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标准化体系的建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标准化体系的建立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IRM)基础标准是指决定企业信息系统质量的、因而也是企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最基础的标准,包括数据元素标准、信息分类编码标准、用户视图标准、概念数据库标准和逻辑数据库标准。

1.1 数据元素标准

数据元素(Data Elements)是最小的、不可再分的信息单元,其标准化具有化学元素在化学世界中的重要意义。本项目要建立的数据元素标准,除了遵循国家与行业标准外,还要从本企业信息化的需要做补充,并且用工具软件来支持其建立和管理应用。

数据元素命名规范:

采用词组结构“修饰词-基本词-类别词”命名数据元素。

例.“社会保险编号”(SOCIAL-SECURITY-NUMBER)是一个数据元素,其结构是:

类别词

基本词

修饰词

类别词(Class Word)是数据元素命名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名词,用来识别和描述数据元素的一般用途或功能,一般不具有行业特征,条目比较少。常用的类别词有:

数量(AMOUNT)

名称(NAME)

编号(NUMBER)

代码(CODE)

系数(CONSTANT)

百分比(PERCENT)

计数(COUNT)

正文(TEXT)

日期(DATE)

时间(TIME)

…………….

基本词(Prime Word)是类别词的最重要的修饰词,它对一大类数据对象进一步分类(反映小类数据对象),一般具有行业特征,条目比较多。例如,制造业常用的基本词有:会计(ACCOUNTING)

预算(BUDGET)

雇客(CUSTOMER)

分配(DISTRIBUTION)

员工(EMPLOYEE)

工程(ENGINEERING)

设备(FACILITY)

库存(INVENTORY)

制造(MANUFACTURING)

市场(MARKET)

税金(TAX)

订单(ORDERS)

付款(PAYMENTS)

计划(PLANNING)

采购(PROCUREMENT)

产品(PRODUCT)

研究(RESEARCH)

销售(SALES)

供应商(SUPPLIER)

…………………..

数据元素标识规范:

采用英文缩略语标识数据元素。

例.社会保险号码可标识为:

SCL_SCR_NO。

利用数据元素的命名规范和标识规范,识别定义出企业的所有数据元素,并执行一致定控制,消除“同名异义”和“同义异名”的对象,就构成了一个企业的数据元素标准。1.2 信息分类编码标准

信息分类编码(Information Classifying and Coding)是标准化的一个领域,已发展成了一门学科,有自身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在工业社会中,信息分类和编

码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科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美国新兴管理学的开创者莫里斯L·库克(Morris L· Cooker)说:“只有当我们学会了分类和编码,做好简化和标准化工作,才会出现任何真正的科学的管理”。在信息化时代,信息的标准化工作越来越重要,没有标准化就没有信息化,信息分类编码标准是信息标准中的最基础的标准。信息分类编码简称“代码”,本项目要实现代码唯一化,即“一人一码”,“一物一码”,“一机构一码”,“一事件一码”,等等。

信息分类就是根据信息内容的属性或特征,将信息按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区分和归类,并建立起一定的分类系统和排列顺序,以便管理和使用信息。信息编码就是在信息分类的基础上,将信息对象(编码对象)赋于有一定规律性的、易于计算机和人识别与处理的符号。具有分类编码意义的数据元素是最重要的一类数据元素。应遵照《GB/T 20529.1-2006 企业信息分类编码导则第1部分:原则与方法》和有关于信息分类编码的标准规定,按照“国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的序列原则,引用或建立的信息分类编码标准。

编码对象的分类

要求按照信息资源规划的方法,将信息分类编码对象划分为A、B、C三种类型,建立企业信息分类编码标准,是适合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的。

A类编码对象:在信息系统中不单设编码库表,代码表寓于主题数据库表之中的信息分类编码对象,称之为A类编码对象。这类编码对象具有一定的分类方法和编码规则,其码表内容一般随信息的增加而逐步扩充,很难一次完成。虽然不单设编码库表,但其码表可以从数据库表中抽取出来作为一个虚表(是数据库表的一个投影)在信息系统中使用。这类编码对象一般在具体的应用系统中有较多的使用。如身份证号码(国家标准),客户编码、职工编码、设备编码(企业标准)等,都是A类编码。

B类编码对象:在信息系统中单独设立编码库表信息分类编码对象,我们称之为B类编码对象。这类码表内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可以组织力量一次编制出来。这类编码表一般都较大,像一些数据库表一样,在应用系统中往往被多个模块所共享,作为一些单独的库表管理是方便的。如国家行政区划编码、职称编码(国家标准)、生产统计项目编码(行业标准)、设备配件编码(企业标准)等等,都是B类编码。

C类编码对象:在应用系统中有一些码表短小而使用频度很大的编码对象,如人的性别代码、文化程度代码和婚姻状况代码等等,如果都设立编码库表,不仅系统运行时资源开销大(或内外存交换编码信息频繁),还给系统管理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把这类对象统一设一个编码库来管理就可以了。

按上述规则识别、定义、列出企业所有各类编码对象,对每一编码对象制定编码规则,并按编码规则编制列出“代码-名称”一览表,即为企业的信息分类编码标准。

1.3 用户视图标准

用户视图(User View)是一些数据元素的集合,它反映了最终用户对数据实体的看法。用户视图是数据在系统外部(而不是内部)的样子,是系统的输入或输出的媒介或手段,数据流就是用户视图的流动。常见的用户视图有:

输入的表单;

打印的报表;

更新的屏幕数据格式;

查询的屏幕数据格式。

企业要建立网络化的信息系统,就要取消大量的报表信息传递,为此,需要分析用户视图,建立用户视图标准。

用户视图登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