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证的常用处方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证的常用处方

表证是指外感疾病的早期阶段,类似现代医学的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古人对表证的治疗非常重视,提出了“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生半死出”(《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强调表证治疗的重要性,体现出中医早诊断早治疗的主导思想。本文主要论述表证的发病机制及常用治法与处方,使大家对表证的治疗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一、概述

1.表证的病机、证型及临床特征

表证是指外界六淫邪气,侵袭肌表,伤及肺卫引起的,临床以恶寒发热,头痛身痛,鼻塞声重,喷嚏流涕,咽痛咽痒,咳嗽,舌淡苔薄白,脉浮等为特征的病证。

皮毛肌腠为人身之表,有汗孔与外界相通,具有保护机体、抵御外邪的作用,为人体一身之藩篱。肺体合皮毛,主气属卫。通过肺的宣发作用,敷布卫气、输送精津于皮毛,使皮肤致密,腠理开合有度,可增强抵御外邪的作用。若因气候突变,或正气虚弱,肺卫功能失职,则易使外邪伤人肌表,导致腠理开合失司,卫气温煦功能失常,肺气宣发肃降失调,出现恶寒发热,头身不舒,鼻塞流涕,咳嗽咽痛等症

状。如感受的邪气以风寒为主,临床表现以恶寒重,发热轻,头痛无汗,肢节烦痛,舌苔薄白,脉浮紧为特征者,称为风寒表证;如感受的是风热之邪,临床表现出发热,微恶风寒,头昏痛,咽喉肿痛,无汗或汗出不畅,口渴,舌苔薄黄,脉浮数为主要特征,即为风热表证。故表证又分为风寒表证和风热表证两大类。

2.表证的常用治法及配伍规律

表证阶段,邪轻病浅,邪气有外出之机,也有传变入里之势,当根据《内经》“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原则,治以发汗解表之法,尽快使邪气随汗外出,防其传变入里。

故本类方剂多以发汗解表药为主组成。感受风寒之邪者,以辛温发汗药为主,常用麻黄、桂枝、荆芥、防风、苏叶、羌活、白芷等组方;感受风热之邪者,以辛凉解表药为主,常用金银花、连翘、桑叶、菊花、薄荷、牛蒡子、柴胡、葛根等组方。其次根据证候特点、兼挟病邪、体质强弱等不同,选择相应的药物来配伍。如兼湿邪困表,症见肢体酸痛困重者,配以白术、苍术、独活、秦艽、薏苡仁等祛风湿药;邪蕴化热,或里有郁热,症见口苦舌红苔黄者,配以黄芩、生地黄、石膏等清热药;属热邪伤津而见口渴者,配芦根、天花粉、白茅根,或麦冬、沙参、玄参、生地黄、知母等生津止渴;若肺失宣降,症见咳嗽气喘者,配以苏子、杏仁、桑白皮、枇杷叶、前胡、桔梗等宣肺止咳平喘药;若兼痰饮,

症见胸闷不舒,咳痰色白量多者,配半夏、橘红、白芥子、白前、紫菀、款冬花等燥湿化痰药;若咳痰色黄者,配以瓜蒌、贝母、天花粉、胆南星、竹茹等清热化痰药;若热毒上蕴,咽喉肿痛者,配以山豆根、马勃、玄参、桔梗、胖大海等消肿利咽;如兼有气滞,症见胸胁满闷,脘腹痞满者,配以桔梗、枳壳、郁金、陈皮、香附、木香等行气药;若属正虚兼有外感者,治疗时不可单纯发汗,应以扶正解表为法,邪正兼顾,以防汗之无汗,邪气不解,徒伤正气,甚至导致正随汗脱危候。扶正药根据正气虚损的不同,气虚配人参、黄芪、白术等,阳虚配附子、肉桂、干姜、细辛等,血虚配当归、生地黄等,阴虚配玄参、麦冬、玉竹等。代表方剂常用的有麻黄汤、桂枝汤、败毒散、九味羌活汤、小青龙汤、银翘散、桑菊饮、升麻葛根汤等。

此类方剂常用于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流行性感冒、麻疹初起、急性咽炎、咽峡炎、扁桃体炎、急性鼻炎等疾病。

3.使用注意

临床使用本类方剂应注意以下事项:①解表类方剂多以轻清升扬的解表药为主组成,不宜久煎,以免降低药效;②解表方宜饭后温服,服后要加衣被,避风寒,以助汗出,防复感;③发汗要适度。以遍身微汗出为宜。不可汗出太过,以免耗伤正气,甚至导致亡阴亡阳之变;亦不可汗之无汗,

否则邪气留恋不解,变生他患;④服用本类方剂时饮食以清淡为宜,忌肥甘厚腻,辛辣炙煿,以免伤及胃气;⑤本类方剂只适用于表证,或其他病证早期兼有表证者。若邪气传变入里,或内伤杂证,不宜使用。用时要注意辨清表寒、表热,选择合适的方剂。

二、常用处方

1.麻黄汤(《伤寒论》)

【组成】麻黄8g,桂枝12g,杏仁10g,甘草6g。

【用法】水煎温服。药后,加衣被,避风寒,以助汗出。禁食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若汗出太过,可用粉扑之。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体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方析】寒邪凝滞收引,易伤阳气。风寒之邪,困束肌表,腠理闭塞,卫失温煦,营阴涩滞,脉络不通,故症见恶寒无汗,头痛身痛;卫阳郁遏,不得泄越,则发热。腠理闭塞,肺气不得宣降,上逆而喘咳之症状。风寒在表,故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宜发汗解表,兼宣肺平喘。方中麻黄味辛性温,入太阳膀胱经。功擅开皮毛达腠理,发汗之力颇强;又入肺经,能宣发肺气,平喘止咳,为方中之君药。但麻黄只能发越卫

气,而不能入营分。本证不仅卫气郁遏,且营阴涩滞。故臣以辛甘而温的桂枝,既能发表解肌助麻黄解表之力,又能温经散寒通脉解营分之寒凝。二者配伍,一宣卫阳之郁,一解营分之滞,相须为用,使腠理开泄,营卫和畅而汗出,增强了全方发汗解表之力。故前人有“麻黄不得桂枝,不专主发汗”之说。佐以杏仁,肃降肺气。麻黄配杏仁,一宣一降,则肺气宣畅,喘咳得平。甘草甘缓,一方面制约麻、桂峻猛发汗之力,使汗不伤正。同时又能调和药性,为佐使之用。全方配伍,共奏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

【辨证】麻黄汤为仲景发汗解表之主方,吴谦赞其为:“开表逐邪发汗第一峻剂也。”临床应用以恶寒无汗,发热头痛,咳嗽或喘,舌苔薄白,脉浮紧为辨证要点。

【应用】本方可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习惯性便秘、膈肌痉挛、急性肾炎、慢性尿道炎、坐骨神经痛、外周神经病、四肢关节痛、急性乳腺炎、衄血、急性结膜炎、面部痤疮、银屑病、荨麻疹、风疹。

【加减用法】若颈项强痛,加葛根解肌舒筋;若恶寒不甚,咳嗽痰多较重者,去桂枝,加橘皮、半夏、茯苓、白前、桔梗以化痰止咳;喘促胸闷者,加紫苏子、桑白皮、厚朴等降气平喘;鼻塞流涕重者,加苍耳子、辛夷,以宣通鼻窍;若兼湿困肌表,肢体酸痛者,加独活、川芎、羌活、苍术等祛湿通络止痛;若邪郁肌肤,皮肤瘙痒、皮疹色红者,加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