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管理学课程标准
《护理管理学》授课计划
![《护理管理学》授课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06323767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1e.png)
《护理管理学》授课计划一、课程简介《护理管理学》是一门旨在培养具备管理知识、技能和管理能力,能够从事护理管理工作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课程。
本课程将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护理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提高护理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1. 掌握护理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2. 具备从事护理管理工作的基本素质和能力;3. 了解国内外护理管理的发展趋势和实践经验。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护理管理基础(包括护理管理概念、基本要素、作用和发展趋势等);2. 组织结构与人力资源(包括组织结构的设计、人员配备、绩效管理等);3. 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包括质量管理的概念、方法、指标和持续改进等);4. 护理管理技能与方法(包括沟通、团队建设、决策、领导力等);5. 案例分析与实践(包括实际案例分析、实践活动、团队合作等)。
具体安排如下:第一周:护理管理概述;第二周:组织结构与人力资源;第三周: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第四周:护理管理技能与方法;第五周:案例分析与实践(包括实际案例分析、实践活动、团队合作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将注重与学生互动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占总评成绩的30%;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主要考察学生对护理管理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占总评成绩的70%。
六、课程资源为了更好地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和学习,我们将提供以下课程资源:1. 教材:《护理管理学》(第三版),主编xxx;2. 课件:电子课件和PPT等教学资源;3. 视频资料:相关视频资料和案例分析;4. 习题库:课后练习题和模拟试题等。
护理管理学教案
![护理管理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f86fa6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28.png)
护理管理学教案一、引言护理管理学作为护理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对于培养护理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教案将围绕护理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展开,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二、课程概述1. 课程名称:护理管理学2. 课程代码:XXX3. 课程学时:XX学时4. 课程性质:必修5. 先修课程:护理基础、护理心理学等三、教学目标1.了解护理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掌握护理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3.能够运用护理管理学知识指导护理实践;4.培养护理管理学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内容1. 护理管理学概述•护理管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护理管理学的发展历程2. 护理管理学基本理论•护理领导理论•护理规划与组织理论•护理激励理论•护理沟通与协作理论3. 护理管理学方法•护理质量管理•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护理绩效评价•护理风险管理五、教学方法1.讲授:通过教师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传授护理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思维碰撞和交流。
3.实践:安排学生参与护理管理实践活动,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4.自学:布置相应的阅读任务,引导学生独立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六、评价方式1.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
2.考试:设定期中和期末考试,考核学生对护理管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课程论文: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定的课程论文,检验学生综合分析和撰写能力。
七、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课程介绍•护理管理学概述第二周•护理管理学基本理论第三周•护理管理学方法第四周•学生讨论与案例分析第五周•考试复习与总结八、总结与展望护理管理学作为护理专业的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帮助护理人才更好地适应当前护理工作的需求。
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护理管理学的教学将更加丰富多彩,也必将为护理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以上即为本文教案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对护理管理学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护理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2011
![《护理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2011](https://img.taocdn.com/s3/m/da586f9b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ad.png)
《护理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护理管理学授课专业:四年制本科护理学专业学时与学分:总学时为36学时,2学分一、课程性质和目的护理管理学是高等护理教育中必修课程之一,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结合21世纪管理学发展的新理论新观点,将管理学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护理实践并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掌握五个管理的职能,能具体运用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解决护理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为学习和发展现代化护理管理及今后担负起护理事业的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通过系统的课程教学,将护理管理的概念、原理、内容、影响因素、作用等知识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通过管理的五个基本职能对护理管理的内涵、发展变化、管理的目标、管理的过程、组织实施的方法步骤、效果评价等形成较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
通过示例分析讲解,掌握时间管理的方法、风险管理和护理安全管理、管理中冲突的处理及护理质量管理,提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程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教学大纲所列内容均要求学生学习,除课堂讲授外,还可通过自学的方式自主完成。
教学内容的要求分三级,“掌握”部分要求理解透彻,并能运用其理论及概念于相关学科的学习及今后的临床工作;“熟悉”部分要求能熟知其相关内容的概念及有关理论,并能适当应用;“了解”部分要求能对其中的概念有一定认识,对相关内容有所了解。
教学进度表二、理论课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绪论(2学时)掌握:管理的概念和基本特征,管理的对象和方法熟悉: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及其研究的内容、影响护理管理的因素、医院护士长的角色功能。
了解:护理管理面临的挑战。
管理理论和原理(2学时)掌握:科学管理理论、管理过程理论的主要观点、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观点、管理的基本原理及相关原则熟悉: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了解: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流派计划(3学时)掌握:计划的基本概念和特征、计划在护理管理中的意义及计划的步骤、有效时间管理的方法并能应用一种以上时间管理方法进行时间管理。
护理管理学课程大纲
![护理管理学课程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fa82baa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21.png)
护理管理学课程大纲课程名称:护理管理学课程教授:XXX课程学分:3学分课程类型:必修课先修课程:无课程描述:护理管理学是一门专注于护理领域中管理和领导技能的课程。
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护理实践中担任领导角色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课程将涵盖护理管理基本概念、护理领导理论、护理领导者在团队中的角色以及护理领导者面临的挑战等内容。
学生将通过案例研究、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来发展其管理和领导能力。
课程目标:1. 理解护理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护理领导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3. 了解护理领导者在团队中的角色和职责;4. 掌握护理领导者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法;5. 发展并提升自身的管理和领导能力。
课程内容:单元一:护理管理学基本概念- 护理管理学定义与范畴- 护理管理学的历史发展- 护理管理学的核心原则单元二:护理领导理论与实践- 护理领导理论概述- 领导风格与技能的培养- 护理领导者的特点和素质单元三:护理团队管理与沟通- 护理团队的概念和特点- 护理团队的构建和发展- 护理团队的沟通与冲突解决单元四:护理领导者的角色和职责- 护理领导者的行为和职责- 护理领导者的决策与问题解决能力- 护理领导者的激励与教练能力单元五:护理领导者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法- 护理领导者的挑战与困境- 护理领导者的应对策略与技巧- 护理领导者的自我管理与发展评估方式:- 小组讨论和参与度(20%)- 案例研究报告(30%)- 期末考试(50%)参考教材:1. Marquis, B.L., & Huston, C.J. (2017). Leadership Roles and Management Functions in Nursing: Theory and Application (9th ed.). Philadelphia, PA: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2. Yoder-Wise, P.S. (2018). Leading and Managing in Nursing (7th ed.). St. Louis, MO: Elsevier.备注:以上课程大纲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和安排可能会根据教授的要求进行调整。
护理管理学教学大纲
![护理管理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3d2965e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b9.png)
护理管理学教学大纲一、引言护理管理学是一门涵盖护理学、管理学和领导学等学科的综合性课程,旨在培养护理专业人员具备管理与领导技能,提高其组织与协调能力,以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
本教学大纲旨在明确护理管理学课程的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 理解护理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2. 掌握护理管理学的关键概念、原则和方法;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4. 提高学生的护理组织、协调和领导能力;5.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6.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管理创新能力。
三、课程内容1. 护理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1.1 护理管理学的定义和范畴1.2 护理管理学的发展历程1.3 护理管理学的基本理论模型2. 护理管理学的关键概念、原则和方法 2.1 护理管理的基本概念2.2 护理管理的基本原则2.3 护理管理的常用方法与工具3. 护理组织与协调能力的培养3.1 护理部门的组织结构与职责3.2 护理工作的组织与协调3.3 护理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4. 护理领导与团队建设能力的培养4.1 护理领导的基本特征与职责4.2 护理团队的建设与管理4.3 护理领导的有效沟通与决策5. 护理问题解决与决策能力的培养5.1 护理问题解决的基本流程与方法 5.2 护理决策的基本原理与技巧5.3 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6. 护理创新与管理创新能力的培养6.1 护理创新的概念与特点6.2 护理管理创新的策略与方法6.3 护理服务的创新与发展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授相关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护理管理学概念和理论框架。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参与护理管理实践活动,培养其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3. 讨论研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研究,促进学生的思维交流和合作能力。
4.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加强实际应用能力。
《护理管理学》课程标准
![《护理管理学》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7aa2ef2ba0d4a7302763a4f.png)
时 实践内容
数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实践一 医院护理单元的布局、设备 2
与管理要求
时数 4
第二章 国内外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2 实践二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理
4
备注
第三章 管理与管理心理学
3 实践三 护士长角色体验
2
第四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原则与职能 3
第五章 护理管理与医院护理管理
2
第六章 护理质量管理
《护理管理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授课教研室
护理管理学教研室
授课学期
第 4 学期
课程名称
中文 英文
护理管理学 Nursing Management
课程类别 必修课
前导课程 护理学导论、护理学基础、护理伦理学
Hale Waihona Puke 后续课程理论20
习题
学时分配 总学时
30
实验
实训
2
上机
见习
8
适用专业层 次
护理三年制专科
二、课程性质、地位和目标
(一)课程性质、地位
护理管理学是研究护理管理活动中普遍规律、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的学科;是一门在
管理学原理指导下,具有专业独特性、实践性及应用性的重要课程,是护理专业三年制专科
生的专业课。护理人员在为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防病治病、促进康复的护理工作中,不仅 要有精湛的护理技术和良好的护理道德,还应该具备一定的护理管理能力,才能在医院临床
[学时分配] 3 学时 第四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原则与职能
[教学目标] 了解: 1.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动态原理、效益原理及对应原则的基本内涵 2.计划的内容 理解: 1.系统的含义、特性 2.人本主义管理的含义 掌握: 1.系统、目标管理、管理宽度的概念 2.系统原理、人本原理的基本含义 3.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的基本内涵 [重点难点] 重点: 1.系统原理、人本原理的基本含义 2.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的基本内涵 难点: 系统的含义及特性
护理管理学课程标准
![护理管理学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6989d58bed5b9f3f90f1cdf.png)
护理管理课程标准建议课时数:36适用专业:高职护理先修课程:文化基础课及医学基础课开课单位: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护理系1、前言(一)课程的性质护理管理主要研究护理管理的现象和规律,通过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人员管理、指导与领导、控制)达到保证护理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就护士工作过程而言,促进病人康复过程本身即是管理过程。
因此本课程是护理专业和助产专业的必修课程,它与护理学的许多理论和实践密切相关,是现代护理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通过对护理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相关制度、法律法规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和管理他人的技巧和方法,提升职业能力。
护理管理与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密切相关,它从各级人员任职资格及职责、护理管理制度及各护理单元的质量要求,帮助护生了解护理人员专业行为规范。
与护理专业课同步进行。
(二)设计思路该课程是依据护理专业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以提高护士工作能力为要求来构建相关知识体系:①护理管理的焦点问题,即护士在疾病防治过程中应起的作用——基于病人的症状、体征出发,关注由此而引发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和家庭、社会支持等各方面的问题,帮助学生建立起护理的中心工作是减轻病人的生理不适,提高病人应对和自我护理能力,建立良好生活习惯;②护理质量形成要素,即人群健康需求、法规、指征、政策、标准形成护理行为规范,达成护理质量要求;③护理质量评价敏感指标,即患者满意度,患者症状缓解率,患者是否有被精心照护感,患者的依从性,患者和家属的知识,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程度,医务人员之间的合作程度,护士所给予治疗和护理的类型和频率等专业特性,让学生了解护理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角色定位,以及护理管理与护理行为的相互关系,突出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处理各类事件的能力。
·145·教学方法注重教学与临床相结合,根据护理专业的特点,如护理专业思想的培养,护理专业与临床医学关注点的不同等,按照解决护理工作的实际问题来开展,在讲授管理的基本职能和护理质量要求过程中,把相关的护士素质要求及法律法规、护理规章融入其中,以工作中实际案例(情景)为基线,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护理管理学课程大纲
![护理管理学课程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b56753516fc700abb68fca1.png)
《护理管理学》课程大纲(一)课程总体学习目标识记1.能正确简述护理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2.能正确阐述护理管理学的五大职能。
3.能正确陈述护理质量管理的概念及护理质量评价方法。
理解1.能正确归纳现代管理思想、护理管理的过程、医院护理管理系统的基本结构和运作过程。
2.能以实例解释护理管理的内涵、基本特征及研究内容。
运用1.能运用管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问题。
2.能运用护理管理的工作要求规范自己的工作行为,提高护理质量。
(二)各单元学习目标第一单元绪论识记1.能正确简述管理、护理管理的相关概念。
2.能准确概述护理管理的任务。
理解1.能正确表述管理的对象及基本特征。
2.能以实例解释护理管理的研究内容。
3.能归纳不同理论模式下的护理管理者角色。
运用1.能根据管理的职能,结合临床实际,对护理管理者的工作进行分析和评价。
2.能结合临床实际工作,分析影响护理管理发展的因素。
第二单元管理理论和原理识记1.能正确简述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2.能正确说出“霍桑实验”的结论和主要贡献。
理解1.能正确表述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贡献。
2.能归纳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
运用能结合护理实践,运用不同管理原理的主要观点分析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第三单元计划识记1.能正确说出计划的概念、作用、种类及形式。
2.能正确陈述目标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3.能正确概括项目管理的概念、基本要素。
4.能正确阐述时间管理的概念、过程及时间管理方法。
5.能正确描述管理决策的概念、原则及影响因素。
理解1.能归纳计划在护理管理中的意义。
2.能比较目标管理与项目管理的异同。
运用1.能运用形成计划的基本步骤及方法,制定合理的护理工作计划。
2.能运用时间管理方法,提升护理管理的有效性。
第四单元组织识记1.能准确复述组织的概念及含义。
2.能正确列出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及其优缺点。
3.能正确阐述组织设计的原则。
4.能正确叙述组织变革与发展的概念及组织变革的内容。
2024版《护理管理学》教学大纲
![2024版《护理管理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1d4ed20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18.png)
01
绩效考核标准制定
根据护理岗位的工作职责和机构的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标准。
02
绩效考核实施
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绩效考核,评估其工作表现和业绩贡献。
03
绩效反馈与改进
将绩效考核结果反馈给护理人员,指导其改进工作方法和提升工作效率。
同时,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对表现优秀的护理人员进行奖励和激励,激
发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护理管理的基本方法 包括目标管理、过程管理、结果管理等,通过制定明确的 护理目标,对护理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确保护理质 量和安全。
护理管理中的常用工具 如PDCA循环、品管圈、六西格玛等,用于帮助护理团队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古典管理理论
以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和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为代表,强调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对护理管理的启示在于 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标准化。
角色扮演
设计模拟护理管理场景,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角色进行演练,培养学 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考核方式及评价标准
理论考试
采用闭卷考试形式,重点考查学 生对护理管理理论知识的掌握程 度和应用能力。
实践报告
要求学生提交实习期间完成的实 践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实习经历、 问题分析、解决方案及心得体会 等,以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反 思能力。
03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Chapter
护理人力资源规划
护理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根据医疗机构的发展战略和业务需求,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护理 人力资源的需求数量和结构。
护理人力资源供给分析
评估现有护理人员的数量、质量和结构,分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差 距。
护理人力资源规划制定
《护理管理学》课程标准
![《护理管理学》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8163db2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68.png)
《护理管理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护理管理学》是护理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具备护理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提高护理服务的整体水平。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护理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了解护理管理的实践应用,培养学生具备护理管理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护理管理的基本理论、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护理管理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2. 能力目标:使学生具备护理管理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包括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决策分析能力等,能够胜任护理管理工作。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 护理管理的基本理论:包括护理管理的概念、性质、意义等基本理论,使学生对护理管理有全面、系统的认识。
2. 护理管理的方法与技能:包括护理组织结构的设计、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护理质量管理、护理应急处理等实际操作技能,使学生掌握护理管理的实用技巧。
3. 实践应用:结合临床案例和实践经验,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素质培养: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
四、教学方法与评估1.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评估方式: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成果、实践活动报告等评估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际能力。
3. 评估标准: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具体的评估标准,包括知识掌握程度、能力表现水平、素质培养效果等方面,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五、教材与参考书籍本课程建议使用适合护理专业的教材和参考书籍。
具体教材和参考书籍可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
六、教学安排与课时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应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护理管理学课程标准【[宴会设计与管理]课程标准】
![护理管理学课程标准【[宴会设计与管理]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9b73671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9a.png)
护理管理学课程标准【[宴会设计与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与目标(一)课程定位《宴会设计与管理》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的核心课程。
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专业力量与职业素养”中的“酒店管理”模块课程。
在旅游职业核心力量的培育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本课程教学将力量培育作为核心,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和因材施教的原则。
通过对餐饮管理中最为重要的活动——宴会设计和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学问的讲授,使同学全面娴熟把握饭店餐厅高级服务员应具备的学问、技能,具备肯定的大型宴会设计与管理学问,大力培育同学成为饭店业所需的高级技师人才,乐观为我国的旅游饭店队伍进展供应有力的人才支持。
本课程的开设,是以《餐饮服务与管理》、《旅游英语》、《食品养分与卫生》等课程的开设为条件,并为满意《酒水服务与酒吧管理》、餐饮阶段实习和酒店顶岗实习等后续课程要求设计课程内容。
该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与前续、后续课程连接得当。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是培育酒店及餐饮企业宴会部门的服务员、预订员、领位员、传菜员、领班、主管和一线经理必需的技能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旨在使同学系统的把握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以高星级酒店餐厅区域为教学背景,讨论中西餐宴会的布局与台面创新设计;其二,使同学把握中西餐餐饮宴会服务的基础学问,熟识宴会部运营流程和操作规范,;其三,逐步形成敏捷创新的中西餐服务管理思想,把握宴会工作的中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必备的管理理论与服务技能。
在学习中培育同学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并提高同学的职业实践力量,为餐饮服务员中级考试供应支持;为同学学习和把握旅游管理专业其他专业课程理论学问和职业力量、毕业后适应旅游饭店餐饮管理工作的需要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理念与思路以现代餐饮服务员与基层管理者职业力量调查为基础,以校企合作开发和“工学结合”为平台,形成工作任务驱动,模拟与仿真结合的设计理念。
(一)设计理念在以“职业力量分析为基础,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指导下,本课程采纳项目教学、任务教学为主体课程模式,首先通过对现代餐饮服务员与基层管理者职业力量进行调查,对相关岗位和任务进行分析,在课程分析、课程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从事餐饮服务与基层管理工作应具备的职业力量,然后以工作岗位、工作任务为线索设计项目,把工作过程设计成项目学习过程,以工作任务负载学问,通过技能操作、仿真模拟、角色扮演、创设情境、发觉学习、范例教学、案例分析、实地参观、市场调查、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模式,在工作情境或模拟情境中开展学习过程。
护理专科《护理管理》课程标准
![护理专科《护理管理》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323764c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c6.png)
护理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及设置目的(一)课程性质《护理管理》是系统研究护理管理活动基本规律与方法的一门综合性应用课程,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和社会性的特点,是护理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从护理管理应用角度出发传授管理学理论及观点,讨论护理管理的职能。
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掌握护理管理相关的理论体系,管理方法,并能将护理管理的理论、方法应用于护理实践中,为护理的专业实践专业实践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并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系统思考、科学管理病房工作,独立解决护理问题奠定科学的管理基础。
(二)前后续课程的安排本课程以《护理导论》、《基础护理》、《健康评估》等,也为进一步学习《护理综合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后续课程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医院护理管理岗位的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培养学生的四大关键能力,即计划与决策的能力、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力、领导与沟通的能力和控制与信息处理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刻苦勤奋、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具备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细心严谨的工作作风。
(二)具体目标五、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一)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概述(1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管理、管理学与护理管理学概论,熟悉管理的基本职能及应用。
教学内容:1.管理学概述、2.护理管理学基本知识、3.护理管理的发展。
重点:管理、管理学概述、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原则和职能;难点:护理管理的概念;教学建议:启发学生掌握管理、认识管理的重要性。
第二章、管理理论和原理(1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原则;熟悉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现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教学内容:1.管理基本理论: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2.管理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动态原理、效益原理;及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管理课程标准
建议课时数:36
适用专业:高职护理
先修课程:文化基础课及医学基础课
开课单位: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护理系
1、前言
(一)课程的性质
护理管理主要研究护理管理的现象和规律,通过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人员管理、指导
与领导、控制)达到保证护理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就护士工作过程而言,促进病人
康复过程本身即是管理过程。
因此本课程是护理专业和助产专业的必修课程,它与护理学的许多
理论和实践密切相关,是现代护理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通过对护理管理的基本知
识、基本技能和相关制度、法律法规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和管理他人的技巧和方法,提
升职业能力。
护理管理与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密切相关,它从各级人员任职资格及职责、护理管理制度及各
护理单元的质量要求,帮助护生了解护理人员专业行为规范。
与护理专业课同步进行。
(二)设计思路
该课程是依据护理专业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以提高护士工
作能力为要求来构建相关知识体系:①护理管理的焦点问题,即护士在疾病防治过程中应起的作
用——基于病人的症状、体征出发,关注由此而引发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和家庭、
社
会支持等各方面的问题,帮助学生建立起护理的中心工作是减轻病人的生理不适,提高病人应对
和自我护理能力,建立良好生活习惯;②护理质量形成要素,即人群健康需求、法规、指征、政
策、标准形成护理行为规范,达成护理质量要求;③护理质量评价敏感指标,即患者满意度,患
者症状缓解率,患者是否有被精心照护感,患者的依从性,患者和家属的知识,患者对医务人员
的信任程度,医务人员之间的合作程度,护士所给予治疗和护理的类型和频率等专业特性,让学
生了解护理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角色定位,以及护理管理与护理行为的相互关系,突出学生在工
作过程中处理各类事件的能力。
·145·
教学方法注重教学与临床相结合,根据护理专业的特点,如护理专业思想的培养,护理专业
与临床医学关注点的不同等,按照解决护理工作的实际问题来开展,在讲授管理的基本职能和护
理质量要求过程中,把相关的护士素质要求及法律法规、护理规章融入其中,以工作中实际案例
(情景)为基线,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门课程的总学时为30学时,学分为2分。
二、课程目标
学生熟知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和基本职能,结合护理工作的不同内容、不同层次、不
同角色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处理护理工作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主要培养
学生以下职业能力:
1.能运用管理基本原理和职能有序高效地做好护理工作。
2.能运用科学思维方式分析、设计护理工作过程。
3.自觉执行护理规章和法律法规,进行质量自我控制。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146·
·147·
四、实施建议
(一)
(二)教材选用与编写
依据本课程标准,教材以杨英华(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和常唐喜(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主编的《护理管理学》为蓝本,按照课程设计进行删与增。
(二)教学建议
1.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内容采用讲授、案例讨论、角色扮演、电教等多种形式,让
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融入到实际中来分析,引导学生就如何解决护理管
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
2.教学组织充分发挥临床在职管理者的实践经验,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势做好案例与角色情
景的分析,将抽象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与护理管理实践相结合,以消除抽象理论带给学生的乏味,
激发学生对护理管理的兴趣。
3.教学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特别注意对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要求学生
完成1份可执行、可评价的学习计划并运用实际案例阐述激励机制的应用。
(三)教学基本条件
1.教学团队本门课程教学必须由具备临床护理管理经验的临床兼职教师担任。
2.护理管理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求有计算机网络教学条件,以便案例的展示与分析。
3.校外实训综合性医院或教学医院。
、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本课程是以杨英华主编的《护理管理学》为蓝本,按照课程设计进行删与增,根据增删后内
容,制作多媒体课件,与电子书籍一起挂于网上,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148·
一、教学评价
考核方案包含:学习态度、课堂提问、考勤:10分;平时作业和测验:30分(100分计);卷面综合考试:60分(100分计)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平时提问与角色分析和作业均为单次成绩以百分制计分,期末时取各项考核成绩的平均分作
为本学期的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并列记入学生成绩单。
执笔人:阿依古再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