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四个资源层次(一)
重庆市建成长江上游金融中心问题研究(修改稿)1
重庆市建成长江上游金融中心问题研究重庆市建成长江上游金融中心问题研究摘要:重庆是中国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中国四个享受省级待遇的直辖市之一、人口超过三千万,一个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中国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中国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国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城乡统筹的特大型城市。
重庆常被拿来跟芝加哥相比,詹姆士•凯恩格(James Kynge)说,芝加哥是“通往美国西部大量未开垦土地的必经之路,是公路,铁路和水路的交通枢纽,更是充满商机的商业中心”。
重庆的情况基本就是这样,重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助推了重庆建设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国家战略地位的确立。
主题词: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研究一、重庆金融市场开发现状。
“邓小平说,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金融‘一招棋活’,经济发展‘全盘皆活’。
要建成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重庆,面临着必须在市场规模上成为西部最强、最棒——入驻金融机构的数量、资金的辐射力、金融资产规模和金融企业利润等多个金融指标,都能够辐射整个西部地区。
截止2009年12月底,重庆银行数量已达40家。
其中外资银行分行增至8家。
2008年末市级银行业金融机构数量达到35家,比2005年末增长了25%。
全市证券经营机构69家,其中证券公司总部1家。
境内上市公司31家,总股本131.12亿股,比上年增长12.9%;全市营业性保险分公司33家,保险法人机构3家,保险区域总部1家,保费总收入200.56亿元,增长60.8%。
尤其是重庆农信社整体改制为西部地区第一家省级农村商业银行,成为国内注册资本最大的农村商业银行和重庆资产规模最大、网点布局最多的本地银行。
同时,恒丰银行、花旗银行、华侨银行在渝设立分支机构,多家村镇银行顺利开业,小额贷款公司、以及信托、担保、风投、私募等新兴业态金融机构发展步伐加快。
保险业很快在国内崭露头角,保险总部机构数量已经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位居全国第四。
重庆在2010年第一季度企业存款快速增长,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1976亿元,同比增长29.8%;一季度新增893.8亿元,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11861.6亿元,同比增长29.7%,同比增速居全国第三位;当月新增281.3亿元。
重庆市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
重庆市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12.28•【字号】渝府发〔2021〕44号•【施行日期】2021.12.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渝府发〔2021〕44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现将《重庆市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人民政府2021年12月28日重庆市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2021年12月目录第一章开启“十四五”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新篇章第一节发展基础第二节发展环境第三节指导思想第四节基本原则第五节主要目标第二章构建高质量发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第一节深入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第二节建立完善国土空间用途管控制度第三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第四节优化“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空间格局第五节助推城乡融合发展第三章推动城乡自然资本加快增值第一节推进自然资源统一调查评价监测第二节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第三节深入推进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第四节建立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第四章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修复第一节优化生态安全总体格局第二节加强生态整体保护第三节推进生态系统修复第四节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第五章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第一节严格耕地保护责任第二节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第三节巩固提升耕地质量第四节建立健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第六章落实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第一节提升建设用地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第二节强化高质量发展用地供给第三节优化土地供应审批管理第四节加强土地出让统筹管理第七章推动矿产资源有序绿色开发第一节优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保护总体布局第二节强化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第三节统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第四节推进矿业绿色发展第八章加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第一节推进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调查第二节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第三节强化地质灾害综合治理第四节增强防灾减灾救灾合力第九章提升自然资源科技创新能力第一节大力开展科技创新第二节加强新型测绘服务数据资源体系建设第三节深化地理信息综合服务第四节推进空间资源数据融通共享第十章推进自然资源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一节全面深化规划自然资源领域改革第二节强化规划自然资源法治建设第三节建立健全规划自然资源监管体制第四节强化规划自然资源能力建设第十一章规划实施保障第一节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第二节增强自然资源保护修复合力第三节完善规划实施机制第四节加强规划宣传引导重庆市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为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自然资源要素支撑体系,根据国家《“十四五”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规划。
重庆介绍
•
下一页 目录
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是重庆十佳旅游 景点,特色旅游胜地,地属武陵山脉, 景点,特色旅游胜地,地属武陵山脉, 位于重庆市武隆县境乌江北岸。 位于重庆市武隆县境乌江北岸。仙女 山总面积8910公顷,平均海拔1900 8910公顷 1900米 山总面积8910公顷,平均海拔1900米, 最高峰2033 2033米 最高峰2033米,以其江南独具魅力的 高山草原、南国罕见的林海雪原、 高山草原、南国罕见的林海雪原、青 幽秀美的丛林碧野景观誉为“ 幽秀美的丛林碧野景观誉为“东方瑞 她与神奇的芙蓉洞、 士”,她与神奇的芙蓉洞、秀美的芙 蓉江、世界最大的天生桥群地质奇观、 蓉江、世界最大的天生桥群地质奇观、 经典雅致的华邦酒店( 经典雅致的华邦酒店(4星)组合为重 庆最佳旅游观光度假胜地。 素有" 庆最佳旅游观光度假胜地。 素有"东 方瑞士" 山城夏宫" 方瑞士"、"山城夏宫"之称的仙女山美 得辽阔,美得让人窒息。 得辽阔,美得让人窒息。冬季仙女山 白雪皑皑, 大草原滑雪、 白雪皑皑,银妆纱裹 ,大草原滑雪、 赏雪、雪地烤羊,把酒临风, 赏雪、雪地烤羊,把酒临风,兴致昂 夏季园内气候湿润,茫茫林海, 然;夏季园内气候湿润,茫茫林海, 清风吹拂,凉爽宜人,是休闲、度假、 清风吹拂,凉爽宜人,是休闲、度假、 避暑的绝好去处。 避暑的绝好去处。高山草原是最引以 为骄傲的游览景观, 为骄傲的游览景观,其旖旎美艳的风 光被广大游客誉为具有西欧牧园风情 草场公园” 南国第一牧场。 的“草场公园”和“南国第一牧场。
3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4
上一页
重庆市花——山茶花
• • 山茶花又名茶花,为山茶科山茶属植物。 山茶花又名茶花,为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山茶 花花姿丰盈,端庄高雅, 花花姿丰盈,端庄高雅,为中国传统十大名花 之一。也是世界名花之一。是中国重庆市的市 之一。也是世界名花之一。 花。 山茶花是山茶花科的常绿灌木。耐冬、 山茶花是山茶花科的常绿灌木。耐冬、曼 罗等。属山茶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3 罗等。属山茶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3 树干平滑无毛。叶卵形或椭圆形, 一4米。树干平滑无毛。叶卵形或椭圆形,边缘 有细锯齿,革质,表面亮绿色。 有细锯齿,革质,表面亮绿色。花单生成对生 于叶腋或枝顶,花瓣近于圆形,变种重瓣花瓣 于叶腋或枝顶,花瓣近于圆形, 可达50 60片 花的颜色, 50紫均有。 可达50-60片,花的颜色,红、白、黄、紫均有。 花期因品种不同而不同, 花期因品种不同而不同,从十月至翌年四月间 都有花开放。蒴果圆形,秋末成熟, 都有花开放。蒴果圆形,秋末成熟,但大多数 重瓣花不能结果。茶花具有“唯有山茶殊耐久, 重瓣花不能结果。茶花具有“唯有山茶殊耐久, 独能深月占春风”的傲梅风骨,又有“ 独能深月占春风”的傲梅风骨,又有“花繁艳 深夺晓霞”的凌牡丹之鲜艳, 红,深夺晓霞”的凌牡丹之鲜艳,因此自古以 来就是极富盛名的木本花卉, 来就是极富盛名的木本花卉,在唐宋两朝达到 了登峰造极之境,直到十七世纪引入欧洲后, 了登峰造极之境,直到十七世纪引入欧洲后, 造成轰动,也因此获得“世界名花”的美名。 造成轰动,也因此获得“世界名花”的美名。 其性喜冷湿气候,不耐高温。对土质不苛求, 其性喜冷湿气候,不耐高温。对土质不苛求, 湿度高之砂质土壤较合适, 但以含 湿度高之砂质土壤较合适,全日照半日 照均适宜。 照均适宜。
重庆简介
悬挂在联合国大厅的世界地图上,仅仅标出了中国四个城市的名字,其中一个就是重庆。
巍峨的高山,低回的河谷,承载着重庆三千年的文明史。
在浩荡的历史长河中,重庆以其巨大的凝聚力和辐射力,成为古代区域性的军事政治中心和重要的商业物资集散地,历千载而不衰,从容吐纳万物,化育生机。
近代一百多年来,重庆又经历了因商而兴、内迁而盛、改革腾飞的发展道路,从一个古代军事要隘,发展成为开放的、连接我国中西部的战略枢纽;从古代的区域商贸中心,发展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从十九世纪的单一型转口贸易城市,成长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多功能的现代工商业城市;从位居四川盆地东部的港口城市,发展成为立足中国内陆、面向五洲四海的中央直辖市。
重庆在我国西部地区的迅速崛起,不论是过去的辉煌历程还是今天的日新月异,都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为世人所关注凝眸。
在世纪之交的重要时刻,历史又一次把重庆推上了新的起跑线。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建设和库区移民开发,为重庆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央直辖市的设立,开辟了重庆发展的新天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揭开了重庆加快发展的新篇章。
今天的重庆在地理、人文和社会环境上,正在形成越来越强的磁场,产生着不可抗拒的引力,正日益凸显其气度恢宏、激情飞扬的魅力!一个富有三千年巴渝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丰姿绰约!一个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正在催生无尽的现代神话!一个世界最大的内陆山水城正在不断创造人间奇迹!一个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新重庆正在开发中走向世界!比较优势重庆是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的特大城市,具有五大优势:——区位条件优越。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经济带核心地区,中国东西结合部,是中国政府实行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开发地区。
——基础设施功能完备。
重庆是中国西部唯一集水陆空运输方式为一体的交通枢纽,横贯中国大陆东西和纵穿南北的几条铁路干线、高速公路干线在重庆交汇,3000吨级船队可由长江溯江至重庆港,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是国家重点发展的干线机场。
重庆市简介
● 高速公路
● 2021年,重庆市新建成高速公路437公里,通车里程达到3839公里,省际出口通道达27个。新开工290 公里高速公路。 [194] 规划到2035年,重庆全市高速公路形成“三环十八射多联线”的高速公路网布局。 重庆高速公路“三环十八射多联线”
● 重庆有210国道、319国道、212国道、318国道、326国道和348国道等数条国道通向全国。2016年, 重庆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总里程1.5万千米,覆盖重庆90%的乡镇、AAA级以上景区。农村公路重庆总里程 12.4万千米,行政村通畅率100%,撤并村通达率100%。
交通运输
● 重庆市境内以山地为主,多以丘陵地貌为主要地形,而中心城区又同时毗邻中梁山脉,铜锣山脉和长江,嘉 陵江,形成山水相依的独特地形,同时也为重庆独特的交通体系奠定了基础。
● 重庆市地处中西部地区结合部。也是长江上游地区唯一汇集水、陆、空交通资源的超大型城市,西部地区综 合交通枢纽;到2030年,建成“三环十八射多联线”高速公路网和“米”字型高铁通道为骨架,“两环十干 线多联线”普速铁路为支撑的铁路网,形成以“一干两支六线”航道、“三枢纽五重点八支点”港口为骨架 的水运基础网,加快建设江北机场T3B航站楼及第四跑道;全面建成国家综合性铁路枢纽。 [198] 江北国际 机场年旅客吞吐量位居全国“八大”机场之一,以长江黄金水道、渝新欧国际铁路等为支撑,构建起航空、 铁路、内河港三个交通枢纽。
● 重庆风光
● 重庆市地质构造类型多样,地层发育完整,岩浆活动频繁,成矿条件良好,蕴藏有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 金属、稀有金属、冶金辅助原料、化工原料、能源、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等多种矿产。至2015年末,重庆 市共发现矿产(含亚矿种)68种,占全国已发现矿产(含亚矿种)171种的39.7%;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49 种(能源矿产3种,金属矿产12种,非金属矿产34种),占全国查明资源储量矿产(含亚矿种)159种的 29.5%。重庆市探明资源储量矿产排全国前10位的有17种,分别是毒重石、粉石英、陶瓷用砂岩、铁矾土、 水泥配料用泥岩、盐矿、汞、铸型用砂岩、锶、铝、锰、炼镁白云岩、天然气、玻璃用砂岩、滑石、重晶石、 砖瓦用砂岩。
重庆市的城市发展战略【精选资料】
关于重庆市的城市发展战略重庆市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处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依山傍水。
97年中央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重庆市的区位优势,发挥辐射西南、带动长江上游经济发展的作用,同时解决四川人口过多导致的行政管理不便的问题,以及更好的帮助三峡工程的进行,将重庆市设立为直辖市。
重庆直辖十多年来,经济飞速发展,同时也对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从现在来看,重庆市的主城区已经达到九个区,总面积达到4403.19平方公里,人口总数有542万。
09年重庆的GDP达到6528.72亿,增速达14.9%,排名全国第三。
虽然经济不断的快速发展,但伴随城市的发展,也同样出现了很多的城市问题。
为了针对性的解决目前重庆发展中的不足,同时抓住重庆市发展的主要脉络,将重庆变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软硬环境的改变是不可缺少的。
为此,在去年,重庆市提出了“五个重庆”即“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和“健康重庆”的论述,将它作为重庆发展的新目标。
作为重庆人,原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白和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五个重庆”不仅是一种概念,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
重庆拥有独特的地貌优势:山水之城、坐拥两江,同时,中央对重庆作出了一系列明确部署和政策扶持。
但是重庆要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尚有许多配套的工作要做。
白和金表示,目前,重庆还存在一些不足,这无须讳言,“五个重庆”的表述,正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准则。
这是一个十分迫切的命题。
一、健康重庆只有市民身心健康、精力充沛,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才有创造的激情与活力。
但是重庆高速发展的背后,却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
重庆饮用水和空气污染在中国47个环保重点城市中倒数第一和第二,被中国国家环保总局黄牌警告。
重庆人直爽,朋友见面总要喝得不醉不归,去年重庆市的酒量销售比前年多33万吨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重庆概况
自然地理重庆位于东经105°17'-110°11'、北纬28°10'-32°13'之间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
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候在18℃左右,冬季最低气温平均在6-8℃,夏季平均气温在27-29℃,日照总时数1000-1200小时,冬暖夏热,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温润多阴、雨热同季,常年降雨量1000-1400毫米,春夏之交夜雨尤甚,素有"巴山夜雨"之说。
2004年平均气温18.4°C,年总降雨量1182.1毫米。
辖区东西长470公里,南北宽450公里。
地界东临湖北、湖南,南接贵州,西靠四川,北连陕西。
重庆幅员辽阔,域内江河纵横,峰峦叠翠。
北有大巴山,东有巫山,东南有武陵山,南有大娄山,地形大势由南北向长江河谷倾斜,起伏较大。
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坡地面积较大,成层性明显,分布着典型的石林、峰林、溶洞、峡谷等喀斯特景观。
主要河流有长江、嘉陵江、乌江、涪江、綦江、大宁河等。
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横贯全境,流程长达665公里,横穿巫山三个背斜,形成著名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即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
嘉陵江自西北而来,三折入长江,有沥鼻峡、温塘峡、观音峡,即嘉陵江小三峡。
重庆中心城区为长江、嘉陵江所环抱,夹两江、拥群山,山清水秀,风景独特,各类建筑依山傍水,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素以美丽的"山城"、"江城"著称于世。
特别是美丽迷人的"山城夜景",每当夜幕降临,城区万家灯火与水色天光交相辉映,灿若星河,蔚为壮观,堪称奇观。
钟灵毓秀的山川地理孕育了集山、水、林、泉、瀑、峡、洞为一体的奇特壮丽的自然景观。
最负盛名的立体画廊长江三峡奇峰陡立、峭壁对峙,以瞿塘雄、巫峡秀、西陵险而驰名,千姿百态,各具魅力,更有流晶滴翠的大宁河小三峡、马渡河小小三峡。
重庆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重庆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规划目标是把重庆建设成为“一中心,多组团、城镇群集合”的现代化大都市,逐步形成由特大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组成的层次分明、规模适度、功能合理的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现代制造业基地和长江山峡生态功能区。
《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以下简称《新总规》)。
重庆第一次被明确定位为: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按照国务院的要求,重庆作为特大经济城市,将带动川东以及西南地区、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到2020年,重庆市将形成1个特大城市、6个大城市、25个中等城市和小城市、495个小城镇,以多中心五个等级谋求市域城镇大发展。
重庆市域城镇分为五个等级:市域中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次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心镇和一般镇。
到2020年,重庆市将形成都市区1个特大城市、6个大城市、25个中等城市和小城市、495个小城镇的城镇体系。
都市区是重庆市市域中心城市,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功能集中体现的地区。
突出其在长江上游经济带和西部地区的核心地位,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型产业体系,发展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加强交通运输、物流配送、资金融通、现代管理、综合服务、技术传递中心功能建设,提升区域辐射带动能力。
万州是重庆东部区域性中心城市,规划发展成为重要的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和辐射川东北、陕南、鄂西的区域中心。
涪陵是重庆中部区域性中心城市,乌江流域物资集散地。
积极培育高科技产业,推进核能能源开发,强化对乌江流域的辐射作用。
江津是重庆南部区域性中心城市。
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商贸、旅游等第三产业,不断完善中心城市功能。
合川是重庆北部区域性中心城市。
大力进行以电力为主的能源开发。
重点发展食品、轻纺、建材、商贸等产业,积极发展旅游业。
永川是重庆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
发展商贸物流业,积极发展职业教育产业和旅游业。
重庆市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相关资料
重庆市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相关资料重庆市概况重庆是西部地区惟一的直辖市,是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是综合性的老工业城市,是西南地区的物资集散地和长江上游最具活力的商贸中心,是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最大的邮政电信枢纽,是联系西南地区的邮电通信业务指挥调度中心。
2003年重庆市辖13个市辖区、4个县级市、18个县、5个自治县,年末总人口为3130.10万人,全市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公里,为北京、天津、上海三市总面积的2.39倍,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直辖市。
2002年重庆实现全市生产总值1971.30亿元,三次产业的比例由2001年的16.7:41.5:41.8调整为2002年的16.0:41.9:42.1。
2003年重庆经济增长势头不减,实现全市生产总值2250.56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15.0:43.4:41.6。
一、重庆市区域发展条件分析(一)、优势重庆是中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直辖市,其区位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深处中国内陆腹地(战略后方),历来是国家“三线”建设和战略性储备建设重点;二是重庆是国家中西部地区最大工业城市,处于国家东西部联系的中间环节和中国经济梯度发展的重要阶梯;三是重庆是国家开发中西部的前沿,开发中西部,必然首先开发重庆。
正是这一具有不可置换性的区位特点,决定了重庆在国家中西部开发战略中,可以发挥出以下区位优势:1、得“江”独厚重庆地处四川东南部,是嘉陵江和长江的交汇处。
在古代当陆路交通还未发展起来的时候,水路便是最主要的交通方式。
俗语有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而重庆则刚好有四川的“出川口”的称号,被视为出入四川的咽喉要道。
近代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的水陆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山峡大坝的修建,大大的改变了重庆的航运状况。
“三峡成库以来,重庆境内679公里长江干线航道由原来的三级提高到现在的一级,水路货运量、货运周转量、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等水运指标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0%左右,水运货运周转量从2004年起稳居各种运输方式之首。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4.09.03•【字号】渝府发[2004]80号•【施行日期】2004.09.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渝府发[2004]80号)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精神,针对我市实际,今年以来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加大了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力度,安全生产状况趋于好转。
但我市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事故多发状况仍未改变,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为实现全市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保障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现提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奋斗目标(一)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富民兴渝、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基本任务。
我市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地处三峡库区,地理环境特殊,又是老工业城市,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各类安全隐患突出,被列为全国安全生产8个重点监控地区之一,安全生产任务十分艰巨。
各级领导对此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警钟长鸣。
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从我市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出发,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把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二)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理念,以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为根本出发点,以建立长效机制为核心,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和实施治本措施为重点,以科技进步和监管创新为动力,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的综合治理,努力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论重庆市在长江上游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作用
重庆大学学报( 会科学版) 社
J U N LO HO G I G U I E O R A FC N QN NV  ̄
20 年第l 卷蘩2 08 4 期
( 0i c neE io )V 1 n22 0 sca Si c dt n d.4N 0 8 l e i
中图分 类 号 :D 1 F 6 .5 文献 标 志码 : A 文 章编 号 : ̄8 3 (0 8 0 -0 1( 1 68 1 2 0 )20 0 -6 )
当前 , 际 经 济 一 体 化 进 程 加 快 , 内 区 域 经 济 合 作 风 起 云 涌 , 三 角 、 三 国 国 长 珠 角 、 津 冀 经 济 区 成 为 中 国经 济 发 展 的 三 大 增 长 极 , 受 世 人 关 注 。 重 庆 直 辖 京 备 1 0年 来 , 得 了 长 足 发 展 , 在 全 国 经 济 中 的 地 位 仍 相 对 弱 小 , 为 西 部 开 发 取 但 作 “ 头 羊 ” 特 大 经 济 中 心 城 市 的作 用 未 能 充 分 发 挥 。在 这 样 的 背 景 之 下 , 人 领 和 深
1 .西 南 一 片
西 南 一 片 经 济 合 作 主 要 依 托 “西 南 六 省 市 区 经
涵 了狭 义 的地 域 相 邻 概 念 , 出现 了 跨 洲 、 洋 的 区 域 合 济 协 调 会 ”, 盖 整 个 大 西 南 地 区 。 西 南 六 省 市 区 经 跨 济 协 调 会 的 前 身 “ 南 四省 区 五 方 经 济 协 调 会 ” 立 西 成 作组 织 。 于 18 9 4年 4月 , 全 国 成 立 最 早 的 区域 经 济 协 调 组 是 2 .国 内 区 域 经 济 一 体 化 方 兴 未 艾 在 国内区域经 济合 作从 2 0世 纪 8 0年 代 中 后 期 起 织 , 推 动 西 南 地 区 经 济 协 作 中 发 挥 了 重 要 作 用 。 2 .长 江 沿 线 步 ,0年 代 以后 发 展 步 伐 加 快 。 有 学 者 认 为 , 在 国 9 现 18 年 , 庆联 合武 汉 、 京 和上 海 成 立 了 “ 95 重 南 长 内 至 少 存 在 9大 经 济 区 , 盖 几 乎 整 个 中 国 , 小 的 覆 较 江 沿 岸 中 心 城 市 经 济 协 调 会 ” 目前 , 调 会 成 员 扩 。 协 区域 经 济 合 作 组 织 更 不 计 其 数 。 其 中 最 活 跃 、 响 影 9个 城 市 , 先 后 组 建 了 长 三 角 经 济 协 作 并 力 最 大 的是 长 三 角 、 三 角 和 京 津 冀 三 大 经 济 区 … 。 珠 大到 沿江 2 区 、 京 经 济 协 作 区 、 汉 经 济 协 作 区 和 重 庆 经 济 协 南 武 长三 角 、 三 角 和京 津 冀 三 大 区域 的土 地 面 积 珠 作 区 。 形 成 了 以 上 海 为 龙 头 , 过 沪 宁 汉 渝 4个 城 通 仅 占 中 国 的 16 % , 20 . 1 但 0 5年 共 实 现 地 区 生 产 总 值 市 自东 向 西 传 导 的 长 江 沿 线 市 场 体 系 , 进 了 沿 江 促 ( GDP 7 1 . 7亿 元 , 全 国 GDP 总 量 的 3 . % , ) 03 18 占 58 生产 要素 的流 动 。 成 为推动 中国 经济 发 展 的 三 大 增 长极 。近 来 , 津 天 3 .重 庆 一 圈 滨 海 新 区 被 国务 院 正 式 批 准 成 为 国 家 综 合 配 套 改 革 18 9 8年 , 庆 与 周 边 经 济 关 联 密 切 的 川 、 、 重 滇 黔 试 验 区 , 津 冀 经 济 带 及 其 带 动 的 环 渤 海 经 济 圈 发 京 三省 1 5地 市 组 成 了 重 庆 经 济 协 作 区 。 在 该 区 域 中 , 展 迅 猛 , 有 后 来 居 上 之 势 。珠 三 角 经 济 区 扩 张 势 形 成 了 以 重 庆 、 川 为 核 心 的 长 江 上 游 经 济 带 和 在 大 四 头 强 劲 , 成 了 “ +2”的 大 架 构 。 而 随 着 振 兴 全 国 经 济 中 占 有 重 要 地 位 的 成 渝 经 济 带 。2 0 形 9 0 4年 , 东 北 老 工 业 基 地 战 略 的 实 施 , 北 地 区 已 成 为 中 国 重 庆 先 后 与 四 川 和 贵 州 签 署 了川 渝 “ 东 1+6 和 渝 黔 “ ” 1 经 济增长 的第 四极 。 +1 ” 列 合 作 协 议 , 川 黔 经 济 合 作 全 面 深 化 。 6 系 渝 重 庆 应 当充 分 认 识 区域 经 济 一 体 化 发 展 的 意 义 4 .南 北 两 翼
浅论重庆在“一带一路”中的发展机遇
浅论重庆在“一带一路”中的发展机遇“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
是为加强同我国周边各国往来而提出的,凭借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双多边机制,建立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下,融入了现代和平、发展的因素,形成一种开放包容、和平合作、互利共赢的局面,顺应了时代的要求。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内涵及意义“一带一路”是以经济合作为基础,以人文交流为重要支撑。
“丝绸之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贯穿欧亚大陆,东起亚太经济圈,西至欧洲经济圈,是连接亚、非、欧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沿线各国进行各种贸易活动、文化交流,不仅提高了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改善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
“一带一路”,更是一种新形势下的区域合作方式。
“一带一路”不仅为泛亚和亚欧区域合作注入新的活力,而且为我国在国际合作和竞争中赢得优势。
重庆纳入“一带一路”战略,为西部开发作出重要支撑、促进区域发展提供了契机。
同时,“一带一路”战略通过市场面的拓宽,降低了亚欧很多国家和地区对欧美日市场的依赖,为我国优势产业的转移以及产能过剩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正处于转换升级的关键时刻,任务重、压力大、问题突出。
通过“一带一路”战略的建设和实施,将一些过剩产能转移到建设相对薄弱的国家和地区,而我国的优势产业在面临着资源短缺问题时,也会得到有效改善。
“一带一路”战略是对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有着鲜明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思想,增强各国人民的政治互信、文化交流,更有利于区域的安全稳定和经济繁荣。
二、“一带一路”战略中重庆的发展机遇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重庆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战略节点,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国家中心城市和内陆开放高地面临众多机遇。
重庆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长江经济带“Y”字形大通道的联络点上,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独特区位优势,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长江经济带的西部中心枢纽、海上丝绸之路的产业腹地。
06秋期重庆市情期末复习应考指南
06秋期《重庆市情》期末复习应考指南巴南电大王小平一、复习应考基本要求《重庆市情》是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开放教育(专科)各专业的一门选修课,共2学分。
考试由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命题,考试要求要以市电大的复习指导和要点为准。
(一)考试范围:《重庆市情》教材(二)考试形式:开卷考试。
(三)考试时间:90分钟(四)试题类型:填空题(约占20%);多项选择题(约占10%);简答题(约占50%);论述题(约占20%)。
(五)应试要注意的问题:1、简答题只答要点,论述题一定要阐述,宁可多答,不可少答,不要因把握不准答案不作答或者留下空白过多造成丢分,分析题勿忘加上论据及自己的分析和见解!本课程是介绍我们重庆自己的市情,在回答问题时候要注意联系本地实际。
2、客观题把握不住答案的不要留空,一定给出一个你认为较接近的答案;以第一印象给出的答案,没确切把握不要随意更改。
3、先易后难,把能够得分的题目先做好做到万无一失,切忌在一个题目上花过多的时间,而影响其他题目的解答。
二、复习应考资料及其使用本次考试有以下4种资料,可供学员复习应考使用。
(一)重庆电大印制的形成性考核作业册的4次练习。
按照以往的惯例,由重庆电大出题考试的科目,期末考试的试题中有60-80%来自平时的作业。
因此作业册应该是大家复习的重点资料之一。
(二)《重庆市情》教材。
考试内容一般不会脱离书本,所以吃透教材就显得尤其重要。
由于是开卷考试,考试时候务必带上教材。
翻书也要注意技巧和方法,先看目录,学会抓关键词。
(三)在线自测题。
题目是市电大课程责任老师设置,自测题能够反映出市电大老师一些出题的意图和倾向。
提示:作业和自测的参考答案已经上挂于巴南平台。
三、复习考试重点辅导绪论(一)重点掌握:1、重庆的优势:P7-9 共7大优势2、重庆面临的问题 P9-12 共7大问题3、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战略支撑P15(二)一般掌握:重庆的基本情况1、重庆发展新阶段的奋斗目标 P13 (包括了解3步走)2、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基本要求 P13-15 (2方面8点)4、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战略布局P16 三大经济区5、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战略指导思想。
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1.09.28•【字号】渝委发[2001]26号•【施行日期】2001.09.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渝委发[2001]26号)各区县(自治县、市)党委和人民政府,市委各部委,市级各部门,各人民团体:《重庆市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制定《重庆市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是我市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一件大事,是市委、市政府在新形势下作出的重要决策,是市委、市政府以实施西部大开发统揽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具体体现。
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和单位要提高认识,认真学习,广泛宣传,切实作好各项政策措施的实施。
要认真领会政策精神,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严格执行政策条款,务求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要把贯彻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措施同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结合起来,在全市上下形成解放思想、共促发展的强大合力,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西部地区政策最优、投资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
要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要加强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并定期将情况汇总报告市委、市政府。
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2001年9月28日重庆市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为了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吸引国内外资本、技术、人才聚集重庆,加快重庆经济和社会发展,尽快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结合重庆实际,制定以下政策措施。
一、关于税收和财政方面(一)凡设立在我市的属于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各种经济成分的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下同),从2001年至2010年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重庆市情
1.1999年,美国《财富》杂志将重庆列为中国排名第四的最具___________潜力、____________潜力和_______________的城市。
参考答案:投资,发展,竞争力2.重庆简称_______________,是中国西部惟一的直辖市。
参考答案:渝3.重庆雨季集中在_______________,也有“雾都”之称。
参考答案:夏秋4.重庆市常年雨量充沛,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降水量集中在_____月至____月。
参考答案:分配不均,4,95.古代重庆名为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巴6.宋朝时,重庆的名称由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渝州,恭州7.重庆市树为_______________,市花为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黄葛树,川茶花8.重庆共______个区县(自治县、市)。
参考答案: 409.重庆既以山城著称,又以_______________扬名。
参考答案:江城10.重庆要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首先要建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三中心,两枢纽,一基地11.把重庆建设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基本标志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资源配置市场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市政建设现代化,城市管理规范化12.________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成为西南军政委员会驻地,中央直辖市。
参考答案: 194913._________年6月18日,重庆直辖市正式挂牌。
参考答案: 199714.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_日,重庆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重庆市情习题
重庆市情习题《重庆市情》第一部份课程考核说明1.考核目的考核学生对重庆市情的掌握及综合分析的能力。
2.考核方式期末开卷考试。
3.适用范围、教材本课程是公共课,期末复习指导适用范围为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成人本科护理学专业的选修课。
考试命题的教材是由重庆市干部教育培训教材编审委员会主编,重庆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重庆市情》教材。
4.命题依据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重庆市情》课程的教材。
5.考试要求本课程的考试重点包括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两个方面,主要考核学生对重庆市情的掌握及综合分析的能力。
6.试题类型及结构考题类型及分数比重大致为:填空题(约占20%);多项选择题(约占10%);简答题(约占40%);论述题(约占30%)。
第二部份期末复习重点范围绪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一、重点掌握1.重庆的优势。
2.重庆面临的问题。
3.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战略支撑。
二、一般掌握1.重庆的基本情况。
第一章悠久的历史与辉煌的现实一、重点掌握1.重庆直辖的原因。
2.重庆直辖的意义。
3.重庆直辖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
3.重庆市直辖6年来发展的基本经验。
二、一般掌握1.重庆的历史变迁。
第二章优越的地理位置与丰富的自然资源一、重点掌握1.重庆地形地貌的特点。
2.重庆水资源的概况。
3,重庆的教育资源概况。
二、一般掌握1.重庆的矿产资源。
2.重庆的气候资源。
3.重庆的文化旅游资源。
第三章突飞猛进的重庆经济(上)一、重点掌握1.重庆工业经济发展出现的特点。
2.重庆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3.加快重庆工业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3.加快重庆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二、一般掌握1.重庆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第四章突飞猛进的重庆经济(下)一、重点掌握1.加快重庆旅游业发展的工作重点。
1.重庆交通建设的目标与任务。
2.重庆新世纪前20年的战略目标及基本要求。
3.今后五年,重庆实施新世纪前20年的战略目标及其基本要求、工作重点。
《重庆市情》最新最全面的试题和答案复习过程
《重庆市情》最新最全面的试题和答案重庆市情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999年,美国《财富》杂志将重庆列为中国排名第四的最具投资潜力、发展潜力和竟争力的城市。
2.重庆简称渝,是中国西部惟一的直辖市。
3.重庆雨季集中在夏秋,也有“雾都”之称。
4.重庆市常年雨量充沛,但分配不均,主要降水量集中在4月至9月。
5.古代重庆名为巴。
6.宋朝时,重庆的名称由恭州改为重庆府。
7.重庆市树为黄葛树,市花为山茶花。
8.重庆共 40个区县(自治县、市)。
9.重庆既以山城著称,又以江城扬名。
10.重庆要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首先要建成三中心、两枢纽和一基地。
11.把重庆建设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基本标志要求是资源配置市场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市政建设现代化和城市管理规范化。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多选、少选、不选皆不得分)1.下列关于重庆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CD )。
A.重庆是中国西部惟一的直辖市B.重庆的地貌以丘陵、高山为主,坡地面积大,层次性明显C.重庆坐落在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D.重庆既以山城著称,又以江城扬名2.下列关于重庆的历史变迁,说法不正确的有( B )。
A.古代重庆名为“巴国”B.战国时期,吴委张仪在巴国筑江州城(今重庆),以统治巴国,距今2200多年C.隋统一中国后,实行州、县二级制。
开皇三年,改江州为渝州D.明朝,在全国实行省、府、州、县四级行政建置,重庆府为四川省所辖13府之一,含3 州、17县。
其中,重庆府直辖11县3.新世纪,重庆被赋予进一步发挥( ABD),带动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重任。
A.区位优势 B.窗口作用C.强化生产作用 D.辐射作用4.将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基本要求之一为功能定位要求,包括(ACD )。
A.支撑功能 B.分散功能C.强化生产功能 D.服务功能5.关于重庆人口的年龄构成的突出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
A.人口年龄构成为老年型,并继续向老年型方向发展B.目前重庆市人口的生育高峰期尚未结束。
重庆
新闻网页贴吧知道MP3图片视频百科文库重庆进入词条搜索词首页自然文化地理历史生活社会艺术人物经济科学百科名片重庆重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个直辖市之一,地处中国西南。
是中国重要心城市之一,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内陆出口商品加工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先行区,中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长江上游科果产业化基地,长江上游生态文明示范区,中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区,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长江上游航运中心,中国政府实行西部大的开发地区以及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历史悠久,国布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因为重庆的地理环境,重庆多山雾,故又有雾都、山城的别名。
中文名称:重庆市外文名称:Chungking/Municipality of Chongqing别名:山城、桥都、雾都行政区类别:中央直辖市所属地区:中国西南下辖地区: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政府驻地:重庆市人民路232号电话区号:023邮政区码:400000-409900地理位置:四川盆地东部丘陵面积:82,402.95人口:3235.32方言: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著名景点:长江三峡,解放碑,朝天门,大礼堂,机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万州五火车站:重庆站,车牌代码:历史名人:巴蔓子、秦良玉简称:重庆目录suiyuan163163助理小编 二级|消息|我的百科|我的知道|百度首页|退出城市概况 市名重庆市(拼音:Chóngqìng Shì),中文简称渝。
曾用名:江州,巴郡、楚州、渝州、恭州。
经纬度重庆位于东经105°17′至110°11′、北纬28°10′至32°13′之间。
乡镇308个乡、589个镇、129个街道办事处、2066个居委会、9065个村委会 主要领导市委书记薄熙来,市长黄奇帆。
城市面积8.2403万平方公里。
2008末年主城区建成区面积640平方公里,比2007年建成区增加21.21平方公里5.0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四个资源层次(一)摘要:重庆市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可利用资源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生存基本资源,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工业基础和劳动力资源;第二层次是创建美好生活基本资源,主要包括服务资源、旅游资源、区位优势和乐观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第三层次是可持续发展基本资源,主要包括科技、人才和企业家;第四层次是关键资源,主要包括先进的思想观念和有利于发挥创造力的环境。
关键词:长江上游经济中心;重庆市;资源层次;可持续发展;关键资源Abstract:TheresourceswhichChongqingownstosupportitselftobecometheeconomiccenteroftheupperreach esoftheChangjiangriver,includefourlevels.Thefirstlevelisthebasicresourcesforliving,whichincludenatureresources,industryfoundation,andlabourforces.Thesecondlevelistheresourcesformakingagoodlylife,whichincludetheresourcesforserviceandtour,superiorityofChongqing'slocation,andthepeople'sspiritofoptimismandmakingprogressforever.Thethirdlevelisthebasicresourcesforco ntinuousdevelopment,includescienceandtechnology,peoplewithability,andenterprisers.Thefourthlevelisthekeyresources,includeadvancedideasandcircumstancewhichisinfavoroftheexertingofcreativity.Keywords:EconomicCenteratUpperReachesofYangtieRiver;Chongqing;levelsoftheresources;sustainabledevelopment;keyresources重庆市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那就是“三中心、两枢纽、一基地”。
所谓“三中心”,就是要在长江上游形成商贸、金融、科教文化三个中心;“两枢纽”,就是要建成辐射西南、汇接全国的交通、通信两大枢纽;“一基地”,就是要建成中国西部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产业基地。
重庆市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有很多可供开发和利用的资源。
这些资源的功能各不相同,本文将其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生存基本资源;第二层次是创建美好生活基本资源;第三层次是可持续发展基本资源;第四层次是关键资源。
因其功能不一样,开发利用的指导思想也不一样。
一、生存基本资源太阳光、空气、水、土地、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资源。
虽然空气的污染问题已经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但是它和太阳光一样可以归入不可耗竭资源之列。
而水、土地、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是当今人们最为关注的生存基本资源。
对重庆人民而言,工业基础也是一种生存基本资源。
由于生活艰苦,自古以来,吃苦耐劳的精神成了重庆人生存的基本精神支柱。
1.保证生存的土地资源。
重庆市幅员8.23万km2,地貌主要是山地(占73%)和丘陵(占20%),缓丘平坝仅占7%。
2003年末,重庆市有土地面积822.69万hm2,其中农用地占总面积的84.43%,建设用地占6.56%,未利用地占8.91%1]。
农用地主要是耕地(占28.54%)和林地(占38.78%),另外有少量园地和牧草地。
2004年全市总人口3144.23万人,城镇化水平43.5%2]。
人均土地面积很少,约为全国人均土地面的30%。
根据刘雪等3](2006)的评价,重庆市的土地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和经济安全上处于初步安全水平。
对重庆市人民而言,特别对广大农村人民而言,土地资源是最重要的生存基本资源。
2.多种多样的生物资源。
重庆市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分布着从亚热带到温带的植物和植被资源,植物种类多,有6000种左右,被列为国家级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至少有63种,特有植物和模式标本植物47种以上。
有药用植物约2000种,粮经类栽培植物1000多种。
森林覆盖率为20.98%。
有脊椎野生动物600种,其中陆生野生动物500种,水生动物100多种。
还有饲养动物170多种4]。
在发展柑橘、油菜、水稻、马铃薯、南方早熟梨、茶叶、蚕桑、肉羊和水产品等农产品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3.丰富的水资源和水能资源。
重庆市的当地水资源主要由地表水和地下水组成。
全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总量511.4亿m3。
地下水储量为131.66亿m3,可开采量45亿m3(重庆市地表水与地下水交换频繁,此处未扣除重复计算部分)。
全市人均当地水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全国人均的70%、全世界人均的15.6%,而且分布不均匀,污染比较严重。
重庆市的过境水资源十分丰富,全市有入境河流36条,出境江河主要是长江,多年平均过境水量为3981.32亿m3。
水能资源比较丰富,理论蕴藏量1388万kw,可开发量为760万kw5]6]。
2009年三峡工程竣工后,重庆将拥有这个库容储量400亿m3的世界级大水库。
总之,重庆市当地水资源贫乏,而过境水资源丰富,为重庆人民使用清洁饮用水和发展清洁能源、现代工业及农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4.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矿产资源。
重庆矿产资源在全国具有一定比较优势7]。
截至2005年底,全市已发现矿产68种,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54种,已开发利用的矿产39种。
重庆的矿产资源有4个特点:(1)矿产的分布比较集中,且靠近水陆交通干道,运输成本低;(2)矿藏种类较多,以非金属矿为主,金属矿较少,主要是能源、化工、建材原材料;(3)天然气、铝土矿、锰矿、钡矿、锶矿、硅矿、镁矿、盐矿、煤炭、铁矿等10余种是优势矿产资源;(4)矿产资源总量不丰富,中小型矿床多,大型矿床少,开发利用难度较大。
5.雄厚的工业基础。
重庆是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工商业中心城市,是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和国防工业战略要地之一。
重庆近代工业萌芽于19世纪末,在抗日战争和三线建设等时期发展形成了国防、汽车、仪表、铝业、钢铁等基地,工业基础雄厚8]9]。
改革开放以来,又发展了汽车摩托车这一主要支柱产业,机械、化工、医药、仪表、轻工、电子、建材、能源等行业也实现了技术装备和产品质量的升级换代10]。
重庆工业拥有辉煌的过去,但是工业体系以重化工业为主,在新形势下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不能消化当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资源,而且污染严重。
当前,雄厚的工业基础既是重庆腾飞的基础,也是重庆人民,特别是市民的一种生存基本资源。
6.吃苦耐劳的劳动力资源。
重庆有比较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他们赖以生存的基本品格就是吃苦耐劳。
重庆在历史上地域闭塞,道路坎坷,气候湿热,艰苦的生活环境迫使人们必须加倍努力奋斗才能生存,造就了重庆人勤劳、肯吃苦的传统11]。
重庆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川江纤夫”和“棒棒军”等特殊人群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吃苦耐劳是重庆老百姓在这块自然条件并不特别优越的土地上自强不息、繁衍生息3000年不绝的基本精神支柱。
二、创建美好生活基本资源仅仅维持生存对当代重庆人来说是不够的,还需要“提高生活质量”,过上美好生活。
完善周到的服务、赏心悦目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方便快捷的交通通讯、乐观向上受过良好教育的公民等,是构成一幅“美好重庆生活画卷”的基本要素。
而提高生活质量要比维持生存难度大,需要发挥人们的创造能力,因此称这些保证生存质量的资源为“创建美好生活基本资源”。
1.逐渐完善的服务功能。
重庆市已经发展了比较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医疗卫生、金融保险、信息中介、邮电通信、商贸、物流、体育和文化等服务设施。
政府正在加快传统服务业的改组改造,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以增强重庆的综合服务功能12]。
服务功能的完善,不但是重庆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也是吸引市外、国外资金来渝投资,发展重庆经济的重要保障。
2.特色鲜明的旅游资源。
重庆雄奇壮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独特的山城和江城风貌、鲜明的建筑风格、突出的巴渝文化,构成了特色鲜明的丰富的旅游资源。
截止到2002年,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级旅游区38个13],还有一批市级旅游景区。
2005年,全市共有旅行社220家,星级饭店189家,旅游直接从业人员19.96万人,基本形成了以“行、住、食、游、购、娱”等要素为主体,其他关联产业为支撑,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旅游产业体系14]。
旅游资源是重庆人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后,追求精神生活的一种重要的可利用资源,也是吸引外地游客的观赏性商品资源。
3.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交通枢纽地位。
自古以来,重庆就是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的重要经济、政治和军事中心,也是联结东西部的内陆商埠城市。
今天仍然是大西南乃至西部地区面向沿海地区、面向世界的咽喉和枢纽。
重庆市基础设施功能完备,是中国西部唯一集水、陆、空运输方式为一体的交通枢纽。
地处长江上游经济带的核心地区,起着连接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的承东启西、左递右传的作用,是中国政府实行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开发地区9]15]。
重庆不可替代的区位优势和交通枢纽地位,有利于成为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中心。
4.乐观向上受过良好教育的公民。
重庆人具有耿直豪爽、敢说敢为的性格11]13]。
重庆人的祖先——古代巴人就以勇悍果敢、英勇善战之名流传千古;抗日战争时期,重庆人在被日本人反复惨烈轰炸的焦土上反复重建家园;解放战争时期,重庆留下了坚贞不屈、积极准备迎接新中国的“红岩精神”;改革开放的今天,重庆人率先在足球场上喊出了“雄起”这一响亮的口号。
这一切都表明重庆人具有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品质,这是重庆创建美好生活的精神源泉。
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还需要有良好的教育和文化底蕴做后盾,才能够创造美好的生活。
到“十一五”末,重庆市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比例将达到85%,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和在校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30%16]。
一个乐观向上、受过良好教育、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群体正在发展壮大,他们是创造“和谐重庆”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