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整理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方向与路线》单元分析(一)单元教育目标1.能读懂平面示意图,能根据物体相对于参照点的角度确定并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2.在根据示意图描述物体的方向和运动路线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能回答教材中提出的行走路线问题,能设计自己的出行方案,并清楚地说明出行的路线。
4.了解日常生活中许多事物都可以借助平面示意图表达和交流,感受方向、路线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单元教材说明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认识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会用八个方向词描述平面示意图中相对于某个观测点的物体所在的方向,以及会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基础上学习的。
主要内容包括:在示意图上用角度确定并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行走的方向和路线。
方向与路线,是图形与几何部分“图形与位置”中的内容。
本学段《数学课程标准》关于方向与路线的课程内容要求有两条:第一,要求学生能根据物体相对于参照点的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第二,要求学生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这些知识和内容,即是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常识和经验,又是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还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素材。
在教材安排上,考虑到“根据物体相对于参照点的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需要用到比例尺的知识,所以本套教材落实“课程内容”第1章的要求分两次来编排。
本单元在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会用八个方向描述物体位置的基础上,用角度确定并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六年级上册学习了比例尺以后,再安排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根据示意图设计游览的线路。
这样安排教材内容,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规律,有利于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单元共安排2课时,具体内容编排如下:第1课时(教材1页~3页),在平面图上用角度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材呈现了北京火车站西客站图片,通过兔博士的话“你知道火车站都有哪些服务设施吗”引出例1的平面图。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优秀教学案_每课时含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方向与路线教材分析“方向与路线”是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图形与位置”部分的内容,本单元让学生在辨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辨认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方向,并认识包含八个方向的简单的路线图,并用角度确定并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在具体情景中,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这些知识内容,既是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常识和经验,又是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
首先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认识和理解自己生存的空间。
同时学会描述并确定事物之间的位置关系是人们进行交流,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必备知识。
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获得必备的知识和必要的技能。
看懂路线图更是需要学生不仅能用方向和角度描述和确定物体的位置,更要具有判定该物体位置的大体走向的空间感知能力。
本单元教材的编写,呈现以下特点: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
2.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数学循序渐进的构建思想,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
本单元在学生已有认识平面图,会用八个方向描述物体位置的基础上,学习用角度确定并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描述简单的线路图。
这样有序的讲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加强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感知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近感。
教学目标1.根据平面图,用角度确定并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行走的方向和路线。
3.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
4.能解决现实生活中有关方向和路线的简单实际问题。
5.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可以借助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
重点、难点重点:用角度描述物体的位置;根据给定的平面图描述行走路线。
难点:有条理的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和行走路线。
教学建议本单元主要将学生已有的西南、西北、东南、东北等方式描述物体位置的经验加以提升,用南偏西(东)若干度等来描述物体位置与行走路线,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分数、小数互化》教案三篇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分数、小数互化》教案三篇精选教案/试卷/文档/模板/课件合集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分数、小数互化》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小数化分数和分数化小数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能熟练的将分数和小数互化;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沟通分数与小数的联系,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难点: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教具准备: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设计意图教学预设一、复习准备通过两个题的复习,为这节课的学习做铺垫,这节课会用到这些解题的方法。
1.读出下面各小数,并说出它们的意义。
0.3,0.25,0.14,1.34,4.06,0.08,1.042,0.315。
2.求下面各题的商。
(小数、分数。
)3÷415÷451÷85÷109÷106÷15[过渡]:你们见过羚羊和鸵鸟吗?这两种动物跑的都很快,羚羊每分钟跑0.9千米,鸵鸟每分钟跑千米,你知道羚羊和鸵鸟赛跑谁能赢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进一步的学习中,常会遇到一些比较分数和小数大小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么比较分数和小数的大小。
(板书课题)二、探索发现通过两种动物的赛跑比赛,沟通分数与小数的联系,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中发现小数与分数互化的方法。
师:想一想,我们该怎么解决上面提到的问题呢?你有什么方法呢?动手做一做看你能算出来吗?先让学生自己来做,教师巡视,看学生的计算情况,同桌之间可以互相交流,然后找学生回答自己的作法。
生1:根据小数的意义,把0.9写成分数,0.9= ,这时只要比较和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即可。
师:对,这位同学很聪明,他依据小数的意义把小数化成分数,然后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
那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呢?生:在比较和的大小时,需要先把这两个数通分,它们的公分母是10,所以,> ,由此可得0.9> ,所以羚羊比鸵鸟跑的快。
2018年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方向与路线第1课时用角度描述物体方向教学内容:教材1~3页。
教学目标:1.学生在情境中初步理解南偏东、北偏西等方向的含义,能读懂简单的平面示意图。
会测量角并用角度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学生经历探索描述物体具体位置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能力。
3.体会用平面图表示事物和用角度描述物体方向的作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读懂简单的平面示意图。
能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难点:会测量角并用角度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准备:三角板、量角器、直尺,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都乘坐过火车吧,为了给旅客提供方便,火车站的周围建了好多服务设施,谁能说一说在火车站的周围都有哪些服务设施?二、探索新知。
师:习惯上,在确定位置时,常把东北方向叫做北偏东,中心花坛的北偏东方向就是以中心花坛的正北方向为标准,向东偏的方向。
根据人们描述方向的习惯,一般从南或北说起。
学生交流西北、东南、西南指的是什么方向。
生:西北指的是北偏西方向。
生:东南指的是南偏东方向。
生:西南指的是南偏西方向。
学生用手演示。
(演示正确给予鼓励)师:既然出站口和托运处都在中心花坛的北偏东方向,那它们的不同在什么地方?(出示课件,呈现P2含有角度的示意图。
)师:观察一下这幅图,看一看与上幅图有什么不同?生:这幅图花坛与出站口、托运处之间有连线,并且还分别标明角度。
师:谁能用角度来描述出站口和托运处的位置?(指名说一说)生:托运处在花坛的北偏东45°。
生:出站口在花坛的北偏东30°。
师:同学们刚才很准确的描述出了托运处和出站口的具体位置,考虑一下其他设施的怎样用角度来具体描述出它的位置。
(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指着示意图说说描述不清的给予指导)生:售票处在花坛的北偏西45°。
生:招待所在花坛的南偏东60°。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背景下,顺势理解北偏西、南偏东、南偏西,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
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方向与路线第1课时用角度描述物体方向教学内容:教材1~3页。
教学目标:1.学生在情境中初步理解南偏东、北偏西等方向的含义,能读懂简单的平面示意图。
会测量角并用角度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学生经历探索描述物体具体位置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能力。
3.体会用平面图表示事物和用角度描述物体方向的作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读懂简单的平面示意图。
能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难点:会测量角并用角度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准备:三角板、量角器、直尺,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都乘坐过火车吧,为了给旅客提供方便,火车站的周围建了好多服务设施,谁能说一说在火车站的周围都有哪些服务设施?二、探索新知。
师:习惯上,在确定位置时,常把东北方向叫做北偏东,中心花坛的北偏东方向就是以中心花坛的正北方向为标准,向东偏的方向。
根据人们描述方向的习惯,一般从南或北说起。
学生交流西北、东南、西南指的是什么方向。
生:西北指的是北偏西方向。
生:东南指的是南偏东方向。
生:西南指的是南偏西方向。
学生用手演示。
(演示正确给予鼓励)师:既然出站口和托运处都在中心花坛的北偏东方向,那它们的不同在什么地方?(出示课件,呈现P2含有角度的示意图。
)师:观察一下这幅图,看一看与上幅图有什么不同?生:这幅图花坛与出站口、托运处之间有连线,并且还分别标明角度。
师:谁能用角度来描述出站口和托运处的位置?(指名说一说)生:托运处在花坛的北偏东45°。
生:出站口在花坛的北偏东30°。
师:同学们刚才很准确的描述出了托运处和出站口的具体位置,考虑一下其他设施的怎样用角度来具体描述出它的位置。
(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指着示意图说说描述不清的给予指导)生:售票处在花坛的北偏西45°。
生:招待所在花坛的南偏东60°。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背景下,顺势理解北偏西、南偏东、南偏西,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方向与路线冀教版(1)

教案:方向与路线年级:五年级教材版本:冀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向和路线的概念,能够正确识别地图上的方向和路线。
2. 培养学生运用方向和路线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空间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方向: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以及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四个斜方向。
2. 路线:直线、曲线、折线等基本路线类型,以及路线的起点、终点、经过点等概念。
3. 应用:通过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方向和路线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方向和路线的基本概念,能够正确识别地图上的方向和路线。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方向和路线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图、地球仪、卡片、PPT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方向和路线的概念。
2. 基本方向的教授:讲解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以及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四个斜方向。
3. 路线的教授:讲解直线、曲线、折线等基本路线类型,以及路线的起点、终点、经过点等概念。
4. 应用练习: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方向和路线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2. 路线:直线、曲线、折线、起点、终点、经过点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2. 绘制一张简单的地图,标明自己家和学校的位置,并画出从家到学校的路线。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地图、地球仪等教具,引导学生关注方向和路线的概念,通过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方向和路线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导入环节二、基本方向的教授在导入环节之后,教师可以开始讲解方向的概念。
教师可以讲解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让学生明白这四个方向是构成地图空间的基础。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整理

在教师提供的方格纸上试画
交流画法
看书
独立完成后订正
后记
教学
内容
探索活动——神奇的莫比乌斯圈
备课教师
共1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课时目标
1、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经历探索莫比乌斯圈神奇特征的过程。
2、学会制作简单的莫比乌斯圈,了解莫比乌斯圈的特征。
3、感受莫比乌斯圈的神奇,体会数学活动的趣味性和探索性。
(2)师生列出竖式,并提出:0.95有两位小数,怎样把它变成整数?计算出的乘积怎么办?在讨论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尝试计算。
(3)交流学生竖式计算的过程和结果,教师板演。重点指导确定积中小数点位置的方法:把0.95扩大100倍,先算95×12的得数,再把得数缩小1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4)让学生用计算器检验。
同桌操作
想像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动手操作。
交流剪开后的结果
想像剪开后的结果,再实际操作
后记
教学
内容
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
备课教师
共1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课时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探索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及应用规律进行计算的过程。
2、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会运用规律口算小数乘10、100、1000的乘法,会把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改写成较小单位的数或复名数。
完成后交流
自己独立完成
后记
教学
内容
图形的旋转
备课教师
共1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课时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在观察、讨论、操作的过程中,经历人是简单图形旋转的过程。
2、了解顺时针、逆时针旋转现象,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度。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最新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白话文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最新5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教学过程:1、通过回顾与整理,对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梳理,进一步建立关于圆的认知结构。
2、通过练习与运用,进一步熟练运用圆的有关知识及相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对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梳理,进一步建立关于圆的认知结构。
教学难点:运用圆的有关知识及相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一、回顾与整理1、师: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具体的知识?将你学到的圆的知识有条理地整理出来。
2、学生在小组中整理。
3、小组汇报,教师板书(1)圆的基本特征。
(2)圆的周长计算。
(3)圆的面积计算。
(4)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4、根据整理的知识点,指名说说每个知识点具体的内容。
5、小结:学是为了用,我们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就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一些相关的问题。
二、练习与应用1、完成练习与应用第1题。
(l)学生独立在本子上完成。
(2)说说画圆的步骤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2、完成练习与应用第3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说说是怎样算的。
3、完成练习与应用第4题。
(1)学生独立计算。
(2)集体交流。
(3)追问: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有什么不同的地方?4、完成练习与应用第5题。
(1)理解题意。
(2)独立计算。
(3)集体交流。
(4)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与圆有关的自然现象?5、完成练习与应用第6题。
(1)理解题意。
(2)独立计算。
(3)集体交流。
6、完成练习与应用第7题。
(1)提问:要求“从小方家到学校大约有多少米”,首先要知道什么?根据题中的信息,怎样求有多少米呢?(2)学生独立计算。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第1单元方向与路线第1课时用角度描述物体方向【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1及练一练第1~3题.【教学目标】1。
经历观察平面示意图,用角度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过程.2。
能读懂简单的平面示意图,会测量角并用角度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体会用平面图表示事物和用角度描述物体方向的作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用角度描述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会测量角并用角度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情境引入师:介绍图上方向并板书: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除了东西南北外,还有四个方向并板书: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描述物体的方向一般从南或北说起。
师:在日常生活中,火车是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所以在火车站南来北往的人特别多。
为了给旅客提供方便,在火车站的周围都会设置一些服务设施。
二、读示意图出示PPT课件教材例1的示意图,请学生认真观察示意图,师提出问题.1.谁能说一说在火车站周围都有哪些服务设施?2.如果以中心花坛为观测点,你能说出这些服务设施所在的方向吗?提出这两个问题先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再同桌进行交流。
接着提问:3。
出站口和托运处的位置都在中心花坛的东北方向,但它们又不在同一个地方,怎样描述它们的方向才更准确呢?三、描述方向1.让学生看教材第2页的含有角度的示意图,让学生用角度描述出站口、托运处在花坛的什么方向?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给学生充分表达不同描述方法的机会。
2。
汇报结果并板书:出站口的位置:出站口在花坛的北偏东30°。
托运处的位置:托运处在花坛的北偏东45°。
提示:描述物体的方向,一般从南或北说起。
3.做游戏。
让学生每四个人为一个小组,互相说一说自己相对于另外一个人的位置。
如A同学在B同学的什么方向上,而B同学在A同学的什么方向上。
四、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1题:鼓励学生描述其他场馆所在的方向。
第2题:指导学生先用量角器测量出每个同学家所在方向与方向线所构成的角分别是多少度,然后再填空.第3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确定某地所在的方向。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含教学计划进度)整理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一、指导思想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旨在使小学数学教育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实践能力;在不改变教科书的基本结构和题例的前提下,尽量体现近年小学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些新理念、新措施,以便使修订后的教科书能更好地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为课堂教学的改革创造有利的条件,尽快地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落到实处。
二、学情分析作为小学高段起始年级,学生在思维方法和技能上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在数学情感上,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够浓,不能更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在能力上,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抽象思维能力也逐渐发展了起来,空间感知能力也扩大了。
计算上,学习了整数的乘、除法,计算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
在统计方面,有了生活中一些最基本的统计方法;在几何方面也奠定了基本的知识。
但学生个性的突出和身体迅速的成长容易形成浮躁、不踏实的个体特征,在教学中一定要加以重视。
另外,多数学生还存在以下问题:计算技巧性不强,准确性有待提高;学习方法不科学、不高效;解题方法多样化方面要在平时加强。
三、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安排的综合应用内容将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这三个领域的内容进行综合性的运用。
主要内容为:“繁荣的菜市场”、“巧测黄豆的质量”、“旅游的费用”、“估算玉米收入”、“公交车上的数学”等。
内容安排1.数与代数。
包括小数乘法,小数除法,混合运算等。
2.空间与图形。
包括图形的平移、旋转与对称,多边形面积的计算等。
3.统计与概率。
包括第三单元的“统计与可能性”。
4.综合应用。
四、目标要求知识与技能:认识图形的对称、平移与旋转;小数乘除法运算;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保留积或商的近似值;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简单的换算;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1)提出问题(1),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然后交流学生个性化的算法,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了解其中的事物和价格信息
利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
然后交流学生个性化的算法
说想法
教学程序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练一练
(2)师生列出1.8×3的算式和竖式,教师介绍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和过程。
(3)让学生用计算器验算并交流计算的结果,使学生确信竖式计算的结果是正确的。
共 1课时
第 1课时
课型
新授
课时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探索小数点位置向左移动的变化规律及应用规律进行计算的过程。
2、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向左移动的变化规律。会运用规律口算小数除以10、100、1000的除法,会把较小单位的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感受知识间的联系,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试一试
练一练
3、提出:100枚钮扣多少钱?学生会后写出 :0.05×100=5(元)
4、提出:1000枚纽扣多少钱?让学生计算并用算式表示出来。
1、提出:观察上面三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大胆表述。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
2、师生共同总结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变化的规律。
1、出示问题,鼓励学生自己列算式并试算。提示:算完后用计算器检验一下。
3、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获得借助计算器和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
重难
点
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会笔算简单的小数乘小数的乘法
教具
板
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设
计
小数乘小数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六课时整理与复习_冀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六课时整理与复习_冀教版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6、67页整理与复习。
教学提示:这节课复习的是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本单元是让学生探究并把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运算公式,会运算这些图形的面积。
它们也是进一步学习圆面积和立体图形面积的基础。
因此这一单元的复习,要紧是让学生将学过的知识进行回忆、归纳、整理,从而达到加深明白得、系统吸取、灵活运用的目的。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白得和把握多边形面积运算公式,能正确、灵活地运用公式进行有关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回忆、交流,将“多边形的面积”那个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复习,形成完整知识体系;结合练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明白得,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复习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逐步形成学生自己整理所学知识的意识和良好的学习适应。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明白得平面图形面积运算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完善知识结构体系。
教学难点:把握“转化”的数学思想,建构知识网络。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练习本、彩笔、尺子。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师:同学们,咱们用七巧板拼成了各种各样的漂亮图案,你能求出这些图案的面积吗?需要运算哪些我们已学过的图形的面积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师: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整理和复习有关这些多边形的面积的知识。
板书课题——整理与复习【设计意图:“玩”是小孩的天性,通过课前玩用七巧板拼图的游戏,既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奥妙,又激发了学生对所学多边形面积的知识进行有机整理的探究欲望,水到渠成的进入数学知识的复习。
】二、回忆整理,建构网络1、学生自主整理有关多边形面积的知识点:长方形的面积s=ab正方形的面积s=a²平行四边形的面积s=ah三角形的面积s=ah÷2梯形的面积s=(a+b)h÷2【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排列,准确的搞清晰每个差不多图形的面积运算公式,为进行知识的系统化整理奠定基础。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①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②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④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6、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模型思想,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教学难点: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是本册教材的难点教学内容.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提供丰富的素材,促进学生不确定现象和可能性大小的体验。
5、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感受并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二)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难
点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具
让学生剪下附页中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边三角形、梯形、圆形图片。
板
书
设
计
轴对称图形
对称图形 美
教学程序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欣赏图案
1、看书欣赏对称图案,说一说这些图案中的对称现象和对图案的感受。
2、让学生在图案中画出对称轴,全班进行交流。
说一说这些图案中的对称现象和对图案的感受。
完成后交流
自己独立完成
后 记
教 学
内 容
图形的旋转
备课教师
共 1 课时
第 1 课时
课型
新授
课时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在观察、讨论、操作的过程中,经历人是简单图形旋转的过程。
2、了解顺时针、逆时针旋转现象,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度。
3、在探索图形旋转并用语言描述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
重难
点
了解顺时针、逆时针旋转现象,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度
教具
相应课件,一把转椅
板
书
设
计
顺时针
旋转
逆时针
教学程序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旋转方向
1、观察喷灌的情景图,说说看到了什么旋转现象,是怎样旋转的,结合钟表上表针的转动介绍顺时针、逆时针旋转。
2、拿一把椅子,按不同的方向实际转一转,让学生用顺时针、逆时针描述椅子是怎样转的。
2.能判断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将图形平移。
3.在探索图形平移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
重难
点
能判断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将图形平移
教具
板
书
设
计
平移
找
判断
画
教学程序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平移现象
判断平移
1、让学生观察图片,说一说这些事务中有哪些平移现象。
2、提出兔博士的问题,鼓励学生说出生活中还有那些平移现象。
全班交流
教学程序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判断图形
作业
1、让学生观察书中的简单图形,判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说说自己是怎样判断的。
2、提出“用折纸的方法判断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的要求,并用附页中的图实计折一折。
3、交流折纸的方法和判断的结果。使学生知道:等腰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说说看到了什么旋转现象,是怎样旋转的,结合钟表上表针的转动介绍顺时针、逆时针旋转。
自己做一做
教学程序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旋转90度
说一说
图形旋转
练一练
1、课件演示,分步呈现喷头顺时针旋转90度的画面,让学生认识并用语言描述旋转了多少度。
2、再次旋转椅子,分别从顺时针、逆时针方向转动90度,让学生用语言描述转椅是沿怎样的方向旋转的,旋转了多少度。
2、交流、展示学生做成的莫比乌斯圈。
读书中的文字,认识莫比乌斯圈
制作
交流展示
教学程序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探索活动二
提出问题(2)的要求,同桌操作。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并交流自己的发现。通过一面涂色却使纸圈两面都有了颜色的事实,初步感受莫比乌斯圈的神奇
1、让学生按(1)的要求莫比乌斯圈 。
2、提出:用剪子沿中线把它剪开,结果会怎样?鼓励学生想像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动手操作。
(2)交流展示涂色后的图形,重点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判断的。
1、让学生在书中安(1)题的要求画出图形A平移后的图形。交流时重点说一说画图的方法。
2、鼓励学生自主完成(2)题,然后交流。
3、做“练一练”1、2题。
发现了什么,然后判断那些图形通过平移可以互相重合。重点说一说图形是怎样平移的。
独立完成
交流
交流
4、做一做。
5、试一试
练一练:1-3题。
观察书中的简单图形,判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说说自己是怎样判断的。
折一折
交流
独立完成后订正
做作业
后 记
教 学
内 容
稍复杂图形的平移
备课教师
共 1 课时
第 1 课时
课型
新授
课时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在观察、讨论、操作的过程中,经历判断图形平移和在方格纸上按要求将图形平移的过程。
3、让学生看书中画的三角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
做1、2题
学生认识并用语言描述旋转了多少度。
思考后交流
在教师提供的方格纸上试画
交流画法
看书
独立完成后订正
后 记
教 学
内 容
探索活动——神奇的莫比乌斯圈
备课教师
共 1课时
第 1 课时
课型
新授
课时目标
1、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经历探索莫比乌斯圈神奇特征的过程。
观察书中的两组图形,了解图中有什么。然后提出“说一说”的问题,给学生独立思考判断的时间。交流时,重点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图形是按什么方向旋转的。
1、提出画图的要求,并提示画图时先确定旋转方向,在考虑旋转90度后的位置,然后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方格纸上试画。
2、展示画出的图形,交流画的方法。教师利用课件介绍,先确定两条直角边旋转后的位置,最后连另一条边的方法。
1、(1)题,让学生先观察书中的两组图,说一说有什么,
观察图片,说一说这些事务中有哪些平移现象。
自由说
先观察书中的两组图,说一说有什么
教学程序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平移图形
发现了什么,然后判断那些图形通过平移可以互相重合。重点说一说图形是怎样平移的。
2、第(2)题:
(1)先让学生弄清题的要求,然后在书中独立完成。
2、学会制作简单的莫比乌斯圈,了解莫比乌斯圈的特征。
3、感受莫比乌斯圈的神奇,体会数学活动的趣味性和探索性。
教学
重难
点
学会制作简单的莫比乌斯圈,了解莫比乌斯圈的特征。Biblioteka 教具纸、剪子、胶水板
书
设
计
莫比乌斯圈 神奇
教学程序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莫比乌斯圈
探索活动一
让学生读书中的文字,认识莫比乌斯圈。
1、师生一起动手制作莫比乌斯圈。教师用一张长30厘米、宽3厘米的白色纸条,边口述边按问题(1)的要求示范。然后让学生用同样的纸条操作。
3、交流剪开后的结果。使学生发现,刚才的莫比乌斯圈沿中线剪开后,结果不是两个圈,而是变成了一个更大的纸圈。让学生感受莫比乌斯圈的神奇。
4、提出书中(2)的操作要求,先让学生想像剪开后的结果,再实际操作。使学生发现,把一个三等分的莫比乌斯圈沿等分线剪开,变成了一大一小两个套在一起的纸圈,进一步感受莫比乌斯圈的神奇和数学活动的趣味性。
教 学
内 容
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备课教师
共 1课时
第 1 课时
课型
新授
课时目标
在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经历确定轴对称图形以及有几条对称轴的过程。能用折纸等方法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知道简单图形有几条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感受生活中对称图案的美,积极参与动手操作活动,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和愉快地学习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