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炼制工艺学期末复习资料沈本贤主编

合集下载

石油炼制工艺学--复习资料课后习题答案

石油炼制工艺学--复习资料课后习题答案

石油炼制工艺学--复习资料课后习题答案石油炼制工艺学第二章1、石油的组成中最主要的元素是碳和氢,主要元素是碳、氢、硫、氮、氧2、常温常压下烷烃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状态,C1~C4 的烷烃是气态C5~C15 的烷烃是液态,C15 以上的烷烃是固态。

3、C1~C4 的烷烃主要存在于石油气中。

4、C5~C11 的烷烃存在于汽油馏分中,C11~C20 的烷烃存在于煤、柴油馏分中,C20~C36 的烷烃存在于润滑油馏分中。

5、石油中的环烷烃主要是环戊烷和环己烷的同系物。

6、烃类结构族组成概念,就是把结构复杂的烃类,例如把化合物看做是烷基、环烷基和芳香烃基这三种结构单元所组成。

石油馏分也可以看做由这三种结构单元所组成,把整个馏分当做一个平均分子,结构族组成就是确定复杂分子混合物中这三种结构单元的含量,用石油馏分这个“平均分子”中的总环数(RT)、芳香烃环数(RA)、环烷环环数(RN)以及芳香烃环上的碳原子数占分子总碳原子的百分数(CA%)、环烷环上的碳原子占分子总碳原子的百分数(CN%)和烷基侧链上的碳原子占分子总碳原子数的百分数(CP%)来表示。

7、含硫化合物按性质分时,可分为酸性物寒流化合物、中性寒流化合物、和对热稳定性含硫化合物。

8、炼油厂采用碱精制、催化氧化、加氢精制等方法除去油品中硫化物。

9、石油中的氮化物可分为碱性含氮化合物和非碱性含氮化合物两大类。

碱性含氮化合物是指冰醋酸和苯的样品溶液中能够被高氯酸—冰醋酸滴定的含氮化合物,不能被高氯酸—冰醋酸滴定的含氮化合物是非碱性含氮化合物。

10、胶质具有很轻的着色能力的,油品的颜色主要由胶质的存在而造成的,只要在无色汽油中加入0.005%(质)的胶质,就可将汽油染成草黄色。

11、研究渣油的化学组成,长将渣油分离成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沥青质的四组分分析法。

12、我国大多数原油的镍含量明显高于钒含量。

13、从初馏点到终馏点这一温度范围,叫做馏程。

而在某一温度范围内蒸馏的馏出物,称为馏分。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沈本贤、程丽华等,石油炼制工艺学[M],中国石化出版社,2009,292~293[2]Topse H, Clausen B S,Massoth F E. Hydrotreating Catalysis. Springer: Berlin,1996[3]Gates B C, Katzer J R,Schuit G C A. Chemistry of Catalytic Processes. New York[4]D L. Sullivan, John G. Ekerdt. Mecha nisms of Thiophene Hydrodesulfurization on Model Molybdenum Catalysts [J]. Journal of Catalysis. 1998, 178(1):226~233[5] 刘大壮,孙培勤.催化工艺开发[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2.5.[6]Daage M ,Chianelli R R Structure-function relations in molyrbdenum sulfide satalysts:The“rim-edg e”model[J].CataL,1994,149:414~427.[7] Absi—Halabi M,StanislausA,A1-Mughn T,et a1.Hydroprocessing of vacuum residues:Relationbetween catalystactivity,deactivationan dpore sizedistribution[J].Fuel,1995,74:1211~1215.[8] 朱华元,何鸣元,宋家庆等.催化剂的大分子裂化性能与渣油裂化[J].炼油设计,2000,30(8):47~50.[9] Kresge C T, Leonowice M E, Roth W J, et a1. Orderedmesoporous molecular sieves synthesized by a liquid-crystaltemplate mechanism[J]. Nature, 1992, 359: 710~711.[10] Mobil, Zhin C H, et al. Hydrothermal stability of a disordered mesoporous molecular sieve [J]. Studies in Surface Science and Catalysis,1998, 106: 45~48.[11] Cui J, Yue Y H, Sun Y,et al. Characterization and reactivity of Ni,Mo-supported MCM-41 catalysts for hydrodesulfurization [J]. Studies in Surface Science and Catalysis, 1997, 105: 69~78.[12] Ryoo R, Kim J M, Shin C H, et al. Synthesis and hydrothermal stability of a disordered mesoporous molecular sieve [J]. Studies in Surface Science and Catalysis,1997, 105: 42~45.[13] Angelici R J.Theoretical study of ethanethiol adsorption on HZSM-5 zeolite[J].Polyhedron,1997,16(18):3073~3088.[14] 安高军,柳云骐,柴永明等.柴油加氢精制催化剂制备技术[J].化学进展, 2007,19(2/3):243~249.[15] Oyama S. T, Clark P, Teixeira da Silva V. L. S, Lede E. J, and Requejo F G..XAFS characteriza tion of highly active alumina-supported molybdenumphosphide[J].J. Phys.Chem. B, 2001,105 (1):4961~4966.[16]BejSK,MaltySK,TuragaU.Searchforaneficient4,6-DMDBThydrodesulfuriz-ationcatalyst:a review of recent studies[J].Energy Fuels,2004,l8:1227~1237.[17]Ramirez J,Cedeno L,Busca G.The role oftitania support in Mobased hydrodesulfurization catalysts[J].Cata1.1999,l84:59~67.[18] Malty S K,Ancheyta J,Soberanis L,et a1.Alum ina-titania binary mixed oxide used as support of catalysts for bydrotreating of Maya heavy crude[J].App1.CataL A,2003,244:141~153.[19] Breys M,AfanasievP,GeantetC,eta1.Deep desulfurization:Reactions,catalysts and technological challenges[J].CataL Today,2003,86:5~l6.[20] DharGM,SrinivasBN,RanaM S,et a1.Mixed oxide supported hydrodesulfurization catalysts:A review[J].Cata1.Today,2003,86:45~60.[21] 刘志红.提高柴油加氢精制催化剂活性的方法[J].化工进展2008,27(2):173~179.[22] M P Boreque, A L Apez-Agudo. Catalytic activities of Co(Ni)/TiO2-Al2O3 catalysts in gasoil and thiophene HDS and pyridine HDN:effect of the TiO2-Al2O3 composition[J]. Applied Catalysis,1999,180:53~54.[23] S Yoshinaka, K Segawa. Hydrodusulfurization of dibenzothiophenes over molybdenum catalyst supported on TiO2-Al2O3[J]. Catalysis Today, 1998,45:293~294[24] DharGM,SrinivasBN,RanaM S,et a1.Mixed oxide supported hydrodesul furization catalysts:A review[J].Cata1.Today,2003,86:45~60.[25] Damyanova S,Petrov L,Centeno M A,et a1.Characterization of molybdenum hydrod esulfurization catalysts suppo rted on ZrO2-Al2O3 and ZrO2-SiO2 carriers[J].AppL CataLA,2002,224:271~284.[26] 周亚松等.以TiO2-SiO2为载体的催化剂加氢脱硫性能研究[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2(3):387~391.[27]Dzwigaj S,Louis C,Breysse M,et a1.New Generation of Titanium DioxideSupport for Hydrodesulfurization[J].Applied Catalysis B ,2003,41:18l~191.[28] Escalona Emir, PereiraAlmaoPedro, CastilloJimmy, etal. Nanometric bimetallic sulfides prepared via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Ni and Feheteropolymolybdate emulsions[J]. Catalysis Letters, 2006, 112(3-4): 227~230.[29] 王萍, 周志军, 田晓飞, 孙桂大. 负载型氮化钴钼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J].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3, 16(2):13~15.[30] HADA K, Tanabe J, Omi S,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cobalt molybdenum nitrides for thiophene HDS by XRD、TEM and XPS [J]. Journal of Catalysis, 2002, 207(24): 10~22.[31] 李建伟, 李英霞, 陈标华, 等. Co-Mo/A1203催化剂上裂解汽油中单烯烃加氢宏观动力学[J]. 燃料化学学报, 2006, 34(2): 170~174.[32] Wang Yuhong, Li Wei, Zhang Minghui, Guan Naijia, etal. Characterization and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supported nickel molybdenum nitrides for hydrodenitrogenation[J]. Applied Catalysis A, 2001, 215(1-2): 39~45.[33] 柳云骐, 刘晨光, 阙国和. 二苯并噻吩在CoMoN x催化剂上的加氢脱硫[J]. 催化学报, 2000, 21(4): 337~340.[34] 李庆杰, 赵志芳, 李凤艳, 等. 负载型磷化钼加氢精制催化剂的制备研究[J]. 燃料化学学报, 2006, 34 (1): 126~128.[35] 左东华, 谢玉萍, 聂红, 等. 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加氢脱硫的反应机理研究[J]. 催化学报, 2002, 23(3): 271~275.[36] 刘武灿, 何兴娇, 卢春山. 金属氮化物/碳化物催化加氢性能研究进展[J]. 工业催化, 2005, 13(3): 1~5.[37] 李凤艳, 孙桂大, 赵天波, 等. 含磷加氢处理催化剂[J].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2, 15(2): l~5.[38] Escalona Emir, PereiraAlmaoPedro, CastilloJimmy, etal. Nanometric bimetallic sulfides prepared via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Ni and Fe heteropolymolybdate emulsions[J]. Catalysis Letters, 2006, 112(3-4): 227~230.[39] Hubaut Robert. Characterization and hydrodesufurization activities of mixed Fe-Mo sulfides supported on alumina and carbon [J]. Fuel, 2007, 86(5-6): 743~749.[40] Levy R B, Boudart M. Platinum-like Behavior of Tungsten Carbide in Surface Catalysis [M]. Science, 1973, 181: 547~549.[41] Aegerter P A, Quigley W W C, Simpson G J, et al. Thiophene Hydrodesulfurization Over Alumina-Supported Molybdenum Carbide and NitrideCatalysts: Adsorption Sites, Catalytic Activities, and Nature of the Active Surface [J]. Journal ofCatalysis,1996, 164(1): 109~121.[42] Sajkowski D J, Oyama S T. Catalytic Hydrotreatment of Illinois No. 6Coal-Derived Naphtha: The Removal of Individual Nitrogen and Sulfur Compound. Applied Catalysis A, 1996, 134: 339~349.[43] 张耀军, 李新生. 催化新材料γ-Mo2N的合成和表征[J].分子催化, 1996,10(2):103~108.[44] 丁正新, 盛世善.碳化钼催化剂的XPS研究[J].化学物理学报,1997,10(3):235~240.[45] 王新平, 张文郁.Mo2N的表面性质加氢脱氮活性[J].物理化学学报,1996,12(6):513~517[46] 周振华, 张辉军.Mo2N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J].石油化工,1996,25(10):689~692[47] 杨树武, 纪纯新.催化剂上及H2和NO吸附性能的TDP-MS研究[J].物理化学学报[J],1996,12(12):1084~1089.[48] 王远强, 陈思浩. Ni P/Ti02的制备、表征及其加氢脱硫反应性能[J].上海化工, 2006, 31(11): 10~12.[49] 鄢景森, 王安杰, 李翔, 等. 负载型磷化钼的原位还原制备及其加氢脱硫反应活性[J].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06, 22(1): 15~21.[50] 李翠清, 王洪学, 李成岳, 等. 噻吩在不同负载磷化钨催化剂上的加氢脱硫[J]. 分子催化, 2O04, 18(1): 15~l8.[51] Yasuhiro Iwama,Nobuyuki Ichikuni, Kyoko Bando. Effect of Co addition for carburizing process of Ti-oxide/SiO2 into TiC/SiO2[J]. Applied Catalysis, A: General, 2007, 323: 104~109.[52] Vit Zdenek. Iridium sulfide and Ir promoted Mo based catalysts[J]. Applied Catalysis A: General, 2007, 322: 142~151.[53] Leyva Carolina, Jorge Ancheyta, Mohan SRana, et al.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effect of promoter content of hydrodesulfurization catalysts at different evaluation scales[J]. Fuel, 2007, 86(9): 1232~1239.。

石油炼制工程复习资料

石油炼制工程复习资料

石油炼制工程复习资料考试题型:名词解释18分,填空题12分,判断题10分,作图题10分,简答题50分——由刘铉东整理第一章绪论1、石油天然气的成因学说有哪些?石油天然气的成因学说主要有两大类:无机成因说(由水、二氧化碳与金属氧化物发生地球化学反应而生成)和有机成因说(由分散在沉积岩中的动植物有机体转化而生成)。

第二章石油的化学组成1、石油的化学组成和元素组成石油由烃类(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和非烃类化合物组成,包含的的元素主要有:C、H、O、S、N2、石油的一般性质和我国原油的特点石油通常是黑色、褐色或黄色的流动或半流动黏稠液体。

我国原油主要有4个特点:1)、蜡含量和凝固点偏高,流动性差2)、属于偏重的常规原油3)、低硫高氮4)、低钒高镍,钙含量高3、氢碳原子比的概念表征石油中H含量和C含量的比值。

其中氢碳比:烷烃>环烷烃>芳香烃4、馏分组成是什么、分类、直馏馏分定义及产品特点馏分:用分馏的方法,可把石油馏分分成不同温度段,每一个温度段杯称为石油的一个馏分。

直馏馏分:用分馏的方法直接得到的馏分称为直馏馏分。

特点是基本不含不饱和烃馏分分为以下4种:1)、200℃以下,汽油2)、200-350℃,煤柴油3)、350-500℃,润滑油4)、大于500℃,减压渣油5、二次加工产品特点含有不饱和烃,与直馏馏分差异很大6、石油馏分的烃类组成结构族表示法,注意这几个概念7、非烃化合物种类及危害非烃化合物即含S、含O、含N化合物和胶状沥青状物质,且随着石油馏分沸程的升高而增加主要危害有以下5点:1)、腐蚀性2)、环境污染3)、影响产品储存的安定性4)、影响产品的燃烧性能5)、可使催化剂中毒8、我国原油微量元素特点及分布规律低钒高镍,钙含量高且随着石油馏分沸程的升高而增加第三章石油及油品的物理性质1、原油及油品蒸发性能衡定指标三个指标:蒸汽压、沸程和平均沸点2、蒸汽压、馏程、沸程、初馏点、终馏点、干点和恩氏蒸馏曲线斜率蒸汽压:某一温度下某物质的液相与其上方的气相呈平衡状态时的压力又称饱和蒸汽压沸程:因石油不具有恒定的沸点,故用沸点的范围来表征其蒸发及汽化性能馏程:一般将用某种标准试验方法所得到的沸程数据称为馏程初馏点:馏程馏出第一滴冷凝液是的气相温度称为初馏点终馏点:当气相温度达到最高并开始出现下降时的温度称为终馏点干点:烧瓶中最后一滴液体汽化时的温度恩氏蒸馏曲线斜率:每馏出1%的物质沸点的平均上升值3、密度ρ,比重指数API︒大小顺序密度:我国油品规定20℃时的密度为标准密度ρ20比重指数API︒与相对密度呈反比,相对密度越大比重指数越小。

(word)石油炼制工艺学总结2,文档

(word)石油炼制工艺学总结2,文档

第七章催化加氢一、重点概念催化加氢:催化加氢是在氢气存在下对石油馏分进行催化加工过程的通称。

加氢处理:指在加氢反响过程中,只有≤10%的原料油分子变小的加氢技术。

加氢裂化:指在加氢反响过程中,原料油分子中有10%以上变小的加氢技术。

加氢精制:指在氢压和催化剂存在下,使油品中的硫、氧、氮等有害杂质转变为相应的硫化氢、水、氨而除去,并使烯烃和二烯烃加氢饱和、芳烃局部加氢饱和,以改善油品的质量。

有时,加氢精制指轻质油品的精制改质,而加氢处理指重质油品的精制脱硫。

催化加氢技术包括加氢处理和加氢裂化两类。

加氢精制催化剂的预硫化:目前加氢精制催化剂都是以氧化物的形式装入反响器中,然后再在反响器将其转化为硫化物。

加氢脱硫〔HDS〕反响:石油馏分中的含硫化合物在催化剂和氢气的作用下,进行氢解反响,转化为不含硫的相应烃类和H2S。

加氢脱氮〔HDN〕反响:石油馏分中的含氮化合物在催化剂和氢气的作用下,进行氢解反响,转化为不含氮的相应烃类和NH3。

加氢脱氧(HDO)反响:含氧化合物通过氢解反响生成相应的烃类及水。

空速:指单位时间里通过单位催化剂的原料油的量,有两种表达形式,一种为体积空速〔LHSV〕,另一种为重量空速〔WHSV〕。

氢油比:单位时间里进入反响器的气体流量与原料油量的比值。

设备漏损量:即管道或高压设备法兰连接处及循环氢压缩机运动部位等处的漏损。

溶解损失量:指在高压下溶于生成油中的气体在生成油减压时这局部气体排出时而造成的损失。

二、重点简答题1、加氢精制的目的和优点。

〔1〕加氢精制的目的在于脱除油品中的硫、氮、氧杂原子及金属杂质,同时还使烯烃、二烯烃、芳烃和稠环芳烃选择加氢饱和,从而改善油品的使用性能。

〔2〕加氢精制的优点是,原料油的范围宽,产品灵活性大,液体产品收率高1〔>100%(体)〕,产品质量好。

而且与其它生废渣的化学精制方法相比还有利于保护环境和改善工人劳动条件。

因此无论加工高硫原油还是加工低硫原油的炼厂,都广泛采用这种方法来改善油品的质量。

石油炼制复习资料

石油炼制复习资料

填空题1、下止点时的总的汽缸容积与上止点时总的燃烧室容积之比叫压缩比。

2、压缩比是表征发动机性能的重要指标。

3、汽油机对燃料的使用要求:挥发性、抗爆性(辛烷值)、安定性、腐蚀性、环保性4、汽油抗爆性的表示方法—辛烷值:异辛烷100,正庚烷0.两者混合物则以其中异辛烷的体积百分含量值为辛烷值。

5、评定柴油发火性能的指标—十六烷值:十六烷值高,表示该燃料在柴油机中的发火性能较好,滞燃期短,燃烧均匀且安全,发动机工作平稳。

十六烷值过高也会由于局部燃烧不完全而产生少量黑色排烟。

正十六烷100,七甲基壬烷15.6、石油二次加工:焦化、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催化重整等7、润滑油粘度指数(VI):UHVI超高、VHVI很高、HVI高、MVI中、LVI低W(winter)低凝:UHVIW VHVIW HVIW MVIW LVIWS(super)深度精制:UHVIS VHVIS HVIS MVIS LVIS8、内燃机润滑油要求粘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较小,计具有较高的粘度指数9、润滑油在内燃机中作用:①润滑②冷却发动部件③密封④保持摩擦部件清洁⑤防锈和抗腐蚀10、内燃机润滑油的主要质量要求与化学组成关系:①粘度②粘温性质③抗氧化安定性④清洁分散性⑤低温流动性⑥抗磨性11、石油沥青的评价方法:①针入度②延度③软化点④蜡含量⑤抗老化性12、三种蒸馏方式分离效率差别:实沸点蒸馏的分离精确度最高,恩式蒸馏次之,平衡汽化最差13、烃类热作用下发生哪些反应:裂化(吸热)、缩合(放热)14、烯烃催化裂化反应:①分解反应分解为两个小分子烯烃,分解速率比烷烃高得多。

大分子烯烃分解反应速率比小分子快,异构烯烃分解反应速率比正构烯烃快。

②异构化反应:正构变异构、双键转移*③氢转移:环烷烃或环烷—芳烃使烯烃饱和而自身逐渐变为稠环芳烃;两个烯烃分子之间也可以发生氢转移反应,生成烷和二烯。

氢转移反应是造成催化裂化汽油饱和度较高的主要原因。

15、辛烷值测量方法:马达法、研究法、道路法马达法(MON)辛烷值测定的试验工况规定为:转速900r/min,冷却温度100℃,混合气温度149℃。

石油炼制复习题

石油炼制复习题

石油炼制复习题石油炼制复习题石油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能源之一,石油炼制是将原油转化为各种有用产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炼制方法和技术被应用于不同的产品生产。

现在,让我们来复习一些与石油炼制相关的问题,加深我们对这一过程的理解。

1. 什么是石油炼制?石油炼制是将原油中的碳氢化合物分子转化为各种有用产品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分离、转化和重组原油中的不同成分,以生产出汽油、柴油、润滑油、石蜡等产品。

2. 石油炼制的主要方法有哪些?石油炼制的主要方法包括蒸馏、催化裂化、重整、加氢处理和聚合等。

蒸馏是将原油加热至不同温度下,使不同沸点的成分分离出来。

催化裂化是通过催化剂将较重的石油分子裂解成较轻的分子,以生产汽油。

重整是将较重的石油分子转化为较轻的芳烃分子,提高汽油辛烷值。

加氢处理是将石油分子与氢气反应,去除硫、氮等杂质。

聚合是将石油分子聚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乙烯和聚丙烯。

3. 什么是石油产品的切割点?石油产品的切割点是指在蒸馏过程中,将原油分离为不同沸点范围内的产品的温度。

常见的切割点有常压蒸馏切割点、真空蒸馏切割点和终点切割点。

常压蒸馏切割点是指在常压下,原油中的某个组分开始蒸发。

真空蒸馏切割点是指在减压条件下,原油中的某个组分开始蒸发。

终点切割点是指在蒸馏过程中,原油中的所有组分都已蒸发完毕。

4. 什么是辛烷值和石蜡?辛烷值是衡量汽油抗爆性能的指标。

它表示汽油在发动机中燃烧时的爆炸性能,辛烷值越高,汽油的抗爆性能越好。

石蜡是一种由石油中的蜡状成分提炼而来的固体物质。

它具有良好的保湿性和防水性能,广泛用于蜡烛、润滑油和化妆品等领域。

5. 为什么需要加氢处理?加氢处理是石油炼制中的一项重要工艺,它可以去除石油中的硫、氮和重金属等杂质。

这些杂质会污染环境,同时也会对石油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产生负面影响。

加氢处理可以降低石油产品中的硫含量,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环境友好性。

6. 石油炼制对环境有哪些影响?石油炼制是一项高能耗、高污染的工业过程。

石油炼制工程期末复习

石油炼制工程期末复习

一、催化裂化发生的反应主要有哪些,机理是什么,产物有何特征?不同烃类发生反应的特征。

1.催化裂化发生的主要反应:分解反应、异构化反应、氢转移反应、芳构化2.催化裂化反应机理:碳正离子机理3.产物特征:(1).产物中异构物多(2).产物中α-烯烃少(3).气体产物以C3,C4为主(4)产物中烯烃尤其是二烯烃较少(5)生成相当数量的芳烃4.不同烃类发生反应的特征如下:(1)烷烃主要是发生分解反应,生成较小分子的烷烃和烯烃,烷烃分子中的C-C键的键能:两端大,中间小,烷烃分解多从中间的C-C键断裂,而且分子越大越易断裂。

碳数相同的链状烃中,异构烷烃比正构烷烃易分解。

(2)烯烃的主要反应也是分解反应,但还有一些重要的反应。

分解反应:生成两个较小分子的烯烃。

烯烃的分解反应速率比烷烃的高得多。

与烷烃分解反应的规律相似,大分子烯烃的分解反应速率比小分子快,异构烯烃的分解反应速率比正构烯烃快。

异构化反应:骨架异构:正构烯烃变成异构烯烃双键异构:分子中的双键向中间位置移动氢转移:环烷烃或环烷一芳烃(如四氢荼、十氢荼等)放出氢使烯烃饱和而自身逐渐变成稠环芳烃。

两个烯烃分子之间也可以发生氢转移反应,一个变成烷烃,而另一个变成二烯。

氢转移反应的结果是一方面某些烯烃转化为烷烃,另一方面给出氢的化合物转化为多烯烃或者缩合程度更高的分子,直至缩合成焦炭。

氢转移反应是造成催化裂化汽油饱和度较高的主要原因氢转移反应的速率较低,需要活性较高的催化剂在高温下(500℃左右),氢转移反应速率比分解反应速率低得多,裂化汽油的烯烃含量高在较低温度下(400~450℃),氢转移反应速率降低的程度不如分解反应速率降低的程度大,裂化汽油的烯烃含量就会低些芳构化:烯烃环化脱氢生成芳香烃(3)环烷烃:分解反应、异构化反应、氢转移反应分解反应:开环:生成烯烃,然后烯烃继续反应断链:长侧链本身也会断裂,与异构烷烃相似,环烷烃的结构中有叔碳原子,因此分解反应速率较快异构化:带侧链的五元环烷烃也可以异构化成六元环烷烃氢转移:转化为环烯烃或芳香烃(4)芳香烃:分解反应,缩合反应分解反应:主要反应。

石油炼制工程复习提纲精选全文完整版

石油炼制工程复习提纲精选全文完整版
1、石油蒸馏曲线的换算
2、提升管反应器工艺计算、反应热计算
3、重整总物料平衡和芳厅转化率计算
4、重整反应器的理论温降计算
5、轴向反应器计算
4、为什么一般石油蒸馏塔的塔底温度比汽化段温度低?
5、大庆原油的典型加工流程是什么(流程简图,并简单说明)?
6、胜利原油的典型加工流程是什么(流程简图)?
7、催化裂化催化剂的活性过高有什么不好?怎样控制催化剂的活性?
8、采用初馏塔的好处
9、常压塔顶循环回流的优缺点、中段循环回流的优件、催化重整的主要操作条件。
3、催化重整不能副产氢气。
4、常压塔顶一般采用塔顶冷回流。
5、常压塔侧线柴油汽提塔的作用是提高侧线产品的收率。
6、相邻组分分离精确度高则两个组分之间有重叠。
7、加热炉出口的温度小于进料段的温度。
8、减压塔采用塔顶循环回流是为了提高真空度。
9、提升管反应器是固定床。
10、催化裂化分馏塔脱过热段的作用是把过热油气变成饱和油气。
11、炼油厂的生产装置、辅助装置。
12、原油的分类
五、论述题
1、原油常减压蒸馏三段汽化流程中设初馏塔的目的作用?
2、实现“干式”减压蒸馏的技术措施?
3、干式减压蒸馏比湿式减压蒸馏有什么好处?
4、为什么减压塔底、塔顶采用缩径?
催化裂化:
1.举例写出烃类催化裂化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
分别写出裂化、氢转移、异构化、芳构化、生焦反应
3.分析重整原料馏程要求
答案:(1)以生产高辛烷值汽油为目的:80-180℃。80℃以前馏分本身辛烷值高,无需重整;180℃以后馏分有结焦倾向。
(2)以生产芳烃为目的:60-145℃。碳六沸点为60-80℃;二甲苯沸点120-145℃。

石油炼制期末复习题

石油炼制期末复习题

石油炼制期末复习题石油炼制期末复习题石油炼制是一门重要的工程学科,涉及到石油的提炼、加工和转化等多个方面。

在期末考试前夕,我们需要对相关知识进行复习,以便更好地应对考试。

以下是一些石油炼制的期末复习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简答题1. 什么是石油炼制?请简要描述其过程。

2. 石油炼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3. 石油炼制中的常见原料有哪些?4. 请列举石油炼制中常见的产品。

5. 什么是裂化?它在石油炼制中有什么作用?二、选择题1. 下列哪种石油炼制工艺是用于将重质原油转化为轻质产品?A. 脱硫B. 裂化C. 加氢D. 脱氧2. 下列哪种产品不是石油炼制的主要产品?A. 汽油B. 柴油C. 煤油D. 天然气3. 石油炼制中,脱硫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产品的质量B. 降低产品的成本C. 减少环境污染D. 增加产品的产量4. 下列哪种工艺可将石油中的硫化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A. 脱硫B. 裂化C. 加氢D. 脱氧5. 石油炼制中,催化裂化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增加产品的产量B. 降低产品的成本C. 提高产品的质量D. 减少环境污染三、应用题1. 某炼油厂生产的汽油中含有大量的硫化物,为了满足环保要求,需要进行脱硫处理。

请设计一个脱硫工艺流程,并简要描述其原理。

2. 某炼油厂希望将重质原油转化为轻质产品,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请设计一个裂化工艺流程,并说明其转化原理。

3. 某炼油厂生产的柴油中含有较高的芳烃含量,为了提高柴油的品质,需要进行加氢处理。

请设计一个加氢工艺流程,并简要描述其作用原理。

四、综合题某炼油厂希望提高汽油的辛烷值,同时降低硫含量。

请设计一个综合工艺流程,以实现上述目标,并详细说明每个工艺单元的作用原理和操作条件。

五、论述题石油炼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挑战是什么?请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论述。

六、案例分析题请根据实际案例,分析石油炼制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以上是一些石油炼制的期末复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回顾相关知识,更好地备战考试。

石油炼制工艺学

石油炼制工艺学

石油炼制工艺学复习提纲第二章石油及其产品组成和性质1.石油的元素组成:基本元素(5种)C H S N O 微量元素2.杂原子(S N O和微量元素)存在的影响:a石油加工过程(催化剂失活、腐蚀、能耗↑)b产品的质量杂质含量的高低与油品轻重有关3.我国原油较为典型的元素组成特点:低硫高氮高镍低钒4.直馏馏分:原油直接分馏得到5.石油的馏分组成:石油气,汽油(石脑油),喷气燃料(航煤),轻柴油,重油(润滑油),常压渣油,减压渣油6.我国原油组成特点:轻质馏分含量低、渣油含量高7.石油及其馏分的烃类(C、H)组成(分布情况):a天然气(干气):主要由甲烷(>80%)、乙烷、丙烷,丁烷、二氧化碳组成b炼厂气氢气、C1~C4(烷烃和烯烃)c汽油馏分(≤C11)d中间馏分(C11~C20的煤油、柴油)e高沸馏分(C20~C36)f渣油g蜡8.石油中的非烃类化合物: 主要是含硫、含氮、含氧化合物及胶质、沥青质a含硫化合物b含氧化合物(主要石油酸) c含氮化合物d胶质、沥青质:原油中的大部分硫、氮、氧及绝大部分金属集中在渣油的胶质、沥青质中第三章石油产品及其质量要求1.石油产品分类(6大类产品)燃料油品:气体燃料、LPG、汽油、航空煤油、柴油、燃料油占80%以上润滑剂:其中内燃机油、齿轮油、液压油三大主要品种溶剂油和化工原料蜡沥青焦2.燃料的使用性能(能判断对应性能的指标)燃烧性(抗爆性):辛烷值(汽油)十六烷值(柴油)芳烃% 烟点辉光值粘度发热值密度(航煤)安定性:实际胶质诱导期烯烃% (汽油)碘价氧化安定性10%残炭颜色(柴油)碘价实际胶质动态热氧化安定性(航煤)腐蚀性:硫% 硫醇% 水溶性酸碱铜片腐蚀银片腐蚀(航煤)低温性:凝点粘度冷滤点(柴油)结晶点冰点(航煤)3.辛烷值标准组分:异辛烷(2,2,4-三甲基戊烷)=100 正庚烷=04.替代燃料(知道一些):LPG、CNG、二甲醚(十六烷值55~60) 生物柴油GTL合成油品5.汽油的清洁化要求:无铅化低(蒸气压、硫、烯烃、芳烃、90%馏出温度) 较高的含氧化合物6.我国汽油性质特点:硫含量高汽油中烯烃含量高汽油中芳烃水平相对较低汽油的蒸汽压偏高含氧化合物低辛烷值分布差汽油的蒸汽压偏高7.柴油清洁化要求:低硫、低芳烃(稠环芳烃)、高十六烷值8.与汽油相比,柴油特点:节油经济环保清洁动力(热值高)安全9.润滑油的作用:密封、冷却、减磨10.润滑油组成:基础油添加剂11.基础油的分类(按粘度指数)12.内燃机油的牌号(代表的含义):按质量等级和粘度等级分类质量等级分类(按字母顺序依次提高):a汽油机油:S(A~M)等b柴油机油:C(A~J)等c通用油(汽/柴通用):SD/CC、SE/CC、SF/CD 粘度等级分类单级油:20、30、40、50、60、0W、5W、10W、15W、20W、25W等多级油:5W/30 10W/30 15W/40 20W/20等表达任何一个品种的内燃机油牌号必须同时包括质量等级和粘度等级两部分如SC 15W/3013.石油蜡(产品的牌号和从何得到)a石蜡商品牌号:按熔点(2℃)从50~70划分牌号从减压馏分中获取b微晶蜡商品牌号:按滴熔点划分70、75、80、85、90等5个牌号从减压渣油中获取液体石蜡14.沥青的三个重要指标:针入度(沥青的牌号)延度软化点15.溶剂油和化工原料种类:a溶剂油10个牌号用作溶剂、洗涤剂、萃取剂b化工原料石脑油、低碳烯烃、芳烃、白油、石油脂(凡士林)、硫磺、石油酸等16.石油焦的质量指标:挥发分、硫含量、灰分第四章原油评价及加工方案1.原油的分类:(1)关键馏分特性分类法:根据两个关键馏分的密度确定各馏分的属性(石蜡基、中间基、环烷基)并后组合,共分为七类。

石油炼制工艺学期末复习资料(沈本贤主编)

石油炼制工艺学期末复习资料(沈本贤主编)

第二章石油及其产品的组成和性质1、&馏程:初馏点到终馏终点这一温度范围称油品沸程。

2、& 初馏点: 蒸馏中流出第一滴油品时的气相温度。

3、终馏点: 蒸馏终了时的最高气相温度(干点)。

4、馏分: 在某一温度范围内蒸出的馏出物。

5、馏分组成: 蒸馏温度与馏出量(体)之间的关系6、蒸汽压: 在某温度下,液体与其液面上的蒸汽呈平衡状态,蒸汽所产生的压力称为饱和蒸汽压,简称蒸汽压7、& 相对密度:油品的密度与标准温度下水的密度之比。

(4℃,15.6℃);或:油品的质量与标准温度下同体积水的质量之比。

8、& 特性因数:特性因数是表示烃类和石油馏分化学性质的一个重要参数。

特性因数反映了石油馏分化学组成的特性,特性因数的顺序: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烷烃(P):≥12 ;环烷烃(N):11~12 ;芳烃(A): 10~119、平均分子量:油品的分子量是油品各组分分子量的平均值。

10、粘度: 流体流动时, 由于分子相对运动产生内摩擦而产生内部阻力,这种特性称为粘性,衡量粘性大小的物理量称为粘度。

11、动力粘度:两液体层相距1cm,其面积各为1cm2, 相对移动速度为1cm/s, 这时产生的阻力称为动力粘度。

12、运动粘度:流体的动力粘度与同温同压下该流体的密度之比。

13、恩氏粘度:在某温度下, 在恩氏粘度计中流出200ml油品所需的时间与在20℃流出同体积蒸馏水所需时间之比。

14、& 粘温特性: 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的性质称为粘温特性。

15、临界温度:当温度高至某一温度时,无论加多大压力,也不能把气体变为液体;这个温度称为临界温度;16、临界压力:临界温度相应的蒸汽压称为临界压力。

17、比热(C):单位物质(kg或kmol)温度升高1℃时所需要的热量称为比热。

18、蒸发潜热:单位物质(kg或kmol)由液体汽化为汽体所需要的热量称为蒸发潜热。

也称汽化潜热。

19、& 热焓(H):将1Kg油品由某基准温度(常以-17.8℃, 即0F为基准)加热到某温度时, 所需的热量称为热焓。

石油炼制工艺学期末复习题

石油炼制工艺学期末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常压塔顶一般采用A循环回流B塔顶冷回流C塔顶热回流2、常压塔侧线柴油汽提塔的作用是A提高侧线产品的收率B降低产品的干点C保证闪点3、相邻组分分离精确度高则两个组分之间有A脱空B重叠C即不脱空也不重叠4、常压塔顶的压力是由()决定的。

A加热炉出口压力B进料段的压力C塔顶回流罐的压力5、加热炉出口的温度A等于进料段的温度B大于进料段的温度C小于进料段的温度6、减压塔采用塔顶循环回流是为了A更好利用回流热B提高真空度C改善汽液相负荷7、燃料型减压塔各侧线产品A分离精度没有要求B产品的使用目的不同C都需要汽提8、流化床反应器的返混A对传热不利B对反应有利C对反应不利9、提升管反应器是A固定床B流化床C输送床10、催化裂化分馏塔脱过热段的作用是A取走回流热B提高分馏精度C把过热油气变成饱和油气1、减压塔顶一般采用A循环回流B冷回流C二级冷凝冷却2、常压塔设置中段循环回流A为了提高分馏精度B为了减少回流热C为了改善汽液相负荷3、塔的分馏精度出现脱空是A、分馏效果好B、分馏效果不好4、常压塔底温度A高于进料段温度B低于进料段温度C等于进料段温度5、为了提高减压塔拔出率A不断提高进料温度B提高塔的分离精度C提高塔的真空度6、润滑油型减压塔和燃料型减压塔A气液相负荷分布是一样B塔的分离要求不一样C塔板数是一样的7、再生可导致催化剂A水热失活B中毒失活C结焦失活8、催化裂化再吸收塔的作用是A吸收干气中C3、C4组分B吸收干气中汽油组分C吸收干气中的硫化氢9、催化裂化反应随反应深度加大A气体产率先增大后减少B焦碳产率先增大后减少C汽油先增大后减少10、催化裂化的吸热反应是A氢转移反应B异构化反应C分解反应二、判断题(在正确的答案题号打√错误的画X)1、催化重整只能生产高辛烷值汽油。

2、催化重整汽油的安定性不好。

3、催化重整生产汽油时原料不需要预分馏。

4、重整原料的脱水是采用共沸精馏的分离方法。

5、催化重整不能副产氢气。

石油炼制工艺学复习笔记

石油炼制工艺学复习笔记

⒈催化裂化分馏塔有什么特点?答:①分馏塔底部设有脱过热段,作用是1.洗掉反应气体中的携带的催化剂,避免阻塞塔盘。

2.回收油气中过剩的热量,使油气由过热状态变成饱和状态进行分馏②设有多个分段回流:塔顶循环回流,一至两个中段循环回流、塔顶油浆循环回流③尽量减小分流系统压降,提高富气压缩机入口压力,降低装置能耗。

⒉催化裂化装置吸收稳定吸收稳定系统有什么作用?组成:吸收塔、在吸收塔。

解吸塔稳定塔作用:利用吸收和精馏的方法将富气和粗汽油分离成干气液化气和蒸汽压合格的稳定汽油。

⒊催化剂活性对催化裂化反应有哪些影响?提高催化剂的活性,有利于提高反应的速度,其他条件不变,可以提高轻质油的产率,从而提高反应器的处理能力。

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氢转移和异构化反应从而得到裂化产品饱和度提高,含异构烯烃较多,产品质量好。

⒋裂化催化剂的失活①水热失活②结焦失活③毒物引起的失活5.裂化催化剂有哪些性质?物理性质:①密度:真实密度、颗粒密度、堆积密度②筛分组成和机械强度。

③结构特性活性:加快反应的速度选择性:增加目的产物。

改善产品的性能稳定性:保护活性即选择性的性能抗金属污染性能6.催化裂化的单体有什么作用?①稀释作用②提高足够的表面积和孔道,使分子筛分散的更好,有利于油气的扩散③自身提供活性,使大分子能进一次裂化④提高分子筛的稳定性⑤起到了热量储存盒传递的作用⑥增强催化剂的机械强度⑦降低催化剂的生产成本7.催化裂化反应温度对汽油辛烷值(烯烃含量)的影响?对于同组类的烃而言,其辛烷值打小和相对分子质量成反比,当相对分子质量相近时候有芳香烃》异构烷烃(烯烃)》正构烯烃及环烷烃》正构烷烃。

当提高温度时,分解反应速率常数与异构化反应常数大于氢转移反应速率常数,所以柴油与汽油中烯烃与芳香烃的含量大于烷烃,环烷烃的含量变化不大,即汽油的辛烷值会提高。

8.原油脱盐脱水的必要性?①降低装置的能耗②避免干扰蒸馏塔的平稳操作③腐蚀设备④影响二次加工原料的质量9.初馏塔的作用?①原油的轻馏分含量:若原油轻馏分含量大于20%设置初馏塔,可以降低原油换热中已经汽化的轻组分分离出啦,减轻原油输送管道的压力,减小常压炉热负荷有利于降低能源的消耗。

新教材《石油炼制工艺学》的六个新特色

新教材《石油炼制工艺学》的六个新特色
c n e t o i r f ig a d n w x r ie n h n i g q e to s o c p sf ro l e i n n e e e cs s a d t ik n u s i n . n
Ke l s ywod :Oi r f ig;Teh oo y l ei n n c n lg ;Te to k Co sr cin;Pr fsin ltx b o x b o n tu to o eso a e to k;Qu l y o e t ai ftx- t
P toe m e nn eh oo y h h r c r t sic d e l r i d l,n w r d i ifr e l r u R f ig T c n l .T ec aa t i i l en w ann mo e i g e sc n u e g s e c u eo no — l
出版社 出版 了《 油 炼 制工 艺 学 》 由华 东 理 工大 石 ,
学、 茂名学院等高校组成的教材编写团队负责的
编写工作 , 终结硕果, 被列为高等院校“ 十一五” 规
划教 材 。好 教材应 是与 时俱进 的 。优 秀 的教材是 国石 油 化 工 事 业 培 养 高 素 质 人 才 的过 程 中, 石油工业 出版社 出版 的 由林世 雄 主编 的《 石油
主 编的《 油加 工工 艺 学 》 发 挥 了重 要 作用 , 石 都 被 评 为优 秀教材 。《 石油 炼制工 艺学 》 以发扬 光大 已 有优 秀教 材经 验为 基 础 , 石油 资 源 的 高效 利用 从 和清洁转 化 出发 , 根据 石油 的化学 组成 、 质和产 性 品的要求 , 了石油炼制 的主要 方法 、 阐述 基本 原理 、
bo ok

石油炼制工艺学6到12章复习重点(广石化)

石油炼制工艺学6到12章复习重点(广石化)
石油炼制工艺学(第六章到十二章)复习重点 第六章
1) ★原油的二次加工:以轻质馏分改质和重质油、渣油轻质化为主的过程(化学加工) 其目的一是重油轻质化生产汽油、煤油、柴油等燃料油品,一是改善直馏油品的质量。 包括焦化、减粘裂化、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催化重整等过程。
2) ★延迟焦化:主要产物为焦化气、焦化汽油、焦化柴油、焦化蜡油和石油焦。 3) 裂解反应,烃分子的链断裂生成小分子烃,是吸热反应; 4) 缩合反应,链断裂生成的活性分子缩合生成更大的分子,是放热反应 5) 烃类的热反应总是沿着两个方向进行:
6
反应。特征反应,反应速度不快,较低温有利。氢转移反应的结果是有一部分烯烃 饱和,这是 FCC 产品饱和度较高的根本原因! 4、 芳构化反应 5、 生焦反应 6、 烷基化反应 4) ★正碳离子:碳原子外围缺少一对电子,形成带正电的离子。 5) ★最初形成正碳离子的条件:有烯烃,有质子。原料中有烯烃,催化剂提供质子。 6) ★正碳离子的稳定性强弱顺序为: 叔正碳离子>仲正碳离子>伯正碳离子 7) 催化裂化反应实际上是各种正碳离子的反应。 1、 烃类催化裂化是气—固非均相反应,各类烃之间的竞争吸附对反应有阻滞作用。 反应过程 7 步骤:简称反应过程可简化为:吸附→反应→脱附 2、 烃类催化裂化是复杂的平行—顺序反应 8) 催化裂化反应过程中的几个概念 单程转化率:是指总进料(包括新鲜原料和回炼油)一次通过反应器的转化率。 总转化率:是指新鲜原料一次通过反应器的转化率。 催化剂藏量:两器内经常维持的催化剂量称为藏量。 ★空速:是指每小时进入反应器的总进料量与器内的催化剂藏量之比。单位:h-1 1、 质量空速=总进料量(t/h)/藏量(t) 2、 体积空速=总进料量(m3/h)/藏量(m3) 3、 用空速的倒数来相对的表示反应时问,称为假反应时间,ω=1/V0(h) 9) ★用催化裂化反应生成的焦炭中的碳(即催化碳)为基准表示催化碳。 催化碳=总碳-附加碳-可汽提碳 10) 催化裂化反应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 1. 反应温度,反应温度对反应速度、产品分布、产品质量有极大影响。239 页 2. 反应时间 3. 剂油比 4. 反应压力 5. 催化剂活性 11) 裂化催化剂的种类、组成和结构 无定型硅酸铝催化剂源自=(0.1206×104)

石油炼制工程超详解思考题课后题期末复习题库及答案..

石油炼制工程超详解思考题课后题期末复习题库及答案..

⽯油炼制⼯程超详解思考题课后题期末复习题库及答案..⽯油炼制思考题第⼀章:⽯油及产品组成与性质1.什么叫⽯油?它的⼀般性质如何?本书中指液态的原油⽯油是⽓态(天然⽓)、液态和固态的烃类混合物。

⽯油分为:⽓态—天然⽓,⼲⽓——含CH4 ,80%以上,不能凝结成液体湿⽓——含CH4 ,80%以下,能凝结成液体液态—原油固态—焦油、沥青、⽯蜡原油的性质与状态:颜⾊:随产地不同,颜⾊不同。

原油的颜⾊⼀般是⿊⾊或暗绿⾊⽓味:原油有浓烈的臭味,主要是硫引起状态:多数原油是流动或半流动粘稠液体2.⽯油中的元素组成有哪些?它们在⽯油中的含量如何?3.什么叫分馏、馏分?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分馏:⽤蒸馏的⽅法将其按沸点的⾼低切割馏分:分馏切割的若⼲个成分⽹上查询:分馏:分离⼏种不同沸点的挥发性的互溶有机物馏分:表⽰分馏某种液体时在⼀定范围内蒸馏出来的成分分馏是⼀个操作,馏分是蒸馏出来的成分。

4.⽯油中有哪些烃类化合物?它们在⽯油中分布情况如何?原油中主要以烷烃,环烷烃和芳烃等烃类所组成。

其的分布情况:⽓态、液态、固态。

烷烃:存在于⽯油全部沸点范围,随沸点升⾼其含量降低。

环烷烃:低沸点馏分中,相对含量随馏分沸点的升⾼⽽增多。

⾼沸点馏分中,相对含量减少。

芳烃:相对含量随馏分沸点的升⾼⽽增多5.烷烃在⽯油中有⼏种形态?什么叫⼲⽓、湿⽓?烷烃以⽓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状态存在。

⼲⽓:纯⽓⽥天然⽓湿⽓:凝析⽓⽥天然⽓⼲⽓——含CH4 ,80%以上,不能凝结成液体湿⽓——含CH4 ,80%以下,能凝结成液体6.⽯油中所含的⽯蜡、微晶蜡有何区别?7.与国外原油相⽐,我国原油性质有哪些主要特点?我国原油含硫量较低,凝点及蜡含量较⾼、庚烷沥青质含量较低。

含硫量较低,含氮量偏⾼,减压渣油含量较⾼,汽油馏分含量较少8.⽯油分别按沸程(馏程)、烃类组成可划分为哪些组分?按沸程:汽油馏分、煤柴油馏分、润滑油馏分、减压渣油汽油馏分:初馏点~200℃;AGO常压⽡斯油(煤、柴油馏分):200~350℃;VGO减压⽡斯油(润滑油馏分):350~500℃;VR减压渣油:〉500℃)按烃成分:烷烃、环烷烃、芳⾹烃9.汽、煤、柴油的沸程范围是多少?它们的烃类组成如何?直馏汽油中主要单体烃有:正构烷烃、C5-C9、异构烷烃、环烷烃、芳烃如苯、甲苯、⼆甲苯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石油及其产品的组成与性质1、&馏程:初馏点到终馏终点这一温度范围称油品沸程。

2、& 初馏点: 蒸馏中流出第一滴油品时的气相温度。

3、终馏点: 蒸馏终了时的最高气相温度(干点)。

4、馏分: 在某一温度范围内蒸出的馏出物。

5、馏分组成: 蒸馏温度与馏出量(体)之间的关系6、蒸汽压: 在某温度下,液体与其液面上的蒸汽呈平衡状态,蒸汽所产生的压力称为饱与蒸汽压,简称蒸汽压7、& 相对密度:油品的密度与标准温度下水的密度之比。

(4℃,15、6℃);或:油品的质量与标准温度下同体积水的质量之比。

8、& 特性因数:特性因数就是表示烃类与石油馏分化学性质的一个重要参数。

特性因数反映了石油馏分化学组成的特性,特性因数的顺序: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烷烃(P):≥12 ;环烷烃(N):11~12 ;芳烃(A): 10~119、平均分子量:油品的分子量就是油品各组分分子量的平均值。

10、粘度: 流体流动时, 由于分子相对运动产生内摩擦而产生内部阻力,这种特性称为粘性,衡量粘性大小的物理量称为粘度。

11、动力粘度:两液体层相距1cm,其面积各为1cm2, 相对移动速度为1cm/s, 这时产生的阻力称为动力粘度。

12、运动粘度:流体的动力粘度与同温同压下该流体的密度之比。

13、恩氏粘度:在某温度下, 在恩氏粘度计中流出200ml油品所需的时间与在20℃流出同体积蒸馏水所需时间之比。

14、& 粘温特性: 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的性质称为粘温特性。

15、临界温度:当温度高至某一温度时,无论加多大压力,也不能把气体变为液体;这个温度称为临界温度;16、临界压力:临界温度相应的蒸汽压称为临界压力。

17、比热(C):单位物质(kg或kmol)温度升高1℃时所需要的热量称为比热。

18、蒸发潜热:单位物质(kg或kmol)由液体汽化为汽体所需要的热量称为蒸发潜热。

也称汽化潜热。

19、& 热焓(H):将1Kg油品由某基准温度(常以-17、8℃, 即0F为基准)加热到某温度时, 所需的热量称为热焓。

20、结晶点:在油品到达浊点温度后继续冷却,出现肉眼观察到结晶时的最高温度。

21、凝固点:试样在规定条件下冷却至液面停止移动时的最高温度。

22、冷滤点:在规定条件下20毫升试样开始不能通过过滤器时的最高温度。

23、闪点:油品在规定条件下加热,蒸发的油蒸气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时的最低温度24、自燃点:将油品隔绝空气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后与空气接触,无需引火即可自然,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25、浊点:试油在规定条件下冷却, 开始呈现浑浊时的最高温度称为浊点。

26、倾点:在规定条件下被冷却的试样能流动的最低温度。

27、冰点:油品被冷却时所形成的蜡结晶消失一瞬间的温度。

28、燃点:在规定条件下,当火焰靠近油品表面时即着火,并持续燃烧至规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废,以℃表示。

29、自燃点:在规定条件下.油品在没有火焰时,即能自发着火的最低温度,以℃表示。

30、苯胺点:油品与等体积苯胺达到临界溶解的温度31、石油:主要就是碳氢化合物组成的复杂化合物、32、简述石油的一般性状。

石油从外观瞧来就是一种暗色的,从褐色以至黑色的流动与半流动的粘稠液体。

石油的相对密度大约在 0、8至0、98间, 一般都小于 1、0 。

石油组成相当复杂,有分子量很小的气态烃,也有分子量大1500至 2000的烃类。

33、简述石油的元素组成、化学组成。

(烃类组成、非烃类)(非烃类化合物:分类、危害) 石油主要由 C、H 、S 、N 、O等元素组成, 其中C占83~87%,H占11~14 %。

石油中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其中金属量元素有钒、镍、铁、铜、钙等,非金属元素有氯、硅、磷、砷等。

石油主要由烃类与非烃类组成, 其中烃有:烷烃、环烷烃、芳烃,非烃类有: 含硫、含氮、含氧化合物以及胶质、沥青质。

非烃类的危害:影响产品的质量;腐蚀设备;污染环境;污染催化剂。

34、烃类组成表达方法:A、单体烃组成 B、族组成 C、结果族组成35、石油酸:石油中酸性含氧化合物。

36、要掌握的公式T体=(T10+T30+T50+T70+T90)/5恩氏蒸馏曲线的斜率S=(T90-T10)/(90-10)斜率体系了馏分沸程的宽窄,馏分越宽斜率越大。

37、油品的粘温特性表示方法。

油品粘温特性表示方法:(1)粘度比: V50/V100粘度比越小, 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越小, 粘温性质越好。

(2)粘度指数: 粘度指数越高,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越小,粘温性质越好。

38、油品失去流动性的原因就是什么?粘温凝固:含蜡很少或不含蜡的油品, 温度降低时粘度增加很快, 当粘度增加到某个程度时, 油品变成无定型的粘稠的玻璃状物质而失去流动性。

构造凝固:含蜡油品, 当温度逐渐下降时, 蜡逐渐结晶析出形成网状结构, 将液体油品包在其中, 使油品失去流动性。

39、总结归纳:1)温度对蒸气压、相对密度、粘度、比热、蒸发潜热、热焓有何影响?T↑→P↑,d↓,粘度↓,比热↑,热焓↑2)化学组成对相对密度、粘度、凝点、闪点、自燃点、苯胺点、比热、蒸发潜热、热焓有何影响?同碳数各种烃类—相对密度: 芳烃>环烷烃>烷烃 ;粘度:环烷烃>芳烃>异构烷烃>正构烷烃;凝点:自燃点:烷烃<环烷烃<芳烃;苯胺点、闪点、比热:烷烃>环烷烃>芳烃;蒸发潜热:烷烃与环烷烃相近,芳香烃稍高;热焓:烷烃>芳烃3)馏分组成对蒸气压、相对密度、粘度、凝点、闪点、自燃点、比热、蒸发潜热、热焓有何影响?油品越轻蒸气压越大;油品越重,密度越大;馏分越重,粘度越大;轻组分闪点与燃点低, 自燃点高;同一类烃,分子量大则苯胺点高,但变化幅度不大;烃类的质量比热随相对分子质量升高而增大;油品越重,汽化热越小;热焓:轻馏分>重馏分一.判断对错。

1、天然石油主要就是由烷烃、烯烃、环烷烃与芳香烃组成。

×2、我国石油馏分中的环烷烃几乎都就是六员环。

×3、石油中的胶质能溶于正庚烷,而沥青质则不能。

√4、石油中的含硫、氮、氧化合物,对所有石油产品均有不利影响,应在加工过程中除去。

√5、石油馏分就就是石油产品。

×6.对同一种原油,随其馏分沸程升高,烃类、非烃类及微量金属的含量将逐渐升高。

×7.各种烃类碳氢原子比大小顺序就是:烷烃≈环烷烃<芳香烃×8.原油中含有各种烃类化合物。

×9.从分子结构上来瞧,石蜡与微晶蜡没有本质区别。

×二.填空题1.石油中的元素以碳、氢元素为主。

根据沸点的差别可将原油切割成若干馏分,200~350℃馏分油称为柴油馏分(中间馏分) ,>500℃馏分油称为减压渣油。

原油的直馏馏分就是指石油经过直接蒸馏得到的馏分 ,其中主要含有烷烃、环烷烃、芳烃烃类与含硫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非烃类,原油及其直馏馏分中一般不含有不饱与烃烃。

2.石油中的含硫化合物根据其化学活性可划分为活性硫化物与非活性硫化物。

3.常温下为固态的烃类在石油中通常处于溶解状态,随温度降低会结晶并从石油中分离出来,工业上将分离得到的固态烃称为蜡。

4.石油馏分的结构族组成概念中,三个基本的结构单元就是烷基、环烷基与芳香基。

5.石油中的非烃化合物主要有含硫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与胶状沥青状物质。

6.石油中的环烷酸在 250-400 ℃馏分中的含量最高。

7.石油中的元素以碳与氢元素为主,原油以及直馏馏分油中一般不含不饱与烃。

8.原油的相对密度一般介于 0、8-0、98 g/cm3。

9.做族组成分析时,一般将渣油分成饱与分、芳香分、胶质与沥青质。

10.胶质在原油中形成真溶液,沥青质在原油中形成胶体溶液。

三.简答题1.与国外原油相比较,我国的原油有哪些主要特点?答:①相对密度(d204)>0、86,属较重原油;②凝点(CP)高,含蜡量高;③含硫量较低④含氮量偏高,大部分原油N>0、3%2.描述石油馏分烃类组成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描述石油烃类组成主要有三种表示方法:单体烃组成、族组成与结构族组成,这三种方法各有其适用对象与局限性。

单体烃组成可用于精确的描述石油馏分中的每一种烃类的存在与否及其含量,但其只能应用于对轻质石油馏分的分析与描述。

族组成可用于描述石油馏分中不同族烃类的组成及含量,不能准确的描述不同烃类的含量及组成,且对于部分结构组成比较复杂的烃类无法进行族的划分。

结构族组成就是将整个石油馏分(即各种烃分子的混合物)视为一个平均分子,把该平均分子瞧作就是由烷基侧链、环烷环与芳香环三种结构单元组成,其平均分子的结构可用C A %、CN%、CP%、RT、RN、RA六个结构参数表示,但结构族组成表示法仅适于确定高沸点馏分与渣油中上述三种结构单元的含量,并未考虑其结合方式。

因此,石油馏分组成不管有多么复杂,都可以用结构族组成表示法描述其大致结构。

3.什么叫石油馏分?什么叫分馏?什么叫直馏馏分?将石油进行分馏,获得的一定沸点范围的分馏馏出物称为石油馏分。

分馏就就是根据各组分沸点的差别,将石油切割成若干个馏分。

石油经过直接蒸馏得到的馏分叫直馏馏分。

4.含硫化合物对石油加工及产品应用有哪些影响?答:含硫化合物具有腐蚀性,在加工使用过程中可腐蚀设备;含硫化合物排放到环境中可环境污染;含硫化合物的存在可影响产品的储存安定性;含硫化合物影响燃料的燃烧性能;二次加工过程中,硫可使催化剂中毒5.简述各种非烃化合物在石油中的分布规律。

答:石油中的环烷酸主要分布在250~400℃的馏分中,其她非烃化合物一般随着石油馏分沸点的升高,含量增加,绝大多数集中在减压渣油中。

一.判断对错。

1.石油馏分的沸程就就是平均沸点。

×2.石油馏分的比重指数(API0)大,表示其密度小。

√3.石油馏分的特性因数大,表示其烷烃含量高。

√4.石油馏分的粘度指数大,表示其粘度大。

×5.馏分油及油蒸汽的粘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6.轻质油品的蒸汽压大,故其闪点、燃点低,自燃点也低。

×7.石油馏分的蒸汽压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汽化率有关。

√8.石油馏分的分子质量就是指其中各组分的分子质量之与。

×9.对同一轻质油品,其浊点、结晶点与冰点的关系为浊点>结晶点>冰点。

×10.分子量大小相近的烷烃、环烷烃与芳香烃,粘度最高的就是烷烃。

×11.粘度大的油品其粘温性能好。

×12.同一油品的雷德蒸汽压一般比真实蒸汽压要大。

×13.特性因数、粘重常数、相关指数、特征参数都可以表征油品的化学组成。

√二.填空题1.一般随着沸点的升高,石油馏分的密度增大 ,粘度增大 ,蒸气压减小 ,凝点增大 ,非烃化合物的含量增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