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液相色谱技术导论

合集下载

液相色谱法ppt课件

液相色谱法ppt课件
二、液相色谱分离原理及分类 和气相色谱一样,液相色谱分离系统也由两相——固定
相和流动相组成。液相色谱的固定相可以是吸附剂、化学键 合固定相(或在惰性载体表面涂上一层液膜)、离子交换树 脂或多孔性凝胶;流动相是各种溶剂。被分离混合物由流动 相液体推动进入色谱柱。根据各组分在固定相及流动相中的 吸附能力、分配系数、离子交换作用或分子尺寸大小的差异 进行分离。色谱分离的实质是样品分子(以下称溶质)与溶
分子筛及聚酰胺等。非极性吸附剂最常见的是活性炭。 极性吸附剂可进一步分为酸性吸附剂和碱性吸附剂。酸性
吸附剂包括硅胶和硅酸镁等,碱性吸附剂有氧化铝、氧化
21
第四节 液—固色谱法
镁和聚酰胺等。酸性吸附剂适于分离碱,如脂肪胺和芳香胺。 碱性吸附剂则适于分离酸性溶质,如酚、羧和吡咯衍生物等。
各种吸附剂中,最常用的吸附剂是硅胶,其次是氧化铝。
5
第一节 概 述
等,作为分析时选择余地大;而气相色谱并不可 能的。
③ 液相色谱通常在室温下操作,较低的温度,一般 有利于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 (3)由于液体的扩散性比气体的小105倍,因此,溶质 在液相中的传质速率慢,柱外效应就显得特别重要;而 在气相色谱中,柱外区域扩张可以忽略不计。 (4)液相色谱中制备样品简单,回收样品也比较容易, 而且回收是定量的,适合于大量制备。但液相色谱尚缺 乏通用的检测器,仪器比较复杂,价格昂贵。在实际应 用中,这两种色谱技术是互相补充的。
所用的固定相柱效低,分析周期长。而现代液相色谱法引用 了气相色谱的理论,流动相改为高压输送(最高输送压力可 达4.9107Pa);谱(每米塔板数可达几 万或几十万);同时柱后连有高灵敏度的检测器,可对流
1
第一节 概 述
出物进行连续检测。因此,高效液相色谱具有分析速度快、 分离效能高、自动化等特点。所以人们称它为高压、高速、 高效或现代液相色谱法。

液相色谱的基础知识及应用

液相色谱的基础知识及应用
保留时间,达到分离的目的。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hemical Resource Engineering
样品组分分离情况
❖ A. 样品与色谱柱固定相无任何作用
▪ 三种样品在 t0 时间流出,
▪ 无保留
▪ 无保留时间
❖ B. 样品组分保留时间一致
▪ 与色谱柱作用力相同
❖ C. 样品组分保留时间不一致
品产生保留的一相。
❖ 流动相(mobile phase):带动样品向前移动的另一相。
❖ 色谱法:是一种物理化学分离方法,它利用不同组分与两相(固定
相和流动相)之间的作用力(分配、吸附、离子交换等)的差别,样
品在两相中做相对移动时,各组分在两相间进行多次平衡,使不同物
质达到相互分离。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hemical Resource Engineering
Chromatography
色谱
M.S. Tswett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hemical Resource Engineering
1.2 色谱的定义
❖ IUPAC definition of chromatography (1993) :
Chromatography is a physical method of separation in
2. 色谱方法基本原理
❖色谱的主要理论
▪ 热力学理论
• 以相的平衡观点研究色谱过程
• 塔板理论为代表 (Martin & Synge)
▪ 动力学理论
• 以动力学观点研究各种动力学因素对色谱峰的影响
• Van Deemter 方程为代表

《液相色谱技术》课件

《液相色谱技术》课件
通过液相色谱技术,可以检测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如农药、酚类等,为环境治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生态毒理学研究
液相色谱技术可以用于研究环境污染物对生物体的毒理学效应,有助于了解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危害。
液相色谱技术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HPLC是液相色谱技术中的一种,具有高分离效能、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HPLC的分离柱、检测器等关键部件也在不断改进,提高了分离效果和检测灵敏度。
智能化与自动化:随着机器人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液相色谱技术的操作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未来的液相色谱仪将更加便捷、高效,能够实现自动化进样、自动优化分离条件等功能,大大提高分析效率。
感谢观看
THANKS
流动相的准备与更换
根据实验要求,准备好适量的流动相,并定期更换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定期清洗进样器、色谱柱和检测器,保持仪器表面清洁。
日常保养
定期校准
常见故障排除
对仪器进行定期校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遇到问题时,应先检查电源、管线连接等基本情况,再根据仪器手册排查故障。
03
02
01
液相色谱技术的实验设计
色谱柱
检测色谱柱流出的组分,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便于记录和检测。
检测器
用于采集、处理、分析和存储色谱数据。
数据处理系统
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集色谱数据,进行峰识别、定量和合适的流速、检测波长等参数,开始色谱分离。
进样
将样品注入进样器,设定进样量,启动进样程序。
准备工作
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准备好流动相、色谱柱和样品。
样品前处理的挑战:液相色谱技术对于样品的要求较高,需要进行适当的前处理以去除杂质、提高分离效果。目前常用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包括沉淀、萃取、吸附等,但这些方法操作繁琐、耗时长且效果不稳定。为解决这一问题,新型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如固相萃取、免疫吸附等正在不断发展,以提高样品处理的效率和效果。

现代农业仪器分析课件11章液相色谱

现代农业仪器分析课件11章液相色谱

分子量 >2000 SEC
溶于水,不 解离成离子
溶于烃类
溶于醇类
溶于氯仿、 二氯甲烷
正相色谱 液固吸附色谱
反相色谱 正相/吸附色谱
选择分析方法的一般规律:
液-固色谱 对不同官能团、异构体具有较好的 分离性能。 液-液色谱 用于分离同系物,其中反相色谱有 利于非极性组分的分离;正相色谱有利于极性组 分的分离。
]n ]n
流动相的pH > 7.5时,不能选择硅胶作为吸附剂。 流动相的pH < 6.5时,不能选择氧化铝作为吸附剂。 受非线性等温吸附的影响,峰拖尾现象较严重。 适用于分离几何异构体、族分离和制备色谱。 不适合于强极性离子型组分、同系物的分离。
二、液-液分配色谱(LLC)/化学键合相色谱
原理:利用组分在互不相溶的二相间的分配系数K 不同实现组分的分离。 化学键合相色谱的分离机制既不是典型的吸附过程, 也不是典型的分配过程;键合固定相的表面覆盖率 大小决定了分离过程是以吸附过程为主,还是以分 配过程为主。 化学键合固定相稳定,不易流失,适用于分离容量 因子范围宽的样品。 载体表面键合各种极性的有机分子,对各种样品的 分离提供了良好的选择性。
§11.3 高效液相色谱仪器
储液器
高压泵
梯度淋 洗装置
高压输液系统
压力表
进样系统
进样器
分离系统

谱 柱
记录仪
终端显示
馏分收 集器
恒温装置
检测器
检测系统
一、高压输液系统——贮液器
作用:用于贮存和提供流动相 材料:一般是以玻璃、聚四氟乙烯或不锈钢 容积:0.5-2L为宜 要求:贮液罐应密闭,以防溶剂蒸发引起流动相组
二、液相色谱流动相

现代液相色谱技术导论自动进样器

现代液相色谱技术导论自动进样器

现代液相色谱技术导论•自动进样器六通口进样阀六通口(SiX-PortinjeCtiOnVa1Ves)、回转阀是最常见的进样器类型。

阀门处在载样(1oad)的位置时,样品和废液的口分别与进样环(1oop)的两端连接,而泵和柱子则连接在一起。

为了进样样品,回转阀要移到进样(inject)的位置,此时进样环里所含的物质就被送入柱子中;同时,样品的入口和废液的出口连接在一起用于冲洗的目的,若有必要的话。

一个聚合物制成的同转密封垫圈用来连接三对接头。

阀门的回转密封垫圈通常是用含氟聚合物或者PEEK制成的,同时也包含其他额外的物质来提高结构的完整性。

用于制造回转密封垫圈的PEEK 混合材料与用在挤压PEEK管线的不同,所以不存在任何与四氢吠喃和氯化溶剂的兼容问题。

填充•进样环进样填充-进样环进样模式下,进样样品的体积是由样品进样环的体积来控制的。

假如样品的进样环被校正过而且能够被样品溶液装满,那么填充-进样环的进样方式就能非常准确和精确。

更换样品进样环非常不方便,因此如果进样的样品体积需要经常更换,那么填充-进样的进样操式一般就不适用了。

部分进样环进样这个操作的操作和填充-进样的模式是一样的,除了进样环的体积要比进样体积大,并且测量的样品量必须全部放在进样环之外。

在进入柱子之前,如果样品要流过进样环的大部分体积,就会出现不想要的谱带加宽的问题。

如果样品的吸取和进样环的注满是精确和准确的,而假如只有少于一半的进样环体积被使用了,那么部分进样环的进样也能非常精确和准确。

对于手动进样来说,最好能保持进样体积恒定不变,以进样W50%或者2200%进样环体积的样品来最大化准确度。

自动进样器的设计很多自动进样器能达到样品进样体积25μ1时峰面积的RSD<0.5%的效果。

进样-体积的准确度可能会低于这个水平,原因是样品进样器或者进样环的校正出现偏差。

由于层流效应导致的进样环填充不完全也可以引入体积差。

通常进样的精确度要比准确度重要,因为可以使用标准品或者校正品来弥补这个准确度的误差。

第三章液相色谱法

第三章液相色谱法
7/22/2020
反相色谱法
一般用非极性固定相(如C18、C8);流动相为水或缓冲液,常加入 甲醇、乙腈、异丙醇、丙酮、四氢呋喃等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以调节 保留时间。适用于分离非极性和极性较弱的化合物。RPC在现代液相 色谱中应用最为广泛,据统计,它占整个HPLC应用的80%左右。 随着柱填料的快速发展,反相色谱法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现已应用 于某些无机样品或易解离样品的分析。为控制样品在分析过程的解离, 常用缓冲液控制流动相的pH值。但需要注意的是,C18和C8使用的 pH值通常为2.5~7.5(2~8),太高的pH值会使硅胶溶解,太低的pH 值会使键合的烷基脱落。有报告新商品柱可在pH 1.5~10范围操作。
7/22/2020
例如:固定相为非极性键合相,流动相为水溶液, 于流动相中加入与待测离子X+有相反电荷的离子Y-
X+水相 + Y-水相
X+Y-有机相
由于离子对XY具有疏水性,因而被非极性固定 相提取。其它待测离子A1,A2...因与B离子间的 成对能力不同,而形成不同疏水性的离子对,使 得各待测物在柱内的保留值不同,从而达到分离 的目的。
7/22/2020
• ①流动相传质阻抗Hm=Cmdp2u/Dm,Cm为常数。这是由于在一个流 路中流路中心和边缘的流速不等所致。靠近填充颗粒的流动相流速较 慢,而中心较快,处于中心的分子还未来得及与固定相达到分配平衡 就随流动相前移,因而产生峰展宽。
• ②静态流动相传质阻抗Hsm=Csmdp2u/Dm,Csm为常数。这是由于溶 质分子进入处于固定相孔穴内的静止流动相中,晚回到流路中而引起 峰展宽。Hsm对峰展宽的影响在整个传质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固定 相的颗粒越小,微孔孔径越大,传质阻力就越小,传质速率越高。所 以改进固定相结构,减小静态流动相传质阻力,是提高液相色谱柱效 的关键。

现代分离技术——高效液相色谱(HPLC)课件

现代分离技术——高效液相色谱(HPLC)课件

三、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组成
其组成部件主要包括:储液罐、高压输液泵、进样装置 、色谱柱、检测器、记录仪、数据处理装置等。
1、流动相及储液罐 (1)流动相在使用前需经脱气处理 (2)流动相放入储液罐前需经0.45μm滤膜过滤 (3)储液罐材料耐腐蚀、使用过程宜密闭 (4)进行梯度洗脱时,流动相纯度要高、互溶性 要好,同时应选择对溶剂组成不敏感的检测器
3、样品溶液的处理
样品溶液如有沉淀应过滤或离心除去,如含脂 类可高速离心或通过Sephadex G-15短柱除去。 样品的粘度不可大,含蛋白超过4%,粘度高影 响分离效果。上柱样品液的体积根据凝胶床体积 的分离要求确定。分离蛋白质样品的体积为凝胶 床的1-4%(一般约0.5-2ml),进行分族分离时 样品液可为凝胶床的10%,在蛋白质溶液除盐时 ,样品可达凝胶床的20-30%。 分级分离样品体 积要小,使样品层尽可能窄,洗脱出的峰形较好 。
2、凝胶的制备
商品凝胶是干燥的颗粒使用前需直接在欲使用 的洗脱液中膨胀。为了加速膨胀,可用加热法, 即在沸水浴中将湿凝胶逐渐升温至近沸,这样可 大大中速膨胀,通常在1-2小时内即可完成。特 别是在使用软胶时, 自然膨胀需24小时至数天 ,而用加热法在几小时内就可完成。这种方法不 但节约时间,而且还可消毒,除去凝胶中污染的 细菌和排除胶内的空气。
(5)高交联度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
2、配位体
(1)染料配位体
三嗪染料配位体:此类染料结构与酶的天然底物 结构相似,故可与酶或蛋白质的活性位点结合。 如人血清白蛋白的纯化
(2)定位金属离子配位体

(3)包合配合物配位体
(4)生物特效配位体
(5)共价配位体
三、流动相
1、非选择性洗脱法

液相色谱基本原理与应用ppt课件

液相色谱基本原理与应用ppt课件
一、液相色谱定义
高效液相色谱是在经典液相色谱基础上, 引入了气相色谱的理论,在技术上采用了 高压泵、高效固定相和高灵敏度检测器, 因而具备速度快、效率高、灵敏度高、操 作自动化的特点。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三、HPLC在各领域的主要应用
• 环境:常见多环芳烃、多氯联苯、硝基化 合物、酚类化合物、邻苯二甲酸脂、有机 农药等。
• 农业:土壤矿物成分、肥料、饲料添加剂、 茶叶等农产品中无机和有机成分等。
• 食品:有机酸、氨基酸、糖、维生素、脂 肪酸、香料、甜味剂、防腐剂、人工色素、 病原微生物、霉菌毒素、多核芳烃等。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多环芳烃标准品色谱图
mV 900
萘 苊
800
700
600
二 苯 并a,h蒽 苯 并g,h,i苝 茚 苯1,2,3-cd苝
苯 并a蒽 屈 苯 并b荧 蒽 苯 并k荧 蒽 苯 并a芘
500
荧蒽
苊烯
400
芴 菲
蒽 芘
300
200
100
0
3 -100
6
9
12
15
18

现代色谱法分析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化学课件)

现代色谱法分析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化学课件)

分析乙苯及二甲苯三个异构体的样品,用归一化法定量结果如下,计 算各组分百分含量。
组分 峰面积A 重量校正因子
乙苯 120 0.97
对二甲苯 75 1.00
间二甲苯 140 0.96
邻二甲苯 105 0.98
(乙苯21.15%;对二甲苯17.50%;间二甲苯31.35%;领二甲苯24.00%)
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 ——内标法
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
目录
01 面积归一化法
02 外标法
03 内标法
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
什么是定量分析方法
实质是搞清楚样品里各组分含量有多少的问题 。
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将组分分离后再分析含量 。
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案例
怎样测出食品中的添加剂是符合标准的呢?
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案例
高效液相色谱定性分析方法
目录
01 高效液相色谱法定性分析原理
02 高效液相色谱法定性分析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定性分析方法
天麻为天麻片的主药,怎么鉴别 天麻片里是否真正含有天麻呢?
功效 祛风除湿 舒筋通络 活血止痛
医学用途 治疗肢体拘挛 治疗手足麻木 治疗腰腿酸痛
高效液相色谱定性分析方法 01.定性分析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定性分析方法
课后思考
复方感冒片里主要有伪麻黄碱、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右美沙芬这四种成份,请你结合
前面所学知识,说一说如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性鉴别这四种成份呢? 如下图所示,这个样品中是否含有这四种有效成份呢?
高效液相色谱法概念
高效液相色谱法概述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介
液相色谱分析是在经典的液体柱色 谱基础上,引入了气相色谱的理论;

《液相色谱应用技术》课件

《液相色谱应用技术》课件

生物分子分析
01
02
03
蛋白质分析
液相色谱技术可以用于分 离和检测蛋白质,了解蛋 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核酸分析
通过液相色谱技术,可以 分离和检测核酸,了解基 因表达和遗传信息。
代谢物分析
利用液相色谱技术可以检 测生物体内的代谢物,了 解生物代谢过程和疾病发 生机制。
PART 04
液相色谱实验技术与方法
液相色谱与其他分离方法的比较
与气相色谱法比较
液相色谱法使用的固定相种类更 多,可分离的物质范围更广,尤 其适合于分离大分子物质和热不 稳定物质。
与薄层色谱法比较
液相色谱法的分离效率更高,分 析速度快,可实现自动化操作。
PART 02
液相色谱系统的基本构成
REPORTING
色谱柱
色谱柱是液相色谱系统的核心部 件,用于分离样品中的不同组分
《液相色谱应用技术 》ppt课件
REPORTING
• 液相色谱技术简介 • 液相色谱系统的基本构成 • 液相色谱的应用领域 • 液相色谱实验技术与方法 • 液相色谱技术的挑战与展望
目录
PART 01
液相色谱技术简介
REPORTING
定义与原理
定义
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基于不同物质在固 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平衡的差异, 实现多组分混合物的分离和分析的色 谱技术。
样品制备
对采集的样品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制备 ,以满足液相色谱分析的要求。
样品净化
去除样品中的杂质和干扰物质,提高 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样品浓缩
对样品进行浓缩处理,提高分析的灵 敏度和准确性。
色谱条件优化
色谱柱选择
流动相配制
根据样品的性质和分离要求,选择合适的 色谱柱类型和规格。

液相色谱概述与基本原理

液相色谱概述与基本原理
超高效液相色谱(UHPLC)
采用更小粒径的填料,实现更高的分离度和分析速度。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
发展反相色谱柱和洗脱液体系,增强对极性化合物的分离效果。
亲水作用色谱(HILIC)
利用亲水作用力进行分离,适用于极性化合物的分离和分析。
提高分离效率和灵敏度
新型检测器
开发和应用新型检测器,如质谱检测 器、荧光检测器等,提高检测灵敏度 和选择性。
THANKS
感谢观看
按固定相的极性分

可分为正相色谱和反相色谱。正 相色谱采用极性固定相,适用于 极性物质的分离;反相色谱采用 非极性固定相,适用于非极性物 质的分离。
03
液相色谱的应用
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分离和纯化有机化合物
液相色谱可用于分离和纯化有机化合物,如芳香烃、醇、醛、酮等, 常用于有机合成和天然产物的分离。
02
有毒有害物质分析
03
生态毒理学研究
液相色谱可用于检测工业废水、 废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为环境 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液相色谱可用于研究环境污染物 对生物体的毒性作用,为生态毒 理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04
液相色谱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技术创新和改进
高效液相色谱(HPLC)
通过改进色谱柱填料和固定相,提高分离效率和选择性。
微柱和纳升液相色谱
采用微柱和纳升液相色谱技术,降低 样品消耗量和流动相体积,提高分离 效率和灵敏度。
解决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复杂样品处理
发展样品前处理技术,如固相萃取、在 线萃取等,简化样品处理过程,提高分 析效率。
VS
多维液相色谱
采用多维液相色谱技术,实现更复杂的样 品分离和分析,提高分离效果和峰容量。

液相色谱基础理论

液相色谱基础理论

检测器的清洁和维护
定期清洁和维护检测器,确保其正常运行和 准确性。
仪器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维护
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 常运行和使用效果。
04
液相色谱的应用
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分离和纯化有机化合物
药物分析
液相色谱可用于分离和纯化有机化合 物,如芳香烃、醇类、羧酸等。
液相色谱可用于药物分析,对药物进 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保药物的质量 和安全性。
液相色谱的分类
按固定相的物理状态分类
液固色谱法(利用不溶于水的固体高分子涂层作固定相) 和液液色谱法(利用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作固定相)。
按分离机理分类
吸附色谱法、分配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凝胶色谱法 和亲和色谱法等。
按色谱柱的形式分类
填充柱和毛细管柱。填充柱是将固定相填充在不锈钢或玻 璃管内,而毛细管柱则是将固定相涂敷于多空细玻璃或石 英纤维上,制成毛细管色谱柱。
液相色谱的背景是基于不同的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不 同而实现分离的。通过选择合适的固定相和流动相,可以实现对不同物 质的分离。
液相色谱的简介
01
液相色谱是一种基于流动相和固定相 之间分配平衡的分离技术。其基本原 理是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 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从而实现各组 分的分离。
流动相和固定相
流动相
是携带样品通过色谱柱的液体,也称为淋洗液。流动相的选择对于液相色谱分 离效果至关重要,需要根据不同的分离需求选择合适的流动相。
固定相
是色谱柱中的填料,是液相色谱分离的核心部分。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 之间的分配系数存在差异,从而实现分离。常用的固定相包括硅胶、氧化铝、 活性炭、聚合物等。
液相色谱基础理论

液相色谱教程-液相色谱基础知识1

液相色谱教程-液相色谱基础知识1

什么是HPLC?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 是一种区别于经典液相色谱,基于仪器方法的高效能分离手段: 高性能色谱柱,高精度输液泵,高灵敏度检测器…– 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医药,环保,石化,生命科学,食品工业,农业…– 无论在技术上,理论上,还是在应用上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他将植物色素的石油醚提取液倒入装有碳酸钙的直立玻璃管,再加入石油醚使其自由流下,结果色素中各组份互相分离形成各种不同颜色的谱带
Tswett用希腊语chroma(色)和graphos(谱)描述他的实验方法,即现在的Chromatography(色谱法)
色谱法简介
20世纪30年代开始广泛研究和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广泛应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
什么是UPLC?
超高效液相色谱– UPLC(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 – 是区别于HPLC的液相色谱新领域
– 基于小颗粒填料和LC原理的一种创新方法– 实现超高分离度、灵敏度、分析速度–是Waters公司对液相色谱的新贡献
– HPLC的流程
HPLC的图形结果
色谱图(Chromatogram) :色谱柱流出物通过检测器时所产生的响应信号对时间的曲线图,其纵坐标为信号强度,横坐标为时间
THANK YOU
2024
1906年正式命名(见诸文献)
色谱法是一种现代的分离方法-不单是分离有色物质-不单是吸附机理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
色谱法的原理– 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份在不同的两相中溶解,分配,吸附等化学作用性能的差异,当两相作相对运动时,使各组分在两相中反复多次受到上述各作用力而达到相互分离– 两相中有一相是固定的,叫作固定相(StationaryPhase),有一相是流动的,称为流动相(Mobile Phase),流动相又叫洗脱剂,溶剂

现代液相技术

现代液相技术

简述液相色谱的现代技术和应用近年来,新颖液相色谱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在灵敏度和选择性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使得复杂生物样品中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更加准确、快速和简便。

本文将简单介绍液相色谱的现代技术发展及其应用。

1.高效液相色谱(HPLC)在液相色谱中,采用颗粒十分细的高效固定相并采用高压泵输送流动相,全部工作通过仪器来完成。

这种色谱称为高效液相色谱。

根据分离机制不同,高效液相色谱可分四大基础类型:分配色谱、吸附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色谱。

从应用的角度讲,以上四种基本类型的色谱法实际上是相互补充的。

对于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的物质的分离主要适合选用凝胶色谱;低相对分子质量的离子化合物的分离较适合选用离子交换色谱;对于极性小的非离子化合物最适用分配色谱;而对于要分离非极性物质、结构异构,以及从脂肪醇中分离脂肪族氢化合物等最好要选用吸附色谱[1]。

与传统的液相色谱法相比,高效液相色谱发展不仅具有高效快速的分析和分离技术,还有着灵敏度较强和选择性较好等方面的特点,因此被人们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当中。

1.1在中药学中的应用(1)质量控制。

中药是一个多成分(包括有机成分、微量元素成分及其络合物成分)的复杂体系,并具有多效性和整体的平衡调节性。

由于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其成分分析就变得较为困难。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分离和测定中药材和中成药的有效成分、活性成分或主要成分先进手段,它在这一领域的应用将促进我国中药质量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中药和中成药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尤其在指纹图谱质量标准研究方面已有大量文献报道。

(2)在治疗药物监测和药代动力学研究方面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同时进行分离和定量测定的优点在治疗药物检测和药物代谢动力学中体现地尤为突出。

药物的治疗效果与其及其代谢物在血液中的浓度有关。

治疗药物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在体内还有一定的残留,同样会影响人的某些生理功能,因此进行体内药物残量分析也成为近年来新药效能研究的主要内容[2]。

《液相色谱法》课件

《液相色谱法》课件

DATE
ANALYSIS
SUMMAR Y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5
液相色谱法的优化与注 意事项
实验条件的优化
1 2
流动相的选择
根据分析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流动相,如有机溶 剂、缓冲液等,以达到最佳分离效果。
流速的优化
流速对色谱分离效果有重要影响,需根据实际情 况调整流速,以达到最佳分离效果。
3
柱温的优化
柱温会影响物质的吸附和扩散速度,适当提高柱 温可以加快分析速度,但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柱 效降低。
液相色谱柱的维护与保养
使用前清洗
新柱子使用前需进行彻底清洗,以去除残留物和 污染物。
使用中维护
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清洗和再生色谱柱,以保持其 性能和寿命。
储存条件
色谱柱应存放在干燥、避光的地方,避免直接阳 光照射和高温。
反相色谱法
总结词
反相色谱法是利用非极性固定相和极性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分离物质的分离 模式。
详细描述
反相色谱法中,固定相通常是烷基键合硅胶,流动相则是极性的溶剂,如水、甲 醇等。在分离过程中,非极性或弱极性的组分更容易被固定相吸附,因此会先被 洗脱出来。
离子交换色谱法
总结词
离子交换色谱法是利用离子交换剂与溶液中的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分离物质的分离模 式。
动相。
流动相的流速和组成对分离效果 也有影响,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固定相
固定相是色谱柱中的填料,用于吸附样品中的组分。
常见的固定相有硅胶、氧化铝、活性炭等,根据不同分离需求选择合适的固定相。
固定相的粒径和性质对分离效果有影响,粒径越小,性质越均匀,分离效果越好。

液相方法开发书籍

液相方法开发书籍

液相方法开发书籍
液相方法开发的书籍有很多,以下是部分推荐:
- 《ATC 011液相色谱分析技术》:作为分析检验人员的培训教材,与高校和教材中的内容不同,增加了设备计量和维护方面的内容,是检验一线人员必须注意的地方。

- 《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及应用》(3版):比较新,介绍了很多进展和知识,理论方面讲解较为深入,但对方法开发的讲解不够深入。

- 《现代液相色谱技术导论》(3版):液相分析方法开发的经典,根据化合物性质来如何开发方法。

除此之外,《液相色谱实战宝典》也对液相色谱方法开发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该书共6章,包括绪论、液相色谱仪结构简介及故障排除、色谱工作站、液相色谱样品前处理、液相色谱方法开发和液相色谱法的应用,收集了268多个常见应用问题及解答,同时提供了很多应用实例。

第四章 现代液相色谱分离技术

第四章 现代液相色谱分离技术

第四章液相色谱分离技术第一节液相色谱仪器系统4.1.1 液相色谱仪基本组成现代液相色谱仪主要分为分析、制备、专用三种类型。

虽然各类仪器的型号很多,性能各异,应用范围不同,但是其基本组成部件是类似的,即由输液系统、进样系统、柱分离系统、检测和记录系统组成,包括溶剂贮液器、高压泵、进样器、色谱分离柱、检测器、记录仪等主要部件,见图4-1,还有梯度、温度控制器、自动进样器、数据处理装置等。

4.1.2 溶剂贮存器及溶剂脱气溶剂贮存器通常用不锈钢、玻璃或聚四氟塑料制成,体积为0.5-2升。

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盖严,以免溶剂挥发影响流动相组成比例的变化。

所有溶剂在放入溶剂瓶之前,一定要过滤。

液相色谱的流动相在进入高压泵之前,还要脱气,否则,很容易在系统的低压部分逸出气泡,气泡的出现,不仅影响色谱柱的分离效率,而且影响检测器的局限稳定性,降低灵敏度,甚至不能正常工作。

常用的脱气方法有抽真空法、吹氦法、超声波脱气法等。

真空法和超声波法分别将流动相处于一定真空度下和超声波清洗器中进行脱气;吹氦法是在表压1公斤/平方厘米,流速60ml/min的条件下保持15min,氦气将溶剂中的空气带出并使溶剂饱和。

图4-1 现代液相色谱仪结构框图4.1.3 输液系统高压泵是现代液相色谱仪的关键部件之一,其功能是将贮液器内的流动相以高压的形式连续不断地送入液路系统,使样品在色谱柱中完成分离过程。

泵的性能优劣直接关系着整个分析结果的可靠性,为得到好的分离效果,对泵有以下严格要求,输出压力高:150-300公斤/平方厘米柱入口压力,最高输出压力应达到500公斤/平方厘米。

流量范围广:分析型的在0.1-10ml/min,制备型的在10-100 ml/min。

流量稳定:流量重复性和精度在0.5%左右。

耐腐蚀:适合于各种溶剂、缓冲溶液。

其他:密封性好,泵室体积小,便于清洗,便于实现梯度洗脱。

1.气动泵是最简单的高压泵,是现代液相色谱中应用最早的一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液相色谱技术导论
现代液相色谱技术是一种高效、灵敏、准确的分析技术,它可以
用来分离、鉴定和定量分析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

它是一种综合
性的分析技术,可以用来分析复杂的混合物,并且可以在短时间
内完成分析。

现代液相色谱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分离出来,然后用检测器测量每个成分的浓度。

液相色谱技术的基本组成部
分包括柱、检测器、泵和计算机。

柱是液相色谱技术的核心部分,它由一种吸附剂组成,可以将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分离出来。


测器是用来测量每个成分的浓度的,它可以根据每个成分的特性
来测量它们的浓度。

泵是用来将混合物送入柱中的,它可以控制
混合物的流速,从而控制分离的效果。

计算机是用来控制整个液
相色谱系统的,它可以控制柱、检测器和泵的运行,并且可以将
测量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现代液相色谱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用来分析各种混合物,如药物、食品、环境样品等。

它可以用来分离、鉴定和定量分析
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并且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分析。

此外,它
还可以用来检测混合物中的有毒物质,从而为食品安全提供可靠
的保障。

现代液相色谱技术的发展也受到了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柱材料、
检测器、软件等。

柱材料的发展使得液相色谱技术可以分离更复
杂的混合物,检测器的发展使得液相色谱技术可以检测更灵敏的
成分,软件的发展使得液相色谱技术可以更快地完成分析。

综上所述,现代液相色谱技术是一种高效、灵敏、准确的分析技术,它可以用来分离、鉴定和定量分析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并且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