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中和的意思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中和的意思"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中和"是对"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中和"这个词语的解释。
它的意思是指在与实际存在的生物或事物相比较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就不能继续保持中和状态。
这句话的核心思想是指任何人或事物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但当与其他实际存在的生物或事物相比较时,这些优势和特点就可能无法维持原本的平衡状态。
也就是说,当与其他生物或事物相互作用时,会产生影响和变化,可能会打破原有的平衡和和谐状态。
拓展来说,这句话可以引申为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各种关系之间的平衡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在各种不同的环境和社会中协调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以保持平衡和和谐。
只有适应环境并与其保持相对平衡的状态,才能更好地发挥个人的价值和作用。
同时,这也提醒人们加强对环境的认知和理解,以便更好地保持与之的和谐关系。
总而言之,"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中和"这个词语提醒我们在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时,需要保持平衡和和谐,才能更好地发挥个人的优势和特点。
读书报告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陈望衡《论“和而不同”》读书报告摘要:“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它的内涵在当今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非常值得我们去深入开掘,它的生命力是永恒的。
关键字:和而不同论语传统文化中西文化和谐社会一浅谈“和而不同”“和而不同”出自于《论语》一书,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谈的是一种君子之道,也是一种交友之道。
但是在真正的社会生活之中,“和而不同”的思想可以贯彻各个方面。
孔子的这句话在肯定君子“和而不同”的情况下,并没有说是“和,不要同”。
儒家思想除了“和”的思想,“同”的思想也是很多的,而且“同”往往是高境界的“和”。
“道不同,不相为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下为公,是谓大同”,我们应当把“和而不同”理解为“要和而不要纯粹的同”。
黑格尔则把“同一”区分为两种:一种是“抽象的同一”即“排斥一切差别的同一”;另一种是“具体的同一”即“包含差别于自身的同一”。
《论语正义》注说: “君子心和, 然其所见各异, 故曰不同。
小人所嗜好者利则同, 然各争利,故曰不和。
”所以就个人而言,我们拥有自己的交际圈,在人际交往应当以能够坚持不同声音、不同观点为前提,做到平和待人,善意交友。
社会同样应当保证整体的和谐,保留不同的声音,借鉴儒家“和而不同”的思想,构建和谐社会。
二“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早在公元前8世纪,周太史史伯就明确提出“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的哲学观。
史伯在为郑桓公分析天下大势时说道: “夫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 故能丰长而物归之; 若以同裨同, 尽乃弃矣。
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 以成百物。
是以和五味以调口, 刚四肢以卫体, 和六律以聪耳, 正七体以役心, 平八索以成人, 建九纪以立纯德, 合十数以训百体⋯⋯声一无听, 物一无文, 味一无果, 物一不讲。
王将弃是类也而与剸同。
天夺之明, 欲无弊, 得乎?” (《国语·郑语》) 这里的“和”, 指事物必须在多样性、丰富性、差异性的基础上求得平衡、协调和统一,这样才有利于万物的生成、发展、繁荣。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哲学道理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哲学道理1. 说到"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个道理,我就想起咱班养的两只小仓鼠。
要是把它们关在一个笼子里,天天腻在一起,反而很快就会打架,最后谁也不理谁了。
2. 这个道理其实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就像两个太要好的闺蜜整天腻在一起,反而容易闹矛盾。
就好比一个人天天吃同一种零食,再好吃也会腻得慌。
3. 大自然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你看那些植物,长得太密的地方反而长不好,要适当稀疏,才能枝繁叶茂。
就像我家阳台上的绿萝,非得把它们分开种,才能长得更旺。
4. 这不禁让我想起班上的双胞胎姐妹,从小到大都穿一样的衣服,上一样的兴趣班。
到了初中,她们突然受不了了,非要穿不同的衣服,选不同的社团,这不就是"同则不继"的活生生例子嘛!5. 动物界也是这样,狮子长大后会离开狮群,独自占据一片领地。
要是老是待在一起,反而会因为争夺食物和地盘打得不可开交。
这种适度分离,反而让生命更有活力。
6. 在学习上也是这个理,我和好朋友小明以前总爱抄作业,结果考试都考砸了。
后来我们约定各做各的,互相比较,反而进步神速。
这不就是"和而不同"的妙处嘛!7. 就连我们玩游戏组队,要是队友都选一样的角色,那还打什么呀!必须得有攻有守,有远程有近战,这种差异性才能让团队更强大。
8. 老师讲过一个有趣的例子:一个乐队里如果都是鼓手,那就不是音乐而是噪音了。
正是因为每个乐器都不一样,才能奏出美妙的旋律。
9. 在朋友圈子里也是,大家性格各不相同反而能互补。
要是都是话痨,那还不得吵翻天?要是都是安静的,聚会岂不是跟蹲禅似的?10. 这让我想起爸妈的教导:交朋友要交和自己不一样的,这样才能学到新东西。
要是整天和跟自己一模一样的人混在一起,那不就是在原地打转吗?11. 就连我们做实验,也得把不同的材料搭配起来才能产生化学反应。
你见过谁用两瓶一样的水做实验的?那不是白费劲嘛!12. 所以说啊,"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个道理告诉我们:和谐相处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在差异中寻求平衡,在不同中实现互补。
《公共基础知识》考点《马哲》(2021年含答案)_5
《公共基础知识》考点《马哲》(2021年含答案)事业单位考试题库考点强化练习:1、多选题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
这里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有_____。
A: 矛盾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B: 对立面的同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C: 不包含内部差别的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D: 事物是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体参考答案: ABCD本题解释:ABCD[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和谐才是创造事物的原则,同一是不能连续不断永远长有的。
把许多不同的东西结合在一起而使它们得到平衡,这叫做和谐,所以能够使物质丰盛而成长起来。
选项A、B、C、D中所表述的哲理在这句话中均有所体现。
2、单选题“激变论”的错误在于_____。
A: 否认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B: 否认质变中有量的扩张C: 否认量变中有部分质变D: 只承认量变不承认质变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A【解析】“激变论”认为不存在量变,事物总是从一个质态一下子就变为另一个质态。
事物只有在一定量的累积上才会发生质变,而“激变论”将量变与质变割裂开来。
故本题选A。
3、判断题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劳动发展史。
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本题解释:参考答案:正确解析:“劳动是理解社会发展史的钥匙”,这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劳动在人和人类社会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科学论断。
它包括如下的含义:(1)劳动不仅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而且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劳动是人们全部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3)劳动是人类社会历史的起点,在劳动这个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社会实践中孕育着社会有机体发展的一切萌芽。
4、单选题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_____。
A: 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B: 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C: 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D: 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意思是实现了和谐,则万物即可生长发育,如果完全相同一致,则无法发展、继续。
出自《国语·郑语》,为周太史史伯提出。
所在原文:公曰:“周其弊乎?”对曰:“殆于必弊者也。
《泰誓》曰:‘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今王弃高明昭显,而好谗慝暗昧;恶角犀丰盈,而近顽童穷固。
去和而取同。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译文:史伯回答说:“那里的百姓贪婪残忍,不能接近他们。
只有谢国和郏地之间的国家,那里的国君奢侈骄横,百姓怠慢他们的君王,还不具有忠信的德行;如果更换国君而用忠信来教导他们,那是容易获取的,而且可以长久住下去。
”桓公说:“周朝将会衰败吗?”史伯回答说:“差不多一定要衰败了。
《尚书·泰誓》上说:‘老百姓所向往的,上天必定会遵从。
’现在周幽王抛弃光明正大有德行的人,喜欢挑拨是非、奸邪阴险的人,讨厌贤明正直的人,亲近愚顽鄙陋的人。
排斥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正确主张,采纳与自己相同的错误说法。
其实和谐才能生成万物,同一就不能发展。
把不同的东西加以协调平衡叫做和谐,所以能丰富发展而使万物归于统一;如果把相同的东西相加,用尽了之后就完了。
所以先王把土和金、木、水火相配合,而生成万物。
扩展资料:“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实现和谐则万物生长繁衍,如果完全一致,则无法发展延续。
强调“和而不同”这是对“和”最好的诠释。
和,是不同事物的相承相继,是多样性的统一,它承认矛盾,是矛盾发展的协调统一;同,是相同事物的叠加,它回避矛盾,掩盖事物之间的差异。
表现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同”是唯唯诺诺,无原则的苟合或同流合污;“和”则是有原则的和谐相处,就是说,凡无关原则的小事,要理解忍让,不要小题大做、闹不团结;凡事关原则性的大事,则要坚持原则,一丝不苟。
表现在上下级关系上,“同”是是下级对上级的绝对服从和死气沉沉、紧张压抑的一言堂;“和”则是上下级的互相尊重和坦诚议政、集思广益的“众言堂”。
【最新精选】史伯对桓公问
【最新精选】史伯对桓公问史伯对桓公问一(《国语》《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
记言体国别史,二十一篇,大致成书于战国楚年,相传为左丘明所作。
又称之为《春秋外传》,和作为《春秋内传》的左传并列,两书互为表里,互相参证。
《国语》是一部历史文集汇编,关于春秋八个国家史事的记载详略不同,文风迥异,非出自一人之手,可能为当时各国史官所记载,再经整理润色而成,至西汉刘向考校最后定型。
《国语》以国分类,各自成章,其所记史事上自西周穆王征犬戎,下至韩、赵、魏三家灭智伯,约五百年的历史,以记言为主,兼以记事,通过上层统治阶级士大夫的言论、辩论来反映历史事件,探讨兴衰治乱之根源,史论结合,在史学思想上是一个进步,且其记叙涉及到边远地区,也记载了诸如经济、制度、风俗等方方面的内容,可补《左传》之阙《国语》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
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
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国语》在内容上有很强的伦理倾向,弘扬德的精神,尊崇礼的规范,认为“礼”是治国之本。
而且非常突出忠君思想。
《国语》的政治观比较进步,反对专制和腐败,重视民意,重视人才,具有浓重的民本思想。
《国语》记录了春秋时期的经济、财政、军事、兵法、外交、教育、法律、婚姻等各种内容,对研究先秦时期的历史非常重要。
二(创作背景关于《国语》的作者是谁,自古至今学界多有争论,现在还没有形成定论。
司马迁最早提到国语的作者是左丘明(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其后班固、李昂等都认为是左丘明所著,还把国语称为《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
但是在晋朝以后,许多学者都怀疑国语不是左丘明所著。
直到现在,学界仍然争论不休,一般都否认左丘明是国语的作者,但是缺少确凿的证据。
普遍看法是,国语是战国初期一些熟悉各国历史的人,根据当时周朝王室和各诸侯国的史料,经过整理加工汇编而成。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议论文900字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议论文900字和为相应,作为一种令人向往的状态,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讲求和,殊不知,趋同妥协也如影随形。
故和为大道,和实生物,且和绝非同,同则不继。
“和’自古以来便深深印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中,春秋战国硝烟弥漫,百姓社会都渴望着和平统一的局面,因此诸子百家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和为贵’的思想。
儒家的”太和’,道家的”不争’,墨家的”非攻’,皆是”和’在家国稳定方面的体现。
加之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中央集权举措,将相和,六尺巷等历史佳话的印证,”和’成为中华文化的精髓。
然而”和’被过于广泛应用则令人担忧,明清时期八股取士,格式之严最终导致了社会文化之衰。
以鸦片战争为伊始,清朝多次退让签下不平等条约是外交上的一味求和,封建势力的固守则是对世界大变局的一味求和。
当一团和气成为了空缺的掩饰,空缺肆意扩张,最后只得狼狈收场。
此外,我们做不到完完全全的和,当和成为多数,牺牲少数不和一方的利益便成了必然。
加之人有趋利避害的本能,集体的”和’又能带来个人的安全感,于是为了维护表面的”和’,人自动承担起劝和的责任,随时代变迁愈发稳固。
有了这一层”共识’,人的所作所为自然沾染了正义的光辉,称大势所趋为和。
德国纳粹的民族大义以上亿生命为代价,文革时期的振臂高呼用十年发展停滞来成全,所以一旦”和’超出合理范围,它便展现近乎侵略的姿态。
因此,为和而和是狭隘、盲目甚至偏激的做法。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不和’来提升自己,推动社会。
阿城说:”做人不可八面玲珑,要六面玲珑,还有两面得是刺’。
两面刺是”不和’,是人不同于旁人的支撑。
为了淬炼出这刺,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的光辉需时刻闪耀,智慧、勇气与毅力,即意识到局限的能力、勇于逆流而上的姿态、坚持探索的决心也需时常感悟。
宽容是”好同不禁异’的关键。
只有海纳百川的社会才能大气谦和,国家因这一活力源泉而不断发展,领先于时代。
我们需要做到”尊贤’”容众’,像伏尔泰所说”我不同意你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中国哲学中的和谐思想
中华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赵馥洁和谐是中国哲学的重要内容,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继承和弘扬这种和谐精神对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所谓“和”,就是事物各种不同的要素相互协调、相互适应、相互平衡,从而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的状态。
在中国哲学中“和”与“同”、“和”与“争”是相反的概念,而“和”与“中”是相通的概念。
(1)“和”是多样性的协调,而“同”是单一性的重复。
(2)“和”是多因素的协调,而“争”是多因素矛盾冲突的无序状态。
所以儒家崇和非争。
(3)“中”是实现“和”的条件,“和”是各因素处于“中”的结果。
所以儒家主张“致中和”。
《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一.中国哲学和谐思想的形成中国哲学和谐思想的形成于春秋时期。
1.公元前六世纪的西周末年,曾经有两次关于“和”与“同”的讨论。
一次是周太史史伯对郑桓公的谈话,一次是齐国大夫晏婴与齐侯的对话。
据《国语.郑语》载史伯对郑桓公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讨论)。
王(指周幽王)将弃是类(指“和”)也而与剸同,天夺之明,欲无蔽,得乎?”据《左传.昭公二十年》载齐侯与晏子的“和同之辨”。
齐侯问“和与同异乎?”晏子曰:“异。
和如羹焉,水火醯(xi.醋)醢(hai.肉醤)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洩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
君臣亦然。
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
……(而同)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
同之不可也如此!”这两次“和”“同”之辨,都深刻地阐发了“和”“同”的不同含义,明确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哲学观点,确立了“取和去同”的价值主张,并运用这一哲学思想论证了“尚和”的治世原则。
中华文化历来提倡“和实生物,同则不继”(高中阅读)
中华文化历来提倡“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中华文化历来提倡“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意思是不同因素和谐融合才能产生、发展万物。
如和六律才有悦耳动听的音乐,和五味才有香甜可口的佳肴;如果都是同一个音符便不成曲调,都是同一个味道饭菜就不好吃。
把一样的东西简单加在一起,不是真正的发展,更不是创新。
西周末年的太史伯阳父首先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一重要思想。
他的这一思想后来为西方学者所认同。
意大利理论家恩贝托·埃科1993年访问中国,他在演讲时说:“了解别人并非意味着去证明他们和我们相似,而是要去理解并尊重他们与我们的不同。
”他强调他的北京之行,不是像马可·波罗那样,要在中国寻找西方的“独角兽”,而是要来了解中国的龙。
这与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正好相通。
文化互通共存已成为21世纪的主旋律。
这首先是因为殖民体系的瓦解和经济全球化,造就了全新的国际社会环境,原殖民地国家取得独立地位后,面临着确认自己独立身份的任务,而本民族的独特文化正是确认身份的重要因素,经济全球化又大大促进了各种“统一中心论”的解体,世界各个角落都是联成整体的地球的一部分,而每一部分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
其次,20世纪以来,人类正经历着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大转型,即从逻辑学范式过渡到现象学范式。
逻辑学范式关注的是将具体内容抽空后概括成的简约的共同形式,某种形而上的绝对原则,现象学范式研究的对象则不是抽象形式,而首先是具体的本体,是一个不断因主体激情、欲望、意志的变动而变动的开放空间,过去,认知的开始是公式、定义、区分和推论,然后将相对确定的客体定义、划分、归类到我们认识论的框架之中。
现象学范式的思维方式强调主体和他者在认知过程中都有所改变并带来新的进展。
这种研究方法应用到文化上,就是强调从他者视角观察,而他者首先是不同于自我的、以差别为基础的对象。
当然,文化上的差别共存并不是静态的、被动的、互不相干的。
释“和实生物”
释“和实生物”——兼论当代中国社会理念的转型陈伯海摘要:中国文化传统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其核心理念则可以一个“和”字来表示。
“和”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乃是古代中国社会的共识,“和实生物”则是对这一共同的见解给予理论上的总结。
“和实生物”命题的要点有三:在“和”的体性问题上,必须树立“不同而和”的观念;其运作方式,或可概括为“和而不同”;“和”的功能,则是“和故能生”。
“和实生物”作为传统文化的精义,自近代以来却因为“竞争”与“革命”等观念的发扬而受到冷落,这跟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密切相关,也同这一百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剧烈动荡分不开。
但中国作为后发现代化民族的现代化,是在一个较为狭窄也较为紧迫的时空范围内展开的,面临的矛盾与冲突亦更为复杂多样,它提醒我们要特别注意处理好“多元”与“一体”的关系,力争将各种对立的因素和斗争的力量消纳、化解到一体化建构的良性互动中去,这就须得重新启动古老的“和”的智慧,让“和实生物”一语再度焕发光彩。
关键词:和实生物;多元一体;社会转型中国文化传统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其核心理念则可以一个“和”字来表示,或者借古人的成语“和实生物”用为概括。
人们常奉以为理想境界的如天人合一、群己互渗、身心调协等,都离不开这个“和”的规定;而当前所倡扬的“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更是汲取了古老的“和”的智慧,有必要就这个问题作一番探讨。
(一)“和”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由西周末年史伯的“和实生物”一语得到初步完整的表述。
史伯在与当时任王室司徒的郑桓公的对答中,批评周王弃离贤明而接近谗慝为“去和而取同”,由此生发出下列议论: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肢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纪以立纯德,合十数以训百体,出千品,具万方,计亿事,材兆物,收经入,行姟极。
故王者居九畡之田,收经入以食兆民,周训而能用之,和乐如一。
中国哲学史考研章节题库-名词解释【圣才出品】
章节题库一、名词解释1.史伯论“和实生物”答:“和实生物”是西周末年周太史史伯提出的一种关于世界起源的观点,即和谐与融合才能产生、发展万物。
史伯认为,“和”与“同”不同:“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即“和”是不同元素的结合,其前提是不同与差别,这样的“和”才能够长久,“和成”的物才能丰长。
“和实生物”主要强调了多样性的统一(和)乃是人与万物得以生长繁衍的基本条件,简单的同一(同)不可能产生任何新的东西。
2.晏婴论和与同答:“和与同”是春秋后期齐国政治家晏婴提出的“去同取和”的观点。
在与齐景公的一次对话中,齐候认为臣子梁丘据与他之间是“和”的关系,晏婴则认为只能称作是“同的关系”。
晏婴先以调羹、音乐作比,后就君臣关系指出:国君认为可以的,臣下禁言不可以,能使可以更加完备;国君认为不可以的,臣下进言指出可以的,去掉不可以的,谓之和。
而梁丘据是这样的:国君认为可以的,他也说可以;国君认为不可以的,他也说不可以,就好像用水来调和水,琴瑟总弹一个调子,是谓同而非和。
晏子认为世界不可能单一化、同质化,各种力量只有并存共处,相辅相成,相济相生,才能够实现和谐。
3.史墨论“物生有两”答:“物生有两”是指晋国哲学家史墨认为事物皆存在相反、相成两个方面。
春秋时晋国史官史墨在评论鲁国季氏赶走鲁昭公之事时指出:“物生有两,有三,有五,有陪贰。
故天有三辰,地有五行,体有左右,各有妃耦。
王有公,诸侯有卿,皆有贰也。
天生季氏,以贰鲁侯,为日久矣”。
史墨从具体事物中认识到“物生有两”的矛盾,分析了鲁君与季氏君臣关系发生变化的合理性与必然性,得出“社稷无常奉,君臣常位,自古以然”的结论,认识到在生长发展过程中,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事物都存在两个对立面。
矛盾的对立面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一主一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斗争,通过斗争来实现相互转化的关系。
4.无为而无不为答:“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子提出的“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的观点。
★2019版高考总复习政治练习:必修四-第三单元第九课课时跟踪练-Word版含解析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课时跟踪练一、选择题1.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以下古语中蕴含“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A. 古今易俗, 新故异备B. 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C. 乱生于治, 怯生于勇D. 孤举者难起, 众行者易趋解析:本题考查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意为不同的东西彼此和谐才能生世间万物, 所有东西都一致的话, 世界也就不再发展了, 这体现了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B正确且符合题意;A体现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强调了群众观点, 都不符合题意, 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答案: B2.衰老是一个不断被剥夺的过程, 也是一个不断被赋予的过程。
可以剥夺最美年华和如花容颜, 但也能赋予收获历练成熟后的饱满心境。
美貌只在皮肉上存活, 美丽却可以在骨子里生长繁衍, 生生不息。
这表明()①应全面看待衰老过程②生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过程③美丽与美貌通过衰老实现贯通和渗透④美丽与美貌的辩证统一形成衰老过程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解析:对于衰老, 应该坚持全面的观点进行分析, 故①正确。
衰老是一个绝对运动的过程, 美貌是相对于衰老过程中一个确定时段的生理外观, 具有相对稳定性, 属于静止范畴, 故②正确;③④把美丽与美貌对立, 不符合题意, 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A。
答案: A3.2017年10月18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这一判断说明()①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进程②要在对立统一中认识和把握事物③辩证地看问题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④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 ②③B. ②④C. ①②D. ①④解析:①错误, 因为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③错误, 因为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矛盾分析法;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虽然发生变化, 但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这体现了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我们要在对立统一中认识和把握事物, ②④正确;本题选B。
“和”的本质在于“生”
“和”的本质在于“生”作者:朱贻庭来源:《江汉论坛》2016年第11期摘要:史伯提出的“和实生物”是地道的中国哲学话语。
万物由“和”而生,“和”是事物生存的最佳状态和生命之源。
“和”的本质在于“生”。
儒家提出“中和”,由“中”而“和”,回答了“和”何以可能,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补充并发展了“和实生物”。
“和”体现在社会伦理上,就是“义分则和”,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社会由此得以和谐、统一、强大和发展;体现在人类认识发展上,就是务“和同”而拒“专同”。
人类认识和文化的发展同样遵循着“和实生物”的法则。
“和生”较之“和合”更能概括中国传统“和”文化的特征;作为中国传统“和”文化的标识,是“和生”而不是“和合”。
关键词:和生;和合;和同;专同中图分类号:B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6)11-0043-07当人们几乎都一致认同“和合”为中国传统“和”文化标识之时,钱耕森教授经多年的潜心研究和学术积累,将早于孔子提出“和而不同”前200多年西周末史伯的“和实生物”与老子的“道生万物”历史地联系起来,并打通二者,结合时代精神,进行了转化和创新,提出了“大道和生学”这一理论框架,对传统“和”文化做了一种新的哲学概括和发展。
史伯的“和实生物”即“和生”概念,视“和”为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和生命之源,揭示了“和”的本质。
“和”的本质是“生”。
“大道和生学”的提出,将为进一步深入发掘和展示传统“和”文化的哲学精义开辟新的思想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受之启发,本文拟从本体论、伦理学、认识论等三个理论层面,就“和”与“生”、“和生”与“和合”、“和同”与“专同”等三对概念,论述“和实生物”的哲学精义,表明“和生”较之“和合”能更确当地概括中国传统“和”文化的特征,因而能更好地成为中国传统“和”文化的标识。
一、“和”与“生”将“和实生物”——“和生”概括为宇宙之“大道”,是钱耕森教授对古典中国哲学“和”思想的新概括。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中国古话说“人之不同,各如其面”。
朝夕相处的人尚且各不相同,何况远隔重洋,在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呢?事实上,就是同一个人,从不同的角度和眼光来看,也全然不同;中国古代诗人苏轼(1037—1101)早就说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一个封闭的自我是不可能真正认识自己的;一个封闭的民族也不可能真正了解自己的长处和弱点,从而得到发展。
所谓“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就是说,只有参差不齐,各不相同的东西,才能取长补短,产生新的事物,而完全相同的东西聚在一起,则只能永远停留于原有的状态,不可能继续发展。
因此,孔子一贯强调必须尊重不同,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有智慧的人总是最善于使不同的因素和谐相处,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各自的特点,使之成为可以互相促进的有益的资源,这就是“和”。
要保持独特之处,就必须从每一个人自己的人生体验出发,而不是从已经形成的概念、体系出发。
中国古人认为每个人都是生活在自己的时间里,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里与周围的环境构成一种“情景”,这种“情景”随个人的心情,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周围景物的变化而变化。
没有作为主体的人的体验,外在的一切就不能构成意义。
中国著名的哲学家王阳明(1472一1529)提倡“心外无物”。
有一次,他的一个朋友指着谷中花树问他:“此花树在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中亦何相关?”王阳明说:“你未见此花树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
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花不在你的心外。
”(《传习录》)内在的“情”与外在的“景”相触相生,就产生了独特的生活体验。
构成了人的存在。
2024届湖北省襄樊市高考全国统考预测密卷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4届湖北省襄樊市高考全国统考预测密卷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今年6月,《新华字典》应用程序上线。
正版的应用程序每天只能免费查两个字,超出限定再行查询需要支付1元使用费,自去年以来,多家互联网内容平台和自媒体,纷纷推出了知识付费产品,一时间语音问答、会员订阅、直播课程等知识服务爆红。
是谁在为这些付费内容买单?记者调查发现,年轻人在享有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对文化消费的支出也越来越大,正成为付费阅读中越来越具话语权的群体。
用户为内容付费的习惯并非天然形成,这部分归功于政府近年来加强网络版权保护的力度,尤其是连续多年的“网剑行动”有效打击了网络侵权盗版行为。
与互联网商业靠吸引流量、构建庞大生态系统变现的模式相比,知识付费因其投入成本低、产业链条短、变现直接而备受个体创业者欢迎,也契合了当下国内的创新产业热潮。
——摘编自:《中国江苏网》2017年11月23日材料二:2017年中国内容付费用户倾向付费领域分布注:数据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2017年10月13日材料三:但问题不在于解答是否令人满意,而是这种方式容易让人养成依赖性——只要我点点鼠标、花点儿小钱,所有我寻求的答案立即一目了然。
我得到了答案,却失去了存疑、寻找、分析、判断、论证的过程。
换句话说,我在没有思考的情况下就拿到了答案,痛快倒是痛快,但我怀疑长此以往自己会不会上瘾。
用户之所以愿意付费阅读,除了要获取某些急需的知识、技能或经验外,更多的是希望通过学习有所成长,但知识付费碎片化的解答方式显然难以满足这种需求。
知道了某些问题的答案会让你看起来很聪明,但那只是因为你记住了答案,与你的实际思考能力无关。
同则不继,以和生物22
同则不继,以和生物虽然教育界对高中语文教育的探索从未停止,但长期以来,因受高考制度等因素的影响,普通高中教育的应试倾向一直遭受社会诟病。
高中语文教育将何去何从?西周末期思想家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命题,他认为事物的本质和根本法则就是“和”,即二元乃至多元的对立统一,事物的不断生成,不断丰富,不断发展,也就是“和”的不断展现,矛盾对立统一规律的不断展现。
这既是客观世界的自在过程,又是人的主观世界的能动过程。
从人的认识和实践来说,一方面要尊重客观世界自然的“和”,不能从根本上加以人为的破坏,一方面要创造各种各样、方方面面的“和”,这对所有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有很大启发意义。
本人认为,如果高中语文教师能以“同则不继,以和生物”为准则,将使未来的高中语文教育旧貌变新颜。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主张“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意思是说:冉求平日做事退缩,所以我给他壮胆;仲由好胜、胆大勇为,所以我要压阻他)。
他承认个性的差异,主张“因材施教”。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证明了人类思维和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多元的,他认为,人类至少有八种以上的智能,每一个人与生俱来都在某种程度上拥有八种以上的智力潜能,每个人的能力是八种智能的结合,但每个人在这八种智能的拥有量上不同,因而每个人也显示出不同的认知方式。
每种智能都能用于创造发明,但大部分人只在某个特定的领域展现创意,因此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
每个人的智能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不同的人在智能不同方面的发展水平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人在智能的各方面也表现出不同的水平。
因而在现实中,每个人表现出来的能力优势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种优势能力,水平的高低也不同。
因此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必然表现出质和量的差异,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的能力优势,帮助他们根据自身的特点,将各方面的能力有机整合,形成每个人的核心专长和独特优势。
既然每个学生是独一无二的,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相异的,每个教师又是绝无仅有的,不同教师的知识、能力、特长也各有差异,这决定了未来的语文教师的教学必须在“共同基础”之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同时也彰显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特长,使语文教学富有个性魅力,使语文的教与学相得益彰,和谐发展。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800字作文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800字作文和实生物同则不继800字作文面对一项活动,有人走在前列,有人默默参与,有人静静旁观,更有人批评质疑……人们大多根据活动正义与否对不同人持不同态度,批评旁观者“事不关己”、批评质疑者“纸上谈兵”。
然而,我却乐意同时看到四种人的身影。
因为和实,同则不继,正是四种人同时存在,“活动”才得以顺利进行。
试想,没有引者,谁来奔走呼告?没有参与者,活动力量从何而来?没有旁观者,谁保持客观与冷静?没有质疑者,谁能对活动进行纠正或升华?因而,我们不需“一昧”,更求不同态度与声音。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正是陈独秀、李大钊挥舞民主科学的大旗;作为参与者,胡适、鲁迅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力量;作为旁观者乃至批评者,正是辜鸿铭对“全盘西化”的质疑,才唤醒被热情冲晕头脑的知识分子明白自身文化的价值,不至于过早上演五十年后的文化悲剧。
可以说,缺少四种人的任何一方,或他们全趋向于任何一方,都会使新文化运动“同则不继”。
而四种人诉诸笔端的和平“交锋”,甚至知识分子间的尊重与怜惜,都满足“和实生物”的条件,催生出新文化、“五四”等诸多亮丽。
可惜的是,今日之中国四种人都不缺,本该“和实”而“生物”,思想界一片繁荣,但我们的“引领者”太多“愤青”,跟随者太多盲从,旁观者干脆高高挂起,批评者口不择言……网络上,生活中激烈的骂战,早已恶化成“不同也不继“。
如果硬生生将人划分四类,真正参与今日中国的建设活动的,岂不仅剩三亿人?我们自古的思辨与分寸,又在哪儿呢?史铁生曾说:我以为,丑女造就了美人,恶造就了善,众生造就了佛祖。
换在今日,四种人都造就了每一项活动,引领者是风向标,指明方向;参与者是舵手,奋力划桨;批评者是罗盘,纠正航向;旁观者介于参与批评中,亦是前进的'力量。
“和实生物”意在领航员与罗盘的辩论,共同找到方向,亦是穿上四类角色向着活动目标共同努力,和平共处。
大千世界中,差异是丰富的前提,不同音符的交织,奏出优美的旋律;色彩的多样,编织出绚丽与斑斓。
请君归矣是什么意思?
请君归矣是什么意思?酒已备下。
君请归来什么意思已经准备好酒了,请你快点回来吧。
这是思念远方的人,期盼快点回来。
苏武子传的文言文翻译武字子卿,少以父任[1],兄弟并为郎[2],稍迁至栘中厩监[3]。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4]。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5]。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6]。
天汉元年[7],且鞮侯单于初立[8],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9];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10]。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11]。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12],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13]。
及卫律所降者[14],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15]。
会武等至匈奴。
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 ... 之。
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
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文言文翻译wenyan51/wenyanwenfanyi/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
见犯乃死,重负国!”欲 ... ,胜、惠共止之。
虞常果引张胜。
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 ... 汉使者。
左伊秩訾曰[16]:“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17],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
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
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武气绝,半日复息。
惠等哭,舆归营[18]。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 ... 单于近臣,当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学者介绍乐黛云乐黛云,1931年1月生于贵州,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
现任北京大学现代文学和比较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外国语大学顾问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大学兼任教授。
点击排行1. 迎接汉学研究的新发展2. 建构另一个全球化3.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4. 文化自觉与社会和谐——…5. 论多元文化的发展6. 继承传统,重在创新7. 乐黛云:我心中的汤用彤先…8. 肩起黑暗的闸门——纪念…最新文章·名分之礼与王权的合法性认…·中国先秦诉讼艺术·当代美国法律思想的演进谱…·中国乡村革命研究中的叙事…·观光场域中历史与文化的再…·文化资本与消费方式——布…·北宋政治的得失与“儒术治…·从“思想世界”到“历史世…热门标签哲学影评符号学分析哲学管理经济危机贫富差距传播新闻和谐社会历史胡塞尔人口比例郎咸平华民林毅夫价值观司法公正国学正义人文存在主义现象学海德格尔乐黛云“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来源: 作者:乐黛云点击:485次时间:2006-9-4 11:41:39(一)我想讨论的问题是:在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科技标准化,媒体传播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人类几千年来创造的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是否有可能得以幸存并得到发展?多元的文化生态是否可以得到保护和保存?在这样一个全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面前,我们所从事的文学研究或比较文学究竟有什么意义?能作出什么贡献?每当历史转折关头,人们总习惯于回归自己的文化源头,去寻找新的途径。
这就是老子说的“反者道之动”,道的萌动,总是从回归开始,正如西方文化的发展也往往要回顾和重新参照古希腊和希伯莱一样。
中国传统文化一向重视差别。
很早就认为“不同”是事物发展的根本。
西周末年(约公元前七世纪),伯阳父(史伯)同郑桓公谈论西周末年政局时,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
指出西周将灭,就是因为周王“去和而取同”,去直言进谏的正人,而信与自己苟同的小人。
他第一次区别了“和”与“同”的概念,他说:“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
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 “以他平他”,是以相异和相关为前提的,相异的事物相互协调并进,就能发展;“以同裨同”则是以相同的事物叠加,其结果只能是窒息生机。
齐国的大臣晏婴(卒于公元前500年)进一步解释了伯阳父的思想。
有一次他拜见齐侯时,齐侯对他说:“唯据与我和”。
“据”指的是齐侯侍臣,姓梁,名丘据。
晏婴说:“梁丘据不过是求‘同’而已,哪里谈得上‘和’呢”?齐侯问:“‘和’与‘同’难道还有什么不一样吗”?这引出晏婴的一大篇议论。
他认为“不同”是事物组成和发展的最根本的条件。
例如做菜,油盐酱醋必须“不同”,才能成其为菜肴;音乐,必须有“短长疾徐”、“哀乐刚柔”等等“不同”,才能“相济相成”。
晏婴说,像梁丘据那样的人,你说对,他也说对,你说不对,他也说不对,有什么用呢?此后,“和而不同”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
因此,孔子(BC.551——BC.479)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不同”是作为做人的根本原则而提出的。
但这里提出的“不同”,并不是互不相关,各种“不同”因素之间,必须有“和”,“和”就是事物之间和谐有益的相互关系。
“和”在中国是一个古字,见于金文和简文。
“和”在古汉语中,作为动词,表示协调不同的人和事并使之均衡(并非融合为一)。
如《尚书·尧典》:“百姓昭明,协和万帮”(这里强调的是“万帮”,而不是融为“一帮”)。
古“和”字还有“顺其道而行之”,不过分,得其中道的意思。
如《广韵》:“和,顺也,谐也,不坚不柔也”《新书·道术》:“刚柔得适谓之和,反和为乖”,都是和谐适度的意思。
“和而不同” 原则认为事物虽各有不同,但决不可能脱离相互的关系而孤立存在,“和”的本义就是要探讨诸多不同因素在不同的关系网络中如何共处。
在中国,儒家立论的基础是人和人的关系,道家立论的基础是人和自然的关系,都是在不同的领域内探讨如何和谐共处的问题。
“和”的主要精神就是要协调“不同”,达到新的和谐统一,使各个不同事物都能得到新的发展,形成不同的新事物。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理想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万物并育”和“道并行”是“不同”;“不相害”,“不相悖”则是“和”。
庄子的最高理想是“太和万物”,使世界达到最完满的和谐。
作为儒家核心的道德伦常观念,强调“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义臣忠”等双方面的行为规范,力图找到两者之间关系的和谐和适度。
所以说:“礼之用,和为贵”“礼”是共同遵守的原则和规范,它必须在和谐、适度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实现。
这种在“适度”的基础上,不断开放,不断追求新的和谐和发展的精神,为多元文化共处提供了不尽的思想源泉。
(二)目前,尊重差别,已成为相当多人的共识。
意大利著名思想家和作家恩贝托·埃柯(Umberto Eco) 在1999年纪念波洛尼亚大学成立900周年大会的主题讲演中提出,欧洲大陆第三个千年的目标就是“差别共存与相互尊重”。
他认为人们发现的差别越多,能够承认和尊重的差别越多,就越能更好地相聚在一种互相理解的氛围之中。
特别是二十世纪后半叶以来,人类思维方式有了很大变化:传统的逻辑学范式表现为主客二分、承认规律、本质和必然性;新起的现象学范式以不确定性为核心、强调主客合一,认为一切事物都会因主体的激情、欲望、意志和观察角度的变动而变动;最近盛行的互动认知(reciprocal cognition)方式,则着重从“他者”的视角来重新认识和发现自我。
例如法国的Francois Jullien 教授认为西方人需要穿越中国才能更好地阅读希腊,“因为我们对希腊思想已有某种与生俱来的熟悉,为了了解它,也为了发现它,我们不得不暂时割断这种熟悉,构成一种外在的观点”,而中国正是构成这种“外在观点”的最好参照系,因为“中国的语言外在于庞大的印欧语言体系,这种语言开拓的是书写的另一种可能性;中国文明是在与欧洲没有实际的借鉴或影响关系之下独自发展的、时间最长的文明……中国是从外部正视我们的思想——由此使之脱离传统成见——的理想形象”。
一些美国汉学家的著作也体现了这种认识论的改变,如安乐哲(Roger Ames)和大卫·霍尔(David Hall)合作的《通过孔子而思》(Thinking Through Confucius)等。
由此可见,无论是为了维护一个多元文化的和谐社会,还是为了认知方式本身发展的需要,重视“差异”,坚持“和而不同”原则都是当前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但要真正作到这一点却并不容易,主要障碍来自当前盛行的两种思潮:第一种思潮是全球主义意识形态,包括普遍主义、新雅各宾主义、新保守主义等;第二种思潮属于后现代主义,包括文化孤立主义、文化相对主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