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竞技体育三个基本形态之间的关系
从体育的历史沿革和结构及整体性谈体育的概念_省略_分类_兼评_竞技不是体育_竞技
![从体育的历史沿革和结构及整体性谈体育的概念_省略_分类_兼评_竞技不是体育_竞技](https://img.taocdn.com/s3/m/c1b8dc78011ca300a6c3909e.png)
成果报告 Orig ina l Article s从体育的历史沿革和结构及整体性谈体育的概念与分类 兼评 竞技不是体育 、 竞技与体育分开席玉宝摘要:运用历史与现实、层次与类型以及系统的整体性对体育概念及其分类进行探讨,指出:体育是以身体练习和运动项目为基本手段,增强体质、促进人体全面发展、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
以其活动主体和目的为依据可分为: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三个组成部分。
体育的方法手段、知识理论、场地器材是一体化的,竞技只是体育的一种活动形式和方法,将体育与竞技分开缺乏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关键词:体育;竞技体育;体育运动系统;概念;分类中图分类号:G80 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 0000(2002)02 0022 04The Concept and C lassification of Sport from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Structure and Whole PerspectivesX I Yu bao(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Anhui N ormal U niv ersity,Wuhu,Anhui241000,China)Abstract:The concept and classification of sport w as probed from the history and reali ty perspectives.T he author pointed out that sport i s a kind of s ocial cul tural activity w hich strengthens cons titution,improves development of human body,improves sport skill.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subjects and purposes, sport may contai n three parts,nam ely social sports,school sports an d com petitive sports.S eparating sport from competiti on is l ack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upport.Key Words:sports;competitive sports;sport system;concept;classifi cati on体育的概念及其分类是体育理论界长期探讨的基本问题,也是争论颇多,颇为激烈的问题。
试论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之间的辩证关系
![试论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之间的辩证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c25a68e1941ea76e58fa04b9.png)
试论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之间的辩证关系作者:江瑞来源:《体育时空》2015年第10期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0-000-01摘要本文研究的是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文章首先简要阐述了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两者的概念与内涵,然后又分别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希望对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所启发。
关键词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关系研究近些年,随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开展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始逐渐的得以凸显,而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竞技体育的内容也开始越来越被淡化。
部分学校体育任课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为了迎合学生的兴趣,甚至出现了盲目排斥竞技体育内容的倾向,使得学生很难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领略和体会竞技体育的魅力,并使得学校体育教学的质量与成效也因此受到了消极不利的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两者之间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关系,如何才能够科学的解决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等问题,就成为了现阶段众多体育教育人士所面临的共同课题。
鉴于此,为了加深对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两者之间的理解,本文就针对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了简要的探析。
一、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的概念及内涵竞技体育,简单来说,实际上就是一种最大限度的挖掘个人或者是集体在体能、心理以及智力等方面的潜力,并在确保其得以充分发挥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提高个人或者是集体的竞技能力水平,以期获得理想的运动成绩的一种社会活动过程。
而相对于竞技体育来说,学校体育则是学校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重要内容。
具体到现阶段我国的学校体育来说,就是根据国家制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发展规律,以适当的身体练习为手段,以合理的健康知识为基础,通过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以及学校体育训练和学校所组织的体育竞赛等多种不同的组织形式,来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各方面素质全面健康发展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教育活动。
学校体育学习题
![学校体育学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a4f09ec5aa00b52acfc7ca47.png)
《学校体育学》习题1、简析古代斯巴达与雅典学校体育之间的异同。
2、试析“新体育”学说产生的背景及其历史意义。
3、简述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
4、试析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与苏联社会主义体育思想之间的异同及其对我国学校体育的不同影响。
5、试分析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二章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1、试比较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异同。
2、结核你的体育教学实践,谈谈对“竞技运动教材化”的看法。
3、素质教育有什么特征?你认为在体育教学中应如何贯彻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4、终身教育思想给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了哪些深刻影响?5、在学校体育中开展媒介教育有哪些要求?第三章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和目标1、学前阶段体育、初等教育阶段体育、中等教育阶段体育和高等教育阶段体育的重点分别是什么?2、现代社会学校体育主要有哪些功能?3、确定我国学校体育目标需要考虑哪些因素?4、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的总目标和效果目标是什么?5、试述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组织形式。
第四章体育课程1、如何理解体育课程的概念?2、如何让选择和组织体育课程内容?3、影响体育课程实施的因素有哪些?4、采访一所正在进行体育课程改革的学校,简要归纳该校体育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方面的改革情况。
5、什么是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体育课程资源的意义是什么?6、举例说明如何进行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和条件资源的开发。
第五章体育教学目标、要求与原则1、我国体育教学目标的改革出现在哪些新趋势,对体育教学实践产生哪些影响?2、国内外有哪几种较为典型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你认为哪一种更合理,为什么?3、选择你所熟悉的体育教学内容,拟一份可是教学目标。
4、如何理解体育教学过程的内涵与特点?5、体育教学过程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6、如何理解体育教学中的师生互动?7、构建体育教学原则体系的依据及标准是什么?8、体育教学过程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这些原则?第六章体育教学方法1、如何正确理解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2、应该怎样进行体育教学方法的分类?3、谈谈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以及这类方法的基本要求。
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的关系
![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28de036d27d3240c8447efb1.png)
1 中国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起源人类的体育文化产生于生产劳动和生产劳动教育, 原始时代的体育得益于宗教祭祀活动的舞蹈, 部落纷争的军事格斗, 猎取野兽的射杀搏击, 娱乐休闲的玩耍游戏, 以及健身祛病的医疗养生, 不管是根植于教育的身体活动技能传授, 还是具有强烈对抗色彩的竞技体育, 其本源是相同的, 其实质是相通的。
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是两种亲缘关系十分相近的文化种类, 一是它们有共同的表达方式, 那就是人的肢体语言, 即身体的动作、姿势构成各种各样的身体练习; 二是都有走向比赛的倾向, 但不同之处是前者把比赛作为一种手段, 而后者把比赛演绎成为一种目的; 三是这两种活动都主要发生在青少年儿童时期, 即生长教育阶段; 四是在哲学层面上, 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描述和构造未来人类的特征。
学校体育侧重说明这种特征的必要性, 而竞技体育则侧重探索各种特征的可能性。
2 中国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经历的文化轨迹几十年来, 走进学校的体育教育与走进社会的竞技体育, 在目的、内容、方法、价值观念、管理体制等方面出现了差别。
学校体育由一种职前教育训练走向终身教育, 提出终身体育的目标。
由于现代社会对知识的青睐, 对体能的藐视,对智慧的崇拜, 对健康的忽视, 使得学校体育承担起了“健康”、“体质”的任务; 而竞技体育由于功利目的的趋势, 在专门化、专项化、专业化上越走越远, 走上了由业余体育向职业体育发展的道路, 在这一过程中甚至出现了许多类似服用兴奋剂、球场暴力之类的社会问题。
然而, 国际国内的有识之士已经看到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背离出现的严重后果, 于是不断呼吁竞技体育、奥林匹克要回归体育的教育文化本原,努力排斥商业化的影响, 走竞技体育与教育相结合的道路,求得世界体育持续、繁荣的发展。
2. 1 中国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之间的对立中国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之间的对立有其特殊的原因,这原因有来自历史的, 也有来自现实的, 由于管理体制造成的, 还有利益冲突形成的。
试论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
![试论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172e35928bd63186bdebbc47.png)
试论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作者:张敏来源:《体育时空·上半月》2012年第06期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6-000-01摘要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当前学校体育教学和竞技体育的内容、目的和作用、方法与手段分别进行了分析研究。
作者还就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全面的论述,研究结果认为,学校体育是竞技体育的基础,竞技体育亦可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两者之间既有对立又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
体育发展至今,需要体育的各方面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因此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是可以结合的。
只有充分利用对方的优势,二者和谐发展,才能更好的促进各自的发展以及体育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学校体育竞技运动相互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
体育工作坚持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为基础,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促进各类体育协调发展。
”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之间是一个怎样的关系,如何合理采用竞技运动项目来提高学校体育质量一直在困扰着广大的学校体育教师,这一问题关系到未来学校体育的发展。
在过去的五十多年中很多专家一直在努力解决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问题,在新世纪同样要解决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问题。
一、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的概述广义的体育包含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
体育的这三个方面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竞技体育是指为了最大限度地发展和不断提高个人、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及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以取得优异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而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
它是根据国家制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及社会的需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适当的身体练习和卫生保健措施为手段,通过多种组织形式所进行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在我国,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一直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分别属不同的系统管理,即体委系统和教育系统。
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竞技体育的区别和联系
![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竞技体育的区别和联系](https://img.taocdn.com/s3/m/0b8cb8345727a5e9856a61ce.png)
学校体育为应付过关社会体育为了自卫打架竞技体育为了比赛挣钱以往在认识和处理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二者的关系上,往往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把二者看成对立的、水火不相容的事物,不主张学校体育引进竞技体育。
这种观点认为,学校体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增进学生的健康水平,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技术和技能;而竞技体育则是搞训练,为竞赛、夺冠军、拿奖牌,使少数竞技精英从事的运动,所以不宜把竞技体育运动引入学校体育中来。
第二种倾向是认为学校体育要尽量多地采用竞技体育运动技术,甚至认为学校体育改革要以竞技运动为导向,把学校搞成竞技体育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基地。
进而再把竞技体育运动导入学校体育过程中,忽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特点,不折不扣地、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身在身体能力、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使体育课变成了专项运动训练课。
其实,以上两种观点都带有偏激。
那么,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呢?首先,要正确看待竞技体育的积极作用。
竞技体育是一种记录人类创造潜能的运动文化,每项新的运动成绩、新的记录,都标着指人类在运动能力方面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竞技体育是一种提高社会道德水平规范的文化,竞技体育中树立的公平(俞敏洪不单单关注英语,他是上升到了教育层面。
他已经能够透过身边发生的每件事,来说出它的教育价值与意义,例如北京奥运会)、公正、民主、协作、团结、友谊(师生之情)、谦虚、诚实(邓亚萍的教练并没有因为她撒了谎,就当面批评她,而是跟她讲道理:赢球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赢得对方和观众的心)等道德观念,使社会不可缺少的规范文化,对青少年乃至全体社会成员的成长都具有教育意义;竞技体育是一种提高审美意识的情感文化,它可以净化人的社会情感,提高社会的审美情趣,陶冶社会心理;竞技体育运动是一种观念文化,它所负载的价值在深层结构方面影响着社会心理和民族精神(叶问);竞技体育对人的教育、对人的社会化作用、对个性的发展和培养有着积极作用。
“竞技运动”与“学校体育”再认识
![“竞技运动”与“学校体育”再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356bd174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1f.png)
“竞技运动”与“学校体育”再认识摘要:运动是重要的健康活动,有两种主要形式,即竞技运动和学校体育。
本文旨在比较这两种形式,重点关注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研究发现,竞技运动和学校体育都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活力和增加心理素质。
但是竞技运动具有更高级别的压力,并且更需要团体合作和个人技术能力。
因此,学校体育虽然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有好处,但也应该考虑竞技运动来提升体育水平。
关键词:运动,竞技,学校体育,健康发展正文:运动是每个人都应该参与的,并且对健康发展很有帮助。
有两种主要形式的运动:竞技运动和学校体育。
竞技运动是以比赛为目的的运动,如足球、篮球、排球、拳击等,训练者通常需要更加专业的技术和身体素质。
学校体育包括以少量或无竞争为目的的活动,如跳绳、体操、健美操等,强调的是团队合作。
研究发现,竞技运动和学校体育都有助于增强体质、活力和心理素质。
竞技运动能够激发运动员对胜利的渴望,增强其对忍受压力的能力,增加其个人技能,但也有更大的压力,因此需要更多的训练。
学校体育注重于团队协作,让学生学习从团队中受益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和友谊,使他们有机会去发现乐趣和乐趣。
总之,竞技运动和学校体育都有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有很大裨益。
学校体育激发学生学习团队合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心理抗压能力。
但是,学校体育应该考虑加入更多竞技运动,以获得更高水平的体育水平。
在实际运用中,竞技运动和学校体育可以结合在一起,以更好地充分利用两者特有的优势。
首先,我们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结合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采用竞技运动的形式来强化学生的身体锻炼,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质水平。
其次,围绕竞技运动,也可以制定不同的竞争活动,如编写文章、比赛游戏、科技创新或体育大赛等,既增强了学生对胜利的渴望,又能让他们有机会发现乐趣。
此外,学校还可以结合两类运动,用社会教育来更好地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个人责任感的发展。
学校可以让学生以竞技的形式参与社会服务活动,如参与义工行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让学生在团队中受益,更好地发掘他们的个性,增强责任感和勇气。
小议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辩证关系
![小议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辩证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20a01bea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ae.png)
小议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辩证关系体育运动在我们的生活中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为我们提供了健康和快乐。
这也是为什么体育在学校有如此高的地位。
学校体育教育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协作和竞争,并加强他们的个人和群体认同感。
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存在一种辩证关系。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这个议题。
首先,学校体育是向学生介绍不同类型的运动,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
体育课程不仅涵盖了常规的足球、篮球、排球等,还包括芭蕾、瑜伽和钓鱼等不同的运动方式。
学生们在体育课上通过之间的合作和竞争,培养他们的身体素质同时加强了个人和群体认同感。
学校体育促进了学生们的身心健康,激发激情,这是一个良好的社交环境和朋友圈子的基础。
另一方面,竞技体育更注重比赛的结果和荣誉。
运动员们通过实际的成果和荣誉来展示自己的表现。
而且由于竞技体育也是以团队或个人的胜利来评判,因此运动员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同时也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
虽然这种形式的体育博采众长,从各种竞技体育中可以学到很多,但是竞技体育的我们不能忽视其中的压力和威胁性。
为了取得最好的成绩,运动员需要付出长时间的努力和训练,同时从赢得比赛中体验到的快乐和骄傲也给文化和社会价值增加了许多。
但同时也有一些运动员为了争取胜利而退休或受伤。
因此,竞技体育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和不稳定性。
虽然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之间存在不同,但我们必须认识到,两者的辩证关系极其重要。
能够运用身体让学生们在体育课上获得学科知识和良好的人际交往技能。
而竞争体育,尽管竞赛结果很重要,但运动员们之间的快乐、合作和友情同样重要。
竞技体育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我们自己,了解我们的能力和防范挑战。
而良好的体育基础,为竞技体育的成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在解决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辩证关系之前,我们首先需要认识到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值得注意的是,没有固定的模板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每个学校、每个社区都可能有自己的体育发展模式,但重要的是要实际地尝试,并深入了解每个体育项目的质量和效果。
由竞技体育到大众体育
![由竞技体育到大众体育](https://img.taocdn.com/s3/m/7849e67da26925c52cc5bff3.png)
标题:由竞技体育到大众体育摘要:大众体育是现代社会的一种生活方式,是现代人的一种生活必需品;竞技体育是整个体育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
国外有人把体育运动看成是“随着人类文化的进步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礼仪化的战争”。
体育的目的只是为了追求更加美好的、舒适的生活,只是一种游戏,记住所谓的“比赛第二”,让体育回归本位,让人民群众参与到体育中来,通过体育锻炼加强国民体质,这才是体育的最高境界!关键词: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北京奥运会正文:体育自产生以来,迄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体育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人们为了追求更加美好、舒适的生活,不惜倾注心血寄厚望于体育,期待着它能给自己带来健康、力量、和谐与美。
“体育”这一术语先后有多种称谓,比如“体育”或“体育运动”(Sport)、“文化·娱乐”(Culture·recreation)、“身体文化”(physical culture)等。
随着体育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体育本质属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在人类社发展中,体育是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过程和社会文化活动,其实质包括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和身体缎炼三个方面的内容,体育是社会总文化的一部分,它的发展既受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制约,也为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服务。
现代体育可分为三大块——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
学校体育是现代体育的基础;大众体育是现代社会的一种生活方式,是现代人的一种生活必需品;竞技体育是整个体育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
国外有人把体育运动看成是“随着人类文化的进步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礼仪化的战争”。
所以作为体育的重要部分的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在体育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时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竞技体育亦称竞技运动(Sport),源出于拉丁语cisprt,其含义原指“离开工作”而进行的游戏和娱乐活动。
如何看待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的关系?
![如何看待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d8296d49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dd.png)
如何看待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的关系?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相辅相成的双翼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如同鸟类的双翼,看似独立,实则密不可分。
纵观体育发展史,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体育事业繁荣的轨迹。
教育专家应从几个角度去理解二者的关系:一、竞技体育为大众体育提供“灯塔”指引竞技体育代表着人类体能和技能的巅峰,其极致追求,不断突破人类极限,吸引着无数人关注。
观看比赛,大众可以学习到高水平的运动技术、理念和精神,为自身参加体育活动提供方向和动力。
奥运会和世界杯的盛况,释放了无数人对运动的兴趣,为大众体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大众体育为竞技体育提供人才“沃土”竞技体育的发展需要源源不绝的人才支撑,而大众体育则是挖掘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基础。
通过广泛的参与,大众体育能发掘出具有高潜力的运动苗子,为竞技体育储备后备力量。
同时,大众体育也能够为竞技体育运动员提供更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心理支撑,使他们拥有更健康和积极的成长环境。
三、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实力竞技体育的辉煌成就能够激发大众参与体育的热情,推动大众体育的发展。
而大众体育的群体壮大,能够为竞技体育提供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支持,促进竞技体育的更深层次发展。
例如,足球、篮球等项目的普及,为职业联赛提供了庞大的球迷群体和市场,也为国家队提供了更多优秀的球员。
四、教育的视角:将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融入教育体系教育专家应将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有效融入教育体系,实现“全民健身活动”和“竞技水平进阶”的双赢。
具体来说,可以:结合学校体育课程建设:将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元素融入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和健康意识,帮助和鼓励学生参与不同类型的体育活动。
注重体育人才培养:加强学校体育训练和比赛,以及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建设,发掘和培养竞技体育人才,为国家队储备后备力量。
积极倡导体育文化:将体育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拼搏精神、勇于挑战的精神,并鼓励学生积极组织体育活动,体验运动的乐趣。
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竞技体育的区别和联系
![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竞技体育的区别和联系](https://img.taocdn.com/s3/m/db894a63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9c.png)
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竞技体育的区别和联系1、从定义本质上来说,学校体育是为了增强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发展和健康素养,从而获得心理与生理益处。
大众体育则是以体育运动为载体,以普及体育文化、发展民族体育事业及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为目的的。
竞技体育则更加注重体育竞赛的结果,通过竞争,在赛场促进国家或个人的升迁。
2、从受众群体来说,学校体育是以学生为主要受众群体,强调全民健身,从学生时期开始就为受众群体提供教育服务。
大众体育则是以所有体育运动人士为受众群体,旨在拓展自己的运动技能,将体育文化普及开来。
竞技体育则以选手、训练师以及教练、裁判、比赛组织者为主要受众群体,为他们提供赛场的舞台和机会,实现最大潜力。
3、从运动层次来看,学校体育主要是让学生接受体育系统教育,提高身体素质,水准以较低要求为主;大众体育注重培养体育运动参与者的健身意识,以健身和参与为主;而竞技动来实现最大的决胜关键,要求有较高的专业性,强调水准的提高。
1、学校体育、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有共同的背景,都旨在提高全民健康素质,秉持公平、公正、公开和消除歧视的原则,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进一步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为健康人群提供参与机会。
2、学校体育、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均依据教练和教师的培训和考核,以提升全民的能力为核心,以普及全民健身、提高大众的体育技能为主要目标,保证学校体育、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共同发展。
3、学校体育、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各自都有不同的性质,各方面也在不断发展,但他们之间又具有联系和相互融合,承担着相同的使命,维系着普及体育运动及文化传播的完整性和有序性,为全民健康提供重要的支撑。
(完整版)体育概论复习笔记
![(完整版)体育概论复习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c254fdb1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c5.png)
体育概论复习笔记引言:一、体育概论在我国的发展过程欧美引进阶段发展过程苏联建立发展: 1985年曹湘军《体育概论》二、体育概论的研究对象与范围体育概论以体育社会文化现象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首先的从整体把握体育各方面和全部过程、其次从宏观层面揭示体育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规律、还必须回答体育生成。
发展和存在价值等最基本的问题。
三、体育概论的学科性质和学科地位学科: 是科学研究里面体系相对独立, 理论相对完整的分支。
体育概论是一个综合学科。
它具有完整性、宏观性、综合性、高度概括性的特征。
四、体育概论的特点理论性与思想性、应用性、概括性和抽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五、《体育概论》的教学目标学习它的意义: 更新体育观念、促进学科建设、指导体育教学和体育改革的实践。
1、学习体育概论的意义:2、完善体育学科体系的需要3、完善体育交流的需要4、分析体育实践问题的需要第一章什么是体育1、体育的基本特征:2、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3、以人自身发展为目的以主客体统一为存在方式, 动机与效果统一于人本身概念: 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体育概念的历史演进一、国外古代体育的概念二、有现象, 没有体育体操三、近现代欧美国家的“体育”的概念欧洲“体育”一次出现与文艺复兴时期。
并且近代体育是随教育制度建立而发展起来的。
体育一词最早出现在法国、1793年德国古兹穆斯《青年的体操》说体育属于身体的教育。
19世纪体育已成为一个专门输液出现在一些教育和体育专著中。
德国体操欧洲体育内容的支撑瑞典体操英国户外运动四、中国的“体育”概念古代中国关于体育的术语养生、尚武、游息、角力。
近代同欧美一样, 是经历体操和体育的演进过程的。
二这两个是由日本传入中国的。
1923年《课程纲要草案》有体现。
有关体育概念的综合一、国外对体育的界定1、体育是促进人体健康发育的教育。
2、体育是促进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3、体育是开发人类运动潜力的活动和制度的总称二、国内对体育的界定1、狭义的体育——身体教育2、广义的体育——体育是社会文化活动体育与其他身体活动形式的关系一、体育与劳动的关系体育的发展劳动发挥了及其重要的着用1、体育与劳动的关系劳动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叶改造了人的自身自然劳动是体育获取实践手段的源泉劳动是促进体育的产生和发展的重要的动机2、体育与劳动的区别二者目的不同二者作用对象不同二、有鉴于两者的作用对象不同, 两种活动的表现方式与完全不同。
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竞技体育三个基本形态之间的关系
![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竞技体育三个基本形态之间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08b4a25c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d3.png)
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竞技体育三个基本形态之间的关系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竞技体育三个基本形态之间的关系一、三个基本形态的概念1、学校体育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学校体育属于教育范畴,无论在哪种社会条件下,都受该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影响与制约,并通过培养人才为之服务。
学校体育与学校德育、智育共同组成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就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的一项基本内容与基本途径。
2、大众体育大众体育就是与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对应的概念。
由企、事业单位职工,以及城镇居民与农民,为达到健身、健心、健美、娱乐、医疗等目的而进行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身体锻炼活动。
3、竞技体育竞技体育亦称竞技运动,就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就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二、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竞技体育的区别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竞技体育三者的区别集中体现在三者的构成或组织形式上1 学校体育的构成或组织形式: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与竞赛;早操与课间操;科学的信息与保健措施。
2 大众体育的构成或组织形式:政府机构中的大众体育组织;人民团体中的大众体育组织;体育群体与体育社团;大众体育实施的载体与形式(以个人与家庭为单位的形式;锻炼小组;单位组织的活动;街区组织的活动;健身俱乐部)3 竞技体育的构成或组织形式: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竞技体育管理三、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竞技体育的联系1 学校体育与大众体育之间的联系:①学校体育就是大众体育的源泉,它为大众体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大众体育能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学校体育需要大众体育来强化学校体育的效果,将学校体育转化为终身体育,因此,学校体育与大众体育就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关系。
2 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联系:①学校体育就是构建竞技体育的基础,数以万计的少年儿童就是竞技体育人才发掘的唯一资源。
最新-小议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辩证关系 精品
![最新-小议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辩证关系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c99612def61fb7360b4c6579.png)
小议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辩证关系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区别和联系一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不能相互替代竞技体育是为了记录人类创造和激发潜能的文化,它的作用是为了激励人突破潜能的极限,不断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去改变自己,改变社会,创造新的记录和运动成绩。
每一步的跨越都象征着人类又进了一步。
它所需要的运动能力和运动时间远远超越了一般的学校体育形式。
学校体育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为了培养学生克服困难,敢于挑战自己的精神。
也可以是为了培养体育苗子而做出努力。
但是学校体育不能完全按照竞技体育的要求和需要去设定训练和考核项目。
需要结合素质教育和时代发展的需求去设定课程。
所以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不能相互替代。
二学校体育需要引进竞技体育的内容和思想竞技体育中的优良思想,比如团结、合作、友谊、公平、公正等等,这些都是学校教育中迫切需要去认真培养学生的品质。
竞技体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规范和树立学生心中公平公正的思想,是极为可贵的规范文化。
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和陶冶了社会的心态。
所以学校体育需要引进这些竞技体育中的优秀思想,将学生培养成为下一代优秀和健康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相互融合和促进一将竞技体育溶液学校体育的重要性1从本质上,竞技体育可以削弱一点要求,这样的普通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可以把它们的运动手段,作为学校的体育教育内容,从而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的健康。
为将来建设祖国做准备。
2把先进的竞技体育运动文化加入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之中,唤起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欲望,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通过教导学生在运动项目中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基本技术,加强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体育文化涵养,为将来学生进入社会打下基础。
小议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辩证关系
![小议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辩证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a8598f45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4e.png)
小议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辩证关系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存在,但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辩证关系。
学校体育是指学校组织的体育教育活动,其核心是以培养身体素质为目标的综合性体育活动;竞技体育则是指参与各种体育赛事,以获得好成绩或胜利为目的的专业性体育运动。
两者在现代社会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们的辩证关系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
学校体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旨在通过课堂教学和体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以及团队意识等方面的能力。
学校体育是一个长期的、综合的教育过程,而不是简单的累计性体育锻炼。
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身心素质,使学生不仅健康、快乐,而且也能更好地适应工作和生活,在未来的人生发展中取得更好的成就。
然而,学校体育只是为人们提供一种“基础”,它并不能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更不能满足人们对于体育乐趣和向往的竞技追求。
这时就需要竞技体育出现,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更加专业的体育运动形式,人们可以在其中以高节奏、高难度的比赛中,尝试挑战自己的极限,并且获得身体与心灵上的满足。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仅仅只是在锻炼身体,更可以得到一些宝贵的社会经验与人生感悟。
由此可见,虽然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
从另一个角度看,竞技体育不仅仅是学校体育活动的延续,更是学校体育得到落实和强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竞技体育的推动下,学校体育的校园足球、篮球、乒乓球等项目有可能成为莘莘学子们追求的梦想,逐渐融入到他们的生活当中。
然而,也需要注意到,竞技体育中的专业化、商业化等因素也给学校体育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在学生处于成长阶段时,过度强调竞技体育方面的表现,会使学生产生“以赢为主”、“为胜利而战”的错误价值观念,忽略了身体素质、精神风貌的全方位培养。
因此,我们应该以辩证的视角看待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关系,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平衡点。
在学校体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在竞技体育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协作、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的能力。
最新学校体育学试题集(带答案)
![最新学校体育学试题集(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f57f9ccfc789eb162dc8a9.png)
第一章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1.体育2.大众体育3.竞技体育4."六艺"(西周)5."六经"二填空:(每空0.5)1."体育"一词最早产生于()年2.汉语中出现"体育"一词,至今不足()年3.现代体育是由()()()所构成4.全面发展的教育离不开()5.()和()是体育的本己目标6.学校体育是()的重要组成部分7.以健身.娱乐等为主要目标的体育被称为()8.在中国,学校体育最早出现于()9.我国西周时期有了以()()()()()()为主体的学校教育内容10."六艺"中的()和()可以被看成是我国学校体育的萌芽11.汉代董仲舒用以取代"六艺"的"六经"包括()()()()()()12.()年公布的<新学制课程纲要草案>把"体操科"改为()13.<体育之研究>的作者是()14.新中国实施全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最早年份是()15.新中国成立至今,共进行了()次"千名优秀体育教师"的评选活动和()次大规模的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查研究16.邓小平所提出的教育的三个面向是()()()17.体育教学中的"三基"是指()()()三.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1."体育"一词最早产生于()A:17世纪B:18世纪C:19世纪D:20世纪2.汉语中出现“体育”一词的历史不足()A:50年B:100年C:150年D:200年3.以“三基”为基本内容的体育被称为()A:大众体育B:竞技体育C:学校体育D:终生体育4.国民体育的基础是()A:大众体育B:竞技体育C:学校体育D:终生体育5.西周“六艺”中与体育有关的内容是()A:礼乐B书数C:诗易D:射御6.“武举制”最草产生于中国的()A:秦B:汉C:唐D:宋7.学校体育最早出现于()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8.“武学”最早出现于中国的()A:唐B;宋C:元D:明9.中国清朝可被称为“体育家”的是()A:乾隆B:康有为C:梁启超D:颜元10.“体育科”最早出现于()A:1903 B:1913 C:1923 D:1933 11.《体育之研究》一文的作者是()A:周恩来B;毛泽东C:恽代英D:颜元12.中央(北京)体育大学成立于()A:1950 B:1956 C:1957 D:1958 13.新中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颁发于()A:1955 B:1956 C:1957 D:1958 14.《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的颁布年份是()A:1977 B:1978 C:1979 D:1980 15.《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颁发于()A:1990 B:1991 C:1992 D:1995 16.学校体育的主要特点之一是()A:场外性B:竞技性C:技术性D:基础性四.双项选择(每小题1分,答错扣0。
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竞技体育三者关系研究回顾与展望
![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竞技体育三者关系研究回顾与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567ea724524de518974b7d6e.png)
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竞技体育三者关系研究回顾与展望摘要:通过对近20年来有关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竞技体育三者关系的各种观点进行了回顾,研究认为:有关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三者关系的观点中,金字塔式观点理论依据不足,不符合客观发展事实;双峰式观点忽视了学校体育各自发展的特殊性;三峰式观点,虽然明确了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社会体育三者的独特性,但是并未提及竞技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三棱锥式观点从三个侧面的分析方式,不仅表现出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社会体育三者的独立性,也表达出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社会体育是构成我国体育的三个部分。
锥顶是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竞技体育的各自奋斗目标,也是我国体育的总体目标,但混淆了三个运动系统目标的差异性。
三棱柱式观点说明了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社会体育共有的属性和功能,体育本质的同源性,高度表达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在不同时期独立和依存发展的程度,是最符合我国体育国情的。
关键词: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竞技体育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竞技体育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社会体育也随经济崛起和竞技体育的腾飞而得到迅猛发展,而且成效显著。
学校体育得到有史以来最迅速的发展。
本文对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关系及协调发展路径进行研究,不仅丰富了我国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三者关系研究的理论多样性,且具有紧迫且重大的现实意义。
1.有关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竞技体育三者关系的研究内容1.1研究现状梳理通过查阅中国知网、超星数据库,搜索有关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学校体育三者关系的问题,本文梳理出70篇与三者关系研究有关的论文,其中只有5篇文章详细探讨了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竞技体育三者关系:王莉的《再谈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竞技体育三者关系》1,徐佶的《新的体育视角:休闲体育——兼论休闲体育与群众体育、大众体育、社会体育的关系》2,张强、蒋宁的《三方面体育的关系及协调发展路径》3,刘仲豪、张予南、陈健的《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相融问题审思》4。
第三章 体育的基本形态
![第三章 体育的基本形态](https://img.taocdn.com/s3/m/df0a102c482fb4daa58d4b5a.png)
相对于其他体育形态而言,体育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其突出的教育性和教学性。 4、体育教育中最普遍、规模最大的活动是学校体 育和体育专业教育。 5、学校体育——学校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 全面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 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 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过程。 由5个部分(要素)构成: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 动、运动代表队训练和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早操 和课间操、科学的作息和保健措施。
一、竞技体育的含义与构成: 全面发展身体,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人在体 力、心理、智力等方面潜力的基础上,以提高运动 技术水平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主要的目的一种体 育活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学校体育的特点(3个): 普及性——其对象主要是儿童和青少年,无论何时何处, 他们都是各年龄阶段人口中最大的群体; 基础性——其对象主要是儿童和青少年,其体育实施情 况往往影响人的一生,包括对身心素质的影响,对形成 锻炼习惯的影响,对掌握终身受用的的一定体育技能与 健身方法的影响; 学科性——欧洲工业革命以后,学校体育就逐渐步入学 科化进程。到上个世纪中叶以前,世界各国几乎所有公 立学校都把体育列入了必修科目。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历 经10余年之久,体育作为一门学科,其教学时间之长, 是任何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且在不同阶段又有不同的 特点。
1、体育形态是指体育实践的相对稳定形势或状态, 又称体育形式。 2、现代体育实践划分为3种形式: 体育的教育形态——体育教育, 体育的文化形态——竞技体育, 体育的文化、教育及产业的综合形态——群众体育 (社会体育)。 3、体育教育:即狭义的“体育”,它是教育的组 成部分,是通过身体活动和其他一些辅助性手段进 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
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竞技体育三者关系的理论探讨
![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竞技体育三者关系的理论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96c480fb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ae.png)
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竞技体育三者关系的理论探讨
张兵
【期刊名称】《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8(0)3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体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竞技体育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同时也深感对组成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基础结构的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竞技体育三者的关系还缺乏一个比较科学的认识,缺乏深入研究。
现实状况总的趋向是:对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的研究落后于对竞技体育的研究;对国民体育的研究又落后于对三者的各自研究。
因而在实践中未能处理好三者的相互关系,三者不能很好地协调发展。
从长远看,不利于加速实现体育强国的宏图大略,有必要在理论上作进一步探讨。
为此,我试图从三者的区别、相互关系及现有的观点等方面作一初浅的剖析。
【总页数】4页(P42-45)
【关键词】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社会体育;协调发展;国民体育;三者关系;奋斗目标;体育强国;相互关系;体育事业
【作者】张兵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96
【相关文献】
1.我国体育教育、竞技体育、社会体育三者目的及任务的比较 [J], 王绍杰
2.再谈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竞技体育三者关系 [J], 王莉
3.全民健身、学校体育及竞技体育三者关系 [J], 章晓伟
4.附属竞技体育学校发展中的若干问题探析——以哈尔滨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育学校、沈阳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育学校、首都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育学校为例 [J], 李海滨
5.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三者关系的实践调节设想 [J], 应尼火;晨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竞技体育三个基本形
态之间的关系
一、三个基本形态的概念
1、学校体育
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学校体育属于教育范畴,无论在哪种社会条件下,都受该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影响和制约,并通过培养人才为之服务。
学校体育与学校德育、智育共同组成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的一项基本内容和基本途径。
2、大众体育
大众体育是与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对应的概念。
由企、事业单位职工,以及城镇居民与农民,为达到健身、健心、健美、娱乐、医疗等目的而进行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身体锻炼活动。
3、竞技体育
竞技体育亦称竞技运动,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二、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竞技体育的区别
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竞技体育三者的区别集中体现在三者的构成或组织形式上
1 学校体育的构成或组织形式: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与竞赛;早操和课间操;科学的信息和保健措施。
2 大众体育的构成或组织形式:政府机构中的大众体育组织;人民团体中的大众体育组织;体育群体和体育社团;大众体育实施的载体和形式(以个人和家庭为单位的形式;锻炼小组;单位组织的活动;街区组织的活动;健身俱乐部)
3 竞技体育的构成或组织形式: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竞技体育管理
三、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竞技体育的联系
1 学校体育与大众体育之间的联系:
①学校体育是大众体育的源泉,它为大众体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大众体育能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学校体育需要大众体育来强化学校体育的效果,将学校体育转化为终身体育,因此,学校体育与大众体育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关系。
2 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联系:
①学校体育是构建竞技体育的基础,数以万计的少年儿童是竞技体育人才发掘的唯一资源。
另外,现代竞技体育必须有良好的场地,完善的设施,先进的研究手段等,而这些条件除了高水平运动队外,只有学校具备这样的条件,因此,学校体育是竞技体育的主要基础之一。
②竞技体育是一种记录人类创造潜能的运动文化,每项新的运动成绩、新的记录,都标志着人类运动能力方面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竞技体育中树立的公正、公平、民主、协作、团结、友谊、谦虚、诚实等道德观念,是社会不可缺少的规范文化,对青少年乃至全体社会成员的成长都具有教育意义。
因此,竞技体育进入学校体育,对学校体育教育有着促进作用。
3 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联系:
①大众体育是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的基础之一。
一个运动项目参加活动的人数越多,越有可能更快地提高参加这个项目的广大群众的技术水平。
②竞技体育是大众体育的延伸。
大众体育可以给竞技体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提供后备人才资源等;竞技体育可以为大众体育的发展提供示范,增强吸引力,探索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给予技术性指导和服务。
四、总结
从以上三者之间的关系来看,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在三者之中,学校体育一方面,它是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基石——学校体育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后二者的发展,另一方面,学校体育是协调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基础;大众体育是竞技体育的重要基础之一,又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延伸,因此大众体育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竞技体育的基础是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没有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竞技体育的发展也就失去了重要的依托,而竞技体育的发展,也会推动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的发展,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竞技体育也是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