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_基因工程菌发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料分批培养方式的选择
恒速流加 葡萄糖浓 度反馈控 制流加
指数流加
补料分批 培养方法
发酵-透析藕合技术:
将发酵液用透析膜与透析液隔开,随着培养的进行,
菌体形成的小分子代谢产物通过透析膜进入透析液,从
而降低了在发酵液中的浓度,有利于解除产物抑制。 如果在透析液中加入营养物质,则营养物质可反方向 进入发酵液,供菌体利用(起到补料作用)。


质粒不稳定性
表达产物的不稳定性
1 质粒不稳定的表现

基因工程菌的不稳定包括质粒的不稳定及其表达产物 的不稳定 个方面。具体表现为下列 种形式:质粒的丢 失,重组质粒发生、片段脱落,表达产物不稳定。 质粒的丢失:由于某种环境因素或生理、遗传学上的 原因,质粒从某些宿主细胞中丢失,因此工程菌的发酵过 程实际上是 种菌的混合。 重组质粒发生、片段脱落:有时质粒不稳定并非由于 质粒丢失,而是重组质粒上一部分片段脱落,表现为质粒 变小或某些遗传信息发生变化甚至丧失。 产物不稳定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轴封可采用磁力搅拌或双端面密封
10. 3
工程菌的高密度培养
1、高密度培养(High cell-density culture; HCDC )
—— 一般指微生物在液体培养中细胞群体密度超过常规 培养10倍以上时的生长状态或培养技术。
基因工程菌广泛采用高密度培养技术
2、限制高密度的主要因素
1)营养成分
(3)溶解氧的控制

基因工程菌发酵过程中,溶氧浓度( ) 的高低影响菌 体生长乙酸生成和外源质粒丢失,从而对外源蛋白 的产量产生影响。 措施: 增大搅拌转速和空气流量


方法:
提高通气中氧的分压 在菌体中克隆具有提高氧传质能力VHb蛋白
(4)温度的影响及控制

温度对工程菌发酵的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如影 响发酵基质的理化性质,工程菌的生长及代谢调 控,目标产物的生成等 一般情况下,工程菌菌体 生长最适温度较高,而外源蛋白表达温度要低, 因此工程菌发酵分为菌体生长阶段和外源基因蛋 白表达阶段

(5)PH 的影响及控制

发酵过程中,菌体代谢 产 生 CO2 乙 酸乳 酸 等产物 不断积累,引起发酵基质pH值的改变.pH值的变化, 影响菌体内H﹢或OH-离子的浓度,进而影响酶蛋白的 解离度,引起酶的活性改变,因此对菌体生长目标蛋 白表达和活性等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 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的PH控制在6.8-7.6 较高的PH对产物的产量有促进作用
能类型,对培养过程中细胞存在明显差异的系统
是适合的。
结构非离散模型

细胞被分散成多个不同功能的部分,各部分相 互协调作用,对分析胞内代谢调控有应用价值。
离散结构模型

细胞培养过程的实际情况,模拟单个细胞内 的生化反应体系,通过单细胞模型的不同组 合建立高层次的离散结构模型
10.1.2 基因工程菌培养过程中的动力学模型
平均细胞近似
均衡生长 细胞之间不均一
离 散 模 型
不考虑细胞 结构,但各 种细胞均一
细胞内部多组分
非离散、非结构模型(均衡生长模型)

假设培养体系是均一的,忽略细胞间的差异和不同时期组 成及代谢特性的差异

适于研究细胞群体代谢生长代谢规律
离散非结构模型

培养体系中的细胞被区分成许多不同的状态和功
(2)基因工程菌培养方式
基因工程菌发酵的基本操作方式有:
分批培养
分批培养操作简单,但因不能控制生长,获得的菌体密度也有限 半连续培养(补料分批)
在一次投料发酵的基础上,流加一定量的营养,使细胞进一步的
生长,或得到更多的代谢产物 连续培养
不断地流加营养,并不断地取出发酵液。
连续培养则多用于动力学特性和稳定性等研究。 透析培养 固定化培养
基因工程菌的高密度发酵和控制
基因工程菌发酵的后处理技术
基因工程菌的不稳定性及对策
应用案例与分析
基因工程菌发酵动力学

基因工程菌发酵动力学模型分类 基因工程菌培养过程的动力学模型
非结构模型
非 离 散 模 型
结构模型
均衡生长
理想情况:把 细胞群体处理 为一种溶质 平均细胞近似
细胞之间无差异
细胞内部多组分
发酵与透析藕合
发酵罐
透析罐
透析膜
基因工程菌的培养方式
固定化培养
固定化培养是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将游离细胞或酶固定 于限定的空间区域内,使其保持活性并可以反复利用,具 有菌体密度高反应速度快发酵周期短产物分离简单反应过 程控制容易菌体可重复连续使用和增加发酵过程中重组质 粒稳定性的优点.
与固定化酶的制备方法大体相同; 常用的有吸附法、包埋法、共价结合法、交联法、多孔 物质包络法、超过滤法等,其中包埋法最为普遍。

高,在主培养中途升高温度,质粒拷贝数增加,目的基因 产量提高。
质粒行为动力学模型的建立意义
控 制 质 粒 的 稳 定 性
确 定 质 粒 的 复 制 速 率
表 达 产 物 合 成 条 件
10. 2 基因工程菌发酵设备

机械搅拌发酵罐 气升式发酵罐

利用机械搅拌作用,使空气 和搅拌液充分混合,促进氧 的溶解和传递,满足微生物 生长代谢对溶氧的需求


环境条件方面的原因
使用酚时应注意
1)使用注意
酚通常是透明无色的结晶,如果酚结晶呈现粉红色或
黄色,表明其中含有酚的氧化产物,例如醌、二酸等。
变色的酚不能用于核酸抽提实验,因为氧化物可破坏核
酸的磷酸二酯键。 2)安全操作 酚腐蚀性很强,并可引起严重的灼伤,操作时应戴手 套。
10.5 基因工程菌的不稳定性及对策

不稳定的表现 不稳定的原因及对策
第十章 基因工程菌的发酵
Baidu Nhomakorabea因工程
基因工程是指在基因水平上,采 用与工程设计十分类似的方法, 根据人们的意愿,主要是在体外 进行基因切割、拼接和重新组合, 再转入生物体内,产生出人们所 期望的产物,或创造出具有新的 遗传特征的生物类型,并能使之 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基因工程的核心技术是DNA的重组技术。
工程菌的获得

确定目的产物,找出产该产物的细胞。
将细胞破碎后提纯出全部信使RNA。这些信使中包含了该
细胞内表达的所有蛋白质的合成信息。 利用基因扩增技术(PCR),找出所需的目的基因。


将目的基因连接到设计好的质粒载体,形成了重组DNA分
子。 将重组后DNA分子引入到受体细胞内,然后选择合适的培 养条件使细胞繁殖。根据选择性标记,从菌落中筛选出目的 基因的重组(工程)菌。

质粒的行为规律与宿主、质粒本身外界环 境等密切相关

工程菌培养过程中会发现质粒丢失现象,
严重影响外源基因产物的产量和质量
分配的不稳定性

结构不稳定性

质粒不同拷贝状态

分配不稳定:这是由于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质 粒缺失分配到子细胞中而导致整个质粒丢失。

结构性不稳定:由于重组质粒DNA发生缺失、 插入或重排引起的质粒结构变化。
质粒保持率

为考察质粒稳定性,在此引入质粒保持率Fn的概念, Fn表示分批培养中细胞分裂n次后,培养液中基因 工程细胞数与总细胞数的比值,即
表达效率及质粒拷贝数控制

在工程菌培养过程中,表达效率与质粒拷贝数有关。在质 粒稳定基础上,应尽可能提高细胞内质粒拷贝数。
在工业生产中易于操作的方法是在培养的不同阶段,采用 不同培养温度达到提高拷贝数目的,在前培养阶段采用低 温,以减少细胞负荷,此时拷贝数较低,而比生长速率升
后含质粒细胞还占多少,即f25为多少就是一个必需考 虑到的问题。分析结果表明f值随p和 的增大而减小。
2 外源基因的表达和控制机制
提高质粒稳定性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克隆菌的发酵生产 率,但外源基因表达水平越高,重组质粒往往越不稳定。 可采用两阶段培养法,即在发酵前期控制外源基因不过 量表达,使重组质粒稳定地遗传;到后期通过提高质粒的拷 贝数或转录、翻译效率使外源基因高效表达。
2)抑制与阻遏
3)溶氧水平
4)有毒代谢物
3、 基因工程菌的高密度发酵和控制

培养基的选择 培养方式的选择 溶解氧的控制 温度的影响及控制 PH 的影响及控制

基因工程菌的发酵工艺中菌体的增殖和产物的表达均 在对数期完成

改进:延长对数期的生长时间、缩短衰亡时间
高密度发酵工艺
(1)培养基的选择

基因工程菌发酵的后处理技术


细胞破碎
蛋白质的浓缩与分离纯化 核酸的分离纯化
酚/氯仿抽提
酚/氯仿混合使用能增加去除蛋白的效果,并对核酸酶有
抑制作用。
氯仿比重大,能加速有机相与水相分层,减少残留在水相
中的酚,同时具有去除植物色素和蔗糖的作用。 在酚/氯仿抽提核酸提取液时,需要振摇,为防止起泡和促 使水相与有机相的分离,再加上一定量的异戊醇(酚:氯: 异戊醇=25:24:1)。
一些温度敏感型质粒在温度较低时质粒拷贝数较少, 当温度升高到一定值时质粒大量扩增 —— 脱缰质粒 (runaway plasmid) 如:pKN410在30℃时的拷贝数为20~50/E.coli细胞;在 35℃时质粒大量复制。
将-内酰氨酶基因接在其上,经热诱导后,酶活可扩增 400倍。
3 质粒的行为规律



2 质粒不稳定的原因

重组质粒引入宿主后,引起宿主细胞和重组质粒之间的 相互作用,在一定的环境中,其结果是在重组质粒上表达 或不表达,重组质粒遗传稳定或不稳定。因此一个组建 成的工程菌的稳定与否,取决于重组质粒本身的分子组 成、宿主细胞生理和遗传性及环境条件个方面 就质粒本身的分子结构而言,引起工程菌不稳定常常是 由于稳定区受到影响,如果质粒在重组过程中影响到 这些序列的完整性,其稳定性也受到影响 另外可能由于重组质粒上有重复序列,或与宿主染色体 有部分同源等都会造成质粒的不稳定。

原理:无菌压缩空气作为液体的提升 力,使发酵液上下翻动实现混合和传 质传热过程。 优点:无机械搅拌机构最大限度的减 少了染菌率,减少了机械剪切力,对 长菌丝的各种真菌尤为适宜 气体提升充分的气液混合使氧气 的传递利用极大提高,特别适合高粘 度培养基和对于溶氧要求高的产品。 内循环

基因工程菌的培养设备

工程菌具备的条件

发酵产品是高浓度、高转化率和高产率的,同时是分泌型
菌株。

菌株能利用常用的碳源,并可进行连续发酵。 菌株不是致病株,也不产内毒素。 代谢控制容易进行。 能进行适当的DNA重组,并且稳定,重组的DNA不易脱 落。

基因工程菌发酵动力学 基因工程菌发酵设备


发酵罐的结构材料的稳定性要好,一般要应用不锈钢制成 罐体表面光滑易清洗,灭菌时没有死角
与发酵罐连接的阀门要用膜式阀,不用球形阀
所有的连接接口均要用密封圈封闭,不留“死腔”,不得有泄漏 搅拌器转速和通气应适当 空气过滤系统要采用活性碳和玻璃纤维棉材料 培养液要经化学处理或热处理后才可排放
发酵罐的排气口须有蒸汽灭菌或微孔滤器除菌后才将废气放出。
除DNA重组技术外,基因工程还应包括基因的表
达技术,基因的突变技术,基因的导入技术等。

基因工程一般分为4个步骤: 取得符合人们要求的DNA片
段,这种DNA片段被称为
“目的基因”;

将目的基因与质粒或病毒 DNA连接成重组DNA;

把重组DNA引人某种细胞; 把目的基因能表达的受体细胞 挑选出来。
1 基因工程菌 细胞 的生长动力学模型

以对数生长期为例,处于该时期的微生物生长的数学 模型如下:

其中 为细胞数量 为培养时间 拜为比生长速率
由上式可以推导出

可用以推算在间歇发酵中f 值随世代数n的变化情况, 这在基因工程菌株的发酵中是非常重要的参数,例如, 假设从斜面培养到33000L发酵培养需要25代时间,25代

发酵特点:工程菌在短时间内迅速分裂增殖,菌体密度 迅速升高

培养基影响:
高浓度的碳源、氮源和无机盐造成溶液的渗透压过高,
导致细胞脱水,抑制菌体生长,目的产物得率下降
大量产生乙醇,抑制菌体浓度的进一步升高 多采用分批补料培养,各种培养基浓度低于抑制浓度

成分的选择
选择容易被工程菌利用的营养物质

浓度的选择 浓度比普通培养基高2-3倍,但不能太高,会使 发酵液渗透压增加,不利于工程菌的生长
1)可诱导性启动子
在构建表达载体时,可使用可诱导性的启动子,如: lac、 trp、 PL等 在用含有这些启动子的克隆菌进行发酵生产时,可以选 择培养条件使启动子受阻遏(抑制)到一定时期;然后去 阻遏(诱导)使质粒高效表达。
例如:
利用3--吲哚乙酸可使trp启动子去阻遏
2)温度敏感型质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