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昏迷患者护理PPT参考课件
合集下载
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讲课PPT教案
![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讲课PPT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790922aa00b52acec7ca99.png)
肝病的有效方法,严重 肝性脑病在肝移植后能 得到显著改善。
第37页/共54页
护理诊断
急性意识障碍 与血氨升高,干扰脑细胞能 量代谢引起大脑功能紊乱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肝功能衰竭、 消化吸收障碍、限制蛋白质摄入有关。
照顾者角色紧张 与病人意识障碍、照顾者 缺乏有关照顾知识及经济负担过重有关。
第9页/共54页
主要学说
氨中毒学说
肝衰竭时,肝脏将氨合成尿素的能力 减退;门体分流存在时,肠道的氨未 经肝解毒而直接进入体循环,使血氨 增高。氨对大脑的毒性作用主要是干 扰脑的能量代谢及直接干扰神经传导
。
第10页/共54页
氨中毒学说
一、氨的形成和代谢
1、氨的形成
胃肠道:血循环弥散至胃肠道尿素经尿素酶分解(4g),食物中 的蛋白质被细菌的氨基酸氧化酶分解
维生素 脂肪
提供丰富维生素,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但禁 用维生素B6 减少摄入
水、钠 腹水者限制摄入
第42页/共54页
去除和避免诱发因素
预防和控制上消化道出血 防治感染 避免快速利尿和大量放腹水 灌肠、导泻,减少毒物的吸收 避免使用麻醉、止痛、安眠镇静 防止大量输液
禁用碱 性溶液
灌肠
第43页/共54页
病情观察
肝性脑病的早期征象。 生命体征及瞳孔变化。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氨、凝血因子和
血糖。 原发肝病的症状、体征。
第44页/共54页
用药护理
L-鸟氨酸-L-门冬氨酸: 检查肾功能,静脉注射时控制速度。
谷氨酸钾或谷氨酸钠: 血pH值偏高者不宜使用。 应用时根据血钾、血钠浓度进行调整。
递质,则发生神经传导障碍。
第18页/共54页
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第37页/共54页
护理诊断
急性意识障碍 与血氨升高,干扰脑细胞能 量代谢引起大脑功能紊乱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肝功能衰竭、 消化吸收障碍、限制蛋白质摄入有关。
照顾者角色紧张 与病人意识障碍、照顾者 缺乏有关照顾知识及经济负担过重有关。
第9页/共54页
主要学说
氨中毒学说
肝衰竭时,肝脏将氨合成尿素的能力 减退;门体分流存在时,肠道的氨未 经肝解毒而直接进入体循环,使血氨 增高。氨对大脑的毒性作用主要是干 扰脑的能量代谢及直接干扰神经传导
。
第10页/共54页
氨中毒学说
一、氨的形成和代谢
1、氨的形成
胃肠道:血循环弥散至胃肠道尿素经尿素酶分解(4g),食物中 的蛋白质被细菌的氨基酸氧化酶分解
维生素 脂肪
提供丰富维生素,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但禁 用维生素B6 减少摄入
水、钠 腹水者限制摄入
第42页/共54页
去除和避免诱发因素
预防和控制上消化道出血 防治感染 避免快速利尿和大量放腹水 灌肠、导泻,减少毒物的吸收 避免使用麻醉、止痛、安眠镇静 防止大量输液
禁用碱 性溶液
灌肠
第43页/共54页
病情观察
肝性脑病的早期征象。 生命体征及瞳孔变化。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氨、凝血因子和
血糖。 原发肝病的症状、体征。
第44页/共54页
用药护理
L-鸟氨酸-L-门冬氨酸: 检查肾功能,静脉注射时控制速度。
谷氨酸钾或谷氨酸钠: 血pH值偏高者不宜使用。 应用时根据血钾、血钠浓度进行调整。
递质,则发生神经传导障碍。
第18页/共54页
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精品PPT课件
![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f78bebda417866fb94a8e1b.png)
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标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护理评价 思考题
概述
概念
肝性脑病又称肝昏迷,是由于严重 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 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临床 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氨 是促发肝性脑病最主要的神经毒素。
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标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护理评价 思考题
发病机制
(一)氨中毒学说 1.氨的形成和代谢 血氨来自肠道,主要在结肠
部位以非离子型(NH3)弥散入黏膜内而被吸收, 其吸收率比离子型(NH4+)高得多。游离的NH3有 毒性,且能通过血脑屏障;NH4+呈盐类形式存在, 相对无毒,不能通过血脑屏障。游离的NH3与NH4+ 的互相转化受肠腔pH值的影响,当结肠中pH>6时, NH3大量弥散入血;pH<6时,则NH4+从血液中转 至肠腔,随粪便排出。
学习目标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护理评价 思考题
护理评估
(二)身体状况 四期(昏迷期):神志完全丧失、不能被
唤醒。浅昏迷时,对疼痛等强刺激有反应, 腱反射、肌张力仍亢进,扑翼样震颤无法引 出。深昏迷时,各种反射均消失,肌张力降 低,瞳孔散大。脑电图明显异常。 以上各期的分界不很明确。肝功能损害严重 者有明显的黄疸、出血倾向和肝臭,易并发 感染、肝肾综合征和脑水肿等,使临床表现 更为复杂。
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标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护理评价 思考题
发病机制
(一)氨中毒学说 2.血氨增高的原因 是氨生成过多和(或)代谢
清除过少,主要与摄入过多的含氮食物(高蛋白质饮 食)或药物、上消化道出血、氮质血症等有关。
肝性脑病的护理-PPT课件
![肝性脑病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331958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2b.png)
临床表现
二期(昏迷前期)
特点: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和行为失常为 主。 定向力、理解力减退。 睡眠时间倒错,昼睡夜醒。 精神病表现:幻觉、恐惧、狂躁 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踝阵挛 Babinski 征阳性 扑翼样震颤 脑电图特征性异常 可出现不随意运动和运动失调
临床表现
三期(昏睡期)
• 特点: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 昏睡,可唤醒。醒时可应答,有神志不清和幻觉
B、预防应用抗生素
C、谢阅读
• 感谢阅读
一期 轻度性格改变 、
+
行为异常
+ 正常和轻度改变
二期 意识错乱、睡眠
+
障碍、行为异常
+ 特异性异常
三期 昏睡、精神错乱 、
+
能唤醒
+
明显异常
四期 神志丧失,不能唤醒
-
降低 明显异常
常见护理问题
意识障碍:与血氨升高有关
护理措施
1、饮食护理
(1)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避免食物中蛋白质在 肠道分解产生氨。 (2)发病开始数日内,禁食蛋白质,热量供应 以碳水化合物为主。 (3)昏迷者以鼻饲25%葡萄糖溶液,以减少体 内蛋白质的分解。
护理措施
5、昏迷病人的护理 (1)卧位:仰卧位。 (2)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氧气吸入。 (3)做好口腔、眼睛、皮肤部位的生活 护理。 (4)帮助患者被动运动,防止静脉栓塞 形成。
健康教育
(1)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肝性脑病的有 关知识和导致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和肝 性脑病发生时的早期征象。 (2)与病人及家属一起制订合理的饮食 方案,避免进食过量蛋白质。 (3)慎用或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 物。 (4)根据病情和体力,适当活动,并保 持大便通畅,戒烟酒。 (5)定期随访复诊,如有脑病先兆、消 化道出血应随时急诊。
肝性脑病的护理-ppt课件
![肝性脑病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09f6d4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10.png)
31
4)用药护理 应用谷氨酸钾和谷氨酸钠时,两者比例应根据血清钾、钠浓
度和病情而定。 应用精氨酸时,滴注速度不宜过快,不宜与碱性溶液配伍使
用。 乳果糖应用时从小剂量开始。 服用新霉素不宜超过1个月,并做好听力和肾功能监测。 大量输注葡萄糖时,警惕低血钾、心力衰竭、肺水肿。
32
5)昏迷病人护理 病人仰卧位,头偏向一侧。 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氧气的供给。 作好口腔、眼部、皮肤的护理。 尿潴留病人给予留置导尿,并记录尿量、颜色、气味。 给病人做肢体被动运动。
支键氨基酸 GABA/BZ复合体受体拮抗药:荷包牡丹碱
氟马西平 人工肝
25
四、肝移植 五、其他对症治疗 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保护脑细胞功能 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治脑水肿
26
预后
诱因明确且易消除者预后较好 肝功能较好的门体性脑病预后较好 肝功能差者预后较差 暴发性肝功衰所致的HE预后最差
慢性HE:门体分流性肝性脑病,由于门体分流和慢性肝功衰所致。肝功 能受损,常见于LC、门体分流手术后、TIPS。以慢性反复发作性木僵和 昏迷为突出表现,常有诱因
亚临床型HE: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受损、不同程度PSS、需神经心理测试
17
HE的临床分期
根据意识障碍程度、神经系统表现及脑电图改变,分四期 I期(前驱期):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扑翼样震颤,EGG多数正
27
护理评估
诱发因素、主要症状和特点、心理状态 意识状态、营养状况、皮肤粘膜、腹部体征、 神经系统检查 血氨、脑电图、简易智力测验
28
护理诊断
意识模糊:与血氨增高,干扰脑细胞能量代谢 和神经传导有关。
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于肝功能减退、消 化吸收障碍有关
4)用药护理 应用谷氨酸钾和谷氨酸钠时,两者比例应根据血清钾、钠浓
度和病情而定。 应用精氨酸时,滴注速度不宜过快,不宜与碱性溶液配伍使
用。 乳果糖应用时从小剂量开始。 服用新霉素不宜超过1个月,并做好听力和肾功能监测。 大量输注葡萄糖时,警惕低血钾、心力衰竭、肺水肿。
32
5)昏迷病人护理 病人仰卧位,头偏向一侧。 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氧气的供给。 作好口腔、眼部、皮肤的护理。 尿潴留病人给予留置导尿,并记录尿量、颜色、气味。 给病人做肢体被动运动。
支键氨基酸 GABA/BZ复合体受体拮抗药:荷包牡丹碱
氟马西平 人工肝
25
四、肝移植 五、其他对症治疗 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保护脑细胞功能 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治脑水肿
26
预后
诱因明确且易消除者预后较好 肝功能较好的门体性脑病预后较好 肝功能差者预后较差 暴发性肝功衰所致的HE预后最差
慢性HE:门体分流性肝性脑病,由于门体分流和慢性肝功衰所致。肝功 能受损,常见于LC、门体分流手术后、TIPS。以慢性反复发作性木僵和 昏迷为突出表现,常有诱因
亚临床型HE: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受损、不同程度PSS、需神经心理测试
17
HE的临床分期
根据意识障碍程度、神经系统表现及脑电图改变,分四期 I期(前驱期):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扑翼样震颤,EGG多数正
27
护理评估
诱发因素、主要症状和特点、心理状态 意识状态、营养状况、皮肤粘膜、腹部体征、 神经系统检查 血氨、脑电图、简易智力测验
28
护理诊断
意识模糊:与血氨增高,干扰脑细胞能量代谢 和神经传导有关。
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于肝功能减退、消 化吸收障碍有关
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7c04671915f804d2b16c15e.png)
呕吐和腹泻;
• 防治感染; • 防止大量输液;
禁用碱性 溶液灌肠
• 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可采用
灌肠、导泻,减少毒物的吸收;
• 积极预防和控制上消化道出血;
• 禁食或限食者,避免发生低血糖。
学习交流PPT
19
护理措施
(四)昏迷病人的护理:
• 病人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
• 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氧气的供给;
不宜和碱性药物配伍;静脉输液速度不宜过快。
学习交流PPT
21
护理措施
• 新霉素: 长期服用可出现听力或肾功能损害。
• 乳果糖: 服用时从小剂量开始,保持每日排便2~3次, 粪便pH值5~6为宜。
• 葡萄糖: 警惕低钾血症、心力衰竭和脑水肿。
学习交流PPT
22
措 施
(六)心理护理: • 家庭成员负担重; • 照顾角色紧张; • 了解照顾者经济、时间、体力等方面存在的困难; • 与照顾者共同制定照顾计划; • 对清醒的病人提供情感支持。
• 做好口腔、眼部的护理 用生理盐水纱布覆盖 眼部;
• 保持床单位干燥、平整,定时协助病人翻身, 按摩受压部位,防止褥疮;
• 留置导尿管;
• 给病人做肢体的被动运动,防止血栓和肌肉萎 缩。
学习交流PPT
20
护理措施
(五)用药护理:
• L-鸟氨酸-L-门冬氨酸: 检查肾功能,静脉注射时控制速度。
• 谷氨酸钾或谷氨酸钠: 血pH值偏高者不宜使用。 应用时根据血钾、血钠浓度进行调整。 • 精氨酸:
学习交流PPT
17
措 施
(二)病情观察: • 肝性脑病的早期征象; • 观察病人思维及认知的改变; • 生命体征及瞳孔变化; •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氨、凝血因子和血糖; • 原发肝病的症状、体征。
肝性脑病患者的护理 ppt课件
![肝性脑病患者的护理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ac3bdaeb9d528ea81c779b7.png)
ppt课件
26
诱因: 摄入过多的含氮食物:高蛋白、出血 低钾性碱中毒: 促使NH3透过血脑屏障 低血容量与缺氧:致肾前性氮质血症,血氨增高, 降低脑对氨毒的耐受性。 消化道出血:肠腔内血液分解产氨增加 便秘:有利于毒性产物吸收。 感染:组织分解代谢产氨增加。 低血糖:脑内去氨活动降低、氨毒性增加。 其它:镇静、催眠药抑制大脑呼吸中枢造 成缺氧。麻醉和手术增加肝、脑、 肾的负担。
ppt课件
3
ppt课件
4
诱因: 摄入过多的含氮食物:高蛋白、出血 低钾性碱中毒: 促使NH3透过血脑屏障 低血容量与缺氧:致肾前性氮质血症,血氨增高, 降低脑对氨毒的耐受性。 消化道出血:肠腔内血液分解产氨增加 便秘:有利于毒性产物吸收。 感染:组织分解代谢产氨增加。 低血糖:脑内去氨活动降低、氨毒性增加。 其它:镇静、催眠药抑制大脑呼吸中枢造 成缺氧。麻醉和手术增加肝、脑、 肾的负担。
ppt课件
19
护理评估
健康史: 评估有无慢性病,尤其肝硬化病史以及发 展过程、治疗经过等,询问有无门体静脉 分流手术史,了解有无呕吐、腹泻、大量 排钾利尿、放腹水、摄入过多的含氮食物 和药物。
ppt课件
20
临床表现
一期(前驱期) 轻度的性格改变和行为异常 扑翼(击)样震颤 病理反射多阴性 脑电图多正常 三期(昏睡期) 昏睡和精神错乱 二期(昏迷前期) 定向力和理解力减退 睡眠障碍 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 巴彬斯基征阳性 脑电图有特征性改变 四期(昏迷期) 神志完全丧失,不能唤醒
ppt课件
21
临床表现由轻到重:
昏迷
昏睡 精神错乱 行为异常 性格行为 轻微改变
ppt课件 22
谵妄和狂躁
临床表现
肝昏迷患者护理PPT课件
![肝昏迷患者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fe69ccb4daa58da1114ac5.png)
第5页/共26页
体征
• 肝大
肝呈进行性增大,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 边缘钝而不整齐,有压痛。
• 黄疸 • 肝硬化征象
第6页/共26页
并发症
肝性脑病:是肝癌终末期的并发症,约1/3的
病人因此死亡。
上消化道出血:约占肝癌死亡原因的15%。 肝癌结节破裂出血:约10%的肝癌病人因癌
结节破裂致死。
继发感染
晚期病人,遵医嘱静脉给予清蛋白。
第13页/共26页
预防感染
➢做好皮肤、口腔护理 ➢注意饮食卫生 ➢病房应定期紫外线消毒 ➢减少探视 ➢严格遵循无菌原则进行各项操作
第14页/共26页
病情观察
• 疼痛的程度、性质、部位及伴随症状。 • 有无性格和行为的改变。 • 呕吐物及粪便的颜色,血压和脉搏的变化。
第24页/共26页
谢谢!
第25页/共26页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肝昏迷患者护理ppt课件12?一般护理?病情观察?治疗配合?心理护理?健康指导护理措施肝昏迷患者护理ppt课件13?休息?协助病人采取舒适的体位?大量腹水呼吸困难者半卧位吸氧一般护理肝昏迷患者护理ppt课件14饮食护理?高蛋白适当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原发性肝癌是指肝细胞或 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 为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 一,其死亡率在消化系 统恶性肿瘤中列第三位, 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
节破裂出血。
第10页/共26页
• 一般护理 • 病情观察 • 治疗配合 • 心理护理 • 健康指导
护理措施
第11页/共26页
一般护理
• 休息 ➢ 协助病人采取舒适的体位 ➢ 大量腹水、呼吸困难者半卧位,吸氧
第12页/共26页
饮食护理
➢高蛋白、适当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疼痛剧烈时暂停进食,待疼痛减轻再进食。 ➢恶心、呕吐时,于服用止吐剂后进少量食物。 ➢有肝性脑病倾向时,减少蛋白质摄入
体征
• 肝大
肝呈进行性增大,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 边缘钝而不整齐,有压痛。
• 黄疸 • 肝硬化征象
第6页/共26页
并发症
肝性脑病:是肝癌终末期的并发症,约1/3的
病人因此死亡。
上消化道出血:约占肝癌死亡原因的15%。 肝癌结节破裂出血:约10%的肝癌病人因癌
结节破裂致死。
继发感染
晚期病人,遵医嘱静脉给予清蛋白。
第13页/共26页
预防感染
➢做好皮肤、口腔护理 ➢注意饮食卫生 ➢病房应定期紫外线消毒 ➢减少探视 ➢严格遵循无菌原则进行各项操作
第14页/共26页
病情观察
• 疼痛的程度、性质、部位及伴随症状。 • 有无性格和行为的改变。 • 呕吐物及粪便的颜色,血压和脉搏的变化。
第24页/共26页
谢谢!
第25页/共26页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肝昏迷患者护理ppt课件12?一般护理?病情观察?治疗配合?心理护理?健康指导护理措施肝昏迷患者护理ppt课件13?休息?协助病人采取舒适的体位?大量腹水呼吸困难者半卧位吸氧一般护理肝昏迷患者护理ppt课件14饮食护理?高蛋白适当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原发性肝癌是指肝细胞或 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 为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 一,其死亡率在消化系 统恶性肿瘤中列第三位, 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
节破裂出血。
第10页/共26页
• 一般护理 • 病情观察 • 治疗配合 • 心理护理 • 健康指导
护理措施
第11页/共26页
一般护理
• 休息 ➢ 协助病人采取舒适的体位 ➢ 大量腹水、呼吸困难者半卧位,吸氧
第12页/共26页
饮食护理
➢高蛋白、适当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疼痛剧烈时暂停进食,待疼痛减轻再进食。 ➢恶心、呕吐时,于服用止吐剂后进少量食物。 ➢有肝性脑病倾向时,减少蛋白质摄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2020/1/10
治疗要点
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手术切除是目前根治原发性肝癌的最好方法。 非手术疗法首选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
10
2020/1/10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慢性疼痛:肝区疼痛 与癌肿增大牵拉肝包膜 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恶性肿瘤对机体 的慢性消耗、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有关。
一般护理
休息 协助病人采取舒适的体位 大量腹水、呼吸困难者半卧位,吸氧
13
2020/1/10
饮食护理
高蛋白、适当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疼痛剧烈时暂停进食,待疼痛减轻再进食。 恶心、呕吐时,于服用止吐剂后进少量食物。 有肝性脑病倾向时,减少蛋白质摄入
晚期病人,遵医嘱静脉给予清蛋白。
18
2020/1/10
生活指导
合理进食,戒烟、酒。 不吃发霉粮食和食品。 保护水源,防止污染。 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 保持乐观情绪。
19
2020/1/10
肝性脑病临床表现
重点
前驱期:轻度性格改变;行为失常; 扑翼样震颤(+);脑电正常
昏迷前期:意识模糊;行为失常; 扑翼样震颤(+);脑电异常
5
2020/1/10
转移灶症状:
转移至肺、胸膜,可引起胸痛、咯血和血性胸水
骨骼和脊柱转移,可引起局部压痛或神经受压症状
颅内转移可出现头痛、呕吐、颅内压增高及脑局灶性 损害的症状
6
2020/1/10
体征
肝大
肝呈进行性增大,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 边缘钝而不整齐,有压痛。
黄疸 肝硬化征象
有感染的危险 与恶性肿瘤对机体的长期消耗及 化疗、放疗致白细胞减少、抵抗力下降有关
恐惧 与腹部剧烈疼痛或担心预后有关。 潜在并发症: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癌结
节破裂出血。
11
2020/1/10
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病情观察 治疗配合 心理护理 健康指导
12
2020/电异常
昏迷期:神志丧失;扑翼样震颤(-) 脑电明显异常;
20
2020/1/10
肝性脑病治疗要点
1、清除诱因-治疗上消血,避免大量放腹水 2、减少肠内毒物的生成和吸收 3、促进有毒物质的代谢清除,纠正氨基酸代谢失
衡 4、其他对症治疗 :防治脑水肿;纠正离子紊乱;补充
7
2020/1/10
并发症
肝性脑病:是肝癌终末期的并发症,约1/3的
病人因此死亡。
上消化道出血:约占肝癌死亡原因的15%。 肝癌结节破裂出血:约10%的肝癌病人因癌
结节破裂致死。
继发感染
8
2020/1/10
辅助检查
肿瘤标记物的检测: 甲胎蛋白(AFP)
是诊断肝细胞癌最特异性的标志物。 肝细胞癌阳性率为70%~90%。 肝癌的普查、诊断、判断治疗效果和预测复发。
3
2020/1/10
身体状况
症状: 肝区疼痛
持续性钝痛或胀痛。 肝表面癌结节包膜下出血或向腹腔破溃时,可致剧烈腹痛
和腹膜刺激征,如出血量大,则引起晕厥和休克。
4
2020/1/10
消化道症状
食欲减退 腹胀 恶心 呕吐 腹泻 全身症状: 乏力 进行性消瘦 发热 营养不良 晚期出现恶病质
热量及体液
5、肝移植
21
2020/1/10
减少肠内毒物的生成和吸收
饮食-禁蛋白,供给足够的热量;神志转清 后,逐渐增加蛋白量
灌肠/导泻-清洁洗肠/弱酸液洗肠 乳果糖口服/灌肠
抑制肠菌生长-甲硝唑/新霉素:口服/保留 灌肠
22
2020/1/10
护理措施
意识模糊: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意识障碍程度、生命体征、定 期复查血氨、肝肾功能、电解质。
24
2020/1/10
病人仰卧位,头偏向一侧。 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氧气的供给。 作好口腔、眼部、皮肤的护理。 尿潴留病人给予留置导尿,并记录尿量、颜色、气
味。 给病人做肢体被动运动。
25
2020/1/10
谢谢!
26
2020/1/10
肝昏迷患者的护理
肿瘤科 2016-6-25
2020/1/10
1
原发性肝癌是指肝细胞或 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 为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 一,其死亡率在消化系 统恶性肿瘤中列第三位, 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
2020/1/10
2
病因与发病机制
原发性肝癌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肯定。发病可 能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有关,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黄曲霉毒素污染等。
14
2020/1/10
预防感染
做好皮肤、口腔护理 注意饮食卫生 病房应定期紫外线消毒 减少探视 严格遵循无菌原则进行各项操作
15
2020/1/10
病情观察
疼痛的程度、性质、部位及伴随症状。 有无性格和行为的改变。 呕吐物及粪便的颜色,血压和脉搏的变化。
16
2020/1/10
心理护理
根据不同的心理类型给予疏导和鼓励。
安慰和关心家属。
在有限时间内,多给病人亲情、温情,使病人积极配合治 疗和护理。
17
2020/1/10
健康指导
疾病知识指导:
积极治疗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 定期对肝癌高发地区的人群进行普查。 教会病人和家属观察病情的方法。 按医嘱服药,忌服损害肝脏的药物。
2)加强临床护理,提供情感支持。 3)去除和避免诱发因素 4)合理饮食 5)用药护理 6)昏迷病人的护理
23
2020/1/10
避免应用催眠镇静药、麻醉药等。 避免快速利尿和大量放腹水,及时处理严重的呕吐
和腹泻。 防止感染 禁止大量输液 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积极预防和控制上消化道出血 禁食或限食者,避免发生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