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胃肠镜专家共识和总结

合集下载

胃镜检查的专家共识

胃镜检查的专家共识

胃镜检查的专家共识
引言
胃镜检查是一种常用的诊断消化系统疾病的方法,但不同专家对胃镜检查的观点和建议可能存在差异。

本文旨在总结专家们对胃镜检查的共识,以提供给临床医生和患者参考。

胃镜检查的适应症
专家们一致认为,胃镜检查适用于以下情况:
- 消化道症状明显,如胃痛、呕吐、消化不良等
- 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或抗凝血药物的患者
- 长期吸烟或大量饮酒的患者
- 有胃肠道出血或贫血的患者
- 曾经有胃肠道恶性肿瘤或息肉的患者
- 其他需要进一步评估的病情,如反流性食管炎、胃炎等
胃镜检查的准备
专家们一致主张以下准备措施:
- 患者需在检查前一天晚上禁食,以保证胃肠道清洁
- 如果患者正在服用抗凝药物,应在检查前咨询医生是否需要停药
- 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暂停使用某些药物,以避免干扰检查结果
胃镜检查的操作技巧
专家们建议医生在进行胃镜检查时注意以下事项:
- 在检查前向患者解释检查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
- 使用高清晰度胃镜,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 给予足够的麻醉和镇静剂,以提供更好的患者体验
- 注意检查过程中的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 在检查后向患者详细解释检查结果,并根据需要制定治疗方案
结论
通过对专家共识的总结,我们可以得出胃镜检查在特定适应症下的重要性和准备工作的必要性。

临床医生和患者在做出胃镜检查决策时,应参考专家的建议,并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选择。

注意:本文总结的共识是基于专家们的观点和经验,但具体的检查方案应根据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讨论和决策来确定。

中国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专家共识

中国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专家共识

中国消化镜诊疗镇静/麻醉的专家共识消化道镜诊疗技术是消化道疾病最常用、最可靠的方法,但也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及不适感。

随着患者对医疗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消化镜诊疗的舒适需求也日益增加。

目前我国已有很多单位开展了镇静/麻醉下的消化镜操作,且有逐渐推广的趋势,业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但是,需要认识到,镇静/麻醉本身具有较高风险,有些并发症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我国目前尚无相关指南或专家共识。

因此,非常有必要在广泛征求消化镜和麻醉医护人员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相关的专家共识,从而规其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流程、各种消化镜镇静/麻醉、特殊人群的镇静/麻醉以及相关并发症防治等,以利于我国镇静/麻醉下消化镜诊疗工作的安全普及和推广。

消化镜诊疗镇静/麻醉的定义及目的消化镜诊疗的镇静/麻醉是指通过应用镇静药和(或)麻醉性镇痛药等以及相关技术,消除或减轻患者在接受消化镜检查或治疗过程中的疼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主观痛苦和不适感,尤其可以消除患者对再次检查的恐惧感,提高患者对消化镜的接受度,同时为镜医师创造更良好的诊疗条件。

大部分患者对消化镜操作怀有紧、焦虑和恐惧的心理,检查过程中易发生咳嗽、恶心呕吐、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等,甚至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或心搏骤停等严重并发症。

少部分患者不能耐受和配合完成消化镜操作,从而使镜医师无法明确地诊治相关疾病。

消化镜下诊疗的镇静/麻醉的目的是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焦虑和不适,从而增强患者对于镜操作的耐受性和满意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在消化镜操作过程中发生损伤和意外的风险,为消化镜医师创造最佳的诊疗条件。

消化镜诊疗镇静/麻醉的实施条件,消化镜诊疗镇静/麻醉的场所与设备要求,开展消化镜诊疗镇静/麻醉除应符合常规消化镜的基本配置要求以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1.每个诊疗单元面积不宜小于15 m2。

2.每个诊疗单元除应配置消化镜基本诊疗设备外,还应符合手术麻醉的基本配置要求,即应配备常规监护仪(包括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和无创血压)、供氧与吸氧装置和单独的负压吸引装置、静脉输液装置、常规气道管理设备(麻醉机或简易呼吸囊、麻醉咽喉镜与气管插管用具等)和常用麻醉药物如丙泊酚、依托咪酯、咪达唑仑、阿片类药物等以及常用的心血管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碱、去氧肾上腺素等。

无痛胃肠镜技术总结(论文资料)

无痛胃肠镜技术总结(论文资料)

无痛胃肠镜技术总结【引言】电子内镜(包括胃镜与肠镜)是诊断消化道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是最主要与最可靠的无创或微创现代化诊疗手段. 电子内镜通过高分辨率的光导纤维和冷光源深入消化道内部, 不仅可以清晰、直接地观察消化道的病变, 将病变图像放大显示在电脑屏幕上, 便于保存患者病理资料以动态观察对比病情发展变化, 更方便部分疑难复杂病例的回顾分析与远程会诊讨论, 因而诊断的准确性非常高, 特别是对早期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的诊断是其他检查方法所不能替代的; 此外, 通过电子内镜还可直接进行微波或高频电凝、电切止血, 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套扎、硬化剂注射, 异物取出, 支架置入, 消化道狭窄气囊、水囊扩张术等微创治疗, 多年来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立项技术依据】1 传统内镜诊治术的痛苦由于电子胃镜、肠镜检查为侵入性操作, 长期以来仅在黏膜表面麻醉下进行, 胃镜置入口腔后刺激咽后壁, 多数患者会出现咽部不适、恶心、呕吐、呛咳、流涎、流涕, 甚至躁动不安、咽喉黏膜损伤出血、憋气、喉头痉挛等危险症状, 造成患者紧张焦虑和恐惧而不能配合完成检查, 不少患者因此逃避或拒绝胃镜检查, 从而延误病情、贻误治疗时机,内镜操作的刺激还可使受检者循环系统发生较大的波动, 个别严重的应激反应可造成心肺功能损害, 这对于原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极为不利, 检查质量也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2、临床推广无痛胃镜检查将扩大胃镜的适应证, 发现更多的早期病变,提高诊治效果研究表明, 胃溃疡的癌变率非常高, 特别是无痛性、无症状性胃溃疡, 因不易被发现而更具危险性. 我国目前早期胃癌的诊断率还远远低于日本等发达国家, 其原因之一, 就是人群普遍不愿接受痛苦的胃镜检查, 许多胃癌患者在症状严重到无法忍受时才来就诊, 而此时往往已经失去手术时机. 临床推广无痛胃镜检查将扩大胃镜的适应证, 发现更多的早期胃癌. 结肠癌目前位列恶性肿瘤的第五位、胃肠道恶性肿瘤的第二位, 增长速度非常快, 60%发生于直肠、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 常常来源于直肠绒毛状腺瘤的恶变, 预后很差, 而直肠绒毛状腺瘤可在内镜下早期诊断并经电凝切除而治愈. 目前胃肠道的早期癌变还是常规体检项目(腹部B超、胸透、肝功能)所不能发现的,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 许多人已经开始逐渐接受胃镜、肠镜检查为健康体检项目.相当多的人不是因为有胃肠道症状来做胃肠镜检查, 而是为了健康体检而进行胃肠镜检查, 在这部分健康体检者中, 也发现不少无症状的或早期的消化道疾病存在, 如: 胃肠道息肉、溃疡、早期恶性肿瘤等. 但痛苦的胃肠镜检查过程令许多体检者望而生畏, 以至错过消化道疾病的亚临床诊断时机. 即使对于那些能够配合胃镜检查的患者, 其诊治效果也有明显不同. 临床观察发现, 普通胃镜术检出的胃炎患者伴胆汁反流的比例远远高于无痛胃镜术, 其重要原因在于普通胃镜检查导致受检者强烈的呕吐反应, 内镜下出现胆汁反流的假象, 而无痛胃镜术消除了受检者的恶心呕吐反应, 能够更真实地反映患者胃肠道蠕动和病变情况, 避免不必要的治疗和医疗资源浪费. 同时, 普通内镜检查不仅可带给患者巨大的痛苦, 也可影响检查者的诊断质量. 有报道说, 结肠镜检查中如果退镜时间少于6 min, 将有1/3的结肠息肉被漏诊. 部分检查者为了缩短患者痛苦时间, 来不及仔细观察就匆匆退镜, 达不到满意诊断所需的最低时间, 许多隐蔽的角落无法仔细观察, 导致疾病的漏诊和误诊. 在无痛内镜下, 检查者可以更加从容细致地观察胃肠道的细小病变, 最大限度地消除检查盲区, 从而达到更高的诊断率. 结肠镜对结肠的检查直观而确切, 甚至可通过回盲瓣插入回肠末端进行观察和取活组织检查, 其病理发现率和优越性远远超过钡剂灌肠检查. 成人结肠长度约140 cm, 位于盲肠与直肠之间, 呈“门”形围绕小肠周围, 依其所在位置及形态结构分为4部分: 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 结肠的解剖位置曲折迂回, 其弯曲角度生理变异非常大. 检查前的肠道准备使结肠充盈欠佳, 肠蠕动过快, 结肠扭曲结圈及肠镜经过肝曲、脾曲时的痉挛性刺激使检查时间较长, 部分受检者难以承受其痛苦而放弃, 影响诊疗效果[ 在肠镜操作中, 肠管被牵拉、刺激、人为肠袢或肠腔的扩张、痉挛等, 可激惹中枢神经系统引发强烈的植物神经反射及骨骼肌痉挛, 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律紊乱、恶心呕吐、出汗便意, 强烈疼痛时甚至可引起心跳骤停. 疼痛是机体通过感觉神经防御伤害性刺激最为敏感的一种反应, 现代社会随着人们文化阅历的不断提高, 对疼痛的敏感性也随之提高, 越来越不能适应和耐受有痛苦的创伤性检查。

2023最新版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专家共识意见解读

2023最新版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专家共识意见解读

02
肠道准备的评价标准
评价指标
外观
• 结肠是否充分扩张、黏膜是否清晰 、是否有粪水残留等。
清洁度
• 结肠内是否有残留的粪便、液体或 气体,是否有食物残渣等。
透明度
• 结肠黏膜是否清晰可见,是否有模 糊或浑浊的液体存在。
血液或分泌物
• 是否有血液或分泌物残留,是否需 要进一步检查或治疗。
评价方法
• 良好的肠道准备可降低漏诊率,提高检出率,同时也可降低检查过程中发生穿孔等并发症的风 险。
共识的形成过程
• 本次专家共识的形成经过了严格的步骤和程序,包括文 献综述、专家讨论、实践调研等环节。
• 专家组成员来自全国各地,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 背景,经过充分讨论和反复修订,最终形成了针对肠道准 备的专家共识。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 针对不同患者群体(如老年人、孕妇 、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等)的肠道准备方法 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其适用性和安全性
• 探索新型肠道准备剂及其应用方案, 以提高肠道准备的疗效和耐受性。
• 进一步研究肠道微生物群落与肠道准 备效果之间的关系,为个性化肠道准备提 供依据。
• 加强多学科合作,将结肠镜检查肠道 准备与相关疾病管理相结合,以提升患者 整体健康水平。
荟萃分析
• 低纤维饮食在肠道准备中的效果优于高纤维饮食。
专家共识
• 建议在肠道准备前3-7天开始少渣饮食,并在检查前1天开始低纤维饮食。
药物准备建议
01
前瞻性对照研究
•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的肠道准备效果优于甘露醇和硫酸镁。
02
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 含有氯化钠和碳酸氢钠的等渗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的肠道准备效果与含有
2023最新版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专家共识 意见解读

《无痛胃肠镜》课件

《无痛胃肠镜》课件
《无痛胃肠镜》ppt 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无痛胃肠镜简介 • 无痛胃肠镜检查过程 • 无痛胃肠镜的优势与风险 • 无痛胃肠镜的护理与保养 • 无痛胃肠镜的未来展望
01 无痛胃肠镜简介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无痛胃肠镜是一种在麻醉状态下进行的胃肠镜检查技术,通过使用镇静剂和麻 醉药物,使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处于睡眠状态,从而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饮食
患者需遵循医生的建议,逐步 恢复饮食。
观察症状
如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如持续 腹痛、便血等,应及时就医。
定期复查
根据医生建议,定期进行复查 以确保胃肠健康。
03 无痛胃肠镜的优势与风险
优势
舒适度高
诊断准确
无痛胃肠镜在检查过程中,患者处于麻醉 状态,不会感到任何疼痛和不适,提高了 患者的舒适度。
由于患者在检查过程中不会出现恶心、呕 吐等症状,医生能够更加清晰地观察胃肠 内部情况,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
时间短
易于接受
无痛胃肠镜的检查过程时间较短,减少了 患者的等待时间和检查时间。
由于舒适度高,患者更易于接受无痛胃肠 镜检查,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
风险与副作用
麻醉风险
无痛胃肠镜需要使用麻醉药物,存在一定的 麻醉风险,如呼吸抑制、心率失常等。
感染风险
无痛胃肠镜需要经过口腔插入内窥镜,存在 口腔感染的风险。
快速发展阶段
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和药物研究的深 入,无痛胃肠镜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 到广泛应用和推广,成为胃肠镜检查 的重要手段。
适用人群
需要进行胃肠镜检查的患者
无痛胃肠镜适用于需要进行胃肠镜检查的患者,特别是对于 那些恐惧普通胃肠镜检查的患者,以及需要长时间进行胃肠 镜检查的患者。

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应用分析

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应用分析

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应用分析摘要:研究目的:对消化内科临床中无痛胃肠镜应用效果进行研究。

研究方法:选取94例于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腔镜中心接受胃肠镜诊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各47例,分别予以常规胃肠镜诊疗与无痛胃肠镜诊疗,比较两组检查满意度、不良反应、操作时间与恢复时间和诊疗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检查满意89.36%,高于对照组70.21%,P<0.05,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64%,低于对照组34.04%,P<0.05,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操作时间与恢复时间分别为(4.63士1.08)min、(14.05士2.61)min,均低于对照组(5.96士1.84)min、(35.82士3.14)min,观察组诊疗舒造度评分(9.57+0.47)分高于对照组(8.34+0.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无痛胃肠镜诊疗技术在消化内科疾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明显缩短诊疗操作时间,减轻机体应激反应,且诊疗安全性、舒适度及满意度优势更加突出。

关键词:无痛胃肠镜;消化内科;应用1.临床资料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入选的94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

对照组男23例,女24例。

年齡21-68岁,平均年龄(45.26+1.85)岁。

观察组男25例,女22例。

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44.62+1.89)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

纳人标准:所有患者均为肠胃疾病患者;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表示自愿参加。

排除标准:患者存在感染性疾病;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存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胃肠镜方法进行检查。

在检查前了解患者病史和身心状况,并且需要患者禁烟15天,避免痰液过多影响检查结果。

同时患者在检查前8小时内要禁止饮食,检查前十分钟,口服10毫升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并在患者产生麻木的状况下进行胃肠镜检查,缓慢将胃肠镜插人患者肠道,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从上至下进行操作,观察患者消化道粘膜。

2023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专家共识意见解读

2023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专家共识意见解读

03
提高患者舒适度和安全性
02
提高肠道准备的成功率,减 少漏诊和误诊
04
提高结肠镜检查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
减少并发症
01
共识意见有助于减少过程中 的不适感和痛苦
02
提高检查的准确性和安 全性
04
提高患者对检查的满意 度和信任度
促进规范化发展
01 提高结肠镜检查的准 确性和安全性
专家共识参与人员
1
2
国内知名消 化内科专家
结肠镜检查 领域专家
3
肠道准备 领域专家
4
相关学会和 协会代表
共识意见发布
发布机构:中国医师协会消 化内镜医师分会
A
目的:规范结肠镜检查肠道 准备流程,提高检查质量
C
B 发布时间:2023年1月
D
参与专家:来自全国各地的 消化内镜专家共同参与制定
饮食调整
饮食清淡:避 免油腻、辛辣、
刺激性食物
增加膳食纤维: 多吃蔬菜、水 果、全麦面包

减少高脂肪食 物:减少肉类、
油炸食品等
增加水分摄入: 多喝水、汤、 果汁等,保持
肠道湿润
药物选择
聚乙二醇:常用 于肠道准备,效 果较好
磷酸钠盐:常用 于肠道准备,效 果较好
硫酸镁:常用于 肠道准备,效果 较好
甘露醇:常用于 肠道准备,效果 较好
聚乙二醇电解质 散:常用于肠道 准备,效果较好
聚乙二醇磷酸钠 盐:常用于肠道 准备,效果较好
操作流程
饮食控制:在检查前一天晚 上开始禁食,只允许饮用清 水或无渣饮料。
清洁肠道:在检查当天早晨 开始服用泻药,按照医生建 议的剂量和时间服用。
排空肠道:在服用泻药后, 需要多次排便,直到排出的 粪便呈清水状。

[2019专家共识]常见消化内镜手术麻醉管理专家共识

[2019专家共识]常见消化内镜手术麻醉管理专家共识
安阳地区医院
(三)常见消化内镜手术的麻醉管理
• 2.麻醉药物 • (1)镇静药:可选择咪达唑仑、瑞马唑仑
以及右美托咪定。 • (2)麻醉性镇痛药:可选择芬太尼、舒芬
太尼、瑞芬太尼、阿芬太尼以及纳布啡。 • (3)全麻药:可选择依托咪酯或丙泊酚。 • (4)肌肉松弛药:一般情况可选择罗库溴
铵或维库溴铵。对于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 可选用顺式阿曲库铵。
安阳地区医院
(三)常见消化内镜手术的麻醉管理
• 3.麻醉实施 • (1)中度镇静:以镇痛为目标的中度镇静
方案,咽喉部喷洒表面麻醉剂或者含服利 多卡因凝胶后静脉给予舒芬太尼0.1 μg/kg ,咪达唑仑1~2 mg;术中可根据患者及手 术情况酌情调整剂量。也可采用咽喉部表 面麻醉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滴定法给药或 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等其他方法。
安阳地区医院
(二)常见消化内镜手术麻醉前准备
1.评估、宣教: 所有患者应在完成术前检查后前往麻醉门诊评估。 由主治医师(含)以上资质的麻醉医师按照麻醉前评估, 重点关注困难气道、反流误吸的风险,高龄及严重合并症
的患者应做相关系统检查。 依据评估结果选择麻醉方式,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告知
麻醉注意事项,指导患者术前用药并建议咨询相关专科医师(如心血 管药物、抗凝药物、糖尿病药物的使用等),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相关 问题。
• 1.离监护室标准:患者通气、氧合和血液动力学 指标正常,无呼吸抑制的风险,意识清楚或者恢 复到基础状态的水平。建议采用改良的Aldrete评 分作为评估离室的标准。危重患者必要时应送重 症监护室。
安阳地区医院
(四)术后管理
安阳地区医院
(四)术后管理
出院评估
1生命体征:生命体征(完全恢复至基础水平)平稳,并且考虑患者的年龄 和术前的基线(必须是2分)

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专家共识意见(2023)总结

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专家共识意见(2023)总结

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专家共识意见(2023)总结一、共识制定背景与方法1.背景o自2019年相关指南发布后,国内结肠镜检查需求增加,消化内镜技术发展,质量控制体系健全,人工智能评价开展,为更新进展,制定本共识。

2.方法o成立筹备小组,分组检索文献,采用GRADE系统评估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召开专家研讨会,达成共识后纳入意见。

二、肠道准备的必要性1.推荐意见o结肠镜检查前,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允许时,推荐常规进行肠道准备。

2.依据o肠道准备是高质量结肠镜检查的前提,与诊断准确性和治疗安全性密切相关,肠道准备不充分会增加操作难度、漏诊风险和并发症发生风险,合格的肠道准备成功率应≥90%。

三、肠道准备的质量控制及质量评分1.推荐意见o内镜医师应评估患者肠道准备质量,医疗卫生机构应定期评估合格率;推荐采用波士顿肠道准备评分量表(BBPS)进行评估;人工智能评分系统有助于评估。

2.依据o肠道准备质量与结肠镜诊断和治疗紧密相关,BBPS稳定性高,评分≥6分认为肠道准备充分,可降低腺瘤漏诊率。

人工智能可客观评估肠道准备情况,有利于质量控制。

四、常用肠道清洁剂的推荐使用策略1.理想肠道清洁剂特点o能短时间排空结肠粪便,不引起结肠黏膜改变,无不适,不导致水电解质紊乱,价格适中。

2.聚乙二醇(PEG)电解质散o推荐意见o是中国人群使用最普遍的肠道清洁剂;存在肠道准备不充分危险因素的患者可适当增加用量并分次服用;服用PEG搭配运动饮料等方式可改善依从性和肠道准备质量。

o依据o PEG为容积性泻药,对肠道吸收和分泌功能无明显影响,不易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在肠道准备质量等方面有优势。

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采用分次服用方案可提高肠道准备质量等。

调节口味等方式可提高患者依从性等。

o用法o单次剂量方案:结肠镜检查前4-6h开始服用,2h内服完;分次服用方案:3LPEG方案为检查前10-12h服用1L,检查当天检查前4-6h服用2L;4LPEG方案为检查前10-12h服用2L,检查当天检查前4-6h服用2L。

2023肠镜人工智能系统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全文)

2023肠镜人工智能系统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全文)

2023肠镜人工智能系统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全文)肠镜是检出、诊断和治疗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炎症性肠病等疾病的临床一线工具。

人工智能技术在肠镜的质量控制和辅助诊断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国内外至今尚无肠镜人工智能系统临床应用的相关共识。

2023年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大数据协作组组织全国领域内权威专家讨论,结合国内外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形成肠镜人工智能系统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意见,旨在为临床医师应用肠镜人工智能时提供合理的决策依据。

共识意见包括人工智能在肠道准备评估、息肉识别、息肉分型、退镜质量控制等9个部分的应用推荐,共12条陈述,以及肠镜人工智能系统临床应用要求。

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二位,死亡率居第四位,且2000至2016年以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1]。

早诊早治是改善结直肠癌预后的重要手段[2, 3]。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类以肠道黏膜慢性炎症反复发作且迁延不愈为主要特点的疾病,近二十年在我国发病率逐年升高[4]。

IBD的鉴别诊断、严重程度评估以及转归预测对患者的疾病精准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肠镜是检出、诊断和治疗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IBD等疾病的临床一线工具。

利用肠镜可以观察结直肠黏膜,检出并切除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

肠镜筛查项目的普及有效降低了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5, 6]。

内镜有助于IBD活动度评估,为临床医师进行后续治疗方案选择提供重要依据[7, 8]。

然而,我国肠镜仍然存在退镜时间不规范、病灶漏诊率高、内镜医师之间诊断一致性差等问题。

退镜时间影响内镜医师对结直肠黏膜的检查质量,欧洲胃肠内镜协会(European Society for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ESGE)、美国胃肠内镜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ASGE)均推荐肠镜退镜时间应≥6 min [9, 10]。

无痛胃镜操作流程专家共识

无痛胃镜操作流程专家共识

无痛胃镜操作流程专家共识
无痛胃镜是一种常见的内窥镜检查方法,用于检查胃部疾病。

在进行无痛胃镜检查时,患者通常会接受麻醉药物,以减轻疼痛感。

无痛胃镜操作流程是由专家共识制定的,以确保检查的安全和准确性。

首先,患者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在进行无痛胃镜检查前,
患者需要空腹,通常要求至少8小时内不进食和饮水。

患者还需要
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和药物过敏情况,以便医生能够做出合适的麻
醉药物选择。

在进行无痛胃镜检查时,患者会被要求躺在检查床上,医生会
给患者注射麻醉药物,使患者处于半麻醉状态。

然后,医生会插入
一根柔软的内窥镜通过口腔进入胃部,检查胃部的内部情况。

在检
查过程中,医生会观察胃壁的颜色、形状和粘膜的变化,以帮助诊
断疾病。

在无痛胃镜检查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感到轻微的不适和压力,
但不会感到明显的疼痛。

如果患者感到不适或疼痛,可以随时告诉
医生,医生会及时调整操作方式。

无痛胃镜检查通常需要15-30分钟,检查结束后,患者会在恢
复室休息片刻,等待麻醉药物的作用消退。

患者在检查后可能会感
到喉咙有些不适或口干,这是正常的反应,通常会在几小时内消失。

总的来说,无痛胃镜操作流程是由专家共识制定的,旨在确保
检查的安全和准确性。

患者在接受无痛胃镜检查时,应该配合医生
的操作,遵守医嘱,以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

无痛胃镜检查是一种
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和诊断胃部疾病,为
患者的健康提供保障。

中国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专家共识

中国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专家共识

欢迎阅读中国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专家共识消化道内镜诊疗技术是消化道疾病最常用、最可靠的方法,但也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及不适感。

随着患者对医疗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消化内镜诊疗的舒适需求也日益增加。

目前我国已有很多单位开展了镇静/麻醉下的消化内镜操作,且有逐渐推广的趋势,业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但是,需要认识到,镇静/麻醉本身具有较高风险,有些并发症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我国目前尚无相关指南或专家共识。

因此,非常有必要在广泛征求消化内镜和麻醉医护人员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相关的专家共识,从而规范其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流程、各种消化内镜镇静/麻醉、特殊人群的镇静/麻醉以及相关并发症防治等,以利于我国镇静/麻醉下消化内镜诊疗工作的安全普及和推广。

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定义及目的消化内镜诊疗的镇静/麻醉是指通过应用镇静药和(或)麻醉性镇痛药等以及相关技术,消除或减轻患者在接受消化内镜检查或治疗过程中的疼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主观痛苦和不适感,尤其可以消除患者对再次检查的恐惧感,提高患者对消化内镜的接受度,同时为内镜医师创造更良好的诊疗条件。

大部分患者对消化内镜操作怀有紧张、焦虑和恐惧的心理,检查过程中易发生咳嗽、恶心呕吐、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等,甚至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或心搏骤停等严重并发症。

少部分患者不能耐受和配合完成消化内镜操作,从而使内镜医师无法明确地诊治相关疾病。

消化内镜下诊疗的镇静/麻醉的目的是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焦虑和不适,从而增强患者对于内镜操作的耐受性和满意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在消化内镜操作过程中发生损伤和意外的风险,为消化内镜医师创造最佳的诊疗条件。

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实施条件,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场所与设备要求,开展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除应符合常规消化内镜的基本配置要求以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1.每个诊疗单元面积不宜小于15m2。

2.每个诊疗单元除应配置消化内镜基本诊疗设备外,还应符合手术麻醉的基本配置要求,即应配备常规监护仪(包括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和无创血压)、供氧与吸氧装置和单独的负压吸引装置、静脉输液装置、常规气道管理设备(麻醉机或简易呼吸囊、麻醉咽喉镜与气管内插管用具等)和常用麻醉药物如丙泊酚、依托咪酯、咪达唑仑、阿片类药物等以及常用的心血管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碱、去氧肾上腺素等。

2023年最新版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专家共识意见解读

2023年最新版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专家共识意见解读

03
适用于不同年龄、性 别和种族的患者
肠道准备方法
肠道准备方法分类
口服泻药法:通过口服泻药,促进肠道 蠕动,达到清洁肠道的目的。
灌肠法:通过向肠道内注入液体,促进 肠道蠕动,达到清洁肠道的目的。
饮食控制法:通过控制饮食,减少肠道 内的食物残渣,达到清洁肠道的目的。
药物治疗法:通过使用药物,促进肠道 蠕动,达到清洁肠道的目的。
共识意见的实施与推广
实施策略
制定实施计划:明确实施目标、 时间表和责任人
培训医务人员:提高医务人员对 共识意见的认识和操作技能
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各种渠道宣 传共识意见,提高公众知晓度
建立监测机制:定期评估实施效 果,及时调整实施策略
推广策略
01
02
03
04
制定详细的推广计 划,明确推广目标、 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体医疗水平
共识意见的目的和意义
01
提高结肠镜检 查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
02
减少患者在检 查过程中的不
适和痛苦
03
降低并发症和 误诊率
04
促进结肠镜检 查的规范化和
标准化
共识意见的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
01
结肠镜检查的患者
适用于不同地区和医
04
疗水平的医疗机构
02
包括健康人群和患有 结肠疾病的患者
常用肠道准备方法
01
口服泻药:如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硫酸镁等
02
清洁灌肠:使用生理盐水或肥皂水进行灌肠
03
饮食控制:在检查前一天开始限制饮食,避免高纤维食物
04
药物辅助:如使用抗生素、抗胆碱能药物等,以减少肠道气体和分泌物

麻醉科无痛胃肠镜会诊意见范文大全

麻醉科无痛胃肠镜会诊意见范文大全

麻醉科无痛胃肠镜会诊意见范文大全1.您好,根据患者检查情况,建议进行全麻下无痛胃肠镜检查。

Hello, based on the patient's examination, it is recommended to perform painless gastroscopy and colonoscopy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2.由于患者胃肠道疾病较为严重,需要进行详细的胃肠镜检查来明确诊断。

Due to the severity of the patient's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a detailed gastroscopy and colonoscopy are needed to establish a clear diagnosis.3.我们建议在麻醉下进行胃肠镜检查,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

We recommend performing gastroscopy and colonoscopy under anesthesia to alleviate the patient's pain and discomfort.4.请确保在术前禁食,并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准备工作。

Please make sure to fast before the procedure and follow the doctor's instructions for preparation.5.术前应避免服用血液稀释药物或抗凝药物,以减少手术出血的风险。

It is advisable to avoid taking blood-thinning or anticoagulant medications before the procedure to reduce the risk of bleeding.6.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相关化验,以确保患者的身体状况能够适应麻醉和手术操作。

中国消化内镜中心安全运行专家共识意见

中国消化内镜中心安全运行专家共识意见

铅围脖以保护甲状腺。
二、内镜中心的人员设置和培训
2.麻醉恢复室应配置有必要的监护设备、给氧
系统、吸引系统、急救呼叫系统、急救设备及相应的 医护人员,应保证其中的每一位患者均在医护人员
的监护中"J。
消化内镜中心的人员设置涉及到内镜诊疗的 各个环节,包括内镜操作前的准备、内镜的诊疗操 作、内镜术后的复苏、内镜的清洗消毒和维护、内镜 中心的管理等。各环节的人员安排视工作量而定, 同时又可以相互交叉,如内镜护士可兼顾术前准 备、手术辅助和术后复苏等工作,同时还可以参与 内镜室的管理等。总的来说,内镜中心的人员配置 应从安全的角度出发,需为患者创造安全的操作环 境,同时保证内镜操作过程的安全。 关于内镜操作的人员安排,需同时考虑到患者 情况以及操作内容。影响人员安排的患者方面因 素包括:计划进行的麻醉深度(例如:患者是否接受 镇静,接受轻度镇静、中度镇静还是深度镇静)、患 者有无慢性病史、体检结果、ASA(美国麻醉学会生 理状况评估)分级结果等。操作内容方面因素包 括:预计操作时间、操作的具体内容(诊断或治疗) 等。复杂的介入操作,如EUS以及ERCP可能需要 额外的人员配置以提高工作效率。 (一)对内镜相关人员的基本要求 内镜相关的工作人员主要包括内镜医师、护 士、麻醉医师、辅助人员等,条件好的内镜中心还可 以配备技术人员和放射医师。由于内镜技术具有 特殊的专业要求,因此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条
时寻求帮助。
(六)对其他人员培训的建议 1.技术支持:包括执业护士、有持照实习护士或 无执照的辅助人员在内的多类员工均可担任技术 支持的工作。应对技术支持人员进行关于如何使 用内镜、内镜配件以及辅助设备的培训并记录在 案,还需对相关人员进行年度评价,以保证工作人 员操作技能熟练。 2.基础和高级心肺功能支持:在临床工作的所 有员工必须经过基础生命支持技能培训。 3.需对员工培训情况进行书面记录,记录内容 包括培训形式、员工核心能力评价等。 三、麻醉与镇静 消化内镜诊疗的镇静/麻醉是指通过应用镇静 药和(或)麻醉性镇痛药以及相关技术,消除或减轻 患者在接受消化内镜检查或治疗过程中的疼痛、腹 胀、恶心、呕吐等主观痛苦和不适感,最大限度地降 低其在消化内镜操作过程中发生损伤和意外的风 险,尤其可以消除患者对再次检查的恐惧感,提高

无痛胃肠镜专家共识和总结

无痛胃肠镜专家共识和总结

无痛胃肠镜麻醉专家共识和操作指南近年来,随着消化内镜诊断和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单纯以减轻痛苦为目的的舒适化医疗模式已不能满足要求。

消化内镜治疗的操作已经与外科腹腔镜手术操作的性质相似,必须在麻醉下完成,其麻醉目的也和外科相同,即保障患者的安全、防止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为术者提供良好的操作条件以及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鉴于消化内镜诊治的病种、手术方式、体位、并发症、气道管理等都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为保障医疗质量,对消化内镜的麻醉应视为一种专科麻醉而开展专项培训。

为此,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麻醉协作组组织编写此专家共识,以期有助于消化内镜手术的普及和提高。

总论一、常见消化内镜手术麻醉的实施条件1. 硬件设施建议每单元诊疗室面积不小于30 m2 ,应配置急救车,供摆放急救药品和除颤仪等急救设备。

急救药品主要为各类血管活性药物以及麻醉药拮抗剂等。

除颤仪应定期检查维护,时刻处于备用状态; 应配置功能完善的麻醉机,并有相应的供气系统,建议麻醉机配置空气气源; 麻醉监护仪应具备监测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无创血压、呼气末二氧化碳以及体温等常规功能,建议配置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模块; 应配置胃镜专用面罩、鼻罩、鼻咽通气道、喉罩等专项气道工具,以及气管插管用具,包括可视喉镜、各型号气管导管、负压吸引装置、简易呼吸器等。

应设置独立的麻醉恢复室,在恢复室摆放一定数量的床位,且恢复室与内镜诊疗室床位比例大于等于1 ∶1。

单元床位面积不小于5 m2 ,并配备监护仪、输液装置、吸氧装置、负压吸引装置以及急救设备与药品等。

2. 人力配置常见消化内镜手术的麻醉应由具有主治医师( 含) 以上资质的麻醉科医师负责实施。

建议每个诊疗单元配备1 名麻醉科住院医师,每2 ~3 个诊疗单元配备1 名麻醉科护士,协助术前准备、术中管理。

建议麻醉恢复室的麻醉科护士数量与床位比不小于1 ∶2,协助完成术后恢复和随访等。

建议从事消化内镜手术的麻醉科医师与麻醉科护士相对固定,以保证流程的稳定性和麻醉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痛胃肠镜麻醉专家共识和操作指南近年来,随着消化内镜诊断和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单纯以减轻痛苦为目的的舒适化医疗模式已不能满足要求。

消化内镜治疗的操作已经与外科腹腔镜手术操作的性质相似,必须在麻醉下完成,其麻醉目的也和外科相同,即保障患者的安全、防止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为术者提供良好的操作条件以及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鉴于消化内镜诊治的病种、手术方式、体位、并发症、气道管理等都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为保障医疗质量,对消化内镜的麻醉应视为一种专科麻醉而开展专项培训。

为此,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麻醉协作组组织编写此专家共识,以期有助于消化内镜手术的普及和提高。

总论一、常见消化内镜手术麻醉的实施条件1. 硬件设施建议每单元诊疗室面积不小于30 m2 ,应配置急救车,供摆放急救药品和除颤仪等急救设备。

急救药品主要为各类血管活性药物以及麻醉药拮抗剂等。

除颤仪应定期检查维护,时刻处于备用状态; 应配置功能完善的麻醉机,并有相应的供气系统,建议麻醉机配置空气气源; 麻醉监护仪应具备监测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无创血压、呼气末二氧化碳以及体温等常规功能,建议配置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模块; 应配置胃镜专用面罩、鼻罩、鼻咽通气道、喉罩等专项气道工具,以及气管插管用具,包括可视喉镜、各型号气管导管、负压吸引装置、简易呼吸器等。

应设置独立的麻醉恢复室,在恢复室摆放一定数量的床位,且恢复室与内镜诊疗室床位比例大于等于1 ∶1。

单元床位面积不小于5 m2 ,并配备监护仪、输液装置、吸氧装置、负压吸引装置以及急救设备与药品等。

2. 人力配置常见消化内镜手术的麻醉应由具有主治医师( 含) 以上资质的麻醉科医师负责实施。

建议每个诊疗单元配备1 名麻醉科住院医师,每2 ~3 个诊疗单元配备1 名麻醉科护士,协助术前准备、术中管理。

建议麻醉恢复室的麻醉科护士数量与床位比不小于1 ∶2,协助完成术后恢复和随访等。

建议从事消化内镜手术的麻醉科医师与麻醉科护士相对固定,以保证流程的稳定性和麻醉安全性。

3. 麻醉药品管理应严格执行毒麻药品管理规定,分别建立适合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内镜诊疗的毒麻药品使用管理制度。

二、常见消化内镜手术麻醉前准备1. 评估、宣教所有患者应在完成术前检查后前往麻醉门诊评估。

麻醉门诊由主治医师( 含) 以上资质的麻醉科医师按照麻醉前评估要求对患者进行全身状况、合并症、器官功能等评估,重点关注困难气道、反流误吸的风险,高龄及严重合并症的患者应做相关系统检查。

依据评估结果选择麻醉方式,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告知麻醉注意事项,指导患者术前用药并建议咨询相关专科医师( 如心血管药物、抗凝药物、糖尿病药物的使用等) ,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相关问题。

2. 禁饮禁食消化内镜手术前禁食至少8 h,禁饮至少2 h,对胃排空无异常的患者,推荐治疗前2 h 适量饮用碳水化合物[1],胃肠道术前准备要求请参照有关消化内镜手术指南[2]。

存在上消化道梗阻、胃排空障碍、胃-食管反流等特殊患者,则应延长禁饮禁食时间,必要时需术前胃肠减压。

3. 现场核对再评估当日由实施消化内镜手术和麻醉的医师及护士三方共同核实患者身份和内镜手术方式,确认无误后方可实施麻醉及消化内镜手术。

4. 麻醉相对禁忌证麻醉的相对禁忌证主要包括: ASA Ⅳ级及以上、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如近期心肌梗死或脑梗死、严重的传导阻滞、恶性心律失常、重要器官功能失代偿、哮喘持续状态、严重肺部感染或上呼吸道感染等。

三、常见消化内镜手术的麻醉管理[3]( 一) 麻醉方法1. 中度镇静患者神智淡漠、有意识、对语言和触觉刺激有反应,无需气道干预,心血管功能可维持。

中度镇静能降低患者的恐惧,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主要适用于ASA Ⅰ—Ⅲ级、能够合作的患者。

2. 深度镇静/ 麻醉使患者嗜睡或意识消失但保留自主呼吸的浅麻醉。

有发生呼吸抑制的可能,应监测呼吸并采用适合消化内镜的辅助给氧及通气设备,如胃镜专用面罩、鼻咽通气道、鼻罩( 小号面罩可作为成人鼻罩) 等。

因未行气管插管或喉罩控制呼吸,主要适用于呼吸功能储备良好的患者和气道可控性强的手术。

1.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适用于操作时间长、有潜在误吸风险及可能影响气体交换的消化内镜手术[4]。

( 二) 麻醉药物消化内镜手术麻醉应选择起效快、消除快、镇痛镇静效果好、心肺功能影响小的药物,常用的药物包括以下几类:1. 镇静药可选择咪达唑仑、瑞马唑仑以及右美托咪定[7]。

右美托咪定具有抑制交感神经、镇静、催眠、镇痛和麻醉的作用,不良反应少且轻微。

用于消化内镜手术的镇静,可以减少其他麻醉药物的用量。

2. 麻醉性镇痛药可选择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阿芬太尼以及纳布啡。

纳布啡对κ受体完全激动,镇痛效果强、镇痛起效快、镇痛时间久; 对μ受体具有部分拮抗作用,呼吸抑制和依赖性的发生率较低[8-9]。

3. 全麻药可选择依托咪酯或丙泊酚。

依托咪酯对呼吸无明显抑制作用,对心血管功能影响很小,适用于心血管功能不健全的患者行内镜手术。

4. 肌肉松弛药一般情况可选择罗库溴铵或维库溴铵。

对于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可选用顺式阿曲库铵。

( 三) 麻醉实施1. 中度镇静以镇痛为目标的中度镇静方案,咽喉部喷洒表面麻醉药或者含服利多卡因凝胶后静脉给予舒芬太尼0. 1 μg / kg、咪达唑仑1 ~2 mg; 术中可根据患者及手术情况酌情调整剂量。

也可采用咽喉部表面麻醉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滴定法给药或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等其他方法。

2. 深度镇静/ 麻醉静脉推注: 自主呼吸下充分吸氧去氮( 8 ~10 L/ min,3 ~5 min) ,静脉给予舒芬太尼0. 1 ~0. 2 μg / kg,或瑞芬太尼0. 4 ~0. 6 μg / kg,每2 ~5 分钟追加10 ~20 μg,或纳布啡0. 1 mg / kg,复合使用丙泊酚达到深度镇静/ 麻醉状态。

靶控输注( 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 ) 可采用以下方式:( 1) 舒芬太尼0. 1 ~0. 15 μg / kg,设定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为1. 0 μg / ml,2 min 后靶浓度递增0. 5 μg / ml,直到睫毛反射消失,内镜插入后适当降低丙泊酚TCI 浓度维持麻醉[5]。

( 2) 可用丙泊酚0. 5 ~2. 0 μg / ml 复合瑞芬太尼0. 75 ~2. 0 ng / ml 至目标效应室靶浓度[6]。

3.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适用于操作时间长、有潜在误吸风险及可能影响气体交换的消化内镜手术,如E RCP、POEM、上消化道ESD 和EUS。

针对反流误吸发生率高的患者,推荐使用快速顺序诱导加环状软骨压迫法,也可在视频喉镜辅助下行侧卧位气管插管。

麻醉诱导可采用静脉注射: 咪达唑仑1 ~2 mg,舒芬太尼0. 4 ~0. 6 μg / kg,丙泊酚1. 5 ~2. 5 mg / kg,罗库溴铵0. 6 ~1. 0 mg / kg。

麻醉维持可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也可采用全凭静脉麻醉。

( 四) 麻醉监测[3]1. 常规监测项目( 1) 血压监测: 一般患者无创动脉血压监测( 间隔3 ~5 min) 即可,但特殊患者( 严重心肺疾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可能还需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 2) 心电监护: 密切监测心率和心律的变化和异常,必要时及时处理。

氧合监测: 在实施镇静或麻醉前即应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 SpO2 ) ,并持续至手术结束完全清醒后。

2. 建议监测项目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PET CO2 ) 可利用鼻罩、面罩、鼻导管、鼻咽通气道或经气管导管监测PET CO2 及其图形变化,该方法可在患者SpO2 下降前发现窒息和低通气状态,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时应常规监测此项目。

3. 可选监测项目( 1) 有创血压监测。

( 2) 体温监测: 建议长时间的消化内镜手术麻醉监测体温,这对小儿及危重患者尤为必要。

( 五) 液体管理对于行肠道准备或禁饮禁食时间过长,麻醉前有脱水趋势的患者,诱导前应适当补液,以防发生循环衰竭; 有大出血可能的患者,建议采用18 G 以上的套管针开放静脉通路。

对操作时间较长( >4 h) 的手术,建议留置导尿管。

( 六)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并发症的预防比并发症的处理本身更为重要,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包括麻醉和内镜手术相关的并发症。

1. 麻醉相关并发症反流误吸: 上消化道疾病在麻醉下未行气管插管时发生反流误吸的风险增加。

一旦发生反流,应立即吸引口咽部; 使患者处于头低足高位,并改为右侧卧位,因受累的多为右侧肺叶,此体位可保持左侧肺有效的通气和引流; 必要时行气管内插管,在纤维支气管镜明视下吸尽气管内误吸液体及异物,行机械通气,纠正低氧血症。

上呼吸道梗阻: 深度镇静或麻醉时可致舌后坠引起气道梗阻,应行托下颌手法,并可放置口咽或鼻咽通气管; 麻醉较浅加之胃镜或分泌物刺激喉部易导致喉痉挛,应注意预防和及时处理。

如果患者SpO2 低于90%,则应给予辅助或控制呼吸,采用胃镜专用面罩或鼻罩正压通气,必要时嘱内镜医师退出内镜,行气管内插管或放置喉罩。

呼吸抑制: 麻醉或镇痛药相对过量或推注过快、患者心肺功能较差者易发生呼吸抑制,应加强呼吸监测,包括呼吸频率、潮气量、气道内压力、PET CO2 以及SpO2 等,以便早期发现并及时给予辅助或控制呼吸。

循环系统并发症: 内镜操作本身对植物神经的刺激以及镇静和( 或) 麻醉药物的作用均可能引起心律失常。

如心率慢于50 次/ 分,可酌情静脉注射阿托品0. 2 ~0. 5 mg,可重复给药。

如同时伴有血压下降,可选用麻黄碱5 ~10 mg,单次静脉注射。

1. 内镜手术相关并发症术中出血: 对于出血风险高或大出血的患者,需要保护气道,维持循环功能稳定。

消化道穿孔: 消化道穿孔是内镜手术时出现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常危及患者的呼吸及循环功能,需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四、术后管理对于气管插管的患者,需在麻醉科医师监护下,按医疗常规拔管。

对于麻醉后出现的恶心、呕吐,给予对症处理。

内镜手术后的疼痛常见于术后创面、腹腔积气、胃肠胀气、胃肠持续痉挛等,可请专科医师予以相应处理。

1. 离监护室标准患者通气、氧合和血液动力学指标正常,无呼吸抑制的风险,且意识清楚或者恢复到基础状态的水平。

建议采用改良的Aldrete 评分作为评估离室的标准。

危重患者必要时应送重症监护室。

2. 术后随访消化内镜手术结束24 h 内应积极随访,了解患者是否出现麻醉或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必要时积极配合主管医师并及时处理相关并发症。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麻醉一、概述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 是一种利用各种电刀对病变进行黏膜下剥离,并将病变黏膜与黏膜下层完整剥离切除的内镜微创技术,具有侵袭性小、一次性完整切除较大黏膜病变、病理诊断准确、术后复发率低及康复快等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