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思维训练:变与不变
《变与不变》幼儿园课大班综合教案教学设计
《变与不变》幼儿园优质课大班综合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活动背景1.1 主题说明:本章将介绍活动的主题“变与不变”,通过对比和观察,让幼儿了解事物在不同的时间、环境下可能发生的变化,以及一些事物保持不变的特点。
1.2 活动目标:帮助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事物的变与不变,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图片、实物或者视频,用于展示不同事物的变化和不变。
2.2 环境准备:布置一个舒适、安全的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自由地观察和表达。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引入主题: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或者游戏,引发幼儿对“变与不变”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2 观察与思考:给幼儿展示一些图片、实物或者视频,让他们观察并思考哪些事物发生了变化,哪些事物保持不变。
3.3 表达与分享:鼓励幼儿用语言、绘画或其他方式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并与同伴分享。
第四章:活动拓展4.1 小组讨论: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分享自己生活中经历的变与不变的例子。
4.2 创意活动:让幼儿通过绘画、手工或其他方式,创作一件展示“变与不变”的作品。
第五章:活动总结与反思5.1 回顾与总结:与幼儿一起回顾活动过程,总结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
5.2 反思与建议:根据幼儿的表现和参与度,反思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六章:活动目标细化6.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识别和理解事物的变化和不变,并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6.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6.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变化的接受和适应能力,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第七章:活动重难点7.1 重点:让幼儿能够观察和描述事物的变化和不变。
7.2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帮助他们理解变化的含义和意义。
第八章:教学方法与手段8.1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表达和创作等方法,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来学习。
变与不变中班数学教案
变与不变中班数学教案一、教案背景及思考在中班的数学教学中,我们既要关注变化,又要关注不变。
因为数学是一门既注重逻辑推理,又注重发现规律的学科。
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幼儿发现变化,探索规律,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
本教案旨在通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帮助他们理解数学中的变与不变。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能够观察和发现事物的变化。
2. 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能够归纳总结事物的不变规律。
3. 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索和思考的习惯。
三、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1. 活动一:观察与排序教师将不同颜色的积木放在桌上,要求幼儿观察,然后按照颜色的变化将积木排序。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哪些积木是一样的?哪些积木是不同的?为什么要将它们排序?2. 活动二:模式与规律教师找来一组卡片,卡片上有不同颜色的图形。
教师让幼儿观察卡片上图形的变化,并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出规律。
例如,一张卡片上有一个蓝色的方形图形,下一张卡片上出现了两个蓝色的方形图形,再下一张卡片上出现了三个蓝色的方形图形,幼儿应能发现规律是每张卡片上的蓝色方形图形数量都递增1个。
3. 活动三:比较与推理教师拿出两个盒子,一个装满了小球,另一个没有。
教师让幼儿观察两个盒子的不同,并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推理。
例如,教师可以问道:“为什么装满了小球的盒子比没有小球的盒子重?”幼儿应能通过观察得出结论:装满了小球的盒子重是因为小球的重量增加了。
四、教学方法和策略1. 观察法:通过观察事物的变化和不变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 比较法:通过比较不同情况下的变化和不变,培养幼儿的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3. 推理法:通过引导幼儿进行推理,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4.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的方式,促进幼儿的交流和思维碰撞。
五、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记录: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记录他们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以及对数学的态度和兴趣。
幼小衔接数学思维训练
幼小衔接数学思维训练对于即将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的孩子来说,幼小衔接阶段是一个关键的过渡时期。
在这个阶段,数学思维训练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数学思维不仅仅是简单的数数和计算,更是包括逻辑推理、空间想象、问题解决等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
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的数学学习,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为什么幼小衔接阶段要进行数学思维训练。
在幼儿园,孩子们更多地是通过游戏和直观的体验来学习,而小学的数学学习则更加注重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
如果孩子在幼小衔接阶段没有做好准备,可能会在进入小学后感到吃力和困惑。
数学思维训练能够帮助孩子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在幼小衔接阶段,应该如何进行数学思维训练呢?一、数与运算1、认识数字让孩子通过观察、触摸、比较等方式,认识不同的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和顺序。
可以使用数字卡片、数轴、实物等工具,帮助孩子建立数字的概念。
2、数数从简单的 1 到 10 开始,逐渐扩展到 20、50 甚至 100。
可以让孩子按顺序数、倒着数、跳着数,还可以通过数物品、数手指等方式进行练习。
3、简单加减法在孩子理解了数的概念和顺序后,可以引入简单的加减法。
例如,通过分水果、摆积木等游戏,让孩子直观地感受加法和减法的意义。
二、图形与空间1、认识图形让孩子认识常见的图形,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可以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物品,如车轮是圆形的、手帕是正方形的等,帮助孩子加深对图形的认识。
2、图形组合与拆分让孩子尝试用不同的图形拼出各种图案,或者将一个复杂的图形拆分成简单的图形,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3、位置与方向通过游戏,让孩子理解上下、左右、前后等位置关系,以及东西南北等方向概念。
三、逻辑推理1、规律寻找给孩子展示一些有规律的图案、数字或事物,让他们找出其中的规律,并尝试预测下一个是什么。
例如,按照“红、黄、蓝、红、黄、蓝”的顺序排列的珠子,让孩子说出接下来应该是什么颜色的珠子。
幼儿园大班主题变与不变教案及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主题“变与不变”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能够理解变与不变的概念,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事物的变化和不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事物的变化与不变2. 观察和操作活动3. 科学小实验4. 小组讨论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理解变与不变的概念,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事物的变化和不变。
2.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事物的变化和不变。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实物、实验材料等。
2. 环境: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实物,引导幼儿观察事物的变化和不变,引发幼儿的兴趣。
2. 观察和操作活动:让幼儿观察和操作实物,发现事物的变化和不变。
3. 科学小实验:让幼儿参与科学小实验,通过实际操作,发现事物的变化和不变。
4. 小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教学反思: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庭中的变化和不变,如植物的生长、食物的腐烂等,并将观察结果与家长分享。
2. 社会实践: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如观察季节变化、大自然中的生物变化等,让幼儿在实际环境中感受变与不变。
七、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幼儿在观察、操作、实验等环节的表现,评价幼儿对变与不变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结果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家园反馈等方式,了解幼儿在家庭和社会实践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变与不变概念的运用和拓展。
八、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帮助每个幼儿理解和掌握变与不变的概念。
2. 在实验环节,加强对幼儿实验操作的引导和指导,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在家园共育和社会实践环节,鼓励家长参与,提高家长对科学教育的重视和支持。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变与不变主题的绘画活动,让幼儿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变与不变的理解。
5 变与不变
变与不变
例1:两个数相加,一个加数减少6,另一个加数增加6,和是否起变化?
例2:两个加数相加,一个加数增加12,要使和增加3,那么另一个加数要有什么变化?
例3:两个数相减,如果被减数增加8,减数也增加8,差是否起变化?
例4:两数相减,如果被减数减少16,要使差减少18,减数应该起什么变化?
例5:两个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扩大4倍,另一个因数缩小2倍,积将有什么变化?
例6: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2倍,要使积扩大6倍,另一个因数应该怎样变化?
例7:两个数相除,如果被除数扩大4倍,除数缩小3倍,商将怎样变化?
例8:两个数相乘,积是60,如果一个因数扩大2倍,另一个因素缩小3倍,那么两个数的积是多少?。
5.四年级奥数思维训练 变与不变
四年级奥数思维训练变与不变
一、尝试练习
1、两个数相加,一个数增加13,另一个数减少20,和起什么变化?
2、两数相减,被减数减少28,如果使差不变,减数应有怎样的变化?
3、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3倍,要使积扩大9倍,另一个因数应怎样变化?
4、两个数相除,如果被除数缩小3倍,除数扩大2倍,商将怎样变化?
二、拓展训练
1、两个数相加,一个数增加80,要使和增加120,那么另一个加数应有什么变化?
2、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缩小6倍,要使积扩大3倍,另一个因数应该怎样变化?
3、两数相减,被减数减少33,减数增加28,差应有什么变化?
4、两个数相除,如果被除数扩大3倍,除数扩大15倍,商将怎样变化?
5、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6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6倍,那么积应该怎样变化?
6、两个数相除,商是4,余数是10。
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50倍,商是多少?余数是几?。
变与不变小班数学教案
变与不变小班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变”和“不变”的概念,懂得它们在数学中的应用,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例题的讲解和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责任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教会学生理解“变”和“不变”的概念,并掌握它们在数学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灵活运用“变”和“不变”的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课件展示的教学素材。
2. 观察、分析题目的实际问题。
3. 分组讨论的小组活动准备。
4. 发放课堂练习的作业。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提前准备一份观察题目,在学生入座后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示例题目:小明买了一块巧克力,他吃掉了一半,然后又把剩下的巧克力均匀分给了他的两个朋友,请问每个朋友得到了多少巧克力?教师鼓励学生们思考,并鼓励学生就观察得到的结果进行讨论。
2. 概念解释与讲解(15分钟)教师向学生解释“变”和“不变”的概念,并通过具体例子进行讲解。
教师用示例题目进行讲解:小明买了一块巧克力,他吃掉了一半,然后又把剩下的巧克力均匀分给了他的两个朋友。
请问每个朋友得到了多少巧克力?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中的“变”和“不变”部分,并解释其中的概念。
- “变”:指的是问题中具有不确定性和可变性的部分。
如巧克力的总量、分给朋友的巧克力量。
- “不变”:指的是问题中一直保持不变的部分。
如问题中的小明和他的两个朋友。
3. 小组活动(2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由3-4位学生组成。
教师将配备好的小组活动题发给每个小组,题目中包含了一些变与不变的问题。
示例题目:1) 张同学每天步行上学,全程3公里。
请问他连续5天上学所用的总时间是变还是不变?2) 王妈妈每天在超市买2kg苹果,她买了15天,请问她总共买了多少kg苹果?这个量是变还是不变?每个小组进行讨论,解决题目后,小组之间进行展示和讨论。
小学数学讲座《变与不变中发展思维》课件
20以内加法变式训练 有效性的顶层设计
6+9= 15=6+() ()+()=15 6+()=()+8=()+()
结束语: 有效变式, 师生共享, 促进生长, 创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信。
34+58=(30+50)+(4+8) 34+58=(34+50)+8 34+58=(30+60)+(4-2) 34+58=34+(60-2)
变式训练与发展思维
数学 问题
变式 延伸 拓展
学 应变能力 思
生
维
探索能力
广阔性 发散性
师生共变生成精彩
变式的参与者:教师 学生 变式的过程: 导入 新知 练习
变与不变中发展思维
——浅谈计算教学中变式训练 有效性研究的策略
计算教学与变式训练
数学中的问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 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以形成问题的本 质特征,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变式训练
算理不变 算法变通
算理(为什么这样算)是灵魂,算法是外衣 (怎么算)。 案例:34+58算理:数的组成和意义、计数单位 算法:数位对齐,从个位…
小学数学思维中的“变与“不变
小学数学思维中的“变与“不变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和新课改政策的不断深入推进,小学数学作为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科目,需要秉持着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思考习惯、思维方式的教学原理,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政策,从而做出教学改变。
本文将阐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变”与“不变”的数学思维,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教学策略小学数学作为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科目,最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帮助小学生建立数学思考的“变”与“不变”思维方式,并通过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将“变”与“不变”的数学思维运用到实际的数学学习中去,去理解数学知识在不同思维方式下发生的不同变化。
1培养小学生“变”与“不变”数学思维的必要性培养小学生“变”与“不变”的数学思维,就是在培养小学生面对数学问题时,思考数学问题变化与不变化所产生不同结果的思维方式。
培养小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就是小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前提保证,而“变”与“不变”的数学思维,就好比在一道数学计算题“1.25×17.6+36.1÷0.8+2.63×12.5=()”中,为了使计算简便,先把÷0.8变成×1.25,然后运用积不变的规律,将2.63×12.5转化成26.3×1.25(一个因数乘10,另一个因数除以10,积不变),最后运用乘法分配律写成1.25×(17.6+36.1+26.3)=1.25×80,快速算出答案100,(这就是数学思维中的“变”与“不变”。
小学数学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小学生注意数学思维的变化过程,让小学生学会通过数学思维的变化开展有效的数学学习,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学习效率。
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让教师从教学的领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给予小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方向,一步一个脚印的扎实学好基础。
幼儿园幼升小数学《思维试题》精选练习(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幼升小数学思维试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小华给小方8枚邮票后,两人的邮票枚数同样多,小华原来比小方多几格邮票?2、大林比小林多做15道口算题,小明比小林多做6道口算题,大林比小明多做几道口算题?3、小花今年6岁,爸爸对小花说:“你长到10岁的时候,我正好40岁。
”爸爸今年多少岁?4、30名学生报名参加兴趣小组。
其中有26人参加了美术组,17人参加了书法组。
问两个组都参加的有多少人?5、有两篮苹果,第一篮25个,第二篮19个,从第一篮中拿几个放入第二篮,两篮的苹果数相等?6、小力有18张画片,送给小龙3张后,两人的画片同样多。
小龙原来有几张画片?7、妈妈从家里到工厂要走3千米,一次,她上班走了2千米,又回家取一很重要工具,再到工厂。
这次妈妈上班一共走了多少千米?8、一辆公共汽从东站开到西站,开一趟。
如果这辆车从东站出发,开了11趟之后,这辆车在东站还是西站?9、一只猫吃一只老鼠用5分钟吃完,5只猫同时吃5只同样大小的老鼠,需要几分钟才能吃完?10、小明和小亮想买同一本书,小明缺1元7角,小亮缺1元3角。
若用11、有35颗糖,按淘气-笑笑-丁丁-冬冬的顺序,每人每次发一颗,想一想,谁分到最后一颗?12、淘气有300元钱,买书用去56元,买文具用去128元,淘气剩下的钱比原来少多少元?13、6个小朋友分一袋苹果,分来分去多2个,问这袋苹果至少有几个?14、一根60米长的绳子,做跳绳用去10米,修排球网用去10米,这根绳子少了多少米?15、商场运回28台电视机,卖出一些后还剩8台,卖出多少台?16、小虎学写毛笔字,第一天写3个,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写1个,四天一共写了多少个?17、小云今年8岁,奶奶说:“你长到12岁的时候,我62岁。
”奶奶今年多少岁?18、最小的三位数减去最小的两位数,再减去最大的一位数,所得的结果是多少?附:参考答案和解析1、小华给小方8枚邮票后,两人的邮票枚数同样多,小华原来比小方多几格邮票?这道题同样是一道暗差问题。
变与不变--加减乘除的巧算.doc
变与不变——加减乘除的巧算计算教学是支撑小学数学的最基本框架,占据着小学数学一半以上的教学时间。
而“简便计算”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部“重头戏”,它被视作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一种重要手段,其中加、减、乘、除的一些运算定律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被誉为“数学大厦的基石”。
同学们己经掌握了口算、笔算的基本方法,有时根据题目里的几个数的特点,采用一些简便、快速的方法就算,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还可以保证计算正确,这种练习可以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计算能力。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和研究加减乘除算式中和、差、积、商的变化规律。
善寄思妙想加法中的巧算儿个数相加减时,为了使计算乂对乂快,可以把相加能凑成整百、整十的数先算,再和其它几个数算。
如果是两个数相加减可以把接近整百、整十的数当整百、整十数算。
注意:多加了再减,少加了要补;多减了要补;少减了再减。
1.什么叫“补数” ?两个数相加,若能恰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整万"就把其中的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补数”。
如:1+9=10, 3+7=10, 2+8=10, 4+6=10, 5+5=10。
又如:11+89=100, 33+67=100, 22+78=100, 44+56=100, 55+45=100,在上面算式中,1叫9的“补数”;89叫11的“补数”,也叫89的“补数”. 也就是说两个数互为“补数”。
对于一个较大的数,如何能很快地算出它的“补数”来呢?一般来说,可以这样“凑”数:从最高位凑起,使各位数字相加得9, 到最后个位数字相加得10o如:?87655->12345, ?46802->53198, 87362->12638, 利用“补数”巧算加法,通常称为“凑整法”。
3.拆出补数来先加。
例 2 ① 188 + 873=(188+12) + (873-12) = 200+861=1061再从被减数中减去。
2.互补数先加。
例1巧算下面各题: %1 36+87+64 二(36 + 64) +87= 100 + 87 =187-魂'减法中的巧算1. 把几个互为“补数”的减数先加起来,例 300-73-27=300- (73 + 27) =300-100 =2002. 先减去那些与被减数有相同尾数的减数。
小学数学思维中的“变”与“不变”
小学数学思维中的“变”与“不变”
张梅玲
【期刊名称】《湖南教育:上旬》
【年(卷),期】1992(000)005
【摘要】小学生从学习自然数到学习整数,再到学习分数、小数、百分数;从学习四则运算的概念到学会运算;从学习式题计算到解应用题;从认识简单图形到计量其面积、体积……在这一系列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中无不充满着数与数、数与形、形与数之间的"变"与"不变"的现象,并且呈现一定的规律.这些现象和规律,是小学数学思维的一个特征.抓住这一特征,对促进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思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页数】2页(P30-31)
【作者】张梅玲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相关文献】
1.变中思不变变中谋应变--对人教版小学数学新版教材的研究与思考 [J], 李光杰
2.“变与不变”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J], 耿生炯
3.小学数学思维中的“变”与“不变” [J], 唐铂
4."变与不变"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J], 杨荣霞
5.在小学几何教学中渗透"变中有不变"的思想方法 [J], 詹锦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幼儿园大班教案《变与不变》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变与不变》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幼儿应该能够:•掌握变化和不变的概念•能够在生活中观察到事物的变化和不变之处•能够理解变化和不变对于事物的影响•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2.能力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幼儿应该能够:•锻炼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作业和合作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幼儿应该能够:•培养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提高自我发现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二、教学内容1.活动1:引入教学目标:帮助幼儿了解变化和不变的概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活动过程:1.教师将一杯冷水放置在教室的一角。
2.教师请幼儿们一起观察,询问幼儿们对杯中水的变化和不变的看法。
3.教师总结并引导幼儿得出变化和不变的概念。
教师反思:通过这个引入活动,幼儿能够比较直观地了解变化和不变的概念,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为后续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2.活动2:观察教学目标:帮助幼儿们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进一步了解变化和不变的特点和规律。
活动过程:1.教师请幼儿们找一些身边的事物。
2.教师将这些事物一个一个展示给幼儿们观察,引导幼儿们发现它们的变化和不变之处。
3.教师让幼儿们口头描述变化和不变之处。
教师反思:通过这个活动,幼儿们进一步了解了身边事物的变化和不变之处,锻炼了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3. 活动3:分类教学目标:通过对事物的分类,让幼儿们更好地了解变化和不变的特点和规律。
活动过程:1.教师请幼儿们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按照变化和不变的特点分为两类。
2.教师帮助幼儿们总结这些事物的变化和不变之处,并引导幼儿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
教师反思:通过这个活动,幼儿们了解了事物的分类方式,也更好地了解了变化和不变之间的联系。
4. 活动4:实践教学目标:让幼儿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活动过程:1.教师和幼儿们一起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例如:为什么花会枯萎?2.教师帮助幼儿们分析问题,找到其中的变化和不变之处。
幼小衔接中的学习与思维方式转变
幼小衔接中的学习与思维方式转变幼小衔接是指孩子从幼儿园阶段进入小学阶段的过渡期。
在这一阶段,孩子需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同时也需要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
本文将从学习和思维两个方面探讨幼小衔接中的转变,并提供一些方法和具体技巧来帮助孩子顺利过渡。
一、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主要通过玩耍和探索来学习。
而在小学阶段,学习更加注重知识的系统化和结构化。
孩子需要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从单一的游戏方式变为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1. 培养学习兴趣要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可以引导他们多阅读有趣的故事书、科普读物等。
同时,给予孩子积极的鼓励和奖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学习的动力。
2. 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按时完成作业、集中精力听讲、整理学习用品等。
可以通过定期检查和奖励制度来督促孩子遵守学习规则。
3. 掌握学习方法教给孩子一些学习方法,比如如何整理笔记、如何快速阅读、如何解题等。
让孩子学会主动寻找学习资源,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思维方式的转变幼儿园阶段的思维方式主要是感性思维,而小学阶段则需要具备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
孩子需要从凭直觉和经验判断转变为运用逻辑思维、分析和推理。
1. 培养逻辑思维通过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可以利用一些逻辑思维游戏和谜题来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
2. 提升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指对信息进行评估和分析的能力,培养孩子批判性思维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可以鼓励孩子提出问题、互相讨论和辩论。
3. 发展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开展艺术、手工、科学实验等活动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促进幼小衔接的过渡为了促进幼小衔接的顺利过渡,学校和家庭可以共同努力,提供以下支持和帮助:1. 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密切合作对孩子的幼小衔接非常重要。
幼儿园大班主题变与不变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主题来源主题名称:幼儿园大班主题“变与不变”主题来源:日常生活中,孩子们会发现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如季节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等。
也有一些事物和现象保持不变,如友谊、家庭等。
基于孩子们的这些生活经验,我们选择了“变与不变”作为大班的主题,引导孩子们探索和思考。
二、主题目标1. 了解和感受生活中事物的变化和不变。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孩子们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4. 激发孩子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好奇心。
三、主题内容1. 事物的变化:季节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等。
2. 事物的不变:友谊、家庭、自然界的规律等。
3. 观察和记录:学会观察生活中的变化和不变,并进行记录。
4. 思考和讨论:引导孩子们思考变化和不变的意义,并进行讨论。
5. 艺术创作: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变化和不变的理解。
四、教学活动1. 观察活动:带领孩子们观察季节的变化,如春天的花开、夏天的炎热、秋天的丰收、冬天的寒冷等。
2. 记录活动:鼓励孩子们用画笔或文字记录下自己观察到的变化。
3. 讨论活动:引导孩子们思考季节变化的意义,如植物的生长、动物的迁徙等。
4. 艺术活动:让孩子们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季节变化的感受。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孩子们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主题的兴趣和热情。
2. 评价孩子们的作品,了解他们对变化和不变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倾听孩子们的讨论,了解他们的思考和观点。
4. 通过家长反馈,了解孩子们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影响。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对变化和不变的事物非常感兴趣,通过观察、记录、讨论和艺术创作等方式,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对这一主题的理解。
我们也注意到,有些孩子们对变化和不变的概念还比较模糊,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启发。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更加关注孩子们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主题。
六、教学活动5. 故事分享:讲一个关于友谊不变的故事,如《彩虹色的花》。
学前班变与不变练习题
学前班变与不变练习题一、判断题1. 太阳从东边升起。
2. 小猫会汪汪叫。
3. 鸡妈妈下了5个蛋。
4. 1+1=3。
5. 冬天会下雪。
二、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水果?A. 鸭梨B. 铅笔C. 橡皮2. 下列哪个是动物?A. 桌子B. 小鸟C. 电视3. 下列哪个是红色?A. 蓝天B. 绿草C. 玫瑰4. 下列哪个是交通工具?A. 苹果B. 自行车C. 钢笔5. 下列哪个是白天?A. 晚上B. 中午C. 夜里三、填空题1. ___________ 是我们生活的地方。
2. ___________ 是我们的国旗。
3. ___________ 是我们的老师。
4. ___________ 是我们的好朋友。
5. ___________ 是一种交通工具。
四、连线题请将下列词语与对应的图片连线:1. 苹果 ___________2. 鸭子 ___________3. 汽车",__cogviewA series of illustrations for a children's exercise book d 'Preschool Change and Constancy Practice Exercises'. The images should be simple and suitable for young children. 1. An illustration of the sun rising from the east. 2. A cat meowing. 3. A mother hen laying eggs. 4. A simple math problem showing 1+1=3. 5. Snow falling in winter. 6. A choice question with images of an apple, a pencil, and an eraser. 7.A choice question with images of a table, a small bird, and a television. 8. A choice question with an image of a blue sky, green grass, and a rose. 9. A choice question with images of an apple, a bicycle, and a pen. 10. A choice question with images representing day, noon, and night.1. 太阳从东边升起的插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入前:
放入后:
①
②
③
√
4、将完全相同的两块放糖分别 放进下面的两个杯子里,哪个 杯子里的水甜一些?
√
5、三杯水一样甜,哪个杯子里放进 去的糖最多?
①
②
③
√
6、把① 号杯子里的水倒入②号杯 子里,再倒入③号杯子里,这三个 杯子里的水有没有什么变化?
①
②
③
答:杯子里的水没有变化。
7、把大小不同的铁块分别放入下面 的杯子中,猜猜哪个杯子中放入的铁 块大一些。
√
例5、三个杯子里的水一样咸,哪杯 水里放进去的盐最多?
√
1、两边橘子的个数相等吗?
4=4
答:两边的橘子的个数相等。
2、杯子外面一大一小两个梨,放 进杯子里,会有什么变化?
答:水位会升高,梨越大水位升得越高。
3、没有放入石块以前三个杯子里的水同样多,现 在分别放入一个大小相同的石块,想一想哪个杯子 里放进的石块最小?
例1、两边的苹果个数相等吗?
3=3
答:两边的苹果个数相等。
例2、左边两个杯子一样大,里面盛 的水一样多。如果把左边杯子里的水 分别倒入右边的杯子里,右边两个杯 子里的水会一样多吗?
例3、把下面的两块砖头分别放入水 中,水位的变化有什么不同?
答:水位会升高,砖头越大水位升得越高。
例4、三个同样大的杯子里都放有水, 分别放入大小不同的石块后,水位都 上升了,哪个杯子里的石块最大?
放入前:
放入后:
√①②Leabharlann 8、三个杯子里各放入一些石头,猜 一猜,哪个杯子里放进的石头最多?
放入前:
放入后:
①
√②
③
9、四杯同样多的水,分别放入数量 不同的放糖,哪一杯水最甜?
①
②
√
③
④
10、四杯水一样咸,哪个杯 子里放进去的盐最多?
①
②
③
④
√
瓶子里放入1个球后,水面升高了2格。 如果放进去2个球,水面将升高几格? 要使水面升高6格应放几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