

不料刺客不愿去杀害正直忠贞的赵盾,宁可自杀。

晋灵公见此事不成,便改变方法,假意请赵盾进宫赴宴,准备在席间杀他。

但结果赵盾被卫士救出,他的阴谋又未能得逞。

最后这个作恶多端的国君,终于被一个名叫赵穿的人杀死。

出处《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释义:非,不是。

孰谁。

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没有过失?士别三日,刮目相待三国时代东吴的吕蒙,可说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周瑜死后,他继任东吴的都督。

设计击败了蜀汉的关羽,派部将潘璋把关羽杀死后,不久他也死去。

吕蒙本来是一个不务正业不肯用功的人,所以没有什么学识。

鲁肃见了他,觉得没有什么可取的地方,后来,鲁肃再遇见他时,看见他和从前完全不同,是那样威武,踉他谈起军事问题来,显得很有知识,使鲁肃觉得很惊异。

便笑着对他开玩笑说:现在,你的学识这么好,既英勇,又有如谋,再也不是吴下的阿蒙了。

吕蒙答道:人别后三天,就该另眼看待呀!吕蒙的话,原文是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后来的人,便用士别三日这句话,来称赞人离开后不久,进步很快的意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1.《论语颜渊篇》仲弓问仁。

中国历史典故10篇

中国历史典故10篇

中国历史典故10篇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

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历史典故大全,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历史典故(一)侨札之分《左传.襄公二九年》:“(吴公子札)聘於郑,见子产如旧相识,与之缟带,子产献紵衣焉。

”春秋郑国公孙侨(子产)与吴国公子季札在外交事务中一见如故,互赠缟带纻衣以表友情。

后因以此比喻朋友之交的典故。

《三国志.吴书.鲁肃传》:“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肃乃指一囷与周瑜,瑜益知其奇也,遂相亲结,定侨札之分。

《三国志.吴书.陆抗传》:“故得将士欢心。

”裴松之注引晋.孙盛《晋阳秋》:“抗与羊祜推侨札之好,抗尝遗祜酒,祜饮之不疑,抗有疾,祜馈之药,抗亦推心服之。

”依样画葫芦宋.魏泰《东轩笔录》卷一:“谷自以久次旧人,意希大用。

建隆(宋太祖年号)以后为宰相者,往往不由文翰,而闻望皆出谷下。

谷不能平,乃俾其党与,因事荐引,以为久在词禁,宣力实多,亦以微伺上旨。

太祖笑曰:‘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

何宣力(致力,用力)之有?’谷闻之,乃作诗书于玉堂之壁曰:‘官职须由生处有,才能不管用时无。

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

’太祖亦薄其怨望,遂决意不用矣。

”(见《稗海》第三函)此事又见宋.孔平仲《孔氏谈苑》卷四,宋释文莹《续湘山野录》,内容大略同。

陶谷以自己是翰林苑老臣,希望得到提拔。

但宋太祖认为,翰苑之人,没有创新,只是模仿照搬,故不用。

后常用以比喻照式模仿,毫无创新的作法。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发凡》:“学问之道,以各人自用得著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案也。

”历史典故(二)使船如使马晋.崔豹《古今注》下卷《杂注》第七:“孙权时名舸为赤马,言如马之走陆也,又以船名驰马。

”三国时,孙权以舟行喻奔马,故以各类船只命名为赤马、驰马之称。

后因用“使船如使马”指南人惯使舟行水中之典。

中国历史最著名的10个典故

中国历史最著名的10个典故

中国历史最著名的10个典故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其中春秋战国历时500余年,其间战争此起彼伏,风云人物层出不穷,局势跌宕变幻。

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军营中的运筹帷幄,外交场合的谋略交锋,给我们留下了大量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

相对后世论资排辈,熬年头等官做的体制有所启示,本文整理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历史典故与大家分享。

1、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

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2、纸上谈兵: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

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

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

3、朝秦暮楚:战国时代秦楚相争频繁,各诸侯国视利害所重,时而助秦,时而事楚。

因而形成了一个形容在列强争夺势力范围的条件下,各集团和人们的态度动摇多变,反复无常的成语。

4、图穷匕见: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去刺杀秦王赢政,演出悲壮的一幕。

荆轲告别太子丹时,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到了秦国,荆轲以重金收买秦王宠臣,得见秦王。

荆轲假称要向秦王赢政献上督亢地区的地图,当赢政打开地图时,荆轲抓起卷在地图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

秦王大惊,猛地挣脱。

荆轲被秦的武士所杀。

5、大义灭亲:这个故事就比较有名了,在〈东周列国志〉上也有记载,不过我要讲的则是出自〈左传隐公四年〉:春秋时,卫国石蜡之子石厚,与公子州吁共谋杀君篡位。

石厚为了安定国内人心,去求计于自己的父亲。

石蜡因之而设计,借陈桓公的帮助,乘他们到陈国之机,逮捕了州吁和石厚。

卫国派人到濮杀死了州吁,石蜡派家臣到陈杀死了石厚。

《左传》因此称赞道:“君子曰:‘石蜡,纯臣也。

古代经典历史典故10则

古代经典历史典故10则

古代经典历史典故10则本文是关于古代经典历史典故10则的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历史典故传达了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之魅力,下面是语文迷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历史典故,快来看看吧!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晋灵公生性残暴,时常借故杀人。

一天,厨师送上来熊掌炖得不透,他就残忍地当场把厨师处死。

正好,尸体被赵盾、士季两位正直的大臣看见。

他们了解情况后,非常气愤,决定进宫去劝谏晋灵公。

士季先去朝见,晋灵公从他的神色中看出是为自己杀厨师这件事而来的,便假装没有看见他。

直到士季往前走了三次,来到屋檐下,晋灵公才瞟了他一眼,轻描谈写他说“我已经知道自己所犯的错误了,今后一定改正。

”士季听他这样说,也就用温和的态度道:”谁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能改正,那就最好了。

如果您能接受大臣正确的劝谏,就是一个好的国君。

” 但是,晋灵公并非是真正认识自己的过错,行为残暴依然故我。

相国赵盾屡次劝谏,他不仅不听,反而十分讨厌,竞派刺客去暗杀赵盾。

不料刺客不愿去杀害正直忠贞的赵盾,宁可自杀。

晋灵公见此事不成,便改变方法,假意请赵盾进宫赴宴,准备在席间杀他。

但结果赵盾被卫士救出,他的阴谋又未能得逞。

最后这个作恶多端的国君,终于被一个名叫赵穿的人杀死。

出处《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释义:“非”,不是。

“孰”谁。

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没有过失?士别三日,刮目相待三国时代东吴的吕蒙,可说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周瑜死后,他继任东吴的都督。

设计击败了蜀汉的关羽,派部将潘璋把关羽杀死后,不久他也死去。

吕蒙本来是一个不务正业不肯用功的人,所以没有什么学识。

鲁肃见了他,觉得没有什么可取的地方,后来,鲁肃再遇见他时,看见他和从前完全不同,是那样威武,踉他谈起军事问题来,显得很有知识,使鲁肃觉得很惊异。

便笑着对他开玩笑说:“现在,你的学识这么好,既英勇,又有如谋,再也不是吴下的阿蒙了。

”吕蒙答道:“人别后三天,就该另眼看待呀!”吕蒙的话,原文是“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中国古代十大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十大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十大历史故事:1、卧薪尝胆卧薪尝胆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西汉时期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这个历史人物故事,讲述了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立志报仇,他以柴草卧铺,并在吃饭、睡觉前都要尝一尝苦胆,策励自己不忘耻辱,后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打败了吴国。

该成语后来用于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2、三顾茅庐《三顾茅庐》又名《三顾草庐》,这一典故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当年屯兵新野的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先前共三次拜访,恳请诸葛亮出山相助,后来才有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这就是《三顾茅庐》的经典故事,也是三顾茅庐这个成语的由来。

三顾茅庐的经典历史故事告诉我们,管理者要礼贤下士、知人善用;面对人才,你要放下架子,心平气和的去交谈。

3、草船借箭《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经典故事,也是家喻户晓的经典历史故事之一。

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

后来,天时地利人和,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该三国故事告诉我们要打有把握的仗,必然要事前做好准备工作,要善于利用各种条件,这样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4、田忌赛马《田忌赛马》这个寓言故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它是中国历史人物故事,而后演化成为一个成语。

战国时期,齐威王常常与齐国将军田忌赛马,各自选出三匹马,分上中下三个等级进行赛跑。

然而,每次比赛,田忌总是输给齐威王。

田忌十分郁闷,他把赛马失败引起的不快告诉了孙膑。

好友孙膑就给他出了一个计谋,让田忌用下等马对上等马;上等马对中等马;中等马对下等马。

结果在第一场大败之后就连胜两场。

马还是同样的马,只是调换了出场顺序,就能转败为胜。

之后田忌和齐威王讲述了事情的经过,而孙膑获得了齐威王的赏识。

5、滥竽充数《滥竽充数》这个经典历史故事,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曾入选小学语文课本,讲述的是古代齐国有一位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混在吹竽的乐队里充数,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后来齐宣王死了,齐湣王当了国君,喜欢听人独奏,南郭先生一听立马就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十个著名的历史典故

十个著名的历史典故

十个著名的历史典故一、高山流水:中国的十大历史典故春秋战国时代的列子汤问:中记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叹道:“善哉,阁下能听出曲中志趣,君所思即是我所思啊!”于是二人成为人生知己。

后来在吕氏春秋:中还记载着:钟子期死,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二、广陵散:此曲是一首曲调较为激昂的古琴曲,它的背后,包含了聂政和嵇康的两个典故。

此曲最早出现在东汉蔡邕的琴操:里:聂政的父亲为韩王铸剑,由于不能及时交付而被杀。

于是聂政成了遗腹子。

长大后聂政在山中遇到了仙人,学会了鼓琴的绝艺,还掌握了异容术。

一天聂政在闹市鼓琴,“观者成行,马牛止听”。

韩王听后立即召见聂政,命聂政当众鼓琴。

聂政取出琴中藏匿的剑,刺杀了韩王,为父报仇。

这个故事被蔡邕取名为“聂政刺韩王”。

聂政时代大约六百多年后,西晋一位才智超绝的人物,使广陵散:成为千古绝响。

此人就是“竹林七贤”中最有影响力的嵇康。

嵇康因反对司马氏专政而遭杀害,临上刑场时弹奏了此曲。

三、平沙落雁:此曲描写了雁群降落前在空中盘旋顾盼的情景。

据说明朝饱受内忧外患困扰,天下有识之士无不忧心忡忡,此曲“借鸿鸪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也”,以示儒家倡导的“贫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

从此来看,此曲曲中之音和曲外之意,包涵了对怀才不遇而欲取功名者的励志,和对因言获罪而退隐山林者的慰藉。

四、梅花三弄:梅花,志高洁,历来是文人墨客咏叹的对象。

“三弄”是指同一段曲调反复演奏三次。

乐曲通过歌颂梅花不畏寒霜的顽强性格,来赞誉具有高尚情操之人。

它的典故是东晋大将桓伊为狂士王徽之演奏的故事。

王徽之应召赴东晋的都城建康,所乘的船停泊在码头。

恰巧桓伊在岸上,两人并不相识。

王徽之便命人对桓伊说:“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

”桓伊此时已是高官,却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调,高妙绝伦。

二人相会虽不交一语,却是难得的机缘。

10个古代文化典故

10个古代文化典故

文化典故1、东篱语出东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后多以“东篱”表现归隐之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

宋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2、鸡黍子路随孔子出游时落了后,遇见了一位正在劳动的老人,就向他打听,由于子路的态度非常恭敬,老人就留子路住宿,还杀鸡做黍米饭厚待他。

后来就用“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3、昆山玉比喻杰出的人才。

唐刘禹锡《送李中赴楚州》:“忆君初得昆山玉,同向扬州携手行。

”54、梨园梨园原是皇帝禁苑中的果木园圃,唐玄宗开元年间,将其作为教习歌舞的地方,且在这里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音乐舞蹈表演人才,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后世的戏曲班社常以“梨园”为其代称,戏曲艺人称“梨园弟子”。

唐白居易《长恨歌》:“梨园子弟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5、柳岸古人送别有折柳的习惯,后来就用“柳岸”指送别的地方。

宋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6、南浦指在水边送别。

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南浦”指南面的水滨,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后来常用来代指送别地。

宋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7、南冠指囚犯。

如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响,南冠客思深。

”唐李白《留夜郎闻不预》:“北阙圣人歌太康,南冠君子窜遐荒。

”8、青梅竹马出自李白的《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

”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也指幼小时就相识的伴侣。

9、青眼相传三国魏的名士阮籍,能为青白眼,对所憎恶的眼,眼睛向上或向旁边看,表示轻视或憎恨;对喜爱或尊敬的人,就对他正视,青黑的眼珠在中间,表示尊重。

他见到嵇康的哥哥嵇喜,就以白眼相待,见到嵇康就用青眼,后以“青眼”指对人喜爱或器重。

杜甫《短歌行》中:“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

”10、请缨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

10个最经典的典故

10个最经典的典故

10个最经典的典故典故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颗颗明珠,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人生智慧。

在这些典故中,有的给人以启迪和警示,有的引发人们的思考和感悟。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十个最经典的典故,并分享其中的寓意和价值观。

一、《盗跖投赋》盗跖是战国时期的一位盗贼,他凭借过人的智慧和勇气,悄悄躲进了大官僚的家里,一直待到主人入睡。

然而,在主人熟睡时,盗跖并没有杀害他,而是在他的地下室写下了一篇表白他艰难生活的赋文,然后默默离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如何艰难困苦,我们都不能放弃希望和人性的善良。

二、《四羊方尊》四羊方尊是商代的一件青铜器,上面刻有四只山羊在吃草。

这件青铜器象征着丰收和富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勤劳努力,才能获得物质财富和精神丰收。

三、《筹码》这个典故出自于《庄子》,讲述了一个著名的公元前476年的故事。

当时,一个名叫蓐收的边境守卫因被控偷割夜明珠树,面临死刑的处罚。

蓐收一直坚称自己是无辜的,只有玩筹码的人才能犯这种错误。

法官想到了这一点,立即拿出自己的筹码,证明了蓐收的清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合理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技巧,可以化解危机,找到答案。

四、《箱鼓》箱鼓是中国民间音乐器械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它代表着快乐和欢聚。

在古代宴会上,人们常常用箱鼓来表达对嘉宾的尊敬和热情。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团结和合作,才能创造出良好的氛围,享受生活的快乐。

五、《狐假虎威》这个典故讲述的是一只狐狸利用另一只狐狸的威势吓唬其他动物,结果却因此吃了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虚张声势的威力是有限的,只有真正的实力才能长久地赢得尊重和信任。

六、《愚公移山》这个典故讲述的是愚公和家人一起努力移山,坚持了几十年,最终得到了神灵的帮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七、《钟馗捉鬼》钟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神仙,他以智慧和勇气闻名于世。

这个故事讲述了钟馗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捉拿了一只凶恶的鬼怪。

20个中国古代历史典故

20个中国古代历史典故

20个中国古代历史典故中国古代历史是一座厚重的文化殿堂,留下了许多典故让人们津津乐道。

这些典故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智慧和道德的象征。

下面,我将为您介绍20个中国古代历史典故。

1. 夸父逐日夸父是中国神话中的一位英勇的猎人,他非常傲慢自负,曾经追逐太阳,结果因过度疲劳而死去。

这个典故告诉了人们虽然追求梦想很重要,但也不能放弃对自身能力的理性评估。

2. 山海经《山海经》是中国古代记载山川地理和神话传说的一部重要著作。

其中描述了许多神奇的山川和奇异的生物。

这部古籍代表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3. 曹操与诸葛亮曹操是魏国的开国皇帝,聪明、机智而且善于用兵。

而诸葛亮是刘备的谋士,才智过人,被誉为“卧龙”。

这两位历史人物的智谋在中国史书上被广泛讲述,成为了聪明才智的象征。

4. 李白醉酒李白是中国唐代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喜欢饮酒。

他的诗歌常常描绘了醉后的豪情壮志和对生活的热爱,因此被后世誉为“诗仙”。

5.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关羽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将领,他在三国时期效力于刘备。

他以身经百战、武勇过人而闻名,所以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于他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

6. 赵云单骑救主赵云也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将领,他勇猛善战,武艺高强。

在赤壁之战中,他曾一人穿越敌阵,奋不顾身地救出了刘备,被尊称为“龙的传人”。

7. 孟母三迁“孟母三迁”是一则教育故事。

孟母为了给孟子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三次迁居,以期望他能够受到更好的教育。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8. 范蠡与西施范蠡是春秋时期越国著名的谋士,非常聪明机智。

西施是一个美丽的女子,被誉为“四大美女”之一。

范蠡因了解西施的美丽,而借机帮助越国建立了强大的实力。

这个典故展示了智勇双全的人物形象。

9. 孔子与弟子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创立了儒家学说。

他的弟子们认真学习他的思想,传承其道德伦理观念,并广为传播。

中国的十大历史典故8篇

中国的十大历史典故8篇

中国的十大历史典故8篇中国的十大历史典故8篇中国的十大历史典故篇1【青梅竹马】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形容少男少女天真无邪,亲昵嬉戏的形状。

又以“两小无猜”喻幼男幼女天真纯洁,彼此相处融洽。

如《聊斋志异。

江城》:“翁有女,小字江城,与生同甲,时皆八九岁,两小无猜,日共嬉戏。

”典见《李太白集》中国的十大历史典故篇21.魏道武帝拓跋入选理由:爱吃羊肉汤一碗羊肉汤成就了毛修之。

拓跋跬打败夏国后,擅长烹饪的毛修之被俘。

后来他便找时机炖了一碗羊肉汤给尚书崔浩吃。

崔浩一尝,认为这是天下第一美味,便把毛修之推荐给了拓跋焘。

拓跋焘吃了毛修之的佳肴后,也点头称赞,便命毛修之为太官令,成了皇帝的私人厨师。

从此,毛修之平步青云,仕途上一帆风顺,后又做尚书、光禄大夫,直到南郡公。

2.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入选理由:爱吃柑橘宋文帝病重,便让弟弟刘义康做代理皇帝。

故送礼的,把礼品一分为二,上品给刘义康,次品留给文帝。

文帝有次吃柑,见其又小又涩。

刘义康见后,给文帝从家里拿了些又大又甜的。

3.齐明帝萧鸾入选理由:爱吃粽子太官端上的有粽子,齐明帝萧鸾便说:“这么多饭食,我一顿吃不了。

粽子四个角都破了,我打包行不,留下来当晚饭吃吧。

”4.周宣帝宇文S入选理由:爱吃羊肋宇文S在吃饭时,吃了一个羊肋,把肉吃完后,把骨头送给了傅伏,并说道:“这骨头,你要好好保存。

这可是我啃过的骨头。

”傅伏连忙把骨头收藏起来,后与宇文邕共同进餐。

5.唐肃宗李亨入选理由:爱吃熟肉唐肃宗还是太子时,经常陪着老爹玄宗吃饭。

一次御膳房准备了熟肉。

其中有熟羊腿。

皇帝让肃宗把羊腿分割开来,肃宗便将羊腿割开,然后他用饼将手上沾满的羊油擦下去,皇帝看了很不高兴。

肃宗擦完手将饼吃了,唐玄宗又很满意了,对肃宗说:“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理应珍惜。

”6.宋太祖赵匡胤入选理由:爱吃羊肝赵匡胤半夜突然起来。

他此时非常想吃羊肝,却犹豫不决,不肯下令。

30个经典的历史典故

30个经典的历史典故

30个经典的历史典故30个经典的历史典故导语:历史,一是指过去事实的记载;二是指已过去的事实;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关于历史典故你们了解多少呢。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30个历史典故,欢迎大家阅读!30个经典的历史典故【典故】:1、顾恺之东晋时期绘画卓越的代表人物,是我国早期绘画理论家,代表作《洛神赋图》。

2、隋统一公元581年,杨坚灭北周,称帝,国号隋,为隋文帝,建都长安。

杨坚登基后以“节俭”、“杀贪官污吏”稳定了政权,后进行了系列的改革,其中最大的功绩是,废除了曹魏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开创了科举制。

公元587年,隋文帝举兵南下,消灭了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陈朝”,统一了中国,结束了270年(东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

3、唐朝建立公元604年,杨坚次子杨广夺取皇位,是为隋炀帝,公元617年,晋阳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攻入长安,立代王侑为帝。

公元618年三月,隋炀帝被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杀于江都,五月李渊在长安废隋恭帝侑,称帝,国号唐,建元武德,是为唐高祖,隋朝灭亡。

4、玄武门之变唐高祖李渊有四子:三子玄霸早亡,长子太子建成、次子秦王世民、四子齐王元吉。

长子建成、四子元吉因惧怕李世民的势力,屡次设计谋杀李世民,公元626年,李世民伏兵玄武门,杀太子建成、齐王元吉,高祖立李世民为太子,八月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5、房谋杜断指唐太宗的两个得力的宰相,房玄龄、杜如晦,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能断大事,二人默契配合共同辅佐唐太宗,唐太宗视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6、文成公主和亲公元641年,文成公主与吐蕃王朝松赞干布和亲,为加强藏、汉两族的友好作出了贡献。

7、玄奘西游取经公元627年,玄奘孤身西行取经,历经大小110个国家,到达佛教圣地——天竺。

公元645年返回长安,历时18年,带回佛经600余部,著《大唐西域记》。

8、贞观之治公元649年五月,唐太宗病逝,太宗九子李治(唐高宗)即位,唐太宗在位期间“偃(yan)武修文”,使得百姓安居乐业,文化繁荣,国力鼎盛,史称“贞观之治”。

最有名的历史典故

最有名的历史典故

最有名的历史典故十个著名的历史典故有:高山流水、庄周梦蝶、倾国倾城、凌波微步、一叶障目、一败涂地、纸上谈兵、秉烛夜游、镜花水月、青梅竹马。

1、高山流水春秋时俞伯牙工琴,琴曲托意摇深,常人难解,仅钟子期能赏。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赞曰:“善哉,娥峨兮若泰山。

”伯牙旋又志在流水,钟子期叹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后来钟子期去世,伯牙痛失知音,废琴终身不弹。

后人遂以“高山流水”喻知音难遇,也指乐曲绝妙。

2、庄周梦蝶战国时哲学家庄周主张是非齐一,物我两忘。

《庄子》中有一寓言申喻此理:庄周梦见自己化作一只蝴蝶,翩翩飞舞,怡然自乐。

梦醒以后,自身依然是庄周。

因此说,不知是庄周化为蝴蝶呢,还是蝴蝶化为庄周。

后世遂以“庄周梦蝶”比喻人生如梦幻,难以究诘。

3、倾国倾城汉武帝时,协律都尉李延年曾在武帝前作歌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古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复倾国,佳人难再得。

”武帝无限神往,叹息良久曰:“世岂有此人乎?”平阳公主进言,谓李延年有妹,姿容绝代,妙丽善舞。

武帝召见,纳入后宫,即后来深受宠幸的李夫人。

“倾国倾城”一词,即用以形容女子美貌绝伦,文学作品中引用甚多。

4、凌波微步曹操之子曹植,才高八斗,文名卓著,而在长兄曹丕当政以后,备受猜忌,郁郁不得志。

他的《洛神赋》是一篇传诵人口的名篇,其中描写洛神的步态之美云:“体迅飞鸟,飘忽若神。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写洛神踏水而行,水面似留足迹之态十分传神。

后人遂以“凌波微步”形容女子之步履轻盈。

5、一叶障目有个书呆子从古书上读到“螳螂捕知了用来遮身的那片叶子可以隐身”的个故事,信以为真,就四处寻找,把蝉躲藏处的树叶全部摘下,拿回家遮脸作试验,问妻子能不能看见他。

妻子被问烦了,就说看不见。

他一听乐坏了,便来到街上,用树叶挡住自己,当着店主的面,伸手取了店里东西就走,结果被人抓住。

6、一败涂地秦朝时候,各地反抗秦朝统治的军队风起云涌,深受老百姓爱戴的刘邦动员沛县父老们齐心杀了县令,共同抗秦。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历史故事包括:1.烽火戏诸侯: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为博得王妃褒姒一笑,竟不惜在城中演出以烽火向诸侯求教的闹剧。

结果,少数民族犬戎进攻西周,再起烽火时,诸侯无人来援,幽王被杀,西周结束。

2.纸上谈兵: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

父亲死后赵括接手赵国兵权,在长平之战中坚持自己的战术,结果被秦军大败。

3.负荆请罪:战国时代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

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

4.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

后来在纸上谈兵中大败被杀。

5.破釜沉舟:秦朝末年,秦王派大将章邯带20万大军进攻诸侯国赵国,赵王派人向楚王求援,楚王让宋义挂帅,项羽辅佐率军救援,宋义故意拖延时机。

项羽杀了宋义并率军渡过漳水去援赵。

他们把锅砸了,把船沉入江底,作生死决战,终于击败秦军。

6.三顾茅庐:东汉末年,刘备三次到南阳请诸葛亮才请到他出山辅佐自己。

7.画蛇添足:楚国有个专管祭祀的官员,春祭以后倒一杯酒给手下人,因人多酒少不够分。

就想出谁先画好蛇就喝酒的办法。

有一个人第一个把蛇画好了,见其他人还没有画完,就在已画好的蛇上加了两只脚。

8.纸上谈兵:东汉末年曹操在洛阳故城中立下铜雀台后,又将冀州刺史袁谭、青州刺史袁谭等地方大族迁到邺城居住。

袁绍得知消息后十分不安,他担心自己被曹操消灭掉。

于是他联合刘表、张绣等人进攻曹操。

尽管袁绍拥有大量军队和资源优势,但由于他的领导才能和军事策略不如曹操,最终被曹操打败。

袁绍在官渡之战后不久死去,他的儿子袁尚继位。

但袁谭等人不满袁尚的统治地位,便与曹操结盟攻击袁尚。

最终袁谭等人被消灭,袁氏家族的势力彻底崩溃。

9.烽火戏诸侯:周幽王为了博得宠妃褒姒一笑,不惜点燃烽火台戏弄诸侯。

25个经典的历史典故_历史典故素材

25个经典的历史典故_历史典故素材

25个经典的历史典故1、接竿而起(陈胜)出自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释义: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

指人民起义。

2、三顾茅庐(刘备)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释义: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

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3、暴殄天物(商王)出自《尚书·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释义: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

后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

4、一饭千金(韩信)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5、东山再起(谢安)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

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6、图穷匕见(荆轲)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

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释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7、一鼓作气(曹刿)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

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8、负荆请罪(廉颇)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释义: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

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9、卧薪尝胆(勾践)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释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

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10、纸上谈兵(赵括)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历史典故
导读:白云苍狗
唐太宗大历初年,王季友在豫章郡幕府任职。

诗人杜甫与王季友有交,怜悯他博学多才却仕途失意,又遭妻子背离而去的不幸,作《可叹》一诗抒慨,首四句道:“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

”诗以天上浮云翻覆苍黄的变化,比喻人生荣枯沉浮无常。

“白云苍狗”,后用以比喻世事瞬息万变。

宋代词人张元干有“白衣苍狗变浮云,千古浮名一聚尘”句。

典见《杜工部集》。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意思说,我一定勤勤恳恳,不辞劳苦,小心谨慎地办事,为国家大事用尽我的力量,一直到死为止。

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后,昏庸无能的刘禅继位,他只知享乐,不知如何管理国家,就把国内的军政大权交给诸葛亮处理。

诸葛亮一面联吴伐魏,南征孟获,积极准备第二次北伐,在第二次北伐前夕给后主写《后出师表》表示自己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庄周梦蝶
战国时哲学家庄周主张是非齐一,物我两忘。

《庄子》中有一寓言申喻此理:庄周梦见自己化作一只蝴蝶,翩翩飞舞,怡然自乐。

梦醒以后,自身依然是庄周。

因此说,不知是庄周化为蝴蝶呢,还是蝴
蝶化为庄周。

后世遂以“庄周梦蝶”比喻人生如梦幻,难以究诘。

唐李商隐名作《锦瑟》云:“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诗中额联即用此典。

倾国倾城
汉武帝时,协律都尉李延年,曾在武帝前作歌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古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复倾国,佳人难再得。

”武帝无限神往,叹息良久曰:“世岂有此人乎?”平阳公主进言,谓李延年有妹,姿容绝代,妙丽善舞。

武帝召见,纳入后宫,即后来深受宠幸的李夫人。

“倾国倾城”一词,即用以形容女子美貌绝伦,文学作品中引用甚多。

既生瑜,何生亮
在《三国演义》中,周瑜以其经典名言"既生瑜何生亮"为演义党所不齿。

原因很简单,因为其没有正确的心态。

面对一个才能和智谋都高过自己的人他不是去讨教,而是选择了嫉妒和想方设法的与之争斗甚至陷害,这种要不得的心态终究使自己心愿难遂下英年早逝。

这句话来自三国演义,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为了抬高诸葛亮造的。

三国演义这本小说是著名的褒蜀,抑曹,贬吴的文学作品,历史上的周瑜心胸宽广深受孙权及文武百官乃至后世英雄的敬重与怀念。

破镜重圆
南朝陈代子舍人徐德言,其妻为陈后主的妹妹乐昌公主。

因见天
下大乱,国亡无日。

恐一旦亡国,离乱之际,夫妻失散,遂破铜镜为二,夫妻各执一半,相约他年正月十五日卖镜都市以谋晤合。

未几,陈果为隋所灭。

公主被隋朝重臣越国公杨素所获,极受恩宠。

德言流离至京城,遇一仆在街头叫卖破镜,正与自己藏的半边契合。

就题诗道:“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

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

”公主见诗,悲泣不食。

杨素知情后,大为感动,终于让他们夫妇团聚。

后因以“破镜重圆”喻夫妻离散后重新团圆。

无弦琴
晋代诗人陶渊明,虽不善琴,却置“无弦琴”一具,每逢酒酣意适之时,便抚琴以为寄托。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作《论琴贴》,自谓曾先后得琴三具,一张比一张名贵。

但“官愈昌,琴愈贵,而意愈不乐。

”当其任夷陵县令时,日与青山绿水为邻,故琴不佳而意自适;官至舍人,学士以后,奔走于尘土之间,名利场上,思绪昏乱,即弹奏名琴,也索然无趣了。

因云:“乃知在人不在琴,若心自适,无玄也可。


苏轼《琴诗》云;“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匝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此均言声音不在琴,其意均从陶渊明“无弦琴”一事翻出。

典见《昭明太子集。

陶靖传》
生子当如孙仲谋
曹操与孙权相持于濡须,曹操攻而不能破,且见吴军阵容整肃,孙权英武异常,深为羡慕。

于是就发出了“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赞语。

这后人常以此比喻希望晚辈英贤。

现多用来赞扬或激励。

如:某
某真是有本事,“生子当如孙仲谋”;努力做事你一定也会有所成就。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人面桃花
唐诗人崔护,资质甚美,清明独游长安南庄,至一村户,见花木丛萃,寂无人声。

因渴极,叩门求浆。

良久始有一女子应门,捧杯水让坐。

女子独倚庭前桃花斜河,姿态楚楚动人;凝睇相对,似有无限深情。

崔护以言挑之,不应。

彼此注目久之。

崔辞行,女子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

次年清明,崔护追忆此事,情不可邂,又往探访,唯见门院如故,扁锁无人。

惆怅之余,乃题诗于门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后代诗文中常以“人面桃花”喻男子邂逅一女子,来后不复再见的惆怅心情。

高山流水
春秋时俞伯牙工琴,琴曲托意摇深,常人难解,仅钟子期能赏。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赞曰:“善哉,娥峨兮若泰山。

”伯牙旋又志在流水,钟子期叹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后来钟子期
去世,伯牙痛失知音,废琴终身不弹。

后人遂以“高山流水”喻知音难遇,也指乐曲绝妙。

孔雀东南飞
东汉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

可婆婆焦母因种种原因对刘兰芝百般刁难,兰芝毅然请归,仲卿向母求情无效,夫妻只得话别,双双“誓天不相负”。

兰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来,先是县令替子求婚,后是太守谴丞为媒。

兰芝因与仲卿有约,断然拒绝。

然而其兄恶言相向,兰芝不得已应允太守家婚事。

仲卿闻变赶来,夫妻约定“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兰芝出嫁的喜庆之日,刘焦二人双双命赴黄泉,成千古绝唱。

绿叶成荫
唐代诗人杜牧,在宣城任幕僚时,曾应湖州崔刺史之邀,前去作客。

在湖州遇一少女,其时年末及竿,心颇爱悦之,临别相约十年后与她成婚。

此后连年游宦,直至十四年后,被任为湖州刺史,方重临旧地,而当年相约的少女已嫁三年,并已生二子。

杜牧惆怅不已,作《叹花》诗以寄慨。

诗曰“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花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


后人遂以“绿叶成荫”喻女子已出嫁,并生有子女。

宋诗人欧阳修亦有类似经历,曾有诗云:“柳絮已将春色去,海棠应恨我来迟。

”用语不同,而实运化杜牧“绿叶成荫”的诗意。

典见《丽情集》,《唐
诗纪事》,《唐才子传》。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历史典故
1.著名的历史典故
2.中国古代十大名曲的历史典故
3.十大著名饭局的历史典故
4.中国古代历史典故大全
5.15个著名的历史典故
6.15个著名的历史典故精选
7.历史上最唯美的十大历史典故
8.中国古代十大唯美的文学典故
上文是关于中国古代十大著名历史典故,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