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问题的思考
对集团化办学的建议和方法
对集团化办学的建议和方法集团化办学是指一所教育机构(通常是高等院校)创建或加入一个教育集团,与其他教育机构共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
下面是关于集团化办学的建议和方法:1.建立教育集团的目标和愿景:教育集团应该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和长远愿景,明确集团化办学的意义和价值,以激发成员机构的共识和合作意愿。
2.制定集团化办学的战略规划:集团化办学需要制定明确的战略规划,包括合作领域、资源整合方式、人员配备等方面的具体安排和目标。
3.强化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建立集团化办学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明确各成员机构的职责和权限,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决策机制,确保集团化办学的顺利推进。
4.优化资源配置和共享:集团化办学的核心是资源整合和共享,各成员机构应该充分利用集团内部的资源优势,包括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图书馆等,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共享。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教育集团最宝贵的资源,各成员机构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鼓励教师间的合作和交流。
6.推进课程开发和共享:教育集团可以共同开发和推进一些优质课程,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教学,提高课程的质量和覆盖范围,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7.加强科研合作和创新能力:教育集团可以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和创新实践,通过合作研究和交流,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教育集团的发展提供学术支持。
8.建立学术评估和质量监控机制:教育集团应该建立有效的学术评估和质量监控机制,对各成员机构的教学和科研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9.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教育集团可以与国内外优秀教育机构进行合作与交流,开展联合培养项目、学术研讨会等活动,提高教育集团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10.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教育集团可以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实践教学、科研合作等活动,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结起来,集团化办学需要明确目标和愿景,制定战略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和共享,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课程开发和共享,加强科研合作和创新能力,建立学术评估和质量监控机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等方面的努力。
集团化办学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集团化办学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在现实中,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仍面临着许多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集团化办学这一新型办学模式逐渐受到。
本文将探讨集团化办学如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集团化办学的概念及优势集团化办学是指以一所学校为核心,联合其他学校、教育机构等形成教育集团,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办学模式。
集团化办学的优势在于:1、优化资源配置:集团化办学可以整合各成员单位的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2、扩大优质教育资源:通过集团化办学,优质学校的资源可以得到更大范围的扩展和共享,从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
3、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集团化办学可以通过共享教育教学经验、方法和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发展。
4、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集团化办学可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差距,推动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集团化办学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探索1、城乡教育集团化办学城乡教育集团化办学是一种以城市优质学校为核心,联合农村薄弱学校形成教育集团的办学模式。
通过城乡教育集团化办学,可以将城市优质学校的资源引入农村薄弱学校,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2、跨区域教育集团化办学跨区域教育集团化办学是一种以优质学校为核心,联合不同区域学校形成教育集团的办学模式。
通过跨区域教育集团化办学,可以将优质学校的资源引入其他区域学校,提高这些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推动不同区域之间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3、学校联盟式集团化办学学校联盟式集团化办学是一种以一所学校为核心,联合其他学校形成教育集团的办学模式。
通过学校联盟式集团化办学,可以将核心学校的资源与其他学校共享,提高其他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集团化办学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与建议1、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政府应加强对集团化办学的政策引导与支持,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各类学校参与集团化办学,推动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聚焦实践,探寻集团化办学中的难点与堵点
聚焦实践,探寻集团化办学中的难点与堵点文 | 本刊编辑部专题报道朱女士是天津人,去年儿子读初中,进入一所新建成的九年义务制公办学校。
据悉,这所新建校是区内一所名校教育集团的成员校,第一届初一招生200人左右,共有6个班。
“据儿子说,班里的语文、数学、英语老师都是从集团核心校调过来的,英语老师去年7月刚带完一届初三毕业生,经验十分丰富。
此外,我对集团化办学就没什么感受了,集团内各学校之间也没有联合搞过什么活动。
作为家长,最希望的是成员校和核心校在师资方面能够实现更好的融合,吸纳核心校的办学经验,少走弯路,尽快成长起来,让选择这所新学校的家长和孩子更多地感受到集团化办学的福利,不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
”就如朱女士一样,许多家长选择教育集团成员校是看中“集团化办学的福利”,即集团内成员校与核心校教育资源的共享。
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模式本就旨在打破校际资源壁垒,优化教育资源组合,让学生“在家门口也能上好学校”。
而实际成效如何?我们发现,部分教育集团化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造成集团化办学低效、形式化的现象。
为此,本刊编辑部采访多位集团化办学中的亲历者,从个体经验出发,着眼微观执行层面,探寻集团化办学过程中共通的难点、堵点问题。
天津市某教育集团核心校教师 宁静交流有限,对集团化感触不深我最直观的感受是集团内交流范围较小。
集团每学期会请各学科的骨干教师开展一两次公开课,其他教师观摩学习,而交流研讨的骨干教师相对固定,有意愿参与交流讨论的教师其实机会相对较少,参与度比较低。
另外,存在单向轮岗的问题,我们学校每学期会有个别骨干教师去往成员校任教,而成员校教师基本没有直接进入我们学校教学的机会。
整体而言,我对于教育集团化的感触不深,对集团内部的管理、评价考核等方面都不太清楚,大概只是在每学期校长的总结报告中才能了解到教育集团的工作。
江苏省南京市某教育集团成员校教师 陈杰区属学校,集团化有名无实我们学校很早就加入教育集团了,因为挂着牌,大家都知道自己在这个教育集团中,但在学校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集团的参与并不多。
集团化办学的问题及建议
《集团化办学的问题及建议》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关乎着民族的未来和每一个个体的成长与发展。
在当今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集团化办学作为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集团化办学旨在通过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整体教育质量。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集团化办学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集团化办学面临的问题(一)管理体制不完善集团化办学涉及多个学校,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是一个关键问题。
目前,一些集团化办学中存在着管理机构设置不明确、职责分工不清晰的情况,导致管理效率低下,协调困难。
各成员学校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合作机制,难以形成合力,难以实现资源的共享与优化配置。
(二)师资队伍不均衡师资是教育教学的核心力量,集团化办学中师资队伍的不均衡问题较为突出。
优质师资往往集中在核心学校,成员学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
另教师的培训和发展机制不完善,难以满足不同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需求,导致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难以提升。
(三)教育质量差异较大集团化办学的初衷是提升整体教育质量,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成员学校的办学基础、生源质量等存在差异,导致教育质量差异较大。
一些成员学校在教学管理、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不足,难以达到集团化办学的预期目标,影响了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
(四)文化融合难度大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集团化办学需要实现不同学校文化的融合与传承。
然而,由于各成员学校的历史传统、办学理念、校园文化等存在差异,文化融合难度较大。
在集团化办学过程中,容易出现文化冲突、文化认同度不高等问题,影响学校的和谐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五)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集团化办学需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以调动各成员学校的积极性。
但目前一些集团化办学中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存在着核心学校与成员学校利益分配不均、利益驱动不明显等问题,导致成员学校参与集团化办学的积极性不高,影响集团化办学的持续发展。
对集团化办学的意见与建议
对集团化办学的意见与建议集团化办学是指多所学校通过组成集团,共同管理和运营的一种教育模式。
这种模式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集团化办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下面是我对集团化办学的意见与建议:1. 提高教育资源整合效率:集团化办学应该注重整合各个学校的教育资源,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
可以通过建立统一的教育资源管理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互通有无,提高整体教育质量。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集团化办学需要充足的优质教师队伍来支撑。
建议通过培训、交流和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教师。
3. 保持学校特色和个性:集团化办学不应该削弱学校的特色和个性,而是要在整合中保持学校的独特性。
可以通过灵活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每个学校的特长,提供多样化的教育选择。
4. 加强学校间的合作与交流:集团化办学应该鼓励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经验共享和互相学习。
可以组织定期的教师交流活动、学生交流项目,搭建平台促进学校间的合作与交流。
5. 提高家长和社会的参与度:集团化办学需要家长和社会的支持和参与。
建议加强家校合作,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积极参与学校的决策和管理。
6. 加强学校管理和监督:集团化办学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确保各个学校的运行和发展符合教育政策和要求。
可以通过建立独立的监督机构、加强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
7.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集团化办学应该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可以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多样化的课程设置和个别辅导,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8. 加强学校的创新能力:集团化办学应该鼓励学校的创新能力,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
可以通过设立创新基金、组织创新项目和竞赛,激发学校的创新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9. 加强学校的社会责任感:集团化办学应该注重学校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社区服务。
集团化办学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集团化办学管理的思考与实践集团化办学管理是一种将多所学校整合为一个集团,统一进行管理的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校的综合竞争力。
本文将对集团化办学管理的思考与实践进行探讨。
集团化办学管理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下,学校之间存在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的问题。
而通过集团化办学管理,可以有效整合学校的师资力量、教育设施、学术资源等,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共同开发。
可以通过统一招聘、统一培训,调动集团内部的优秀教师资源,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可以统一购买教育设备和教材,降低采购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这样一来,学校在教育资源方面就能够进行更加合理的规划和分配,提高教育质量。
集团化办学管理可以提高教育质量。
在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下,学校之间的竞争压力较大,往往关注的是各自学校的成绩排名,而忽视了教育教学的质量。
而通过集团化办学管理,可以实现集团学校间的合作与共享,在教育教学上进行经验交流,相互借鉴。
可以组织教师的业务培训和教研活动,促进教师间的互动交流,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可以组织教学资源的共享和整合,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
这样一来,学校的教育质量就能够得到提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
集团化办学管理可以提升学校的综合竞争力。
在现代社会中,教育已经不再是一所孤立的学校能够完成的事情,而是需要不同学校之间的合作与共享。
通过集团化办学管理,可以实现学校间的资源整合和政策协调,形成合力,提高整个集团的综合竞争力。
可以通过共同利用学校品牌和声誉,提高集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学生和优秀教师;可以通过对外合作办学,推广国际交流项目,加强与国外优秀学校和机构的合作,提高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这样一来,学校就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更具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发展机会。
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模式研究
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模式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的不断进步,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逐渐成为一种广泛探讨的教育改革方案。
本文将从集团化办学的定义、背景、优势、挑战以及可行性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对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
一、定义与背景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是指将多个学校合并为一个教育集团,通过资源整合和管理优化的方式,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协同发展。
这种办学模式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便在我国诞生,而在近年来逐渐得到广泛关注和推广。
二、优势1. 教育资源共享: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能够有效整合各个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提供全方位的学习资源和先进的教学设施,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育质量。
2. 师资队伍优化:集团化办学模式能够使得各个学校的师资力量得到合理调配和充分利用,促进师资队伍的专业发展和提高,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
3. 综合管理提升:通过建立集团管理机构,可以加强对学校的协调与管理,并能够实现学校管理水平和管理效能的整体提升。
4.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能够提供更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挑战1. 教育观念转变:集团化办学需要学校和教育管理者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模式,将个体学校的利益置于整个集团的目标之上,这对于一些传统观念较为保守的人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 制度建设: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涉及到制度的重构和规范,需要建立和完善一系列有关教育资源配置、管理流程、课程设计等方面的制度,这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投入。
3. 组织架构调整:集团化办学需要学校间的合作和资源共享,需要对现有的组织架构进行调整和变革,这对于一些机构庞大、层级复杂的学校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四、可行性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在一些地区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为其他地区的推广提供了借鉴。
同时,我国基础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和教育水平差异大的问题,也使得集团化办学成为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集团化办学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集团化办学管理的思考与实践近年来,随着教育领域的发展,集团化办学管理的模式逐渐受到广大教育从业者的关注与重视。
集团化办学管理是指将多所学校纳入同一个集团统一进行管理、资源共享以及优势互补的一种模式。
该模式在办学效果、教育质量、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本文将对集团化办学管理的思考和实践进行探讨。
集团化办学管理的核心思想是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通过将多所学校纳入同一个集团,可以实现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避免了教育资源的浪费。
集团化管理中的学校可以共同采购教学设备、图书资料和实验室器材,整合师资力量,共同开发教育课程,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集团化管理通过在区域范围内整合学校的优势资源,实现各校间的优势互补,弥补了单个学校的不足之处,提高了整个集团的综合实力。
集团化办学管理还可以实现规模效应和专业化运作。
规模效应是指通过集中管理和资源整合,可以降低教育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集团化管理可以实现统一采购、统一财务管理、统一人事管理等,减少了各个学校独立设置这些职能部门的成本,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而专业化运作则是指通过集团化管理,在教育教学、校园管理、招生就业等方面实现专业分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教育教学方面,可以设立专门的师资培训部门,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校园管理方面,可以设立专门的后勤服务部门,提供公共设施保障。
在招生就业方面,可以设立专门的招生就业处,进行统一的招生、就业指导和推荐工作。
集团化办学管理在实践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境。
首先是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的建立问题。
集团化办学管理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明确权责关系和工作流程,确保各个学校之间协同合作、高效运营。
其次是校际合作与个性发展的平衡问题。
集团化管理要求学校在共享资源的同时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和个性化,尊重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文化。
这就需要集团化管理者在管理中寻求平衡,既要保持一致性,又要注重个性发展。
集团化管理还需要注重激励机制的建立,激发学校内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集团化管理的顺利进行。
集团化办学的问题及建议
集团化办学的问题及建议集团化办学的问题及建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集团化办学逐渐成为许多教育机构的追求和选择。
集团化办学指的是多个学校或教育机构联合起来,共同合作、共享资源,以提供更好的教育质量和服务。
然而,尽管集团化办学有着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深入探讨集团化办学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问题1:资源分配不均衡集团化办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利用。
然而,现实情况中,资源分配往往不够均衡。
一些学校或教育机构可能在师资力量、教育设施、教学资源等方面拥有较大优势,而其他学校则可能面临资源匮乏的困境。
这种不均衡的资源分配不仅可能导致教育质量的差异化,也可能加剧教育不公平现象。
建议1:优化资源配置机制为解决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集团化办学需要建立起公平、透明、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
可以通过建立统一的资源管理部门,制定明确的资源分配标准和程序,确保资源能够合理地流动和共享。
对资源匮乏的学校或地区,可以给予额外的支持和帮助,以提高其教育条件和水平。
问题2:管理体制不适应集团化办学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和机制,确保协调一致的决策和管理。
然而,由于学校之间的差异性和复杂性,管理体制的建立和运行常常面临诸多挑战。
学校之间的文化差异、价值观差异,以及行政权力的过度集中等问题都可能导致管理体制的不适应。
建议2:建立合作共赢的管理模式为适应集团化办学的需要,可以采取建立合作共赢的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注重各方的参与和沟通合作,强调共同决策和共同责任。
可以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定合作章程等方式,提高管理的透明度和效率,确保各方的利益得到平衡和保障。
问题3:师资队伍建设困难集团化办学要求教育机构具备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能够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发展。
然而,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尤其是对于资源匮乏的学校或地区,师资队伍建设更加困难。
建议3:加强师资培养和交流为解决师资队伍建设困难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师资培养和交流来提高师资水平。
浅谈集团化办学的几点思考
浅谈集团化办学的几点思考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集团化办学模式逐渐成为许多学校的选择。
集团化办学是指在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基础教育学校整合成一个集团,实现资金、管理和教育资源的统一配置和统一管理的一种办学模式。
本文将结合自身感受,谈一下对这种模式的几点思考。
集团化办学的优势集团化办学除了能够集中办学资源之外,还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资源共享在集团化办学的模式下,学校之间可以共享各种教育资源,包括教育设施、师资力量、教育技术设备等等。
这种资源共享能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教育内容的整合和升级集团化办学在整合学校资源的时候,也可以整合教育内容。
不同学校之间可以相互借鉴教育教学经验,借助集体智慧来更新教学内容,同时集团化所涉及的学校数量多,能够更好的满足家长和学生的不同需求。
教育质量的提升集团化办学能够通过整合资源和科学管理,提高教育的质量。
学校相互借鉴,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优质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够更好地提升教育质量。
集团化办学的挑战但是,集团化办学同样存在不少的挑战。
教育文化的融合学校之间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管理方式和不同的教育理念。
集团化办学需要解决文化的融合问题,避免出现冲突。
组织调整和管理集团化办学需要进行组织调整和管理工作,需要制定统一的管理机制、流程、制度等等。
但是,这样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维护原学校的利益在集团化办学模式下,原学校的利益会受到影响,队伍整合尤其如此。
组织涉及的人员多,原学校的特有文化和人员泥腿度可能会受到伤害,需要在办学过程中给予适当的维护。
集团化办学的建议和展望建议在集团化办学的过程中,需要将每个学校的特点充分发扬,若能成立特色学校或者重点学校,不但有利于加强办学的特色,更有利于学校的品牌建设,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另外,在实操上,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流程,优化组织架构,加强对学校各项工作的协调与指导,从而达到达到更好地资源统筹和效率提升。
对集团化办学的几点思考
对集团化办学的几点思考标签:集团化办学;教育公平;深度融合;工作内容22—0023—01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与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矛盾成为当前教育的主要矛盾。
“择校热”、“城乡教育差距显著”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及由此引发的教育公平问题引起了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学者、专家的关注。
为了破解这一矛盾,以名校为依托的“集团化办学”便应运而生。
“集团化办学”是以一个区域内的一所名校或者一所具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学校为龙头,牵动区域内的若干学校,订立共同的教育发展目标,利用组建教育集团的形式进行运作,以期达到优质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共享和均衡发展的办学模式与组织管理模式。
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集团化办学是促进教育公平、帮助集团校发展的有效方法之一由于经费投入、地域差别、生源质量、师资力量、教学决策等因素的影响,学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明显,从而出现了一些薄弱学校。
尽管政府的投入使得硬件上的差别越来越小,但生源改变还得一个过程。
集团化办学可以依靠优质校(集团校)的管理理念、师资、资源来减小集团校中薄弱学校的现状,同时这也是解决基础教育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和教育选择性需求日趋强烈所应该采取的必然举措。
它对于推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多优质教育要求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优势互补。
一校多区、一校多校的“孵化模式”采取抱团发展的方式可以促进基础教育优质而均衡的发展。
二、要实现集团化办学效益最大化,必须追求深度融合实现教育的抱团优势,提高集团化办学的整体效益必须追求教育集团内部各校之间的深度融合。
首先,要做到集团校之间核心的办学理念的融合。
在发展方向、思想认识、核心理念、价值诉求上达到高度一致,才能实现集团校内部的深度融合,提高集团学校的凝聚力,为学校管理、协作、发展、提升提供基础性保障。
其次,要将优质学校的管理机制拓展输出,使其他学校能够共享核心学校的管理经验,借鉴、吸纳、融合优质学校高效的管理,并结合学校实际,提高校本运行机制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论集团化办学的优势及困境
论集团化办学的优势及困境标签:集团化办学;优势;困境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是指由两所或两所以上的学校以不同的形式组合而成的教育共同体,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发展。
它是我国近年来义务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
笔者工作的学校以集团总校为主体,其他成员校作为集团总校的组成部分,成员校的人、财、物全部划入总校受总校支配。
从教育集团的内部结构上来看,学校形成了“名校+新校”,“名校+弱校”的办学架构,以总校为依托,兼并一所弱校,在新区新建一所新校,三校教学行政工作统一,教师资源共享,一起办学。
在这一模式中,名校的成功经验可以直接在新校中运用,推行的阻力相对较小。
名校发挥在师资、教学设备等方面的优势,帮助薄弱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水平。
本文基于笔者所处学校环境,来谈一谈集团化办学在实现教育公平化中所起到的作用及面临的困境。
一、集团化办学的优势1.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学校集团成立几年来,在办学上取得了初步成效,提高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率,从各个层面对教育资源进行了合理配置。
本部长期以来作为本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学教育的领军学校,有着过硬的教学质量、强大的师资力量和优越的教学环境。
而弱校虽然与总校同处在本市中心城区同一街道,但在合并之前长期处于生源差、班级少、教师积极性不高、教育质量差、不受社会认可的状态。
在合并之后,弱校原来的校址作为九年级学生的分校区,总校根据需要均等分配教师资源和学生资源,统一办学。
通过平等对待和补偿弱者的原则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均衡了学区内学生的教育机会和受教育权。
在合并弱校后,学校在新区新建了一个分校区,学校环境条件一流,主要面向新区生源招生,三校区在总校的领导下一体办学,初步实现了教育资源的数量均衡目标,使资源、学生等得到合理分配。
2. 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新的均衡将满足受教育者最基本的教育需求,缓解教育资源在供给和需求上严重失衡的矛盾。
学校教育集团首先十分注重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教育集团重视外来优秀师资力量的吸引,广纳贤能之士,增强自身的“造血”能力。
关于集团化办学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关于集团化办学的几点认识与思考集团化办学可简单理解为由两所或多所学校组成的教育联合体。
通过本次考察,结合自身办学风闻思考,集团化办学行业有三种模式:一为教育集团;二为教育联盟;三为教育共同体。
由此三种模式也可并存。
就本次考察结合自身理解将三种办学模式汇报如下:一、教育集团教育集团是以一所老牌优质学校为核心,附属一所或几所学校(其中一般有民办学校)所形成的一体化办学模式。
几所学校校址相对独立,学校法人、人事及财务在形式上也独立存在,但办学理念、运行模式相统一,主要是学校管理层思想高度统一,几所附属学校均要服务于核心学校。
例:XXX为上海宝山区公办普通高中之首。
办学规模为八轨制。
按规定每年招生人数为320人(班容量最大40人)。
行知中学面向宝山区招生,办学规模难以满足宝山区优质生源入学需求,招生人数特别是择校生为数严格限制,如果行知中学独立存在,已达地区办学顶峰。
其附属的行中中学为行知中学校办工厂变革产生,由行知中学购买土地,实施建设所办的一所民办XXX校校长由行知中学一名副校长担任。
管理两校统一,解决了XXX录取分数线且相对优秀的初中毕业生的升学问题。
另外,凭借行知中学之名,社会出资创建了行知二中,为一所独立民办初中。
该校校长聘请行知中学退休校长担任。
办学理念与教学模式与行知相同。
每年向XXX输送大批优秀学生。
在宝山区已形成以行知中学为核心,XXX与行知二中的优质教育资源,更加规范招生与经费问题。
再如XXX(民办),云北诛仙二(民办)三校一体,XXX校长兼任两所民办中学董事长,并各由一名副校长出任两所民办校校长。
教育集团另一种模式大多为民办学校,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集团总领又分级部管理。
例如XXX。
二、教育联盟教育同盟为一种大校带小校,强校带弱校的一种效劳提升模式,例如XXX,该校为上海市四大名校(普通高中)之一,为十轨制办学,在校生1200人。
其办学理念,办学效益与国际接轨,走在了中国普通高中教育前列,为体现其社会效益,以XXX效劳带动部分薄弱校,实施教育同盟战略,如同盟较偏僻中XXX,XXX10名以上管理团队和骨干教师赴XXX支教效劳,改变管理模式,办学理念,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成效显著,在XXX成功同盟之后,又有多所薄弱高中请求同盟效劳。
集团化办学的几点建议对集团化办学的建议范文
2022集团化办学的几点建议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事业也在逐步改革和发展。
集团化办学作为教育现代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已逐渐成为很多地区教育改革的重点和方向。
在集团化办学的实践中,我有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今后的集团化办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明确目的和定位集团化办学应该明确自己的目的和定位。
对于不同的地区和学校,集团化办学的目的和定位也会存在差异。
在实践中,有些地区和学校倾向于将集团化办学作为一种资源整合和优化的手段,着重在课程资源、师资资源以及硬件设施等方面的整合。
有些地区和学校则将集团化办学作为一种协作和合作的机制,着重在管理模式、教学方式、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协作和合作。
无论是哪种定位,集团化办学都应该体现出其独特的价值和优势。
二、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是集团化办学的核心。
集团化办学牵涉到多个学校、多个领导层级、多个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合作,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管理机制,集团化办学就可能会出现混乱和失控的局面。
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管理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管理机制应该从多个方面入手,比如学校之间的职能划分、人员配置、资源调配、协作机制、信息共享等。
在管理机制的建立过程中,需要参考相关的政策法规和实践经验,构建适合自己的集团化管理模式。
三、加强教学资源共享教学资源是集团化办学的关键所在。
集团化办学的核心在于资源共享,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调配,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因此,加强教学资源的共享是非常必要的。
在集团化办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1.课程资源共享。
学校之间可以进行课程资源的共享,比如将一些优质的教学课件、视频资源和在线学习资料进行共享,使得每个学校都能够利用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2.教学设施共享。
集团化学校可以合理利用各自学校的教学设施,比如实验室、教学楼、体育场馆等,进行设施的共享和利用。
3.师资资源共享。
集团化学校可以将各自学校的优秀教师进行跨学校的互动和交流,共同研究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集团化办学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集团化办学管理的思考与实践随着中国的高等教育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国家教育政策的不断发展,高校也在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与挑战。
其中之一就是如何更好地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推进集团式办学管理。
集团式办学管理,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内部资源整合和外部资源优化,将多所高校纳入一个整体化的体系中,共同实现“优化资源、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标。
这种管理模式在国外已被广泛应用,近年来也逐渐在国内高校流行起来。
那么,如何推行集团式办学管理呢?首先是内部资源整合。
高校内部可能存在着许多资源重复利用和浪费的情况,需要通过整合优化资源,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比如,多所高校可以组建共同的实验室、技术中心、图书馆等基础设施,共享教师、教育资源等。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还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优化服务质量,提高学生的教学水平。
其次是外部资源优化。
集团式办学管理不仅要在高校内部加强合作,也需要在高校外部寻找合作机会,利用好社会资源。
比如,可以与各类科研机构、工业企业、医疗机构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从而推动教学和科研的协同发展。
通过与社会资源进行协同,高校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为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更多的支持。
最后是通过集团式办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
通过整合内部资源和优化外部资源,高校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质整合,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通过集团式办学管理,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课程的共建、教师的互评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实现课程质量的提升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同时,集团化管理可以实现教育质量的标准化和统一化,避免高校间相互竞争和博弈,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
经过上述整合,高校可以实现更加优质的教育和教学资源,推动教育和教学的协同发展,提高办学质量和服务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推行集团式办学管理,需要高校具有足够的管理水平和组织能力。
同时,也需要高校共同合作,做好资源整合和优化。
只有通过齐心协力,才能达到集团式办学管理的最终目标。
总之,集团式办学管理是现代高校管理模式的一种创新,更好地发挥高校的优势资源,推动教育和科研的协同发展,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已经成为国内外高校各大高校的发展趋势。
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核心竞争力: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
-017-2023年第18期(总第358期)理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更好更公平教育的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教育发展,是新时代我国教育领域面临的主要矛盾[1]。
目前,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
在此背景下,集团化办学应运而生。
集团化办学依托名校办学成果,以优势学校为集团龙头带领多所弱势学校实现共同发展,从而促进区域内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当前我国集团化办学模式呈现多样化趋势,办学目标也从单一的教育均衡发展走向优质均衡发展。
目前的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主要由政府行政干预,以“名校+新校”“优校+弱校”等形式组建补差、嫁接、共生等多种模式的教育集团[2],通过对单体学校组织结构与资源的重组而辐射名校教育资源,提高成员学校的办学竞争力。
虽然集团化办学如火如荼,但在办学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阻碍了集团化办学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本文对此展开探讨和分析。
一、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竞争力是各竞争力要素配合运行的产物,是竞争优势的产物,是一种能力[3]。
所谓的核心竞争力,是指能够在组织发展过程中起到主导推动作用的因素。
在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中,核心竞争力指教育集团在打破传统单体学校办学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各主要竞争力要素的整体配合,形成的整体性办学优势。
核心竞争力能够提升集团化办学主体的积极性,推动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使得教育集团在众多学校中脱颖而出。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集团学校的功能是将设施环境、资金投入等物质资源与知识文化、行为规范等文化资源,通过“集团教师”这一组织资源进行有效转化,作用于教育对象,从而提高人力资本水平。
具体来说,教育资源包括物质资源、组织资源与文化资源,集团化办学需要通过优化这三方面的资源配置来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办学质量整体提升。
而当集团化办学各个主要竞争力要素无法在集团合作层面进行有效配合时,集团化办学就难以发挥核心学校资源配置的带动效应,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核心竞争力弱化的原因分析(一)核心学校优质教育资源被稀释随着办学进程的加快与集团规模的扩张,核心学校一味地向外输出本校优质教育资源,会造成有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核心竞争力: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曾思萁摘 要:集团化办学核心竞争力是在打破传统单体学校办学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各主要竞争力要素的整体配合,形成的集团化办学特有优势。
关于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若干思考
关于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若干思考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集团化办学在我国应运而生;遵循规律、大胆探索、协同改革,对于集团化办学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集团化办学助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入21世纪,我国教育普及化程度不断提高,改革成效显着;同时,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矛盾凸显,辅导热、办班热、择校风等违背教育规律和教育公平的现象屡禁不止;提高教育质量,办好每一所学校,使孩子们全面发展、健康快乐地成长,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任务;集团化办学最初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是一种以契约为纽带构建的大规模多层次组织形态,是通过优势互补或以强带弱,推进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的办学模式;它使传统学校由单一封闭走向联合开放,推动着学校组织变革;在很多地方,实施集团化办学已经成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重要举措,并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模式和学校品牌;第二,集团化办学要鼓励多样化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可以概括为三类:名校加薄弱学校、名校加新建学校、名校加民办学校;其共同特点是通过组织重构和资源重组,输出名校的办学理念、管理方式、优秀文化和优良师资,带动薄弱学校、新建学校或民办学校共同发展,在较短时期内提高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集团化办学的内部治理结构可以归纳为三种:一是紧密型关系,实行集团总校校长负责制,集团内各成员校不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人财物由总校统一调配;二是松散型关系,实行名校校长领衔制,集团内各成员校依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支配人财物;三是复合型关系,兼具紧密型教育集团和松散型教育集团的特点;要根据办学需求和区域教育资源现状,探索灵活多样的集团化办学模式,可以是上述办学模式的一种,也可以尝试新的办学模式和内部治理结构;还应指出,集团化办学是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一种模式,但不是唯一有效的模式;我国教育人口众多,区域、城乡、学校间差异较大,要坚持因地制宜,倡导首创精神,探索多样化的办学新模式,避免一刀切、走形式、一哄而上;改革成功的标准是,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学生真正受益,家长和社会认可;第三,集团化办学要尊重规律长期积累;我国教育集团发展的时间较短,集团化办学的理论建构比较薄弱,实践经验积累不足,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一是提倡优势互补,促进合作共赢;今后,教育集团成员校之间的关系将由创建初期的抱团发展,转变为多元主体参与下的共享、联动和创生,即基于个性的资源共享、基于共赢的成员联动和基于自主的协同创生;这种发展方式必须是系统的集成和优化,需要以教育集团成员校之间的互利合作为前提,做好集团文化认同和整合工作,从而实现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合作共赢;二是坚持和而不同,注重特色发展;集团化办学以一所名校为龙头,带动区域内若干所学校共同发展,“龙头”学校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足够的支撑实力;“拉郎配”会导致“削峰填谷”,甚至会“稀释”优质教育资源;要避免“同质化”现象,尊重集团内各成员校的历史,挖掘每个成员校在独特的发展环境中形成的特色,在相对独立发展的基础上实现集团整体的优质化;三是遵循教育规律,注重长期积累;精良教师队伍的建设,优良办学传统、校园文化和校风学风以及鲜明办学特色的形成,需要长期积淀、厚积薄发,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用钱简单堆砌;集团成员校要依托名校的软环境,如文化基因、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管理经验以及办学声誉等,集中精力抓好内涵建设,使学校的文化得到重塑,制度得到完善,质量得到提升,特色得到强化;要探索集团化运作规律,在优化治理结构、建立共享机制、校长教师培训与交流等方面积极探索;要转变急功近利的绩效观和政绩观,宣传先进理念,正确引导舆论,让人民群众对改革有理性的认识和合理的期盼;。
对教育集团化办园的心得和建议
对教育集团化办园的心得和建议前阵子,我因为工作的关系,深入接触了教育集团化办园这回事儿。
这一经历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感触颇多呀!咱先来说说这集团化办园的好处。
就拿资源共享来说吧,那可真是相当给力!以前,单个幼儿园就像独自在海上漂泊的小船,有啥好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材,都只能自己慢慢摸索,能得到的帮助非常有限。
但集团化办园之后呢,情况就大不一样啦!几个幼儿园抱成一团,变成了一艘大大的航母。
比如说,A 园研发出了一套特别棒的幼儿音乐启蒙课程,那其他园就能迅速引进,不用再费时费力地自己琢磨。
而且,不仅是课程,像教学设备、优秀的教师培训资源等等,都能在各个园之间流通共享。
这对于提升整体的教育质量,那效果简直是立竿见影!再说说教师队伍的建设。
以前在单个小幼儿园里,老师们交流学习的机会少得可怜。
但集团化之后,经常会组织各种教师培训、交流活动。
我就亲眼见过一次,那场面可热闹啦!来自不同园的老师们聚在一起,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和小妙招。
有的老师分享怎么让调皮的孩子安静下来听故事,有的老师分享怎么引导胆小的孩子勇敢表达自己。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那氛围,就像一家人在热热闹闹地讨论怎么把家里的日子过得更好。
而且,集团还会请来专家给老师们做讲座,传授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这对于老师们来说,就像是久旱逢甘霖,能让他们不断充实自己,提高教学水平。
不过,这集团化办园也不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我就发现,有时候因为要统一管理,各个园的特色就容易被忽视。
比如说,B 园原本是以美术教育为特色,孩子们的画作经常在各种比赛中获奖。
但集团化之后,为了追求整体的统一标准,B 园不得不减少美术课程的时间,把更多精力放在集团规定的统一课程上。
结果呢,原本的特色渐渐被削弱,孩子们在美术方面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这让我觉得挺可惜的,每个园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要是因为集团化就把这些闪光点给磨灭了,那岂不是得不偿失?还有啊,集团化办园在管理上有时候也会出现“鞭长莫及”的情况。
集团化办学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集团化办学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集团化办学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标题,写一篇文章:集团化办学是指多所学校通过组成集团,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
这种办学模式旨在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改革,但在实践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
集团化办学需要解决统一管理与学校个性发展之间的矛盾。
集团化办学要求各个学校遵循统一的管理制度和课程标准,这可能会导致学校个性的丧失和教育模式的单一化。
一些学校可能由于自身的特色和优势而希望保留一定的独立性,但这与集团化办学的要求相冲突。
如何在统一管理的前提下保持学校的特色和个性,是集团化办学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集团化办学需要解决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在集团化办学中,不同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教育经费等资源存在差异,如何公平合理地分配这些资源,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如果资源分配不均,势必会导致教育质量差异,甚至加剧教育不公平的问题。
因此,如何确保资源公平分配、提高教育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是集团化办学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第三,集团化办学需要解决学校间协同发展的问题。
集团化办学的目的之一是通过学校间的协同合作来提高整体教育质量。
然而,由于各个学校之间的差异性和利益关系,协同发展并不容易实现。
学校之间可能存在合作意愿不强、合作机制不完善、合作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如何激发学校间的合作动力,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以实现协同发展,是集团化办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第四,集团化办学需要解决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
集团化办学要求学校之间建立起一种新的管理体制,涉及到组织架构、权力分配、管理流程等方面的改革。
这种改革需要克服传统管理体制惯性的阻力,需要各个学校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
如何推动管理体制改革,确保集团化办学能够顺利进行,是一个关键的难题。
集团化办学需要解决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
集团化办学要求学校之间共享师资资源,但现实中存在一些困难。
一方面,不同学校的师资水平存在差异,如何通过培养、引进等方式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是一个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府不应该过多地干涉具体的集团化办学事项。但应 做好健全机制 (如财政投入机制) 和监管的工作 (如 违规招生行为) ,对于集团化办学中出现的苗头性问 题,及时反应处理。第二,政府的重要任务是推动基 础教育均衡发展,集团化作为推进均衡的一个方面可 以继续探索,但不应成为唯一手段,将全部力量都投 入到集团化办学中去。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着眼 于推动未纳入教育集团学校的多元化发展、内涵发 展。第三,加大教育管理的去行政化力度。我国政府 在简政放权方面做出了极大的努力,但政府仍然管理 一些不该管的束缚生产力的事,教育行政部门尤甚。 在教育管理去行政化方面,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多 种途径推进管办评分离、政府职能转变。 教育集团方面,在现阶段主要有以下几个着力 点: 一是发挥标准化管理的优势,避免集团管理“行 政化” 。集团管理有其天然的优势,如管理决策、财 务控制、目标管理、综合服务、人力资源开发、教学 研究、教学服务等方面都更为专业。这些优势应该被 充分发挥,以提高学校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和集团治理 的效率。同时,集团中的龙头学校,与其他学校之 间,应该是平等关系,并非兼并后的隶属关系,龙头 学校不应向其他学校发布行政命令。集团内各学校之 间应多样化发展,既共享资源、统一管理,又各有优 势、共同发展 (即管理集团化,发展多样化) 。 二是通过明确目标,建立机制,达到集团内学校 之间的良性互动。一方面,拥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目 标追求,更能够达到文化和理念上的互相认同,教育 集团中的各个学校,都应明确集团化发展的核心任 务,由此达成良性互动的认识基础。另一方面,集团 要有统一的互惠互动机制设计,包括师资的流动、课 程的共同开发、办学经验和教研成果的交流、教育教 学设施的互补等,这是集团内学校间良性互动的制度 保障。由此,实现共同发展,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而 做出贡献。 三是对信息技术的影响要更加重视。集团化办学 区域分散所带来的管理、联系等信息交流问题,在现
过长期的积淀而形成的优质且稀有的公共资源。集团 化办学的出发点是实现优质公办学校资源的效益最大 化,辐射带动周边学校,合作发展;让更多人共享优 质资源,合作育人,对教育均衡起到促进作用。 集团化办学究竟能否达到这样的作用? “集团 化”本身是经济领域的概念和做法,为的是通过兼 并、重组等,扩大自身优势,实现规模经济,提高竞 争能力。它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竞争能力 (同时也会加 剧竞争) 。但基础教育的学校发展不是为了竞争,根 本目的完全不同。集团化发展是否适合基础教育?很 多人对此存疑。 教育方面,集团化已经认可的是在职业教育领 域,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会让资源和力量更聚集,更 有利于合作,而基础教育领域的教育集团,与职业教 育集团有着现实上的根本不同,即同一区域内的基础 教育学校十几倍于职业教育学校。基础教育集团不可 能涵盖区域内所有的中小学,这对集团辐射不到的薄 弱学校来说是雪上加霜。更何况在办学实践中,由于 本身力量强、资源丰,又加上集团化办学契合了一些 地方政府功利化的教育政绩观,有的教育集团扩校 园、并他校、挖名师、抢生源,极大地偏离了办学初 衷,不但没有对教育均衡起到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 上加剧了“择校”行为。 我想,这是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极大争议所 在。可供印证的是,国家政策层面出台了 《关于深入 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 ,但在任何一个文 件或领导讲话中,没有出现过基础教育领域集团化办 学的字眼。
一、对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仍存在争议
优质的公办学校 (可称“强校” ,不宜提“名 校”) 是社会支持、政府扶持等多方力量作用下,经
8
[2016 年第 21 期]
教育思想
线” ,什么不可为,什么界限不可逾越。确定好后,
二、集团的管理运转问题颇多
一些教育集团从最初的低调实践到做大了规模和 做出了成绩,就引来了一批“模仿者” 。形式复制、 经验照搬,殊不知这些成功者的背后,需要大量的前 期对办学基础和可行性的论证、对不同校园文化的融 合、对双方统一认识的磨合等,是有了这些基础才进 行深度合作,才联合组建集团的,应该说各有优势, 合作互补,共同发展是最初的教育集团的模式。但 “模仿者”追求短期成果、追求新闻热度和政绩,通 过行政命令大力推行,或强行组团,或干预进度,这 样组成的集团只是名义上的“集团”而已,在实际运 转中难以真正融合,实现共同发展。 集团化管理不失为一种现代化的教育管理手段。 如果集团内部的各个学校都能统一管理,显然就能将 更多地精力投入到教学、教研工作中去。但是,目前 的集团管理愈加有行政化趋势,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和 学校之间的又一道行政屏障。由此带来的政策迟滞不 说,一些教育集团还发布了过多过重的“行政”命 令,加重了学校的负担,干扰了学校本就有限的精力。 警惕教育集团无限的自我膨胀。在集团化办学的 实践探索过程中,并无明确的限制和禁止,有的教育 集团开始举办民办学校和国际学校。在目前 《民办教 育促进法修正案》 还未出台,未明确分类管理的政策 情况下,以公办学校为基础而形成的教育集团,难以 保证在举办民办学校的过程中不出现变相盈利、违规 取酬、公共资源外流等问题。 同时,集团化发展带来的思维定势及僵化、集团 内学校同质化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我认为,集团化办学虽然有质疑之声和问题存 在,但它仍不失为一种有益探索。在创新和探索方 面,我们不怕走错路,怕的是不敢走路和没人敢走 路。教育人也希望找到集团化办学存在的真问题,探 讨出解决办法,让这项探索能够继续下去,良性发 展,并期望它能取得更大的成效。 针对以上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推动解决: 地方政府方面,第一,要定好集团化办学的“红
教育思想
对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问题的思考
姚 炜 (北京市睿升学校)
摘要:为了不断地提高现有的优质教育资源的使 用效率,促进和实现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均衡发展, 一些地方进行了集团化办学探索。但是,时至今日, 对集团化办学一直争议不断,这其实反映了教育集团 内部的管理运转的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要从两 个方面来推动解决:一是地纳入教育集团学校的 多元化发展、内涵发展;加大教育管理的去行政化力 度。二是教育集团要发挥标准化管理的优势,避免集 团管理“行政化” ;通过明确目标,建立机制,达到 集团内学校之间的良性互动;对信息技术的影响要更 加重视。教育集团追求的应该是达到最佳办学规模, 而不要追求最大办学规模。 关键词: 教育;集团化办学;学校;教育管理; 均衡 基础教育领域的集团化办学是一项出自基层学校 的探索,逐渐转变为有地方政府介入的制度创新和区 域内的组织行为。它从兴起之初就引起了方方面面的 关注,有赞同、有质疑、有争论。 十余年来,我国各地涌现了一批卓有成效的教育 集团。但在集团化办学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仍然存 在很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