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光芒”阅读理解答案
胡玲《隐匿的光芒》阅读训练及答案
![胡玲《隐匿的光芒》阅读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9d543f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d3.png)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隐匿的光芒胡玲多年前,村里突然来了一位神秘的老头。
老头头发花白,腰杆笔直,脸上细密蜿蜒的皱纹里,仿佛写满了沧桑的故事。
最显眼的是他的右手臂,光秃秃的,只剩一只空袖管在冷风中轻轻晃荡。
人们不知道他从哪里来,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要来到这里,更不知道他曾经历过什么。
有人好奇,问起他,他淡然一笑,什么也不说。
时间久了,大家也懒得再问了。
老头把村头一间废弃的破房子简单修整一番后,住了进去。
他虽然没有右臂,但左手干起活来灵活自如。
他在这里开荒种地、养鸡养鸭,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换来了鸡鸭成群,庄稼茂盛。
我和小伙伴喜欢去老头家玩,因为无论我们在他家里怎么疯闹,他都不会责骂我们。
有时候,他还会塞给我们一些零食,时而是一把香脆的炒瓜子,时而是几块甘甜的红薯干。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那些零食让我们感到幸福和满足。
老头喜欢给我们讲故事。
他讲的是清一色的打仗的故事,如八路军打日本鬼子,解放军打国民党反动派,等等。
夜色如水,我们坐在柚子树下,听他绘声绘色地讲着故事。
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他的语调时而欢快时而悲伤。
他的故事讲得生动精彩,仿佛亲身经历一样;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如痴如醉,仿佛亲眼目睹一般。
你怎么知道这么多故事?我们问。
从书上看到的。
孩子们,你们要好好念书,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啊,他说。
有一次,老头熬夜给我和小伙伴每人做了一把木头小手枪,那小手枪做得生动逼真,让我们爱不释手。
我们握着小手枪,奔跑在绿油油的田埂上,饶有兴致地玩起打仗的游戏。
他静静地坐在田埂上,出神地看着我们,若有所思,沧桑的眼里闪烁着亮晶晶的柔光。
日子久了,我们都成了老头的小尾巴,他去哪儿,我们都紧跟着,他干活的时候,我们就在一旁玩。
那时,村里办了个酒厂,村民们家里有多余的玉米,会卖给酒厂换些零钱。
老头家的玉米吃不完,也会卖一些给酒厂。
村里人一般都是把玉米晒干后,直接装进袋子送进酒厂。
老头和大家不一样,他每次晒玉米,会把晒玉米的空地用水冲洗得一尘不染,玉米晒干后,他还用筛子仔细筛去灰尘、杂物和小粒的劣质玉米,再装进袋子里送去酒厂,这样,玉米称重自然会少很多。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四记叙文阅读人性光辉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四记叙文阅读人性光辉](https://img.taocdn.com/s3/m/c6c1b439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40.png)
女人们越交流越开心,好像已经轻轻松松打败了三楼女人, 让她驯服地和她们站在了一起。
女人们开始寻找那个线头。她们的目光从三楼女人半枯半萎 的花,爬向她家的窗口,又从窗口滑向半枯半萎的花,往返数次, 细细地过着筛子,却总是白费而返。窗口静悄悄的,女人的身影极 少出现,不知道她在屋里忙些什么,倒是那些花,半死不活的,女 人们看一次,眼睛就被刺痛一次。
方姨接着说:“其实,我已经20多年没唱歌了,为了这次登
台,我偷偷练声……我说这些,只想告知台下的老李,我都能重新
站上舞台,重新唱歌,你也可以从病床上站起来。”“好!好!”
台下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
草根募捐晚会结束了,余热未了,各大媒体竞相报道,引起
全城人的关注。
(选自《羊城晚报》,有删改)
1. 根据小说内容,将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5. 有人给文章添加了一个结尾:“半个月后,老李的手术在中心医 院进行……”与选文相比你认为哪个结尾更好?说出你的理由。 示__例__一__:__选__文__结__尾__更__好__。__理__由__:__给__读__者__留__下__广__阔__的__想__象__空__间__,__余__ 味__无__穷__。____示__例__二__:__改__后__的__结__尾__更__好__。__理__由__:__结__构__上__,__首__尾__呼__应__, 结__构__完__整__;__内__容__上__,__结__局__美__满__,__符__合__读__者__的__心__理__期__待__。__________
⑦ 三天后,老街人又在榕树下聚集。“我昨天去文化馆收破烂, 把老李的情况跟他们说了说,他们愿意无偿借给我们音响设备。” 收破烂的老陈说。“舞台设计可以交给我孙子,他学设计的,设计 舞台背景应该没多大问题。”卖菜的丁奶奶说。“我表演一个街舞, 念书时我可是校街舞团成员。”酒店服务生小胡说……
文学类文本阎晋平《人性在闪光》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学类文本阎晋平《人性在闪光》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9e444efab069dc512201a1.png)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性在闪光阎晋平云珠头一回来到这座城市,他是来参加“花喜鹊”小小说笔会的。
笔会组织者肖主编要求所有学员都走上街头,获取鲜活的素材,写出有血有肉的作品来。
就在云珠准备上街时,同寝室的小于突然大声呻吟起来,云珠回头看时,小于脸色煞白,双手抱着肚子,额头上滚下一粒粒的汗珠来。
云珠顾不得多想,赶忙叫了一辆出租车,把小于送到了距离最近的医院。
还好,没啥大问题,只是由于他吃的过饱,胃着凉了,就一阵一阵抽搐着痛。
云珠拿了医生的处方去窗口取药,忽有一个穿着略显寒酸的乡下姑娘问他:“叔叔,你也是看病的吗?”云珠好生诧异:“这姑娘脑子没有毛病吧?怎么随便就搭讪陌生人呢?”他就支吾一声,算是回答。
姑娘又说:“叔叔,我的药递出来时你先帮我拿着!”这下,云珠又想,该不会是骗钱的吧?他就干脆作出漠然的姿态,牙缝里连一个字都没有挤出来。
他看到姑娘又到另一个窗口去,原来,她是在主动帮一个颤颤巍巍、站立不稳的老人去交费。
云珠的脸顿时一阵发烧,他为自己刚才冷漠的猜想赧然,一拿到药就逃也似地离开了。
云珠安顿小于回房休息后就来到街上。
在公园门口,遇到了肖主编和参加笔会的几个人。
云珠和他们边走边看边聊。
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妇人追上他们,打开手提袋里的仿制微型纪念品《清明上河图》,恳求他们买一些。
老妇人可怜巴巴地说:“各位客人,行行好吧,一份才2元钱,就当做件好事,买几份吧!”前天,云珠曾在商店问过价,跟这一模一样的《清明上河图》纪念品,一份标价5元,老妇人才卖2元。
他动动心,想多买些拿回去送给同事,但看到有几个人以鄙夷的眼光打量老妇人时,他的虚荣心竟然占了上风,把从裤兜里掏出的钱又悄悄塞了回去。
“来,老人家,买20份!”云珠惊奇地看到,肖主编向老妇人递过去一张百元大钞。
老妇人颤抖着手清点了20份《清明上河图》纪念品,双手捧到肖主编跟前,又在内衣中掏出一个包,把回心针抽揿开,打开两层手绢,1元、5元、10元的凑了60元钱找给肖主编。
人性的光辉阅读练习及答案
![人性的光辉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e6870b240c844768eaee59.png)
人性的光辉阅读练习及答案人性的光辉熙郭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名劫匪正在对银行实施抢劫时,被警察包围,情急之下,劫匪顺手从人群中拉过一个人当作人质,用枪口顶着人质的头,向外突围。
突然,人质大声呻吟起来,劫匪急忙喝令人质住口,但人质的呻吟声却越来越大,最后竟变成了痛苦的叫喊。
慌乱中,劫匪注意到人质原来是一名孕妇!她那痛苦的声音和扭曲的表情,表明她在极度惊吓之下马上就要生产——鲜血已经染红了衣服……劫匪犹豫了:一边是漫漫长夜般的牢狱之灾,一边是即将出生的小生命,选择一边便意味着放弃另一边,而每一种选择都是无比艰难的。
四周静得出奇,空气似乎凝固了,包括警察在内的人们都在屏住呼吸,注视着劫匪,希望能够出现奇迹。
因为劫匪即将作出的选择,是一场良心与金钱、道德与罪恶的较量。
劫匪仍在犹豫——“较量”也仍在进行,时间一分一秒地轻轻划过。
终于,劫匪缓缓地举起了枪,“啪”地一声——枪被重重地摔到地上。
警察一拥而上,将手铐戴在他的手腕上,人群发出一阵呼叫。
孕妇已不能自持,众人准备将她送往医院。
正要走向囚车的劫匪忽然说:“请等一等,我是医生!”警察迟疑地看着劫匪。
“她已无法坚持到医院,随时会有生命危险,请相信我!”劫匪继续说道。
警察打开了劫匪的手铐,却依然怀疑地注视着他。
“哇……”,一声悦耳的啼哭,刺破了人们的担心和焦虑,人群发出一阵欢呼。
劫匪的双手沾满鲜血,脸上挂着忏悔的微笑和职业的满足。
人们向他致意,似乎忘记了他是一名劫匪。
警察将手铐重新戴在他手腕上。
“谢谢你们让我尽了一名医生的职责。
”他说:“这个可爱小生命是我从医以来第一个在我枪口下出生的婴儿,他的勇敢征服了我,也使我重新看到了自己的价值,出狱后我会仍然做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故事发生在美国洛衫矶,时间是1999年7月25日。
它美好的结尾让我们相信:人之本性,总是好的。
这名劫匪的最终选择,证明了佛陀曾经说过的:一切众生,佛性本具;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信哉斯言!1第2、3段中哪些描写表明孕妇确实马上就要生产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教版语文高一上学期期末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2025学年)
![苏教版语文高一上学期期末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2025学年)](https://img.taocdn.com/s3/m/c9ca80a6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05.png)
2024-2025学年苏教版语文高一上学期期末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一束光作家毕飞宇经过院墙的一道小门,就可以朝村庄的深处走去。
几十年前的夜晚,天际是漆黑一片,与村庄一起隐没在深深的夜色里面。
整个的村庄,除了高高扬着的,或者低低垂着的,除去挂在油灯上的几撮亮晃晃的煤油灯,就没有别的光了。
光是一种非常孤单的东西,它不会发光的时候,只有等待。
年纪稍大一点的男性都喜欢拉歌唱,尽管嗓音还不错,但又有什么用呢?他们等待着光的到来,只有等到了光,他们才有勇气向恋人求爱。
有%d分1.下列对这篇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C)A.作者用华丽的词藻描写乡村夜晚的朴素之景,富有画面感。
B.“院墙的一道小门”引路,村庄的深处是故事的发生地。
C.“漆黑一片”一词写出了村子人与外界的隔绝,语言简洁传神,为后文求爱不果做了铺垫。
D.文章以“一束光”标题,既写了乡村夜晚的亮光,也通过光暗示人物的理想与勇气。
2.文章首段描述的是什么样的乡村夜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文中多次提到“等待”,请分析“等待”的具体含义。
4.文中的“拉唱”是指什么样的场景,体现了人物怎样的状态?5.结尾段提及的“有%d分”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二、现代文阅读Ⅱ(17分)《秋夜》鲁迅capacity)后的第一天晚上。
淡下来,已经消尽,只剩破壁;不多时, Expedition)又起来,驱我入暗室中。
这是医院的暗室。
墙,卷边,蓬蓬不顺滑,conomy)牙��,还睡在壁上,是徐志摩送石民的大中。
我睡的下铺,上铺是王艺争。
他的床却不是我平常睡的,原来被他们圈去,给了那睡在地铺上的病家了。
倒也不难,旧梦里寻得来的旧茧稠伞,给了我,刚好可以铺一铺。
屋外,是霏霏的秋雨。
街灯惨淡的放在那里,照着各有心思的人们的脸,度过这和平的夜晚。
小园里满种着桂花,那里见过开花,只暗oubliander,一阵香来,把个寂寞也搅浑了。
《向善的网络力量点亮人性的光芒》阅读答案
![《向善的网络力量点亮人性的光芒》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652995c281e53a5802ffb8.png)
《向善的网络力量点亮人性的光芒》阅读答案阅读《向善的网络力量点亮人性的光芒》,完成小题。
(9分)向善的网络力量点亮人性的光芒刘文宁①敲击键盘,滚动鼠标,基于人类的恻隐之心,出于被他人需要的感觉,将令心头一热的图片视频上传或转帖、跟帖;为素不相识者捐款、捐物、捐时间、捐精力、捐信息,捐出一颗爱心——向善的力量从一个个网友心中溢出,涓涓细流,汇聚江河,满载公民责任与人间大爱。
②网络放大了现实中的灰暗,无聊的起哄、欺诈的伎俩、恶意的谩骂,诸如此类。
但灰色并非网络世界的全部色彩。
为什么有人会拍下为乞丐“撑伞女”、跪地救人“最美护士”的动人瞬间并上传,还引来大量转帖跟帖?为什么高空徒手接女童的“最美妈妈”、3年为农民工送了两万桶水的“送水哥”会赢得网友热捧?为什么“微博打拐”会一呼百应?为什么有人不惜时间精力财力经营公益慈善网站,为捐助者与受助者建起信息沟通平台?我们相信'有一种向善的力量珍藏在很多人的内心,如同炽热的岩浆一旦找到缺口即喷涌而出,将网络世界润染出一片绚丽的色彩,点亮人性的光芒。
③网络公益凝聚的是草根的力量,更是公民的责任。
在职场、亲友圈落之外,我们在网络世界找到不同圈落、不同取向的志同道合者。
大大小小的 BBS 、 QQ 群、微博群,构成一个个意见联盟、力量联盟,我们在此寻找共识、默契以及共同行动的目标。
为心中的感动附上一个竖大拇指的表情或一颗跃动的红心,为需要帮助的人群送出力所能及的温暖,这样的力量汇聚起来,使更多人体验到同胞的关爱与支撑,分担政府顾及不到的边边角角的缺漏,为社会注入更蓬勃的生命力——公民自治从这里点滴起步。
④我们朝向共同的目标,即使家园里每一角落的荒凉,都令我们不忍或心痛。
家园里飘出的每一缕芳香,都有我们曾经铲下那锹土的辛劳。
我们共同见证这座花园一天天枝繁叶茂,欣欣向荣。
⑤网络中的向善之举,源于现实世界的缺漏,并最终推动现实的改变。
一张照片、一个建议,可能在网上掀起大浪。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人性的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优秀导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人性的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优秀导学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3dc8eead51f01dc281f196.png)
人性的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一)学习目标:1、学习用多种方法刻画生动形象的人物,凸现个性。
2、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周围的能力。
学习重点:用细节表现人物的个性。
学习难点:加强用语言展现内心的表达能力。
知识链接:记叙文及其写作解读要明确记叙文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开端、发展、高潮。
这几个要素必须要在文章中有充分的体现,不论写人的记叙文,还是记事的记叙文,都要求写作时要注意利用好六个要素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人物描写的手法主要有下面几种:①行动描写:让人物自己来表现自己。
写人物的行动应该借助情节的发展、矛盾冲突的展开而进行。
我们借助熟悉的课文中的例子,也可以参照一些小说作品中的选段来加深对行动描写作用的认识:行动描写在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身上也有充分的体现,那就是我们熟知的“排出九文大钱”一句。
一个简单的动词,包含了多么丰富的内涵!这也是寓繁于简写人物的典型实例。
②肖像描写:肖像描写是指描写人物的外形,包括容貌、体态、表情、服饰等。
写肖像,可以抓住性别、年龄、职业、身份、经历,表现人物的特征。
《故乡》中的杨二嫂: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由这个外貌特征可以粗知她尖酸刻薄的性格。
写肖像,一定要学会刻画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个窗户,可以窥视人物内心的种种变化,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画眼睛,就是要把人物的眼睛中最传神的特点表现出来,使人物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怎样才能画好人物的眼睛呢?一是要让人物的眼睛反映人物的经历、遭遇、处境和人物的内心变化。
鲁迅的《祝福》十多次写祥林嫂的眼睛、眼光、眼神,表现了祥林嫂的不幸遭遇和性格的变化。
二是要让人物的眼睛反映出人物的年龄、个性和不同的情绪。
人物的年龄、性格、情绪不同,他们的眼神和目光也会不同。
肖像描写不求形似要求神似,不求描写面面俱到,只求突出人物的身份、性格。
示例:“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反复出现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用以塑造刘和珍美丽的形象,更为了戳穿段政府的无耻谰言。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人性的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导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人性的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导学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7c070f915f804d2b16c1e3.png)
12 人性光辉(作文) 2 二中张军会人性的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一)高一语文编写人:张军会学习目标:1、学习用多种方法刻画生动形象的人物,凸现个性。
2、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周围的能力。
学习重点:用细节表现人物的个性。
学习难点:加强用语言展现内心的表达能力。
知识链接:记叙文及其写作解读要明确记叙文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开端、发展、高潮。
这几个要素必须要在文章中有充分的体现,不论写人的记叙文,还是记事的记叙文,都要求写作时要注意利用好六个要素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人物描写的手法主要有下面几种:①行动描写:让人物自己来表现自己。
写人物的行动应该借助情节的发展、矛盾冲突的展开而进行。
我们借助熟悉的课文中的例子,也可以参照一些小说作品中的选段来加深对行动描写作用的认识:行动描写在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身上也有充分的体现,那就是我们熟知的“排出九文大钱”一句。
一个简单的动词,包含了多么丰富的内涵!这也是寓繁于简写人物的典型实例。
②肖像描写:肖像描写是指描写人物的外形,包括容貌、体态、表情、服饰等。
写肖像,可以抓住性别、年龄、职业、身份、经历,表现人物的特征。
《故乡》中的杨二嫂: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由这个外貌特征可以粗知她尖酸刻薄的性格。
写肖像,一定要学会刻画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个窗户,可以窥视人物内心的种种变化,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画眼睛,就是要把人物的眼睛中最传神的特点表现出来,使人物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怎样才能画好人物的眼睛呢?一是要让人物的眼睛反映人物的经历、遭遇、处境和人物的内心变化。
鲁迅的《祝福》十多次写祥林嫂的眼睛、眼光、眼神,表现了祥林嫂的不幸遭遇和性格的变化。
二是要让人物的眼睛反映出人物的年龄、个性和不同的情绪。
人物的年龄、性格、情绪不同,他们的眼神和目光也会不同。
肖像描写不求形似要求神似,不求描写面面俱到,只求突出人物的身份、性格。
《人性的光芒》阅读附答案
![《人性的光芒》阅读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9e6301b307e87100f69601.png)
《人性的光芒》阅读附答案人性的光芒①听过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的《G大调第七交响曲》,那激情澎湃的旋律震撼人心,让我经久难忘。
这首曲子另有个别名叫《列宁格勒交响曲》,那是作曲家在1941年题献给当时被德军围困的列宁格勒城的。
②列宁格勒保卫战是苏联卫固战争中的一个辉煌奇迹,这座城市被德国法西斯田困了整整900天,几乎弹尽粮绝,但金城的人宁死不屈,一直坚持到胜利之夜。
③在莫斯科胜利广场的纪念馆里,大型的壁画、瓦砾、旧枪弹……一批战争遗物逼真地再现了列宁格勒保卫战的悲壮场面:黑压压的乌云,满天弥漫的浓厚的____(A.黑烟B.硝烟),喷出火舌的枪炮,被敌人炮火击毁的建筑物,街头的陈尸,被战争烈焰烧焦的树的断身……战争的残酷、压抑,以及比死亡更令人窒息的狰狞气氛是处在和平年代的人们所难以承受、不可想象的。
④有一排塑像可以传神地体现战争对人的摧残:一群身姿优美的人渐渐变形.柔软的线条变得笔直,再慢慢变得僵硬、锋利,最后,有关肉身的线条统统消失了,人变形为石头——一块一块的嶙峋之石。
⑤然而,发生在列宁格勒的反法西斯之战却从另一个角度颂扬了受战争摧残的人民:人民不泯,坚强高贵。
⑥当时的列宁格勒,在德军的炮火强攻下____(A.岿然不动B.巍然挺立),敌军见久攻不下,就将其团团圆住,切断外界弹药、口粮供给及与外界的一切运输、联络,意欲让这座孤城变为死城。
⑦整整900天,这个被战火毁得千疮百孔的城市破败不堪,食品紧缺,每一户一天只能得到125克黑面包的供应,满城都是蜷着身子的饥饿的人们;没有取暖的东西,在最寒冷的日子里,有个年轻女子拖着个小棺材在街头踯躅,棺材里躺着她病死的孩子,可是,没走多久,女子便冻僵在路边。
⑧我永远难忘陈设于墙上的那些启事,那都是列宁格勒人在当时贴出的:卖首饰,卖房屋,卖值钱的家什,只为换取若干口粮和棉毯。
人们力图活下去,力图抗争所处的逆境。
⑨在那样巨大、危急的战争阴影下,列宁格勒的人们仍没有放弃正常的有尊严的精神生活:剧院天天夜里开演,剧照贴在大街小巷,观众座无虚席;学校准时开学,上课铃声从不间断……⑩最令我久久不能平静的是列宁格勒的小女虢丹娘.萨维契夫,一个小学生。
《人的光芒》阅读答案
![《人的光芒》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c4a1a6c8d376eeafaa3149.png)
《人的光芒》阅读答案阅读在中考和高考中都占有比较大的比重,如何掌握阅读技巧,提高的阅读能力,快速完成阅读,掌握其阅读方法尤为重要。
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人的光芒》阅读答案,希望通过此分享,能对提高同学们的阅读能力有所帮助。
《人的光芒》⑴听过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的《G大调第七交响曲》,那激情澎湃的旋律震撼人心,让我经久难忘。
这首曲子另有个别名叫《列宁格勒交响曲》,那是作曲家在1941年题献给当时被德军围困的列宁格勒城的。
⑵列宁格勒保卫战是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一个辉煌奇迹,这座城市被德国法西斯围困了整整900天,几乎弹尽粮绝,但全城的人宁死不屈,一直坚持到胜利之夜。
⑶在莫斯科胜利广场的纪念馆里,大型的壁画、瓦砾、旧枪弹一批战争遗物逼真地再现了列宁格勒保卫战的悲壮场面:黑压压的乌云,满天弥漫的浓厚的____________(A.黑烟B.硝烟),喷出火舌的枪炮,被敌人炮火击毁的建筑物,街头的陈尸,被战争烈焰烧焦的树的断身战争的残酷、压抑,以及比死亡更令人窒息的狰狞气氛是处在和平年代的人们所难以承受、不可想象的。
⑷有一排塑像可以传神地体现战争对人的摧残:一群身姿优美的人渐渐变形,柔软的线条变得笔直,再慢慢变得僵硬、锋利,最后,有关肉身的线条统统消失了,人变形为石头一块一块的嶙峋之石。
⑸然而,发生在列宁格勒的反法西斯之战却从另一个角度颂扬了受战争摧残的人民:人性不泯,坚强高贵。
⑹当时的列宁格勒,在德军的炮火强攻下____________(A.岿然不动B.巍然挺立),敌军见久攻不下,就将其团团围住,切断外界弹yao、口粮供给及与外界的一切运输、联络,意欲让这座孤城变为死城。
⑺整整900天,这个被战火毁得千疮百孔的城市破败不堪,食品紧缺,每一户一天只能得到125克黑面包的供应,满城都是蜷着身子的饥饿的人们;没有取暖的东西,在最寒冷的日子里,有个年轻女子拖着个小棺材在街头踟蹰,棺材里躺着她病死的孩子,可是,没走多久,女子使冻僵在路边。
高中大语文阅读之做人与处世人性的光芒
![高中大语文阅读之做人与处世人性的光芒](https://img.taocdn.com/s3/m/2b7e8cfa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66.png)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人性的光芒
一所乡村小学,立了一项奇特的规定:全校学生要回答老师的提问时,不是举手而是站立。
一次,一位督导员来检查工作,他感到很奇怪,问校长这是何故。
校长将他悄悄地带到一个教室的窗前,说:“你看第二排那个学生!”督导员发现那个学生没有双手。
校长说:“这个孩子家里很穷,一家人靠卷烟花爆竹生活.但不幸的是,去年秋天,在帮家里干活的时候,烟花意外地爆炸,这个孩子永远地失去了双手.从此,这位学生上课无手可举了。
为了维护他的尊严,我们找了个理由,将举手回答改为了站立。
"
无独有偶,在加拿大一所小学的一个班里,有项特殊规定:“本班禁止将花生带入教室。
"原来,这个班的一个学生对花生有严重的过敏反应,别说吃,就是看见身体也会不适。
为保护这位学生。
学校做出了这项规定。
在这所学校还有一个特殊的现象。
那就是老师到某个班上课,都要配耳机、话筒。
原因是,这个班有个听力不好的学生。
只有佩戴特殊的耳机才能听清老师的讲课.这种助听器的特殊在于,说话者也必须戴上它,双方才能形成互动。
于是,学校专门拨出一笔钱,为每个给该班上课的老师配备了这种耳机和话筒。
教育的真谛是爱,是要在爱中培养孩子的心灵成长和才智的发展。
爱应该以无微不至的人性关怀,春风化雨的人性教育来实现。
这会在他们心灵中打下最美的底色。
有了这样的底色,孩子才可以在上面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人性的爱抚》语文阅读理解试题答案
![《人性的爱抚》语文阅读理解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3683f3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6c.png)
《人性的爱抚》语文阅读理解试题答案《人性的爱抚》阅读答案1《人性的爱抚(11分)》阅读答案人性的爱抚(11分)⑴这是个不大的小镇。
中午的街道寂寥无人。
树叶都打着卷,暗淡而倦怠地耷拉着。
偶尔有一阵风,也极微小极细弱,还未感觉到,就消逝在热气中了。
⑵店铺的男人不禁有些困乏,趴在柜台上打起盹儿来。
朦胧中,他被一阵声音惊醒。
靠门的地方,一个年轻人正向里边探头探脑地张望着。
他正要问些什么,年轻人突然又退了出去。
他警惕地四下打量了一下自己的铺面,发现并无异样。
他正要继续打盹,年轻人又探头进来。
⑶“你要买点什么?”他不失时机地问。
⑷“我,我……”年轻人有些慌乱,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出什么来。
他觉得事情有些蹊跷,就仔细打量起这个年轻人:除了满身的疲惫和蓬乱的头发外,穿戴还算整齐;最显眼的,是他背后的那把古琴,颜色红红的,像一簇火焰在燃烧。
⑸“你到底有什么事?”这次问话时,他故意让自己的语气变得耐心些。
⑹“我,我是个学生,要参加来年高考,考试之前,我想去市里师范学校找个老师辅导辅导……”男人很机敏:“那你是问去市里的路吧?”⑺“不,不,我不是……我父亲老早就去世了,母亲养我已经很吃力了,我想,我想为你弹支曲子……”年轻人似乎用尽了自己所有的力气和勇气。
⑻听了年轻人的一番话,男人这才明白了,刚要开口,突然帘子一撩,从里屋走出一个睡眼惺忪的女人。
“出去,出去,你们这号人我见得多了,无非就是编个谎话骗钱,没门!”女人说话像连珠炮一样。
⑼男人似乎没有听到女人在说些什么,他起身把自己坐的凳子拿过来,轻轻地放下:“孩子,坐下来,弹一曲吧。
”然后便静静地站立在一旁,欣赏而又专注地看着年轻人。
乐声响起,偌大的店铺里,顿时像有一股清泉汩汩流淌,又似有一阵清风幽幽吹拂,时而低沉,时而绵长,营造出一种高雅曼妙的意境。
⑽一曲终了,男人觉得他已明白了一切。
就在他走向那个放着营业款的抽屉时,女人快步上前,一把按在抽屉上,又开始数落起来。
男人有些不耐烦了:“我不相信他是个骗子,至少,他的琴声是纯洁的!”⑾几年后,一位在音乐上颇有造诣的老师,在大学课堂上为学生讲起了这个故事:“……我在去那家店铺前,已经去了很多家,但都被轰了出来,冷眼、嘲笑甚至是谩骂,几乎使我丧失了继续求助的勇气。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第3单元单元序列写作3 人性光辉 写人要凸显个性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第3单元单元序列写作3 人性光辉 写人要凸显个性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e7980aaf1ffc4fff47ac44.png)
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人性就是人的本性,比如慈爱、善良。
是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假恶丑的厌恶。
人的个性是指一个人在语言、行为、能力、气质、兴趣、爱好、性格等方面的差异性和独特性。
俗话说:“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高级动物,人的思想感情、性格爱好,因人而异、千差万别,表现在言谈举止上,也各不相同,更不用说人在外貌、服饰上的区别了。
读文学大家的作品的时候,我们会不自觉地随着作品中人物的遭遇、命运的波澜起伏而感动着、想象着、反省着。
很多很多的人物形象在我们的心中生根,如侠义满天的郭靖、自强不息的简·爱、自轻自贱的阿Q……这是什么魔力呢?成功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的关键,不仅在于文字表现的技巧,还在于对人物个性特征的捕捉,这就需要有发现的眼睛,发现表现人物个性的事情。
[名师支招]1.突出人物独特特征,人物个性鲜明写人面面俱到,就会流于一般化、类型化。
人的性格具有多重性,只有刻画出人物的特有气质和特点,展示出人物内在的、稳固的东西,才能突出人物的精神和丰富的情感世界,从而符合黑格尔所说的富有生命力的、独特的“这一个”。
也就是说,我们应该用“同中求异”的思维,刻画出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
具体方法有如下几点:(1)写好肖像,以形传神,暗示主题。
肖像描写是指描写人物的外形,包括容貌、体态、表情、服饰等。
写肖像,可以抓住性别、年龄、职业、身份、经历,表现人物的特征。
写肖像,一定要学会刻画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个“窗户”,可以窥视人物内心的种种变化,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2)写好心理,倾诉心声,表达主题。
人物思想性格的塑造离不开对内心世界的描写。
可以直接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写人物怎么想、怎么感觉;也可以间接地借助人物的外部表现,如语言、动作、肖像,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3)写好行动,扣住细节,形神兼备。
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是他思想性格的具体表现。
行动描写生动,能准确传神,达到形神兼备的佳境。
人性的光辉参考答案
![人性的光辉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183376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4e.png)
人性的光辉参考答案人性的光辉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常常能够看到人性的光辉。
不论是在个人层面还是集体层面,人性的光辉总是能够闪耀出令人瞩目的光芒。
它体现了人类的善良、勇敢和无私,给予我们信心和希望,也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
一、善良的人性人性的善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每当灾难降临时,总有无数人伸出援手,帮助那些陷入困境的人们。
他们可能是志愿者、救援队员,也可能是普通的路人,但他们的善良之心总能够感动人心。
比如,在地震灾害中,无数人自发组织起来,为受灾地区捐款捐物,为灾民提供食物和医疗救助。
这些善良的行为展示了人性的光辉,让我们相信善良仍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善良的人性还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当我们看到有人遇到困难时,总有人会伸出援手。
比如,在公共场所遇到老人、孩子或者身体不便的人需要帮助时,总会有人主动提供帮助。
这种善良的行为让我们感受到人性的美好,也激励着我们去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二、勇敢的人性人性的光辉还体现在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时刻。
当我们面临困境时,勇敢的人性能够激励我们战胜困难,迎接挑战。
比如,在自然灾害中,有些人选择留下来保护家园,有些人选择加入救援队伍,他们用自己的勇敢和坚持,为灾区带来了希望和力量。
勇敢的人性也体现在面对疾病和逆境时。
有些人不畏艰难,勇敢地面对疾病,积极治疗,坚持战斗,最终战胜了病魔。
他们的勇敢精神激励着我们,让我们相信只要勇敢面对,就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三、无私的人性无私的人性是人类灵魂中最美丽的一面。
无私的人性体现在为他人付出,关心他人的幸福和利益。
比如,在慈善事业中,有些人无私地捐款捐物,帮助那些贫困的人们。
他们不求回报,只是出于对他人的关爱和同情而行动。
无私的人性也体现在志愿者的行为中。
志愿者们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为社会做出贡献,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
他们的无私奉献让我们感受到人性的伟大和美好。
总结人性的光辉是我们生活中的一束阳光,给予我们温暖和希望。
《人的光芒》阅读答案解析
![《人的光芒》阅读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dc10b5c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79.png)
《人的光芒》阅读答案解析概述《人的光芒》是一篇富有哲理和深度思考的散文,作者通过对人的内心世界的探索与描绘,表达了人类独特的光芒与力量。
本文将对该散文进行解析,解读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正文第一段首先,本文开篇即运用生动的比喻手法,将人的光芒比作阳光,以突显人类独特的光彩。
这种比喻不仅使文中的主题更加生动形象,还隐含着作者对人类自身价值的肯定和赞美。
第二段接着,作者深入探讨了人的光芒的来源。
他认为,人的光芒源于对于事物的理解和思考,是人类智慧、才能和创造力的体现。
通过这段文字,作者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光芒,只要我们用心去思考和理解,就能发掘出自己的光芒。
第三段进一步地,作者将人的光芒与内心的力量联系起来,指出真正的力量来自内心的自信和坚持。
他认为,只有充满信心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人才能展现最耀眼的光芒。
通过这段文字,作者鼓励读者要相信自己的内在能力,坚持追求自己的目标。
第四段在接下来的文字中,作者提到了世界上无数的“灯”,他们用自己的光芒照亮了世界。
这里的“灯”可以理解为那些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人,他们用自己的思想、行动和创造力为世界带来正能量。
通过这段文字,作者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一个“灯”,只要我们敢于发光,就能改变世界。
第五段最后,作者以向太阳致敬的方式来结束全文。
这种致敬不仅表达了对太阳这个自然光明源头的感激之情,更是对人们追求光明与渴望光芒的鼓励。
通过这段文字,作者向读者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激励人们勇敢地面对困难与挑战。
结论通过对《人的光芒》这篇散文的解析和解读,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人类独特光芒的赞美和肯定,以及对发掘和展现光芒的鼓励。
通过深入思考和坚定信心,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闪耀的“灯”,为世界带来正能量。
让我们在追求光芒的道路上勇敢前行,用自己的光芒照亮世界。
2024-2025学年宁波市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宁波市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2f800b3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45.png)
2024-2025学年宁波市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024.10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荀子以主张“人性恶”而著名,这与孟子所主张的“人性本善”正好相反。
表面上看,荀子对人性的评价很低,而事实上恰好相反,荀子的理论可以称之为一种文化哲学。
他的理论主旨是,一切良善和有价值的事物都是人所创造的。
价值来自文化,而文化则是人的创造性成就。
因此,在宇宙中,人和天地同等重要。
荀子认为,天、地、人构成宇宙的三个力量,它们又各有自己的作用。
“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这是天、地的作用。
至于人的作用,则是运用天时地利以创造自身的文化.按照荀子的看法,人性也应当受到教养,没有经过教养就不可能成善。
在《性恶》篇中,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伪,就是人为。
荀子的人性论虽然与孟子的正好相反,但是他也同意孟子所说,人皆可以为尧舜。
他自己也说过“涂(途)之人可以为禹”,即路上的普通人也可以成为禹。
这种一致,让有些人认为这两位儒家并无根本的不同,这是一种很大的误解。
在孟子看来,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善端”,人只要充分发展这“四善端”,就能成为圣人。
而荀子的看法是:人生来不仅没有善端,相反地倒是具有恶端。
在《性恶》篇中,荀子一方面认定人生来就有贪图利益和感官享受的欲望;另一方面也肯定人生来又有智性,可以使人成善:“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
”也就是说,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是因为人的本性是善的;而荀子认为涂之人皆可以为禹,是因为人有智性。
沿着荀子的思路,势必要引导出这样一个问题:人怎样才能够在道德上达到善呢?既然人生来就有恶端,那善又是从何而来的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荀子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证。
首先,荀子指出,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组织。
若没有在社会组织中的合作和互相支持,人就无法改善自己的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性的光芒”阅读理解答案
人性的光芒
①听过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的《g大调第七交响曲》,那激情澎湃的旋律震撼人心,让我经久难忘。
这首曲子另有个别名叫《列宁格勒交响曲》,那是作曲家在1941年题献给当时被德军围困的列宁格勒城的。
②列宁格勒保卫战是苏联卫固战争中的一个辉煌奇迹,这座城市被德国法西斯田困了整整900天,几乎弹尽粮绝,但金城的人宁死不屈,一直坚持到胜利之夜。
③在莫斯科胜利广场的纪念馆里,大型的壁画、瓦砾、旧枪弹……一批战争遗物逼真地再现了列宁格勒保卫战的悲壮场面:黑压压的乌云,满天弥漫的浓厚的____(a.黑烟b.硝烟),喷出火舌的枪炮,被敌人炮火击毁的建筑物,街头的陈尸,被战争烈焰烧焦的树的断身……战争的残酷、压抑,以及比死亡更令人窒息的狰狞气氛是处在和平年代的人们所难以承受、不可想象的。
④有一排塑像可以传神地体现战争对人的摧残:一群身姿优美的人渐渐变形·柔软的线条变得笔直,再慢慢变得僵硬、锋利,最后,有关肉身的线条统统消失了,人变形为石头——一块一块的嶙峋之石。
⑤然而,发生在列宁格勒的反法西斯之战却从另一个角度颂扬了受战争摧残的人民:人民不泯,坚强高贵。
⑥当时的列宁格勒,在德军的炮火强攻下____(a.岿然不动b.巍然挺立),敌军见久攻不下,就将其团团圆住,切断外界弹药、口粮供给及与外界的一切运输、联络,意欲让这座孤城变为死城。
⑦整整900天,这个被战火毁得千疮百孔的城市破败不堪,食品紧缺,每一户一天只能得到125克黑面包的供应,满城都是蜷着身子的饥饿的人们;没有取暖的东西,在最寒冷的日子里,有个年轻女子拖着个小棺材在街头踯躅,棺材里躺着她病死的孩子,可是,没走多久,女子便冻僵在路边。
⑧我永远难忘陈设于墙上的那些启事,那都是列宁格勒人在当时贴出的:卖首饰,卖房屋,卖值钱的家什,只为换取若干口粮和棉毯。
人们力图活下去,力图抗争所处的逆境。
⑨在那样巨大、危急的战争阴影下,列宁格勒的人们仍没有放弃正常的有尊严的精神生活:剧院天天夜里开演,剧照贴在大街小巷,观众座无虚席;学校准时开学,上课铃声从不间断……
⑩最令我久久不能平静的是列宁格勒的小女虢丹娘·萨维契夫,一个小学生。
__a__她原本有一个和睦幸福的大家庭,可是战争来了,她成了一个长着忧郁的大眼睛、头发由于营养不良而变得枯黄的战争儿童。
她天天写日记,从不问断,慢慢地、执拗地记看法西斯的罪恶。
丹娘·萨维契夫用她的小手写出了稚嫩的字迹;1月25日,爷爷死了,2月3日,伯伯死了;3月1日,妈妈去世了……她记着亲人们一个个地逝去的日子以及他们的死法,每天,每天,从不辍笔。
后来,素人们全死了,全存于她的日记里,她把他们好好地藏在里面。
再后来,她的日记中断了,如同一段曲子,奏着奏着,突然停息了,那是因为,她也死了。
__b__
小姑娘丹娘·萨堆契夫弱小的不屈的灵瑰发出了熠熠光芒。
她的故事被人们
传颂,使每一个时战争心怀软弱的人陡生了几许豪气。
__c__
1.联系上下文,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处。
(1)满天弥漫的浓厚的____。
(a.黑烟b.硝烟)
(2)当时的列宁格勒,在德军的炮火强攻下____。
(a.岿然不动b.巍然挺立)
2.下面一句话,是从文中抽出来的,如果把它放回原文中去,应放在a、b、c三处中的____处。
她让人明白,人们不要战争,但不怕战争,人的光芒最终能够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包括战争。
3.列宁格勒被德国法西斯围困了整整900天。
900天的时光,还可以怎样表述?请写出一种有关900天的表述形式。
900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颂扬饱受战争摧残的列宁格勒人民的精神,作者选取了四个典型事例,请分别用一句话概述四个典型事例。
(1)事例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事例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事例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事例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题为“人性的光芒”,阅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人性的光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
答案1.(1)b(2)a
2.c
3.只要表明了时间上的基本一致即可。
例如:(1)整整两年半的时间。
(2)三个冬季的轮回。
4.(1)一个年轻女子拖着她病死的孩子的棺材,冻僵在路边。
(2)列宁格勒人张贴在墙上的换取口粮和棉毯的启事。
(3)战争中,剧院天天开演,学校准时开学。
(4)小女孩丹娘用日记记录亲人相继死去的事实,直到丹娘死去的那一天。
5.人性的光芒就是指宁死不屈、百折不挠、坚强高贵的精神。
(意对即可)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