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件外观检验质量标准及规范
注塑产品检验标准书
注塑产品检验标准书一、引言。
注塑产品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制品,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为了确保注塑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检验标准。
本文将介绍注塑产品的检验标准,包括外观质量、尺寸精度、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帮助生产厂家和检验机构对注塑产品进行有效的检验。
二、外观质量检验。
1. 表面光洁度,注塑产品的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明显的气泡、烧结、裂纹、凹凸或色斑等缺陷。
2. 色泽一致性,同一批次的注塑产品应保持一致的色泽,不得出现色差。
3. 印字和标识,产品上的印字和标识应清晰可见,不得模糊或缺失。
三、尺寸精度检验。
1. 外观尺寸,根据产品图纸要求,测量注塑产品的长度、宽度、高度等外观尺寸,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2. 壁厚测量,测量产品各部位的壁厚,保证在允许范围内,避免因壁厚不均匀而影响产品质量。
3. 其他尺寸要求,根据产品特点和用途,确定其他尺寸精度的检验项目,如孔径尺寸、配合尺寸等。
四、物理性能检验。
1. 强度测试,使用拉力试验机等设备,对注塑产品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等进行测试,确保产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2. 耐磨性检验,通过磨擦试验等方法,评估产品的耐磨性能,判断产品表面的耐磨程度。
3. 耐候性测试,将产品置于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如高温、低温、紫外线照射等,检验产品的耐候性能,判断产品是否会出现老化、变色等问题。
五、化学性能检验。
1. 化学成分分析,对注塑产品的原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确保原料符合相关标准要求,避免因原料问题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
2. 热稳定性测试,通过热失重试验等方法,评估产品的热稳定性能,判断产品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
3. 燃烧性能检验,对产品进行燃烧性能测试,判断产品的燃烧速度、烟气生成量等,确保产品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六、总结。
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注塑产品的检验标准涵盖了外观质量、尺寸精度、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多个方面,这些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安全至关重要。
注塑件外观检验质量标准及规范
C面:不借用工具可看到的内表面或需要打开后才看得到的表面作为C面
塑胶件表面缺陷定义
1)异色点:胶件表面由不同于本体颜色可见杂质或烧焦的碎片形成
2)碰划伤:产品受外力作用在表面出现的各种凹线或无深度线性伤痕,用手指甲感觉有感、有层次感。
3)披锋:在塑料零件的边缘或结合线处线性凸起的胶料及产品边缘处因人工修边而产生缺口等不规则形状(通常为成型不良所致)。
主要缺陷(MA)
产品主要功能丧失、会影响使用寿命、会影响装配速度或严重外观不良直接影响产品的销售。如刮花、异色严重等。
次要缺陷(MI)
轻微外观不良,不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销售。即除了CR、MA外的缺陷。如轻微油污、刮花、水纹、缩水等。
表面等级划分
A面:在正常使用时,能看到的外表面,如丝印位、铭牌位所在面作为A面
注塑件外观检验质量标准及规范(总5页)
注塑件外观检验标准
1.目的
明确公司注塑外观质量标准,规范塑胶产品外观检验与判定标准,确保客户及协力厂商对本公司品质要求的认知。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或外购的塑胶产品。
3.定义
缺陷划分
严重缺陷(CR)
对人身安全有危险或存在对人身健康有危害的缺陷。如漏电、漏水、塑胶有毒、利边等。
划伤宽度≤,长度≤10MM可接收一条
√
划伤宽度>,长度>10MM
√
C表面
在≤100c㎡的塑件表面上可接收5mm长、的划伤、拉丝两条。
划伤宽度≤,长度≤10MM可接收一条
√
划伤宽度>,长度>10MM
√
汽泡
A表面
在≤100c㎡的塑件表面上可接收≤的两颗。
注塑类产品检验标准
注塑类产品检验标准注塑类产品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制品,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检验标准,以便对注塑类产品进行检验和评估。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注塑类产品检验标准,以供参考。
首先,注塑类产品的外观质量是一个重要的检验指标。
外观质量包括产品的表面光洁度、色泽、尺寸和形状等方面。
对于不同类型的注塑产品,其外观质量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产品表面不应有明显的气泡、砂眼、裂纹、变色等缺陷,尺寸和形状应符合设计要求。
在检验时,可以使用目视检查、尺寸测量仪器等方法进行评估。
其次,注塑类产品的物理性能也是需要检验的重要内容之一。
物理性能包括产品的强度、硬度、耐磨性、耐候性等指标。
不同类型的注塑产品对这些性能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例如,一些工程塑料制品需要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以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形或破裂。
而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则需要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耐候性,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因此,在检验时需要根据产品的具体用途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标准进行评估。
另外,注塑类产品的化学性能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化学性能包括产品的成分、成型工艺、添加剂使用等方面。
不同的原料和添加剂对产品的性能和安全性都会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化学成分分析和成型工艺评估。
此外,一些特殊要求的产品还需要进行有害物质的检测,以确保产品符合相关的环保和安全标准。
最后,注塑类产品的包装和标识也是需要进行检验的重要内容。
产品的包装应符合相关的运输和储存要求,能够保护产品不受损坏。
产品的标识应明确、准确,包括产品的名称、规格、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等信息,以便对产品进行追溯和管理。
综上所述,注塑类产品的检验标准涉及外观质量、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包装和标识等多个方面。
通过严格的检验和评估,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满足用户的需求和要求。
希望本文介绍的内容能够对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士有所帮助,也希望行业能够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检验标准,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水平。
注塑件检验标准
注塑件检验标准
注塑件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制品,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领域。
为了确保注塑件的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
本文将介绍注塑件的检验标准,以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进行质量控制和管理。
首先,注塑件的外观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外观检验时,需要注意注塑件表面是否有气泡、瘤、裂纹、色差等缺陷。
同时,还需要检查注塑件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包括长度、宽度、厚度等方面的尺寸精度。
此外,还需要检查注塑件的表面光洁度和光泽度是否符合要求。
其次,注塑件的物理性能也是需要进行检验的重点之一。
常见的物理性能包括拉伸强度、冲击强度、硬度等。
在进行检验时,需要根据注塑件所在行业的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测试,确保注塑件的物理性能符合要求。
另外,注塑件的化学性能也需要进行检验。
这包括注塑件的耐热性、耐腐蚀性、耐老化性等方面。
在进行检验时,需要根据注塑件所使用的原料进行相应的化学性能测试,确保注塑件在特定环境下能够正常使用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最后,注塑件的包装和标识也是需要进行检验的内容之一。
包
装需要符合相关的运输和储存要求,确保注塑件在运输和储存过程
中不受损坏。
同时,注塑件的标识也需要清晰、准确地标注相关信息,包括产品型号、生产日期、生产批次等,以便于追溯和管理。
总之,注塑件的检验标准涉及到外观质量、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包装和标识等多个方面。
通过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验,可
以确保注塑件的质量符合要求,提高产品的合格率,降低质量风险,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希望本文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提升注塑
件的质量管理水平。
注塑零件检验标准
注塑零件质量及检验标准
1、抽样方案:按照《GB2828-2003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抽样检验水平Ⅱ级进行。
2、接受质量限:A类不合格 AQL=0.4;B类不合格 AQL=1.0;
3、定义:
A类不合格:指对本公司产品性能、安全、利益有严重影响的不合格项目。
B类不合格:指对本公司产品性能影响轻微,会造成产品外观不美观或部分功能不完善的不合格项目。
4、评定及处理:
A类不合格:必须退货处理
B类不合格:可以作让步放行,但需做记录分供方不合格批次。
5、检验仪器、仪表、量具的要求:
尖端测试仪、扭力器、拉力器、卡尺必须在校正计量期内。
6、检验项目及要求:。
注塑件和橡胶件外观检验标准
注塑件和橡胶件外观检验标准注塑件和橡胶件外观检验标准注塑件和橡胶件广泛应用于生活中的各种工业制品和消费品中,如手机、电脑、汽车、家具、玩具、家电等。
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市场需求的增加,注塑件和橡胶件的外观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严格的外观检验标准。
一、注塑件外观检验标准注塑件的外观检验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产品尺寸:注塑件的尺寸精度对产品的装配、使用效果和外观质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外观检验中应测量每个注塑件的长、宽、高、壁厚、平面度和直线度等尺寸参数,同时还要判断是否符合产品的设计要求和工艺要求。
2. 表面光泽:注塑件的表面光泽直接影响产品的美观度和质感。
在外观检验中应观察注塑件的表面光泽是否均匀、透明、光滑,是否有气泡、流痕、杂色和裂纹等缺陷。
3. 颜色:注塑件的颜色是产品的一个重要设计元素,同样也会直接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在外观检验中应判断注塑件颜色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是否有色差、条纹、斑点等缺陷。
4. 表面纹路:注塑件的表面纹路是由模具形状和表面涂料决定的,对产品的外观风格、品质印象和形象表现有着很大的影响。
在外观检验中应观察注塑件的表面纹路是否清晰、细致、对称,是否有错位、漏涂、脱落等缺陷。
5. 计量单位规定的其他要求:注塑件的外观检验还涵盖了其他一些计量单位规定的要求,如凹坑、异物、起泡、磨痕、翘曲等缺陷的判断和评定。
以上是注塑件外观检验的主要标准。
需要强调的是,在检验中应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操作,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同时,产品质量问题应及时反馈到生产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和完善。
二、橡胶件外观检验标准橡胶件的外观检验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橡胶件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机械设备、生活用品等领域,如果外观出现问题,就会直接影响产品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橡胶件的外观检验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 外观:橡胶件的外观必须完美,无异物、磨损痕迹、表面气泡、开裂、拉伸变形等现象,同时也必须无橡胶污染等。
注塑件外观通用检验规范-模板文件
Section Page Ver.No Date Prepared Checked Approved 页码 版本 生效期 准备 审核 批准 1/121. 目的:预防生产使用时出现重大品质事故,保证生产能够正常进行,提高产品品质。
2. 范围:适用于注塑部件的检验判定。
3.4.检验条件及步骤:4.1 检验条件检验位置:被检验件应放在自己面前10cm ±1cm 处的检验桌面上检验背景:灰色(需丝印的透明件背景颜色为黑色和白色两种) 检验距离:35~50cm灯光:800~1200lux 白炽灯 检验时间:注:推荐检验时间,根据产品复杂程度调整Section Page Ver.No Date Prepared Checked Approved 页码版本生效期准备审核批准2/124.2检验步骤5.注:不透明腕枕的正面(丝印面)为Ⅱ类表面,其他表面为Ⅲ类表面;透明腕枕的上盖和侧面(透明面)为Ⅱ类表面,其他表面为Ⅲ类表面Section Page Ver.No Date Prepared Checked Approved 页码版本生效期准备审核批准3/126.检验表面的分类及可接受的非超标缺陷个数:7.抽样水准:按照GB/T2828逐批计数抽样标准执行,一般检验水平II, AQL: CR:0, MA:0.65, MI:2.5从每批来料中按照日期分别抽取相应数量产品进行检查。
8.Section Page Ver.No Date Prepared Checked Approved 页码版本生效期准备审核批准4注:在缺陷定义中未定义的缺陷,请参照与之相近的缺陷来检验9.检验内容及标准:9.1 包装标识检查:①包装标识正确,需与实物相符,无混料,缺陷等级MA。
Section Page Ver.No Date Prepared Checked Approved 页码版本生效期准备审核批准5/12②包装完好,外包装无破损,内包装无散落,缺陷等级MA。
注塑件外观标准
1目的规范注塑产品的外观检验标准,以确保QC判定的准确性,从而促进生产。
2范围适用于注塑件的外观的检验。
3定义3.1外观面3.1.1A面:是顾客第一眼看到的或安装后离使用者最近,使用者第一眼就能看到的部位。
3.1.2B面:产品侧面位置,在安装后使用者移动身体或是左右转动产品能看到的可视面。
3.1.3C面:在安装后的可见区域中,不能直接看到,使用者必须大幅度的移动头部或产品可动部件才能看到的面。
3.14D面:D面是外观不重要的面,在组装后被覆盖从而看不到的面。
4.2IQC.注塑车间负责依据注塑检验标准的外观检验执行。
5内容6检验方法6.1受检产品应考虑其正常使用安放位置,注意区分A、B、C面。
根据第5节外观判定规范来判定。
各项检验条件如下:6.1.2检验灯光:检验灯光应为≥3001X,及相当于40W的日光灯发出的光,光源于物件距离为500mm左右,物件与检验员眼睛距离应在30Omm〜40Omm范围内。
6.13物件与检验员眼睛距离应在30Omm〜45Omm范围内(一臂之长)。
6. 1.4观察时间:A面6s、B面4s、C面2s。
6.2在6.1检验过程中发现有可疑缺陷时•,应拿近物件或者根据光线缓慢转动产品进行更详细的观察、判断,这时不受6.1.4观察时间限制。
但在正常的30OnIn1距离不能观察到,拿近物件后才可观察到的其它细小瑕疵不应作为拒收缺陷。
拿近产品发现的外观缺陷肯定比6.1条件下发现的外观缺陷多。
此外请注意:A.肉眼检查,放大镜通常只用来作为对确认缺陷或检查特殊的视觉要求。
B.必要时,使用校验过的灯箱作最终允收与拒收的判定。
7相关文件:无8涉及表单:无。
注塑件外观件检验标准
一、目测观察点的定义: 1、常看到的顶面或侧面,为“A面”; 2、偶然看到的侧面,拐角或旁边,为“B面”; 3、很少看到表面,为“C面”; 4、装配或加工后,被包装或覆盖,而看不到的表面,为“D面。
二、外观缺陷的检验方法及要求: 视力:具有正常视力 1.0---1.2视力和色感 照度:正常日光灯,室内无日光时用40W日光灯或60W普通灯泡的照度为标准。 目测距离: 眼睛距离产品40-----50CM直视为准 观察时间:<10秒 (每个可见平面需要3秒)
3
变形:塑胶件有严重或轻微翘起。
同一平面差值可接受一处(一边或一角)小于0.1mm,涉及组 装的变形,应做试装且出现间隙小于0.5mm,可接受一处。
“A、B面”从90°、60°、45°观看无明显缩水痕,如在柱位
4
缩水:表面不平,有凹陷状或呈小 孔
位置及骨位位置之缩水,“C”面可接受轻微缩水, 1尺距离 90°观看不明显且手触摸无较明显凹陷感;具体标准以限度样 品为准。小孔“A、B”面0.5mm直径在0.04㎡内不得出现两
可参考刮伤标准及样品。
12 型合状态
பைடு நூலகம்
以实际装配及标准尺寸测量为准
13 尺寸、结构
以实际装配及标准尺寸测量为准
编制:
审核:
批准:
10 刮伤:表面有凹陷下去的印痕
11
夹水纹:胶件有严重或轻微的夹 纹,大小不一
“A面”长度小于20mm,宽小于0.1mm,且不可凹陷,只限2 条,间隔10cm;“B面”长度小于30mm,宽小于0.5mm,且不可 凹陷,只限2条,间隔10cm;“C面”长度小于40mm,宽小于 0.8mm,且不可凹陷,只限2条。 可接受的程度限于有手指甲刮过无手感。
注塑外观检验标准
轻微外观不良,不会直接影响销售.即除了CR、MA外的缺陷.如轻微的油污、刮花、水纹、缩水等。
3.2表面等级划分
A面:在正常使用时能看到的外表面,如丝印位,名牌位所在面位A面.
B面:在正常使用时看不到的外表面,如产品的侧面和背面为B面.
C面:不借用工具可看到的内表面或需要打开后才能看到的表面作为C面.
与样品对比或同一批产品对比
超过一个色度等级
色板/色卡
√
碰划伤
A面
在≤100c㎡的塑料件表面上可接收5mm长、0.1mm宽的的划伤.拉丝两条
标准菲林
划伤宽度≤0.3mm,长度长于5mm小于10mm可接受一条
√
划伤宽度>0.3mm,长度>10mm
√
B面
在≤100c㎡的塑料件表面上可接收5mm长、0.25mm宽的的划伤.拉丝两条
划伤宽度≤0.5mm,长度≤10mm可接受一条
√
划伤宽度>0.5mm,长度>10mm
√
C面
在≤100c㎡的塑料件表面上可接收5mm长、0.35mm宽的的划伤.拉丝两条
划伤宽度≤0.75mm,长度≤10mm可接受一条
√
划伤宽度>0.9mm,长度>10mm
√
气泡
A面
在≤100c㎡的塑料件表面上可接受≤0.25的两颗
6、检验标准
1
一般抽验标准(General.inspection.leve):MIL-STD-105E II级
AQL判定标准 CR:零缺陷 MAJ:1.0 MIN:2.5
2
一般抽验标准(Special.inspection.leve):MIL-STD-105E S-1 S-3
AQL判定标准 CR:零缺陷 MAJ:1.0 MIN:2.5
注塑件外观检验标准
注塑件外观检验标准注塑件外观检验标准招聘广告作业指导书塑料件外观检验规范编号:HWJS-7004第二版第一次修改生效日期:1.目的及适用范围:本检验规范旨在进一步提高塑料制品的质量,制定适应本公司的塑料件及喷涂件检验标准,为外观检验提供科学、客观的方法。
对于某些无法用定量表明的缺陷,使用供需双方制订的检验标准和封样的办法进行解决。
本检验规范适用于塑料件制成的电子产品(外壳及有关塑料件)以及二次加工件制品(喷涂)的检验与验收。
2.参照文件:本检验规范参照《检验和试验工作手册》。
3.内容:3.1 术语:1.异色点:与本身颜色不同的杂点或混入树脂中的杂点暴露在表面上。
2.气丝:由于种种原因,气体在产品表面留下的痕迹与底面颜色不同并发亮,带有流动样。
3.塌坑:由于材料收缩,使产品局部整体表面下陷。
4.熔接缝:产品在成型过程中,二股以上的融熔料相汇合的接线,目视及手感都有感觉。
5.缺料:产品某个部位不饱满。
6.白印:由于内应力,在产品表面产生与本色不同的白色痕迹。
7.滋边:(毛刺)由于种种原因,产品非结构部分产生多余的料。
8.封堵:应该通透的地方由于___造成不通。
9.断裂:塑料局部断开后的缺陷。
10.拉毛:因摩擦而产生的细皮,附在塑料表面的现象。
11.油丝:油痕,加种种原因,油污(包括脱模式剂)在产品表面留下的痕迹,使该部位发光并带有流动样。
12.漆点:涂层厚度比周围涂层厚的部分。
13.垂流:涂层后由于局部喷漆量过大,产生下垂形成条状物。
14.皱皮:由于涂膜的流平性不良,涂层处产生的皱褶。
15.分界线不清:一种或两种不同颜色的涂料边界线互相交错。
16.针孔:由于喷涂产生的气泡破裂,产生的小孔。
17.露底:该喷没喷的部位称露底。
18.虚喷:涂膜厚度过薄,可看见基材底色的部位。
19.喷花:涂膜厚度不均匀的部位。
20.杂物:涂膜表面因杂点、毛尘引起凹凸点。
21.泛白:涂膜表面呈气雾状。
22.污垢:光滑面上的污迹,通常在不干净的环境中造成。
注塑件检验标准
注塑件检验标准注塑件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制品,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如汽车、电子、家电等领域。
为了确保注塑件的质量,保障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制定并执行严格的检验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就注塑件检验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
首先,注塑件的外观质量是其检验的重要指标之一。
外观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美观程度和市场竞争力。
在注塑件的外观检验中,应注意表面是否平整,有无气泡、瑕疵、色差等情况。
同时,还应检查产品的尺寸精度和形状偏差,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其次,注塑件的物理性能也是需要进行严格检验的内容之一。
物理性能包括强度、硬度、韧性等指标。
通过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硬度测试等手段,来评估注塑件的物理性能是否符合要求,从而保证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因物理性能不达标而导致的安全隐患。
另外,注塑件的化学性能也是需要重点检验的内容之一。
化学性能主要包括耐腐蚀性、耐老化性等指标。
通过化学试剂浸泡、老化试验等方式,来检测注塑件在各种恶劣环境下的抗性能,以保证产品在使用寿命内不会因受到化学物质的影响而发生质量问题。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注塑件的可靠性、环保性等方面的检验也是非常重要的。
可靠性检验主要包括产品的使用寿命、耐久性等指标,而环保性检验则需要关注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是否符合环保要求,产品是否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等问题。
总之,注塑件的检验标准涉及到外观质量、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可靠性、环保性等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注塑件检验标准能够对相关行业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促进产品质量的提升和行业的健康发展。
注塑件外观检验标准
注塑件外观检验标准注塑件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制品,它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家电、汽车、医疗器械等。
由于注塑件的外观质量直接影响产品的美观度和质量感,因此外观检验对于注塑件生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注塑件外观检验的标准和方法,希望能够对相关行业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首先,注塑件外观检验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表面缺陷、尺寸偏差、色泽一致性、图案和标识等。
在进行外观检验时,需要对这些方面进行全面的考虑,确保产品的外观质量符合要求。
表面缺陷是注塑件外观检验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
常见的表面缺陷包括气泡、热流痕、流痕、水痕、白点、黑点等。
这些表面缺陷会直接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因此在进行外观检验时,需要对这些缺陷进行认真的观察和判定。
同时,还需要根据产品的具体要求,对表面缺陷的允许范围进行明确的规定,以便进行合理的判定。
除了表面缺陷外,尺寸偏差也是注塑件外观检验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之一。
尺寸偏差会直接影响产品的装配和使用效果,因此在进行外观检验时,需要对产品的尺寸进行精确的测量和判定。
同时,还需要根据产品的具体要求,对尺寸偏差的允许范围进行明确的规定,以便进行合理的判定。
此外,色泽一致性、图案和标识也是注塑件外观检验中需要考虑的内容之一。
色泽一致性是指产品表面颜色的均匀性和一致性,图案和标识是指产品表面的图案和标识是否清晰完整。
在进行外观检验时,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认真的观察和判定,确保产品的色泽一致性、图案和标识符合要求。
在进行注塑件外观检验时,需要使用一些专业的检验设备和工具,如显微镜、卡尺、色差仪等。
同时,还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记录和报告,以便对产品的外观质量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
总之,注塑件外观检验是保证产品外观质量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严格的检验和控制,才能生产出外观优良的注塑件产品。
希望本文介绍的注塑件外观检验标准和方法能够对相关行业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促进产品质量的提升和行业的发展。
注塑产品外观检验标准
注塑产品外观检验标准注塑产品外观检验标准一、披锋:A. 外观上以看不出飞边,并且手摸时不刮手为准;B. 孔位及装配位置披锋,以不影响装配为准;二、缩水:第一观测面:从90℃、60℃、45℃观看无明显缩水痕,如在柱位、骨位背面之缩水,以30CM 距离观看(90℃不明显,且触摸无严重凹陷感为准。
三、黑点:A. 第一测量面:小于0.5MM,每面不超过5点,不可3点集中,分隔 5CM--10CM; B. 第二测量面:小于0.7MM,每面不超过5点,分隔5CM--10CM;C. 第三测量面:小于1.0MM,每面不超过5点,分隔5CM。
四、混色:A.第一测量面:制品边沿,颜色与制品对比反差小,可接收1点且小于3MM,制品中间,颜色与制品反差小,可接受1点且小于1MM;B.第二测量面:制品边沿,颜色与制品对比反差小,可接收1点且小于5MM,制品中间颜色与制品反差小,可接受1点且小于3MM;颜色与制品反差大时(参考黑点要求;C.第三测量面:根据制品的不同位置要求相应放松,考虑是否暴露。
五、烧焦:参考混色要求,制品内部螺丝柱位烧焦不应影响装配及制品强度;六、划伤:A.第一测量面:长度<2CM,宽<0.1MM,且不可凹陷,限2条,间隔 10CM;B.第二测量面:长度<3CM,宽<1MM,且不可凹陷,限2条,间隔10CM;C.第三测量面:长度<5CM,宽<1MM,且不可凹陷,限2条。
七、碰伤:A.第一测量面:中间<1点,深<0.5MM,边沿<2点,间隔10CM,深度<0.5MM;B.第二测量面:中间<2点,间隔5CM,深度<0.7MM。
八、走胶不齐:A.第一测量面:不允许;B.第二测量面:不允许;C.第三测量面:不影响装配且轻微可接受。
九、变形:产品变形量应小于0.3MM。
十、顶白:A.第一测量面:不允许;B.第二测量面:不允许;C.第三测量在:可接受。
注塑件检验标准
√
4.
产品粘模,出现顶白、拉伤影响外观。
√
5.
痴模(模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A面:大于1个
√
B面L≤1mm,W≤0.2mm大于1个,
√
C面L≤1mm,W≤0.2mm 大于2个,两个间距≥2cm;
√
6.
夹水线:
A面:大于1个(如需喷、移印、转印的水纹以实际喷油效果确认)
6.2注塑质量收货标准(‘W’指宽度,‘L’指长度,‘Ф’指直径、‘D’指面积)
序号
质量收货标准
缺陷判定
CR
MA
MI
1.
颜色不均(色条、色线、色花),白边(分型面附近1mm处),比对样板,超样板的颜色±5%之内。
√
2.
变形:扭曲(机身不平),翘曲高度大于总长0.2%,弯曲高度大于总长0.2%,
√
3.
4.1.6白边:指透明产品周边1mm处出现的一条白线。
4.1.7气纹:指胶件表面形成的银纹、斑纹现象。
4.1.8真空泡:指在制件壁内部形成的气泡。
4.1.9刮花:胶件表面因机械摩擦而产生的花纹或线状的划痕。
4.1.10颜色不均:指同一制件上,颜色参差不齐的现象,如色条、色花、色斑。
4.1.11缺胶::胶件边缘出现不规则形状、少胶现象。
备注:
塑胶件来料或客户加工检验参照本《检验标准》执行。
当检验项目不可量化且存在争议时,以“是否能满足最终用户的明确或潜在合理需求”为原则,进行分析和判定。
判定时,不良现象若比C类缺陷严重,则判为B类,以此类推。
对本标准未涵盖内容或文字不易描述的项目,品质部将将具体案例具体判定。
注塑件类检验标准
检验要求及注意事项: 1.“★”为型式试验项目,正常进货检验免检,尺寸仅供参考,“★★”为评价项标准。 2. 其余项目按《抽样标准》执行。
编制/日期
会签/日期
ROHS 测试仪 第三方机构
审核/日期
A (5;0,1)
A (5;0,1)
特殊 特殊
关键物料按计划抽测
审批/日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返回目录
序号
类别
1
外观
2
尺寸
3
装配性
4
性能
检验项目
外观质量
尺寸 装配性能
重量 ★耐热性
电子元器件评价检验标准
文件号:
物料类别
名
称 注塑件类 QW/Q3-QA-05-45
共 1 页第 1 页
技术要求
检验方法
检验工具 抽样判定
检验水平
1.表面光滑,无明显抛光不良、伤痕、杂点、杂色、飞边、披锋等;无明显变形、收缩痕、熔接痕、水纹、 气纹或浇注不良等现象; 2.按键部位无拉伤痕和断裂现象; 3.颜色与封样一致且均匀,无变色及颜色不良现象; 4.附有供应商的出厂检验报告,报告内容必须与实物一致。 5.外包装及最小包装要求贴有 RoHS 标记,并提供合格 RoHS 报告。
B AQL=0.4
B (5;0,1)
Ⅱ S-4 特殊
无明显变形、异味
经 105℃X2h 后,无明显变形、异味
★灼热丝试验 试验样品不起燃,或者在试验期间有火焰产生, 阻燃性:VO 级 试验温度为相应 750℃,试验时间 30± 灼热丝试验
但移开灼热丝后继续燃烧时间小于 30S
1s,
仪
★阻燃特 5
注塑零件检验标准
注塑零件检验标准一、尺寸精度●测量工具:使用卡尺、千分尺、塞规等测量工具对零件的尺寸进行精确测量。
●尺寸精度要求:●零件的主要尺寸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公差范围符合企业标准。
●配合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公差范围应保证配合性能。
表面粗糙度:零件表面粗糙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表面粗糙度Ra值应在0.4~1.6μm之间。
二、外观质量●外观质量要求:●零件表面应光滑、平整,无划痕、凹陷、气孔、杂质等缺陷。
●零件边缘应切割整齐,无毛刺。
外观质量检查方法:目视、手触、放大镜观察等。
三、颜色和光泽1.颜色要求:零件颜色应符合设计要求,色泽均匀一致。
2.光泽度要求:零件表面应具有一定的光泽度,无明显光泽不均现象。
3.检查方法:目视、色差计等。
四、硬度1.硬度要求:零件硬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硬度范围在邵氏硬度A 70~90之间。
2.硬度检查方法:使用硬度计进行测量。
五、韧性1.韧性要求:零件应具有一定的韧性,在受到冲击时不易破裂。
2.韧性检查方法:使用冲击试验机进行冲击试验。
六、耐腐蚀性1.耐腐蚀性要求:零件应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能,能适应各种环境条件。
2.耐腐蚀性检查方法:根据零件使用的环境条件,采用化学腐蚀试验或盐雾试验等方法进行检测。
七、配合尺寸1.配合尺寸要求:与零件配合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配合性能。
2.配合尺寸检查方法:使用配合尺寸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八、标识和标记1.标识要求:零件上应有生产批次号、材质等标识,以便追踪和管理。
2.标记要求:根据需要,零件上应有必要的标记,如产品名称、型号、生产日期等。
3.标识和标记检查方法:目视或使用标识读取设备进行识别。
注塑件外观检验标准
口的纹理, 4、模具设计不当: 4、修改模具(更
则称为流 料道、浇口型式 改料道与浇口型式,
纹。
或浇口位置不合 位置等)。
理等。
流 纹
色差、异色点
图示
特征描述
产生原因
控制方法
异色 点
颜色变化 1、成型材料混色 1、增加混色搅拌
超出控制 不均匀或混有异 时间;更换、控制
样样板或色 样样变,颜色 变浅深或过 浅。 不同于要 求颜色的 杂色点
控制方法
产品冷却 1、射出料量少。 收缩后, 2、注射压力与速 产生凹陷。 度太低。
3、注射时间与保 压时间短。
4、冷却时间短, 保压压力太低。
1、加大射出料量。 2、提高注射压力 与速度。
3、加长注射与保 压时间。
4、加大保压压力, 加长冷却时间。
5、料管温、模温 5、降低料管温与
太高。
模具温度。
烧焦痕、剥离等。 · 装饰性外观缺陷有:气泡、缩水、熔接不良、毛边
合模线、波纹、流纹、色差、污迹、凹凸点、异色 点、伤痕、针眼群、喷射流、冷料痕等。
图示
填充不良
特描述
产生原因
控制方法
产品上产 生缺角、 不完整。 产品最终 效果不满 足客户要 求不可接 收。
充填 不足
1、料管温与模温 太低。
2、注射压力与速 度太低。
·· 缺陷每次注射时都会出现还是不规则地出现? ·· 缺陷是否每次注射总出现在同一模腔? ·· 缺陷是否每次总出现在制品的同一位置? ·· 在模具的填充研究中是否已经能对缺陷进行预测? ·· 主流道表面是否已明显存在缺陷? ·· 当使用一批新的塑料时,缺陷出现的情况是否有 变化? ·· 缺陷只发生在一台机器上还是其他机器上也有?
注塑件外观件检验标准
注塑件外观件检验标准序号常见质量缺陷及特征检验标准1油污:表⾯有出模时的脱模剂和外来油渍“A、B、C⾯”不允许有,“D⾯”考虑是否外露。
2披锋:塑胶件有利边、利⾓。
外观上以看上去不飞出,且⼿触摸不刮⼿为准,孔位及装配位置以不影响装配为准。
3变形:塑胶件有严重或轻微翘起。
同⼀平⾯差值可接受⼀处(⼀边或⼀⾓)⼩于0.05mm,涉及功的变形,应做试装且出现间隙⼩于0.3mm,可接受⼀处。
4缩⽔:表⾯不平,有凹陷状或呈⼩孔“A、B⾯”从90°、60°、45°观看⽆明显缩⽔痕,如在柱位位置及⾻位位置之缩⽔,“C”⾯可接受轻微缩⽔, 1尺距离90°观看不明显且⼿触摸⽆较明显凹陷感;具体标准以限度样品为准。
⼩孔“A、B”⾯0.5mm直径在0.04㎡内不得出现两个;“C”⾯0.8mm直径在0.04㎡内不得出现两个。
5缺料、断柱、断针:胶件不完整,缺料⼤⼩不⼀“A、B、C、D⾯”不允许有。
6⾊差:与样办颜⾊不⼀致。
对照签办,组装后成品可视部位胶件,5.9E时⾊差不可明显超⼀个PANTONE⾊号。
7透明性:透明件的透明度。
对照签办,组装后成品可视部位,凡抛光位在5.9E可视时必须光亮如镜⾯,不可有刮花,压花等。
凡晒纹位,5.9E可视时与签办⽆明显差别,且纹理均匀。
8透明性:透明件的透明度。
对照签办,5.9E可视,不可有明显差别(可透过胶件看图案来对⽐清晰和变形情况)。
9⿊点:表⾯有⼤⼩不⼀的⿊点。
(次项暂不受限制)“A⾯”⼩于0.5m㎡,每⾯不超过5点,不可2点集中,且分隔5—10cm;“B ⾯“⼩于0.7 m㎡,每⾯不超过5点,分隔5—10cm;“C⾯”⼩于1.0m㎡,每⾯不超过5点,分隔5cm。
10混⾊:有⼤⼩不⼀的混点,且颜⾊不对板(次项暂不受限制)“A⾯”制品边缘,且颜⾊与制品对⽐反差⼩,可接受1点,尺⼨⼩于2m㎡,制品中间,且颜⾊与制品对⽐偏差⼩,可接受1点,尺⼨⼩于1 m ㎡,颜⾊与制品反差⼤,可参考⿊点要求;“B ⾯”制品边缘,且颜⾊与制品对⽐反差⼩,可接受1点,尺⼨⼩于4 m㎡,制品中间,且颜⾊与制品对⽐偏差⼩,可接受1点,尺⼨⼩于2 m㎡,颜⾊与制品反差⼤,可参考⿊点要求;“C⾯”根据不同制品的不同位置要求,相应放松,考虑是否外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产品内部件,要求缩水不影响装配与功能。
目视/样板
√
√
缺胶
检验产品有无缺胶
无影响外观与装配功能的缺胶。
目视
√
变形
检验产品有无变形
影响外观与装配功能
目视/试装
√
油污
检验产品有无油污,脏渍
外观不能有油污,脏渍,如有
目视
√
油污,脏渍出现在与食物接触的地方。
目视
√
气纹
检验产品有无拉模\气纹
外部件,产品不能拉模,明显气纹。
√
C表面
在≤100c㎡的塑件表面上可接收<0.8mm的两颗
直径≤1.25MM时可接收一颗
√
直径>1.25MM
√
项目类别
检验项目
规格要求
检验方法
缺陷划分
CR
MA
MI
批锋
手触摸得到的地方
高度≤0.2MM且不刮手
手感
√
高度>0.2MM且刮手
手感
√
不得影响装配,如超出此范围
目视/试装
缩水
检验产品有无缩水
产品外部件,要求缩水不明显,不影响外观。
划伤宽度≤0.75MM,长度≤10MM可接收一条
√
划伤宽度>0.9MM,长度>10MM
√
汽泡
A表面
在≤100c㎡的塑件表面上可接收≤0.25mm的两颗。
标准菲林
直径≤0.5MM时可接收一
√
直径>0.5MM
√
B表面
在≤100c㎡的塑件表面上可接收≤0.35mm的两颗。
直径≤0.75MM可接收1颗
√
直径>0.75MM
B面:在正常使用时看不到的外表面,如产品的侧面、背面作为B面
C面:不借用工具可看到的内表面或需要打开后才看得到的表面作为C面
3.3塑胶件表面缺陷定义
1)异色点:胶件表面由不同于本体颜色可见杂质或烧焦的碎片形成
2)碰划伤:产品受外力作用在表面出现的各种凹线或无深度线性伤痕,用手指甲感觉有感、有层次感。
3)披锋:在塑料零件的边缘或结合线处线性凸起的胶料及产品边缘处因人工修边而产生缺口等不规则形状(通常为成型不良所致)。
4)色差:胶料着色时色粉混搅不均匀,水口料使用比例不当,注塑温度变化等原因造成与色板颜色形成的偏差.(指:实际部品颜色与承认样品颜色或色号比对超出允收值)。
5)缩水:注塑成型后,塑料冷却时由于受到各种影响,产品体积内收缩在表面形成的凹陷的痕迹。
规格要求
检验方法
缺陷划分
CR
MA
MI
异色点
A表面
在≤100c㎡的塑件表面上可接收≤0.25mm的异色点两颗。
标准菲林
异色点直径≤0.5MM时可接收一颗
√
直径>0.5MM
√
B表面
在≤100c㎡的塑件表面上可接收≤0.35mm的异色点两颗。
异色点直径≤0.75MM时可接收一颗
√
直径>0.75MM
√
C表面
标准菲林
划伤宽度≤0.3MM,长度长于5MM小于10MM可接收一条
√
划伤宽度>0.3MM,长度>10MM
√
B表面
在≤100c㎡的塑件表面上可接收5mm长、0.25mm宽的划伤、拉丝两条。
划伤宽度≤0.5MM,长度≤10MM可接收一条
√
划伤宽度>0.5MM,长度>10MM
√
C表面
在≤100c㎡的塑件表面上可接收5mm长、0.35mm的划伤、拉丝两条。
标准菲林
宽度≤0.3MM,长度≤10MM可接收一条
√
宽度>0.3MM,长度>10MM
√
B表面
在≤100c㎡的塑件表面上可接收5mm长、0.25mm宽的两条。
宽度≤0.5MM,长度≤10MM可接收一条
√
宽度>0.5MM,长度>10MM
√
C表面
在≤100c㎡的塑件表面上可接收5mm长、0.35mm的两条。
10)夹水纹:啤塑中熔融胶料在模具型腔充模时由于遇到嵌件、孔、柱、栅格,流速不能连贯、通畅的区域而以多股形式汇合,因不能完全熔合而产生线状的熔接缝.
11)起皮:模具设计排气不良或调较不当,熔融胶料在模具型腔内充模时,速度太快,胶件表面与模腔内面有一股气体不能及时排出去,在表面形成花状的白点,用手指甲去刮可脱皮。
②部品不能为突出表面瑕疵而使用单向照射光源,目视时应无直接照射光源。
③检验时间:每一个检验之位置的时间如下表,若有可视之缺失点发现于上述任一两种检验位置时,则该可视缺失所在区域,以该区域之允收标准判定之。
编码
A
B
C
目视距离
300mm
300mm
600mm
目视时间
10秒
5秒
3秒
5、外观判定标准
项目类别
检验项目
12)汽泡:产品内部产生的空洞及表面产生圆形的突起。
13)顶白:注塑时,压力大温度高,冷却时间不够,胶件在脱模时,由于胶件某部位粗糙造成出模困难,顶针通过一定压力强行顶出,顶针位的表面处发白、凸起。
14)装配缝隙:除了设计时规定的缝隙外,由两部组件装配造成的缝隙
4、检验标准
此规范系依据GB/T2828.1-2003一次抽样方案Ⅱ级之抽样水准,随机取样进行检验,AQL以各部门作业指导书为准,如无明确要求的,依据以下AQL进行判定。
注塑件外观检验标准
1.目的
明确公司注塑外观质量标准,规范塑胶产品外观检验与判定标准,确保客户及协力厂商对本公司品质要求的认知。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或外购的塑胶产品。
3.定义
3.1缺陷划分
3.1.1严重缺陷(CR)
对人身安全有危险或存在对人身健康有危害的缺陷。如漏电、漏水、塑胶有毒、利边等。
3.1.2主要缺陷(MA)
严重缺陷(CR): C=0
主要缺点(MA):MA=0.65主要为性能、功能不良及零部件漏装等,且此类型缺陷会引起客户投诉或返工费用较大者.
次要缺点(MI):MI=2.5主要为外观不良或机械性能不良,但不影响性能的缺陷。
4.1检验条件
①在40W日光灯源下垂直距离1米,目视距离30CM观测,视线相对水平面45度以上、从观察物正面开始观察产品一周。
产品主要功能丧失、会影响使用寿命、会影响装配速度或严重外观不良直接影响产品的销售。如刮花、异色严重等。
3.1.3次要缺陷(MI)
轻微外观不良,不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销售。即除了CR、MA外的缺陷。如轻微油污、刮花、水纹、缩水等。
3.2表面等级划分
A面:在正常使用时,能看到的外表面,如丝印位、铭牌位所在面作为A面
目视/样板
√
内部件,产品拉模不能影响装配与功能。
试装
√
起皮
正面/侧面有起皮
有因起皮而影响产品外观/功能的
目视
√
底Hale Waihona Puke 起皮轻微但不影响外观/功能
目视
√
顶白
A面、B面
距离30CM看不清则允收,反之则拒收
目视
√
√
C面
可以接收
项目类别
检验项目
规格要求
检验方法
缺陷划分
CR
MA
MI
夹水纹
A表面
在≤100c㎡的塑件表面上可接收5mm长、0.1MM宽的两条。
在≤100c㎡的塑件表面上可接收≤0.8mm的异色点两颗。
异色点直径≤1.25MM时可接收一颗
√
直径>1.25MM
√
颜色
与样品对比或同一批产品对比
超过1个色度等级.
色板/色卡
√
项目类别
检验项目
规格要求
检验方法
缺陷划分
CR
MA
MI
碰划伤
A表面
在≤100c㎡的塑件表面上可接收5mm长、0.1MM宽的划伤、拉丝两条。
6)缺胶:注射量不足和模具损坏而造成产品形体的缺损、缺料情形。
7)变形:注塑时,温度太高,冷却时间不够,出模后收缩,本身残留应力变化导致弯曲或由于出模不顺,顶针强行顶出变形。
8)油污:附着在产品表面上的油性液体。
9)汽纹:模具设计排气不良或调较不当,熔融胶料在模具型腔内充模时,胶料走胶速度太慢,造成排气困难,气体只能由入水位排气,在入水位表面或附近出现圈状色变或反光。
宽度≤0.75MM,长度≤10MM可接收一条,
√
宽度>0.9MM,长度>10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