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养功的练习方法及治疗作用
-内养功的练习方法及治疗作用
内养功的练习方法及治疗作用内养功是以吐纳为主的静功功法。
于明末清初时流传于民间,新中国成立后经挖掘、整理并推广,应用于河北省北戴河气功疗养院。
数十年来经临床检验,证实内养功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其它多种慢性疾病疗效显著,是一种简便高效、不易出偏的优秀医疗气功功法。
内养功在操作上强调呼吸停顿、默念字句、舌体起落、气沉丹田;侧重呼吸锻炼与意守的配合,具有使大脑静、脏腑动的特点。
习练内养功通过特定的姿势、呼吸和意念的操作,实现形体舒适、呼吸调和、意念恬静,从而起到静心守神、培补元气、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协调脏腑等作用。
一、功法(一)姿势包括侧卧式、仰卧式、坐式和壮式四种。
⒈ 侧卧式左右均可,一般采用右侧卧。
以右侧卧为例,侧身卧于床上,头微前俯,腰背稍弯,呈含胸拔背之势,右上肢自然弯曲,掌心向上,五指舒展,置于枕上耳前,距头部约2寸,左上肢自然伸直,掌心向下,五指放松,放于同侧髋部,右下肢自然伸直,左下肢膝关节屈曲为120°,左膝轻放于右下肢膝部,双目轻闭或微露一线之光。
若为左侧卧,四肢体位与上相反。
操作提示:侧卧式一般取右侧卧位,也可根据个人习惯而选择。
但胃张力低下,蠕动力较弱及排空迟缓者宜取右侧卧位,而胃粘膜脱垂患者则宜选左侧卧位。
⒉ 仰卧式全身仰卧于床,口眼轻闭,头微前俯,躯干正直,枕头高低适宜,两臂自然伸直,掌心向内,十指舒展,置于身体两侧,两下肢自然伸直,脚跟相靠,足尖自然分开。
操作提示:卧式要求枕头高低合适,确保头颈左右不倚,舒适平稳。
⒊ 坐式端坐在方凳或椅子上,躯体端然,头部正直,略微前俯,含胸拔背,松肩垂肘,掌心向下,十指舒展,轻放于大腿中三分之一处,腰部自然伸直,腹部宜松,臂部平稳地坐在凳子的前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处,两脚平分,与肩同宽,小腿与地面垂直,膝关节屈曲90°,口眼轻闭。
操作提示:坐式要求髋关节、膝关节均屈曲成90°,坐椅高低不适时,可在臀下垫毛毯或在脚下放踏板调节,以确保姿势正确,躯体放松,经络通畅。
内养功的修炼方法
内养功的修炼方法
内养功是一种利用身体自身的能量进行修炼的功法,其基本步骤如下:
1. 坐姿调整:选择适合自己的舒适姿势如盘腿坐,调整后脊椎挺直,不要弯曲。
2. 呼吸调节:通过慢而深的呼吸,吸气时肚子隆起,呼气时肚子收缩,呼吸平稳,不要急促。
3. 内观:闭上双眼,集中注意力在身体内部,注意身体状况及内部感觉。
4. 自我按摩:用手轻轻按摩身体各个部位,特别是身体经络的部位,以刺激身体的自愈功能。
5. 感知自身能量:将手掌放在身体部位,感受和觉察能量的流动。
6. 能量调节:运用自身能量调节身体的各个经络和器官,以增强身体自愈的能力。
以上是内养功的基本修炼方法。
在修炼内养功时,应该保持内心平静,不要受外界干扰,可以选择安静的环境进行修炼。
加强身体锻炼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有助于提高内养功的效果。
第十节 内养功
北京中医药大学 陶晓雁 制作
⑶ 壮式
面向上仰卧于床上,枕头垫高 25~30㎝。 脊背垫实而呈一坡形,不可悬空。两掌心 向内贴于两大腿两侧,两腿舒伸,两脚并 拢,脚尖上跷。 壮式虽卧于床,但较为费力,通常在练功 后期为巩固疗效、增强体质而选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 陶晓雁 制作
⑷ 尾高位式
尾高位式基本与仰卧式相同,不同处,即 将臀下用物垫高 10㎝左右,两腿舒伸,练 功者的体位呈以马鞍形。亦可两腿屈曲, 两脚底着床,平分,与肩同宽,向臀部收 回,两膝靠拢,成一立体三角形。 尾高位式是治疗脏器下垂所采用的特殊姿 势。
北京中医药大学 陶晓雁 制作
《气功疗法实践》节选--2
⑤练功前先排除大小便,以免中途排便影响练功; ⑥无论坐式或卧式,都要宽衣松带,使呼吸通畅, 血液循环不受障碍。呼吸不要用劲,全身肌肉要 放松,眼睛看鼻尖或足尖时均轻闭,如果眼睛疲 劳,闭住也可,闭目有睡意时就微露一线之光; ⑦练功的姿势要自然,无论坐立还是卧式,都不 能拿劲,不要挺胸、耸肩,如用坐式,坐好后先 前后左右摇晃几下身体,以求坐稳舒适;
北京中医药大学 陶晓雁 制作
二、功法
㈠ ㈡ ⒈ ⒉ ⒊ 初级--松静筑基法 中级--吐纳停闭息调法 调身 调息 调心
北京中医药大学 陶晓雁 制作
中级--吐纳停闭息调法 ⒈调身
⑴ ⑵ ⑶ ⑷ 平坐式 侧卧式 壮式 尾高位式
北京中医药大学 陶晓雁 制作
⑴ 平坐式
平坐在凳子上,两脚平分,与肩 同宽,小腿与地面垂直,膝关节 屈曲成 90°,两手手掌心向下自 然放在两大腿上。含胸,脊背自 然竖起,松肩,垂肘。下颌微内 收,百会朝天,双目轻闭或微露 一线之光,神不外驰,鼻吸鼻呼。
北京中医药大学 陶晓雁 制作
德建身心疗法之内养功
德建身心疗法之内养功一、练内养功的目的德建禅师所修炼的功夫是少林传统功夫,而他所编制的内养功主要是教导我们练气、养气和行气,从而达到强身健体,心境平静自在。
这套养生功主要是练柔劲和内气,练至身体血气回圈,经络畅通,从而达到身心健康,血气旺盛。
练内养功有三大目的:(1)修禅;(2)强身健体;(3)学习禅医。
1、修禅禅机即气机,从基础上我们了解到为什么要从练武中学习修禅。
由于少林的传统功夫是气功,主要是练习“以意导气,以气引力,以力催形,以形养神,以神见性”。
从练气逐步明心见性,是少林禅武的主要基础,亦是天人合一修身的方法。
在修炼期间,专注到手、眼、身、法、步,而达到万念俱空的境界,犹如静坐禅一样的原理,所以学习养生功、内养功同样是修禅的法门。
行性法师曾解释,这种修炼方法就称为“行意禅”,目的是利用禅武修练个人心性品德,而达到超越自己的境界。
行性法师说道,在修炼期间,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最艰难的是修炼自己的心性、降服自己的心魔,控制自己。
通过练武,我们慢慢可以控制自己的手、眼、身、意,然后控制自己的意志,再运用自己的意志引导内气,最后利用内气引导气力,久而久之,就可以慢慢养成控制自己的本能,亦是修炼少林传统功法“禅武”的精粹。
若要练到意气合一,就必须修禅,因为只有心静如水,古井无波,忘我无我,才能做到意气合一,进入禅的境界,从而达到无上功法。
这也是禅与武不能分开的原因,亦是德建法师所传授少林功法的特点,就是要求锻炼者要注意修心性、修菩萨心、光明心、淡泊心。
只要修好心性,方能做到古井无波,意气合一,意到气到,达到“禅武合一”的境界。
2、强身健体有好的心境而没有一个强健的体魄也是不足够的,身体强健才能办事,才能慈悲济世,甚至修炼自己。
内养功其中一个主要目的是要血气畅旺,五脏六腑都健康,其主旨是养气、利气、行气。
人的丹田之气就是“元气”,所以要养丹田之气,当丹田之气足够,全身经络血气就会运行畅顺,这也是很重要的养生治病的原理。
刘贵珍内养功功法
刘贵珍内养功功法内养功是我国优秀的传统功法,具有防治疾病,保健延年的作用。
内养功历史上皆以单传口授相继承。
1947年家父刘贵珍工作劳累过度,加上抗战时期环境艰苦,缺医少药,因而积劳成疾,身患肺结核、胸膜炎、胃溃疡和严重的神经衰弱,后学得内养功法并静心练习,身体完全康复。
经组织批准,家父正式拜内养功的传人刘渡舟老人为师,开始系统挖掘继承内养功功法。
在功法整理过程中还得到了李维华、张幼天两位前辈的协助。
1949年家父在冀南行署干部休养所将内养功功法应用于临床治疗,结果发现疗效甚佳。
1953?年在河北省唐山市政府程玉林等领导的支持下,家父倡导成立了气功疗法研究小组,对内养功的功理、功法、临床等进行了较系统的观察和研究,并经多种医疗仪器和手段的检测,得到了大量的医学指标数据,证实了内养功疗法的科学性及医学价值。
由于家父研究和推广内养功疗法成绩显著,1955?年受到国家卫生部的表彰和嘉奖,李德全部长为其颁发了奖状和奖金。
从此,气功疗法作为医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得到国家的承认,广泛应用于临床,由此创建了河北省北戴河气功疗养院(河北省北戴河气功康复医院)?,并向全国进行推广。
1957年家父著《气功疗法实践》一书,先后发行百万余册,畅销国内外,深受广大患者和气功爱好者欢迎,使气功保健活动得到空前的普及,被后人称之为“新中国第一功”,即第一个走进医院,并进行临床科研观察的功法,第一个被国家认定并向全国推广的功法,我国当代的第一个气功热潮就在当时形成。
十年动乱中内养功曾遭到扼杀,但他深深活在人们的心中,内养功至今仍是我院临床治疗康复的重要功法。
内养功在长期的医疗保健实践活动中,其内容不断充实,功法更趋完善,适应症有所扩展,显示出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
笔者根据家父的遗稿,结合自己近年来的练功教功经验,对内养功进行了重新整理,姑且定名为刘贵珍内养功。
内养功的特点内养功要求身、息、心并练,配合调整饮食。
既要求规范的形体调练,又要求意守丹田、默念字诀、舌体起落,同时强调悠、匀、细、缓、深、长的腹式停闭呼吸,具有大脑静、脏腑动的锻炼特点。
内养功
内养功(如果患者习练其他功法中包含意守丹田的内养功则本法可不必习练)准备活动:在身体状况允许的范围之内,做一遍全身性拍打,注意,空掌切不要过重,从头到脚全身所有地方都要拍打到,凡是身体上的痛点,以及有病的部位,可以多拍打一会儿,同时想一下这个位置“通”,或者做广播体操,或者活动活动关节和肌肉或者全身按摩均可。
以达到通经络活血行气的效果。
体态姿势:站座卧三种姿势任取一种或因时因地取势均可,双目微闭或全闭都可以。
但一定要切记:身体放松,不要勉强,以舒服自然为宜,心情要保持轻松舒适。
功法内容1.体态形势站,座,卧任选一种,以自然舒适为宜。
呼吸方式为自然呼吸法。
站姿为马步站立,双脚宽于肩,双腿轻微弯曲的高位桩,双手叠放于下丹田处,掌心轻贴腹部,男同志左手在里,右手在外与左手交叉贴放。
;座姿要正襟危坐,双腿自然下垂双脚踏地。
不要靠着,含胸拔背,注意后背直而不僵,下颌微微回收,不要仰头,舌抵上鄂。
双手叠放于下丹田处。
卧姿为平躺,头部或者上身略高,双手叠放于下丹田处。
2.全身放松,平心静气,心神舒畅,意守下丹田。
把丹田能量养足。
注意似守非守,意念不可过重。
3.注意:吸呼要均匀,要放松,慢慢的放松,越舒服越好,不要刻意去追求效果或者其他的感觉。
4.时间为炼功初期至少三十分钟,每日至少一次。
炼功有一段时间后,时间应适当加长至一个小时。
5.习炼内养功要选择安静,舒适,空气较好的地方。
时间一般在早上或者晚上,也可以根据个人的工作生活时间来安排时间。
6.内养功是基础,长期习炼,真气才能充沛,是筑基和炼功的前提和基础。
十种简便易行的气功医疗养生法推荐几种简便易行的气功医疗养生法一、咽津功(玉液炼丹)中国古代,有许多医学著作中,都记载了咽津功的方法和其作用。
古代人把口中的津液称之为醴液、华池、玉泉、琼浆等。
如晋•《抱朴子》记载:“能养以华池,浸以醴液,清晨叩齿三百过,永不动摇”。
又如东汉文物《铜尚方规矩镜》中铭文记载:“渴饮玉泉,饥食枣”,这里浸醴液、饮玉泉,就是古代的咽津养生气功,而道家把它称为玉液炼丹,流传久远。
内养功——精选推荐
内养功内养功内养功是静功的主要功种之一。
在操作中强调默念字句、腹式呼吸、舌体起落、意守丹田等动作,具有大脑静、脏腑动的锻炼特点。
可分为姿式、呼吸法和意守法三大部分。
1.姿式:有侧卧式、仰卧式、平坐式及壮式四种。
侧卧式:侧身卧于床上(左右侧卧均可,一般采用右侧卧),腰部宜稍弯,身成弓形,头略向胸收,平稳着枕;口眼轻闭。
上侧的手掌自然放在髋胯部,下侧的手置于枕上,手掌自然伸开。
下侧的小腿自然伸直、上侧的腿弯曲放在下侧腿上。
体弱的人、不习惯仰卧的人,可做侧卧式,侧卧式时腹肌较松,易形成腹式呼吸。
仰卧式:全身平卧床上,面朝天,头正,枕高低适宜,轻闭口眼,四肢自然伸直,两手分放身旁或相叠于腹部。
体弱病人及睡前练功宜用。
但容易入睡,或形成昏沉,影响练功质量,因此体力较好时,应尽量采用坐式或站式。
平坐式是坐在方凳或椅子上、自然端正,头正直,松肩含胸,口眼轻闭,两手轻放大腿上,腰部自然伸直,腹部宜松,臀部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坐在凳上,要平稳。
两足平行分开,两膝与肩同宽,或相距两拳。
平坐为坐式中最普遍、最常用的一种。
除体质极度衰弱的病人不能持久者外,一般均可采用。
年老体弱者可与卧式交替应用。
壮式的姿势具体要求和仰卧式基本相同。
唯需将枕垫高二十六厘米许,肩背呈坡形垫实,不可悬空,两脚并拢,掌心向内,紧贴于大腿两侧,余者同仰卧式。
2.呼吸法:常用的呼吸法有三种。
第一种呼吸法轻合其口,用鼻呼吸,先行吸气,同时用意领气下达小腹,吸气后不行呼气,而行呼吸停顿(即不呼不吸)。
停顿后再把气徐徐呼出。
此法的基本呼吸运动形式是:吸--停--呼。
默念字句一般先由三个字开始,以后可逐渐增加字数、但字数最多以不超过九个字为宜。
在词意方面,要选择具有静松、美好、健康内容的词句。
常用的字句"自己静"、"自己静坐好"、"内脏动大脑静"、"坚持练功能健康"等等。
默念要和呼吸、舌动密切结合起来。
天罡内养功——精选推荐
天罡内养功保管天照内养功文/陈瑞湖天罡内养功简单易学,不易出偏,以修炼丹田气为主,从而达到疗疾养生,强身健体的功效.一般习练此功1O日便会产生气感,精力倍增.长期修炼可治疗许多慢性疾病,实为祛疾养生之法宝.现将此功介绍给各位武友.一,预备:自然盘坐,两手放于膝上.双目微闭,含胸拔背,头身中正,舌顶上腭,嘴微合,下颔微收,呼吸自然,全身放松,意守丹田5分钟.二,采气:接上势,双手向前伸直,高与肩平,掌心向下.吸气,双手收至腰部,掌心向上,再由身体两侧向上向前向下画弧至胸前,指尖相对,掌心向下.呼气,双掌下按至腹部.然后双掌上翻,掌心向上,吸气同时,双掌上升至胸部.呼气,双掌内旋,掌心向下按至腹部.吸气时,意念天地万物之精气源源不断地由百会穴进入神庭,鹊桥,膻中归于丹田.呼气,则意守丹田即可.如此循环36次.要领:此势呼吸法为顺腹式呼吸法,且呼吸要深,长,匀,细,缓,意念不可过重.三,炼气:接上势,双掌下按至腹部后上翻,掌心向上.吸气,右手同时由身体右侧向上向前向下画弧至胸前,掌心向下,与左掌相对呈抱球式,两劳宫穴盖习武健身之人,目力尤为重要.所谓目为心之使,常语也有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的说法,这些都说明眼睛的重要性.古来流传的练眼法有夜视灯火,晨注朝阳等法,概不重述.在此为大家介绍一种旋珠练目法,以供练习之用.此法先取一平底盘子或盒盖,内放入圆形豌豆,黄豆或小铁珠均可,唯形体较圆为佳.一次放入6~1O粒,不可过多.圆珠放入前用笔在每粒珠子上编上号.练习时正身端坐,头稍微垂,一手持盘轻轻晃动,距目约33cm处.两目紧盯其中一珠随其来回52锄相对.此时,双手进行上下开合,吸气时开,呼气则合,体验两掌劳宫穴之气开合时既能互相排斥,又能互相吸引,如此训练,时间由短到长,气感也由弱到强.要领:此势也为顺腹式呼吸法,双手上下开合时,动作一定要放慢,不可用僵力开合,且要意守劳宫穴.四,收功:接上势,吸气,双手由身体两侧缓缓上升至头顶,两掌心相对.呼气,翻掌于体前缓慢下降至丹田处,两掌重叠扣在丹田上(左内右外),如此意守丹田30分钟.30分钟后,双掌按J,~B,-j-针方向揉转36次,再按逆时针方向揉转36次,之后,再擦热两掌摩面36次,身体缓缓起立,静立片刻后慢慢散步,全功结束.要领:此势为逆腹式呼吸法,收功是练功的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每次练功完毕,都要收功,否则不易上功,切记!注意事项:1.练功的地点要选在空气清新的室内外.2.此功每天必须练2次,早晚各1次.3.练功前15分钟禁止剧烈活动.旋璩练藤濠文/冯亮滚动,紧盯勿失.手之晃动由慢逐渐加快,两目紧盯一直不失.初时盯不久即混失目标,然而不可灰心中辍,坚持练习自能久久盯牢而不失目标.若能坚持一次盯牢10~30分钟以上,则谓有成矣.练习此法唯不能眨眼,因稍一眨~EP,P盯差矣.故极有益于锻炼目光之持久力和注意力.练习该法最好结合练习一些养气明目法,盖因内气充溢,神足而目自明矣.此法练至极处,不仅可久视不乱,而且一目望去,盘内诸珠粒粒落入眼内,不杂不乱,有动有静,清清楚楚,至此则可谓有得矣.一。
第十节内养功
三、应用
㈠ 姿势的选择 ㈡ 呼吸的选择 ㈢ 意念的选择
北京中医药大学 陶晓雁 制作
㈠ 姿势的选择
患者可根据自己的体力、病情、习惯 选择姿势,为便于胃的排空和不因重力 而造成心脏负担,多以右侧卧位为主。
有心脏疾患、胃张力低下、排空迟缓 者均宜选用右侧卧;而胃粘膜脱垂症的 患者宜选用左侧卧式;尾高位式是治疗 脏器下垂所采用的特殊姿势。
气血亏虚者可采用双补法。
北京中医药大学 陶晓雁 制作
㈢ 意念的选择
意守丹田 丹田设在小腹内,以气海穴为中心,轻轻意 守5-10分钟。
意守涌泉 血压偏高、肝阳上亢者,可意守涌泉穴,或 闭目默默回忆大足趾的形象。临床上也可根据患者的不 同情况选择意守命门、足三里等。
意守膻中 女子在经期,改守膻中可以避免经期延长、 经血过多的现象。
北京中医药大学 陶晓雁 制作
《气功疗法实践》(刘贵响练功;⑥无论坐式或卧式,都要宽
衣松带,使呼吸通畅,血液循环不受障碍。
呼吸不要用劲,全身肌肉要放松,眼睛看
鼻尖或足尖时均轻闭,如果眼睛疲劳,闭
住也可,闭目有睡意时就微露一线之光;
⑦练功的姿势要自然,无论坐立还是卧式,
意守外景 杂念纷纭,不容易意守丹田的初学者,或精 神紧张、抑郁的患者,可先选择意守外景,选择体外的 美好、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景物,如花卉、大海、明月等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 陶晓雁 制作
《气功疗法实践》(刘贵珍)节选
功前准备包括:①要把一切烦恼的事 情放开,练功时,心中不要有所牵挂;② 精神要松驰,心情要愉快,呼吸要平静, 练功时不要紧张,如果在练功时心中有事, 烦乱不安,就不必勉强作下去;③为了保 持安静,最好准备一间清净的房间,避免 吵扰,可张贴几条练功标语,鼓励自己持 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废;④鼻塞患者先要 把鼻病治好;
内养功:十日后精力倍增,短期内打通全身经脉!
内养功:十日后精力倍增,短期内打通全身经脉!
子午门内养功---站桩:一,动作要领,两小臂抬于腰间,与上臂成九十度,两小臂平行,左脚向左横跨一步与肩同宽,沉肩坠肘,含胸拔背,头正身直,百会穴,会阴穴成一直线,下颌微收,舌顶上腭,嘴唇微闭,全身放松,意守丹田,逆腹式呼吸,逐步达到呼吸细长,均匀,站桩时间,根据年龄与身体状况而定,由短而长,争取每次达到三十分钟以上,二,体感:首先劳宫穴开始发热,发麻跳动至丹田发热,即有气感,只要身体素质好,练习时间长,能在短期内打通全身经脉!。
武当武术的基础内养功-筑基调息
武当武术的基础内养功-筑基调息道家丹功,古时称玄功。
武当内功,是以性命双修入手,经过修炼,达到平阴阳,调气血,打通大小周天,内丹大成,祛病延年,健身长寿,以终天年的目的。
此即古人称的“得道成仙”。
武当百日筑基功,也是练好武当武术的基础内养功,对于正确练习太极拳是十分重要的配合功法。
这步功法练好了以后,练习太极拳就会事半功倍。
武当内功共有四步功法,即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练虚合道。
这几层功法一层比一层高妙。
百日筑基功是第一步功法,即练精化气小周天功法。
要领如下:第一节入静调息面对正南,全身放松,排除杂念,高度入静。
自然盘坐,左腿在外,右腿在内。
女人右腿在外,左腿在内。
上身正直,头正颈直。
双手捂膝。
口齿微闭,舌抵上腭,双目微闭,意守丹田。
丹田即脐下二寸、内三寸处。
呼吸轻细自然。
静静打坐二十分钟。
练功的姿势有好几种,可以是躺、坐、站,每一种姿势有不同的特点。
躺式对于年老体弱或者一般人晚上睡觉时练功比较好,一般采取自然仰式,手放身体的两边。
站式的方式也比较好,有助于较快得气。
站立练习的姿势要求很重要,首先要做到虚领顶劲,头部做到正直,把颈部的脊柱拉直,这样有利于气血下行和通畅;含胸拔背,胸部适量内含,有利于胸部随着腰部的旋转而转动,同时气血下行,拔背而不是驼背,有些人平时由于坐姿不正确,造成了习惯性的驼背,这时候就要有意识的把背部挺直;松肩坠肘,肩膀不要无意识的拱起来,要自然下垂,两条臂膀就像衣服挂在衣架上那样挂在肩膀上,肘部也要下沉,肘部的下沉有利于带领气血下行和全身放松,否则肘部抬的很高也容易暴露肋部的空档,不利于以后练习太极拳时防守和攻击;缩肛提臀,要做到肛门要稍稍收缩,尾骨中正,命门穴稍稍外棚,这样的姿势与有些女性喜欢的曲线美就完全不同了,这样做就把原来前凸的腰椎领直了,全身的脊柱原来是S型弯曲的,现在变的正直。
做到前面所说的几点要求,基本就达到了立身中正的要求。
督脉气血的上下运行就通畅了。
子午门内养功
此功简单易学,不出偏差,阴阳并练,内外兼修,3日后有气感,10日后感到精力倍增,百日后可内气放,外气内收,练习此功不但可祛除疾病,强身健体,还可发气给人治病。
站桩:两小臂抬于腰间,与上臂成90度,两小臂平行,左腿向左横跨一步与肩同宽,沉肩坠肘,含胸拔背,头正身直,百会、会阴成一直线,下颌微收舌顶上腭,嘴唇微闭,全身放松,意守丹田,逆腹式呼吸,逐步达到呼吸细长、均匀,站桩时间,根据年龄与身体状况而定,由短而长,争取每次达到30分钟以上。
首先劳宫穴开始发热,发麻跳动至丹田发热,即有气感,只要练功者身体素质很好,练功时间长,就能在短期内打通全身大小经脉。
采气:两腿自然站立与肩同宽,两手自然下垂调整呼吸,先将浊气由鼻呼出,缓吸半口气,闭气,同时用双手之劳宫穴对着采气目标,如树木、花草、日、月等,将树木、花草、或宇宙、日、月、星之精气源源不断地通过劳宫穴、手臂、直达丹田,直至气闭不住时,呼气两掌心向下,两手下按,重叠(右内左外),贴于丹田上,气归丹田为一次,调匀呼吸后,再进行采气共10次。
采气除用劳宫穴外,用十指双目都可,就是想通气路线,使精华之气沉于丹田为目的,百会也可采气,想象所采精华之气源源不断地由百会穴进入神庭、鹊桥、膻中至丹田。
会阴穴、涌泉穴也可用同样方法采大地之阴气,两手掌于胸前,指尖相对,掌心朝下,同时升降,升时掌心向上,降时掌心向下,升为吸,降为呼。
炼气:两脚自然站立与肩宽;两手抱球式与胸前、两劳宫穴相对,十指向前不断地慢慢开合,意念劳宫穴如拉风琴一样,既可左右开合,又可上下开合,斜度开合,但越慢越好,在调气方面,开时吸气,合时呼气,能体验两掌劳宫穴之气开合既能互相排斥,又能互相吸引,根据练功时间进度,气感逐渐由弱变强。
练内养功的常用姿势
练内养功的常用姿势
内养功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养生功法,通过调整呼吸、意念和动作来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内养功姿势:
1.
站桩: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全身放松,保持自然站立姿势。
注意保持头部正直,下颌微收,眼睛平视前方。
2.
坐式:可以选择盘腿坐、跪坐或椅子上坐。
保持背部挺直,头部正直,下颌微收,眼睛平视前方。
3.
卧式:仰卧或侧卧。
仰卧时,双脚自然分开,双手放在身体两侧;侧卧时,一手放在头下,另一手放在身体侧面。
保持头部正直,下颌微收,眼睛平视前方。
4.
行走式:缓慢地行走,保持身体挺直,头部正直,下颌微收,眼睛平视前方。
注意用脚掌着地,不要用力跺脚。
5.
深呼吸法:坐或站时,进行深呼吸练习。
吸气时,腹部向外膨胀;呼气时,腹部向内收缩。
注意呼吸要慢、深、长、细。
6.
意守丹田法:将注意力集中在丹田部位(位于脐下三寸处),想象丹田中有一团热气在不断涌动。
7.
揉腹法:双手交叉放在腹部,顺时针方向揉动腹部,每次约5分钟。
8.
拍打法:用手掌轻轻拍打身体的各个部位,如背部、腰部、腿部等,每次约5分钟。
9.
提肛法:坐在椅子上,双脚平放在地上,双手放在大腿上。
吸气时,提肛门;呼气时,放松肛门。
重复此动作10次。
10.
踮脚法:站立时,双脚并拢,慢慢抬起脚跟,然后慢慢放下。
重复此动作10次。
内养功功法
内养功功法内养功是静功的主要功种之一,它是宁静大脑、调养锻炼内脏为主的一种功法。
内养功是静功的主要功种之一,它是宁静大脑、调养锻炼内脏为主的一种功法。
如果说放松功是气功锻炼中的基础功、入门功,那么,内养功则是气功锻炼中的核心。
古代一些调息功、静坐、卧功等都属于内养功这一范围。
内养功除了姿势和意守训练外,着重呼吸训练,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如果掌握了呼吸的锻炼,特别是缓慢、细匀、深长的腹式呼吸和停闭呼吸后,亦即初步掌握了内养功。
【功法操作】一、姿势1.坐式(1)平坐式:其要领是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松腰松肩、下颌微收、鼻对脐。
身体平稳地坐在宽平的凳子或椅子上,两脚着地,高低以膝关节弯曲呈直角90度为宜。
姿势要平稳,不要挺胸或左右倾斜,要做到“坐如钟”,两手自然轻放在大腿上,两脚平行分开如肩宽,两眼、口轻轻闭上。
(2)盘坐式:①单盘:右小腿放在左小腿上,或把左小腿放在右小腿上盘坐着。
②双盘:右小腿放在左小腿上,再把左小腿搬起来放在右小腿上,两脚心朝上放在两大腿上盘坐着。
③自由交叉盘:两腿自然地盘坐着,交叉成八字形。
盘坐时上身同平坐式,唯两手交叉相握。
2.卧式(1)仰卧式:即仰卧在床上练功。
两腿平伸,两手放在身体两侧,枕头高低可根据需要而定,两眼轻闭上。
(2)侧卧式:左侧卧或右侧卧均可。
侧身睡在床上,枕头平稳摆好,两眼和口自然轻闭上,上面的手伸出放在髋关节上,下面的手放在距头部约两寸远的枕头上,掌心朝上,上腿弯曲略成120度,下面的腿自然伸出,略微弯曲。
3.站式(1)自然式站立:①立正式:即两脚自然站立如立正姿势,两脚跟靠拢,两脚尖相距一拳。
虚灵顶劲,含胸拔背,下颌微收,鼻对脐。
两手自然地置于两髋旁。
两膝微曲,两眼、口轻闭,全身放松,身体重心放在两脚心,如树生根,做到“站如松”。
②平行式站立:两脚左右分开如肩宽,平行站立,其余要求同立正式。
(2)三圆式站立:站立架势同平行站立式,要领同立正式。
唯将两手伸展至胸前,高不过乳,低不过脐,上肢(肩、肘、腕、手)呈半圆形如抱球状,掌心朝内,手指相对,离胸前约一尺左右,两膝微屈,臀微下坐,两目轻闭。
内养功
内养功(如果患者习练其他功法中包含意守丹田的内养功则本法可不必习练)准备活动:在身体状况允许的范围之内,做一遍全身性拍打,注意,空掌切不要过重,从头到脚全身所有地方都要拍打到,凡是身体上的痛点,以及有病的部位,可以多拍打一会儿,同时想一下这个位置“通”,或者做广播体操,或者活动活动关节和肌肉或者全身按摩均可。
以达到通经络活血行气的效果。
体态姿势:站座卧三种姿势任取一种或因时因地取势均可,双目微闭或全闭都可以。
但一定要切记:身体放松,不要勉强,以舒服自然为宜,心情要保持轻松舒适。
功法内容1.体态形势站,座,卧任选一种,以自然舒适为宜。
呼吸方式为自然呼吸法。
站姿为马步站立,双脚宽于肩,双腿轻微弯曲的高位桩,双手叠放于下丹田处,掌心轻贴腹部,男同志左手在里,右手在外与左手交叉贴放。
;座姿要正襟危坐,双腿自然下垂双脚踏地。
不要靠着,含胸拔背,注意后背直而不僵,下颌微微回收,不要仰头,舌抵上鄂。
双手叠放于下丹田处。
卧姿为平躺,头部或者上身略高,双手叠放于下丹田处。
2.全身放松,平心静气,心神舒畅,意守下丹田。
把丹田能量养足。
注意似守非守,意念不可过重。
3.注意:吸呼要均匀,要放松,慢慢的放松,越舒服越好,不要刻意去追求效果或者其他的感觉。
4.时间为炼功初期至少三十分钟,每日至少一次。
炼功有一段时间后,时间应适当加长至一个小时。
5.习炼内养功要选择安静,舒适,空气较好的地方。
时间一般在早上或者晚上,也可以根据个人的工作生活时间来安排时间。
6.内养功是基础,长期习炼,真气才能充沛,是筑基和炼功的前提和基础。
十种简便易行的气功医疗养生法推荐几种简便易行的气功医疗养生法一、咽津功(玉液炼丹)中国古代,有许多医学著作中,都记载了咽津功的方法和其作用。
古代人把口中的津液称之为醴液、华池、玉泉、琼浆等。
如晋•《抱朴子》记载:“能养以华池,浸以醴液,清晨叩齿三百过,永不动摇”。
又如东汉文物《铜尚方规矩镜》中铭文记载:“渴饮玉泉,饥食枣”,这里浸醴液、饮玉泉,就是古代的咽津养生气功,而道家把它称为玉液炼丹,流传久远。
内养功防病保健护内脏
内养功防病保健护内脏*导读:内养功强调默念字句,呼吸停顿,舌体起落,气沉丹田等动作,具有大脑静、脏腑动的锻炼特点。
适用于胃及十二指肠……内养功强调默念字句,呼吸停顿,舌体起落,气沉丹田等动作,具有大脑静、脏腑动的锻炼特点。
适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肝炎、胃下乘、习惯性便秘等疾病。
具体操练方法如下:*1、姿势。
以侧卧式为主,辅以坐式和仰卧式。
姿势摆好后,两眼轻闭,口也自然闭合,然后开始做深、慢、细匀的呼吸。
仰卧式,平身仰卧床上,躯干正直,两臂自然舒伸置于身体两侧,十指松展,掌心向上,下肢自然伸直。
脚跟相靠,足尖自然分开。
侧卧式,侧卧于床上,头微前俯,脊柱微向后弓,呈含胸拔背之热。
右侧卧时,则右上肢自然弯曲,五指舒展,掌心向上,置于耳前。
左上肢自然伸直,五指伸开,掌心向下,放于同侧肋部。
右下肢自然伸直,左下肢胶关节屈曲为120度,膝部轻放于右下肢腰部上。
若为左侧位,四肢体位与上相反。
双目微闭,以便意念集中。
坐式,端坐于椅上,头微前俯,合胸拔背,松肩垂肘,十指舒展,掌心向下,轻放于大腿膝部。
两腿平行分开,与肩同宽,小腿与地面垂直,膝关节屈曲90度,目微闭。
*2、呼吸法。
用停顿呼吸法,配合默念字,用鼻吸、鼻呼的腹式呼吸,每次呼吸稍作停顿。
呼吸的顺序是:吸气—呼气—停顿、拾舌、默念、落舌—吸气。
停顿的时间逐渐增长,一般来说,停顿长短以默念字数多寡来控制。
最初在停顿时只默念一个字。
以后逐渐增加到3—7个字。
每个字约1秒钟。
也可以采用暗示词如静、安静、很安静、安静放松、安静放松好等来控制停顿的时间。
在练功中用意念将吸进的气体引进小腹部,即所谓气沉丹田。
*3、意守。
用默念字母配合呼吸,要集中注意力。
排除杂念,逐渐入静,意守丹田,女性也可守擅中(两乳之间)。
似守非守,不要用意过重。
内养功是静功的主要功种之一。
该功法配合意守,侧重呼吸锻炼,通过意守和呼吸锻炼,达到人脑静、脏腑动的目的。
因而该功法对内脏保健,尤其是对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促进大有帮助。
中医气功修身养性培养内功
中医气功修身养性培养内功中医气功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文化瑰宝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是中医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功修身养性培养内功是其中的核心内容,它通过调整呼吸、运动身体和调节心态等方式,达到健身养生、强身健体的目的。
本文将全面介绍中医气功修身养性培养内功的重要性、基本方法以及所带来的益处。
一、中医气功修身养性培养内功的重要性中医气功修身养性培养内功的核心理念是以调整身心为基础,通过练习气功,使人体内脏功能得到调节和改善,达到健康的目的。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与内脏的协调运作息息相关,只有通过内功的修养,才能使内脏功能正常,从而保持身体健康和平衡。
此外,气功修身养性培养内功还能调节人体的生理和心理状态,舒缓压力,改善睡眠,并增强人体免疫力等。
通过修炼气功,人们能够调整呼吸、运动身体、调节心态,从而达到身心健康、增强体质的目的。
二、中医气功修身养性培养内功的基本方法1.调整呼吸调整呼吸是中医气功修身养性培养内功的基础,也是气功修炼的第一步。
按照中医的观点,调整呼吸能够促进气血的循环,增强体内气机的流动。
常见的调整呼吸的方法包括腹式呼吸、揉腹调息法等。
2.运动身体运动身体是中医气功修身养性培养内功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适当的体操、太极拳等运动方式,可以增强人体的柔韧性和耐力,同时促进气血畅通。
运动身体还能改善人体的姿势和体态,增强腰椎的柔韧性,预防和缓解腰背疼痛。
3.调节心态心态的调节是中医气功修身养性培养内功的重要环节。
通过冥想、放松等心理调节方法,能够帮助人们缓解压力,平衡情绪,提高注意力和专注力。
调节心态还可以改善睡眠质量,增强自律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三、中医气功修身养性培养内功带来的益处1.增强体质中医气功修身养性培养内功能够通过调整内脏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
经常练习气功的人往往抵抗力较强,不容易生病,同时体力和耐力也会得到提升。
2.促进健康通过气功修炼,人们能够调整呼吸、运动身体、调节心态,有助于促进身心健康。
吐纳养气内养功(初、中级静功)
吐纳养气内养功(初、中级静功)内养功是以吐纳为主的保健养生的优秀功法,明末清初流传于民间。
该功法分静功和动功两种练习形式,“形气神合”贯穿于功法始终。
停闭呼吸(亦称为“不平衡式呼吸法”)和意念的配合是锻炼的重点。
呼吸停闭、气沉丹田、默念字句、舌体起落,具有大脑静、脏腑动的锻炼特点。
内养功初级静功包括3种姿势、2种呼吸方法和5种意念松静的形式;中级静功增加了4种姿势、3种停闭呼吸方法和4种意守内容。
要求形体放松、呼吸调和、心神恬静。
起到培补元气、平衡阴阳、协调脏腑功能的作用。
每个功时以30~60分钟为标准。
(一)初级静功:松静筑基法1,调身仰卧式、靠坐式、松静站立式。
(1)仰卧式:①脸向上仰卧于床上,枕头的高低以舒适为标准;②两手轻松自然置于身体两侧或双手相迭置于中脘部;③两腿舒伸,脚跟并拢,脚尖自然分开;④鼻吸鼻呼,两眼轻闭或微露一线之光,神不外驰。
(2)靠坐式:①靠坐在沙发或床上,颈部和腰部须垫实,不可悬空;②双手轻松置于沙发扶手上或两手相握放于丹田部位;③两腿自然屈曲或舒伸,双眼轻闭,鼻吸鼻呼。
(3)松静站立式:①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两膝微曲,松腰松胯,收腹敛臀;②松肩虚腋,两臂在身体两侧自然下垂,指尖朝下;③下颔微内收,百会穴朝天;④两眼轻闭,鼻吸鼻呼。
2,调息首先采用自然呼吸,逐步过渡到腹式呼吸,并配合呼吸默念“静”字诀和“松”字诀,以达到相对入静和放松的目的。
为练习中级功停闭呼吸打下基础。
(1)自然呼吸:即不改变平时的呼吸运动形式,顺其自然。
(2)腹式呼吸:有两种形式。
①随吸气腹部隆起,随呼气腹部下落为顺腹式;②随吸气胸部充盈扩张,腹部下落凹陷,随呼气胸部还原,而腹部充盈隆起为逆腹式。
3,调心有活位意守和定位意守两种练习形式。
(1)活位意守:即意守的部位可根据需要灵活多变,可以是点、段、面、轴、部位、整体等,并配合开降、聚降、升降、开合、聚散等五种“松静”的形式进行练习。
①开降法:配合吸气意想从肌体(部位)的中心点或中心轴由里向外打开,同时默念“静”字诀,使自己尽快安静、平静下来;配合呼气意想从上向下松降,同时默念“松”字诀,并体会松的感觉和效应。
健康益寿内养功
健康益寿内养功
该功法配合意守,侧重呼吸锻炼,通过意守和呼吸锻炼,达到大脑静而脏腑动的目的,因而该功法对内脏保健,尤其是对促进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大有帮助。
适用于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胃下垂、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肠炎、慢性阑尾炎、慢性结肠炎、脂肪肝、习惯性便秘等病患者。
内养功是静功的主要功法之该功法配合意守,侧重呼吸锻炼,通过意守和呼吸锻炼,达到脑静而脏腑动的目的,因而该功法对内脏保健,尤其是对促进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大有帮助。
适用于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胃下垂、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肠炎、慢性阑尾炎、慢性结肠炎、脂肪肝、习惯性便秘等病患者。
肺结核(空洞型)、支气管扩张、肺气肿、溃疡病有出血倾向、高血压病、肺心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律不齐等患者,禁练本功。
习练内养功要选择安静、舒适、空气清新的地方。
练习松衣解带,全身放松,双目微闭或全闭,舌抵上腭,以舒适度,使血液循环不受阻碍。
练功前20分钟左右,休息一下,使心神安定,精神舒畅。
初练者每曰至少1次,每次30分钟。
练功一段时间后,适当加长至1小时。
1.准备活动做一遍全身性拍打,注意空掌拍打不要过重,凡是身体上的痛点,以及有病的部位,可以掳打一会儿,同时意念想象位置?邇”。
也可做广播体操,或者全身按摩均可,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行气的效果。
内养行气功
内养行气功内养行气功是吸收传统养生气功和武术内功健身之长的站桩式气功操。
气功操吐纳充分,气感明显,功法舒适,易学易练,有助于改善呼吸、循环、消化和神经系统功能,有较好的保健作用,特别适合于老、弱、病、残者习练。
预备式面向南方,两足分立同肩宽,足尖向前,全身松静自然,嘴微闭,齿微叩,舌轻抵上腭,目守祖窍(两眼之间,又谓玄关),鼻吸鼻呼,自然吐纳,静养2分钟,随后将口中津液缓缓咽下。
采气连三田两手由体侧移至腹前(脐下3寸处),掌指相对,掌心向上,徐徐抬臂,双掌置于眉前一拳处,随势用鼻轻、缓、匀、长吸气,腹部随之轻轻鼓起。
双掌内旋180度,掌心向下,缓缓下降至脐下3寸处,随势做轻、缓、匀、长呼气,腹部随之轻缓内收。
反复习练,默数24 息(即自然呼吸24次,以下各式均同)。
推丹气通关双手由体侧移至脐下3寸,掌心向内,距离腹部一拳,掌指向上,徐徐上举平肩,置于肩前两拳处,随势吸气。
双掌外旋180度,掌心向外,掌指向上,轻缓向前平推掌,随势呼气。
双掌内旋180 度,掌心向内,掌指向上,轻缓屈臂平收,掌置于肩前两拳处,随势吸气,再向前平推掌,呼气。
默念至第24 息吸气,平收掌后,双掌自然下降置于体侧,随势呼气。
托天理三焦双手由体侧移至脐下3寸,掌心向内,掌指向上,徐徐上举过头后双掌外旋180度,掌心向上,头微后仰,目视双掌,随势吸气。
双掌外旋180度后轻缓向体侧画弧,置于体侧,随势呼气。
吸上呼下,反复练习。
浮沉益脾胃双掌外旋90度,掌心向前,小臂从体侧徐徐上浮,随之屈肘,双掌向胸膻中穴(胸口正中,两乳中点)前一拳处画弧,掌指相对,掌心向下,随势吸气。
双掌轻缓下沉至脐下3寸处后,移归体侧,随势呼气。
收功双目轻闭,自然吐纳,静养2分钟后缓缓咽下津液,然后轻睁双目,缓行百步(室内可原地轻踏步百次)。
练习内养行气功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气功操吐纳为鼻吸鼻呼的腹式呼吸,吐纳要轻、缓、匀、长,伴之收腹鼓腹应轻、缓,勿故意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养功的练习方法及治疗作用
内养功是以吐纳为主的静功功法。
于明末清初时流传于民间,新中国成立后经挖掘、整理并推广,应用于河北省北戴河气功疗养院。
数十年来经临床检验,证实内养功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其它多种慢性疾病疗效显著,是一种简便高效、不易出偏的优秀医疗气功功法。
内养功在操作上强调呼吸停顿、默念字句、舌体起落、气沉丹田;侧重呼吸锻炼与意守的配合,具有使大脑静、脏腑动的特点。
习练内养功通过特定的姿势、呼吸和意念的操作,实现形体舒适、呼吸调和、意念恬静,从而起到静心守神、培补元气、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协调脏腑等作用。
一、功法
(一)姿势
包括侧卧式、仰卧式、坐式和壮式四种。
⒈ 侧卧式
左右均可,一般采用右侧卧。
以右侧卧为例,侧身卧于床上,头微前俯,腰背稍弯,呈含胸拔背之势,右上肢自然弯曲,掌心向上,五指舒展,置于枕上耳前,距头部约2寸,左上肢自然伸直,掌心向下,五指放松,放于同侧髋部,右下肢自然伸直,左下肢膝关节屈曲为120°,左膝轻放于右下肢膝部,双目轻闭或微露一线之光。
若为左侧卧,四肢体位与上相反。
操作提示:侧卧式一般取右侧卧位,也可根据个人习惯而选择。
但胃张力低下,蠕动力较弱及排空迟缓者宜取右侧卧位,而胃粘膜脱垂患者则宜选左侧卧位。
⒉ 仰卧式
全身仰卧于床,口眼轻闭,头微前俯,躯干正直,枕头高低适宜,两臂自然伸直,掌心向内,十指舒展,置于身体两侧,两下肢自然伸直,脚跟相靠,足尖自然分开。
操作提示:卧式要求枕头高低合适,确保头颈左右不倚,舒适平稳。
⒊ 坐式
端坐在方凳或椅子上,躯体端然,头部正直,略微前俯,含胸拔背,松肩垂肘,掌心向下,十指舒展,轻放于大腿中三分之一处,腰部自然伸直,腹部宜松,臂部平稳地坐在凳子的前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处,两脚平分,与肩同宽,小腿与地面垂直,膝关节屈曲90°,口眼轻闭。
操作提示:坐式要求髋关节、膝关节均屈曲成90°,坐椅高低不适时,可在臀下垫毛毯或在脚下放踏板调节,以确保姿势正确,躯体放松,经络通畅。
平坐式是坐式中最普遍、最常用的一种姿势。
初学者一般取坐式,年老体弱患者宜选侧卧式。
⒋ 壮式
壮式的具体要求和仰卧式基本相同。
唯需将枕头垫高8寸许,肩背呈坡形垫实,不可悬空,两脚并拢,上肢自然伸直,掌心向内,紧贴于大腿两侧,余者同仰卧式。
(二)呼吸法
内养功的呼吸法较为复杂,要求呼吸停顿、舌动、默念字句、腹式呼吸4种动作互相配合。
常用的呼吸法有吸-停-呼、吸-呼-停、吸-停-吸-呼3种。
⒈ 第一种呼吸法(吸-停-呼)
口眼轻闭,用鼻呼吸,先行吸气,吸气时舌尖轻抵上腭,同时以意领气下达小腹,腹部鼓起,吸气后不行呼气,停顿片刻再将气徐徐呼出,呼气时舌随之下落,同时收腹。
配合念字,以“自己静”为例,吸气时默念“自”字,停顿时默念“己”字,呼气时默念“静”字。
如此反复练习20~40分钟。
为便于理解和记忆,列表如下:
操作提示:吸气、呼气之间的停顿,应逐渐由短到长,切不可勉强拉长,如应用不当,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如憋气、胸痛、腹胀、头昏等。
内养功的第一种呼吸法有助阳袪寒的作用,适用于阳气虚弱者习练。
⒉ 第二种呼吸法(吸-呼-停)
以鼻呼吸,或口鼻并用,鼻吸口呼。
先行吸气,以意领气下达小腹,腹部鼓起,随后缓缓呼气,小腹回缩,呼毕后再行停顿,小腹不动。
吸气时舌抵上腭,呼气时舌落下,停顿时舌不动。
配合念字,以“恬惔虚无”为例,吸气时默念“恬”字,呼气时默念“惔“字,停顿时默念“虚无”。
如此反复练习20~40分钟。
为便于学习和记忆,列表如下:
操作提示:第一种呼吸法和第二种呼吸法操作不同,不可能同时并用;两种呼吸法的作用和适应症不同,需根据练功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其中一种,不可交替运用。
内养功的第二种呼吸法有养阴清热的作用,适用于阴虚患者习练。
⒊ 第三种呼吸法(吸-停-吸-呼)
以鼻呼吸,先吸气少许,随着吸气舌抵上腭,小腹鼓起,同时默念第一个字;然后停顿,停顿时舌尖仍抵上腭不动,腹部也不动,默念第二个字;再吸较多量的气,并用意念将气引入小腹,小腹鼓起,默念第三个字;然后将气徐徐呼出,小腹回缩,随之舌尖下落,第三种呼吸法默念字句一般以3个字为宜。
如此周而复始,做20~40分钟。
为便于学习和记忆,列表如下:
操作提示:默念字句,只用脑子想,不震动声带。
一般由3个字开始,吸气、呼气、停顿各默念1个字,以后随着功夫加深、呼吸频率减慢、停顿时间延长,可以逐渐增加字数,但一般不宜超过9个字。
无论字数多少,字句长短,均配合呼吸停顿及舌动分段默念完。
在词意方面,要选择轻松、美好、健康的词句,一般可选“自己静”、“放松、入静”、“大脑静、内脏动”、“坚持练功能健康”等。
患者可根据病情需要灵活掌握,如:精神紧张者默念“我松静”,脾失健运者默念“大脑静、脏腑动”,气血两虚者默念“恬惔虚无,真气从之”,肝气不舒者默念“气沉丹田”、“开胸顺气”等等。
默念字句,可收敛思绪、排出杂念,通过练功者自我的良性暗示和诱导,可产生相应的生理效应。
内养功的第三种呼吸法和第一种呼吸法功用相同,有助阳袪寒的作用,适用于阳气虚弱者习练。
(三)意守法
内养功的意守法是指练功者意念集中于身体的某一特定部位。
意守具有排除杂念、集中思想的作用,是尽快入静的重要手段。
内养功最常用的意守部位在丹田,也可意守膻中、足趾等。
1.意守丹田法
内养功的丹田位于脐下1.5寸,即气海穴。
意守气海,可想象以气海为中心的圆形面积,设在小腹表面,也可想象以气海为中心的球形体积,设在小腹内,吸气时意想气入小腹,这个球即随呼吸转动。
古人认为气海是“生气之源,聚气之所”。
用意念守之则元气益壮,百病消除。
意守气海,位置居中,较为稳妥,不易产生头、胸、腹三处的不良反应。
随着腹式呼吸形成的节律性的腹壁起伏,轻轻地将意念放于气海穴,可以更好地集中思想、排除杂念,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⒉ 意守膻中法
内养功的意守膻中法要求练功者默默地回忆或注视以两乳之间的膻中穴为中心的圆形面积,或意守剑突心窝区域。
⒊ 意守足趾法
两眼轻闭,微露一线之光,意识随视线注意足大趾。
习惯闭目练功者,也可默默地回忆足趾的形状。
气海穴是练内养功最常用的意守部位,女性经期改意守膻中穴,阴虚火旺者意守足趾。
意守法操作提示:内养功的意守法需与呼吸停顿、默念字句、舌动和腹式呼吸等动作相配合,对初学者来讲难度较大。
不必紧张、着急,可分步练习,先将呼吸法练熟再配合意守,久之,自然能形成呼吸与意守协调配合。
二、应用
内养功对消化性溃疡、胃下垂、胃粘膜脱垂、肝炎、习惯性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有显著疗效,对肺结核等呼吸系统疾病及其它多种慢性疾病也有显著疗效。
是一种即能防病治病,又能健身强体,疗效明显,操作简便的优秀传统功法。
现代研究证实练内养功对大脑皮层有良性抑制作用,并能促进胃肠蠕动、消化、吸收和消化腺的分泌,还可以改善呼吸系统功能,提高机体免疫系统功能。
练内养功治疗疾病,应每次练功20~40分钟,每日练功2~4次,3个月为1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