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数学教案解决问题_冀教版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8.5列方程解决问题(2课时) 教案
第5节列方程解决问题(2课时)第1课时列方程解决问题(1)【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7~90页。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尝试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2.能根据情境图找到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3.体验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积极情绪,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通过创设情境,思考第一题的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进一步思考方程的含义。
5.把每例题的方程列出来,并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6.这一步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查等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正确地找出等量关系。
【教具学具】教具:投影仪。
学具:教科书,练习本。
一、复习引入1.解下面的方程。
3.5x-6=1 3x+5x=4.8学生独立完成。
2.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用方程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1。
(1)出示幻灯片,教学例1。
让学生读题,说一说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2)教师提问:王叔叔每分钟用电脑打字的速度和手写的速度有什么关系?启发学生找出等量关系:每分钟手写的字数×3=每分钟打的字数。
(3)引导学生:如果用x表示王叔叔每分钟手写的字数,根据等量关系可以列出什么样的方程?学生讨论并列方程。
教师说明:列方程时,首先要写“解”字和设出未知数x,再列方程。
最后教师找学生示范:解:设王叔叔每分钟手写x个字。
3x=12021 x=12021x=40答:王叔叔每分钟手写40个字。
(4)鼓励学生试着解方程。
引导学生交流时说一说解方程的思考过程。
特别说一说x=12021这一步的想法,教师最后要板演解题步骤。
2.教学例2。
(1)出示幻灯片,教学例2。
读题,看情境图,说一说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2)教师提问:2倍少4本是什么意思?你能找到怎样的等量关系?小组展开讨论,可以全班议论,给学生充分表达不同方法的机会和时间。
列方程解答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问题-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列方程解答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问题-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问题的解法。
2.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
3.通过例题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列方程解决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问题的方法。
2.通过较为复杂的例题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教学难点1.对学生进行列方程的讲解。
2.理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问题的解决方法。
四、教学方法通过课堂讲解、板书、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入本节课的内容:假如带上一个馒头要7元,带上一个鸡蛋要3元,那么带上一个馒头和一个鸡蛋需要花费多少钱?请同学们自己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2. 阐述列方程的思路在解决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问题时,通常需要列方程解决。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什么是方程?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列方程解决问题?列方程是解决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思维方式。
在列方程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先分析问题,确定未知量,然后根据问题中提供的条件和关系进行方程的列举,最终求解未知量。
3. 练习列方程请同学们做以下练习:买苹果和桃子,苹果每个1元,桃子每个2元,一共花了6元,请问买了多少个苹果和桃子?解题思路:假设买了x个苹果和y个桃子,则有x + 2y = 6,因为每个苹果1元,每个桃子2元,所以x + 2y = 6。
再设x + y = n,则y = n - x,代入前面的方程中,得到x + 2(n - x) = 6。
化简后得到x = 2 - n,y = n - 2。
因为x和y都必须是正整数,所以n只能是2或3,且n=2时x、y都不是正整数,所以n=3时,x=1,y=2,即买了1个苹果和2个桃子。
4. 拓展思考请同学们思考:(1)有一个长方形,长和宽的长度分别为x厘米和y厘米,它的面积等于24平方厘米,试求长和宽各多少厘米?(2)有两个数,它们的和是20,而且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3倍,试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3)解题思路:在这个问题中,我们已知长和宽的乘积是24平方厘米,设长为x厘米,宽为y厘米,则有xy=24,即一个关系式。
《解决问题》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案 4篇
《解决问题》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案4【教学目标】1、通过“商店买东西”的情境,灵活运用有关除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2、通过独立探索、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进一步加强对2——6的乘法口诀计算除法的掌握。
3、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
在问题处理中,体验成功,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运用表内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做到学与用的有效结合。
【教学难点】通过已知条件,找出问题与已知条件的关系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口算9÷9=42÷6=45÷5=27÷3=64÷8=36÷4=72÷8=36÷9=63÷7=72÷9=49÷7=32÷4=二、探究新知1、主题图师:星期天,妈妈带着文文来到了玩具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教材图片,遮住价格)看到什么了?问题:1.你都知道了什么?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预设:1玩具熊,地球仪,皮球,汽车.2.玩具熊6元地球仪8元皮球9元)师:出示题目“56元可以买一个地球仪?”怎么解决?为什么不能解决?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什么信息?预设:要知道地球仪几元?(是纠正“一个地球仪几元,即单价”)师:出示地球仪的价格,还需要告诉你其余商品的价格吗?比如小熊6元,皮球9元?谁能把相关联的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读一读?预设:不用知道小熊、皮球的价格。
一个地球仪8元钱,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2、列式,解答问题。
(1)独立列式,想一想“为什么这么列,你是怎么想的?”(2)汇报预设:一个地球仪8元,求能买几个就是求56元里面有几个8元。
这属于平均分问题,应该用除法计算。
师板书:56÷8=7,想:56里面有()个、独立思考,验证结果。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解决问题_冀教版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解决问题_冀教版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小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⑴想一想这只非洲够能追上这只鸵鸟吗?为什么?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狗的1.3倍,表示鸵鸟的速度除了有一个非洲狗那么多,还要多,所以非洲狗追不上鸵鸟。
⑵是这样的吗?我们一起来算一算?①怎样列式?②为什么这样列式?求56的1.3倍是多少,所以用乘法。
使学生明确:现在倍数关系也可以是比1大的小数。
⑶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⑷算得对吗?可以怎样验算?⑸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计算、验算,鸵鸟的速度是72.8千米/小时,比非洲狗的速度怎样?能追上鸵鸟吗?说明刚才我们的想法怎样?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组题。
2.看因数,比较积和因数的大小。
①出示练习一第10题中积和第二个因数的大小。
先计算。
②引导学生观察:这两道例题的乘数分别与l比较,你发现什么?③一个因数比1大或者比1小时,积的大小与另一个因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因为1.2×0.4中另一个因数是0.4比1小,求的积还不足一个1.2,所以积比第一个因数小;而2. 4×3的另一个因数是3比1大,求的积是2.4的3倍(或3个2.4那么多),所以积比另一个因数大。
④你能得出结论吗?当一个因数比1小时,积比另一个因数小;当一个因数比1大时,积比另一个因数大。
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这种关系初步判断小数乘法的正误。
⑤专项练习。
练习一第12题先让学生独立判断。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讲明道理,明白每一小题错在什么地方。
三、运用1.做一做:3.2×2.5= 0.82.6×1.08=2.708先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2.练一练:在括号里填上“>”、“<”或“=”。
①0.75×0.99( )0.75②3.01×0.98( )3.01③0.989×1.01( )0.989④0.01×1( )0.012.练习一第13题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师生共同小结板书设计较复杂的小数乘法例5 56×1.3=72.8(千米/时)5 6× 1.31 6 85 67 2.8。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列方程解应用题
学习例2。(列方程解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1.学生观察、发现情境图中数学信息及要解决的问题。
2.教师: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王叔叔每分钟用电脑打字的速度和手写速度有什么关系?
3.小组讨论:怎样用等式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
4.列方程。(1)12Fra bibliotek÷3=X(2)3X=120
课堂小结:你学到了什么?
情境引入:
展示目标:
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
质疑答疑:
专项训练:
综合训练:
课堂小结:
教学随笔:
(3)120÷X=8
5.试着解方程。
再次小组讨论上面三个方程及解方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一个:与算术方法相同;
第三个:不会解或者解起来比较困难,(在小学阶段不要求解此类方程)。
得出结论:第二个是比较合适的方程。
质疑答疑:你在上面两题中学到解方程的方法了吗?
专项训练:书上练一练的1、2、3、题
综合训练:书上的4、5题。
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学习例1
1.观察情境图,了解图中的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2.本例题重点在“解方程”,通过学生观察情境图,发现数学信息及要解决的问题,自己列方程并试着解方程。
3.交流时重点通过提问“方程两边为什么都减去58”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学会解方程。
(1)重点通过“方程两边为什么都减去58”的问题,启发学生交流解方程的依据,学会解方程的思路和方法。
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应用问题
第4课时: 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应用问题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本课知识
前后联系
教学目标
参考教案
书写教案
教学重点
应用等式性质列、解一步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4 解决问题:购物问题好简便运算 ▎冀教版(2014秋) (1)
五年级上《购物问题和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购物问题和混合运算》是冀教版教材第九册第二单元《小数乘法》第6时的内容,本课时内容是在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整数乘法运算定律的基础上,把学生置身于解决问题的情境中,经历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并用小数乘法知识解决简单问题,能应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简便运算。
围绕“乘法的分配律”这一核心知识,通过“王老师要为幼儿园买香蕉、苹果各14千克,她带了150元钱,够吗?(香蕉5.6元/千克,苹果4.4元/千克)”的相关图片、信息,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感受到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应用,并能解决实际问题,能表达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2、学生分析学生在整数乘法中,已经掌握了乘法的三种运算定律,会进行整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五年级再一次安排简单问题和混合运算,目的是让学生利用简算方法的有效迁移,学会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并能利用相关知识解决有关混合运算实际问题。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确定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促进学生已有经验的正迁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归纳概括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教学目标增强学生运用小数乘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
4、教学重点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二、教学过程自学自研,教室里静得出奇,孩子们的大脑在飞速地运转,享受着独立思考的快乐;小组交流开始了,组长有序的组织,教室里热闹起来,你补充,我纠错,他质疑……合作的氛围热烈而真诚。
当教室里慢慢静下来的时候,小组交流结束了,全班展示交流开始:师:老师刚才发现,九组组长对本组6号进行了有效的帮助,她为小组赢得2分!刚才老听到二组有掌声响起,请二组组长起立,告诉我们为什么?生:(二组组长杨宇宁)因为我们组的1、2、3、4、5号同学全没做出那种简单的方法,而6号同学做出来了,我们给他掌声鼓励!师:真好!我们还学会了激励性评价!现在,我们目光聚焦前黑板,请对抗组来点评1组的展示。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5.4 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冀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5.4 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 冀教版一、说在前面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方法后,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而且不同的方法都有其优缺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尝试通过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多元思维能力。
本篇教学设计主要围绕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第五章的第四节“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展开讨论,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促进学生思维的多元发展。
二、教学目标1.了解实际问题的多种解法;2.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3.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主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概念、特点和优缺点;2.如何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
四、教学内容及步骤4.1 导入•引入教学主题:“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你们有什么想法?”•让学生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引导大家讨论不同的解题方法。
4.2 直观体验•教师出示一组图片,让学生描述其内容,并尝试创新性地解释图片中的数学概念。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片中的数学概念,并依照自己的理解,试图通过画图、解释文字、表格等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不同方法的优缺点,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让学生相互学习。
4.3 实战演练•教师出题,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在限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地使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学生在小组或个人自主探究中解决问题,并尝试寻找不同解题方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师在解题过程中注意个别误区的纠正,同时提醒学生解题时需考虑方法的合理性、效率和可行性。
•学生在解题后归纳总结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并从方法的角度反思解题体验和方法的选择是否正确。
4.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学生通过小组展示、讨论,总结出了多样解题方法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学生利用自主思考、讨论总结的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题能力。
五、教学建议•教师在引导学生尝试多种解题方法时,可给予一定的启发和引导,但不应直接引导学生选择特定的解题方法。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9.1鸡兔同笼问题教案
九探索乐园第1节鸡兔同笼问题【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95~96页。
【教学目标】1.掌握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2.思考数学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如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3.通过猜测、列表、假设或列方程等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4.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向学生渗透转化、函数等数学思想和方法。
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体会用假设法和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难点:理解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算理。
【教具学具】教具:投影仪。
学具:练习本。
一、情境导入师:我国古代民间流传着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題上,大约在1500年前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有这样一道趣题——《鸡兔同笼》,它流传广泛,影响深远,近千百年来引起很多中外数学爱好者的广泛关注,那“鸡兔同笼”问题到底有什么魅力吸引着他们?这里面又蕴含着哪些数学因子?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揭开《鸡兔同笼》这块神秘的面纱。
教师:这就是“鸡兔同笼”问题。
(板书)。
二、探究新知1.出示课本95页教学情境图。
师:根据这幅情境图你获取了哪些信息?指名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从图中获取必要的信息,明确所提的问题,并理解“鸡有10只,兔有12只”的猜想是不对的,因为如果鸡有10只,兔有12只,那么它们的腿数是2×10+4×12=68,不符合题意,题意是70条腿。
2.自主探索,小组讨论。
师:你会解决鸡、兔各有多少只的问题吗?请用学过的方法和知识解决这个问题。
让学生独立解决,并在小组内展开交流。
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中典型的算法,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3.全班交流,解决问题。
指名汇报,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策略,只要学生能够提出合理的算法,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并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合理的解法。
学生可能会提供以下三种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1解决问题和简便运算课件(共18张)
因数相同,运 用乘法分配律
7.08×2.7+7.08×7.3
=7.08×(2.7+7.3) =7.08×10 =70.8
1.25×8=10,运用乘法交换律
因数相同,运 用乘法分配律
1.25×25.5×8 =1.25×8×25.5 =10×25.5 =255
2.星期天,小明和妈妈乘出租车去姥姥家。下车时应付费多少元?
【选自教材P17 练一练第2题】
前3千米:8元 超过3千米:(9-3)×1.5=9(元)
8+9=17(元)
答:下车时应付17元。
3.拍全班合影照片一共要付多少元钱?
【选自教材P17 练一练第3题】
分段计费: 总价=定价+加印费 加印费=加印数量×单价
你能看出这张 表的妙处吗?
王丽是一个卖大米的专业户,她制作了一个特殊的价格 表,不用计算器,很快就能口算出顾客买米应付的钱数。
每千克大米是4.5元 单价×重量=总价
买5千克大米就是1千克+4千克,就是18+4.5=22.5(元) 买6千克大米就是2千克+4千克,就是18+9=27(元),……
课堂小结
24.5+2.6×50 =24.5+130 =154.5(元) 答:拍全班合影照片一共要付154.5元。
【选自教材P17 练一练第4题】
4.
可用乘法分配律
(12.5+1.1)×0.8
4.32×0.15-0.248
=12.5×0.8+1.1×0.8
=0.648-0.248
=10+0.88
=0.4
=10.88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5篇)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5篇)篇一: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的加减法。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讲授法。
教学重点: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异分母分数先通分再加减的计算思路。
即只有相同分母的分数之间才能直接相加减。
教学准备:长方形白纸、课件。
教学过程:一、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
他俩一共用着这张纸的几分之几?两个人一起在同一张图片上画出自己所用的纸的大小。
笑笑首先在纸上画出了这张纸的1/2,淘气继续画出这张纸的1/4。
二、启发思考1、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算式,提问学生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分数的加减法知识是否可以解出这个分数。
学生回答道,不行的因为我们以前学过的是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加减,这个分数的分母一个是2一个是4不相同。
2、讨论具体的计算方法。
3、汇报讲解,同分母分数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
4、进一步小结。
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可以直接想加减。
三、拓展思考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笑笑用了纸的1/2、淘气用了纸的1/4,所以根据题意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应该用减法计算。
利用上面的方法继续解题。
四、小结通分的实质就是讲分数单位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
五、练一练折纸教学反思: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加减法:先观察相加减的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先通分,将分母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就可以相加减了。
篇二: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经历猜测、实验、数据整理和描述的过程,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3、积极参加摸棋子活动,在用可能性描述事件的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生谈话,由围棋子是什么颜色的引出把6个黑棋子,4个白棋子放在盒子中和“说一说”的问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同步配套】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7解决问题(二)冀教版
【同步配套】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7 解决问题(二)冀教版教学内容:解决问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菜市场的问题情境,经历观察、讨论、解决购物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能对“购物”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学会处理购物中遇到的简单情感目标: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丰富生活经验,提高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购物中“去零”、“凑整”和“估算”现象教学难点:学会处理购物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教学方法:课堂授课和互动相结合。
课前准备:准备好课本,本子,蔬菜图片,了解蔬菜价格的信息。
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课前导入教师出示PPT同学们,你们平常吃的水果、蔬菜都是从哪买的呢?从菜市场还是超市呢?你有没有注意过买菜的时候都是怎么计算钱数的?学习目标:教师出示PPT1.学会用不同的估算方法来解决超市购物问题的过程,体会用估算解决购物问题的简便性。
2.在解决有关小数乘法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估算的意义。
学习难点:教师出示PPT1、体会估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同学交流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2、培养学生自觉应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新知讲解:教师出示PPT探索新知镜头一师:课件呈现第一幅图。
让学生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并汇报。
生:一个阿姨去买菜,她买了1.2千克西红柿。
生:每千克西红柿1.6元。
师:课件呈现第二幅图,说一说阿姨是怎样计算要花多少钱的?生:她是先算1千克西红柿是1元6角,0.2千克就是1.6×0.2,是0.32元,就是3角2分,加起来一共1元9角2分。
师:也就说她先算1千克西红柿多少钱,再算0.2千克西红柿多少钱,然后加起来。
这种方法不错,老师买菜时,也经常这样算。
师:课件呈现第三幅图,师:再看这个画面,说一说阿姨和售货员在做什么?你发现了什么问题?生:阿姨给了叔叔2元钱。
叔叔找给阿姨1角钱。
生:我发现叔叔少要了2分钱。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最新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白话文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最新5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教学过程:1、通过回顾与整理,对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梳理,进一步建立关于圆的认知结构。
2、通过练习与运用,进一步熟练运用圆的有关知识及相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对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梳理,进一步建立关于圆的认知结构。
教学难点:运用圆的有关知识及相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一、回顾与整理1、师: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具体的知识?将你学到的圆的知识有条理地整理出来。
2、学生在小组中整理。
3、小组汇报,教师板书(1)圆的基本特征。
(2)圆的周长计算。
(3)圆的面积计算。
(4)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4、根据整理的知识点,指名说说每个知识点具体的内容。
5、小结:学是为了用,我们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就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一些相关的问题。
二、练习与应用1、完成练习与应用第1题。
(l)学生独立在本子上完成。
(2)说说画圆的步骤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2、完成练习与应用第3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说说是怎样算的。
3、完成练习与应用第4题。
(1)学生独立计算。
(2)集体交流。
(3)追问: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有什么不同的地方?4、完成练习与应用第5题。
(1)理解题意。
(2)独立计算。
(3)集体交流。
(4)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与圆有关的自然现象?5、完成练习与应用第6题。
(1)理解题意。
(2)独立计算。
(3)集体交流。
6、完成练习与应用第7题。
(1)提问:要求“从小方家到学校大约有多少米”,首先要知道什么?根据题中的信息,怎样求有多少米呢?(2)学生独立计算。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 “鸡兔同笼”问题1-冀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 “鸡兔同笼”问题1-冀教版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鸡兔同笼” 问题的解法。
2.能够与同学共同解决问题。
3.能够掌握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1.“鸡兔同笼” 问题的解决过程。
2.运用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难点1.认识问题的本质。
2.用图像与文字结合的方式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思考究竟什么是“鸡兔同笼” 问题。
然后,老师再引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
2. 授课内容1.条件分析首先,让学生明确问题的条件。
鸡和兔的数量和笼子里的脚总数是已知的。
学生可以先在纸上或者黑板上面列出下面的表格:条件数量鸡的数量a兔的数量b根据题目,我们还可以知道笼子里总的脚数,计算每只鸡和兔子的脚数,然后将他们相加得到总的脚数。
条件数量鸡的数量a兔的数量b每只鸡的脚数2每只兔子的脚数4总的脚数c因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方程:2a + 4b = c2.解决问题通过求解上述一元二次方程我们可以得到鸡和兔子的数量。
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试试看,如果没有思路可以逐步引导,先列方程,然后依次做运算。
最后将得出的解写在表格中。
根据不同的问题所给条件会有所变化,所以解题的方式也会不同。
这时候,老师可以再次通过问题的思考让学生自己探究解决方案。
3. 讲解总结最后,学生需要对这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老师可以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来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在最后总结的同时,老师可以强调一下解题要点。
作业老师可以发布一些类似“鸡兔同笼”问题给学生自己解决,作为课下练习。
总结通过本节课程的授课,我们能够更好的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解决逻辑,成为了运用逻辑推理能力解决问题的高手。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8列方程解决问题(一)教案与反思金品
8.4 列方程解决问题(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
一、解方程
7X+15=29 3X-6=48 16×5+5X=90 6.8X-4.4=0.4×6
二、只列方程不解答。
1、一个数乘3,加上4乘12等于84,这个数是多少?
2、小红和小明家住一条街,相距810米,两人同时从家中出发9
分钟相遇,小红每分钟行40米,小明每分钟行多少米?
三、红红买了6支铅笔和6个练习本,一共用去13.8元。
每个练习本的售价是1.5元,每支铅笔的售价是多少元?
四、每千克苹果2.2元,买3千克桃子比买5千克苹果多花2.5元,每千克桃子多少元?
五、一天需运走35吨货物,如果货车每次能运5吨,上午运了3次,下午要运几次才能运完?
答案
一、x=2 x=18 x=2 x=1
二、 1. 3 x+4×12 =84 2. 40×9+9 x=810
三、 1.5×6+6 x=13.8 x=0.8
四、 3 x-2.2×5 =2.5 x=4.5
五、 3×5+5 x=35 x=4
【素材积累】
不要叹人生苦短,若把人一生的足迹连接起来,也是一条长长的路;若把人一生的光阴装订起来,也是一本厚厚的书。
开拓一条怎样的路,装订一本怎样的书,这是一个人生命价值与内涵的体现。
有的人的足迹云烟一样消散无痕,有的人却是一本耐读的厚书,被历史的清风轻轻翻动着,给一代又一代的人以深情的启迪与深刻的昭示。
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适用对象本教案适用于五年级学生,主要涉及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知识点。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理解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2.掌握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方法;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方法,具体内容如下:一、相遇问题的基础概念相遇问题是指在不同的速度下,两个或多个人物在某一时刻在同一位置相遇的问题。
相遇问题通常涉及到两个或多个人物之间的速度、位置、时间等因素。
二、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方法列方程是用代数符号表示问题中所涉及的未知量,并将其转化成方程组对未知数进行求解的方法。
在相遇问题中,可以通过列方程解决相遇的时间等问题。
列方程的步骤如下:1.确定未知量。
在相遇问题中,一般涉及到速度、时间和距离等未知量,需要将其转化成代数符号。
2.列出方程。
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列出方程组。
3.解方程。
将方程组化简,得到未知量的解。
下面以一个例子来说明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具体方法。
三、例题示范题目:甲、乙两人在同一条路上行驶,相向而行,相距120米时相遇,已知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慢6米/分钟,求两人的速度。
解答:1.确定未知量:甲的速度为v1,乙的速度为v2,两人的行驶时间为t。
2.列出方程:根据相遇时两人的距离和速度的关系,得到以下方程组:v1*t + v2*t = 120v1 = v2 - 63.解方程:将第二个方程代入第一个方程,化简得到:(v2-6)*t + v2*t = 1202v2t - 6t = 120v2t = 60 + 3t由于两人相向而行,总距离不变,根据公式 d = vt,可以得到:(v1 + v2)*t = 120(v2-6 + v2)*t = 1202v2t - 6t = 120v2t = 60 + 3t将 v2t = 60 + 3t 代入 2v2t - 6t = 120,解得 t = 20 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解决问题_冀教版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那么。
2.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一个因数比l小时,积比另一个因数小;当一个因数比1大时,积比另一个因数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那么;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教学难点
1.正确点积的小数点;初步理解和掌握。
2.当一个因数比l小时,积比另一个因数小;当一个因数比1大时,积比另一个因数大。
教学过程:
导入
【一】复习准备:
1思考并回答。
(1)做小数乘法时,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2)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你知道该怎么办吗?如:0.02×0.4。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乘法。
〔板书课题:较复杂的小数乘法〕。
【二】新授:
1.课件出示
教学例5:
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小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 3倍,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⑴想一想这只非洲够能追上这只鸵鸟吗?为什么?
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狗的1.3倍,表示鸵
鸟的速度除了有一个非洲狗那么多,还要多,所以非洲狗追不上鸵鸟。
⑵是这样的吗?我们一起来算一算?
①怎样列式?
②为什么这样列式?
求56的1.3倍是多少,所以用乘法。
使学生明确:
现在倍数关系也可以是比1大的小数。
⑶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⑷算得对吗?
可以怎样验算?
⑸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计算、验算,鸵鸟的速度是72.8千米/小时,比非洲狗的速度怎样?能追上鸵鸟吗?说明刚才我们的想法怎样?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组题。
2.看因数,比较积和因数的大小。
①出示练习一第10题中积和第二个因数的大小。
先计算。
②引导学生观察:这两道例题的乘数分别与l比较,你发现什么?
③一个因数比1大或者比1小时,积的大小与另一个因数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
因为1.2×0.4中另一个因数是0.4比1
④你能得出结论吗?
当一个因数比1小时,积比另一个因数小;当一个因数比1大时,积比另一个因数大。
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这种关系初步判断小数乘法的正误。
⑤专项练习。
练习一第12题
先让学生独立判断。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讲明道理,明白每一小题错在什么地方。
【三】运用
1.做一做:
3.2×2.5=0.8
2.6×1.08=2.708
先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2.练一练:在括号里填上〝>〞、〝<〞或〝=〞。
①0.75×0.99()0.75
②3.01×0.98()3.01
③0.989×1.01()0.989
④0.01×1()0.01
2.练习一第13
题
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师生共同小结板书设计
较复杂的小数乘法
例556×1.3=72.8(千米/时) 56
× 1.3
168
56
7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